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《群書治要360》學習分享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九集)  2011/6/25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57-0009

  尊敬的諸位長輩,諸位學長,大家下午好。我們上一次談到「修身戒貪」第七句,這「修身戒貪」的單元,去我們的貪心。當然貪的對象很多,財色名食睡這些欲求都容易貪著,環境容易貪著,甚至遇到的緣分,跟這個人很好,也會貪著、貪愛。所以我們學習這幾句經句,很重要的學會不貪、學會放下。大家有沒有覺得學了這七句以後,身心比較輕安?都沒有,那快了、快了,很重要學了就要做,才能得真實的受用。所以古人說到,「古人學問無遺力」,古人學習聖賢道理很用心不懈怠,「少壯功夫老始成」,一輩子認真學習放下這些習氣,很多到中晚年之後功夫才能得力。「紙上得來終覺淺」,從書上、紙上學來的自己覺得還很膚淺,「絕知此事要躬行」,躬行就是要實踐、要真正做到。了解到學問最重要的,要能夠落實在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才能身修、才能家齊,家庭才能得利益;才能國治,自己的團體才能得利益;進而以自己的家庭跟團體能為天下做榜樣,這就是天下平。我們看在祖國大陸,胡小林老師他以自身,還有他的單位學習傳統文化,讓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效法他,達到利益天下的功德。當然「見人善,即思齊」,胡老師能做得到,我們做不做得到?沒什麼反應。大家注意,「學貴立志」,有立志才有提升改過的動力。記住很重要的一句話,「勿自暴,勿自棄,聖與賢,可馴致」。

  而這個第七句主要是把好名放下,一開始我們看到第十冊的一千二百六十五頁,開頭就講:

  【人主之大患。】

  最大的禍患、憂患在哪裡?他好虛名。

  【莫大乎好名。】

  『人主』,在古代是君王,用在我們現代,可能是一個團體的領導者。一個團體領導者好表面、好虛名,底下的人會很累、很辛苦,最後做的都是虛應的事情,表面的功夫,表面功夫能撐多久?所謂「日久見人心」。所以好名的人活著相當、相當的辛苦,你也不要看他不順眼,這樣的人日子特別難過,你要憐憫他,不能跟他生氣。我們看,我們自己好不好名?整個成長過程當中,我們會不知不覺好名、好面子。比方讀幼兒園的時候,我聽一個老師講,幼兒園有一位小女孩長得很漂亮,所有長輩一看到她:怎麼長得這麼漂亮!眼睛是眼睛,嘴巴是嘴巴,眼睛還一邊一個,當然是一邊一個。怎麼可以長得這麼漂亮,五官這麼端正,眼睛這麼大、這麼明亮。一個稱讚、兩個稱讚,不知道有多少個長輩這麼稱讚,這個小女孩在幼兒園上課的時候,隔一段時間就拿鏡子起來照一下、照一下。她已經好名,人家說她漂亮,慢慢的她就喜歡人家稱讚她漂亮,哪天沒有人說她漂亮,她心裡怪不是滋味的。你說這樣的人生會好過嗎?累死了,在幼兒園裡讀書都不專心。

  美貌會貪著,緊接著很多方面都會貪著,比方說長得很帥會貪著。所以說到這裡,我也覺得我挺慶幸的,幸好長得不怎麼樣,不然又容易好名,說才華又沒才華。有才華的人很少不驕傲的、不好名的,甚至做了好事,怕人家不知道,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、得了什麼獎,都要標榜一下,這都是好名了,這個好名是貪。繼續發展到了成年,人家比他優秀看不順眼,會嫉妒、會瞋恨,甚至會陷害人家、障礙人家,你說這個好名真害人。不只障礙了自己清淨自在的心,往後還會障礙他人,甚至障礙團體。所以在大臣當中假如好名,最後嫉賢妒能、陷害忠良,這就罪孽深重。到為人國君好名,不好好關注老百姓的生活、老百姓的教育,比方要造一些很豪華的宮殿,讓人家讚歎。窮兵黷武在那裡賣弄威勢,最後搞得民不聊生,鐵定會亡國,所以這裡對領導者的提醒非常的重要。我們在看這一段不只是對君王,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,讀這一段的時候,反思我們自己有沒有被好名所障礙。人在與人相處當中會不自在、會生悶氣,這都是好名產生的障礙,這個很值得我們在生活當中,去善觀自己的心。這裡講到了:

  【人主好名。則群臣知所要矣。】

  他這個好名的習慣,身邊的臣子都知道他心裡想要什麼。「夫名所以名善者也」,這一段回到美名它的根本意義是什麼?這名是要顯揚善行的,所謂「道人善,即是善,人知之,愈思勉」。所以稱讚人,要跟德行、善行相應,不然會有流弊,您看我們稱讚人家長得真漂亮,流弊是什麼?流弊是她每天照鏡子,還有化妝品愈買愈貴,那你的稱讚就增加了她先生的壓力。你看因果會連鎖反應有沒有?所以稱讚外表、稱讚才華,都會讓人長傲慢;讚歎德行,他會更加用心去提升他的德行,所以稱讚人也要有智慧。比方說孩子的成績很好:兒子,真了不起,考這麼好的成績,誰都比不上你。這麼稱讚好不好?當然不好,那個傲慢就不知不覺增長。

  兒子,這次考得不錯,有用心,當然還要感謝老師,還要感謝上次你不會,你去問那個同學,人家同學盡心盡力教你。記得這些恩德,再接再厲,學習好,有本事了,以後才能服務社會。提起他的感恩、提起他的責任心,所謂「教也者,長善而救其失也」,長他的善心。我們講的每一句話是長他的好名、還是傲慢心、還是長他的善心,這個我們要很清楚。所以父母要是明白人,才能把孩子教明白,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,有沒有長孩子的善心?所以在《易經》,「家人卦」裡面講到,父母長輩「言有物,行有恆」,所講的每句話都言之有理,合乎禮義,行為很有恆心說到做到,習慣很好給孩子身教、境教,這個卦象裡面都給我們很好為人父母的教誨。所以這裡回到了名本身,是要顯揚善行的。

  「善脩而名自隨之」,自己真正行善成就德行,這個美名自然就來,不是去強求的,所以成語裡面講名符其實。而且很重要,當得到這個名之後要誠惶誠恐,時時提醒自己要更加再接再厲。「非好之之所能得也」,不是去好這個名就能得到美名,這個變成攀緣強求了。「茍好之甚」,假如這個好名太過分、太嚴重,「則必偽行要名」,可能就會作假以博得美名。你看現代的人好這個名,希望自己長得讓人家稱讚,跑去整容,這叫沒有環保概念,破壞自然景觀,最後流弊就很大,他五年十年以後就很苦了。包含你看大自然的景觀很美麗,我們人常常就要照自己的意思去大肆砍伐,再來依自己的意思去建造一些景物,都比不上大自然化育的美麗,自然最好了。強求了自己累,身邊的人都累,比方當父母的人很好面子,我的孩子成績不好,我還是這個學校的老師,不行、不行,這樣我多丟臉。然後就開始逼孩子逼、逼,孩子十一點多了,邊聽你講話邊打瞌睡,你還一直talk、talk一直講,這樣會揠苗助長。

  我四年級,母親調到我們學校,我讀的小學,我那個時候的成績差不多都是二十名左右,中等成績。老師的兒子等於前三名,好像變成不成文規定,可是很奇怪,我媽媽從來不逼我的成績,考不好了:繼續加油,對我笑一笑。每次我考不好,我也有良心,大家看得出來,每一次我都停在我們家二樓樓梯口,一聽到我爸的摩托車聲,我就負荊請罪站在樓梯口。我爸走上來,我就在樓上給父親懺悔:爸,這次又考不好。我爸爸還是笑一笑,真的都是笑著說的:加油、加油。但是很重要一點,父母本身養成了讀書習慣,吃完飯休息一下,我父母都是看書。我們三個孩子也習慣飯後就是看書,飯後歇一會兒然後就開始看書,養成了讀書的習慣。父母又很有責任感,孩子慢慢他也會有責任感,所以他讀書是認為是自己的責任,不是人家推他的。最後習慣養成了,動力也慢慢出來,哪有說成績不好的道理!這不是逼出來的。所以很微妙,父母很用心、很好學,又不罵你成績不好,愈不罵我就愈想被罵,好像覺得被罵了以後,罪過比較輕一點;愈信任你,你就愈不想糟蹋父母的信任,所以真心感得孩子的真心。好名的心孩子就感得壓力,甚至變成他也好名,你的人生很累,他的人生更累。所以這個好名最後慢慢的就變成要作假,博得好名聲。現在人生活得累,真的找到這個原因,放下就輕鬆很多。

  而這個領導者他自己作假要博美名,「而奸臣以偽事應之」,他身邊這些諂媚巴結的臣子,也是以作假來應對他、來糊弄他。好像我們小時候看過一本書叫《國王的新衣》,大家記得不?你看那個給他做衣服的人說,我做的這件衣服很輕,質料很好,而且要聰明的人才看得到這件衣服。這個國王想看得到才是聰明,看不到就笨了。他的臣子了解到這個情況,他派他的臣子去看裁縫師做衣服,大臣一看什麼都沒有,裁縫師繼續在那裡:你看到沒有、看到沒有?最後他也嗯、嗯,看到了。就這樣每個人都不想人家覺得他笨,就這樣撒一個瞞天大謊,所有的人都說看到。有一天新衣穿上,這個國王想說:我看看全老百姓哪個人笨、哪個人聰明,我給他測試一下。自己就穿著新衣走出去。我們不要測別人笨、還是聰明,自己都搞不出自己笨、還聰明,還能搞清楚別人笨、還是聰明嗎?

  「欲知人者先自知,欲助人者先自助」,我們自己都自身難保,還每天想著要幫別人。「欲救人者先自救」,我們每天還煩惱叢生,還要幫人解脫。所以他走出去,老百姓看到了,因為也聽說看得到是聰明,看不到就笨,所有的人在那裡喝彩:好漂亮!突然一個小孩很天真,眼睛水汪汪的跳出來:國王,你怎麼只穿一個內褲?羞羞臉。那個國王突然一驚真的是赤裸裸的,就把這個孩子抱回去了。其他的人很擔心,他會不會很生氣,把這個小孩給殺了。後來封賞這個小孩,因為他講了實話,最後也破了國王好名、愛穿好看衣服的執著,學會了勤政愛民,要當個實在的人。您看而奸臣以偽事應之,身邊的人投他所好,統統講謊話了。

  「一人而受其慶」,假如這些回應他,算是以作假來回應他,反而得到他的賞識,一人而受其慶,慶就是還肯定他、還賞識他。「則舉天下應之矣」,那其他的臣子看到了,就會接著效法,整個以假來回應領導者的風氣,就會愈來愈盛了,那就變成粉飾太平,報喜不報憂。很多亡國之君他都搞不清楚狀況,旁邊的人都給他說現在天下太平,其實是天下大亂。所以「君以偽化天下」,領導者、國君以虛偽來教化天下,「欲貞信敦樸誠難矣」。而想要得到什麼樣的臣子?忠貞,貞是忠貞,信是信義的臣子,敦就敦厚的臣子、實在的臣子,樸就樸實的臣子,是很困難的,因為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。有時候我們當領導者,比方覺得身邊的人很少給我們提醒,有時候遇到一些不好的狀況,很生氣:怎麼都沒有人告訴我?可能不是沒有人告訴我們,是我們沒有受諫的態度。所以人生每一個際遇都是自己的心感召的,不應該去責怪他人,要反求諸己。是不是我們沒有建立聞譽恐,聞過欣,直諒士,漸相親的態度?

  所以為君者,您是單位的領導者,我們之前學過的一篇文章,「諫太宗十思疏」,講得很精闢,魏徵給唐太宗勸的這十條,「君道」裡面的內容,基本上都涵蓋了。我們來複習一下如何?「誠能見可欲,則思知足以自戒;將有作,則思知止以安人;念高危,則思謙沖以自牧;懼滿溢,則思江海下百川;樂盤遊,則思三驅以為度;憂懈怠,則思慎始而敬終」。我念這一段最重要是要念下一句,「慮壅蔽」,怕沒有人給你講真實話、進忠言,「則思虛心以納下」,還是虛心的態度、受諫的態度。怕有謠言,「想讒邪」,怕人家進讒言,「正身以黜惡」,你自己很有正氣,這些邪氣不敢影響你。「恩所加,則思無因喜以謬賞」,不要很高興了就亂賞賜、亂答應,最後就茍輕諾,進退錯,甚至還帶一個不好的風氣,無功而受重祿就不好了。「罰所及,則思無因怒而濫刑」,在執行法律,不能因為自己的好惡、憤怒重判臣子的罪,那整個法律就被國君給攪亂掉了。

  所以在一個團體裡面,往往破壞規矩的就是領導者,就是制規矩的人反而把規矩給破了,團體它的法律跟規矩就很難執行。諸位學長,這十句要背起來,以後你遇到當老闆的人,你要告訴他,貞觀盛世。哪個人不希望他的事業能夠興旺?你跟他說,事業最成功的、做得最大的,在全世界有一家公司,這家公司的名字叫中華民族,這公司大!這家公司曾經最興旺的時候,唐朝貞觀之治。怎麼興旺的?這一套書興旺的,還有唐太宗願意聽魏徵、願意聽這些忠臣的勸告,勸告裡面最精闢的一篇「諫太宗十思疏」。你就開始給他法供養,這個很難得,從方方面面提醒到一個領導者。所以我們這裡真的身邊沒有貞信敦樸的臣子、下屬,還是要反身反省自己實不實在、能不能受諫?

  所以「雖有至聰至達之主,由無緣見其非而知其偽,況庸主乎」。所有下屬都不把實情稟告上來的話,縱使這個領導者很聰明、很賢達,都會因為沒有看到自己的不足跟錯誤,哪裡是作虛、作假他就找不到了。因為所有做的事情還要經過不斷的確認、不斷的修正,才能慢慢愈做愈圓滿。但是假如他沒有辦法了解真實狀況,他怎麼去改、怎麼去提升?所以在企業管理當中都有一個檢查的動作,check的動作。領導裡面有一個我們要主導、我們要指導、我們要教導,還有一個要督導,你要監督、要了解情況,下屬有狀況抓住機會點才能夠教育他,事情出了偏差,才能及時調整,所以這個檢查很重要。不能事情一交代下去,什麼都不管,那最後都不知道偏到哪裡去,等發現的時候可能都已經為時已晚了,最後才在那裡大發雷霆於事無補。聰明的君主,假如沒有臣子實情匯報,他都不可能會了解問題所在,更何況是庸主,那就更亂。

  「人主之高而處隩」,人主處在最高位,他住在深宮當中,這個字念傲就是指很深隱的地方。這裡其實就是指深宮,他的皇宮裡面跟一般大眾也接觸不到。我們一個領導者很高位,也不一定容易了解第一線的狀況,這都要用心去了解,才能掌握情況、掌握實情。這個隩還有另外一個念法叫欲,我們除了了解義理之外,對這些古文也要積累常識。念欲的時候指河流彎曲的地方,念傲是指很深隱的地方,這裡就用隩字比喻他在深宮當中。「譬猶遊雲夢而迷惑」,就好比他去一個雲夢大澤,一個很寬廣的大澤,因為太遼闊,東西南北都搞不清楚。「當借左右以正東西者也」,要藉由左右熟悉路的情況來告訴他方向;假如左右沒有告訴他方向,他就搞不清楚狀況了。

  所以接著比喻到,假如左右都是這麼樣奉迎他,那他就會愈來愈貢高我慢。怎麼奉迎?「左曰功巍巍矣」,君王,你的功勞像高山一樣偉大,巍巍矣。巍巍兩個字是在讚歎堯舜的,巍巍乎,在《論語》裡面都是用這些讚歎詞,所以色不迷人人自迷,名不迷人人也容易自迷。右邊的臣子又跟他講,「右曰名赫赫乎」,赫赫就是很明顯盛大,就是他有聖德讚歎他,其實底下情況可能很糟,旁邊的人還這麼讚歎。「今日聞斯論,明日聞斯論」,今天聽到這個讚歎,明天聽到那個讚美。「茍不校之以事類」,假如不真正去了解對比實際情況,「則人主嚻然」,這是古字,就是跟囂張的囂一樣四個口,上下左右四個口那個囂張的囂,看大家沒有反應,嚻然,他自以為是,「以為名齊乎堯舜」,真的覺得自己跟堯舜一樣偉大。「而化洽乎泰平」,感覺到自己的教化普霑百姓,然後天下太平。所以好虛名,最後跟實際情況差這麼多。

  「群臣璅璅,皆不足任也」,璅璅就是指卑鄙,都是只顧自己的私欲、官位,格局都不大,每天就是諂媚領導者。皆不足任,就是這些臣子都不是能勝任的人,都是只會耍嘴皮子的。「堯舜之臣,宜獨斷者也」,堯舜所用的臣子,都是比較正直敢言的,很果斷的。所以有一句話講到,「湯武以諤諤而昌,桀紂以唯唯而亡」,商湯跟周武王為什麼可以讓國家興盛?主要的原因他們不好美名,他們要實質的利益人民。每個權位、每個職位,高位背後是責任,而不是著在那個名上。我在高中時候讀過孫中山先生的教誨,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感動,「寧願做大事,不要做大官」。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,要做一些事情可以利益後代子孫的事。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,我們不管在哪個行業,都是在利益社會大眾,這生活的目的。生命的意義,做一些事情可以恩澤後世,所以要做大事,不要好做大官、好大名。

  他們雖然當了天子,但是沒有忘了他們的初心是要來愛百姓的,要了解狀況才知道怎麼去愛護百姓。所以他們都是要求臣子要直言不諱,把問題講出來,這個諤諤就是他的臣子都敢對他直言。尤其有時候臣子講到激動的地方,言語會比較重,這個君王聽到了,要能包容,不能生氣;假如一生氣,可能臣子下一次就不敢這麼勸。正直的人難免有時候會衝一點,那很正常的,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是聖人:他講得沒有錯,可是態度有點不好。要求這麼多!所以我們做人有一個態度很重要,嚴以律己,要要求自己是聖人的標準;寬以待人,講的話對,我們就應該聽,不要再挑剔人家的毛病、態度,這就不對了,甚至就變苛刻了。

  「不以人廢言」,這處世的態度,講得對跟經典相應都應該聽。可是您看我們在面對身邊親戚朋友,人家講的話沒有錯,可是我們就記:他講話的時候態度不好,我聽不下去。你看這叫什麼?感情用事,講這種話鐵定只有墮落的分。為什麼?講對你有幫助的話你都聽不下去了,每天怎麼察自己的過失?「一日不知非,則一日安於自是;一日無過可改,則一日無步可進」,就一直退步了。坦白講我們在這個世間,想不退步都不簡單,有沒有哪個學長說,我今天沒有進步,也沒有退步我撐住了。你功夫這麼好,人一天遇幾個境界?萬境交集!這樣多考試卷統統一張張都飛過來,你沒有進步也沒有退步,我不相信。隨時在進退,不進就退了,在自己還沒有辦法完全看到自己不足,身邊人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力量,提醒我們。

  湯武以諤諤而昌,臣子沒有罣礙的對他直言不諱。桀紂,夏桀、商紂亡國之君,以唯唯而亡,夏桀、商紂都聽不進臣子的勸,誰勸了就賜他死,最後臣子也不敢講話,統統恭維他,他就亡國。所以我們看桀紂當時在位的時候,身邊有忠臣、有聖人,他還是亡了,關鍵還在他自己本身。您看紂王那個時候有比干、有箕子、有微子,那都是聖人,所以不是上天要降害於他,是他自己招禍的。我們之前有學過,有個特別有條件當皇帝的項羽先生,我們曾經一起學習過,在《史記》裡面提到的。項羽在最後兵敗,講了一句話「天亡我」,老天爺要亡我的,「非用兵之罪也」,不是我不會打仗。你看他這麼大的福報,最後敗了不反省,還把責任推給老天爺,用成語來講叫狂妄至極,哪有不敗的道理?

  所以這裡,群臣璅璅,皆不足任也,也跟一個領導者有關係了,他一個領導者帶出了個團體的風氣。而堯舜那個時候的臣子,因為堯舜都引導臣子要為人民,要勇於進諫,他的臣子就很果斷。接著講「不足任之」,假如像這樣的正直敢言的臣子,你都不用他,不足任之。「臣當受成者也」,這些臣最好都是聽我話的,那麻煩了,都是要聽你話的。「以獨斷之君」,都是剛愎自用,都只順著自己意思獨斷之君。「與受成之臣」,只會接受命令的,不會勸諫、反應情況的臣子,這樣配合起來。「帥訛偽之俗」,他們這個君主做的就是訛詐虛偽的行為,就變風俗。「而天下治者」,用這樣的態度、方法來治理天下,而天下能大治,「未之有也」,是不可能的。所以教化,領導團體很重要的還是要實事求是,勇於面對事實。

  我曾經聽到一段話,覺得對我們現代,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,不管是整個國家、還是團體裡面。「上以言語為治,下以言語為學,世道之所以日降也」。這個世道人心為什麼會愈來愈墮落?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不實在、虛華。哪些現象?上位者覺得他能把話講好,大家聽完他鼓掌,這就是他治理好了。我們現在看到一些現象,有些單位主管做報告講得特別好,報告完了下來,所有其他的同事:講得好、講得好。講得好要幹什麼?真正能利益到團體事業的,是做!所以經典裡面又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,叫「為政不在多言」,講完了趕緊去做,不是又講一大堆,標榜或者自滿的這些話,這個沒有必要。甚至於君子之風,時時生怕講了之後做不到,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」。所以不能把精神放在言語的功夫,放在怎麼把這個報告講得讓人家讚歎不已。更重要的,是要趕緊把這些事都落實了;講得好,做得不好會失信於人,「凡出言,信為先」。「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」,講多了都做不到,最後整個團體的信用就沒了,團體凝聚力可能就沒有了。

  所以上面以言語覺得就是治理好團體,下面的人又覺得講話特別有口才,叫做學問,那他們就在那推敲,如何把口才愈練愈好。所有人用的功夫統統在虛名上,都不在實事上,他怎麼增長智慧跟能力?這叫用錯精神。我看到這句為什麼印象特別深?因為我第一次在北京一所大學演講,第一次,第一天講完下台來,當我要回家,在校園裡走還沒出校門,有一個大學生很激動衝上來找我,男的。結果開頭第一句話跟我講:蔡老師,你的口才真好。大家注意,我講了兩個小時,他關注到什麼?口才。兩個小時我們講的,都是老祖宗五倫當中的道理,沒有一句觸動他的心靈,當然這要怪我真誠心不夠,留在他心中的沒有這些經句,居然他羨慕死了口才。那你就看現在下一代年輕人,到底他注重的是什麼?您看我們上一代沒把他帶好,下一代的人對於什麼重要、什麼是其次顛倒。「德者本也,財者末也」,現在都是拼命要增長才華,但是德行沒有提升,最後在這個社會的大洪流當中,他德行就撐不住,就會抵擋不了很多誘惑。

  這段提醒我們,確實用訛偽,訛詐虛偽是不可能讓天下大治的。所以接著,「夫聖人之修其身」,聖賢人修養他的德行,「所以御群臣也」,這裡的聖人指的是古聖先王,能夠領導統御好他的群臣。進一步「御群臣也,所以化萬民也」,他把群臣都帶領好了,各司其職,又很好的照顧好百姓。「其法輕而易守」,這法律沒有嚴刑峻法,老百姓容易遵守。「其禮簡而易持」,他這些禮儀的教化簡單容易,老百姓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受持、落實。重點也在他所有的治理,都是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。「其求諸己也誠,其化諸人也深」,他求之於己,反省自己反省得非常真誠深刻,而他這態度感化他的人民跟臣子,也會很深刻,這是互相交感的。

  唐太宗在貞觀初年,遇到蝗蟲的災禍,蝗蟲都在吃這些莊稼穀類,他出外的時候看到這個情況。他抓起一隻蝗蟲,他說到,這些糧食是老百姓的命根,沒有糧食,老百姓就餓死了。百姓假如有罪,在於我一人,是我沒把百姓教好,所以你們不要吃這些穀類,降禍於老百姓。他對著蝗蟲講:你們假如有靈知,你們應該來咬我的心,不要去傷害百姓。講完就要把蝗蟲放進嘴巴,這個動作一做,左右臣子馬上喊到:陛下,不可以!你吃下去到時候生病了怎麼辦?怕蝗蟲裡面有什麼細菌、還是什麼的,你這樣吃會生病。唐太宗說到,我就是要讓牠降罪於我身上,我還怕生病?話說完就吃下去,結果也很奇妙,他這麼做了以後各地蝗害就沒有了。所以您看在這個歷史當中,一個國家最高領導者至誠的反省,天地都動容,災禍都能化解。這不是唐太宗那個時代是這樣,清朝離我們最近的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時代。像康熙皇帝的時候,幾個省旱災很嚴重,康熙皇帝親自幾天前就齋戒沐浴,最後以至誠的心到天壇祈雨。當要去的時候萬里晴空,都沒有下雨的跡象,等到向著上蒼念疏文,念完了就發現天象在變,等回到宮裡就下雨。然後接連一、二天從各省幾百里加急的奏摺傳回來,各地都下雨了。所以老祖宗是印證宇宙的真相,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。我們人與人相處也要靠至誠的心來交感,來感動彼此、來更團結,為利益大眾的事業而努力。

  接著「茍非其人,道不虛行;茍非其道,治不虛應」。這也是強調就是有這樣的人,他做出來這個道義的行為,就能感動百姓,也效法他的德行跟行為,就能有這樣的一個回應。「是以古之聖君之於其臣也」,所以古代的聖王國君,對於他的臣子,尤其是身邊一些大臣,「疾則視之無數」,生病了無數次去看望他的病情。魏徵丞相在臨終之前,生了一場病,那一段時間唐太宗皇帝就不知道去看了多少次。時時念著這個大臣,對他、還有對整個國家的貢獻,念他的恩。唐太宗很多次在宴請群臣都是說到,這個貞觀之治,多虧了魏徵這樣的忠臣,都是念恩的。「死則臨其大斂小斂」,這個大臣死去了還是很不捨,他在辦喪事過程,大斂、小斂都要親自去。「為撤膳不舉樂」,這個大臣離去了他很懷念、哀思,吃飯都不奏音樂的,這也是他一種情感的自然流露。所以魏丞相去世的時候,唐太宗皇帝五天沒辦法上朝,罷朝五日,這種君臣的情義,真是千古絕唱,演到了淋漓盡致。

  「豈徒色取仁,而實違之者哉」,這樣的情感、情義怎麼只是表面行仁義,而事實上行為違背,絕不是這樣的。「乃慘怛之心」,這個字念達,左邊一個心,右邊一個元旦的旦,慘怛就是他的悲痛之心,「出於自然,形於顏色」,古人特別重情義。「世未有不自然,而能得人自然者也」,世間沒有一種自然真情流露,而不感得人家的真情流露,都是這樣的;決定沒有說,自己不真誠還能感得別人真誠的。假如真的是「色取仁而實違之者」,表面仁義,事實上不然,「謂之虛」,這個人的行為是虛偽的。「不以誠待其臣」,不以真誠對待他的臣子,「而望其臣以誠事己,謂之愚」,自己不真誠,還要求、期盼臣子對他真誠來事奉他,有這個想法叫做愚昧。其實人愚昧,最直接的就是不明因果,因果都搞不清楚,沒有種因哪可能會得結果?那不就整個自然都顛倒了嗎?真誠是因,感得別人真誠是果,所以他不真誠還要得到真誠,就是愚昧的認知。「虛愚之君」,虛偽愚昧的君王,「未有能得人之死力者也」,不可能得到臣子、老百姓拼死效力於他,他感不得的。

  「故書稱」,這《尚書》講到了,「君為元首」,您看國家元首這兩個字從《尚書》出來的,元首就是頭。「臣為股肱」,股是大腿,肱是上臂,都是身體最重要的部位。「期其一體相須而成也」,期望他們相互配合是融成一體,然後來讓國家安定大治。期其一體相須而成,這句話我們用在自己的家庭、團體當中,夫妻也要一體,夫妻一條心,黃土變成金。《易經》當中也告訴我們,「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」,團結力量就非常大。相須而成,互相配合、互相需要然後成就家業、成就事業。而能夠融成一體至誠對待,還是要靠我們自身的真誠,來帶動身邊團隊的真誠。所以人生在世,不管在家庭也好,或者在自己工作的團隊也好,都要想著從我做起,想著如何利益家庭、利益團體,不枉費這一段難得因緣。我們不是在家庭裡去要求、去指責,也不是在團體裡面去指責。我們不忘初心組織家庭,是要給這個家幸福的;到團體服務,是要更好的去盡我們一分對社會的責任,這是義的人生。道義的人生對任何人、對任何因緣,他沒有一絲一毫的要求在裡面。也唯有沒有一絲一毫的要求、指責,真誠心才會現前;夾雜這些貪瞋痴慢,真誠沒法現前。所以問題都在我們的真誠心還沒現前,才不能轉身邊的這些緣分。曾國藩先生講的「一念不生是謂誠」,就一個妄念、一個習氣都不生,真誠就現前,不起貪瞋痴慢這些念頭。

  好,這是我們講到第七句,好名這個問題,而在歷史當中,因為好名而亡國的例子,還不在少數。有一次貞觀二年的時候,唐太宗對著身邊的近臣講到,國君像個容器,我們講到這裡,大家要想到國君像個容器,老百姓就像水一樣,所以水變成什麼形狀是容器決定的,唐太宗很有學問,他很會譬喻。這段我們要進一步用在自己身上,君是容器,父母也是容器,孩子是水;老師是容器,學生是水。這個君親師道理都是相通的,您不要我們一起學習《群書治要》老半天:都是講皇帝的,不干我的事。那這就不善學,這樣我就很對不起大家,就浪費大家很多時間,一寸光陰一寸金,不可以糟蹋大家的時間。《大學》裡有一句話,「堯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從之;桀紂率天下以暴,而民從之」。你看桀紂殘暴,影響人民,人心也是比較殘暴;堯舜仁慈,那個時代的人受他感化也很仁慈。太宗皇帝講到「下之所行,皆從上之所好」,老百姓的行為受到領導者影響很大,叫上行下效。

  接著他舉例到,魏、晉、南北朝,南朝的梁武帝大家認不認識?跟他熟不熟?應該我講一個例子大家就熟了。梁武帝曾經接見達摩祖師,想起來了,見到達摩祖師:大師,我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廟,有沒有功德?大家你看這個例子,梁武帝雖然修行了一輩子,名放下了沒有?挺辛苦的,這個名不放下有多大的危害?連聖人在面前都留不住。不然,假如他不好名,達摩祖師東來第一個得度的人是誰?梁武帝,但是他機會錯過了。所以要放下名聞利養,才能得經教的真實利益,不然會隔一層不相應。達摩祖師是直心,不講妄語,馬上告訴他,「並無功德」。這個功德它是不染著的、不貪求的心,是清淨平等的心才叫功德。所以沒有功德,只有福德,做的善事,但心染著了,只能積福,不能有功德成就真實智慧。那個時候梁武帝特別學習佛法跟老子的教誨,本來是好事,但是假如學習聖教,也貪一個名:你看我多認真,每天讀經、聽經用功十個小時。講的時候還志得意滿,其實在講的時候,本身都已經是名聞利養的心。很努力修行都是要修給別人看的,所以這個好名的障礙是相當大的。

  當時候梁武帝父子,他們對這些聖人的教誨,並沒有能真正深入體悟力行,反而著在這個要聽經,常常去講經,忘了敦倫盡分。連國君應該做的一些事都荒廢掉了,該上朝、該理政、該了解百姓疾苦,適時把仁慈博愛落實。結果最後變成,梁武帝常常到同泰寺,自己親自講佛經,然後百官也不在朝廷裡開會,統統帶著高帽子,還有穿著官服,都到佛寺裡聽梁武帝講經。每天談的這些空的道理,其實好名的人很難把空理談清楚;要心地清淨,才能把空相、宇宙的真相講清楚。就變成執著了,正事不辦、軍隊不練、國家的政策不落實。後來底下的一個臣子叫侯景叛變,帶兵打進來,結果尚書郎以下的統統不會帶兵,狼狽逃走,甚至在逃的路上死去的人非常多。你看忽略了整個國家的建設,結果兵亂,死傷慘重。所以很多大修行人提醒我們,修行不能落在這個虛名上,一定要從敦倫盡分落實起,從盡自己的本分。不盡本分,我們就不能給社會一個好榜樣,怎麼還能弘傳聖教?要做盡本分的事,讓天下人都看到修行的人,統統是演什麼像什麼,當母親就是個好母親,當領導就是個好領導,當老師就是個好老師,當醫生就是個慈悲為懷的醫生。人家一看學聖教的人好!就以他們為榜樣了。

  梁武帝跟他的孩子被侯景逼到餓死了,沒東西吃。後來他下一個兒子繼承叫孝元帝,在江陵這個地方即位,在湖北一帶。他又再講《老子》,就一直在那裡講,百官就一直跟著他聽。北方的異族又帶著兵馬下來,就把江陵攻陷了,君臣統統被關在牢裡面。那時候的讀書人,庾信很感嘆:宰相把君國大事當兒戲。這些為官者把清談當作國家的重大政策的,就談玄說妙,把它當作可以拿來做國家的重大決策。唐太宗講到這裡說,這些情況實在值得借鑑,那就他學習這些經典變成好一個名,還講給人家聽而沒有強調實踐,所以好名還是很大的禍害。你看舉的這幾個例子不就把國家都給毀掉了嗎?唐太宗說到,我所喜好的,是堯舜之道、周孔之教,這是很好的治世教誨。當然正確的了解老子跟釋迦牟尼佛的教誨,一定也能把國家治理好,只是他們誤解了又好虛名,這樣就會有禍患。所以唐太宗皇帝講到,有了這些周公、孔子、堯舜的教誨,他是如鳥有翼,如魚得水,而且決定不可以一刻離開這些教誨。所以魚離開水就活不成,這是太宗在貞觀二年有感而發。

  剛剛我們談到修行要從敦倫盡分下手,曾經也遇到一些同道,聽他們談到有一些修行的人,比方當家庭主婦家都不管,說要去修行,結果搞得全家很不安,這反而會讓社會大眾誤會經典、誤會聖教。我實際遇到的還有一個例子,讓我聽了是怵目驚心,而且是一個地方的副教育局長跟我說的。這個副教育局長講到,我們那裡有一個幼兒園的園長,幼兒園的事不管,跑到一個千年的古剎去修行,說在千年古剎修行做好事,功德大,然後自己的幼兒園搞得亂七八糟,幾百個學生不管。這個現象,可能是因為她沒聽過梁武帝的故事,沒有得到借鑑。這也是提醒我們在學習中華文化的時候,決定不能落到講一大堆理論,而沒實際落實在家庭生活、工作當中,就不好了,造成誤會可能都斷了別人聞聖教的機緣。

  我們看到下一句,是在第三冊的三百三十三頁,我們一起念一遍。螢幕上看得到字嗎?「古之人曰」,我們一起念,預備起:

  【古之人曰。一夫不耕。或受之飢。一女不織。或受之寒。生之有時。而用之無度。則物力必屈。古之治天下。至纖至悉也。故其蓄積足恃。】

  我們看到這一段也是很感佩,在古代他們對於治國都有很正確的認知,甚至知道牽一髮動全身,整個社會它是一體的。一個農夫沒有很好的耕作了,很可能就有人要挨餓了,農夫他的天職耕作。一分一秒都不差,剛剛我們講到的重點,真誠可以感應、可以感通的。好,謝謝大家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