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第三屆中華文化傳統進修班—4500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七集)  2010/12/8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46-0007

  尊敬的諸位長輩,諸位學長,大家早上好。昨天我們談到學習的心態,首先隨順聖賢教誨,絕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。這個「絕不」很重要,念頭一不跟經典相應,馬上要提起覺照,要轉念,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。聖賢教誨,我們昨天舉到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這一句,而這一句教誨貫穿在哪裡?其實這一句貫穿在我們四千五百年所有的重點裡面。比方父子關係需要反求諸己,夫婦、君臣、兄弟、朋友都需要反求諸己。所以講這一句經句,其實都含攝在我們整個內容裡面。

  體會反求諸己也需要博學,我們看在《中庸》當中的譬喻讓我們體會,「射有似乎君子」,射箭有君子的風範,「失諸正鵠,反求諸其身」。一個人射箭,箭射出去了,射得不準,沒射中目標,下一個念頭應該是什麼?自己的技術不好,功夫不夠,這是反求諸己的態度。但是我們冷靜看看,自己人生的過程當中遇到事情,是不是馬上第一個念頭就是找自己的問題?比方我們念書的時候,考試沒考好,下一個念頭是什麼?老師問題考太難了,是吧?我昨天沒睡好,我的實力不是這樣的。很多跟反求諸己相反的、不相應的念頭就一大堆,很難回到反求諸己這上面來。所以,箭沒射好,下一個念頭可能就說這支弓箭品質不好,哪裡買的?反正就是把責任就往外推。

  人為什麼把責任往外推?好面子,就怕人家看低我們。所以這個面子,其實很讓我們不能面對自己的真實情況,修學得先把面子放下。有朋友會講,可是我面子就是放不下!其實好面子,我們得冷靜,好面子的時候舒不舒服?累不累?是啊!明明不對了,硬撐、硬找藉口,當下其實自己身心都很不自在。反而馬上說對不起,我錯了,要說的時候很難過,吐出去就舒服了。真正承認以後,為什麼之後舒服了?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舒服了。很微妙,自己一承認錯誤,境就轉了。本來人家是要來指責我們的,我們承認錯誤,反而人家也比較平和,覺得算了算了,你都承認錯誤了。所以愈是不承認錯誤,把事情搞得愈複雜。

  我自己在小學教書的時候,也會有一些情況做錯,也是慣性使然,就開始在那解釋。我就發現底下的小朋友聽我在解釋,在那「倘揜飾」的時候,他們愈聽眼神愈呆滯,愈聽不下去,有的更是頭都低下去了。反而我在上面也覺得快講不下去了,人與人之間會互相感應的。我看我繼續講下去,連學生都不能認同我了,我趕緊轉變心態,還是簡單一點,就承認錯就好了。我一承認錯誤,給他們鞠個躬,頭抬起來,這些小孩的眼睛都發亮。他為什麼發亮?他看到老師做的跟教的一樣,跟經典一樣,他就發亮了。看到老師講的、跟做的跟經典不一樣,他很難過。

  其實人最難過的,就是他最信任的人言行不一致,這讓他最痛苦。所以,我們面對信任我們的親朋好友,我們得要拿出真德行,不能讓人家失望,讓人家難過。小孩最痛苦的就是父母言行不一致,他這麼信任父母,又看到父母做那樣的事情,他非常掙扎,心靈都會扭曲,最後就甚至連其他的人都很難相信。到學校去,最崇敬的就是老師,在家是「我爸爸說、我媽媽說」,到學校去就是「我們老師說」。一個人假如到了二、三十歲,他開口的時候都是我爸爸說、我小學的老師說,諸位學長,您聽起來覺得這個人怎麼樣?可能我們還不大習慣,很少遇到這樣的人,你都多大了,還我爸爸說、我們老師說。這樣的人是很幸福的,他對父母跟老師那種親愛,到這麼大了還是完全保持。現在我們有機緣遇到古聖先賢的教誨,遇到師長的教誨,我們能不能回到像孩子一樣的天真的赤子之心?我們能不能開口就是「孔子說」、「孟子說」。那個心境就好像小學一年級去念書,聽老師的每一句話不打折扣,深深把它記在心上,趕緊去做。很多老師教《弟子規》,尤其教那個年齡最小的,特別有感觸,四歲、五歲的孩子一講完當下就做,馬上就去做,他單純,他老實聽話。

  有一個四歲的孩子,學完「冬則溫,夏則凊」,剛好她都是跟她奶奶睡覺,那一天,以前都是她奶奶看著她,哄她睡覺。學完之後,她說奶奶,今天我照顧妳睡覺,妳睡著了我再睡。結果這個奶奶不習慣,突然轉這麼大的幅度,實在睡不著。她奶奶說,妳還是先去睡,叫她這個孫女去睡覺。這個孩子還是聽了奶奶的話,但是最後還把棉被拉上去按一按,怕沒按緊,冷氣跑進去了,按得很緊。四歲的孩子做那些動作做得特別細膩,她才安心的躺著睡覺。這個奶奶就在想,你看這個孩子聽完老師教誨,馬上就做了,就回想自己的人生,從來沒有這樣伺候過自己的父母睡覺。她奶奶想到這裡,自己流眼淚,覺得很遺憾。當下我們看到,小孩的單純是我們的學處,「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」。這個心態孔子也是終身保持,這個也是學習的重要心態,待會我們就來就這個再跟大家交流一下。

  剛剛是從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,它包含在五倫,包含在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、篤行當中,我們剛剛舉的射箭,反求諸其身。經典所談的道理統統是相貫通的,從不同的角度讓我們契入這個道理,孟子有一段話也點出了反求諸己的重要。「愛人不親反其仁,治人不治反其智」,我看大家的表情好像沒聽過,有聽過沒有?還是你們現在的境界就是每一句都當第一次聽?那種態度,這樣也很可貴,這樣會讓台上的人很有靈感。「愛人不親反其仁,治人不治反其智,禮人不答反其敬,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。」孟子苦口婆心,有人看《論語》比較短,《孟子》比較長。因為時代不同,孔子那個時代,講這樣的話人家就懂了。到孟子那個時代,人的基礎差了,講得太短了他聽不懂,還得要從好多角度給他分析、給他引導,他才「哦!原來是這樣」。所以不能嫌孟子囉嗦,你就誤解了孟子的一番苦心。孟子說:「予豈好辯哉?予不得已也。」他得要講到這個分上的時候,人才有一點明白。所以從幾個角度。

  我們去愛護人,但是沒有辦法跟他搞好關係,要「反其仁」,就是反省自己這個心是不是真正念念為人著想?還是只是做個表面功夫而已?大家有沒有發現,或者是自身可能都有這種感覺,比方我們對這個人很好,另外一個人跟他關係也不錯,我們花了很多時間,反而比不上另外一個朋友跟他的關係。而那個朋友其實很少跟他怎麼聯絡,久久打一次電話,我們一個禮拜還打三次電話,結果他反而跟那個朋友好,跟我們比較沒那麼親。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事?感覺心裡平不平衡?我都花那麼多時間,對他那麼好,他對我這麼冷淡。那個人一個月才打一次電話,一接到,他說真高興接到你的電話。心裡極不平衡。這個都是看到相上了。那個打一通電話的,他是至誠心,一接上電話,至誠感通,他們的心沒有距離。許哲女士她們成立的那個單位叫「HEART TO HEART SERVICE」,你們都沒有注意?這個也要寫嗎?heart to heart,heart不是心嗎?真心對真心,自然沒有距離。所以遇到這個情況也要反求諸己,為什麼我們花那麼多時間經營這個友情,反比不上人家一個月才打一通電話?還是反求諸己。帶著目的,有求的,對方有壓力;無求的心、道義的心相交,一點壓力都沒有。好,所以反其仁。

  「治人不治反其智」。我們今天管理人、帶領人,不能管理得好,反省自己的智慧、見識不夠,不能怪底下的人。「禮人不答」,我們對一個人很恭敬,他不怎麼理我們,我們要反省,不能只是做這個恭敬的動作而已,我們自己的內心有沒有真正的誠敬對待他人?比方我們學了《弟子規》之後,回到家裡對家裡的人特別恭敬,恭敬在哪?九十度鞠躬。那只是個相,那個恭敬要在哪裡?不是那個鞠躬而已。有沒有一個眼神、一個動作都對他有恭敬的態度?真是這樣,跟家裡的人絕對不會有不愉快,不會有摩擦。你這麼恭敬他,怎麼可能會摩擦?可能九十度鞠躬,但心裡面還不認同家人很多行為,心裡還在那裡嘀咕,還在那裡指責,只是沒說出來而已。反其敬,內心沒有真正的恭敬,所以皆反求諸己,重要。這一句教誨要透過博學,我們從孔子的教誨、孟子的教誨、聖賢的教誨體會愈深,就博學了。

  審問,請問大家,我們昨天在講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的時候,我們心裡面有沒有突然有疑問跑出來?都沒有?有沒有?有沒有感覺?有委屈的感覺。都沒有?請受小弟一拜,你們的境界太高了,馬上這句話就容納在心裡面。可能就會有人問:我已經對他這麼好,怎麼結果是這樣?很好,他提出來問,你要很高興。現在這個時代,人有時候不知道,都不問,悶在心裡;他悶著,沒有完全接受、搞清楚,他用不上的。接觸了一大堆經典,聽了一大堆演講,生活還是生活,用不上。他得要理解了,他才能去落實。所以他聽不懂馬上問,這是很可貴的,這就是學習的態度,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」,不能裝懂。

  但是有時候,比方我們從事教學,講的時候看到底下的人的表情就是不懂,可是他又問不出來,怎麼辦?要幫他問。你們有沒有經驗,比方說你們去聽一堂課程,他在講一個道理的時候,你馬上疑問就跑出來了:是這樣嗎?假如是什麼情況?結果那個疑問出來的時候,這個講課的人下一段就剛好就講你的疑問。有沒有這個經驗?那就是講課的人他發現人家問不出來,可是他知道問題在哪裡,「力不能問,然後語之」,《禮記.學記》裡面講的。他已經把疑問很自然的表現給你看,你假如了解了,剛好幫他問、幫他答,這是可以的。現在怕問題出在哪?聽的人聽不懂,臉還是裝懂,然後就這樣。其實說實在的,嘴巴在笑,眼睛騙不了人,觀其眸子。但是不懂還要裝懂的時候,人家也不好說,那就再看機緣。所以,其實審問很重要,審問它包含的就是坦誠的面對自己的境界,坦誠很重要,誠才能學道,掩飾、逞強那個學不了道。

  我們昨天有提到,人生就像鏡子一樣,你對著鏡子笑,它就對你笑,你哭它就對你哭。可能我們馬上想到,我對他笑了一個月,他怎麼還是對我哭?問題還是出在哪?自己。你折磨人家三年了,怎麼要求人家一個月就變過來?這也沒有道法自然。所以任何情況出現,心裡有疑,還是要有一個堅信的態度,就是不是經典有情況,一定是我們自己有情況。經典假如有情況,這幾千年來早就被去除掉了,還留在經典當中的都是真理。所以我們昨天在跟大家交流,從五倫關係談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,統統是慎思、明辨。明辨自己為什麼做了,得不到好的結果?原來自己的心上還有求,還有貪心在,心上還有傲慢在,人家感覺到這分傲慢,縱使我們講的道理再好,人家心裡抵觸。我們可能心裡還有情緒在,還有怨恨在,這個都是明辨到自己的問題所在,一修正,結果就愈來愈好。

  接著,道理搞清楚了,落實,篤行。「言忠信,行篤敬」,都從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的心境當中流露出來。懲忿,一有摩擦了,我自己脾氣不好,反求諸己。窒欲,被一些境界轉了,我自己定力不夠,德行不夠,欲望太重。所以,這一個反求諸己,貫穿在整個四千五百年老祖宗的教誨當中。道理都是相容的,它不是跟知識好像一塊一塊的,我們不是學知識而已,我們是學智慧、學德行。這些理都是貫通的,這樣才能舉一反三,要用悟性去學。顏回,孔子稱讚好學,顏回是聞一知十,羨不羨慕?想不想要?你們的意願不是很高。

  我們接著來談學習第二個重要的心態,第一是隨順聖賢教誨,第二是老實、聽話、真幹。我們談到,學儒就要學孔子,孔子他是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。他很老實,夫子說到,他所談的這些教誨,都是依據古聖先賢的教誨傳下來的,他沒有亂加意思,他很老實,他是「祖述堯舜,憲章文武」。這個時代不老實學不了道,聰明反被聰明誤,大家現在看社會當中一些邪師,怎麼判斷?他有沒有老實?他有沒有依據道統來學習?這些邪師都是他最厲害,以前的人都不如他,狂妄自大,一判斷就判斷出來了。他絕對不依經典的,他絕對沒有承傳的老師。其實現在的人就是因為沒有《論語》這些經典,他沒有判斷力,這經典像照妖鏡,一照就知道他有問題了。

  而述而不作,人就不傲慢,而且相信古聖先賢的教誨是真理;好古,這個好就是非常積極的、學而不厭的去效法古聖先賢,這個態度很重要。「見善如不及」,見到這些善的行為,心理上就覺得自己差太遠了,趕緊急起直追古聖先賢。絕沒有起一個念頭說「那是他們做得到,古人做得到,我做不到」,這個念頭一起就不是好古。這是什麼?自暴自棄。其實,這些心境從歷代古聖先王都是相應的,我們在《孟子》當中,孟子談到大舜,說到大舜還沒聽到這些道統、這些教誨之前,他的生活跟森林裡的野人差不多,走路的時候旁邊還有一隻野豬,睡覺的時候旁邊很多山、石頭,差不多。差別在哪?到了他「聞一善言,見一善行」,他真正聽到一句好教誨,看到一個好的榜樣,他就勇往直前的去效法。勇猛到什麼程度?孟子比喻就像洪水潰堤,那個衝力很大,誰也攔不住他斷惡修善。我們想一想,跟大舜的情況有點不一樣,大舜一聽到好的教誨,看到好的行為,那個斷惡修善誰也攔不住他。我們斷惡修善是聽到人家幾句話,就把我們攔下來了,動力就沒了,差就差在這個心境當中。這個是好古。

  「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」,我們揣摩這個境界。見到不善的就像探湯一樣的,大家探過湯沒有?就像媽媽嘗一下那個熱湯,小孩子一不小心去碰到那個湯,是怎麼樣?這樣就回來了,是啊!我們起一個邪念馬上跟探湯一樣,那絕對不會被這些邪念跟煩惱給拉走了,那個覺悟的情況就像探湯,馬上警覺收回來。所以一個人怎麼毋自欺?邪念一起來,馬上像探湯收回來,這個才是不自欺。假如邪念一個接一個,那是被自己給出賣掉了,怎麼是不自欺?《大學》裡面比喻什麼是毋自欺?「如惡惡臭,如好好色」。就是見善如好好色,看到善,那個願意去學習的態度跟好色的態度一樣,就轉過來了,把好色轉成好德。比喻一般的人好色,說實在的,不止男人好色,女人都好色。女人說,這個女的好漂亮!連女人都是欣賞女人的色。這只是譬喻,是大家去揣摩那種動力應該是用在好德上面。大家有沒有讀書的時候,大學時候看自己的同學追女朋友追到茶不思飯不想,是吧?拼了命!拿那個態度來修學鐵定有成就,這叫如好好色。那種好善好德的心就是那種衝勁。見到惡,如惡惡臭,就好像你到一個房間裡面臭的要死,裡面有屍體的臭味,請問你會怎麼做?你馬上就跳出那個房間了,是吧?見到邪念、見到惡行馬上跳出來就對了。我們現在是貪念起來了,繼續在那裡沉浸,就拉不出來,就陷下去了。

  所以,信而好古,好效法古人的德行,而且古人提的這些重要的教誨,讓我們不能做的,我們馬上效法。而能信而好古,這個信產生了,人就不懷疑了。一個人在修身、修學的路上,常常會起的煩惱是傲慢跟懷疑,人能真正調伏掉傲慢跟懷疑,就少走很多彎路。比方我們學的過程當中,懷疑聖賢,其實懷疑當中就有傲慢,覺得自己比聖賢還高,或者對別人傲慢,懂道理多了,傲慢就起來。甚至於在修道的路上,常常懷疑自己行不行,這個都是疑。有人說:我相信古聖先賢,不過我就是懷疑自己。有沒有道理?有沒有道理都先對第一句,隨順聖賢教誨。請問哪一個聖賢人說,對經典很有信心,就對自己沒有信心?有沒有?你看,我們又發明出一句。孔子給我們的教誨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顏子、孟子是告訴我們,「舜何人也,予何人也,有為者亦若是」。所以,只要我們懷疑自己,鐵定對聖賢人的話還打折扣。

  我從小成長比較沒有信心,為什麼?因為我沒有才華,成績又不好,長的又不帥,在現在這個社會很難有信心。其實人找信心都從哪找?從外找,希望贏得別人的認同。累不累?那是無底洞。今天他認同你,你就高興了,明天他不認同你,那你不就躲在房間裡哭了!再來,今天他認同你,另外這個人不認同你,那你要苦到什麼時候?今天這個人說你漂亮,明天那個人說你不漂亮,你就沒自信。我光講就累,覺得人搞那些事情真複雜。不過我也曾經陷了很久很久很久的歲月,小時候成績不好,選班長都沒有我的分,什麼演講比賽、朗誦比賽、作文比賽從來沒參加過。後來念了大學還參加過幾次,真特別,好像是年紀大了,這應該用哪一句成語比較適合?用我們閩南話,年紀大了,「人老了才出疹」,意思就是人年紀大了才出水痘,就是那個意思。

  為什麼我大學的時候可以參加比賽?因為我大一的時候去參加辯論比賽。看不出來!因為學長找不到人,才把我拉去。所以告訴大家,每一次找我都是找不到人,你看我有沒有信心?而且,這件事情還有一個重點,就是不懂得拒絕人。你答應別人,首先要衡量一下自己能不能,「事非宜,勿輕諾,苟輕諾,進退錯」。到時候你也很尷尬,你朋友也很難受,因為你又不是故意的,最後搞砸了。這個功課是必修,人要懂得進退,懂得什麼時候該拒絕,什麼時候該承擔。結果我沒有拒絕就尷尬了,上台去要講十五分鐘,時間到才可以下來,我七、八分鐘就沒詞可以講,又得站在上面,怎麼辦?對著台下笑,從左邊笑過來,右邊笑過去。不過也是一次難得的經歷,讓我練傻笑。大家以後假如遇到尷尬的情況,就可傻笑一下,調解一下氣氛。

  後來我大學畢業念師範學院,有一次參加八百公尺接力,得了第三名,因為只有三隊參加。也是找不到人把我拉過去,我跑了八百公尺,每個人跑兩百公尺,跑得真的差點沒斷氣,太久沒跑那麼激烈了。所以我的信心是一直沒有建立起來。後來是聽師長講經,說古聖先賢傳下來的都是真理,這個信心我建立起來了,不懷疑每一句經典。《大學》說有明明德,那我有明明德,但是很清楚怎麼恢復,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改習氣就對了。煩惱習氣愈輕,自己本有的智慧就慢慢提起來,恢復了。愈做愈學,愈覺得老祖宗講的真的,真實不虛。不然人沒有信心真痛苦,有時候還得跑去問人家: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?人家說:你要聽真的還是假的?

  我覺得我們這個時代的中華兒女挺可憐,喪失民族自信心,不從經典明白人生,常常聽人家人云亦云。有些心理測驗從西方來的,自己沒信心,跑去做心理測驗。結果那些心理測驗,測驗出來說你的個性很像孔雀型的,你個性很像老虎型的,我還曾經做過一個試驗,說你的個性很像無尾熊型的。做完以後,自己高興半天,我很像孔雀,我很像老虎。你說人不明理,活到什麼分上?像畜生都可以高興半天。你說我們的祖先在天之靈,看到這個現象多痛心。歷代樹立了這麼多的聖哲人,你們不去效法,居然找去跟畜生比,還比的這麼高興。曾經還看到一本書,你要把孩子教成狼,孩子教成羊,聽說這個書還挺暢銷的。為什麼沒有出一本書要把孩子教成堯,孩子教成舜?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到了要認祖歸宗的時候,要認這些古聖先賢為祖先、為老師,好好效法。

  真信聖賢,真信經典,常常把這些教誨放在心上,不懷疑,好好認真去做,愈做愈覺得講得真有道理,你就體證到這個真理,信解行證。而這一點,老實、聽話,而且老實、聽話的人怎麼看出來?不能口頭上說我挺老實,我挺聽話的。重點在有沒有真幹?真做了才是老實。好像聽老師講,對對對,都很有道理。回去不做,那叫應付,那不叫老實。顏子做得非常好,孔子回憶到,「吾與回言終日」,我跟顏回講課講了一天,「不違如愚」。他聽的過程當中,都沒有懷疑,沒有質疑,就一直吸收一直吸收。所以感覺,他到底有沒有聽懂?連一點反應都沒有,就是一直聽一直聽。不違就像愚人一樣,很憨。但是,「退而省其私」,他離開以後去觀察他私下的情況,「亦足以發,回也,不愚」。孔子給他講這麼多,他都沒有任何疑慮,孔子想他到底有沒有聽懂?私底下觀察一下。亦足以發,「足」就是他很能夠,「發」有兩個重點,第一個,發就是落實在他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,他聽懂以後就真做了。第二種意思,是他能夠把這個義理完全的講給他同學聽。他當助教,聽懂了,講出來,理都是完全貫通。所以孔子講到,自從顏回當了他的學生以後,他其他的學生得到很大的益處。那代表顏回他帶動力行,而且自己又契入那些道理,又能隨一些機緣給同學勸告,回也,不愚。而在《中庸》當中,孔子又講到,顏回是「得一善則拳拳服膺,而弗失之矣」。就是他聽到一個善的道理,完全領納在心中,絕不忘記,拳拳服膺,不可須臾離也。從這裡我們就看到顏回的老實聽話,真去做了。

  而真幹,首先要從「毋自欺」下手,要打破這一關,修行才有商量的地方。我們不自欺,這個毋自欺當中,剛剛也跟大家講到《大學》裡面說的,「所謂誠其意者」,一個人要讓自己所有的意念都是真誠流露,他首先要不自欺才能真誠,不自欺就要「如惡惡臭,如好好色」。就是我們剛剛說的,「見不善如探湯」,馬上縮回來,「見善如不及」,好的趕緊去學,不好的趕緊斷掉,這才是不自欺。而不自欺當中,改過很重要,「過則勿憚改」,一發覺過失,要勇於去把它改正。孔子在《論語》當中有提到,「吾未見能見其過」,前面應該是有「已矣乎」,大家以後在《論語》裡看至已矣乎,那句話就是很重要。為什麼已矣乎很重要?已矣乎用現在的話就是「唉」。告訴大家,聖人嘆氣都是重點,這是千古一嘆,希望這一嘆連二千五百多年後的人都能覺悟。

  「吾未見能見其過,而內自訟者也。」孔子感嘆到,他幾乎沒有見過能見自己的過失,又能自我反省的人。從這句話我們看到,一個人要改自己的過,首先要先知過,見其過是知過,不知道問題沒法改。內自訟是什麼?悔過。悔了以後,「過則勿憚改」,還要下決心去改。所以人不懂得知,不懂得悔,他更談不上改過。師長有句話讓我們印象很深,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,今天不迷糊了。所以發現自己過失,好不好?開悟了。哪怕是別人指出我們問題,也很高興,他幫我們開悟。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。這談的都是實質上的認知。

  我曾經也是遇過一個朋友,我們見面兩天,剛好一起坐電梯。一進來,他就對我講:你覺得我有什麼缺點?你現在馬上幫我指出來。諸位學長,你會怎麼做?我才見他兩天,我又不是每天拿個放大鏡看人家的缺點。可是他很認真,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。這時候你們不知道怎麼做?剛剛才跟大家分享過,傻笑!真的,哪有說兩天我們就拿著放大鏡一直照人家的缺點,不是這樣子的。當然我們要能夠贏得別人給我們多提問題,首先一定是我們要有「聞譽恐,聞過欣」的態度,才能感召來。人世間的因緣,其實都是自己的心感召來的。他怎麼那麼多人勸他,怎麼都沒有人勸我?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。現在來了,真的都沒有人勸我,你也不要去強求,你也不要一找到人就說勸我一下,人家會覺得你腦袋有問題。一切緣分要讓它自然而然,不然你會把人家給嚇到。人家才跟你認識一天,馬上把他找過來,趕快講出我的問題,不然你就沒有道義,「善相勸,德皆建」,趕快講。緣分還是水到渠成,自然而然為好。真的自己沒有人勸,那就自己找!善觀己心,常常聽經。而且聽經的時候,時時保持一個心態,就是在講我,就是講給我聽的。假如是這樣,哪有說聽兩個小時下來,沒有察覺自己問題的,不可能。一察覺了趕緊改,趕緊用功。聽經如是,讀經亦如是,體會經典的時候都拿來對照自己。

  再來,「見不賢而內自省」,我們現在因為學傳統文化學的比較晚,成年才學,所以有時候看不到問題。這叫習氣使然,渾然不知,發覺不了。當局者迷就是這個道理。比方很細微的,有時候我們看人,右邊有人講話,我們不經意的這樣看。我眼睛太小了,你們沒看到,對不起。比方這邊出聲音,或者那邊的人講話,在你右邊的人講話,然後你這樣,有沒有這樣?心行一如,行為跟心是相應的。人為什麼會有這個動作出來?對人不尊重。不然一有聲音,你是這樣去聽。但是誰容易發現自己這麼細微的動作?旁觀者清,人家旁邊一看就看出來。所以當看到別人的問題,馬上怎麼樣?迴光反照,我有沒有跟他同樣的問題?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。我剛剛這樣看,眼睛有點肌肉抽筋,不習慣這麼看。所以好也是習慣,壞也是習慣,等這個不好養成習慣,再拉就累了。

  改過當中,袁了凡先生很勇猛,他發要行三千件善事,做了十年。還有另外一位讀書人,他做了三年就感應了,明朝的俞都先生,號淨意道人。大家有讀過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》嗎?這篇文章是最好教導我們如何做到毋自欺的一個好榜樣。這個俞公,小的時候特別聰明,十八歲,他是多才博學,十八歲就考上秀才,秀才就領國家給他的一個俸祿。可是十八歲考上秀才之後,就一直沒有再考好。到了壯年,家裡貧窮,收一些學生,教書。還跟他以前讀書的同學結文昌社,就是一起依照文昌帝君的教誨來行善,也是挺有心向善的。而且這個文昌社裡面,很強調的就是惜字、放生、戒殺,戒淫、戒殺,還有防口過,這五個重點。

  結果他做了好久,七次考試都考不中,連舉人都考不中。生了五個兒子,死了四個,一個八歲的時候在玩就走丟了。生了四個女兒,死了三個,剩一個。所以在他四十七歲的除夕夜,夫妻跟女兒坐在那裡很淒涼,形影相弔。可是他心裡就覺得很不能接受,有怨天尤人產生,我做了這麼多的善事,怎麼我的人生、我的家庭卻是這個結果?而且他已經好幾年都是寫疏文,請灶神爺幫他告訴上帝,我做了這麼多善事,上帝應該了解我,知道我,應該降福給我。而他自己自我反省,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大的過失,怎麼遭這麼慘的人生際遇?大家看,講到這裡,俞都先生是從小讀書人,十八歲就考上秀才,而且還教私塾,教人。請問大家,反求諸己的態度他入心了沒有?沒有。經典入不了心,改的了命嗎?改不了。所以,改習氣才是立命、造命最重要的基礎,不是懂多少道理。

  結果他寫了這麼多年,命運還是沒有改變。除夕夜那天,他在那裡哀嘆的時候,突然有人敲門,到他們家裡來。這個長者他說他姓張,聽到他們家的哀嘆聲就進來了。告訴他,仁兄,我知道你們家的事很久了,特來安慰你。俞都先生覺得這個人也很特別,對他也特別恭敬。然後就開始給他倒苦水,我做了這麼好多事,怎麼我的人生是這樣子?一一給這個張先生說了。結果這個張先生接話了:你們家的事其實我挺清楚,你「意惡太重,專務虛名」。這些話都是能不能不自欺的關鍵所在。第一句就告訴我們,修行從哪裡下手?意念,不然言行全部都是表面功夫,從根本修,心念要保持純淨純善。容不容易保持?不容易。找方法沒有?不容易保持多久了?很久了。兩年了?兩年叫什麼?打混,這不是學習態度。解決不了,趕緊找方法。

  所以孔子說:「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什麼意思?如之何就是怎麼辦,怎麼辦?一個人遇到什麼事情不會想怎麼辦?該怎麼辦?不會主動解決問題,沒有這個態度的話,那夫子說,我也拿他沒辦法。為什麼?「天助自助者,天救自救者,天棄自棄者」,自我放棄誰也幫不上忙。我們的意念不能保持善念,我們警覺到了,找方法沒有?有沒有人來幫我們?有沒有?假如說沒有的人,就是太沒良心了。為什麼?師父講經你聽多少內容?沒有教我們方法嗎?用上沒有?你要用它!所以學習的態度當中,主動解決問題非常重要。大家記住這句,「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」,自救而後天救,自助而後天助。你們有沒有經驗?自己真好學,動個念頭想要哪本書,那本書一個禮拜之後就出現了,有沒有這個經驗?對。老祖宗的學問叫天人感應,人的真心可以跟萬物相交感,但根源還在自己的心態。意惡太重,給我們提醒從意念下手。

  專務虛名,雖然在行善,還是自私自利,還是名聞利養,還是放不下為了自己的這顆私心。這個專務虛名是我們讀書人特別容易犯的,孔子在這一點上有太多的提醒,孔子講「古者言之不出,恥躬之不逮也」。古代人厚道實在,言語不輕易講,怕自己講了之後做不到,都是做到之後才來說。因為專務虛名最直接的表現,就是言行不一致,就整個都落到專務虛名,做表面給人家看。子貢口才很好,我們昨天提到的,孔子勸他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」,孔子又說到,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」。《論語》當中居然出現這麼多句子,可見得這個務虛名是很容易陷下去的一個陷阱,而言行一致也是入道當中最重要的關鍵之一。

  接著還提出他「滿紙怨尤」,滿腹牢騷,「瀆陳上帝」,一大堆牢騷、抱怨觸怒天地鬼神。天地鬼神都在希望他改善,都在庇蔭他,反而還遭他抱怨一大堆。所以,孔子是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,這都很重要。而人起怨恨心,抱怨的時候,埋怨父母,埋怨天地,埋怨他人,這個心念念念都在折自己的福報。所以人的福報每天加減乘除,「恩欲報,怨欲忘」。其實人常常把怨記在心上,那真的是自殘,自己傷害自己,不懂得愛惜自己。怨欲忘才是自愛,恩欲報是自愛,把自己的恩感心不斷向上提升。這個張姓先生直接了當把他的問題指出來,說到:老兄,你恐怕受上天的責罰就快到了,你還抱怨。

  俞都先生非常驚訝說:冥冥之中,舉頭三尺有神明,都會記。可是我誓行善事,奉行文昌帝君這些教誨這麼久了,難道我所有做的都是虛名嗎?人家指出來,他當下還不承認,我做那麼久了,最起碼也有善吧!這裡提醒我們,有時候人家指出我們問題,我們不要馬上:沒有,不是像你說的這樣。人家話就接不下去了,人家就不願意勸你了。人家勸我們,哪怕講十件只有兩件對,兩件你感謝他,八件怎麼樣?人不知而不慍。八件就是訓練自己被誤解的時候不要急於去解釋,這也是修養。我看很多修行人確實很願意行善,但是受不了別人誤會,人家一講他哪一句不對,不行了,跟對方就在理論,這樣的心胸還是不夠寬大。

  幸好這個張姓人士是有來歷的,不然俞都本人不願意承認,一回回來,有時候他接不下去。但是這個張先生調查清楚了,一一跟他講。你說你們惜字,可是我為什麼看到你們常常拿著這些紙張去粘窗戶,根本就不尊重這些經典。只是平常走在路上,看到旁邊有人,裝著行善,蹲下去撿垃圾、撿紙,然後拿去燒,別人就說這是好人。還是務虛名,自己私底下做的都不珍惜字紙。又提到,人家每個月放生都是別人主動的,你從來沒有一次主動,所以你的善心沒有從內心真正發出來。而且,這麼多年來,你們家常常還有螃蟹、還有蝦,這些生命你都煮來吃,你說你愛惜生命是真的還假的?還有說防口過。你的言語非常敏妙,你一開口,旁邊的人都會被你的口才給吸引、給折服。你平常在跟朋友談話的時候,挖苦別人、取笑別人都很多,所講的話觸怒鬼神。自己其實也覺得有點刻薄了,但是還是忍不住講那些話。你的言語折了這麼多福,自己還覺得自己滿厚道的,實在自知之明太差了。

  而且又說到,你說邪淫這件事,雖然沒有實質的行為出現,可是你每次看到漂亮的女生就一直看一直看,拉都拉不回來,只是沒有惡緣出現,不然早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。然後問他:你能像柳下惠一樣,抱著一個女生都不亂嗎?舉了這些點,真的都切中他的問題。然後還告訴他,你寫這麼多疏文,上帝派了很多人來查,查了數年之久,一個善都沒有。反而看到你每天貪念、淫念、嫉妒念、褊急念、高己卑人念(這是傲慢)、憶往期來念(憂慮牽掛)、恩讎報復念(瞋恨心),常常都固結在胸中,每天都是這些念頭,神明都記得很清楚。你災難快降了,你逃都來不及,居然還在那裡求福?什麼都給他點出來了。所以俞都先生馬上跪下去,懺悔了。

  明天我們再來談談這個張先生怎麼樣來勸他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三年就把他整個命運給轉過來。好,謝謝大家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