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《太上感應篇》心得分享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二十五集)  2010/10/13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33-0025

  大家早上好!我們上一節課講到「積德累功」。其實人生的意義在於,一來,提升自己的境界,這一生能作佛、作菩薩,人生很有意義;二來,是盡心盡力利益有緣的眾生。「積功累德」就是盡力去利益大眾。我們要利益大眾,首先要明白道理,不然去行善沒有用智慧,可能還有很多流弊問題。「為善而不窮理」,自己覺得做得挺好的,可能還造孽了都不一定知道,枉費苦心。所以要能深入理解道理、理解經教,我們才能依教奉行,才能自利利他。

  昨天我們講到如何判斷善惡,善從真假、從端曲,我們昨天講到這幾個角度。接著,善「有陰、有陽」。「陰」就是人家不知道,「陽善」就是人家都知道我們做的善事。「陽善享世名」,「陰德天報之」。而一個人在行善的時候,假如要急於讓人家知道,這個行善是用名利心在行善,所以雖是行善,其實他這個貪名、貪利的心已經種下去了,「善處即是惡根」。「為惡而畏人知」,一個人造惡了很怕人家知道,他還有慚愧心,這叫「惡中猶有善路」。所以為惡,他懂得去懺悔,佛門講懺悔業障,那他這個惡可以懺除掉。惡還隱藏,不讓人知道也不懂得去懺悔改過,這個「陰惡」可能就愈積愈厚。

  所以善要多做,不要張揚。因為行善之人,他的心地會覺得,這是我應該做的,自自然然他做得心安理得,不張揚。會張揚的可能都還是帶名利心。《了凡四訓》裡面有一段話講到,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,多有奇禍」,他享盛名,名也是福報,事實上沒有這麼好,享了很高的盛名,福都一直在折損,那福花完了禍就來了。所以名副其實才不是消福了。像我個人,就是名過其實太嚴重,所以我走在路上都很看有沒有車子過來,都有奇禍,自己很清楚,要好好的努力趕緊提升自己。

  「人之無過咎」,都沒有做錯什麼事,「而橫被惡名者,子孫往往驟發」。大家希不希望子孫驟發?你們這些當父母、當長輩的人,都沒什麼反應啊?連自己的孩子都想不到了,還修什麼行,自己最親的下一代,都不盡心盡力去護念他們,還說護念眾生,這個都是沒有基礎的,不正常了。所以會為子孫著想,受再大的委屈沒有關係,那個都是消業障然後積福分,子孫往往驟發。所以大家真的明白這個道理了,以後被人家罵,被人家誤會,你會很高興。人會笑不出來、會難過,就是不明理。一明白事理,那這個世間沒有壞事了。哪一件事是壞事?要不就是修福,要不就是消業障,哪有壞事可言?所以理得心安,把這個道理搞清楚,每天都笑呵呵的像彌勒佛一樣。

  所有的人都是在成就我們,不管是善緣還是惡緣。惡緣幫我們消業障,你得感謝它,就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。所以學佛之人還生誰的氣,還看誰不順眼,這愈修愈倒退,這個自己要觀照得到。所以人可悲在哪?可悲不是被別人騙,那不可悲,最可悲的是被自己給騙了,被自己給賣了還不知道。又賣不到好價錢,賣都賣到哪?到三惡道去了。不自欺,這一生能成佛作祖,值得。咬緊牙關,對治習氣,證無量壽,這是有志氣的人。

  接著《了凡四訓》提到,善「有是、有非」,這個是非是與聖賢,與鬼神一樣,不是跟世間的價值觀一樣。世間價值觀變來變去的,甚至從這幾十年看,是愈變愈離譜。比方,我們曾經聽人家在談話,工作只要能賺錢就好了,做什麼沒關係。有沒有道理?這個都跟道理不相應。「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」,真的有家教的家族,這一點是做得真徹底,這是我的觀察。

  我接觸好幾位范公的後代,我看到,一半是教書的,然後有當官的,造橋鋪路的,都是能為人民做實事的、利益大眾,他挑行業。那范公的後代,我還沒看過去殺生的、去做不法行業的,一個我們都沒看到,這是家教。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」,「餘慶」當中最重要的是正確的思想觀念。「是非」要對照經典,不是人云亦云。而且在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舉的例子:子貢有錢,把魯國人贖回來,他不拿贖金。孔子提醒他、批評他,你這樣做了,那後面的人會有罣礙,「人家子貢多清高,都不拿贖金,那我拿了好像不清高了」,他在行善的時候就有顧忌。無形當中,可能就障礙到人去行善。子路看到一個人溺水了,跳下去把他救起來。那個人高興得不得了,報答他救命之恩,就把牛送給他。子路就把牛牽回去了。孔子高興,「你這個帶動,以後魯國很多人會救人於生死關頭。」

  「是非」其實最重要的是看對大局有善的影響,是「是善」;對大局往後有不好的影響,就是「非善」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,「不論現行,而論流弊;不論一時,而論久遠;不論一身,而論天下」。而且我們每一個人,尤其我們又在學習傳統文化,又在弘揚傳統文化,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,對於整個社會風氣,是善還是惡?是好的影響還是不好的影響?要有這樣的心境,這個才是學傳統文化。沒有這樣的心境,那是落個印象,結個善緣而已,契不進去境界。

  《中庸》告訴我們,「動而世為天下道,行而世為天下法,言而世為天下則」,這是君子風範。我們曾經也讀《孝經》一段時間,「言思可道,行思可樂」。「言思可道」,我們講的每一句話,都是人家可以依循的正確思想,那我們言語一定沒有「奸巧語,穢污詞」,沒有輕浮,沒有隨便,也不會講很多無聊的東西。「不欣世語,樂在正論」,談的一定是能利益人的話、能安慰人的話,不講廢話。尤其念佛之人還講廢話,那這個不能往生。為什麼?還這麼多妄想,念佛功力提升都嫌不夠了還那麼多廢話。所以祖師慈悲告訴我們:「少說一句話,多念一聲佛。打得念頭死,許汝法身活。」人不念佛的時候基本上就在迷了,念佛是覺,不念是迷,因為我們不念就打妄想了,大家不相信可以觀照看看。所以很多道理,還得要靠自己用心去體會,然後體會到了、深刻了,就老老實實照著做。當然,人家很需要跟你溝通,聽聽你的意見,來請教你,你可不要看著他,「少說一句話」,這學呆了。慈悲為本,學佛是慈悲為本,念這一句佛號也是慈悲;跟人因緣成熟了,給人幾句忠告的言語也是慈悲。念這一句佛,念念迴向化解災難,不離慈悲心。

  接著又講到,善「有偏、有正」,裡面舉到呂文懿公,他很仁慈。結果有一個醉漢很無禮擋他的路。他是退休的宰相,這麼有威望,這一個人還敢這麼對他無禮,其實這個人的心性已經偏頗得有點嚴重。這個時候應該是警告他,讓他不敢再囂張造次。所以《易經》裡面有講,「小懲而大誡」。結果呂公那時候太仁慈了,不跟他計較,反而他隔年就犯死刑入獄。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說,「慈悲多禍害,方便出下流」。慈悲要跟智慧相呼應,叫悲智雙運,這個慈悲才不會造成禍害、流弊。我們的慈悲不能變成他人,變成他姑息、放縱,那就不好了。

  接著,善「有半、有滿」。「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;惡不積,不足以滅身。」而這個半滿,說實在的,最根本的還是從存心。比方說布施錢財,什麼是半?什麼是滿?這例子舉得非常徹底。一位女士捐兩文錢,兩文錢很少,十錢是一分,十分是一角,十角是一元,這個兩文是很少很少的。可是她是用至誠的心,所以方丈出來幫她祈福迴向。後來她入宮富貴了,拿著千金過來,住持只找一般的出家人來幫她迴向。不過她很難得,她懂得請教,奇怪了,我這次拿這麼多來,怎麼方丈不幫我祈福?她請教。

  有疑了,懂得向善知識請教很重要,不然這個疑就會障住自己的清淨心,障住自己的悟門。每天有疑,記下來。很多同仁,剛好我們一起散步的時候,他說,我有哪一些情況。我都會問他一句話,我說你這個情況多久了?他說半年了。我說,你時間真多,有個問題想不通,居然在腦子裡轉半年也不問。「心有疑,隨札記」,我們讀《弟子規》讀了多少遍了?可能百遍都不止,每一句有沒有印到心上變成我們的好習慣呢?

  所以這個「半滿」,就看誠心,真誠了就圓滿,不真誠了,哪怕是億萬的錢財也「止於半善而已」。從這裡我們去觀察,富貴的人不會永遠富貴,貧窮的人不會永遠貧窮。因為人貧窮時候,他比較謙退、恭敬,他不會很張揚。因為貧窮,他又刻苦又謙退,他這個心境慢慢積福,他可能下世就富貴了,甚至下半輩子就富貴了。可是人一富貴,假如不好好修行,他可能就很傲慢、財大氣粗,可能下半輩子就沒福了,或者下輩子就沒福了。所以因為這個人有財、有能力了,一驕傲就折福,就得不到圓滿的功德。

  我們佩服有富貴之人在順境當中又不貪著,又能夠盡心盡力為眾生服務,這樣的人不簡單。逆境,人比較容易覺察,順境不好修。善財童子,他就是在富貴人家,他還不貪著,還能一生成就。所以我們看,很多在學習傳統文化的企業家,他都是大福之人,可是他學了以後一心一意為眾生,那這個就是太不容易的善根。

  接著還舉了呂洞賓呂祖的例子。鍾離,他的師父教他點鐵成金的功夫,他馬上的念頭是想到,那這個五百年後的眾生,他拿到這個金子會不會變成鐵?鍾離說,會。他說,那我不學了,這樣子我就損害到五百年後的人。所以他不只為現在的人著想,他能為五百年后的人著想。諸位同仁,這個故事對我們弘揚文化有沒有啟示?我們剛好面對一個大時代,傳統文化到谷底。谷底要攀升上來,這個時候帶頭的人、帶頭的團體,他就會帶起一個風氣,他做得很好、很徹底,真的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,他帶動的這個風氣就能長久;假如他帶的風氣也是陽奉陰違,那這個給後面學習者很大的障礙,他沒有好榜樣效法。所以格言裡面講,「以慎重之行立身,則道風日遠。」

  我們現在剛好遇到這個時節因緣,我們在弘揚傳統文化,後面有很多人在看著,我們整個學風、道風是帶起一個風氣。假如我們不真幹,那可能沒多久,整個傳統文化學習的風氣就受我們負面的影響。要想到未來,學習傳統文化,他們能不能有好的風範可以跟隨、效法。就像一個父母要想到,我的行為能不能開百代不衰的家風?這是有慈愛的父母了。孔子是榜樣、范公是榜樣,人家都是開千年的好的家風。我們也要期許自己開好的傳統文化的家風。所有學習傳統文化的、弘揚傳統文化的人,那是一個大家庭。

  所以師父講到,「境隨心轉」,我們這個心地真誠、清淨、慈悲、不著相、不圖名、不圖果報,念念為虛空法界著想,這個心量廣大,功德就是圓滿的,這是「滿善」。假如我們不捨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心量窄小,布施億萬的財寶也無法突破心量的局限,所修的福報不圓滿,也只能「止於半善而已」。所以佛菩薩,不管他是財施、法施、無畏布施,因為他的心量是心包太虛的,所以他是念念成就大圓滿,事事成就大圓滿,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
  後來講善「有大、有小」,還是心量。衛仲達先生的這個例子,因為他心「已在萬民」,所以他那個善是大善。

  後來還提到,善「有難、有易」。能從自己最嚴重的習氣去對治,這個就是難行能行。其中也提到幾個例子。江西舒翁,他教了兩年的書,遇到一個女子欠了十三兩錢,官府要把它要回去。結果他先生要把她賣掉,她還有幼小的孩子,可能孩子都養不活。他就把兩年的積蓄統統都給了她,讓他夫婦相保如初。結果都給她了,連在回家路上都還是挨餓,回到家裡實在餓得不行了,趕緊叫他太太,妳趕快幫我煮點東西。他太太說,米呢?他教兩年書回來應該買些米。他說沒錢,就把這個情況跟他太太講。

  我在看這個德育故事的時候都感覺,這些聖賢人不簡單,他的太太更不簡單!這個叫「助夫成德」。所以有見識的太太才能成就聖賢的丈夫、聖賢的後代。你看,她先生一講,她也隨喜,沒關係,沒米我還有方法,也是能吃得很飽。趕快到山上找一些野菜,挖一些能填飽肚子的東西,吃得很飽。晚上,剛好窗外就傳來聲音:今夜食苦菜,明歲產狀元。古代人都知道天地鬼神,窗戶傳來這句話,他們趕緊謝天地。果然,明年生了兒子芬,之後就考上狀元了。這叫難行能行。

  還有一個例子,難忍能忍。「如鎮江靳翁」,五十歲了沒有孩子,他的太太把首飾都賣掉了,買了一個年輕的妾,安排給她的先生。然後怕他先生不好意思,還把門鎖起來,她自己先出去了。結果她走沒幾步路,突然聽到聲響,她先生從窗戶跳出來。「你怎麼搞的呢?」她先生跟她講。我感覺他先生言語,真的都有君子之風,言語當中都能領會別人的好意。她先生說,太太,妳這麼做,我列祖列宗都感謝妳!肯定了太太的良苦用心。「不過,這個小女孩我從小抱過她好多次,心裡都想著跟我女兒一樣,我希望她以後幸福。現在我又多病,年齡又大了,我實在不忍心。」又把人家送回去了,難得。結果他太太隔年就生了一個兒子,十七歲就考上功名,以後他的子孫統統連續登科。所以上天回報他們也很厚。

  所以從這八個角度,我們就能分辨真正正確的善的道理,進而依照這些教誨去奉行。如何行善?隨緣,盡心盡力。了凡先生把善歸納成八個部分,這八個部分,我們明天再一起跟大家來交流一下。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。謝謝大家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