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馬中心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進修班—四五OO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十六集)  2010/6/1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53-0016

  大家早上好!我們之前跟大家談到父母慈愛孩子,應該如何把孩子教育好。一開始我們有提到,首先父母要有正確的思想、正確的價值觀。其實父母也好,當老師的也好,當領導的以至於是長輩的身分,面對晚輩、面對學生,都應該有相同的心境,照顧好孩子,教育好下一代。所以君、親、師事實上是相通的,這三個內在的精神,事實上是一個領導者應該把角色扮演好,要盡他的本分,不止要做到君,還要做到親,有像愛護家人一樣愛護下屬的存心。也要做到師,能適時的給予下屬一些思想上,以至於是生活、家庭、處事上的這些重要的引導。

  我們之前講到,父母教育子女,首先自己要有正確的思想、正確的價值觀。我們從另外的角色,我們假如從事教育工作,我們自己有沒有正確的思想價值觀?不然我們給孩子誤導了,就像故事講的,要掉到十九層地獄去。相同的,我們當領導,我們自己有沒有正確的價值觀?因為成年以後,在公司工作的時間會很長,所以下屬受領導的影響也會很大。以前在古代,一般都是官員來領導老百姓,所以官員都叫父母官。假如這一方的人民思想出了問題,社會風氣不好,這個領導者是有責任的。就像在離我們不遠,應該是在清朝的時候,有一個地方發生孩子殺父親。我看清朝可能就是這一起了,震驚全國。那個地方的地方官撤職查辦,總督、巡撫記過處分,都要負連帶責任。甚至於是那一座城牆去掉一個角,讓他整個縣的人都要記住這個恥辱,這個縣居然出了一個大逆不道的人。從這個處理我們可以感受到,古代當官的人是確確實實要做到父母的責任,去教育好老百姓。所以在經典當中有提到,「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,如得其情,哀矜勿喜」。現在社會大眾偏離倫理道德了,領導者有責任,官員有責任,沒有教好。尤其最直接的教育部門也要負更大的責任,你在教育人民。上失其道,上梁不正,下梁當然會歪了。

  這個其實用在家庭裡面,上失其道,我們當父母的沒有教好,所以現在的孩子情況比較多。在企業裡面,假如領導者的思想觀念行為偏頗,也會上失其道,底下的人會學歪、學錯。所以為什麼現在都說社會是一個大染缸,誰帶頭染?領導者的影響還是比較大。為什麼我們幾千年來把君、親、師擺在這麼重要的位置?在一般的祠堂立的牌子叫「天、地、君、親、師」。這三個角色跟天地並列,代表期許這三個角色要能真正做出天地的無私,去愛人,去盡他的道義、本分。所以我們雖然現在是在談父子關係,事實上它可以延伸到君臣的關係、師生的關係。因為孔老夫子說「舉一」要怎麼樣?你假如學一樣就只會固著在這個角度上,不會「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」,這麼學就好像學知識一樣,就學呆了。要用心去體會,要提升我們自己的悟性。我們就觀照我們在扮演君、親、師三個角色,我們是不是有正確的思想,是不是現在有一些人來問我們一些問題,我們還似是而非答不出來?假如有答不出來的,那要趕緊去搞清楚。怎麼知道什麼時候孩子來問你這些觀念,學生來問你這些觀念?人能夠很勇猛的、很精進不懈的提升自己,他是真正把責任放在心上,他是真正提起了慈悲的心。一個人學習提升自己還得要別人催、別人推,根源還是慈悲心不夠,我們那個慈悲心叫露水道心,有沒有?有,可是時間很短。露水出來多久?很短的時間它就蒸發掉了。為什麼會很短?習氣一上來,慈悲心就不見了。所以總得要清楚明白我們自己的不足在哪,不可自欺。

  第二個,當父母的要有很正確的心態。首先,要有責任心。對家庭,對上,要敬老、尊老;對中,要和家族;對下,要養育好兒女。這是我們的責任,所謂恩義、情義、道義的態度,這是責任心。而且,孩子不單是屬於家庭的,他也是屬於整個社會,甚至於是我們整個民族。夫妻的結合,為什麼要一拜天地、二拜高堂?這很有道理。一拜天地就是代表夫妻的結合,養育好下一代是對社會、對民族的責任,這個心境我們也要能體會到。孩子是社會的、是民族的,假如您的心境更大一點,是宇宙的。心境不同,教育孩子的格局就不同。今天假如是換作當老師的人,他也要有這樣的責任心。這個孩子以後在家庭當中能不能過著幸福的日子,扮演好他的本分?這是我們當老師要思考的。假如當老師的人心態只是「他下一次考試考好就好了」,他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。但是你不能怪這些老師,為什麼?這些思考、這些心態,他們在師範學院有教、有強調嗎?在這個時代,傳統文化斷了二、三代了,假如要把責任一直追溯上去,可能沒完沒了。兒子說:「爸,你怎麼沒教我?」爸爸說:「找你爺爺去。」去找爺爺,「爺爺,你怎麼沒有教我們?」爺爺說:「找曾祖父去。」然後就三個人站在墳前。怎麼辦?你現在「老師怎麼沒學好?」老師說:「師範學院沒教。」去找師範學院,「師範學院你為什麼不教?」「教材沒有編」。再上去,「教育部你幹什麼?」「我從小也沒學」。找他爸爸去嗎?算了,在這個時代,最重要的,不要讓這個悲劇繼續下去才重要。

  所以當老師的心態,有沒有想到孩子未來一生的幸福?我們應該教他什麼?有沒有想到孩子是社會、是民族未來的棟梁?一般像我們在台灣,小學的老師吃整個國家的俸祿,假如我們沒有盡心盡力,那對不起所有的百姓。為什麼?領的是老百姓捐的稅,你得為這個地方的人負責任。所以公務員要注意,不認真,欠債欠多少人?在台灣還好一點,二千三百萬人,在大陸就很慘,十幾億人,這個做牛做馬都不知道要做多久才還得了。人明白因果就不會幹這種傻事了。他就不懂,還覺得「貪了點錢,我可真聰明」,這個叫小人冤枉作小人。社會大眾信任我們這些公務員,我們就應該要對得起才對。這個是一個當老師的心態。當領導的,有沒有這樣的心態?不只是把員工當作幫我生產賺錢的機器,他是個人,他是我的親人,我要給他幸福。那心態完全不同了。資本主義不知不覺思考就是賺到錢,就是生產模式。那個思惟模式就把人當作你生產當中的一個東西,這個東西不能用了,換一個再來,繼續生產。但人是不是生產當中的一個東西?不是這個邏輯。

  按照整個古聖先賢的教誨,人是透過工作來提升他的靈性,來服務大眾,人生以服務為目的,助人為快樂之本。所以我們看到古代這些讀書人去當官,他是要立身行道,不斷提升自己的,愈老愈有智慧,對社會的貢獻愈大。可是在資本系統的思考裡面就是,這個人五十五歲、六十歲,不行了,退下來。這些概念不是很妥當,有一句話叫,你要把人當人看,你不能把人當物品去使用。今天假如把人就當作生產的一個工具,那能不有勞資衝突,能不有勞資對立嗎?根源上還得要回到君、親、師三種角色的心態上,才能解決問題。調那些制度,次要的,人的修養、人的存心才是根本點。之前跟大家講到富士康已經十一個員工跳樓了,假如這個領導者想到「我的員工還有家庭,我的員工還有父母」,一個、二個他都覺得很不安。好像是第十一個員工跳樓了他才出來講話,我就不知道前面七、八個員工跳樓的時候他是怎麼看這個事情的。我們人生福氣愈大,往往對社會的責任也是跟著大。我們不能享那個福,不盡那個本分、義務、道義。所謂名副其實,這麼多人信任我們,這麼多人在我們的公司裡面工作,我們好好照顧他,是對他們負責,也是對社會負責。

  我印象當中有一位企業家,他的話讓我非常感動。他說,難道我們做企業的人,繳了那些稅就是對國家的貢獻嗎?假如這些年輕的員工到我們公司來,變得會賭博,變得會縱欲,變得會拿回扣,變得都不關心家裡、不孝順,變得亂搞男女關係,變成一個廢人了,那我們叫做對國家有貢獻嗎?這個就是有沒有把社會、國家放在心上,還是只有想著我能賺多少錢,至於這些人變成怎麼樣,反正還有人來工作,我管他幹什麼?這些心態都不對了。這企業家更難得在哪裡?他說,國家現在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一大堆,這是國家很大很大的擔憂。企業家發動,「我來辦傳統文化講座,讓這些大學生首先建立正確的思想、正確的心態」。他思想心態好了,他的福氣就來了,「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」。可是這些大學生一畢業,他又沒有很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,又找不到工作,就開始怨天尤人,甚至於犯法什麼的,社會就動亂。他們這麼一帶動,好多企業家都免費給這些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幫助,給他們好的教育,還教他們技能。所謂「愛人者,人恆愛之;敬人者,人恆敬之」,他這樣無私的去照顧這些大學生,大學生感覺到他的這一分無私的愛,好幾個就留在他的公司做事,不到二、三年都成為他重要的骨幹。他本來沒有想要把這些人留下來,只是為了不要讓他們人生整個迷茫掉。反而他用道義面對這些孩子,這些年輕人也是深深記得他的恩德,記得他公司給他的幫助。我們從君、親、師這三個角色來體會這些道理,都能給我們得到很多的啟示。

  剛剛這一句說,「如得其情,哀矜勿喜」,就是現在孩子出狀況、學生出狀況、員工出狀況了,我們一了解,都是沒有人教的關係、缺乏愛的問題。如得其情,哀矜勿喜,哪有說找到他們的毛病了,反而覺得自己很厲害,甚至是拿他們來批判,去罵,一點意義都沒有。沒有這個行為,反而是很憐憫這些人。除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當中有責任心,還要常常有反省的心。為什麼要反省?父母就像大樹的根,孩子就像果實一樣。果實酸了,一定是根出了問題,不能說果實不好,它總有源頭。當父母的人,孩子一出狀況了,都能這樣去反思,那很多家庭出現的一些狀況,就能夠很好的去化解,不會愈來愈嚴重。所謂化危機為轉機,根源還在父母的心態。反省,「各自責,天清地寧」。可是假如不反省,是指責,那就麻煩了。可能孩子出了點狀況,夫妻就吵個沒完,都是責怪對方的問題,甚至還怪孩子,甚至於說不認他這個孩子,那就麻煩了,就都沒有反省的態度了。所以果子酸了,一定要反省是根本出了問題,是我們當父母的人首先要負責。父母有這種深刻反省的心,反省、慚愧是性德,才能感人。

  有一個父親,他明白這些做人的道理、傳統文化,他就對他兩個兒子說到:「以前爸爸哪裡不對,做得不好,沒有把你們教育好,是爸爸的錯。」非常真誠的給他的孩子講,他的孩子那個時候行為都已經比較偏頗,都二十幾歲了。講完了,他說:「爸爸重新來學,重新來改。」後來他爸爸確實是學得很認真,自己轉變得也很大。一家人血濃於水,就感覺到了,後來他兩個兒子的行為也轉過來了。其實說實在,人都不願意活得沒意義,人也不想糟蹋自己,只要父母長輩帶動,這個家庭氛圍風氣就能轉。這個父親,我是親自見到他,他在跟我談這個事的時候,他兩個二十幾歲的兒子統統在「幸福人生講座」裡面在當義工。我們吃的那些有機的饅頭、沙拉,都是他兒子做的。他兒子心境轉變出來,就去學這些技能。所以反省自己,第一個,我們在心性上有沒有什麼不妥當。第二,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有沒有不恰當。這都要去反省。第三,當父母的,教兒教女先教己,正己才能化人。都要有這些正確的心態。而且懂得正己,謹慎的態度就出來了,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都要給孩子做好榜樣,這個是心態。

  再來,我們就談到整個教育的部分了,家庭最重要的,「至要莫如教子」。剛剛這個反省、正己,其實當老師、當領導的亦如此。我們教書,今天孩子不能教好,馬上就罵他、罵他的父母,這個都不妥當,都是指責別人了。我們自己的心性對不對,我們的方法對不對?其實一個老師有愛心,那個一般人覺得無可救藥的孩子,往住到他面前就像綿羊一樣,為什麼?那個孩子也渴望人家的信任、渴望人家的愛,終於有一個人真的能相信他了,他的善就會在這個人的面前顯露出來。當然,我們當領導、當老師,要時時提醒自己正己化人。

  教育方面我們有提到,第一個,信心。當然,對自己要有信心,也要信任所有的孩子、學生、員工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而且我們要很有耐心。人有信心之後,就不偏心,相信每一人都可以。偏心,就是只對哪些人好,另外的都不信任他們,排斥他們。一偏心,這個家庭敗相就露了。心一偏,人心就不平,可能兄弟姐妹、孩子之間就有對立、就有隔閡了。都比較疼弟弟,媽媽一不在了,哥哥馬上報仇。告訴大家,我兩個姐姐從來沒有偷捏我,我感覺兄弟姐妹那種情感真的是太可貴了。我隨時一想都會想到一幕,就是我基本上從小就這麼瘦,小時候又長不高,我是高中的時候才算長上去了。念初中的時候,我們那些女同學動不動就走過來跟我比身高。不能怪她們,她們不知道這對我是很大的壓力,信心的打擊。所以小時候長得又矮又瘦,那些年齡比我長的男生有時候就要欺負我,圍過來。當我姐姐發現的時候,不管是大姐還是二姐,就衝過來。不管他有三個人還是五個人,她一個人就單槍匹馬,像趙子龍救阿斗,怒髮衝冠,真的,過來之後,那些男的都被她嚇跑了。她那個時候哪想打不打得過人家,就是沒有其他的念頭,就只是不能欺負我。我的父母沒有偏心,所以我們兄弟姐妹之間情感非常好。紅包都一樣,這些都一樣,父母、爺爺奶奶都是這種公平,才不會造成這個被寵愛的人人格有問題。不只被寵的人有問題,被冷落的人心理也會有問題。所以為什麼說要修身齊家,首先要誠意正心,這心不能不平。不只父母是這樣,當老師的也是這樣。不公平了,孩子馬上很難受,學生很難受。包含領導也要公平,公平才能讓人家佩服、服氣。這是第一個,有信心。

  信心還伴隨著耐心,不疲不厭幫助孩子,幫助學生、晚輩、員工。再來,不偏心。有一些老闆講:「我這麼盡心盡力教他,之後他又離開了,那我多吃虧。」人生首先第一課要學吃虧,福氣不是握在你手中叫福氣,福氣不是他都定在你的公司不走叫福氣,福氣是來自於你的愛心,來自於「福田心耕」。你念念為他好,你的福氣就愈來愈大了,這個不關他以後留不留在你的公司。而且說實在的,人都想得太短淺了,為什麼?自我太重了。私心放不下,人哪可能會有多大的福?劉總盡心盡力照顧很多人,她的員工也有離開的。可是她說,好奇怪,最近這一年左右,她也是太辛苦了,到處奔波,給人家講女德的課,怎麼最近進來公司的都是很優秀的一些孩子,進來做她的助手。這一點都不奇怪。我們每天念《大學》,「有德此有人」,有沒有說「有錢此有人」?沒有。所以整個企業界的思惟沒抓到這個自然軌跡,他覺得「我高薪可以找到好人」。「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」,高薪都找到什麼人?都找到要錢的人。

  很多企業界的老闆都說奇怪了,好像是松下幸之助,他有一次好像是想要靜一靜,就到佛寺去。結果他發現,到佛寺裡的人工作又沒領薪水,幹得比有領薪水的還努力,他就覺得很納悶。什麼是他努力的動力?這個要找到,他是義工,可是他覺得他做的那件事有意義,他在這個佛寺盡心盡力了,讓每個人聞正法,都能真正轉惡為善、轉迷為悟、轉凡成聖,他覺得在這裡服務、付出有價值,快樂,哪怕沒錢他都高興。松下幸之助得到這個啟發,他回去之後就規畫了一個他公司的願景,好像是二百五十年還是多久的願景,他的員工是為了讓人類得到生活的便利、幸福而努力。這個目標很遠大,都是為了人民。你看他的員工都想著為人民,他的企業做得怎麼樣?愈做愈好,來的人跟他是磁場相應,都是為了這個理念而來的。所以人不要怕吃虧,吃虧是福。施比受更有福,不只心裡高興,而且福報更大,財布施當然得財富。其實整個宇宙就像一個圓一樣,你今天付出,不管你對哪個員工付出,他也是宇宙的一部分,他會像一個圓一樣又回到我們自身,「出乎爾者,反乎爾者」。出爾反爾的意思,事實上是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《大學》裡面也都是講到這個,「言悖而出者,亦悖而入;貨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」,你用不法的手段,遲早要吐出來的,因為那不是你的。

  有一句俗話叫,打人就是打自己,罵人就是罵自己。這個是很符合邏輯的。你今天揍他一拳,「他沒打我,他不敢打我」。可是還有下一句話等著我們,「君子報仇,三年不晚」。他三年以後打你,保證加利息。假如我們還不了解,又憤怒,又打他,那叫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所以你打人,看起來這一拳不見了,那個影響,你造的業,隨時在等待機會再回到自己身上,叫「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」。打一拳是這樣,給人家一個鼓勵也是這樣,給人家愛心、給人家幫忙,終究會回到自己的身上。以前的徽商都明白這個道理,當別人很落難的時候,他們不會落井下石,是幫人。「援人以手,必得他人相援助」,這個都是商道裡面講的。所以其實人生假如明白這些道理,就變得思想很單純,不複雜了,不耍小聰明了。「欲知將來結果,只問現在功夫」,「但行好事,莫問前程」。人為什麼能活得自在?他明白道理,他明白因果,他明白種瓜得瓜了,他對人生不會患得患失,不會憂慮以後,他就很自在了。這個是我們講到信心、耐心。

  再來,我們講到的恩威並濟。第三,悲智雙運。用智慧來教育孩子。恩威並濟,恩是無私的付出、無條件的付出。一個人很會跟人計較,往往是他父母、兄弟的相處就是功利。假如一個人的家裡人相處統統是沒有條件的關愛付出,這個人的人格非常重道義,跟人相處從來不是利害關係,不談條件的。你叫他談條件,他渾身不自在,真的,那個人格特質就從小的家庭環境形成的。大家可以從你們自己身邊的朋友去觀察,你覺得這個朋友真是太講義氣了,你可以改天到他們家去做客,他的父母一定也是這樣的態度。我是很感激父母給我的人格影響,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完全是沒有條件的,以至於我們三個孩子賺錢了,父母都說「我們有退休金,你們不一定要給」。給不給?給還是要給,但是父母這一分心我們怎麼報都報答不了。為什麼?它不是有量的,它是無量的,它是無條件的,就不是世間的東西能夠去跟它衡量的。所以我很感激形成這種人格,很歡喜,跟人相處,從來沒想到要從人家身上拿什麼,哪有什麼煩惱?煩惱不就來自「求不得」嗎?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了,哪來的煩惱?這個恩我們要體會到付出、無私。

  威,道德的威信,以身作則的威信。還有,威還是要講究原則,不能放縱孩子,都包含在這個威字裡面。這個字,我們也提到「君子務本」,教育孩子的務本是「長善」。其實我們要很冷靜,父母教育孩子要長他的善,請問我們現在當老師的、當領導的有沒有顧及到孩子這顆善心的發展?不容易。老闆可能只盯著他每個月的報表,「我要看到成績」。引導員工是不是正確的心態,這個都要負因果責任的。我聽說有應徵會計人員,好像出的題目就是一加一等於多少。他學會計的,幾億什麼的他都做過了,一加一等於多少?聽說那個沒寫答案的說:「老闆,你要我寫多少我就寫多少。」這樣的人可能會錄取。你看,他有沒有在長善?他不是毀了這個孩子的人格嗎?這是染缸,各個行業的領導人也有責任。當老師的假如很重視成績,「成績不好,我多丟臉,影響我的收入」。小朋友考試考到一半,上去上廁所,老師還跑過去給他講答案,你說這個孩子的心會怎麼樣?有時候還告訴他,「你同學前面坐誰」。還交代那個同學,「給後面的人看一下」。那不是都毀了嗎?包含我們這些老師,上面要來檢查東西了,統統趕緊臨時抱佛腳,全部趕出來。教學的時候,要上一堂課,學生都要套招套半天,都是在應付。我們學生的心感受到什麼?他學到什麼,學到真誠、學到真實嗎?我們都說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會應付?孩子會應付是結果,原因是什麼?原因是大人的行為都在應付,他怎麼會不應付?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思考。

  大家想,拿著不義之財來養自己的孩子,孩子會成氣候嗎?成不了氣候。今天公務員沒有盡心盡力,拿來的錢都是不義之財。不義,你沒盡到忠義,你還混水摸魚,那是不義之財,甚至於還拿公家的這些物品回來,不廉潔。難怪現在的下一代愈來愈糟糕。還包含在公司上班,不可以拿公司的電話來辦自己的私事,那個叫偷盜。哪有說你偷盜了,你的孩子還會好?再來,還逃稅,那是欠全國人民。以前的人都是「能為國家多做些什麼事」,代代出賢人。現在這個時代,這些心境、這些觀念都沒有了,甚至於覺得能偷稅的是厲害,真聰明。顛倒是非,「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」,所以整個下一代垮得非常嚴重。現在很多人在做傳銷,請問他什麼時間在做傳銷?假如他上班時間還拿著公司電話做傳銷,這都是偷盜。所以這個觀念也要告訴社會大眾,不然他們再怎麼努力,統統都是骯髒的錢,不義之財。努力有結果,不會有好結果。

  我們看,確實君、親、師的心境都是相通的。以前當官的對這一點非常清楚,他知道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老百姓的人心才是福禍的根源,叫「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」。我們現在面對災難那麼多,明理的人都清楚趕緊教化最重要。在春秋時代,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宓子賤,他去治理單縣。有一次齊國軍隊入侵魯國,剛好那個時候麥子熟了,底下的人就通報,「是不是趕緊通知老百姓去割麥?割完了才不會被齊軍給拿走」,通報了幾次。宓子賤那個時候是縣長,他都沒有做。結果後來齊軍入侵,真的把麥子都割掉,割回去了。這個消息就傳到季大夫那裡,季大夫很生氣,就來找他,「底下都通報了,你還不割麥,損失了,還讓齊軍給拿走了!」宓子賤就跟季大夫講:「這個時候,我們想一想,麥子被割走了,再種就有了」。可是在這種兵荒馬亂之際,假如通知人民去割,一定會很混亂,一定有人會趁這個機會去割別人的麥子,貪這個便宜,這個叫趁火打劫,一定會造成這個現象。讓老百姓貪圖便宜,這個風氣一起來,就不見得是一代人能夠把它改善的了,可能要幾代的人才能再把這個人心、風氣轉過來」。

  你看,讀書人看得深不深遠?很深遠。現在當父母、當老師、當領導的有沒有這樣的見地?人們都想,「我管那麼多,現在可以就好了」。大家應該讀過外國歷史,路易十六上了斷頭台,他的父親路易十五就幹了很多荒唐事。人家說,「以後你的王權就完蛋了!」他說,「我管以後什麼洪水滔天,不關我的事了!」你看,有這樣的爸爸,就有上了斷頭台的兒子。宓子賤從老百姓的人心角度分析給季大夫聽,可貴在哪?以前的人懂,他縱使做不到,你一講,他覺得「對對對,有見地!」所以季大夫說:「假如現在可以挖一個洞,我真的想跳進去,我實在愧對宓子賤大夫。」這也是啟發我們,長善重要。第二,我們上一次也提到慎於始。再來,防微杜漸。有些俚語,像我們有一句閩南話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因為閩南話應該是唐朝的國語,唐詩用閩南話可以念出來,用北京話念不出來,因為它有押韻,叫「平、上、去、入」。所以現在可以念唐詩的,客家話、閩南話,可以念唐詩的最起碼都是幾千年了。這句俚語叫「小的時候偷葫蘆瓜,大的時候偷牽牛」,翻作一般講叫「小時偷針,大時偷金」。閩南話,小時候去摘人家的葫蘆瓜,你長大了就偷牽人家的牛。這個都是防微杜漸的態度。

  有個孩子有一天偷摘人家的水果,剛好被他爸爸看到了。父親可能看孩子年齡也不小了,馬上給他教訓,旁邊還有人,他很難堪,就沒當場指責他。回到家,拿了一本書,《華盛頓傳》,就把華盛頓砍斷父親的櫻桃樹那一頁翻出來,放在孩子的床邊,希望孩子自己看,自己來認錯。結果當天吃完晚飯,他兒子沒有任何動靜。這個父親一看,他好像不承認他的錯,又寫了一張紙條,「孩子,你今天有做什麼錯事嗎?」放在床頭邊,還是沒動靜。隔天看他沒反應,當然教育孩子還要抓住時機,這個父親就過來跟這個大男孩談話了,因為他的父親也是當老師的。他說:「兒子,今天有一個老師跟我講,說他看到有孩子爬牆過去摘人家的水果吃。」他的兒子就很緊張,說:「那個老師有沒有看清楚是誰?」他說:「好像看得不是很清楚。」他看他兒子就鬆了一口氣。他接著說:「該不會是你?」他兒子就矢口否認:「不是我!」他父親接了一句話說:「他們都說是你,我就說不是你,我看我的看法沒有錯。」先不給他難堪。接著父親講:「兒子,這個爬上去偷人家果子的孩子的父親假如知道了這一件事情,這個父親會非常非常的擔憂跟後悔。」孩子就問,「他擔憂什麼?」「因為他爬牆不小心摔下來,身體會受嚴重的傷害,他父親會很擔憂。而且他的父親會擔憂,小時候就偷拿人家的水果了,以後怎麼辦?他以後又犯更大的錯就麻煩了。所以這個父親會既擔憂又後悔,後悔沒有買蘋果給孩子吃。假如我是那個孩子的父親,我會買一箱蘋果給孩子,讓他不要去偷人家的東西」。父親一講完,就去把他準備好的一箱蘋果拿來,就放在兒子的前面,他就出去了。

  這個是屬於年齡大的孩子,他要面子,你給他難堪了,反而形成情緒的對立,反效果。你跟他分析清楚,讓孩子能夠去體會他父親的心,這才能達到父子之間有真正交心,不是指責,不是情緒衝突了。後來這個兒子還很有出息、很有成就,他在他那一天的日記就寫到,他說本來他還瞧不起他爸爸,因為他爸爸是個教書的,又賺不了多少錢,可是經過這件事,他爸爸是這麼樣的用心良苦去引導他,他很感激他爸爸。人佩服父母,他就有一個動力,「我不能給我父母丟臉」。這個父親抓住了慎於始、防微杜漸,來引導他的孩子。他有沒有用教訓的,有沒有用道理壓下去?沒有,「勢服人,心不然;理服人,方無言」。用《禮記.學記》來講,他父親教的方法,「當其可之謂時」,剛好發生這一件事,及時教育他的孩子。而且他父親是循循善誘,「道而弗牽」,引導他,並不是填壓他,就能讓孩子比較容易接受。防微杜漸,其實我們在《弟子規》當中就可以深刻體會到,「鬥鬧場,絕勿近」,「非聖書,屏勿視」。包含其實每一句都是防微杜漸,「父母呼,應勿緩」,他不可以長傲慢,不可以長不耐煩;「置冠服,有定位」,不長他隨便、散漫,要有整潔,甚至於對物品要恭敬。你不教他好的,他就學壞的,叫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」。今天「已有能,勿自私」,你不教他,他就不幫別人,甚至於他還覺得「我考得高,我比他厲害」,長傲慢、長冷漠。我們有沒有防微杜漸到他心性的發展?

  有一個故事大家不知道熟不熟悉?有兩個姐妹,姐姐今天在學校有同學問她問題,回來之後她就跟她妹妹講:「今天我同學問我一題數學,我不告訴她。」可能這個姐姐還覺得好像這麼做了,心裡怪怪的,問問她妹妹的意見。結果她妹妹說:「姐姐,假如是我,我會告訴她,我會把錯的告訴她。」現在孩子真的心胸狹窄會這麼幹,我以前讀高中的時候,這種情況就發生了。我們班那些前幾名的人,到學校都說「我都沒念書」,就一直玩,我們就跟著他玩。結果一考出來,他成績都比我們好很多。不過告訴大家,這樣的同學,相貌都很沒有福報,臉都是凹下去的。

  「修小禮,行小義,飾小廉,謹小恥,禁微邪」(這是《管子·權修》治國的一段教誨),此是勸民之道,「治之本也」。我們看到這一段,治理家庭、治理社會,跟中醫一樣,不治已病治未病,要禁於未發,防微杜漸,深謀遠慮。我們看,小禮,任何一個小的動作不符合恭敬的態度,父母馬上要導正。哪怕只是跟長輩打一個招呼,都不能夠是隨隨便便。現在家長都講,「連起來都沒起來,就是頭『嗯』,這樣笑一下,又回來」。大人覺得很好玩,他慢慢的恭敬就不見了。我們這個時代,長輩來,都不起來打招呼了,只是轉個頭笑一笑,請問下一代是什麼,再下一代會怎麼樣?再下一代就是長輩要過來,「小朋友好,吃飽沒有?」就倒過來了。

  行小義,人的道義就是從很多細微之處,他有沒有一種本分,有沒有一種承擔?為什麼長子都特別有擔當?小時候在很多細節處,爸爸媽媽就「你當大哥的人要怎樣怎樣,當大姐的人要怎樣怎樣」,他(她)就從這很多的生活細節提起一種道義了。甚至包含我們對自己的社區有沒有道義?社區髒亂了,我們有沒有責任?你說一個人在自己住的社區裡面,底下的垃圾從來視而不見,你說這個人會有道義嗎?打死我都不相信。行小義,甚至於帶著孩子坐公車,讓座給老人,這不是一件很大的事,生活的細節,都在長孩子的義。今天坐在車上,就讓六、七十歲的老人站在孩子前面,他有道義嗎?他怎麼培養?飾小廉,這個飾其實就是懂得在很多細節之處避嫌。哪怕是一張紙,公家的東西都不可以拿。師長曾經講到,周邦道老先生非常廉潔,公家的電話都不用,私事不用公家電話,自己出去公共電話打。只要是公家的車,自己私人的事情,不坐,搭公車。我們光聽這個故事就非常感動,我們今天真正遇到了周老,真的他那種德風就感染我們了。包含儉以養廉,要讓孩子以後是廉潔的,首先他一定要是很知足、很儉樸。甚至於我們沒有貪污,沒有這種行為,可是這個動作還會造成人家誤會,都要避嫌,這個就是飾小廉。就好像陶侃,他當一個漁業的官員,他哪怕是自己買的魚罐頭寄回家裡去,他媽媽可能都會叫他不要這麼做,避嫌。不知道李老師講《常禮舉要》有沒有講到「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」?這個都是很多細節處就懂得去避嫌。

  最後,謹小恥。一個動作不妥當了,都會覺得恥辱,這樣人就不會放縱了,很注重自己的形象,很注重自己的德行。就好像「德育故事」裡面,比方說女子,於婦德、婦言、婦功、婦容,做得不妥了,都覺得是恥辱。不孝、不悌、不忠、不信,無禮、無義、無廉,都覺得是恥辱。甚至於做出來的動作都覺得會給父母丟臉,這個人就謹小恥了。比方說這個孩子到國際機場,在那裡吵吵鬧鬧的,多丟臉,把華人的臉都丟光了。我們出來就是代表父母、代表單位,甚至代表學習傳統文化,所以舉止都要妥當。比方說打呵欠的時候,手要捂一下,不然我們打呵欠、挖鼻孔,都如入無人之境。我們學到最後,這些細節都關注不到,全部都是記問之學,真的。為什麼?讀書貴在變化氣質。假如學了老半天,幾年了,這些細節統統根本就觀照不到,那全部是紙上談兵的東西。變化氣質,心性一轉,言行自自然然就變了。

  禁微邪,這些一開始的、很細微的都懂得要去調整、去對治,去引導孩子改過來。勸民之道,治理家庭,治理國家、社會,應該從這些地方下手,防微杜漸,從人心不要起邪念下手。再來,一切時都是教育,有智慧就有這個敏感度。其實父母、老師、領導給下屬的影響,往往都是他沒有注意到的地方,反而給他深遠的影響,為什麼?那個是很自然的流露。

  我就回想到很多自己成長過程的情境。比方有一次我跟母親回外婆家,那一次是坐計程車,剛好那個計程車不小心開到水溝裡面去,排氣管壞了。結果到了我外婆家,我母親把車費給了他,額外又給了他五百塊錢台幣。那應該是三十年左右的時間,那個時候五百塊也不少了。我母親根本沒有注意到我在身邊看到什麼,她就是很自然的,她覺得這個開計程車的是勞工階級,賺錢也不容易,他還有孩子,還柴米油鹽,還有整個學費,種種這些,他假如還要修這個,可能那一個月負擔就會很大。我母親都不知道我在看,可是我剛剛分析的這一段話,就是在我母親很自然拿給他這五百塊的時候,我的腦海裡自然浮現的想法。所以我那個時候就很佩服我母親,很仁慈。這個印象是後來我跟大家交流《弟子規》,覺得父母對孩子影響很大,我才又想起這件事情來。結果回去問我媽媽,我媽媽說,「有這個事嗎?」根本不記得了。一切時都是給孩子很深的影響,尤其是我們很真誠的流露,這是好的。不好的,脾氣、計較、怨恨,也會印得很深。所以為什麼找太太要先看丈母娘?丈母娘假如脾氣大,大嗓門,就像昨天仉老師說的,「女人嘴大舌長,男人敗家身亡」,還有押韻。

  我的父親是學管理的,他在銀行上班。我的印象當中,我爸爸常常坐著就「唰唰唰」,算錢(但都不是自己的),很熟練,整理東西特別整齊。所以那個印象就印得很深,真的是隨時隨地都在教育孩子。包含我爸爸開車,旁邊開得很快,我爸爸就說,「快也沒快那五分鐘」,常常聽我爸爸這麼講。等我十八歲了,握著方向盤,看人家開過去了,我腦子裡不知不覺就冒出這一句話,「快也不快那五分鐘」,其實十次車禍九次快。很奇怪,我爸爸從來不按喇叭的,所以我開車以後也不會按喇叭。有時候你一按喇叭,會覺得怎麼這麼吵?不習慣。再來,還有一次,剛好我跟我父母出去,小時候去一個風景區,結果那時候鬧脾氣。我爸爸很有原則,「鬧脾氣,回家!」沒辦法了,爸爸一聲令下,就沒有轉還的餘地,哪有跟爸爸講條件的?惱怒父親了,摸著鼻子、低著頭,回家了。結果就上車了,開沒多久,剛好遇到一個橋,路很窄,可能兩排車要會車,很不容易。我爸爸馬上,其實應該是我爸爸可以先開上去,我父親開得比較近了,可是他卻先讓對方,很早的就停在旁邊,等對方慢慢開過來。對方很歡喜,「應該是你先的,還讓我」,給他招招手。我爸爸也給他招招手。給我印象深在哪?我爸爸才給我凶過而已,對人還是很有禮貌,不會遷怒於人。所以那個當下我就覺得,我爸爸修養挺好的。這些一幕一幕都印在腦海裡,現在講起來就很多了。幫奶奶在那裡按摩的那些情境,半夜奶奶身體不舒服,在那張羅,這些影像就浮現在我們腦海裡了。

  好的會影響,不好的也會影響到。應該大家比較熟悉的,我在課程當中都跟大眾有交流到,一個七歲的孩子看古裝戲,看到夫妻相處,那個孩子說:「媽,他們不是夫妻。」你們沒聽過嗎?(聽眾答:沒有。)你們真是最好的配合者,聽過幾十次的,看起來都像第一次一樣新鮮,真是日行一善。你看,那個孩子對於夫妻、對於人生的一種認知,什麼時候在建立?就在隨時隨地當中在建立。

  最後,就是高瞻遠矚的一種思惟。思考建立什麼樣做人做事的態度,能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,要有這種著眼,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的遠見。這個就從每個人的人生經驗,以至於看整個幾千年歷史,能成功的人,他具備了哪些做人的心態、做事的態度?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「青年十二守則」,這個就是很好的,抓根本教育孩子。「服從為負責之本」,一個人連對父母的交代都不服從,他以後還能夠當領導嗎?他連當下屬都當不好了,怎麼當領導?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他假如在各個行業都不以助人為快樂之本,他每天就想著薪水而已,他對人不會有真誠,他也不會樂在工作。現在有一個邏輯就是「休閒」,工作五天、工作五天半,太累了,去休息。休閒的概念是西方傳過來的。請問,那五天半覺得很痛苦、很累,每次要禮拜一的時候是怎麼樣?禮拜一症候群,「真痛苦,又要上班了」。但是假如我們覺得,這份工作我是樂在其中,展現我人生的價值,我對社會的一個付出、貢獻,就樂在工作了。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人生以服務為目的。這裡還有我自己寫的一些,包含樹立他正確的里程碑,他做人做事的里程碑。其實這個跟父母很有關係,父母很勤勞、勤儉,(勤儉,我們這個禮拜的古文課會好好的透過文章來分析),勤儉就不會懶惰、不會奢侈,仁孝就不自私。人都是道義,他就不會利欲薰心了;他有定力,就不會放縱;他有恭敬,就不會傲慢(其實這個還是回歸到格物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慢);他好學,就不放逸了。

  其實每一個道理,我們要把它實際落實,就是《弟子規》的經句了。所以《弟子規》是行經,力行的一本經典。這個是跟大家講到的整個悲智雙運,要用智慧來教育孩子,要這麼去思考事情。

  第四點,教育是合力。第四個大點,家裡人的合力,父母、親師的配合,父母、老師配合。所以要讓孩子能扎下德行的根,還得跟家長溝通、交流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觀念,教育是合力。甚至於社會大眾都要配合,整個社區慢慢要形成這個共識,都是教育的合力。

  最後,教育是言教、身教、境教三位一體很好的配合。而且這些觀念不只是父母教育孩子,我們當領導的其實都是一樣,要掌握這些原理原則。你不能只有董事長在做,你得要底下的主要高級領導都要配合,教育是合力。不然他們都不做,底下的人一定不服氣。甚至於你的教育合力還能推演到跟你合作的這些企業,就更好了。上游下游相關企業,大家形成一個共識磁場。最後,這個言教、身教、境教。言教就是及時的引導,機會點;身教,我們隨時做榜樣;境教,把每一句《弟子規》變成家庭的生活,變成家庭的情境,孩子在這個環境就潛移默化。看起來好像沒有直接學,他每天這樣看就學會了。以前的人沒有讀過《弟子規》,他懂,因為他的家庭、他的長輩就是這麼做的。所以待會兒我們請這位熊學長給我們分享,他們是怎麼把《弟子規》、傳統文化這些道理落在企業、工廠的管理細目上。這個就是境教,他每天就是這麼做的,就學會了。

  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。謝謝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