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馬中心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進修班—四五OO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九集)  2010/5/12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53-0009

  大家早!我們這幾天討論到的是,學習要主動對治自己的習氣,這個才是真實的功夫,修學重實質不重形式。昨天我們談到對治一些根本的習氣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這是五毒煩惱。昨天談的主要是針對貪這個部分,今天我們來接著一起探討瞋。瞋就是脾氣大,脾氣大的後果很不好,人在盛怒之下做的事情往往是後悔莫及。比方說在歷史當中,一怒殺人,一怒發動軍隊,那個後果都很難收拾。比方唐太宗是很有德行的人,但是他也免不了錯殺忠臣。有一次,有一個臣子叫張蘊古,這是很好的一個臣子。但是有人進讒言,唐太宗一時很生氣,就把他殺了。最後查出來是被誣告的,唐太宗非常後悔,也來不及了。所以這個怒得要節制,不然我們人生多少的遺憾事都是因為發怒造成的。

  當然這個怒字也提醒我們,這個心已經變成奴隸了,被壞脾氣控制住了。人都不願意做奴隸,更不願意做壞脾氣的奴隸。有一個成語叫「三審定讞」,大家聽過沒有?(聽眾答:沒有。)這個典故應該是跟唐太宗很有關係的,就是一個案子經過三次的審定之後才確定。不然他第一審就把人給砍死了,之後就沒有辦法再挽回。現在像在台灣的法律,叫地方法院一審,高等法院二審,最高法院三審,就是這個意思了。因為唐太宗那個時候錯殺了忠臣,他非常後悔,說以後面對這些重大案件一定要非常謹慎,不可因一時的意氣去處理事情。包含像很多重大的事件,都是因為忍得住怒氣,才不至於把事情搞得更糟糕。像漢朝初年,劉邦用的大臣當中有韓信,韓信是個大將軍,特別會打仗。結果韓信自己稱王,當下劉邦火冒三丈,就快要大發雷霆了。正要發雷霆的時候,旁邊張良赶緊踩他的腳。因為韓信武功高強,軍事能力很高,假如那個時候劉邦就大發雷霆,可能衝突就開始了,劉邦是沒有勝算的。所以張良是「運籌於帷幄之中,決勝於千里之外」,趕緊踩劉邦的腳。當然劉邦也不簡單,一被踩,怒氣就下來了。我們被踩爛了,可能還是很困難的,還是一意孤行,就麻煩了。所以你看,那個怒沒有忍住,就沒有漢朝了,可能整個中國的歷史全部都改寫,我們就不叫漢人了。所以成大事者,確實要泰山崩於前,面不改色,要有這種定力,才能成得了大事。尤其面對突如其來的巨變,不要發怒,不要惶恐,首先要先定得住心來應對。定得下心,最起碼不會讓事情惡化下去,所以掌握情緒的人才能掌握得了未來。

  漢朝好幾個故事,包含呂后,呂后是劉邦的太太。匈奴寫了一封信,侮辱呂后、輕慢呂後,呂后非常生氣,馬上叫樊噲召集十萬大軍要打匈奴。你看,就因為被一個羞辱,十萬人就要出動了,那不知道多少家庭要流離失所。幸好有一個大臣季布勸她要止住怒氣,止下來了。止下來以後,還恭敬的對待匈奴來使,本來是要把那個來使當場就要把他殺了,就忍下來了。結果事情過後,匈奴的單于自己覺得不好意思了,還來道歉。所以人能忍得下來,才能化解衝突,甚至於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。我們從這些故事當中感覺得到,伏得住怒氣,才能避免嚴重的後果。所以祖師大德也有提醒,這個瞋,瞋恨、怒氣,是「失正法之根本,墮惡道之因緣,法樂之冤家,善心之大賊,種種惡口之所府藏」。人的瞋恨心起來了,我們說的「一念瞋心起,火燒功德林」,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一下子就都報光了。所以我們說修行修得好不好,就要問上一次發脾氣是什麼時候,假如是今天早上,那就全燒光了,都沒有了,失正法之根本。而且你看,人動怒的時候,不只成就不了自己、成就不了別人,很可能變成以身謗法。人家一看,修行的人、學傳統文化的人,脾氣都這麼大,別學了。不只自己失了正法,很可能還造成別人信心喪失,所以這個很重要。

  墮惡道之因緣,法樂之冤家。孔子說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」我們假如常常發脾氣,鐵定學習不會有樂趣的。善心之大賊,人常常在情緒、忿怒當中,這個善心出不來。種種惡口之所府藏,就是一個人常常會罵人,動不動嘴巴特別厲害,就是因為他常常都有情緒在內心,生悶氣、埋怨別人,內心動了瞋恨心,機緣一出現,抓著機會就罵人。這個是種種惡口之所府藏,一直積、一直積,最後就爆發出來。所以一個人常常罵人,也是他心地上常常都在醞釀這些怒氣。一個人內心都是心平氣和,不容易發脾氣的。我們思考一下,一個人為什麼會發脾氣,他的內心是什麼心態不妥當了才會發脾氣?諸位學長,我們要解決問題得從根本原因去找。大家覺得我們脾氣上來了,主要的原因在哪裡?(聽眾答:不順自己的意。)那是不是貪?不順自己意了,這個是人無形當中控制的欲望很強,不順自己的意就不高興了。再來,傲慢,他不順自己意了,也生氣。還有沒有?(聽眾答:要求別人做好。)那也是不順自己意,「他不順我要求了」,還是控制的念頭。(聽眾答:沒有為人著想。)能為別人著想,就把「我」給忘了,氣就出不來。氣怎麼出來的?就是有這個「我」,「你怎麼可以不聽我的?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?」

  所以大家找出來生氣根本的「賊王」在哪裡?(聽眾答:「我」。)擒賊要先擒王。大家記不記得前幾天跟大家講的幾個故事?劉寬,剛好乘著牛車,突然有一個同鄉的人跑過來,「這一頭牛是我的!」劉寬,「好好好,你牽去,牽去」。他生不生氣?他沒生氣。當下,一般我們生不生氣?什麼生氣,揍他,「這是我的,我坐了幾年了,還你的!」你看,「我」出現了,「你怎麼可以誤認我的牛!」人就是,一來,不順自己的意會生氣;或者罵我了,我不高興;侮辱我了,我不高興;你讓我有損失了,我不高興,會起這些瞋恨心。你看劉寬沒有「我」,「你牽去」。結果沒幾天,那個人發現他的牛找到了,誤認人家的牛了,趕緊恭恭敬敬的把牛送回去,然後很不好意思,「大人,對不起、對不起,我誤認了」。假如劉寬那個時候讓他牽去之後,心裡面還有不舒服,就是藏了情緒,他牛牽回來會怎麼樣?就罵一通,罵得很凶。所以人心上絕對不要藏任何的情緒,不然遲早會爆發。劉寬當下又是體恤那個人,「這個牛長得很像,太正常,太常見了,謝謝你還把我的牛送回來」,還給人家台階下。我們劉總昨天強調,要給人台階下。人家給你台階了,你就趕快下,不要人家給你臉你不要臉,還在那生悶氣,沒事都變有事,小事都變大事。能包容、能寬恕、能恆順,大事就化小。

  這個是劉寬的風範。他為什麼脾氣這麼好,他沒有「我」,就是想自己而已,他都是想到別人的處境。包含他的婢女,端著熱羹來要給他喝,結果一不小心翻倒了,還打在他的朝服上面。一般我們想到「我」,我的衣服、我待會要上朝,火就來了,都是我、我、我,一個接一個。可是劉寬馬上想到的是,「妳的手燙到了沒有?」衣服髒了再洗就好了,這麼生氣幹什麼?而且他還體恤到這個婢女也是一片心意,端熱湯過來。所以人情緒一起來,反而體恤不到人家本來的那一分對我們的善心、付出,只著在他現在把事情搞砸的這個動作上,然後就發脾氣,這樣會把人家那一分善都給抹殺掉了。

  所以「見人錯事,不指責,要協助」。比方孩子看妳回來,他高興,趕緊去端一杯水,結果端過來走路太快了,不小心,「啪」,打碎了。當場我們假如發脾氣了,孩子那個要服務母親、恭敬母親的心就被否定掉了。所以當下是能感覺到孩子的心,然後先協助,先不要罵一通,把這個東西都趕緊收拾好,把這個茶杯的碎碎都掃好,以免造成危險。然後對孩子講:「剛剛你要給媽媽端茶,媽媽很感動,但是做事情要謹慎一點。」妳很和顏悅色的跟孩子講,他一定記憶非常深刻。人不能伏住脾氣,最好的機會教育點就喪失掉了,都是情緒的一種發洩,那整個家庭、團體氛圍就很不好了。能止住情緒,當下心平氣和應對,孩子就學到了,從這個事情當中學到以後怎麼樣不再犯同樣的情況,而且他還感覺到媽媽修養很好。罵一通以後,留在孩子、留在同仁心中的,就是媽媽、領導脾氣很大而已,其他的一句也沒記住。所以當下跟孩子講「寬轉彎,勿觸棱」,「事勿忙,忙多錯」,「執虛器,如執盈」,在這個機會點上,這些句子,孩子就會非常深刻,就不容易忘了。這個是我們止住脾氣,才能真正藉由這個機會給予當事人最好的引導。

  所以我們分析出來的,瞋恚主要的還是這個「我」在作祟,不順自己意了。或者人家這麼對我,我不能接受;這麼罵我,我不能接受;這麼要求我,我不能接受,就生氣了,還是看自己看得很重。所以怎麼樣忍住瞋恚,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忍字,忍得住脾氣。這個忍的功夫有幾種。第一是「力忍」,硬是把它壓下來。當場脾氣快上來了,實在受不了,硬壓也壓不住了,怎麼辦?先離開現場。大家不要說歷事鍊心很重要,結果那個境界已經扛不住了,還硬撐在那裡,就不好了。你真的忍不住了,先離開現場為好。當下你就深呼吸一下,然後「對不起,我要上廁所」,趕緊去廁所,先發洩發洩,沒有關係,先把這個氣先排一排,稍微平和一下再回到現場。這個是硬把它壓下來,不過怕到時候壓壓壓,火山爆發就麻煩了。另外再提升,叫「忘忍」。人家惡意對我們,不禮貌,不計較、包容,「算了算了,沒事沒事,不要計較了」,這是忘忍,不放在心上。有一句俗話叫「公侯頂上堪走馬,宰相肚裡能撐船」,那就是肚量很大。大家一提到肚量,有沒有想到哪一個景象?彌勒菩薩的榜樣,人家吐口水了,「涕唾在面上,隨它自乾了。我也省力氣,他也無煩惱」。人能修養到這個境界,就沒有人能夠讓他生氣了。諸位學長,希不希望過沒有人能讓我們生氣的日子?(聽眾答:希望。)什麼時候開始過?(聽眾答:現在。)你們真是自求多福,不自討苦吃,不自掘墳墓。這個擴寬心量很重要,不要計較。

  再來,「反忍」。人生氣有時候就是,剛剛我們陳學長講的,傲慢。都覺得自己對,那個氣焰愈來愈強,「都是他錯,理都在我這邊」,火就上來了。《朱子治家格言》告訴我們,「因事相爭,焉知非我之不是?須平心暗想」。人肯反思,說「這一件事情我還有哪些不對」,一反省,火氣就開始下降了。其實俗話裡面也提醒我們,「一個巴掌拍不響」,一定是兩方都有不妥當的地方,才會發生衝突。所以成語裡面又告訴我們,「半斤八兩」,你們沒聽過嗎?還有「一般見識」。能夠發生衝突,就是水平差不多了,沒有什麼好去指責別人的。所以你看,以前會教孩子的父母,孩子只要跟人家打架了,都不用問原因,先再打一頓,「你不要給我解釋太多,你會跟人家打架,你也好不到哪裡去!」所以人能夠反思自己還是有不對的地方,心就慢慢平和下來了。我們時時要冷靜,不要讓情況更惡化,這個很重要。而且一個在學習傳統文化的學子,我們是孔老夫子的弟子,時時想到給人好榜樣看。就像我們讀的《孝經》,「言思可道,行思可樂,德義可尊,作事可法,容止可觀」,一舉一動,人家看了可以效法,「進退可度」。所以我們今天假如常常發脾氣,那人家都在看我們。

 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學多了,道理也懂得比較多,我們容易去看別人,卻可能忽略了人家也在看我們。我們都希望家裡的人趕快學,家裡的人有沒有在看我們學得怎麼樣?有。我們到單位去,希望大家學,可是大家都在看這個人學得怎麼樣。我記得我父親,我上次回去的時候還跟我提到,他說有一個人學傳統文化,大家都覺得不錯,結果有一次在公司裡發脾氣,發完以後,同事在談話當中都說,「學傳統文化也不怎麼樣」。所以我爸爸趕緊來提醒我。真的,會把人家的信心都給斷送掉。發怒,古代可能會殺了人家的命,現在這種情況少了。可是發怒可能把人家的慧命都給斷送掉,把人家學習傳統文化的機會給斷送掉,嚴重性不亞於殺了人家的命。因為這個是慧命,他要再有這樣的學習機會,可能都要無量劫,很長以後才有機會了。所以我們面對他人學習傳統文化,我們應該就像愛護一個嬰兒一樣,《大學》裡講的「如保赤子」,你抱著一個襁褓中的孩子,就怕他滑下去。就那一分心,自己去做榜樣,去引導別人學習傳統文化。有這樣的觀照,有這樣的柔軟,很多習氣、脾氣就容易伏下來了。

  這個反忍,我們在五倫關係當中,尤其夫妻關係,有衝突了,可能對方、另一半有七分錯,我們有三分錯。但是我們假如咬著他七分錯,那他鐵定咬我們三分錯,然後就不可開交了。這個時候我們只有三分錯,我們還承認自己三分錯,馬上對方的慚愧心就出來了。所以這個反忍很重要,甚至於是完全沒有錯還反省,那是至誠感人。我們養成一個好習慣,不管人家是不是誤會我們了,人家態度、情緒一來,我們第一個反應,「對不起」。包含走路,明明是人家撞我們,我們很習慣、很自然了,「對不起」。養成習慣,自然就提起來。別人撞我們,我們還說對不起,為什麼?我假如不站那,他也撞不到,凡事還是跟我們有點關係。我不在那,他不就撞不到了嗎?我前輩子不撞他,他不就不撞我了嗎?真正把這些道理常常觀照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就沒有怒氣了。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你就沒有怒氣了。跟自己有關,先反省自己。

  我記得我在念初中的時候,我姐姐念高中。她有一天打電話給我爸爸,「爸,我眼睛不舒服」。我爸很疼孩子的,「好,明天帶妳去看醫生」。剛好我姐姐那個時候是在補習班,為什麼在補習班?因為我姐姐大學聯考沒考好,我姐姐還說:「我去讀專科就好了。」我爸爸給我姐講:「妳還是去考大學。」因為我爸爸怕我姐姐以後沒讀大學,心理自卑,父母有時候都考慮得很遠。結果去補習。那天打了電話,我爸爸一放下電話就很不安,想「那就現在去」。馬上給單位請假,就趕到補習班,要接我姐姐去看眼睛。結果我爸爸一去,才知道我姐姐那天沒去上課,當場發現我姐姐(這一件事你不要跟我姐姐講,我們今天是就事論事)。結果一發現,怎麼孩子沒有在補習班讀書?發現情況了。我爸爸還心平氣和問我姐,「女兒,妳是去哪兒了?」我姐姐一看很沒面子,惱羞成怒(所以這個怒裡面還有一個惱羞成怒,好面子也會生氣),馬上就跟我爸講:「我本來就不想補習,偏偏要我考大學!」我爸的一片心意還被她罵。你看,當下「狗咬呂洞賓,不識好人心」,我爸是設想她以後,她還罵我父親。結果罵完了,我跟我二姐在那裡戰戰兢兢,今天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?過沒多久,我爸把我們兩個找去了,我心跳加速,「咚、咚、咚」。突然我爸就對我跟我二姐講:「你們覺得爸還有哪裡做得不好,你們給爸提出來。」那個當下,我跟我姐姐(二姐)兩個人互相看一看,心領神會,對父親無盡的崇敬,覺得父親的修養太好了。

  因為我們從小都覺得,能被父母生到是最大的福氣了。我們家雖然不是很富有,但是父母對我們非常愛護,家裡又很和諧。常常同學到我們家裡來,「當你爸的孩子真好!」我爸又很好客。所以我們在心理上都已經覺得我們是很幸福的人了。結果父親當下還覺得,「經過這一件事情,是不是我還有哪些做得不好?」又主動的讓我們提出來。所以那一幕一輩子都忘不了。父親沒有任何的錯,都能夠反觀「我是不是還有錯?」贏得孩子對他深深的佩服。這個是「反忍」。

  還有「觀忍」,這個觀,其實就是用宇宙人生的道理來觀照自己。比方我們剛剛講到的,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這個就是觀照我之前做了對不起他的事,他才會這樣對我。不只是前世如此,很可能今世我們確實是做了一些讓他很不舒服的事情,我們自己忽略掉了,他才發脾氣。包含我們昨天跟大家討論到,照見五蘊皆空,物質剎那變化,我們的這些情緒、心理反應也是剎那變化,它不是真的。他發完脾氣,待會兒就好了,你不要跟他計較。今天我們看電影,它一秒鐘換了二十四張底片,我們分辨得出來它不一樣嗎?可能就被這個景象給騙住了,「還真的有東西」,其實沒有,一秒鐘換了二十四張底片。其實我們人是一秒鐘換多少張底片?一千二百八十兆底片,統統是剎那之間就不見的東西,你何必當真,何必計較?人能常常這樣去觀照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就不會這麼樣計較、這麼樣當真了。所以他說他恨你,假的,別當真,過兩天他就好了;他說他愛你,也是假的,別當真,當真你麻煩就大了。有沒有道理?他說他愛你,你就在那裡陷在裡面了,到最後他不如你所願,你就痛苦萬分了。所以人這些愛、情、生氣,這些情緒其實都是變化莫測的,你別把它當太真了,懂得放下。當然,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,自己要拿出真心來,別人是不是真心不是最重要的事情,我們自己要是真心才好。

  人真正要有真心去愛人,除非他把這些習氣放下,貪瞋痴慢疑,這些習氣不放下,真心、真誠的心是起不來的。所以我們要提醒自己,我們有沒有真情、真義、真愛?「欲愛人者先自愛」,懂得自愛的人才能愛人。懂得把這些習氣去掉叫自愛,去掉以後他的真心自然顯現,就能去愛人了。這個是我們怎麼忍住脾氣的第四個方法,觀忍,用道理去觀照。

  再來,「喜忍」,歡喜接受考驗。考卷來了,他要試試看我的功夫到哪裡。或者是他罵我了,好事還是壞事?第一個,他考驗我修養到哪裡。第二個,他罵我,把我的業障都消掉了,所以是好事。人能想通了,人世間沒有一件事是壞事,都是來成就自己的。師長有一句話說,「隨逆境,處惡緣,無瞋恚,業障盡消」。很多我們以前對不住人家的地方,現在人家給我們發脾氣,我們完全心平氣和,這些結、怨就解掉了。這是喜忍。再來是「慈忍」,慈悲的心去對待別人。今天他對我們發脾氣了,我們很不忍心他被脾氣、被欲望給控制住,這個就是慈悲。念念為對方著想,氣就上不來了。我們剛剛討論的,其實生氣都是因為有這個我執、有這個我才會生氣。念念為他著想了,看到一個人生氣,怕他身體不好,趕緊讓他消消氣。《弟子規》裡面講到,「父母責,須順承」,孝子看到父母生氣起來了,趕緊恭恭敬敬的,希望父母的氣不要再變大了,趕緊讓他消消氣。都是念念為對方著想的心。

  有一個媳婦,就是她婆婆罵她,有時候還誤會她,她先生看到了,心理上還是滿為她抱屈的。這一對夫妻很有意思,先生上去了就說:「我這輩子最幸運的就是娶到我太太。」結果那太太上去了就說:「我這輩子最幸運的就是嫁給我先生。」昨天我們劉總講的時候,大家可不可以感受到這個氣氛?互相欣賞、互相感恩。這個先生就講了,「有時候我母親誤會了我太太,她在被責罵的時候,我都覺得她很委屈」。他太太就講,她不委屈,因為她覺得婆婆脾氣上來了,假如她再回嘴,可能婆婆會更生氣,會傷了她的身體,所以她趕緊愈恭順,甚至於先承認「我錯了」,先道歉。慢慢的,婆婆脾氣就下來了。而且,假如是誤會了,被罵一頓,等事情澄清了,可能婆婆會更加的佩服、感念這個媳婦的德行。但是誤會了,我們又回嘴,到時候面子放不下,很多事情可能就變成一個心結了。所以忍得住情緒還是很重要。這個是我們講到的六個能忍住脾氣的方法。

  剛剛跟大家講的是瞋,接著我們講的是痴。其實《大學》裡面講: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。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」明理的人就不愚痴了。能了解事物的本末,事物發展的輕重緩急、先後順序,這個就是不愚痴了。記得上一次跟大家提到,什麼才是根本。之前大家談到很多「本」的概念,我們再複習一遍。人生什麼是根本?孝是根本。再來,德是根本。我們每天讀《大學》,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」。格物是本。這個「德者本也」,德是本。還有沒有?教育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還有沒有?心是根本,起心動念是根本。還有一個答案沒出來,昨天劉總的課你們沒注意聽,女教是根本。昨天我好像記得一句話,「教好了一個男人就是教好了一個人,教好了一個女人就是教好了一個民族」,所以「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,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」。一談到教育,女教是根本,童蒙養正是根本。「三歲看八十」,所以從小養成好的人格,這個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。還有沒有?五倫是根本,父子有親是根本。從教育來講,就是善心是根本。我們時時都能從根本去思惟,就不會在枝末打轉。包含教育裡面,環境教育是根本,一個好的環境,潛移默化的影響。孔子說:「里仁為美,擇不處仁,焉得知?」你要找到一個很好的環境。所以孟母三遷,她就是搬到一個好的環境去薰陶。

  台灣有整理了一個「青年十二守則」,也是做人處事的根本。我們跟大家交流一下。「孝順為齊家之本,忠勇為愛國之本」。大家有沒有感覺到,我們現在民族文化要復興,得要有忠勇的氣概出來。忠是盡心盡力,勇是勇於承擔,還有勇於改過。我們自己好了,才能給人好的影響。所以「知恥近乎勇」,很有味道,知恥就是改過。「仁愛為接物之本,信義為立業之本,和平為處事之本,禮節為治世之本」。我們看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,這些都是做人處事最重要的根本所在。我們看,「禮節為治世之本」。今天孩子懂得怎麼接待客人,這個都是在形成他做事的能力。所以《孝經》裡面才告訴我們,「君子之事親孝,故忠可移於君;事兄悌,故順可移於長;居家理,故治可移於官」。他在家裡負責工作、負責接待,形成了做人做事的能力,這個能力還可以用到怎麼去治理一個地區的人民。尤其以前是大家族,幾百口人在一起的,那就更磨鍊他應對進退的能力了。

  我背這六條是從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去背的。另外六條,「服從為負責之本,整潔為強身之本,學問為濟世之本,有恆為成功之本,助人為快樂之本,勤儉為服務之本」。我們看,其實這一段話、這些教誨都非常重要。比方說,我們現在希望去利益人,首先你要有學問,自己連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,怎麼去利人?助人為快樂之本,人生的價值,人生以服務為目的,所以助人為快樂之本。可是我們要去助人、要去服務人,又不勤勞、又不節儉,服務不好人。不節儉,你到哪一個團體單位去,都給人家亂花錢,成事不足敗事有餘。又不勤勞,人家常常叫你做事,好像要求爺爺告奶奶,那怎麼服務人?不給人家添麻煩就很好了。勤奮節儉的人才能真正服務好人,才能真正利益得了團體。所以大家看,那個花錢大手大腳的,那種人不能用。而且,要有恆心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,有恆為成功之本。而且在團體裡面,首先要懂得服從,有大局觀。你到一個團體裡面,都要別人順著你的意思去做,那就添亂了。而且一個人要做好的領導,首先他是一個好的下屬。一個好的下屬,首先一定懂得服從。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,像多頭馬車一樣,那到底往哪裡走?所以下屬一開始應該要懂得配合、懂得服從,這個很重要。假如領導不對,你可以勸諫。但是不可以在底下,在那裡批評領導、批評團體,這個都是大忌。縱使決策不妥當,先服從。你該建議的建議完了,你也不要強求。等事情一印證,確實你講的話對,那領導對你的信任跟你的見識慢慢就認同。我們贏得別人的信任也是有一個過程的,不能夠強求馬上就要聽我們的。

  當然,比方說你提的意見確實對,結果如你預期,他們出狀況了,這個時候你要不要說,「你看,你們當初就是不聽我的,活該」?那這麼講也不行。那領導一定說,「你有什麼了不起?你明天不用來了」。所以為什麼說要委屈求全,要屈志老成。很多團體裡面的事情,不可能事事都如己意,要懂得忍住自己的脾氣,有時候還要恆順一下、服從一下。除非是這件事情會把整個團體給毀掉,那就另當別論了,這個時候就要另外用《弟子規》說的「號泣隨,撻無怨」。太嚴重的時候,你這個時候不得不堅持了,那你就趕緊大哭,坐在地上,「我不管了,我……」一定要把他勸回來。唐太宗有用過。他父親就決定軍隊要怎麼走,他覺得這一步去,鐵定全軍覆沒,可是看他爸爸又不聽他的,他就在軍營外哇哇大哭起來。後來他爸爸看他這個樣子,就有點調整。那個是屬於會全軍覆沒的時候,這種是迫不得已的時候才用,你們不要每天用,那就麻煩了。這是十二個守則。我們看,一個人沒有信義,他的事業是不可能做得長久的。這個都是本。

  再來,我們明理之後,這個痴能夠對治。另外還有一個習氣,是慢,傲慢。這個傲慢不知不覺就來了,你不跟他say hello(打招呼),它也會來。比方《弟子規》說的,「勿諂富,勿驕貧」。奇怪,有錢了,不知不覺就瞧不起沒錢的人;有地位了,不知不覺就瞧不起人家沒地位的;長得好看了,雙眼皮,不知不覺就瞧不起單眼皮。告訴大家我是內雙,不要誤會。有時候你覺得人家沒有,說不定人家真有,你不要太囂張。我突然想到一件事,讓我特別感動。就是有一次,因為我長得跟我母親比較像,所以我母親那時候帶我回外婆家,我母親就給我外婆講,禮旭比較像我們這邊,你看,眼睛什麼什麼。就說我比較像我媽媽這邊,外公外婆這邊。我外婆講了一句話讓我很震撼,我外婆說:「哪有,人家鼻子很挺!」就是我的五官裡面,只有鼻子像我爸,其他的都像我媽。但是我外婆那時候就馬上說,人家鼻子很挺,像他爸。一點都沒有傲慢,馬上都覺得好像稱讚自己誠惶誠恐,「沒有沒有,人家好,人家好」。

  我從我外婆身上體會到很多人生的態度。包含我在「幸福人生講座四十集」當中也跟大家說到了,我外婆到我們家是十隻手指頭數得出來的,都是不好意思,怕給人家親家添麻煩,特別厚道,都是坐一下就走了,連吃飯都不願意打擾。每一次我外婆來了,兩個老人,跟我奶奶牽著,就開始寒暄談話。我外婆就給我奶奶講:「我這個女兒不好,嘴巴不甜、動作慢……」就從進門到坐這個過程當中,一直在說我媽媽哪裡不好、哪裡不好。我在旁邊都覺得怎麼這麼奇怪,自己在講自己女兒不好。當她們兩個老人坐下來了,我才知道個中的學問。當坐下來的時候,我奶奶就開始說,這個媳婦哪裡好、哪裡好。所以不好,自己講,把好留給別人講。

  這個傲慢很容易起來。大家想一想,還有哪些情況人容易傲慢?學歷高容易傲慢,口才好容易傲慢,才能好容易傲慢,經驗多容易傲慢,年紀大容易傲慢,錢多……你看,人外在條件好了就容易傲慢。不謹慎,時時都會被這個邪氣給干擾。甚至有一個人被關進監獄裡面去了,他已經關了五年,突然有一天,有一個新的犯人進來,跟他關同一間。他一看那個人快要進來了,趕緊站起來拍拍身體,趾高氣揚,那個人一進來,「我告訴你,我已經關五年了!」你看,他還覺得他資歷比較長,其實那是丟臉的事情,甚至都傲慢起來了。現在更扯的是幹壞事還傲慢,女朋友交好幾個,傷天害理,他還覺得自己了不起。所以這個慢得要對治才好。

  我們比較常犯的之一,就是經驗有了,就拿著這個經驗去衡量別人、要求別人,這個是比較不容易察覺的。其實我們要了解,給別人建議,不是拿著自己的經驗去衡量、去扣在別人的身上。我們要了解,我們所經歷的經驗跟他一不一樣?不可能完全一樣,因為條件不同,外在物質條件,包含當事人的年齡、經驗都不同。所以人在領受一個經驗的時候,是要包含整個客觀狀況,把它領受起來。而給人建議的時候,必須置身於其中,就好像你是當事人,這樣給人家的建議才貼切。所以做事情要常常能夠心境上覺得是旁觀者,給人建議的時候,自己要是當局者的這種態度。我記得有一次,剛好盧叔叔的兩個孩子去辦了一個夏令營。辦完以後,我們坐在一起檢討,吸收經驗。盧叔叔就請其中一位大姐姐,「您對小弟弟、小妹妹這一次辦的活動,您給他們一些建議」。那個大姐姐是台灣大學畢業的,又在大公司待過,那個時候還在大公司。結果她就開始一直講哪裡不好、哪裡不好,講了很久。這個小弟弟、小妹妹剛忙完,連點肯定都沒有,劈里啪啦就是一頓批評,他們的頭整個都垂下去了,抬不起頭來。我在旁邊也感覺那個氣氛不大對勁。

  後來這個大姐姐講完,盧叔叔就說到,「妳剛剛所有的要求、提的意見,都是妳大公司所具備的條件,所以妳這樣給人建議是不客觀的。妳不能因為妳那些條件、妳那些經驗,就扣在這些年輕人的身上。他們有什麼條件?他們那些條件比起妳差太多了。所以他們有現在這些條件,能做成這樣,他已經不容易了,妳看到了沒有?」所以有時候經驗主義,傲慢就上來了,不能體恤別人的難處跟他的難得,這樣子我們去給人建議可能就不是很妥當了。我們了解到這個傲慢時時都會出現,就更謹慎,不可放縱自己的慢心。而且我們今天能把什麼事情完成,那要靠祖宗的福蔭、靠聖賢的智慧、靠眾人的付出,多少義工、多少同仁的投入,才能把事做成。我們可不能覺得「是我的功勞」,那就麻煩了。人常常也會自以為有功,去爭功,就不對了。

  顏回,為什麼孔子說「有顏回者好學」?孔子對他好學的評價,不是說他每天二十四小時看書叫好學,孔子是說他「不遷怒,不貳過」,代表學問是在能放下這些習氣才是真好學、真學問。不遷怒,瞋恚心能伏得住。今天覺得發怒了,馬上覺得不對,馬上轉過來,這是不遷怒。今天這個人做不對了,我們起了情緒,絕不會再把這個情緒再帶給其他的人。有時候我們在單位裡面生氣了,那個火藥味還拿回家裡去,這個都不妥當了。再來,不貳過,就是錯不再犯,能記取這個教訓。顏回自己也說到,他是「無伐善,無施勞」,這個無施勞就是不邀功的態度,他知道成就一件事情是眾緣和合,太多人的付出。而且他覺得那個是他的道義,他心上絕對沒有功,甚至於是戰戰兢兢,「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」。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,比方一件事情讓我們做,我們應該可以做到八分,可是我們卻只有做到四分。我只有做到四分,那我對這件事情有沒有功,還是有過?可是自己卻很有可能還沾沾自喜,「我做了這四分功」。大家聽懂我的意思,這件事情我假如沒有這些習氣的作用,沒有判斷錯誤、沒有決策錯誤,它可以達到八分,這個叫做隨緣盡心盡力。可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足夠的判斷力,甚至於貪瞋痴慢還常常起作用,還造成失和,人與人之間不舒服,事情反而只做成了四分。我們常常這麼想,就覺得戰戰兢兢,不敢邀功,就不可能還覺得這四分是我的功勞了。

  孔子對學生也是抓住很多機會教育點。有一次,孔子跟學生到了太廟,魯國的太廟。剛好在參觀的時候看到一個器皿,那個器皿叫「欹器」。孔子學識很淵博,他聽到介紹的人說這個是欹器,他就說了,是不是裝進的水適中,「中則正」,「虛則欹」,就是斜掉了,「滿則覆」,裝得太滿,它就倒掉了、翻掉了?介紹的人說,對對對,就是這個東西,欹器。孔子就感嘆,哪有自滿而不傾覆、不失敗的?自滿一定會這樣的,傲慢了。子路馬上就問了,夫子,有沒有可以一直保持滿,不倒掉的?孔子說有,「挹而損之」。這個挹其實就是伏住自己的傲慢,然後懂得謙退,懂得自我嘲諷,或者自我察覺不足。謙退,這樣才能不滿出來、不傾倒,不自以為是。子路又問(這些賢者他們問問題很有味道,他一定要問到下手處怎麼做),既然要損,「損之有道乎?」怎麼損?其實就是怎麼謙退。孔子馬上講:「高而能下,滿而能虛,富而能儉,貴而能卑,智而能愚,勇而能怯,辯而能訥,博而能淺,明而能闇。」地位高,但是常常能下人。道德、財富很滿,但是卻能夠虛懷若谷。富貴能節儉,這樣才能保持,不然就要傾覆了。貴而能卑下,不仗勢欺人,不然禍就來了。智而能愚,有智慧,能收斂光芒,大智若愚。勇而能怯,勇當中有怯,才不會把事情給莽撞搞砸了。有大勇的人,他是謹慎的,不是魯莽的,這個勇不是匹夫之勇。

  剛好有一次孔子講到,「用之則行,捨之則藏」,就是對著顏回講:「假如有人用我們,我們一定把大道給它推行開來;沒有人用我們,我們也自得其樂,不會埋怨、不會抱怨,不會懷才不遇。有這樣的心態,顏回,我們兩個有這樣的心態。」這個話講完,子路在旁邊就說了,可能稍微有點吃醋,子路也很直率,馬上跟孔子講,孔子,子行三軍而誰與?夫子,你假如當三軍的統帥,你要找哪個學生陪著你一起去?夫子馬上抓住機會點,「暴虎馮河」,「吾不與也」,我絕對不帶那個赤手打老虎,赤手過很大的河流(因為那個都很危險,那是匹夫之勇),我不帶這種人。但是大家要了解,孔子這麼直接點他的問題,代表他非常信任子路,不會批評一句話,「哼,不跟你好了」,不是這種弟子。你看師父常常講,李炳南老師,真想跟李老學的,有打有罵。那個不是真心要學的,都對他很客氣,「不錯了,很好了」,因為怕罵了以後他就跟你結怨了,不能罵。所以子路跟孔子那個對話,其實是非常高度的信任。

  孔子接著又提醒他,「我會帶怎麼樣的人?『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』,是有睿智的。面臨事情,他很謹慎去考慮周詳」,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。《中庸》裡面也一直強調,「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」。所以勇而能怯。辯而能訥,雖然很有辯才,但是不好為人師,這個孔子都做到了。孔子在鄉裡面話很少,人家還覺得孔子不大會講話。可是孔子一到朝廷之上,辯才無礙,只要是為人民謀福祉,都可以把道理講得非常透徹。可是為什麼在家鄉裡面不是很多話?家鄉裡有很多是他的鄰居,很多是他的長輩,哪有在長輩面前都滔滔不絕的道理?《弟子規》說,「對尊長,勿現能」,這個都是很有道理,而且是自然的,不是刻意做出來的。而且說實在的,真正能讓所有人佩服、所有人接受的,並不是口才,而是真正把道理做出來。所以「窮天下之辯」不是你講得多好,你真正都做出來了,就是為人演說,你演就同時在說了。而這個訥的人就是默默去做,趕緊把事情做好,他不急著要去炫耀。所以辯而能訥。

  再來,博而能淺。學問很廣博,但是韜光養晦、厚積薄發,不自滿。而且說實在的,真正廣博之人,他心理上真的會自己覺得自己太膚淺,為什麼?愈學愈覺得自己的不足。這不是裝出來的,真的是博之後覺得自己淺薄。這個我們歷代有學問的人給我們做榜樣。李叔同先生,弘一大師,這麼有學問、有能力的人,老人家晚年說他「一事無成人漸老,一錢不值何消說」。學問愈深,愈察自己的不足。印光大師,號「常慚愧僧」。祖師給我們的風範時時提醒我們,絕不可傲慢,要常慚愧、常謙退。明而能闇,很明白,看得很清楚,很有智慧,但是也給別人留餘地,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時候,他懂,不太苛刻對人。這個是孔子剛好藉由這個欹器,給弟子們講到了怎麼樣懂得不傲慢、謙退的道理。

  這一節課講這個慢,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。謝謝大家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