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文言文—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二十七集)  2010/10/9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28-0027

  尊敬的諸位長輩、諸位學長,大家下午好!我們一起學習《禮記.學記》,今天應該也是最後一節課。而上一節課講到,主要的重點是讓我們了解,教育是因為怎麼樣而興盛,教育因為哪些不足、哪些錯誤的教學方法而衰敗。一個教師,教育工作者,他很明白教育怎麼興盛、教育怎麼衰敗,他就懂得如何為人師。有了這些認知,而且要循循善誘,「和易以思」,來開導、來教育學生,和易以思,「道而弗牽,強而弗抑,開而弗達」,用這樣的一個心境、一個引導,一般學生都很容易接受。我們看到這個和易以思的方法,方法能不能產生效果,還是跟教學者的心境有關。

  我們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,常常參加研習課程,而且學校還有規定,一個學期要上多少研習課程才行,那都是幾十個小時的時間。上了幾十個小時的課,我們自己在教學當中曾經用出來多少?然後用出來效果好還是不好?其實學每個東西、做每件事情,都應該事後要有一個沉澱、一個反思,才能知道學得紮不紮實,才能知道做得恰不恰當,甚至下一次能不能更好。這也是一個對事的態度,精益求精,學習也好,教學也好,它就不是一個交代的工作而已,「反正我也去上了課,反正我也教過了」。應該要深入,學到的東西有沒有用出來?用出來之後效果到底好不好?不好,應該再怎麼調整、怎麼進步?

  我們學到了和易以思,是個教學的方式,但這個方式能不能發揮很好的效果,跟一個教學者的心境有很大的關係。比方我們說「道而弗牽」,引導他,不要讓他感覺好像硬拉著他、牽著他的鼻子走。那怎麼達到循循善誘讓受教者很能接受,如沐春風?教學者他自己要放下控制的念頭、佔有的念頭、急於求成的態度,他才能這麼柔軟。所以看著方法,方法跟心境它要相應,叫心行一如,他的整個言語行為跟心境是完全相應的。有一個故事講到,有一個人走在路上披著一個大衣,剛好北風跟太陽看到了這個路人,當然天氣也比較冷,所以披著個大衣。北風呼呼的吹,說到了,「太陽,我們來較量一下,看誰能把他身上的大衣給拿掉」,北風就說「我先來」,然後就開始一陣一陣強風刮起來了。結果這個行人看到風愈來愈大,他的衣服抱得愈緊,他愈緊,北風看了就愈不高興,就吹得愈大,愈吹他愈緊,這叫適得其反。

  我們面對自己的小孩、面對自己的學生,大家有沒有一種感慨,這個孩子是我下最多功夫的,結果效果最差,有沒有?三個孩子、四個孩子,那個最讓我操心的反而最不懂事。很有可能我們在面對這個孩子的時候,我們有很強烈的控制欲望,執著點,就拼命要把道理塞在他的腦子裡。其實他已經聽得兩眼發直,我們還繼續一直灌輸、一直灌輸,到最後就好像一個人吃不下,「你再吃、再吃」,他會怎麼樣?很簡單,吐出來。東西、食物如是,很多知識、學問,你硬把他塞,塞到最後他實在是消化不良,他就會排斥,他就會看到你就趕緊跑。聽到媽媽的腳步聲,趕緊裝著在看書的樣子,不然媽媽要囉嗦了。

  所以,雖然北風吹得很強,適得其反,最後精疲力竭,只好放棄了,「不然你試試看吧!」太陽先生不慌不忙,你們什麼時候看過太陽慌張了?是吧?它那個熱慢慢加、慢慢加,不著急。最後不長的時間,這個行人馬上,「天氣真好」,就把外套給脫掉了。徐徐的陽光就好像春風化雨,人很容易接受。所以內心沒有控制,很柔軟,讓人很舒服,這個是道而弗牽的內功。

  「強而弗抑」,這個強是鼓勵,而不去壓抑他,而不去否定他。而這個鼓勵,那不是套幾句話,那是真正打從內心信任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不管這個人現在有怎麼偏頗的行為,自始至終都不懷疑他的本善。這個時候的言語就非常懇切,非常讓人家覺得有信心。所以,其實一個孩子他假如身邊的人都看不起他,這種孩子很敏感。可是他假如碰到一個人是相信他可以成聖賢,絕不懷疑他,絕不否定他,時時看到他就是鼓勵他,這個孩子面對這個長者他的態度會很不一樣。為什麼?沒有人喜歡讓人瞧不起他。碰到一個信任他的長者,信任他的老師,他也被喚醒善良,希望能好好的提升、表現一下。

  我們之前在學校帶班,班上難免有一些學生,你還沒見到他們,就有同事很熱心,這熱心加個引號,來跟你,「這個人來歷不小」,怎麼樣怎麼樣,就開始講。所以當老師的要練一個功夫,人家跟你講這個學生哪裡不好、哪裡不好,右耳進,左耳出,要練這個功夫。不然一聽,把它記在心上,看那個孩子怎麼看都很奇怪、都不順眼。所以人的心要像鏡子一樣,不要落這些不好的痕跡。所以能夠不否定孩子,知道那是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那是因為沒有好的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學校教育,是我們成人的錯,不是孩子的過失,還是信任他可以好。我們這種真誠,孩子畢竟是涉世未深,他的心還是很敏銳的,他可以感覺到老師的這種真誠。所以在你面前就會找一些表現的機會讓老師肯定。

  我記得帶那幾個學生,早上一大早來,他看我一進來,就走到我旁邊,在那轉過來轉過去,然後看我沒說話,他主動問,「老師,今天有什麼事要幫忙嗎?」他覺得自己有價值,在老師旁邊可以做很多事。所以從言語當中、從做事當中給他機會、給他鼓勵,強而弗抑。不是言語是鼓勵,我們當老師的人,面對每一個學生的眼神,都能達到強而弗抑的力量。那不是當老師如此,我們現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,每一個人了解人生的真相,都知道人都有本善、都有明德,那我們也要信任一切的人,只要他有好的教育,慢慢的改過,他也可以成聖成賢。我們今天希望能成就、能利益身邊的人,都能夠掌握這個和易以思的心境跟方法,來跟我們的親朋好友互動。

  最後,「開而弗達」,這個開是啟發,這個達是不要把話全部都講盡了,他都沒有思考,那就只是填鴨而已了。能開而弗達,這個也要教學者不要太急躁。有的教學的人,一開口,噠噠噠噠就停不下來,像機關槍一樣。教學要善於用心觀察,看學生他在聽的過程當中,他有沒有思考?他有沒有領受?這個時候邊講,看他的眼睛,可以了解到他吸收的狀況好不好。比方,我們講得太快了,然後他的眉頭就會開始皺起來;你稍微放慢了,他就有點和緩下來了。不能一個教學的人,講到人家口吐白沫他還繼續講。人家倒下去,再把他拉起來,拿一盆水沖下去,是吧?真的,我們有時候在一起談話,一個人話特別多,噠噠噠噠,旁邊的人都「啊…」,他還繼續講,愈講愈來勁。這個都沒有很好的結這一個緣分。所以待會大家假如「啊…」,我們就下課。當然,很多方法它不是固定的,人家已經聽得都快睡著的時候,你可以下課,也可以講講故事,是吧?這個就要在每一次教學當中察覺自己的不足,「學而後知不足,教而後知困」。一個教學的人第一次講課睡了三分之二,下一次目標就是二分之一,慢慢進步。

  而一個人他對於我們所談的道理能不能受用,是他有沒有貫通這個道理,而不是說你把理給他講完了就達到效果了,不是這個邏輯。所以我們有時候都會說,「我都跟他講過了」。請問我們講的時候,他的眼睛告訴我們聽懂了嗎?而且這個開而弗達,還要不強求,今天講,看他不能完全領會,也不著急,下次再講,很有耐性。人沒有耐性,要開而弗達,不容易,都會很急躁。等待機會,「當其可之謂時」,剛好一個機會點,點這個道理特別適合,抓住這個時間點引導,點到為止,讓他自己思考想通了。他自己想通的,那個道理就留在他的心中,那個不是知識,那是他的體悟,那是他的智慧。

  所以這個時代的教育好像覺得學愈多愈好,然後拼命裝知識進去,十幾年的歲月走過去了,我們都塞了不少東西。請問大家還記得多少?拼命塞。這個就好像吃東西,拼命吃,最後會怎麼樣?吃壞肚子,全部排掉了。而領悟的東西一輩子都不會忘。所以孔子裡面給我們引導的觀念,我們記憶都很深刻。我們前不久才一起學習《論語》裡面的有關學習的經句。請問大家,印象最深的記得哪一句?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。還有沒有?「譬如為山,未成一簣,止,吾止也」,夫子譬喻學習就好像要造一座山,只剩下一抔土還沒有運上去,我們就放棄了,那還是沒有做成,學問不能半途而廢。都是善用譬喻跟生活結合,讓我們體會得很深刻。所以教育絕不能跟生活給脫節開來。那我們之前也跟大家講到,用《了凡四訓》裡面的一段,雲谷禪師非常善於引導教學,教得很好。他不只是教小孩,他是給一個讀書人引導,給他鼓勵、給他思考,確實很善於教育。

  佛陀是印度的聖者,東方是孔子,西方耶穌基督,印度有佛陀。佛陀在世的時候,曾經有一次剛好遇到一群孩子在玩耍,結果遠方來了一個工人,他專門在幫這個村落清理大便的。結果他人還沒到,小朋友都知道了,因為那味道很重。結果當下,小孩子有的在玩花,他說我的花都臭了,覺得他很掃興。當下有的就拿起石頭扔這個工人,這個工人叫尼提,就扔他。佛陀看到這個景象,就像我們今天看到一群孩子在這樣對待一個叔叔,請問大家該不該教育?該教育,怎麼用和易以思?當下因為那個石頭一個一個扔過去,尼提很難受。突然,佛陀看到這個情景,就走到尼提的面前,對著孩子講,「孩子,不可以這樣,住手」。走過去的時候,石頭也落在佛陀的身上。

  結果尼提,他們在印度,他們是四個階級,屬於奴隸階級。佛陀,在那個時代連國王都向他學習,他是個很好的老師。而尼提是奴隸階級,是最下等的,所以他一看到佛陀幫他擋他就很難受。然後佛陀說,「來,你過來。」他雙手都是用糞便的,他就更難過了,「佛陀,你不要再接近我了,我會把你給弄髒。」結果,佛陀一點都沒有嫌棄他,趕緊把他請過來,然後對他說,「我聽說,你不是說要聽我說法嗎?今天就是機會了」,就把他帶過來。結果那一群孩子也很敏感,看到大人來了,因為他們不認識佛陀,看到大人來了,又拿石頭丟人,其實孩子還是有良心,知道這樣做還是不對,正想開溜。佛陀就,「小朋友,你們過來。」其中一個小朋友說,「叔叔要罵人了。」結果佛陀說,「我是跟你們講個故事。」說一講故事,就有一些孩子很喜歡聽了。

  所以這個時代教書,不會講故事還不行,是吧?教學者,我們說因材施教,必須講得讓他比較容易接受,比較容易專注。那故事,現代人他就比較容易聽,大家其實不相信都可以做試驗。比方,你跟親朋好友在談話,你講道理講了十分鐘,一定有人開始夢見周公了,你可以做試驗做看看。不然我們現在來做試驗好不好?你一定要講講一些生活上的例子、故事,人精神就比較振奮。所以大家也別怪,為什麼現在人怎麼聽一下道理就想睡覺?因為從小聽太多了。假如今天講道理的人,自己德行很好,都做到了,那聽的人會肅然起敬。假如爸爸、媽媽、老師講一堆道理,自己也沒做好,愈聽愈想睡覺,提不起敬,他提不起恭敬的態度。所以講道理,一般的人就想睡了,就是反映我們這個社會太缺榜樣了,太缺言行一致的人。所以人一聽到道裡,就覺得不現實,做不到,不想聽了。比方說,今天假如師長現在到了,大家想像一下,你們要配合一下。師長在這裡講兩個小時的道理,大家都是眼睛還瞪得大大的,「我是作夢嗎,居然可以碰上?」都不會打瞌睡。為什麼?肅然起敬。今天我假如講十分鐘,「呼…」,這個還是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問題還是在自己身上。

  所以當下,這個孩子本來要開溜了,佛陀善巧方便,「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個大蛇的故事?那一條蛇長到了可以從這個屋子綁到那個屋子。」小朋友說,「蛇這麼大。」結果這一隻蛇走啊走啊,這個蛇頭領著這個蛇尾。突然有一天蛇尾就說了,阿頭(他稱這個蛇頭叫阿頭),阿頭,怎麼都你走在前面?今天不管,我走前面,你走後面。阿頭講了,不行,我有眼睛可以看前面,你走前面都不知道東西南北了,不行不行,我走前面。阿尾說了,那你試試看,你能走你走吧。結果阿頭往前,走不動了。因為這個阿尾綁在樹上,不肯讓他走了。全身無力,好好好,你走前面。結果這個蛇尾走前面,蛇頭跟著走,撞得滿身是傷,最後掉到火山岩裡面去了。佛陀講,我是了解宇宙人生道理,我有智慧之眼,希望能引導你們也成就智慧,就像那個阿頭可以看清楚,你們不聽我的教誨那可能就會很危險。

  結果講到這裡,就有小朋友脾氣比較大,就生氣了,對佛陀講:「你覺得我們很傻瓜是吧?」結果佛陀說:「才講兩句你就生氣了,很像某一個村落的年輕人。」接著就講,「這個年輕人有一天走在路上,突然看到房子裡有兩個老人在談話,那個某某某,人還不錯,就是脾氣特別大,很容易生氣。結果他一聽,手上還拿著東西,火了,啪,丟在地上。推開門,把這兩個老人揪在手上,把他們拖出來打了一頓。然後說:你說誰,你說誰脾氣不好,你說誰脾氣不好。結果當下那兩個老人,你看你現在不就脾氣不好嗎?不就打我們了嗎?結果那年輕人,啊,對!」所以這個小朋友聽到這個故事,馬上就不好意思了,當下你看自己脾氣就很大了。

  又有一個小朋友講:「您講那麼多故事,我都聽過了,很多道理我都明白了,不要再講了。」所以我們看,佛陀要引導一群孩子,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引導的。你看這麼多的孩子都提出不同的態度、看法,「我們已經都知道、都明白了」。結果,接著又講了一個故事。「有一個商人坐著船,剛好船到中間的時候,他拿一個很昂貴的器具,掉到了水裡面。結果掉下去,他就心裡想,我趕緊記住掉下去的位置。他就在船上刻了一個痕,我太聰明了,這個一刻,待會兒船停下來,我就可以下去找這個貴重的器皿了。結果靠了岸,他就趕緊叫船夫:你趕快就在這個痕跡下面趕快找。找半天找不到。然後這個船夫說:那你到底是什麼時候掉下去的?就在船中間掉下去的,我就趕緊把它刻了一個痕跡,我就記住是在這裡。這個船夫講: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,但是那個船是動的,所以早就已經不是在那個位置了。」聽起來有點道理,事實上是很笨。所以這個也提醒小孩,不要自以為自己很聰明,一定要透過學習才會有智慧。

  結果又有一個孩子講:「學習,那過幾天再學。」過幾天再學可不可以?佛陀又講了一個故事,「有一個人,剛好幾天之後,他的朋友要來他們家做客。結果他們家養了乳牛,他就想,我就把這個奶水存在乳牛的肚子裡,一個禮拜之後,客人來了,我再一起把它擠出來,到時候他們都可以喝。不然我現在擠出來,牛奶壞掉就可惜了。他等一個禮拜以後再來擠。結果隔天他不擠,小牛要來吃奶,他就把小牛給拖到旁邊去,你吃了,我就不能請客了。不給小牛吃奶,就這樣七天。結果七天以後他就去擠,擠出來要讓每一個人喝,結果一擠,擠不出奶了。因為七天小牛都不吃奶,也沒有刺激這個母牛,結果奶水反而擠不出來。愈擠不出來,他就愈用力,用力,這個乳牛就痛了,就開始跑了,這個主人就拖著那個母牛就這樣在那裡轉圈。」學習能不能等以後再學?不行,要當下就學。不學,愈來愈沒智慧,就愚痴了,不能等。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」。

  小朋友聽到這裡:「好,那我們要學習,學了之後是不是馬上就能有智慧了?」佛陀說:「不行。」有一個小朋友說:「這麼無聊,不學了,這麼麻煩。」你看,每一個人錯誤的心態,佛陀都講一個故事讓他去領會。所以,為什麼說父母、老師的恩德很深遠,因為要讓我們明白確實很不容易。所以釋迦牟尼佛教四十九年了,一輩子不疲不厭的引導。教了四十九年,還有很多學生沒有開悟,怎麼辦?算了嗎?你們怎麼沒反應?我們都是從事教育的人。有同仁看我教書那半年,我一開始教半年,我那些同學有的就已經被小孩氣得受不了,然後他們就說:禮旭,我看這半年都沒看你生氣,你怎麼都不生氣?學生失教都多少年了,我們是教五、六年級,那都十幾歲了。十幾年沒有好好的耕耘他的心地,哪有說你教他兩個禮拜、一個月,就馬上全部思想都轉過來,那我們不是急於求成嗎?不符合自然規律了。所以往往我們會動氣,是我們沒有用客觀去思考問題,急於要看到一個效果,那適得其反。

  所以佛陀當下,面對小朋友說,「太麻煩,學習又不能馬上達到效果。」佛陀就講,「有一個很有錢的人,看到人家蓋一個三層樓的別墅,他就覺得三樓的別墅特別漂亮,他就去找了蓋房子的工頭,你趕緊幫我蓋一個三樓的別墅。結果這個工人在那裡挖地基,要蓋第一層樓。他說你別給我蓋一層,我就只要第三層。那工頭沒辦法,他這麼堅持,只好幫他蓋。沒有第一層,沒有第二層,直接蓋第三層,怎麼蓋?就四根柱子,噠噠噠噠,就直接到了三樓的高度了。結果這個有錢人就爬著柱子上了三層,爬得全身無力,在那裡喘氣。突然打了一個噴嚏,這個柱子就,鏗,屋子就倒下來了。」所以沒有打好根基是不可能有很好的成就的。小朋友聽完:「那還是要好好的學習,一步一腳印,厚積薄發。」引導到這裡,看大家的態度,認真要學習,而且循序漸進,不操之過急了。

  到這裡,佛陀接著就說了,「今天要跟大家提醒的,就是你們剛剛為什麼拿著石頭打這個尼提叔叔?」小朋友這麼被問,「他很髒,他很臭。」這開始引導,道而弗牽。「那他為什麼會臭?」「他幫我們家清理那些大便,所以他臭。」你自己不去清理,還是他幫你清理的,那是他幫助我們去掉這些污垢,這些非常骯髒的糞便,他是在幫助每一個家庭,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子對他,還傷害他?這個就好像那個忘恩負義的商人。有三個商人在大海當中,剛好遇到大風浪,就掉到河裡面去了。結果就快要滅頂的時候,突然游過來一隻大海龜,把他們三個都救起來,救到了一個孤島上。結果三個人暫時找不到食物,很餓,其中有一個人他就起了個不好的念頭,餓都快餓死了,找東西吃。結果整個島上看到只有會動的這隻大海龜,他就拿著個石頭走過去了,旁邊兩個人,你不可以這樣。諸位朋友,諸位學長,假如你是他兩個朋友要怎麼做?要阻止,死也要把他拉下來,不可以讓他做這樣的事情。結果沒有阻止他,他就把那個海龜給殺了,吃牠的肉。正在吃牠的肉的時候,那個島上的一群大象就衝過來,把他們逼到海裡面去了。動物之間會互相有感知,尤其對忘恩負義的人,他們是最厭惡的。人家說不孝父母的人天打雷劈,有情無情都會感應,降災於最沒有德行的人。

  所以佛陀講到這裡,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經反省了。還有一個孩子硬是不給尼提先生道歉,他很氣憤,「反正我就是瞧不起他,我就是要拿石頭砸他。」結果佛陀接著跟他講:「看起來你是在傷害他,事實上你也在傷害你自己。」其實人當下看人不順眼,生氣的時候,自己本善的心統統被憤怒、被傲慢給包住了,那不是傷害自己嗎?所以佛陀又講到,「就像雙頭鳥的故事」。雙頭鳥牠是同一個身體兩個頭。假如兩個頭不合了,有一個頭要傷害另一個頭,引導牠吃一個有毒的果實,想要報仇,你平常對我不好,毒死你。請問大家,另外一個頭吃下去了,牠自己會怎麼樣?也死了。大家是一體的,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,愛護別人就是愛護自己。佛陀用這個故事讓他明白這個真相。

  其實,諸位學長,大家有沒有感覺到,去幫助別人,他真正受益了,自己比他還高興,施比受更有福。我講這句的時候,你們都沒有反應?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。就像我們教學的人,看到一個孩子,本來不懂事,現在懂得孝順父母,懂得用功了,我們當老師的人一想到就高興、就欣慰。「這一輩子教學,哪怕只有這一個學生能成就,我們都覺得欣慰了。」

  結果講到這兒,這個孩子也慚愧了,向尼提叔叔道歉。接著,佛陀又把尼提的手舉起來,把他嚇壞了,「佛陀,我的手太髒了。」結果佛陀跟他講:「我的手跟你的手,我們的工作是一樣的。你的手是除去人們排出來的污穢,我的手是除去人們內心的污穢,我們的工作是相近的。」其實大家去感受,一個奴隸面對高貴的佛陀,佛陀給他這樣的肯定、鼓勵,大家想一想,他會記多久?一輩子都忘不了。真正會教學的人,幾句鼓勵都能讓人利益一輩子。結果後來佛陀要走的時候,就對尼提講,以後你想聽我講課、說法就到哪裡去找我。結果後來這個尼提也成為佛陀的學生,而且有很高的成就。當然他的高的成就也來自於他對佛陀百分之一百的信任。

  而當佛陀跟著阿難正要走回去的時候,阿難講,今天佛陀對孩子的教育讓他很受益。結果佛陀對著阿難講:你今天的受益要好好感謝這些孩子。沒有這些孩子,今天就聽不到這麼好的引導,這麼好的教育的表演。所以我們看,佛陀時時都是感激每個因緣,感激每一個人。那我們一個教學者能有這個心境,跟所有的同學、孩子們交流,就能把這個感恩的心境給傳遞出去。好,這一段故事是我看「佛典故事」裡面講的,我每一次看都很感動,因為我們從事教育差佛陀差太遠了。每一次看,旁邊都要先放一條毛巾,流的是感動加懺悔的眼淚。

  我們上一次最後講到的這一段,「學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」。教學的人面對學習者,你要了解他的問題,你才好去幫助他。這個好像大夫治病,了解他的病根在哪,才能對症下藥。而且其實不是當老師的人是這樣,為人父母你要成就孩子的德行,你也要了解他的問題所在。同樣的,一個企業、一個團體的領導者,他要栽培他的下屬,也要了解他的問題在哪裡。所以這個教者必知之,這個教,君、親、師都應該有這樣的觀察能力。有一句話講到,「用人取其長,教人責其短」,教育人要能了解他的問題所在,但是用人要用他的長處。而用人要用他的長處,但這一句話另外還包含一個意思,你用他了,你也要教他。假如我們面對自己的員工,我就是用他不教他,你把人當機器,用完了就扔了,那不對。真的,在這個功利主義之下,領導者、教育者要冷靜,不然教育者也真的把人當個產品,反正就是把微積分給他壓進去,是吧?把所有的知識全部壓進去,砰,產品出來了。是不是這個邏輯?不是,教育是長善救失,是啟發他的靈性。

  請問每一個人靈性的啟發速度一不一樣?因緣一不一樣?都不一樣。那怎麼跟工廠裡面的東西,喀嚓、喀嚓,那個怎麼是同樣的邏輯?可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,現在在學校裡教書,就是好像那個產品,六年級要懂哪些,初中一年級懂哪些,大學,鏗鏗,砰,出來了。現在不只老師這樣,父母也這樣。那大家看,現在從學校出來、從家庭出來,健不健康?快不快樂?錯誤了,要把人當人看,不能把人當東西看。要教他,教他首先要包容他。你面對他的不足都是批評、都是嫌棄,教不了他。所以人能夠,尤其一個領導者,你能夠聚很多的人,跟我們的度量有關係。「必有容,德乃大;必有忍,事乃濟」。德行在哪裡看出來?度量。在一切人事的境界裡面,不斷擴寬自己的心量,沒有不能包容的人,沒有不能接受的事情。你有德了才能容眾,太苛刻就聚不了人。

  所以有一句話講得也非常厚道,「取人之直,恕其戇;取人之樸,恕其愚;取人之介,恕其隘;取人之敏,恕其疏;取人之辯,恕其肆;取人之信,恕其拘。」這個是他的長處,可是他也可能延伸出一些不足。比方我們看這個人很正直,你取他這個長處,但你也要寬恕他,有時候正直的人他比較莽撞。你能看他的好,包容他的不好,那相處起來很愉快。你看不到他的好,淨看他的不好,那就沒法相處了。而且你愈寬恕,慢慢的人家反而覺得愈不好意思,生慚愧心。「你看,我的好他都能肯定,我的不好他都能接受、包容。」慢慢的,人他就慚愧心自己去提升。這就是去用德去感。一個很樸實的人,他可能還是有比較,他很單純、很純樸,有時候一些事他還不是很懂,你要包容,他涉世未深,還沒受很多污染,可能有時候一些見識也不是很廣,你要能包容。不要對那個很純樸、很憨的人,「連這個都不懂」,那他就很難受了。你要用他的特質,慢慢的栽培他、提升他。

  取人之介,這個介就是這個人非常的清廉、耿直,但有時候就會太犀利、太苛刻,那你要包容他這一點。這個人很聰敏,思考很快,但是有時候他就沒那麼細心。這個人很會分辨一些事情,看得很細膩,分析得很透徹,但是有時候在分析可能會太強勢。為什麼?他分析得很細膩,把人都剖析得很清楚,有時候講話就苛刻又強勢,你要包容他這一點。尤其你是一個領導者,你用他們的長,避開這個短。不然他這些不足可能也會讓事或者讓人出狀況。取人之信,這個人很守信用,用他的長處。但有時候人守信到不會變通,你也要包容他這一點。就像我們舉一個例子,尾生很守信,跟一個女的約在橋下,結果突然下起大雨來,他抱在那個橋柱上,就是不去,最後就被淹死了。你說他容不容易?你們想像一下,我都覺得我比不上他,是吧?不要說淹死,淹到這裡我就開溜了,還淹死?但是你看他連死都不怕,他就怕失信,他有很好的德行的根基,只是他還沒學到變通。

  所以有一句話跟這個就很相應,叫不要「求全責備」。人不求全責備就度量大,不會刻薄。「他已經不錯了,他那些特質很好。」人都知道他都有不足,假如聽到他的領導者都是說「他已經不錯了」,人慢慢就受鼓舞了。好,所以君、親、師要教其所短,也要取其所長,讓他提升,讓他有信心。

  我們接著看,「人之學也」,人在學習當中,我們一看到這個學字,我想到了一句話,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。所以學習隨時要抓住一個根本,就是他的心地。所以在整個《養正遺規》的教誨當中,其實就是成就一個人的健康的人格,有這八個字是一個核心精神,「閑其放心,養其德性」。這個閑字,我們看這是會意字,一個門拿著一個木頭把它給拴住了,牢不牢固?牢固。這個放心,就是背離本善的這些不好的心思、行為,不能讓它發展。還要長他的德行、長他的善心,養其德性。

  所以我們這一段,剛好上一次有跟大家談到。而我們看「或失則多」,他的心有沒有偏頗了?一個學習者,他很想多學一點,他的什麼心產生了?貪心出來了。「閑其放心,養其德性」。我們不要說學生了,我們自己會不會起這個貪的心態?大家有沒有經驗,學了三天、五天這一本經書,又換了另外一本,三天、五天以後又換第三本,繞了一圈,好像心裡空空的,什麼也沒學到。今天沒碰碰這一本,心不安,明天不念念那一本,睡不著覺。所以我們修學是要去貪心,連對學問都不可以貪多。哪裡有教我們?《弟子規》說,「方讀此,勿慕彼,此未終,彼勿起」。大家不要小看《弟子規》很小本,可是做人、求學最關鍵的心態都點到了。

  包含下一句,「或失則寡」,這個寡叫孤陋寡聞。他覺得學這樣就好了,我有必要再學嗎?要學這麼多嗎?他覺得學習沒有太大的必要,叫滿於現狀,「我這樣就挺好的」。這個心態其實就是傲慢。「我這樣也不錯了」,他覺得自己不錯了,他跟誰比?他往下比,是吧?一個人假如是跟聖賢人比,他絕對不會有這個心態。顏回是好學,顏回是復聖,很有德行。您看他學習的態度,他覺得我的目標要看齊孔老夫子,「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」,覺得好像趕不上孔老夫子。時時不會滿足,趕緊要下大功夫向孔子學習。一個學習的人假如覺得我不用學了,我這樣就很夠了,那就失之寡。《弟子規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但力行,不學文」,他覺得他這樣就夠了,但是他的見解一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,就「任己見,昧理真」。雖然學問不斷的在生活當中落實,但落實的過程當中也要常常接受經教,才能對照、觀照言行有沒有偏頗掉。

  子路有一次出去當官,在蒲邑這個地方,結果當地做水災。做了水災之後,就要建一些防災的設施,就要很多老百姓一起來做工。子路是跟著夫子學,夫子特別強調仁慈,看到他們這樣做工,又不能吃得很好,子路拿出自己的俸祿,開始煮粥,煮吃的,供給這些老百姓吃。結果煮了沒多久,孔子派子貢,「你趕緊去子路蒲邑那個縣城,把那些煮粥的鍋統統給我翻掉,讓他別煮了。」子貢趕緊去辦了,就把這些鍋都推掉了。結果子路就很生氣,夫子教我要行仁政,我現在就是念念為老百姓著想,他都餓成這樣子了,我趕緊煮給他吃,有什麼不對?子路就跑去找孔子,「夫子,您時時都是教我們要仁慈,怎麼我這麼愛護老百姓,您還反對我這麼做,還把鍋都給推倒了?」

  諸位學長,故事講到這裡,你們現在人在哪裡?你要會聽故事,你們現在已經在春秋時代,你們就是子路,當場,「奇怪了,我這麼做了,怎麼會變成這樣呢?」而當我們在力行學問,結果我們的看法跟師長不一樣的時候,下一個念頭是什麼?假如我們的念頭是「我對」,那就麻煩了。我們之前曾經跟大家講過一個故事,曾子不是去幫父親耕作,把瓜的根給刨斷了,有沒有?不簡單,他爸爸生氣,棍子拿起來,曾子連跑都沒跑,就給打下去,打昏過去了。昏過去以後醒過來,先彈琴、唱歌,歌聲洪亮,讓他爸別擔心他。看他爸臉上的憂慮都「沒事,孩子還好」,他才離開他父親的視線。這麼孝順,念念為他父親著想。結果這個事傳到孔子那裡,孔子說:「曾子不是我的學生。」假如我們是曾子,當下會怎麼樣?「有什麼了不起,我都做得這麼好了,你還說我不對。」

  所以曾子、子路他們對夫子很信任,最後去就教。夫子也是「當其可之謂時」。「今天這個地方常有水災,老百姓會缺吃的,你要趕緊請你的國君開倉放糧去救濟他的老百姓。結果你現在沒叫國君開倉放糧,反而你自己拿你的錢出來請老百姓吃,那你是要告訴老百姓君王沒德,誰有德?我。」所以他只看到了要對老百姓有愛心,他沒有觀照到人情事理,君臣關係。你功高震主,那就麻煩了,就不符合君臣的一個互動、一個分寸。所以在《孔子家語》裡面就提到了這句話,你這麼做,「是汝明君之無惠,而見己之德美」。因為我們是文言文課,盡量把原文抄出來,讓大家讀誦讀誦這麼美的文章。是汝明君,你就是讓人好像看著就是這個國君沒有恩惠,而好像都看到自己最有德行,見己之德美。「但力行,不學文」,有可能也會「任己見」,做出一些不妥當的事情出來。這個或失則寡,見識就沒有孔子考慮得這麼周到。

  而子路當時候一開始來見夫子,很粗獷。跟大家講過的,頭上戴著雞毛,肚子前面圍著一個野豬皮。孔子說:這位壯士,你最愛好什麼?子路一聽,愛好什麼,我喜歡長劍。他心裡想他要配上一把長劍,那就真是非常威武了。孔子接著說:壯士,我不是這個意思。好什麼,其實夫子要引導他好學。就跟他講到,你有這麼好的特質,這麼勇猛,你假如再經過學習,一定會非常好。夫子就講到一段話,士無教友則失聽,君無諫臣則失正。木受繩則直,人受諫則聖。毀仁惡士,且近於刑。

  夫子引導,這個士是讀書人,士無教友就是沒有好的同學互相切磋的話,則失聽,他可能沒有辦法聽到這些忠言,重要的勸告,可能就誤入歧途,或做錯事了。君無諫臣,一個領導者、國君,沒有正直的忠臣勸他,則失正,這個失正就是心偏頗了,做的決策錯誤了,國家就有災禍了。所以木受繩則直,這一句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。那個木匠,他以前還沒有尺,他是拿一個線拉直,用那個黑色的墨,一彈,那條直線就出來了,木受繩,那個繩一畫,這個木頭就可以切得很直。比喻下一句,人受諫則能成聖成賢。其實這個受諫最重要的是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誨。但一個人假如毀謗這些仁德之人,然後又厭惡這一些,這個士就是指領導者,士是當官的人、領導者,這個人近於刑,就危險了。為什麼危險?第一個,他面對有德行的人他還毀謗,他還看不順眼,這叫不重視道德。

  我們在《孝經》裡面有一段話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。「要君者無上,非聖人者無法,非孝者無親,此大亂之道也」。亂一定是從人心當中亂,人心出現什麼狀況的時候會大亂?就是心裡沒有領導、沒有國君。就像一個國家裡面,老百姓都不把國家領導人放在眼裡,這叫要君者無上。這樣的社會,老百姓在團體裡工作,也瞧不起、也不聽他領導的話,亂,無君。非聖人者無法,面對聖賢人的教誨他都不接受、排斥,叫無師,心裡沒有師長。非孝者無親,就是當人都沒有孝心了,就不把父母放在心裡。就無君親師,人這種心地已經不是人的狀態了,不是人的狀態就會做出不是人的行為,大亂之道就從這裡。一個人能尊師、能孝親、能敬長,這德行已經有根基了。但這些都要透過學習。孔子強調了這一點,學習的重要,而且要尊敬聖賢,然後還要尊敬領導者,提的都是關鍵的重點。

  結果,子路聽到這裡,反應也很快。子路說:「南山的竹子砍下來就可以做弓箭,射出去還能把犀牛皮都射穿,他哪有什麼還要修飾、還要學習?」所以教學的人還得要上知天文,不然有時候人家出一招,不知道這些事。大家有沒有注意,現在像師長講課,微觀物理學、近代物理學、量子物理學都得研究,不然現在的人這麼重視科學,你不講這些,他還不容易接受。夫子馬上,這些常識非常豐富,就給子路講,南山的箭雖然很鋒利,你假如「括而羽之」,這個字念「瓜」,「鏃而礪之」,括是指箭尾,那個字念「瓜」,你在箭尾加一些羽毛,鏃是箭頭,弓箭的頭,你把它再磨利一點,它可以射得更準,可以射得更深。這叫共通語言,子路一定特別喜歡射箭,這麼一講,「有道理」,就這樣跟著孔子學了一輩子。他一開始也是或失則寡,他覺得這樣就很好了,幹嘛還學?

  所以都是心地上要調整錯誤的心態,學習不能貪多,學習不能傲慢,不能滿足現狀。一個人學習學得好,就要好像沒有學習就像肚子餓得不得了一樣,非常渴望學習。

  「或失則易」,這個易,比方,想找容易的方法,這個就變成想找捷徑學習,「你有沒有好一點的方法?」我記得有一次我剛好到澳洲,去跟大家交流《弟子規》。結果有一個媽媽,他的兒子跟我差不多大,剛好她把我叫到沒有人的地方,然後跟我講,她說你最近比較有機會跟師長他們在一起,是不是有教你什麼特別的方法,你趕緊跟我講一下。好像人都覺得一定有什麼捷徑可以走。其實學習有沒有捷徑?有,老實就是捷徑,真誠、恭敬就是捷徑。而且說實在的,假如覺得師長講的有捷徑,這一個心態已經不相信老人家了!我們這些念頭錯了,自己不一定知道。我們之前學習《論語》,其實就已經有彰顯這一點。孔子不是對著學生講,「二三子,以我為隱乎?」你們覺得我還有隱瞞你們什麼嗎?沒有,我都沒有隱瞞,全部都告訴你們了。師長所有修學上的智慧全部都和盤托出跟我們講,哪有對哪一個人說什麼捷徑的方法?

  所以相信聖賢、相信師長容不容易?所以你看老人家常講,一個好學生找一個好老師不容易,難,一個好老師找一個好學生更難!難在哪?完全的信任,不容易。有一個老人教了很多弟子,有一個學生特別認真要學。結果這個老人就叫他幫他洗腳,洗洗洗,然後洗完之後,就拿著那個水倒在他的頭上。然後還趕他走,「不讓你聽課,你給我出去、給我滾。」結果他就真的出去了,可是沒走,在那個教室窗戶底下蹲在那裡聽,不敢給他的師父知道。結果就這樣好多年過去了,統統是偷偷的在那裡學。結果這個師父年紀大了,「好,現在要傳一個學生,你們把那個窗戶底下那個人叫過來」,要傳給這個弟子。所以那個是完全信任,聽每一句入心。就像顏回跟夫子學一樣,講的時候,一句懷疑、一句反駁的話都沒有,然後就一直聽聽聽,講完都覺得,他到底有沒有聽懂?結果看他在生活當中,講的全部都去做了,「回也不愚」,他一點都不愚昧,他太老實了。

  好,那這一節課我們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