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《太上感應篇》心得分享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九集)  2010/8/19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33-0009

  諸位同仁,大家早上好!《弟子規》講到,要「寬為限,緊用功,工夫到,滯塞通」。所以求學問,還是要靠滴水穿石之功。我們昨天發給大家這個功過格,每一天,大家對照這三個根來反思,行之一個月、兩個月,自己的觀照能力就會變得很強,就不會習氣使然、渾然不知,浪費每一天就很可惜。所以肯下苦功、肯老實,一定能夠受益。

  我們這三個根的功過格,要從心性上去反思。比方大家讀第一句,「父母呼,應勿緩」,說這個跟我沒關係,現在父母不在我身邊,這一句就不用受持了。第一個,父母不在身邊,但是父母從小到大給我們的教誨,我們有沒有領納在心上?時時拿著父母這些教誨,在自己的工作處事當中去落實,這個就是「父母呼,應勿緩;父母命,行勿懶」。這個是不糟蹋父母的教誨,這個心境就是孝子心中只有父母,想著父母的需要、想著父母的教誨,這個是性德。

  再來延伸,在學校叫師父,在單位叫君父。我們這個時代,君臣關係特別缺乏。《了凡四訓》裡面有一段話,這個不會因時代而改變,「事君如天,古人格論,此等處,最關陰德」。一個團體裡面的領導,他要負很大的責任。他做不對自有他的因果,他要去承擔。但是我們在團體當中,我們自己心態對了就種福田,心態不對還是要造作罪業的。「一切福田,不離方寸」。這個世間很公平,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。所以假如說我們在團體當中,領導做不對了,他造的業更大。我們要生起憐憫心,怎麼樣做好、怎麼樣勸誡他、幫他,而不是去數落或者盯著他的錯,隨時福慧都在我們這一顆心當中。所以在處眾當中,時時我們守住師父講的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的心去面對,一切境都是好境界。相信有這樣的存心,在五倫關係當中,都能把惡緣轉成善緣,以至於提升到轉成法緣。

  我們這一生聽聞大乘佛法了,希望以菩薩的大慈大悲來處世待人,隨緣消舊業,不再造新殃。什麼是新殃?我們的心離了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可能新殃就要產生。修學要得力,不離善觀己心。善於用心發覺自己心態的偏頗處,一發現這一天沒有空過。發現自己的過失,師父說的叫開悟,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。所以發現過失不是壞事,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問題很高興?今天終於找到問題了,原來就是控制的念頭,原來就是太貪著、太情執。發現了會歡喜,就能好好去對治它,不會倘掩飾、不會消極、不會退縮就好。

  師父一直在強調「君親師」的重要性,因為君親師在家庭、在學校、在團體當中,它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,他也要提起一份很高度的責任,才能扮演好他的角色。為君者就要有為君者的風範,為臣者就要盡為臣者的本分。往生西方很重要的,是在世間一定要做到敦倫盡分才能稱得上善男子、善女人。你在團體當中不能敦倫盡分,就已經給團體添亂了,怎麼還有福德可言?所以目標明確了,當生成佛首先要符合善男子、善女人的標準,就能去了,那我們發的就不是空願。

  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,我們都從心性去反思,我們都從五倫去反思,所以這個「父母呼」,就可以是「師父呼」。諸位同仁,假如是師父呼,請問《弟子規》哪一句不是師父交代我們要做的?哪一句離開了古聖先賢的教誨?你這一句真正放在心上,把這些教誨拳拳服膺在心中,下這樣的決心,警覺性就很高。父母呼,應勿緩;師父呼,應勿緩;領導呼,應勿緩;假如大家心量再擴寬,眾生呼,應勿緩。

  真的,修學的動力是慈悲為本。我們在很多境界當中提不起勁來,因為自我太重、慈悲心提不起來。慈悲心提起來了,什麼都不是問題。所有情緒的罪魁禍首就是「我」,我不高興,我討厭,我想要,我不舒服,所有的情緒根源都在「我」。只要把我放下,念念為眾生想,這些煩惱就不見。所以我們聞佛法最可貴的,就是能明白徹法源底的道理,這一生不再糊裡糊塗,這一生不再人云亦云。這個是太大的因緣跟福報,這一生不用再用很多不徹底的道理來安慰自己、來欺騙自己,都用徹底的道理。煩惱的根源是我執。我們能夠在處世待人當中慢慢的把「我」放下,能為對方著想。所以,「父母呼」到「眾生呼」,能受持「眾生呼」,這個就是按「一切男子為我父,一切女人為我母」的心境去做,怎麼會懈怠?都是自己父母至親的事情就不會懈怠,修學的過程最嚴重的就是對治懈怠。大乘佛法說,菩薩修行唯一善根就是精進、不懈怠。

  我們領會到哪,受持到哪。但是已經明白的事,就一定要督促自己去做到,不要再往後退、不要得過且過。而從心性上來受持這一句就是誠敬的心、真誠恭敬。這樣做起來,父母呼了,「媽,有什麼事嗎」?就很恭敬了。師父又常講「禮敬諸佛」、「一切皆恭敬」,我們來落實在生活裡面,任何人剛好找我們有事,我們不會愛理不理的、不耐煩的、拖延的,趕緊去,「有什麼事嗎?」不失禮於人,這就是受持這一句。所以每一句假如從心性當中去受持,包含「出必告,反必面」,這個是讓父母安心,不為我們操心,父母很清楚我們的狀況。相同的,面對師長我們「反必面」,師長來了,我們有機會親近善知識,也要把目前我們自己修學的狀況匯報一下,讓老人家知道我們的狀況才好指導我們。所以我們修學狀況,可以跟我們的領導匯報,可以跟我們的上司匯報。師父有講,你最信任誰,他就是你的善知識,你可以把你修學的狀況跟情況很真實的跟他講,他會把一些建議告訴你,這個也是「反必面」。

  假如我們修學,一看到師父就躲得遠遠的,不好意思,那叫「倘掩飾」,沒有勇氣面對問題。包含我們在工作當中,面對領導者所交辦的事情,目前進度到哪裡,要適當的匯報,讓他心裡有數,他就不會擔心,就「反必面」。從心性上講,自己不推託,自己能時時體恤父母、他人的擔憂,解掉他的擔憂,這是無畏布施。能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心,能在我們做事當中,讓身邊的長輩、領導對我們做事都很放心。而不是說,領導事情交辦下來了,到期的前一天才打電話,「我做不出來了,你看著辦」,這個就沒有「反必面」。所以大家用心去體會每一句,從心性上去體會,都能用這個心境,再延伸到一切處事待人接物去,就很受用。孔子講舉一反三,就是從這個心境當中延伸出去。我們想,人的存心什麼時候不需要真誠、不需要恭敬、不需要慈悲、不需要細心、不需要柔軟、不需要平等、不需要覺悟呢?所以善學的人,每一句經文從心性當中去體悟,然後在一切處事當中去觀照。

  包含我們這個《太上感應篇》,舉一段家庭裡面的例子,大家一看,家庭,「我現在不在家裡住,在中心住」。中心是不是家?學佛就是破分別、破執著。人家許哲女士,「宇宙是我家!」人家這個心念都破了分別執著,我們要善學。什麼是功夫?減少多少執著跟分別是真功夫。假如把功夫放在一天能念多少佛、能讀多少經,那叫手段,那不叫功夫。實質的功夫是放下多少分別執著。人的執著愈少,貪瞋痴慢這些習氣沒有,跟人一定愈相處愈愉快;跟人愈相處,心情愈不好,鐵定執著愈來愈多,這是必然的。所以,這不分別了。哪裡是家庭?我們是受三皈依的,還有沒有人沒受過三皈依?你看看,又執著了。你聽師父講經,聽這麼久了你還沒皈依?你的心還沒有皈依覺正淨?師父都在破我們的執著,你自己在佛菩薩面前至誠的念「三皈依文」就對了,重實質不重形式。不過剛剛舉手的很好、很老實。你不要被我嚇到,下次都不敢舉手。

  所以皈依佛門,佛門是個大家庭,請問佛門這個家有多大?盡虛空遍法界。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。你說皈依,你看師父講,你們不要說皈依我,你說皈依我叫破和合僧,這是一個整體,你居然分自、分他。所以我們遇到師父太幸運了,都給我們講真實的道理,不給我們搞情執,不讓我們愈學愈執著。經師易得,人師難求。所以,假如以這樣的心量,以民族、以僧團、佛弟子的心量,那何處不是家庭?都把一切人當作兄弟姐妹一樣。以大乘佛法的標準,不是當一家,當什麼?一體。一體是什麼感覺?今天,你的大腿流血了,你會怎麼做?還沒流五百cc,還早,沒事,再流一點,反正又死不了。那就不是一體。一定是它馬上痛你馬上感覺,才叫一體。感同身受是往那個契入一體的目標。真正的真實,佛家講倫理不是講一家而已,而是講一體。所以佛菩薩達到契入一體了,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,人家契入一體,就有這樣的能力恢復。所以這個家庭,我們從當下來受持,中心就是一個家庭。

  「貪婪無厭」就是提醒我們,任何東西都不可以貪求,在境界當中放下貪心。當然這個貪,偶爾都會犯,但是警覺性要高。比方說昨天吃豆包,一看豆包,我挺喜歡吃的,我夾了一大一小,坐在椅子上,我就覺得我錯了,因為我一看,後面還有一些同仁,那個豆包快沒有了。所以我就是貪心起來了。人一貪心起來,就體會不到別人的需要,「欲令智迷,利令智昏」。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,當你狀態很好,聽完法喜充滿,就覺得那個狀態,該給人家笑一下就很自然;該給人關心一下,就做得很自在,而且特別敏銳,察覺別人的需要在哪。有沒有?那種時候就是放下自我了,很高興,自己這個性德透出光來。可是突然情緒來了,自私自利一起來了,那個光就慢慢暗下去了,就只想到自己沒想到別人。所以這個去貪瞋痴慢疑,都要在處世當中時時觀照自己的心。

  「咒詛求直」,明明自己瞋恨心起來了,還在告訴自己「我挺正直的」,那不是自欺欺人嗎?而且人要體會到,只要我們是情緒的言語出來了,整個人與人的磁場都很不好,都已經在破壞團體和諧,還在說自己正直,那就不妥當。

  「嗜酒悖亂」就是欲望不能控制、放縱,掌握不了自己身心的行為,變欲望的奴隸。這一句提醒自己「我什麼事不做,我就痛苦得不行」,從那裡開始對治。上癮了,被欲望控制住了,所以假如不喝咖啡就受不了,就可以從這裡下手。我不是說不喝,比方說一天喝六杯,現在慢慢放,一天喝三杯就好了。真的,心性會貪著,那不是在這個東西上貪著而已,還會在其他地方貪著的。所以往生西方,清淨心最重要,清淨心就是不染、不貪。什麼東西,有,好;沒有,也好,才自在。有,帶著感恩心享受、帶著報恩心享受。你看,這杯白咖啡,是宋老師回家鄉帶來的,從怡保帶來的。這個有功夫,把感恩喝下去,把貪著放下。這樣就好,這是目標。你們不要明天不喝了,嘴巴在那裡抖,跑來找我。自己修行靠各人,好好自己調整、下功夫。

  「骨肉忿爭」,是要把爭放下。

  「男不忠良」,男子忠心、盡心盡力的態度要出來。要讓人有安全感、有承擔力,善良。任何是非人我,到我們這裡來,都能夠變成互相包容體恤,這個就有「良」了。「女不柔順」,女子表厚德載物、能容。大地包容一切萬物的不好。你看我們小時候發脾氣不高興了,媽媽都是默默承受。哪有說我們發完脾氣,媽媽說,我不理你了,我跟你一刀兩斷了?有沒有哪個媽媽跟你這麼講?我們發了多少脾氣、說了多少傷父母的話,父母都容了。這個就是柔和,「忍辱如地,一切平等」。女子柔和,能化解整個團體當中很多的情緒跟紛爭,所以女子有德了,安樂的「安」,我們看那個字,就是女人在屋檐下發揮她的女德,這個團體就安了。但是歷代,假如女子專權、強勢,那個國家就完蛋。國家都亡了,更不要說家庭。所以這個「忠良」、「柔順」都是男女很重要的表法。

  後面又講,「每好矜誇」就是要對治自己的傲慢心。人要懂得謙退,不可張揚,愈張揚愈看不到自己的問題。

  「常行妒忌」,妒忌心不能起。《弟子規》講的「行高者,名自高,人所重,非貌高。才大者,望自大,人所服,非言大」。人家是真在德行跟才能當中下功夫,我們要去效法人家的精進、人家的好學,不應該起嫉妒。嫉妒是墮地獄的根源,一定要去掉。要隨喜功德、稱讚如來。尤其我們在末法時期,這個心態太重要。還會跟人對立、還會嫉妒、還會批判,很難不造成團體的不和。

  所以《了凡四訓》,常念好,「吾輩處末世,勿以己之長而蓋人,勿以己之善而形人,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。收斂才智,若無若虛」。培養厚道,「見人過失,且涵容而掩覆之,一則令其可改,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」,不要苟刻。但是假如是影響到整個團體的,那這個就要給負責的人講,讓他用善巧的方式去勸當事人。還是一顆為團體、為他好的心,就對了。這個法是圓融的,「善相勸,德皆建;過不規,道兩虧」,「見人有微長可取,小善可錄,翻然捨己而從之」,這是隨喜功德、稱讚如來。

  這個是跟大家交流一下,可以從功過格,從心性、從君親師、從五倫,從這幾個角度去觀照,應該每一句都能提醒到自己生活上的這些點滴。

  我們講《太上感應篇》第一句,「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;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」,這個教誨,不只是道家的教誨。「雍正皇帝上諭」講到,「三教」,儒道釋三教,「之覺民於海內」,對我們這個神州大地的教化,已經很久了;「理同出於一原」,都是勸人倫理、道德、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;「道並行而不悖」,相輔相成,讓這幾千年的老百姓,長治久安。所以在儒家講的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」,我們看經典裡面的這個字「必」,那就是絕對的,不容絲毫懷疑,也不會因為時代而改變,這是「必」字。

  在儒家裡面又有講到,《尚書.洪範》裡面講到「五福六極」。「五福」就是積善感得的善報,「六極」就是積惡感得的惡報。五福大家比較熟悉,壽;富;康寧;健康;攸好德就是有好善好德之心;考終命就是臨終不迷糊,死得很自在,甚至是沒有死就往生了,清清楚楚到好地方去,到佛國去了。「六極」,凶短折,就短命;疾病;憂患;貧窮;然後時時惡念伏不住;懦弱。假如有這六種情況,那我們得警惕自己要突破,不能被這個業力所支配。所以凡夫認命,智者造命,要轉變自己的命運。尤其最重要的轉命基礎是改正自己的習氣。改習為立命之基,這個很重要。說,怎麼我很多事都不順?都修行這麼多年了。我們問問自己,習氣去掉多少?習氣去掉多少命運就轉變多少。

  我們明天再舉幾個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」的例子,再跟大家來做說明。今天早上先跟大家談到這裡。謝謝大家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