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第三屆中華傳統文化進修班—4500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五集)  2010/12/7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46-0005

  尊敬的諸位長輩,諸位學長,大家早上好!我們這一週勵志格言是曾子給我們的教誨。曾子,夫子在《論語》當中有提到「參也魯」,這個魯的意思是遲鈍。為什麼曾子他屬於比較遲鈍的程度,最後他能到宗聖?這個宗就是得孔子之心法承傳孝道,這個中是什麼學問、什麼關鍵?這是我們的學處。諸位學長,你們從小到大,有沒有親朋好友說你是遲鈍的?都沒有,都是敏捷的。遲鈍有時候是比較老實,敏捷有時候怕聰明反被聰明誤。而從曾子這一段教誨我們可以感受得到,曾子很有使命感,任重而道遠。一個人求學問的成敗關鍵,他能不能提升,跟他的責任心、使命感有絕對的關係。世間人為名利而忙碌,名利是他的動力。讀書人的動力在哪?道濟天下,他要求得真實的智慧能去利益他人,「己欲利而利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。

  你們今天都不看我了,都一直抄。What happen?什麼事發生了?前幾天你們都跟我挺有默契,都看著我,今兒怎麼?不是風動,也不是幡動,是我們的心動了。動了什麼心?慢慢回到以前的慣性了。什麼是學習?抄愈多愈是學習,你看我筆記抄這麼多本,這當下已經在給人家炫耀,不知道。大家別緊張,我們課程這些講課的資料,到時候都會發給大家,重要的是用心。我剛剛講了曾子,大家把話抄進去了,但是曾子的精神入心了沒有,任重道遠了沒有,弘義了沒有,百折不撓了沒有?這個心真的領受了,當下自己的境界就提升上去了。所以以前人聽課,有的聽到一半就開悟了,為什麼?他馬上執著分別煩惱放下,他智慧就現前了。你們都不抄了,你假如不抄會很難過,你抄沒關係,我不想惱害大家。但是每一個人學習,要很清楚自己的狀況,我怎麼學才能得利、才能提升。不能我的習慣就是抄筆記,抄到最後好像自己也覺得沒有得到什麼,那這個抄筆記就變執著了。所以能領會多少趕緊去落實、去做,這個很重要。我們知道曾子他的程度不算很好,他是遲鈍,最後能有這麼高的成就,「慕賢當慕其心」,他立身處事,他求學問的態度、心境,我們有沒有領納在心上效法他?剛剛我們是從曾子這一段話去領會他的修養,往後我們還會針對曾子很多的話再來效法他。今天剛好開始念的這一句,跟大家做個交流。

  我們這幾節課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的學習,有效的話,那會覺得煩惱輕、智慧長,這才有效。假如學了之後煩惱愈來愈多,情緒起伏也大,那這個學習鐵定出狀況,要趕緊找出問題修正一下。正確的狀況應該是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才對。一開始我們談到學貴立志,曾子剛剛講的「任重而道遠」,這個就是立志。我們又講到學習的次序,信解行證,而這個行是關鍵,做了之後就會很有感悟,信會更深,解會更徹底,解行要相應。《弟子規》告訴我們,「不力行,但學文」,這個就是有解無行,就「長浮華」。我們讀了很多經,聽了很多課,很多道理懂了,落在表面上,沒有真正對治自己的習氣,慢慢的就拿著道理去要求別人,就長浮華,所以這個習氣特別容易犯。孟子兩千多年前就提醒我們,「人皆好為人師」,所以「古之學者為己,今之學者為人」。這個為己,我們剛好之前講學習的次序的時候、方法的時候,有提到「切己體察」,每一個道理是拿來對照自己、要求自己,這個心態就很正確。因為古代的人他明白一個道理,「成己才能成物,立己才能立人」,他知所先後,身修才能家齊,家齊才能國治,所以一定要以修身為本,那他當然要提升自己。所以這個為己,拿道理對自己開刀,對自己的習氣趕盡殺絕,對別人要厚道三分。說實在的,這些話語歷代的聖者不知道說了多少次,其實都是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。

  其實我們跟人家相處,讓身邊的人覺得壓力很大,基本上我們的態度就有問題,可能我們對人要求太多,甚至眼神都有殺氣,「你都學多久的人,才這種程度。」雖然我們是在心裡想這個事情沒說出來,但是這個殺氣已經送過去了。「學問深時意氣平」,真有學問,給人如沐春風才對。而當我們學的東西是去看別人,我們的精神就耗在這些東西上面。「工於論人者,察己必疏」,一個人很會談論別人的長短、好壞;這些話語其實都很深刻,我們有沒有真正體悟在心上,調整自己的心態?我們冷靜去看,我們這幾代人的根基都不牢。比方以我來講,我小時候兩歲就到高雄市去了,就在大都市裡生活,沒吃過苦,所以是養尊處優。成長的過程當中升學主義掛帥,無形當中嫉妒心上來了,見不得人好上來了,攀比心上來了,這些習氣不知不覺都上來了。雖然這幾年在學傳統文化,又不是經典一打開習氣全跑掉了,是不是這樣?所以真正下功夫察自己的過失,真的都覺得時間不夠,聽經、讀經調伏自己,讓自己更明理的時間都感覺不夠。所以很多過來人的言語我們不能等閒視之,那個都是真實修道的功夫,特別提醒我們。

  夏蓮居老先生說道,「真學道人無剪爪之暇」,連什麼時間都沒有?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沒有,「安有功夫說閒話」。這些都是過來人說的,體會不到是我們根本還沒入門。走在修身的路上,重要的是克己的功夫,克除自己的習氣、煩惱。夏老又說,一個人須「打破自欺一關,始有商量處」。自己到底是什麼程度都搞不清楚,沒得商量,沒得修。這麼多妄想,甚至於常常看別人過失,怎麼修道?修不了。而且要清清楚楚看到自己滿身都是過失,這個時候功夫才有下手的地方。我們一天都不知道今天做錯什麼事情,那是糊裡糊塗過一天,「一日不知非,則一日安於自是;一日無過可改,則一日無步可進」。我們都是沒有基礎的幾代人,假如都還很自滿,覺得自己學得很不錯,那是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問題。所以我們今天還有時間在講一大堆閒話的時候,其實已經心都是散亂的,沒有辦法觀照自己的問題去下功夫。

  這句話講完了,會不會有新的執著產生?會不會?所以這些教誨是藥,用對了能治病,用錯了會反效果。所以每一帖藥還要配上一個藥引,什麼藥引?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。這一句話不可須臾離也,為什麼這麼說?比方這一句話我們聽了,回到寢室去,你的室友跟你說:「昨天休息得怎麼樣?」「不要說閒話。」「你媽最近好不好?」「不要說閒話。」那是對自己,不是對別人。說實在的,人家問你媽好不好那是關心,也不是閒話。我們懂了,先要求自己,不要要求別人。別人真說閒話?一個人修行的功夫在哪?不被境轉,你要轉境,你要順勢而為。然後告訴他,「父母離塵垢,子道方成就」,幫助父母了脫這些煩惱,才是真正的孝子,那你不就順勢而為了嗎?你一下跟他說別說閒話,你看他三天緩不過氣來,是不是?人家的氣剛好流到那裡,你啪一掌就給他,他就內傷了。懂得調劑人情,才能發明事理,這些話語都很可貴,都是知所先後。沒有調劑人情,那些道理人家一聽就是硬梆梆的,就是很難接受;要體恤到人心,再順著把一些好的道理跟他分享。調劑人情,人家歡喜,對我們才有信任;沒有信任就急著要給人家講道理,都是好為人師,控制欲望太強。「君子信而後諫,未信則以為謗己也」。

  孔子的學生當中誰的口才最好?子貢。大家注意看《論語》裡面談子貢,很精彩。「子貢問君子」,請教君子,問人怎麼樣提升自己道德學問。孔子講,「先行其言,而後從之」,就教他,你想說的先做到,做完之後再說。有沒有很針對子貢的問題?有。子貢口才很好,口才很好難免不知不覺言過其實,就不好了,慢慢的言行不一致,人就不實在了。所以《中庸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言顧行,行顧言,君子胡不慥慥爾」,君子是非常謹慎,要言行一致,表裡一如。我們在這個社會風氣之下很欣賞口才好,我到大學,第一次跟大學生分享完下台,我講了兩個多小時,一下來有一個學生很興奮跑過來,「老師,你的口才真好!」我都涼一半,兩個半小時講了這麼多東西,他留的印象是什麼?口才。所以《才德論》說道,「才者人之所愛,愛者易親,嚴者易疏」。為什麼?聽到道理,自己沒做到,有點距離感;可是一看到才華很嚮往,趕緊跟他討教,跟他學習他的才華。

  大家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一個團體,比方做一場報告,當那個報告的代表講完了下來,所有的同仁上去祝賀,「講得真好!」好不好?這個風氣是錯誤的。講得真好,要做得真好,什麼講得真好。這句話背後是什麼?他的任務在哪?把它講好。那就麻煩了,人的功夫不用在確實去實踐上面,很多做報告的人都是這樣,專注在這裡。所以「上以言語為治,下以言語為學,世道之所以日降也」。整個社會的風氣為什麼在往下降?有一個現象,上位者、領導者覺得講出來了,發表政策講得非常好就是在治理天下。最後變成什麼?口號一大堆,口號多了以後失信於人民、失信於天下,這怎麼是治理?所以真正會治理的人言語都少,實幹,做出來再說。上以言語為治,底下的人,下一代、年輕人卻覺得口才、言語是學問。大家注意去看現在世面當中有多少《講話的技巧》、《怎麼說服別人》,都是在出這些書。其實這些書所談的道理,學的人心態錯了,那些書對他不見得有幫助。其實你看,曾子講的「誠於忠,形於外」,這個才是真學問。心裡不真誠,只在下言語的功夫,根本無法跟人交心,根本無法真正感動人。為什麼世道會一直降下來?捨本逐末,德是本,才是末,都被這些才華給吸引過來,時間都耗在這裡了。

  所以我們今天大家一起來共學,假如我們回去就是,「好!我多抄一點,回去好好給他們講個三天三夜,他們一定說,你整個人都不一樣了,太有學問了。」這個心態叫什麼?今之學者為人,學了幹什麼?講給人聽的,謀得人家的肯定,這也叫名聞利養。我們雖然在弘揚文化,可能我們會犯這個時代最常出現的問題。大家看民國初年這些文章寫得特別好的人,還拿到博士學位,世界還肯定他的學術的,最後什麼?過河拆橋,把文言文廢掉。而這些人卻都是從小讀文言文,他才有這麼厚的文化功底。但是他學著學著,統統把這些道德學問當知識,當自己往後謀取自己功名利祿的工具。因為他有學歷,因為他可以把這些經文都念出來,人家都被他唬住了,可是他卻連一個不忘本的心態都沒有植在他的心中。所以今天假如我們的下一代背了一大堆的經文,孝不懂,知恩報恩不懂,我們又栽培出可能是跟那個時候差不多,要來同樣是毀傳統文化的人,就是被我們培養出來的,所以這些我們可不能不清楚。

  不要說遠的,我們現前的小孩子、小學生,只要他不強調克除自己的習氣,他只要懂得幾句《論語》,保證對父母都傲慢。有一個小孩子,他媽媽有點情緒,他就跟他媽講:「媽,孔子是溫良恭儉讓,妳怎麼沒做?」自己有沒有溫良恭儉讓?先看他媽。以聖賢人的心境,不見父母過,這才是對的心境。我們看我們現在經典能背那麼多,父母的過時時還放在心上,這個就是我們沒有從心地下功夫。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,這個心有沒有真轉成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?心不轉,記的東西愈多,都是落在表面文章上面。所以剛剛跟大家談不能見世間過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你時間完全耗在這上面,不可能自己能下得了太多功夫。

  所以又有一次,孔子又抓到機會教育點,「子貢方人」。你們聽到的這個經句不知道不要緊張,這句我又沒聽過,腦子又有點發慌。要平穩,沒聽過就沒聽過,沒什麼大不了。聖賢的教誨一句真做到了,你心性就契進去了,不要緊張。我一開始跟師長學習的時候,聽課差不多聽三成而已,因為很多那些名相我也不懂,但是我不緊張,為什麼?聽懂的都做不到,有什麼好緊張!趕緊先去做,你一下子統統要去把那些東西搞清楚幹啥?查了一大堆字典,吞進去,囫圇吞棗。重在心境的提升,雖然聽懂三成,趕緊落實,心境一提升,再聽,四成,慢慢五成、六成,不懂的慢慢就懂了,幹嘛這麼著急?懂的趕緊做,才能解行相應。心境提升沒別的,解行相應才行。而且這些念的經句到時候都會抄在那裡,別緊張,到時候要抄再去抄個痛快,沒有關係。大家互相扶持,有什麼擔憂都可以說出來,我們盡量協助大家。但是聽的時候要全神貫注,才能把這個理真正領納在心上。所以一節課過去了,真正留在我們心上的有什麼東西,那個就是我們用心聽感悟到的東西。心的感悟記一輩子,記在腦子的三天就差不多忘了。諸位學長,我們上個禮拜跟大家交流的內容,您還記得多少?那些就是你用心體悟的部分。假如我們剛剛問了這個問題,馬上「等一下,我翻一下筆記」,那就沒記在心上。

  「子貢方人」,方人就是批評人。「子曰:賜也,賢乎哉?」子貢,你很賢德嗎?「夫我則不暇」,假如是我,根本就沒有空餘的時間能夠去看別人的過失、批評別人的過失。這是聖人修學的心境,慕賢當慕其心。而夫子每天下功夫很深,「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憂也」。每天怕自己沒有德日進,過日少,這是夫子的心境。沒有時間去看別人的過失,批評別人的過失。我們既然跟孔子學,就把他的心境領納在心上。「德之不修」,還有什麼道德沒有好好落實的。「學之不講」,哪些從經典當中學到的學問,沒有好好講究深入落實的。這個講是講究,把這個理,思惟,怎麼落實在生活、工作、處世待人,學一句都是紮紮實實的。「聞義不能徙」,所有本分、道義應該做的,我有沒有馬上去做。「不善不能改」,我的善有沒有馬上去奉行,過有沒有馬上去改。「是吾憂也」,統統都是在自身上下功夫,擔憂自己蹉跎了歲月。所以古之學者為己。我們現在憂什麼?不憂自己有沒有提升,憂身邊的人有沒有學,都在那裡著急緊張。本末不可倒置,正己化人,成己才能成物。所以《呂氏春秋》有一段話,師長曾經寫成墨寶,「凡事之本,必先治身,成其身而天下成」,其實就是強調修身的重要,成就自己的道德學問。「成其身而天下成,治其身而天下治」、「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」,從自己的修身上下功夫。

  其實,你看我們已經第九天的課程,有沒有感覺到,古聖先賢講的話,其實都是一而再再而三,讓我們心要真正安在務本上面。真正去做就契進去了,不是要背一大堆。要老實、聽話、真幹才行。所以這一句話把我們很多煩惱都去掉了。人都寄望未來,我以後能做什麼沒有?煩惱。先把身修好,有智慧才能去服務人,要回到這個本上來。而這段話對於一個團體的領導者,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誨。為人父母,為人領導,為人老師,要在自己的德行當中下功夫去提升。但往往現在普遍的現象,都是去看孩子的問題、看下屬的問題,沒有好好提升自己就無法以德服人,最後要求人人家心裡也不服。所以要把那些紛亂的思緒,回到修身、回到務本上就對了。不然那些煩惱不把它調伏,歲月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,可能我們三年、五年之後還是原地在踏步都有可能。還是要君子務本重要。

  昨天有跟大家談到學習的次序: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、篤行。學習的方法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學習的內容,五倫八德為先。我們是比較沒有根基的一代,一定要從扎根做起,紮五倫八德的根,這個根少說也要紮個三、五年跑不掉。真把根基紮好了,我們現在是一門深入扎根,扎根的實質是什麼?對治習氣,一定要把貪瞋痴慢疑能伏住,最好能斷掉,那是最好。要伏得住,伏不住都還是被煩惱牽著走,自己都不自在,怎麼去讓人覺悟?我們的內容,上次也跟大家講過了,德育故事是五倫八德的表演,這內容是相應的,不是另外再開一門其他的內容,有理論、有方法,德育故事是帶表演。因為我們現在體悟的能力比較弱,講道理,聽歸聽,沒有辦法跟生活很快的結合起來,但透過故事比較容易體會。這個禮拜開始講德育故事,大家準備好了沒有?每聽一個德育故事,這個德育故事人的精神、德行就要跟我們融在一起,這叫善學。真的這種心境,這些聖賢人冥冥當中都在庇蔭我們。包含我們學一日常規,道德仁義非禮不成,禮是最重要的基礎,我們學了這麼多經典,具體落實就是守禮。生活的禮,處世待人的禮,五倫當中都是禮的呈現,從這個地方扎實的去落實就對了。

  再來,學習的心態,我們就孔子還有這些聖哲人學習的態度,來跟大家做一個交流。剛剛跟大家在談學習的內容是五倫八德,所以有一句格言就講到,「融得性情上偏私,便是一大學問;消得家庭內嫌隙,便是一大經綸」,這些格言都提醒我們,學問重實質不重形式。我們是學儒,不是儒學,學儒就是要克己。我們性情上有哪些偏私?比方煩、惱、怨、恨、怒,這個都是偏私。比方自私、虛偽、分別、傲慢,這個都是偏私。能不能調伏,這是學問。再來五倫當中跟人相處,跟家人、跟同事相處,家庭內的這些摩擦、不愉快,我們能不能包容?甚至於是家庭內的衝突,我們有沒有德行去化解?很多人面對家庭的問題逃避,然後自己還在台上講傳統文化,這不是本末倒置嗎?這是什麼?連第一關都還沒過。什麼是第一關?毋自欺。曾子在《大學》裡面講到,「所謂誠其意者,毋自欺也」。自己的修身、自己的齊家是本,利益社會是末,不能僥倖,僥倖就是不老實,就是自欺。回回來能不能修身,能不能齊家?人淨挑淨揀,那是分別執著,不能安住當下。不能安住當下,那個心性提升不上去的,習氣去不掉。

  對經典不能打折扣,人對經典打折扣那是大傲慢,學不來。謙虛才能學習,尤其連面對聖賢的經典都不謙虛,那骨子裡的傲慢太深了。虛其心,要受天下之善。我們求什麼學問?修齊治平的學問。沒別的,就是《大學》那段話,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。但是本在哪?在格物,在修身!我們有沒有真正在這個本上下功夫?《大學》說:「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無之」,不可能。可是多少在推廣的人,現在根本就不把這句話放在心上。為什麼?要不理不明白,要不虛榮心已經把他給障住了。我可以去利益人,我講了很多人感動受益。自欺欺人,道德學問來不得半點虛的東西。現在大家聽了得力,得力多久?沒有真正幹出來的功夫,講的那些話只是讓人一時激動而已,那不是實學,它攝受不了人心,它無法告訴人怎麼修才是對的。就為了人家一點激動,我們就覺得,我們幫到人家了,那面對看事情深度太淺了。在《了凡四訓》當中講到一段很重要的話,「不論現行而論流弊,不論一時而論久遠,不論一身而論天下」,這個是能看得深遠的人,他才能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後世的影響是怎麼樣。我們只看到一時的這些小利益,感動。問題是,假如我們不照經典做,最後出狀況了,家裡失和,孩子沒教好,所有天下人就看到,學傳統文化的都是家庭不好好顧,變成這個樣子,你說他還信不信傳統文化?我們讓人信傳統文化是信一時,還是信一輩子?這些問題都不思考,我們到底被什麼障住了?名義上在弘揚文化,實質上還是在搞名聞利養,還是在喜歡這些掌聲,沒法真正靜下來看自己問題。

  台灣最近發生一件事情,有一個演藝人員,知名度非常高,都在做公益,最後他的孩子犯罪被抓到監獄去了。到處在跟人講道,最後兒子進監獄,他自己從今以後也沒有在螢光幕上再出現了。流弊出來了。當然面對這樣的情況,我們心裡明白,不能犯同樣的問題。但我們對於他做的好事我們還是肯定,評判一個人、一件事不可苛刻,做的我們還是肯定,但是那種流弊,對於我們自身來講不能再出現。請問大家,大眾現在的信心牢不牢固?大家都覺得,大家都在學,好!好跟壞是同時並存的,禍跟福是同時相倚的,我們可不要被一片形勢大好,忘了本、忘了護念就不好了。現在大家學習傳統文化,那都是算一開始的那種激動、感動,他還沒化為一種理智的前進力量。他明理了,他才能理智。

  孟子又有一句話提醒得很重要,「其進銳者,其退速」,一個人前進得愈快,很可能他退的也是愈快。傳統文化的學習跟弘揚,不是靠激情可以辦得到的,是要靠實踐、靠智慧才能長久。為什麼進得特別快?因為他是情感在帶動,可是當他看到的情境是他不能接受的、他否定的,他一下就退得很快。比方說我們現在在弘揚文化,很多義工來了,義工來幫忙好事,問題是他也要學習,他是我們最近的人,我們要護念他。假如我們活動一直辦,義工身心都受不了,最後都離開了,那我們這個弘揚有什麼意義?我們把最近的忽略了。就好像家裡人不關心,盡去講課,這哪是經典的教誨?本末、主次要分清楚。什麼是主?齊家是主,利益大眾是次。你真正把家經營好,講出來每一句都是真感情,好文章。家都沒有好好的去盡本分,講出來的統統只是文字,是經句而已,不是真正內心的感悟。要是實的,不能是虛的。

  我們了解到學問要務本,學問要從當下對治自己的心,提升自己的心境,我們要消得家庭內的嫌隙,這句話現在能不能做?你說我們現在到馬來西亞來了,又不在家。家在哪?「四海之內皆兄弟」、「事諸父,如事父;事諸兄,如事兄」,一個人心愈平等,心胸愈寬大,珍惜這個因緣,我們現在就是一個大家庭。我們怎麼來包容不同的人、體恤不同的人?放下自我,時時為別人著想,這個就是會用功。能為他人著想是天下第一等學問。其實學問要上去沒別的,一定要先把自私自利放下,都只想到自己,這個再怎麼學也上不去。比方我們住在一起,每個人生活習慣不同,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。「大其心容天下之物」,沒有什麼人事物不能包容的,人與人相處守六和敬就能和睦。我們看六和敬,可能有一半的學長都能把六和敬念出來,但是這幾天來,我們跟所有的學長相處,心裡有沒有情緒?有,和敬就沒了,那六和敬對我們只是知識,不是學問。我們到底是在學儒還是搞儒學,都從這些生活處世當中一看就明白,騙不了自己,更騙不了明眼人。

  第一個,「見和同解」。我們所思所想、所言所行,有沒有跟經典是相同的?不能跟人相處,都要聽我的,那是傲慢。聽聖賢人的教誨,這是一個團體能不能凝聚最重要的一個心態。都依《弟子規》,都依經典來做。這個「和」字我們想到孟子給我們提醒的,「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」,所以人和就是處眾的功夫。跟人相處,這個功夫一定要有,沒有這個功夫,想要利眾,無有是處。你說我很有能力,跟人處不好,每天都添麻煩,那些能力很難長久利益團體。很可能一個團體就光處理我們常常跟人家摩擦衝突這些事,就不知道耗了團體多少時間。所以不能跟人相處,走到哪,兩個字,添亂。對不起,今天都跟大家講老實話。我們不忘初心,我們來傳統文化做什麼的?來弘揚,來行道的,不是來虛的,不是來每天活得不明不白,到底自己學得是進步還是退步搞不清楚。所以我們要栽培人才,第一個要栽培的是自己,第一個要護念的是自己。首先扎根,調伏習氣;再來處眾,處眾也叫開拓;扎根期,處眾開拓期,才是發展,才能很好的去服務他人;最後自己的德才趨於成熟,這是成熟期。我們今天調伏不了自己的習氣,我們還覺得我們自己可以帶班,那這個就不知道是誰的邏輯了。我們上台去講給別人聽的到底是什麼東西、是什麼學問?孔子也講得很清楚,「記問之學,不足以為人師」;「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」。溫故為什麼能知新?因為那是真實去做的,自自然然有很多感悟可以供養給他人。

  我們處在團體當中跟人不能和,一定是什麼問題?第一階段出問題了,習氣沒有去掉,傲慢沒有去掉,脾氣沒有去掉,貪心沒有去掉。為什麼說貪心沒有去掉?在家裡很舒服,家裡的人都順我,這裡的人不順我,不高興了。貪順境,不順己意就生煩惱,那還是貪。有時候這麼講可能有人又說,蔡老師你不知道,我的情況很特殊,你沒有遇到這樣,你福報大,你都沒有經歷過這些,你不能體會我的辛苦。我看我還得去多吃點苦,多經歷一些。因為有一次,剛好一個婦女愁眉苦臉,我們有讀古聖先賢這些經典,覺得人生可以過得很自在、很有意義,看她這麼苦很不忍心。雖然不認識,很自然就跟她聊起來,聊著聊著,原來是夫妻的事情。講著講著她說,你講得挺有道理的,慢慢那個眉頭就開了。我愈講愈起勁,她也聽得挺高興。差不多五分鐘之後,她本來是這樣,突然她說:你結婚沒有?我說還沒有。「哎呀,你不知道!」一句話,我前面講的全白費了。告訴大家,我這一輩子沒結婚,不代表我以前沒結婚。每一個人這一輩子來要學的功課不一樣,人家這一輩子功課還沒做,是上輩子已經做完了,是不是?我是比喻,我不是說我做完了,還差得遠。真的,人有時候釐不清這些問題,盡拿自己的長處去看別人的短處,「連這個都放不下,真是的,我一下就放下了。」問題是自己還有放不下的,可能自己放不下的人家放得下。所以還是要拿自己開刀最重要,不然精神都耗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面。

  我曾經在一個地方住了七個月,那個地方有很貪心的人,貪到什麼程度?半夜都起來偷吃東西,那真的很厲害。還有一位朋友,我們住在一起,脾氣很大,大到什麼程度?有一次我們在那裡談話,談著談著他不高興了,進去廚房把刀就拿出來了。有一個人跟他講了不高興,他真的就會動火,刀子就拿出來了。還有一個愚痴,覺得自己境界很高,自己最厲害,然後把他太太氣得半死。一點本分都不盡,然後在那裡裝神弄鬼,愚痴。還有一個傲慢到,我在聽師長講經,他說你不要聽了,都要放下。其實意思就是叫我聽他的,不要聽師長的,你看傲慢到這種程度。我都遇過,而且還跟他們睡在一起。能不能容?能不能看他們像聖賢、像佛,行不行?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他有本善一定可以恢復;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那是染上的習氣,本來沒有的,沒有的當然可以去掉。真正遇到這些境界,我們是不是用這種精神,這個經句在提醒自己處世?還是尊重他、信任他、幫助他,而對他沒有指責、沒有挑剔、沒有對立?所以這個處眾才能真正看出我們的心量,貪瞋痴慢能不能伏得住。所以六和敬裡面才提醒我們,「戒和同修、身和同住、口和無諍、意和同悅、利和同均」。

  見和同解很重要的,自己要多薰習,知見才能保持正念;薰得不夠,煩惱習氣一下就上來。所以很重要精進,有時間讀經、聽經、學習,不打閒岔,見解才能時時跟聖賢人一樣。人一打閒岔,其實我們觀察自己,突然一個念頭跑出去,要多久才拉回來?比方我們第一節課一個小時二十分鐘,我們吸收了多少?昨天第二節我們不是回放嗎?大家有沒有感覺到,一個小時二十分鐘我們領受多少?還是第二次聽的時候覺得,「剛剛有講這句嗎?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?」那就代表那一段時間去哪裡了?到外太空去了是吧?照說專注的時候,每一句應該都可以記在心上,假如學習是呈現一個用心去領受,基本上應該所有都有印象,但是聽二次、聽三次之後更深而已。假如聽的時候覺得好像根本就沒有聽過,那代表我們在聽的時候還缺乏專注,容易分神。如何專注?沒有別的,精進,下功夫。所以這個沒有捷徑,一定要多精進、多薰習。

  再來,多分享。比方今天剛好你對這個經文的體悟很好,趕緊去跟室友分享,你提升了,同時也供養他們,然後大家的見解愈來愈一致。而且很有意思,比方一堂課下來,比方四個室友,講的重點一不一樣?不一樣,可是四個都分享完之後,大家對同一堂課的深度、廣度都不一樣,分享彼此的喜悅、法喜,「見和同解」。「戒和同修」,一日常規依《弟子規》來做,依《了凡四訓》來做。而這個戒很重要的,要求自己,不是要求別人,多反省,多觀照,戒和同修重要的心態。「身和同住」,大家住在一起,生活習慣都不同,都需要調整,所以要多包容、多體諒,有這樣的心境才能跟人相處得好。多體諒,體諒到什麼程度?走路都會體諒,講話都會體諒。比方說我們出國,在五星級飯店常常會聽到很多人講話很大聲,他就沒體諒到別人。比方人有時候一高興,就會如入無人之地,在飯店裡面辦講座,聽得高興,「今天太高興了!」結果那時候是晚上十一點半,還有很多客人,人家在睡覺。結果人家一打開門,誰在那裡大吼大叫?一看,就是學傳統文化的,你看牌子還吊著。這反效果了。學了之後表現在哪?就在這些細節當中。不是台上滔滔不絕,一下了台這些都注意不到,那不妥當。要多體諒,走路放輕,不要讓其他的室友,可能在休息,被我們驚醒。包含生活作息,以不干擾室友為一個原則。比方你睡到三點醒過來了不想睡,洗個澡,唰唰!可能室友本身睡眠就不沉,比較淺,你可能讓他就睡不著了,他又不好意思跟你講。所以總要在團體當中屈己成就人,給人方便。

  其實在屈己的過程就是在放下自我,什麼都好,只要能利益人就好,只要能利益人自己怎麼委屈都沒關係。練委屈好不好?好!很重要。為什麼?這是必修科目,委曲求全學不到,弘揚文化走一半鐵定添亂。師長已經給我們打預防針,告訴我們,這個時代弘揚正法要怎麼弘揚?要跪著把正法送出去。大家準備好沒有?這一句教誨非常非常非常的客觀,為什麼?文化斷三代了,大家都沒學,要求誰?所以鐵定這個工作是百年樹人的工作,哪有輕鬆的!現在連一點小事都容不了,小委屈就受不了,以後怎麼去,「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」,這是願發得很大,結果步伐都跨不出去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就從當前真正能容人、能體恤人、能處處為人著想下功夫。假如你真的體恤人,念念為人著想,之後你還覺得快活不下去了,請你一定要來找我。為什麼?用功用錯了。那是什麼?表面上做到了,內心心態不對。我們再來好好聊聊,我這裡有怡寶的白咖啡,這是怡寶的名產。

  「口和無諍」,不要去要求他人,講話「怡吾色,柔吾聲」,不要強勢,不要動氣,而且要多稱讚、多肯定、多鼓勵,口和無諍。「意和同悅」,這個悅就是內心很歡喜。當然能歡喜,有心境的提升,大家彼此切磋就能意和同悅。而且還要有一個心境,見人之得如己之得,多隨喜不要嫉妒,看到人家好,比他更高興。我們假如看到一個學長很精進,可不能心裡生起不舒服,心裡生起「那都死讀書,書呆子。」一個人善學,學到每一個人的長處,這個叫善學,包容每個人的短處。其實老天爺很微妙,有時候人遇到這些人事物往往覺得,天!老天爺怎麼跟我開這麼大的玩笑,怎麼讓我遇到這個人?其實他只要一覺悟,他就會知道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。為什麼這麼說?比方這個人很活潑,就會遇到一個特別中規中矩的人,兩個人就「天!蒼天!」其實說實在的,他們一轉個念,互相學習優點,就走中道了,但是就轉不過這個彎。誰遇到了?我跟大家講,每個人都遇到了。所以境界沒問題,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」,自己的傲慢、高下起來了,學不到別人的優點。最後「利和同均」,心態就是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,不分彼此。這是六和敬。

 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,我們下一節課透過孔子修學的這些教誨,我們來學習這些寶貴的心態跟方法。謝謝大家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