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《太上感應篇》心得分享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四十八集)  2010/11/1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33-0048

  尊敬的諸位長輩,諸位同仁,大家早上好!我們昨天講到「宜憫人之凶,樂人之善,濟人之急,救人之危」。

  「憫」跟仁愛、慈悲的心相應,憐憫別人錯誤的行為,或者是憐憫別人有凶災。而這個憐憫還要化諸於行動,常常只是在口頭上講著講著,都沒有真正去協助他人,去盡自己一分力量,那這個心就不夠真切。所以發心要真發出來,那就時時能憐憫他人,時時能盡力協助他人覺悟,他覺悟了他才不會有那些凶災。所以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,覺悟的人一定從因上協助,從因上化解災難。

  「樂人之善」,歡喜別人的優點,歡喜別人所做的功德,這對治嫉妒心。而這個「善」,對自己來講,自己行善,不能有希求別人肯定的心態。行善了,比方說,我們上台講堂課,下台心裡面就一直想,趕緊有人過來讚歎說我這一節說得不錯。這個心態是名聞利養。人家假如不讚歎呢?煩惱就來了。久而久之得失心就非常重,煩惱最嚴重的就是這個得失。看起來在講課給人聽,事實上心境一直在往下墮,可能自己沒覺察到。所以行善是盡道義,怎麼還等著人家來肯定、來讚歎,這個心態就已經偏頗。

  「善」以修道的人來講,修道之人最起碼都聽過這些徹底覺悟的教誨。聽過了,就要用這個來觀照自己、要求自己。所以修行人的善是不能摻雜一絲一毫的自私自利。比方說百分之九十五是為公,百分之五是為私,是善還是惡呢?這後面的流弊很大。他影響力大了以後,慢慢的這個自私自利的心會膨脹,就會出狀況。所以我們要要求自己,不能摻雜名聞利養、貪瞋痴慢、五欲六塵在行善當中。

  所以我們看,人一時行善,三年、五年行善很多,一生行善的人就不多了。除非他是真的沒有摻雜這些習氣。我們注意看很多皇帝一開始的時候挺好,結果過了一段時間,恭維的聲音太多了,他開始飄飄然,覺得自己很厲害了,晚年可能就出事了。我們讀歷史覺得,這皇帝太不應該了。坦白說,假如讓我們去幹,會怎麼樣?唐玄宗清醒的時候是「開元之治」,糊塗的時候是「安史之亂」。我自己去幹,我看「開元之治」也幹不出來。真正遇到那些境界了,我們抵不抵得過那些誘惑?其實誘惑還是緣,因遇緣才會產生結果,因還是在內心的習氣,還是在貪瞋痴慢疑上面的問題,這個我們要非常警惕。所以行善絕對不能染著上名聞利養的心。

  尤其我們有機會親近師父,是好事,也可能是壞事。好壞是自己決定的。比方說,師父到我們中心來了,有機會親耳聽師父教誨,終身不忘,照著奉行,這大好事。假如有機會親近師父以後,見到人就說,我跟你講,昨天我見到老和尚。那所有人說,真的,好羨慕你。自己就怎麼樣?尾巴就翹起來了。那這個還是名利心在作祟,自己不見得洞察得到。

  你說幹好事的人,「我告訴你,我吃素十年了」,「我告訴你,我聽師父講經二十年了」。那你看,這些心態都已經偏頗掉了,自己不知道。所以人最冤枉的就是,在殊勝的因緣當中橫生名聞利養心,那真是天大的冤枉的事情了。所以要護念好自己的起心動念,護念好自己的道業。不能夾雜,要清淨才行,心淨佛土淨,才能往生西方。

  所以「嚴以律己」,非常有道理,但「寬以待人」,人家百分之九十是自私,百分之十是為人,那我們要肯定他百分之十。不能人家做了一些好事,我們在旁邊說風涼話,「他都是帶著目的的啦!」這樣就不妥當了。人家在欣賞他的善,我們還踹他一腳,反而帶動人不懂得欣賞別人好、盡挑別人毛病,就會苛刻。所以了凡先生說的,「見人有微長可取,小善可錄」,要懂得隨喜功德。這是「樂人之善」,欣賞別人,擴寬自己的心量。

  「樂人之善」,另外一個角度,不言人家之惡,不言人家的缺點。這個在《太上感應篇》裡面好幾句都是強調這一點,不要攻擊別人的缺點。「道人善,即是善,人知之,愈思勉」,帶動一個人效法學習人家善行的風氣。「揚人惡,即是惡,疾之甚,禍且作」,你講人家不好,講到人家情緒受不了,火山爆發了,那可能衝突甚至仇恨都會產生。

  而且為什麼不能「揚人惡」?因為人他修行還沒到一定的程度,一聽人家的不好就落印象,那個印象很難拔出來,所以我們就無形當中造業。造什麼業?讓彼此可能不認識的人,或者彼此本來熟悉的人,我們這麼一批評,他們彼此就造成隔閡,造成對立,那就是造業了。我們一言一行應該帶動整個人與人、天下的和氣才對,怎麼可以去造成對立跟衝突,那這個就跟佛陀的教誨相違背了。

  古君子是連在別人面前講人家惡,根本就開不了口。假如我們今天遇到人就批評人批評得很順,那跟古聖人的差距太大了。世間的君子都做不成,那根本談不上說去作佛、作菩薩了。《無量壽經》非常懇切的叮嚀我們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」。一般的經典都是身、口、意,《無量壽經》,口、身、意,可見得要往生,這個口業要守好,每天這個嘴巴不知道動多少次。有沒有哪個同仁算過自己一天張口多少次?一不謹慎,這個口就造業了。

  所以大德講,「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。打得念頭死,許汝法身活」。邪念一動,嘴巴一開,就很容易造業。所以「話說多,不如少」。少說不是不說,真的有可以利益人的時候、讚歎人的時候、安慰人的時候,開口;對人無益的話,一句都嫌多。念佛都時間不夠了,哪還有時間去講這些無益於人的話呢?

  所以怎麼對治這個講別人過失的習氣?平常多念佛。今天要考試,你們怎麼沒反應?因為我剛好談到這裡就想到印祖說的,「行住坐臥,穿衣吃飯,從朝至暮,從暮至朝,一句佛號,不令間斷」。能這麼做,就好像人的心像湖面一樣平靜,突然起個波浪,馬上看得清清楚楚。平常念佛,一起個邪念要講人家是非,馬上警覺,那個話才到嘴巴還沒出去,「阿彌陀佛」,就把它給吞進去了。所以「阿彌陀佛」是妙法,可以對治這些身口意的習氣。

  切記,人都會落印象,我們不可以再障礙別人的清淨心、障礙別人修行。假如要談他人的問題,「規過於私室」,當面跟他談,真誠跟他談,可以的,那是盡道義,那不是言人家的是非了。這也是本分,「過不規,道兩虧」。

  假如我們勸他勸不動,緣不具足,找可以勸得動他的人,而且是真正確定為他好,然後我們談了之後他也不會誤會的,這個要客觀分析。比方你找這個人去幫他,你跟他講完,他反而覺得你是看他不順眼,那又造成是非。你找的這個人是什麼?「屈志老成,急則可相依」,他以大局為重,他很有修養。然後你是真正很真誠的希望幫助對方,把一些情況講清楚,希望他能夠去勸他。人是否真誠,人家聽的人可以感受得到。

  假如我們去跟他講,就是發牢騷,發脾氣了,那這也是錯誤的。一講起來,口頭上說,「我是為他好」,然後一講,激動得不得了,然後血壓都高起來了,那這個就自欺欺人了。明明就是動情緒了,還口頭上一直「我是為他好!」所以修行要先打破自欺一關,為什麼?因為我們現在道理懂太多了,明明念頭不對了,還講一大堆道理,好像很漂亮給別人看。這個要「樂人之善」,不揚人之過。

  接著,『濟人之急,救人之危』,非常能感同身受去幫助別人。聖賢人特別強調「救急不救貧」,只做雪中送炭,不做錦上添花。因為世間福報不夠,雪中送炭的事,太多需要做了。結果淨忙著錦上添花,其實那還是搞名聞利養,還是可能帶著目的要去巴結、要去諂媚誰。你說以一個國家來講,政府官員不是常常要討領導的歡喜,這個完全錯誤的,是要常常代領導去愛護人民,這是正確的。他的精神應該放在雪中送炭。

  在《論語》當中有一段話講到,「君子易事而難說也」,君子很容易相處,很容易侍奉,只要你盡心盡力為人民,他歡喜。「難說」是什麼?很難諂媚他,取悅於他,因為他不需要這些東西。反而是那好大喜功的人需要這些虛名,需要這些諂媚、巴結。所以不需要刻意的要去取悅於有德行的人,君子。「說之不以道,不說也」。你怎麼讓他歡喜?真正讓人民受益,讓大眾受益,才能讓他歡喜;不是這樣去做,他不可能會歡喜。「及其使人也,器之」,而當他真正要提拔重要的人的時候,他就不是看你平常有沒有給他送禮,平常有沒有給他講好話,他是要看這個人是不是真正為眾生、為人民。

  今天假如我們去諂媚,去看領導的臉色,自己心性有問題,講的話都是故意要挑領導喜歡聽的,那根本道業都是在下降。而且是什麼?是瞧不起領導。覺得領導是這麼一種水平的人,是需要諂媚,需要講好話的,那是瞧不起自己的領導人。這個理我們要想清楚。真正一心為公,真正為領導分憂解勞,真正輔助,把利益眾生的事辦好,這才是正確的為人之道。

  所以修行首先要把世間的習氣洗刷掉。不能沒學佛以前,世間這些習氣,世間的味道很重;進了佛門,進了正法道場,還是一樣巴結、諂媚、講好話,去不掉。那還是很難功夫得力。所以真正能時時感同身受人民的需要,這是真正聖賢佛弟子了。

  而一個團體甚至於是國家、政府,假如風氣都是只聽好話、只講好話,那就粉飾太平,看不清楚真正人民的狀況。喜歡聽正直的話、聽實話,才能真正了解實際狀況,民生疾苦。以我們弘揚傳統文化的團體,真正聽老實話了,才能知道做的哪裡還有不足,怎麼做得更好,而不是淨聽一些讚歎的話。八風吹,會動,要有高度警覺才吹不動。

  所以這每一句經文確實就像孟子講的,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。隨時要守好這一顆心,在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中,這是會修道的人。用這樣的心境去領受每一句經文,都有很大的受用,都會對治我們嚴重的習氣。

  所以下一句經文講到:

  【見人之得。如己之得。見人之失。如己之失。】

  這些經文其實都是期勉我們能夠人我一體,「人飢己飢,人溺己溺」,這個心態非常重要。沒有這個心態,我跟他人分得很清楚,「我執」就一天一天加重了,「我執」愈重,就往墮落的方向走了。所以要進佛門,首先第一關要打破「我執」,打破自私自利,要愈來愈淡,不然佛法沒辦法修,不得其門而入。而這種感同身受,「人飢己飢」的心境是不是學來的?它是本有的。本有的我現在怎麼提不起來?本有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現在提不起來,為什麼?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染上習氣了。

  科學家有做實驗,幾個月的孩子走路根本都還不穩,搖搖晃晃的,他們給他做個實驗,就是成人走在前面,故意東西掉下去了,看小孩有什麼反應。小朋友拿著那個東西,走過去拿給那個掉下去的大人。所以他們從這個實驗證明什麼?人性是善的,他看那個人掉下去了,他馬上要去還給那個人,他沒有那種「我」的貪念。所以這個孩子假如他的父母是范仲淹這樣的修行、德行,那他一輩子都保有這種心境了。

  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一生都是道義,沒有這種世間利欲沾染,甚至為了道義不怕死。有一次范純仁當官的地方旱災,人民沒法吃了。結果他給朝廷彙報,按照規定要朝廷下旨下來,他才可以開倉。他說等那個時候不知道死多少人了,所以他寧可違法,寧可被降罪,還是把這個倉庫打開,趕緊讓人民吃上飯。因為這樣救活的人不少。道義到可以捨己為人。後來有一些心術不好的官員就借題發揮:你看,沒聽朝廷的話,這麼大膽就開倉了。結果就派官員去查。這個消息傳開之後,老百姓趕緊又把那個米倉給填滿了。得民心,「愛人者,人恆愛之」。

  而這個『見人之得,如己之得;見人之失,如己之失』最明顯的,像孩子對父母。我們看那個「暖春」有一句話,大家印象不知道記不記得,你看小花說她最高興的是什麼?看爺爺笑!你看,爺爺高興了,她高興;爺爺難過了,她難過。

  這個是我觀察到的,曾經我們在母親節,讓孩子給母親感謝磕頭禮拜。結果有一個孩子應該是五歲,給他媽磕頭,他媽太感動了就開始流眼淚。然後當他抬起頭來看到他媽流眼淚,他馬上就趨身過去跟著流眼淚。事後我就問他,我說剛剛你怎麼流眼淚?他說因為媽媽流眼淚了。孩子的心,本善很明顯,看到母親流眼淚,好像馬上那種感同身受就油然而生。包含我還看過一個情境,兩個小孩兩、三歲,那走都不是很穩的,在那走走走、跑跑跑,第一個掉下去了,砰,好大聲。他後面那個小朋友,「哇」,哭起來了。奇怪了,不是他摔倒,他先哭了。因為他那個「砰」震的聲音,他好像感覺到他好痛,就哭了。

  現在修行好的同仁,可能在看電視看到一些人家痛苦的景象,那個人還沒掉眼淚,他先掉眼淚了。有些人學了以後說,「掉眼淚,情執!」自己掉不出來,還說人家情執。自己都愈學愈麻木,愈不能感同身受,還說人家情執。人家那個是瞬間體會到別人的苦流下來的眼淚。

  所以那個跌下去的小孩,回過神來才哭,他因為撞下去了,一下子還沒有回過神來。結果假如這個母親不懂的,馬上走過來對自己孩子講,「是他跌倒,你哭什麼!他痛又不是你痛,不哭!」那就麻煩了,把他這個天性慢慢就誤導了。

  所以這個是本有的,學習聖賢經典是恢復赤子之心。聖賢人他們是終生保持這樣的心境。孔子說,「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」。看人家有好的果報,看人家有優點都是肯定、歡喜;見人家有不好,反省自己;見人家有不好,怎麼協助他改過。純是一顆善心。而我們要能這一生德行有所成就,這個心境非常重要。我們看歷代的聖人,他們都是做到這一點。大禹治水,在《孟子》裡面提到,只要有人被水淹了,大禹就覺得,是我害他被淹的,用這種心境趕緊去幫人民解決問題,救民於水火。周朝的始祖后稷是專門教老百姓種田的。只要他聽到有人挨餓了,他就會覺得是他害的,趕緊想方設法去幫助他。不分彼此的那種胸懷,甚至於比當事人還要擔心、還要著急。

  聖人不責怪任何人,都覺得是自己做得還不夠。所以我們看夫子是我們的榜樣,是至聖先師。夫子講,「詩書之不講,禮樂之不習,丘之罪也」。世間人沒有受到這些聖賢的教化,不只不責怪任何人,覺得是自己沒有盡到責任。所以聖人常受天下之責備,而沒有責備人的心。所以我們要效法這些聖賢人。

  今天先跟大家談到這裡。謝謝大家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