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馬中心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進修班—四五OO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十九集)  2010/6/7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53-0019

  大家早!我們俗話常說,「父慈子孝雙親樂,兄友弟恭滿堂春」,「三兄四弟一條心,門前泥土化黃金」,兄弟和睦、兄弟團結是一個家庭相當大的福分。我們上一節課跟大家談到法昭禪師的這一首偈說到的,「同氣連枝各自榮,些些言語莫傷情。一回相見一回老,能得幾時為弟兄?弟兄同居忍便安,莫因毫末起爭端。眼前生子又兄弟,留與兒孫做樣看」。

  古代留下來的這些教誨,都是從他們真性情當中流露的。所以學習古聖先賢教誨最重要的,是用心感受所謂真感情好文章。我們看,從這一首偈當中,每一句的心境我們把它體會到了,都是兄弟相處最重要的心態。比方第一句提到的同氣連枝,從這個連枝我們就可以體會得到,兄弟是一體,不分彼此。而根在哪兒?根在我們的父母,根在我們的祖宗。所以一個人只要跟兄弟衝突了,這是不孝祖宗、不孝父母。尤其假如又是大哥、又是大姐,那就罪加一等,大哥要當得夠格。在人的人格特質當中,當哥哥、當姐姐當得好,看起來就很有安全感,就能常為大局著想。講到這裡,有沒有當小弟小妹的?心裡會不會難受?小弟小妹有很多,也看起來像大哥大姐,他假如在同儕當中、同事當中都懂得去愛護別人,那他的心量還是很大的。真明白兄弟連枝,就會想到友愛才能讓父母放心,所謂「兄道友,弟道恭。兄弟睦,孝在中」。

  又有一句話,「以父母之心為心,天下無不友之兄弟;以祖宗之心為心,天下無不和之族人;以天地之心為心,天下無不愛之民物」。雖然是短短三句話,假如從今天開始,這三句話就印在我們的心地上,我們今天學問就上升了。「學貴心悟」,這個心悟就好像孔子講的「舉一反三」,這個一就不是只有這一句話,是這一句話背後的心地,體會到了,時時以這樣的心地來存心。這個三是什麼?這個三就是一切時一切處都用這顆真誠心,就反三了。都用這顆恭敬心,都用這顆慈悲心,都用這顆覺悟的心,都用這顆清淨的心,這個人就是會學了。會學的人什麼時候在學?一切時一切處,善觀己心,歷事鍊心。經歷每一件事,看看自己的清淨心有沒有提升,看看自己的平等、真誠心有沒有提升。這叫心,心是本,孟子講的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。學貴心悟,守舊無功,其實我們冷靜去看,這每一個字都很有味道。我們因為長期學習,尤其在學生時代是知識的積累,就一直灌進去、一直灌進去,到底這個知識、這一句話感動了我們的心靈沒有,啟發了我們的心靈沒有?進來的東西不產生作用,它會發臭。《弟子規》說的「不力行,但學文」,學了一大堆東西,悟不到心裡去,都留在表面、留在腦子,很容易就拿出去要求別人,「長浮華,成何人?」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」。學得多,沒有消化、沒有領受,他就產生傲慢,甚至於產生學習的慣性。他不會用心,他只會記,記一大堆,用不上,用不到生活、用不到工作、用不到處世待人接物之中。

  這個舊就很有味道了。我們以前錯誤的慣性有沒有打破?不然還是像以前考試機器一樣,記一大堆,背都背得出來,一句都沒有用上。所以我們常常遇到一些境界,手足無措。我們曾經背過多少句經句,算不清楚了,怎麼遇到一件事,一句都提不起來?那就是學問沒有從心上下功夫。假如是心上下功夫,印在心上,哪有可能不能提起來的道理?所以為什麼學習首先不要貪多。學習要穩重,穩若泰山。這個穩若泰山,說實在的,我也是背起來的。剛好有一天真的到了泰山,才知道什麼叫穩若泰山。因為泰山的底非常廣,坐下去非常穩。所以叫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,因為我們的古聖先賢特別會用天地萬物來譬喻,你一看,印象特別深刻。行萬里路,還要閱人無數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每天從每一件人事物當中,「見人善,即思齊」,「見人惡,即內省」。我們覺得,「我這一陣子怎麼都沒進步,反而退步了?」貪多了,嚼不爛。一大堆東西,嚼嚼嚼,都嚼不爛、用不上。今天假如我們就持這一句「見人善,即思齊」、「見人惡,即內省」,每天會不會進步?鐵定進步,不可能哪一天不進步。所以就是,雖然都懂得這些經句了,但是都沒有印在心上,俗話講的囫圇吞棗。我們要很冷靜,我們又是父母、又是老師、又是領導,我們囫圇吞棗,傳給晚輩的又是什麼?

  我們很想做好事,可是我們的執著去掉沒有,我們的分別去掉沒有?「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」,先後不是先做好事,是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」。這個「本」字,用心去悟了,可以在一切時一切處去觀察什麼才是本。真正知道本了,所有的努力才能產生好的效果,叫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」。今天這個本沒有掌握,根沒有扎牢,樹一天一天長大,我們還挺高興的,因為挺好看的,長得很大,太好了,太高興了。可是當真正的強風來的時候,連根拔起。當連根拔起的時候,你想要讓它再慢慢成長,它也沒這個機會了。「小人行險以僥倖」,我們在做人做事當中,還是不能夠時時以經典來做事情。這個僥倖就是,「一定要扎根嗎?一定要這樣嗎?可能我例外」。告訴大家,沒有任何人例外,哪怕是很有智慧、很有德行的人,他都不例外,為什麼?因為他考慮流弊的問題,他自己很優秀,問題是後面的人假如學他學不成怎麼辦?他一定要用扎扎實實的樣子給後面的人看。很多人說,「我不用守禮,我不用持戒,我守心就好了」。真正境界很高的人,他也會守給大眾看。所以智慧再高的人,他一定是考慮流弊問題,都從務本開始做起。而且大家要了解,人與人的影響是隨時隨地的,而且不好的影響很快,叫「學壞一日有餘,學好終年不足」。所以今天我們有貪瞋痴,一個領導者脾氣大,保證他底下的人脾氣也大。什麼時候底下的人變脾氣大,下屬都不知道,因為那是潛移默化的。

  所以我們要護念好自己的修行,也要護念好身邊有緣人的修行。但前提是先護念好自己的學問道德,自己能度,才能度他人。因為在這個時代,確實,認同傳統文化的人都很善良,但善良不一定能成就長遠的功業,一定是理智、智慧才行。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,文化教育事業是百年的事業,絕對不是一時激動、一時情感很濃能夠做得好的,都要回歸到格物、回歸到修身這個根上來做。其實孟子也講到,「其進銳者,其退速」。為什麼進得愈勇猛的人,他反而退步得愈快,或者是不幹了,永遠都不想再做這件事了?為什麼一開始這麼樣的積極,最後的結果卻是這樣?因為他在進銳的時候,他是激動的,他是感情的。就好像愛一個人愛得死去活來,很可能最後的結局是什麼?是恨一個人恨得牙癢癢的。情感就是這樣,情感是不可靠的,很會變化的。比方,可能就有這個情況,一般的大眾聽了傳統文化非常激動,「這個東西太好了!」他就很積極參與活動。參與這個活動的時候,因為他情感很強烈,其實人情感很強烈的時候,同時他也很有希求的。他很有希求,他希望怎麼樣,他很渴望。比方說一個年輕的女子,當她感情沒有依託的時候,她會很希望趕快找一個人嫁了,對這個男子期望高不高?非常的高。可是當她真正嫁給他以後,看到他種種不是,又不能夠包容,那她情緒會非常非常的強烈。弘揚文化是一種使命,是一種理智。我們要不斷加深每一個人對這些經典、聖賢教誨的認知,絕不可單憑情感要來做這些事情。

  所以薰習就非常重要,我們不能為了要做好事,把學習的時間都耽擱掉了。而且學習還得持續學,一天不學,情感、煩惱就上來了,這個都是客觀狀況。「三日不讀書,面目可憎」,我們現在一天不聽經、不明理,煩惱就上來了,這個都不能僥倖的。我們沒有顧及到這些客觀狀況,忽略了大家每天薰習的重要性,結果統統陷在事務裡面,身心俱疲,又沒有足夠的理智,一下子所有情緒湧上來,到時候你要勸他都勸不動,他就非常誤解的、非常不能忍受的離開我們的團隊。當初來,他也是非常認同的。我們走在弘揚傳統文化的路上,要護好自己,也要護好來到身邊的每一個人。我們今天講兄弟,來的都是兄弟,絕不願意他帶著誤解、帶著情緒,而否定了傳統文化。所以護念就很重要了。因為我們在弘揚文化的過程當中,也要對照經典來做事情,要穩紮穩打、循序漸進,欲速則不達。我們都想要很快的時間影響很多的人,而忽略了可能跟在我們身邊最久的人,他生煩惱了。跟在我們身邊最久的人,他有執著,他產生情執了,而不是愈來愈法喜,而不是愈來愈有智慧,「近處不能感動,未有能及遠者」。可是我們可能會在鮮花、在掌聲當中,覺得「我做了很多的好事了」,這些都可能是我們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當中會出現的狀況。所以穩紮穩打,時時回到務本上來,很不容易。而且要認知得很深刻,才能這麼做。

  因為我們憑心而論,大家都是善心來弘揚傳統文化,但是很多地方,一開始弘揚的人,三年、五年過去了,這些人還剩下多少?我們可能覺得,「倒了一批,還有一批來」。但是倒了一批,為什麼還有一批來?那一批來是祖宗的福報、是經典的魅力,不是我們的德行。可是那一批倒下去的人誰負責?他們對傳統文化認知錯了,喪失信心了,誰負責?這個都是我們要值得思考的事情。為什麼會倒了一批又來一批,倒了一批來一批?因為大家久旱逢甘霖,覺得經典太重要,經典是真實的智慧。可是假如我們自己沒有真正做出經典的教誨,那真是來一批倒一批。這個時候我們還覺得,「我在當地做了很多事,很多人都接受了」,那我們就已經被這些虛幻的掌聲肯定了、迷惑了。迷惑到身邊的人執著了,身邊的人煩惱了,我們視而不見,都要等到出狀況了。甚至於當他出狀況的時候,我們還覺得這些人沒善根,還不是反省我們自己,還指責這些人,那我們本來是來做好事的,可是很可能反而造成傳統文化的障礙。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」,不是我們拿著一本經典就能弘道,是我們要做人做事,尤其做事也要依據經典來做,「欲速則不達,見小利則大事不成」。其實就是這個舊,舊有的做人做事習慣還沒剔除以前,很可能我們在做傳統文化,還是照以前的習氣在做,急於看到成果,急於求成。來不得半點虛的功夫。這時候又不能要求每個人能有這麼高的觀照,所以這時候一定要善友為依、依眾靠眾,一定要團體集思廣益。可是這就要帶頭的人一定要能廣納雅言,多方的情況都要了解,才能夠調整好步伐,穩健的去做。

  帶頭者最忌諱的是傲慢。一傲慢,人家就不敢提意見了。而且帶頭者,我們自己要很冷靜,我們自己也在學,我們自己習氣去掉多少,分別去掉多少?我們可要客觀。比方帶頭的人看到哪個做錯了,不高興,罵他罵半個小時,還覺得自己在為他好。這半個小時罵完,請問這個團隊人心失掉多少?罵的人自己知不知道?享祖宗的福報,自己在發脾氣了,都還覺得在教人。我怎麼講得有點心虛的感覺,我現在是不是在罵人?假如你們覺得好像很難過,私底下給我講一下,我好好改進改進。這都是不能自欺的,你是發脾氣,還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在護念人,人家可以感受得到的。別人給我們反應了,「你這樣太凶了」,「這個時代不這麼凶不行!」我們還給自己台階下。剛好禮拜六下午我們講到「誡兄子嚴敦書」,裡面講到言語的修養,我們這幾天,或者找個時間,我們把後段的言語修養再跟大家交流一下。現在這個時代,大家都沒有根,你一下子罵人脾氣很大,沒幾個人受得了的,那還是順著自己的習性。「君子信而後諫」,人家信任你,你才能勸諫他,而且諫還要「規過於私室」,這好幾個條件都考慮不到的時候,統統都是順著自己不高興、好為人師、傲慢。

  今天假如團體的人都流失,一個領導者一定要謹慎。或者人來了,根本根基都沒牢,你就讓他上戰場了,這個都不妥當的。你讓他上戰場,他擋不住,可能就陣亡了,他抵不了那些壓力,抵不了那些境界,煩惱轉不過來,就陣亡了。可是為什麼一個人沒有根基,我們就把他派出去了?還不是為了求快,還不是為了人家的讚歎,「找你要人最好了,都給我了」。《論語》裡面有標準,子路找他的同學去當官,孔子說:「你要害死人家的孩子嗎?」子路說:「他不就邊做官邊學習就好了嗎?又不是只有在書本裡面才能夠學到東西。」有沒有道理?很有道理,告訴大家,學傳統文化學兩年、學三年的,個個都辯才無礙。可是誰在思考事情都是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,為整個大局著想?能有這樣的思惟,才能夠給人家諫言。都是「我覺得怎樣對」,就要套在人家的身上,都是惱害眾生。因材施教,你要觀機,觀人家的接受度。當你給人家的諫言,「我都是照經典給他講的」,講完之後,人家當天晚上在棉被裡哭了一晚,你知道嗎?「教人以善勿過高,當使其可從」,言語當中都是柔軟,都是設身處地。當我們還沒有這個心境的時候,真的,我們少說些話,言多必失。還沒有調到這種設身處地跟柔軟,說話不傷人,說話不讓人生煩惱,真的不大可能。

  你看我們剛剛講的條件,他得要信任你,信任都還沒建立,「啪啪啪」,話全出去了。還得規過於私室,大家是成人,你要給人留面子。旁邊還有二、三個人,「你知道你做這個多重的罪業嗎?以後還得下地獄,你知不知道?」我都不知道到底誰下地獄,你講得讓人家都喪失信心了,誰下地獄?有兩個人,一個是公車司機,一個是學校教經典的老師。兩個人去世了,到了陰間,判官就說了,「這個司機生天堂,這個老師下地獄」。這個老師忿忿不平,「我教書的,他開車的,為什麼他生天堂?」這個判官跟他講,「這個開車的,開車開得非常快,所以坐在他車上的人不是念『阿門』,就是念『阿彌陀佛』,所以他成就太多的人,提起這些各個宗教聖人的教誨。你每天教經典,統統講得那些人家受用不了,全在底下打瞌睡,都不想學了,你的心裡還在那裡罵每個人,『真是孺子不可教也』,心裡面都是瞋恨心,所以你墮地獄」。所以這個修都不能看樣子。

  話又說回來了,這個「舊」字,就是你今天學經典,它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,你在跟人講課的時候,都是照漢朝的註解在那裡講給人家聽,這不就守舊嗎?學問是活的,開解的時候都是要能觀察現在人的生活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的狀況,設身處地的去引導。你守舊,還是很難利益人。所以這個舊字就有很多的意境在裡面。我們有沒有打破我們學習的慣性?不是只有記憶,不是硬塞,而是用心去領受。甚至於不是只有守著「我覺得我挺不錯了」,人一覺得不錯,他就上不去了。不可知少為足,要「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。我們從這個心悟的重要,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三句話。真的以父母之心為心,你起心動念都覺得能體恤,「我母親、我父親怎麼看這件事情」,那絕對不可能不友愛自己的兄弟姐妹。會體會到「只要我們兄弟有什麼不愉快,媽媽心上就一塊大石頭了」,他怎麼可能會做出讓父母這麼擔憂的事情?而且甚至於不只是友愛兄弟,他還知道同氣連枝,那是連到孫子、連到曾孫,連到堂兄弟、表兄弟。所以很多孝子在父母過世之後,對他的兄姐像父母一樣對待,對他的弟弟、對他的晚輩盡心盡力的照顧,這才是真孝的人。因為他覺得,「父母在天之靈一定很掛念他們,我一定要讓父母安心」。真正體會到父母的心、祖宗的心,這個心地非常的柔軟、細膩、細心,體貼倍至。

  這裡講了,以祖宗之心為心,天下無不和之族人。我們一起去了馬六甲,當我們走進萬姓祖先紀念堂,再讀這一句話,就是以萬姓祖先之心為自己的心,這個時候就胸懷整個民族的興衰,當仁不讓,捨我其誰?所以當我們再看到社會發生的種種情況,我們就不會覺得視而不見、漠不關心了。而且我們每個炎黃子孫是確確實實受萬姓祖先的恩澤。我們看,一本《弟子規》,多少祖先的風範;一本《德育古鑑》,哪一個姓氏的祖先沒含攝在裡面?我們都受了他們的風範、他們的教誨。我們讀「冬則溫,夏則凊」,誰是祖宗?黃香,我們也要報恩,所以下個月我們要去黃氏宗祠跟大家分享一下。我們學習最好的榜樣是顏回夫子,我們上次也是顏氏公會分享學習,這都有恩德。「晨則省,昏則定」,周文王就是這樣對待王季(他的父親),武王也是這麼對待文王的。「親所好,力為具」,哪個聖賢人?這個你們不能不知道,蔡順,因為我剛好跟他同姓。親所好,力為具,把甜的桑椹都留給母親。「親有疾,藥先嘗,晝夜侍,不離床」,誰做到了?漢文帝,劉家的後代。都是這些祖宗風範給我們學習,我們怎麼可以不念恩德?范公,我們也受他的教誨。所以我們整個民族是融在一起的,我們重視文化、重視歷史、重視尊重聖賢,緊緊的把我們這個民族融合在一起。

  在大陸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存共榮,就是有不忘祖先恩德這樣的孝思,叫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」。再以天地之心為心,我們效法天地滋養萬物,擴寬心量,就像天地一樣無私,天下無不愛之民物。假如我們是用心領受這一句話,當下我們的心量就擴寬了。我們假如越學越覺得嫉妒心上來了,看這個也不順眼,看那個也不順眼,越學心胸越小,越學越有自己的執著點,是什麼?真功夫,執著愈來愈少,分別愈來愈淡,叫真功夫,不是他一天讀經讀十個小時叫真功夫。今天一個人讀十小時,還要給別人知道,他鐵定沒有真功夫,他就怕別人不知道他精進。一個人想讓別人知道他精進,他已經是什麼心?名聞利養的心。真的每天讀十遍的人,會越讀越覺得自己有哪裡不對,缺點都被經典照出來了,他怎麼可能去標榜自己精進?所以人貴在不自欺,能觀照到自己的念頭是覺還是迷惑,是無私的心還是情感太重,是為大局著想還是只為自己考慮,這個都是值得我們去觀照的心態。我們每天讀《大學》,所謂「毋自欺也」,很重要。

  講到同氣連枝,就是讓我們時時以父母、祖宗的心,來對待兄弟跟家人,而且是不分彼此。在「德育故事」當中「張閏無私」,他們是八代同堂。這個無私當中,表現在財產不分家,這些婦女紡織出來的東西,統統放到一個倉庫裡面去,由家族的長輩來管。大家想一想,這樣好不好?很團結,不分別。今天假如誰織得多,都是她的,她就覺得「我很厲害,織得少的很差勁」,人心上的一個互相之間的變化可能就會不好了。做得多的私心就愈來愈重,又瞧不起做得少的,人心可能就開始不平了。不計較,全部放在那裡,這個時候,做得多的人都是以家族為重,她沒有私心;做得少的人會想,「人家做多都這麼不計較,我少做了,不行,這樣對不起人」。都是用無私的付出去感動人的上進心跟羞恥心,誰願意不如人?都有羞恥心。包含連孩子都不分別,張閏家裡這些媳婦們,妯娌之間,哪個小孩哭了,誰先聽到,誰就哺乳,你看那種心境。還是誰先哭了,「那不是我兒子,算了算了,哭死算了」,那就沒愛心了。還是孩子跑跑跑,有時候可能找人還要找半天,剛好沒找到,「哇、哇」,哭得都沒力氣了,視同己出,不分彼此,哪有考慮這麼複雜的?抱起來就喂了。他們家的孩子,小的時候還分不清楚哪個是媽媽。分不清楚好,人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煩惱,就是分得太清楚,太分別、太執著了。我突然想到一件事,就是這個句子,我們再來把它舉一反三,不分別它。我們今天假如是一個公司的領導、下屬,我們讀一讀,「以老闆之心為心,天下無不友之同仁」,「以師父之心為心,天下無不友之同修」。

  但是大家看,真正有事的時候,「你是你那邊,我是我這邊」,請問,師父什麼感受?「講半天都不聽,我還是離開了」。善知識離開了,誰的罪過?我們的罪過,更重要的是我們這顆執著心的罪過,計較、分別的罪過,心胸不大。真正的善知識,以天下為己任的人,以天下為己任的地方,才留得住他。他又不是去跟我們一起搞名聞利養的。「這個善知識是我的」,越有這個念頭越留不住,都是用感情去留住,「給你好吃的,給你好喝的」。

  當然人家給你好吃好喝,你也不要嫌棄人家。我是說,不可以都是這樣的心境要去留,更重要的是,要念念為大眾著想,才是真正留住善知識。當然,一開始去的時候,人家至誠招呼你,那是禮貌。假如每天都要好吃好穿的,一來這個講課的人也受不了,哪有這麼高的功夫,八風吹不動?今天去了哪個地方,每天吃好的,一回來馬來西亞就吃不下,那是他貪著了,就很難講了。聽說現在還有邀請一些老師去講課,都得要先商量要送他們哪些東西。這個風氣一起來,講課的人一個一個都倒下去了。「士志於道」,一個讀書人志於道,「而恥惡衣惡食者,不足與議也」。一個人說要修大道,卻不喜歡穿便宜的衣服、不喜歡吃簡單的食物,這個人連修道都談不上。所以李炳南師公以前派學生出去講課,連水都是自己帶,不給人家添麻煩。為什麼?是聽眾在成就我們的學習跟成長,我們得感恩他,不然我們怎麼進步?我們自己根性都還不牢,習氣都還很多,我們講兩堂課了就覺得「我是在教他們了,他們應該給我什麼了」,那是來一個倒一個,來二個倒一雙。所以得護念好自己,也得護念好這些講學的人。

  當然,顧及人情,有時候人家當地自己做的什麼,他很誠心,他又不花什麼錢,這個時候實在是推不掉了,你把他的心意收下來。可是他額外的得去買什麼貴重的東西給你,是萬萬不能收!這一傳出去了,「上次還得買什麼、買什麼」,一傳開來了,你看,多少根基不牢的人聽到這個,以後哪個老師站上去了,他心裡還在想,「這一次不知道是收了手錶還是收了什麼東西」,你說聽課還能聽進去嗎?這些我們都要敏銳,它的流弊問題。

  我們再看到這裡,以領導的心、以師父的心為心,我們以後領受每一句經句,都能夠用君臣關係、父子關係、師生關係去感悟,真的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。每一句都可以用在企業、用在家庭、用在學問、用在學校裡邊,這個就是要用心去悟了。

  我們看,以祖宗之心為心,這裡再推上去,以祖師之心為心,那個心胸就不一樣了。我們今天不管扮演哪個角色,都能以天地的無私來做君親師,這個時候你在各行各業都能夠期許自己,去利益天下的人,因為你在經營這個行業當中,並沒有忘記天地的無私。

  現在很多企業家,我們的學長們自己的企業,就已經很多向社會大眾辦過幾十期的「幸福人生講座」,幾千上萬的人受益。那些人又沒有買他的產品,以天地之心去做的。不能做了一個事業,就被這個格局給框住了。覆巢之下無完卵,社會真正出狀況了,我們的家庭能好嗎?我們的財富還能繼續保持嗎?張閏他們家只要小孩哭,婦女很自然的就抱起來哺乳了,不分彼此。連枝各自榮,這個各自榮,只要哪個兄弟姐妹有需要,連枝,一起去支援他、幫助他。甚至於不用開口,體會到了、看到了,馬上就去幫助。而且這個連枝可以連命都不計較。我們研究「德育故事」裡,趙孝、趙禮。「虞袞侍疫」,這個地方全部都感到瘟疫,他兩個哥哥都死了,又有一個二哥染上瘟疫,病了。所有的家族全部都要去避難,結果他說,「我要留下來,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我二哥去世」。他的伯伯、叔叔、父母都勸他,他說,「你們不要擔心,我天生不怕瘟疫」。沒辦法,硬拉拉不動,就讓他留下來了。至誠如神,一百多天之後,瘟疫退了,一回來,他哥哥恢復健康,兄弟兩個沒事了。真的,這種至誠的親愛是很有力量的。他在這個過程當中,還每天為兩個死去的哥哥弔喪,很難過,真的是「事死者,如事生」的心境。

  「些些言語莫傷情」,那會傷情了,真的,就像《弟子規》講的,「言語忍,忿自泯」,「財物輕,怨何生?」些些言語莫傷情,些些錢財莫傷情。勸導兄弟還要懂得柔軟。第一集的「悌」裡面最後一個故事,陳世恩,「世恩夜侍」,等著他弟弟回來。一開始,他的弟弟算是比較遊手好閒,都到很晚才回來,他的哥哥就受不了,就罵他這個小弟。結果越罵,反而這個弟弟越不高興。世恩就給他哥哥講,「哥哥,你生氣,傷了身,雖然你為他好,別傷身體。大哥,我來勸勸他」。你可不能跟大哥講,「你這樣不行,我來」。雖然大哥的方式可能不是很妥當,但是也要先肯定一下,大哥還是為弟弟好的,「你別傷身,我來勸勸他」。從那一天,陳世恩就守在門口等他弟弟,也不知道等了多久。他弟弟回來一看,「我哥在門口等我」。冬天天氣也冷,所以可能一看到,不好意思了,趕緊進來,然後哥哥把門關好,安撫一下弟弟,「弟弟,你穿這麼少,冷不冷?」本來他可能是想,「又要被罵一頓了」,突然是這樣關懷的言語,心就比較安定下來了。接著,「你一定肚子餓了,你嫂子,我趕緊讓她給你煮碗熱面吃一吃,暖暖身,也比較好睡」。

  第二天還站在那裡等他弟弟,就這樣站了好幾天,他的弟弟不敢再晚回來了,總不能這樣一天天的糟蹋他哥哥的這一分兄弟之情。後來,因為只要讓弟弟感覺到哥哥對他是盡心盡力的愛護,一個人就有羞恥心了,一個人就有向上提升自己、改過的心了,有愛就有力量。我們自己可以去感受一下,我們成長過程當中,比方有一個老師特別愛護我們、信任我們,比方那個自然科老師很愛護我,我們的成績在自然科方面一定會比較好,就覺得不能糟蹋這個老師對我們的愛護。所以有愛就有動力。我們給予兄弟、親人,是給他愛護,絕對不能是言語的謾罵指責,可能會適得其反。尤其大人都好面子,你得留面子給他。

  包含錢財,不要傷情,要讓。在悌道裡面一開始「泰伯讓國」,連國家都能讓了,還有什麼不能讓?但很微妙,泰伯讓國還有另外一個重點。他把國讓出去了,該是他的國還是有,所以泰伯、仲雍到了江蘇、浙江一帶照樣做國王。「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財,有財此有用」,一來他有德,會感召;二來,命裡有時終須有,讓了,該是你的還是你的。理得心安,不要去計較了。像第一冊裡面也提到,五代十國的時候,張士選,他有七個堂兄弟,他父母都去世了,他的叔叔有七個男孩。他的叔叔因為他已經長大了,就跟張士選講,「我把財產分成兩份,一份是你父親的,一份是我的,所以這一份要給你」。結果張士選說,「不可以這個樣子,應該分成八份,兄弟都一樣」,他叔叔堅持不可以這樣,他就更堅持。大家想一想,他七個兄弟了解到這件事情,對他這個堂兄弟什麼感受?佩服他。財物輕,整個家族反而更團結了。後來他去考試,遇到很會看相的人,一看到他,年紀輕輕,二十歲上下,居然一看就是積了很厚陰德的相,就很好奇,後來了解,原來輕財物。他當年就考上進士了。所以些些言語莫傷情,不要計較,不要情緒化。

  「一回相見一回老,能得幾時為弟兄?」這個感受,人二、三十歲以後特別深刻。可能兄弟姐妹一年見個兩次、見個五次,不多,每一次見可能都幾個月過去了。都會覺得,「哥,你怎麼有白頭發了?」「哥,你最近好像比較累」,就很明顯的會看到歲月不饒人。一回相見一回老,要珍惜兄弟這個緣分,這一分親情。唐朝李勣,他是開國元勳,他本來姓徐,後來因為功勞大,唐太宗封給他國姓,李世民先生封給他李姓,所以才叫李勣。有一天(他年齡也大,是老人了),他的姐姐生病,他回去看望。剛好他看到姐姐病了,就希望自己給姐姐煮粥吃。一大把年紀,鬍鬚都很長,就在那煽風點火煮粥。結果火勢、風太大了,把那個火吹過來,就把他的鬍子給燒了。他姐姐一了解這個情況,「你那麼大年紀了,何苦?」而且他是開國元勳,家裡應該是很有福報的,「這麼多僕人,你找他們去做就好了,你又幹嘛自己動手?」李勣講,「妳年紀大了,我年紀也大了,小時候都是妳照顧我,我多想珍惜時光,能夠幫妳多做些事,我心裡才安,多孝敬姐姐一下」。

  真的,哥哥姐姐對弟弟妹妹都是非常愛護的。我自己在念大學的時候,吃中藥。中藥要熬,可是我住在學生宿舍,你一熬中藥,整個樓都就被你熬掉了(都是那個味道),就不好意思了。我姐姐住在校外,她就幫我熬,每天還得端兩次來。那一熬可能就要一個小時左右。熬好了,端,從大老遠走進校門,宿舍都是在校門圍牆邊,都走很遠。走來了,我姐姐都在窗外,因為「女賓止步」,得在那個窗外敲窗戶,我就看我姐,因為聽不到她的聲音,叫我吃藥了,趕緊跑出去。說實在的,不是那個藥很有效,什麼很有效?是姐姐這麼細膩的愛護,同時喝下去了。所以藥有沒有效,其實是看有沒有加持,有沒有愛心的護念。這個是科學的,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,善的意念,水的結晶都特別好。這一句我們體會體會,一回相見一回老,能得幾時為弟兄?這個就是在兄弟姐妹相處當中,時時感激對方對我們生命的付出,時時想著報恩。《弟子規》講的「恩欲報,怨欲忘」,每一句當中都是兄弟相處最至情至愛的表現。這些心境我們都提起來了,不可能兄弟相處不好的。

  弟兄同居忍便安,住在一起,難免有一些摩擦,正常的,牙齒有時候都會咬到舌頭。所以當有一些摩擦或者是誤解的時候,要懂得忍下來,「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」。唐朝高宗皇帝聽說張公藝家裡已經九代同堂,九世同堂人口很多,相處得很好。皇帝心裡想,「我可能家裡這些孩子、親屬常常處得不是很融洽,趕緊去請教請教這個張公」,就到他們家去了。問他,「你是怎麼帶領你整個家族,這麼和樂?」結果張公藝先生就在紙上寫了一百個字,就呈上去給皇帝看。皇帝是問他,家裡怎麼經營好?假如吵架了怎麼辦?一看,這一百個字全部都是「忍」。一不高興了,忍。他們實在很過分,怎麼辦?忍。我實在忍不住了怎麼辦?一個人能念一百次忍,我看脾氣也沒了,可能到第十次的時候自己都哈哈笑了,為什麼?終於知道一個事實,脾氣也是假的。

  我們彼此有默契了,看到有人發脾氣,馬上過去,「你心不安嗎?拿來,我幫你安」,可能生氣就變成笑了。生氣是假的,知道它是假的,你就不會被它控制了。我們已經有好幾個錦囊妙計了,有一個是「拿來,拿來」,一個是「忍、忍、忍」,百忍。這個是忍便安。而且還不只是忍住脾氣,有時候是忍住被誤解,為大局著想。所有的人都不理解你,把你罵得狗血淋頭,你都還「人不知而不慍」,這個是功夫。一般的人看事都看得短淺,包含我們現在真正用正確的方法教孩子,你的親朋好友就罵你,「哪有人像你這樣子凶的,這麼嚴的?虐待孩子」,「還不給他吃麥當勞,真是活在地獄」。他不了解,都覺得你不對,你也得忍住。晉朝時候,有個讀書人叫趙彥霄,他的哥哥叫趙彥雲。他祖上有一些基業傳下來,他的哥哥比較揮霍,遊手好閒。父親去世以後,可能情況又更嚴重。有一天他就提出來,說,「哥哥,我們還是分財產」。他也是讀書人,「財物輕,怨何生?」他主動提出來跟他哥哥分財產,對不對?對不對不能在相上看,每個經句都有通權達變,不然我們會死在經句下面。其實不難,為大局想、為對方真正的好著想,就會權變了。

  後來分了產,他的哥哥沒多久,財產全部敗光,甚至於已經都被人家逼債在逃了。弟弟跟弟媳婦知道這個情況,趕緊把他哥哥跟嫂嫂找回來了。當天一起吃了一頓飯,接著就跟哥哥講,「我們祖上傳了這麼久的基業,我實在覺得我們有責任要把它護好。所以之前跟哥哥分產,是我覺得我也要把祖宗這個產護好,這個產現在還在」。說完,把當時分家產的文書資料,當場就把它燒了。然後把手邊積下來的錢拿出來,說,「哥哥,你把這個錢先拿去還債,這些財產以後就由哥哥跟嫂嫂來管」。

  我們去感受一下,這個哥哥把自己的祖產都敗光了,人有良心,他也覺得很慚愧。可是弟弟跟弟媳婦不計前嫌,還讓他們來管這個家,從此又住在一個屋簷下,慚愧心喚醒,哥哥就改過了。而且我感覺不只他不容易,他的太太也實在是太不容易了。一個聖賢人的背後,一定是有好媽媽、好太太的扶持、成就,助夫成德,成就他的德行。後來,他跟他的孩子都考上進士,德厚。所以這個忍當中還有要為大局而忍。可能他分了財產,他哥哥還是誰都罵他,但是日久見人心。

  所以莫因毫末起爭端,不起爭端,真的要忍得住脾氣,忍得住指責,忍得住別人的讒言。要忍住指責不容易,「他不對,他不對」,我們要忍得住去批評別人,真的是不容易。我們一起研究過的「繆彤自撾」,他不只不指責別人,「我讀聖賢書的,還不能團結我的家,我實在是太慚愧了」,自己打自己的臉。後來弟弟、弟媳婦都跪下來懺悔了。這個是很好的榜樣。諸位學長,我們回去關起來打嘴巴,好不好?你打嘴巴,打到全部腫起來,「他們怎麼還不跪下來?」假如是這樣的心境,保證人家不會過來的,反而在旁邊說「早該打了!」我們假如學聖賢人的動作,一學,「怎麼差這麼多?」這個叫看事情只看到一個點,沒看到整個面,學樣子而已。繆彤不是這一次反省自己,他是長久以來跟兄弟、跟這些弟媳弟婦,都是用德行感化他們,內心裡面他們還是很佩服這個大哥的。剛好遇到一個情境,他們的貪心都起來了,這個時候又是發自內心的自我懺悔,他們當然感動。假如我們以前都是跟兄弟計較來計較去,一回去馬上就要讓他們跪下來懺悔,打打打,可能效果就不是這樣了。所以任何時候都是要用真誠的心、無求的心去做。不要做了都要求別人,「他怎麼都沒變,他怎麼都沒改?」夾雜這些東西,都不是真誠。

  包含能忍得住讒言。「文燦拒諫」,他的哥哥吃他的、用他的、喝他的,結果喝醉了回來還打他一頓。旁邊的鄰居都看不下去了,要來找他哥哥理論。他一看到人家過來了,趕緊衝出去,「你們不要離間我兄弟的感情,我不好,我哥哥沒有不對!」當下那些鄰居聽了都佩服他,「哪有這麼善良、這麼至誠的弟弟!」這個話一次、兩次透過鄰居又傳到他哥哥的耳裡面,哥哥是什麼感受?鄰里鄉黨說,「老周,天底下你去哪裡找這個弟弟?一心一意為你,被你打了還站在你這邊,你去哪找?」講幾次,人的良心就喚醒了。假如哥哥跟我們有什麼不愉快都記在心裡,突然那個鄰居要來找你哥哥理論,你在旁邊,「趕快來趕快來,好好罵罵我哥哥。罵一罵,你哥哥一定「有什麼了不起?就你好,我不好」,可能就更糟糕了。

  「眼前生子又兄弟,留與兒孫作樣看」。真正當長輩,時時要以一言一行啟發後代、啟發晚輩才對,甚至於是啟發身邊的親朋好友,留與子孫作樣看。陳昉百犬,陳家十三代同堂,家裡很和睦,吃飯的時候都是全家到了才吃飯。後來他們家的狗(養了快一百隻)就「一犬不至,群犬不食」。人的德行能感動到連狗都效法,不簡單。我們一看到這個故事,「人家連狗都能感動,我們連人都感動不了」,慚愧心是性德。

  另外,女子也很不簡單。有一戶人家,張孟仁、張仲義。取這個名字多好,可見他們祖上就是重仁義,取張孟仁、張仲義,孟就是大的,仲是老二。娶了兩個媳婦,是鄭妙安、徐妙圓。你看這個名字多好,這個女人又可以讓他安,又可以讓他圓滿。嫁過來之後(鄭氏是老大的太太),鄭氏家裡窮,徐氏家裡富有,可是她們像姐妹一樣,徐氏絕不以有錢傲慢,鄭氏也不以沒錢諂媚、自卑,這都很難得。她們有什麼東西都給婆婆去管,紡織的東西都放在一起,不計較。從自己娘家拿回來好東西,都是全家一起吃、一起分。鄭氏回娘家去了,徐氏就幫她哺乳;徐氏回去了,鄭氏就幫她哺乳。後來他們家的母貓被偷走了,剛好有貓兒子、貓寶寶沒有人養,結果他們家的狗就去給這個貓兒子哺乳,真是不簡單!至誠如神,感通。後來高層知道了,朝廷知道了,封給他「鄭徐二難」。後來我想想,這個二難應該一來是指,她們兩個做得實在是太難得了,二難。另外,這個二難是,一來是她們兩個很難得,再來是那隻狗跟貓也很難得,能做到這樣,感通。我們從這一首法昭禪師的教誨,感受到兄弟的情感對待。

  我們下一節,明天再跟大家來談君臣關係還有朋友關係,其他的兩倫,家裡面的三倫我們就討論到這裡。下一節課有時間再跟大家談,回答完一些問題之後,我們再來談說話的智慧、修養。謝謝大家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