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文言文—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二集)  2010/5/8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028-0002

  大家好。我們接著看「禮運大同篇」,「大道之行也」,大道行於社會、行於天下,就像史冊當中都有談到,堯舜他們都是盡心盡力為人民,感來他的人民也效法、學習他。所以那個時候的人,他是羞恥自己不能像堯舜這樣的德行。所以《大學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一家仁,一國興仁」,就是那個時候的社會狀況。這些領導者特別無私,至誠感通,老百姓佩服他、效法他、學習他。「一家讓,一國興讓」,我們看周文王,他的伯伯們把天下讓給他的父親(讓給自己的弟弟)王季。老百姓感受到的是,他們的領導者連天下都能讓,還有什麼東西不能讓。所以上行下效,所以天下為公。

  在《說苑》裡面有提到,大禹在治天下,碰到了有人犯錯,判刑,要押解去服刑。禹看到了,趕緊下車詢問,他們是犯了什麼罪。了解之後,禹帝就很慚愧,他就說到,堯舜那個時候,老百姓都是效法他們,以堯舜之心為自己的存心。禹就反思,好像他現在治理的天下,老百姓是以自己的私心為心。所以那個時候的領導者,都以天下為己任,天下不好,他都反思是自己沒有帶好的頭。我們今天在各個行業當領導者,都能有這樣的心境來反思自己,那這分誠心也能帶動一個團體都能反省自己、都能為團體著想。所以古聖先賢就講到,「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」,老百姓沒有教好,是我沒有做好的榜樣。雖然時代在變遷,但是這些處世,尤其當領導者的精神是不會變的,能夠時時「反求諸己」,必得人民的佩服跟愛戴。

  「天下為公」,怎麼樣能夠讓老百姓過上好的日子,那他得要辦政治,把各個工作,國家各種重要的建設都能推展好。所以那個時候的天子,他很重要的,他要舉拔賢能之才。大家在讀這一篇文章,它是治天下,治天下跟治企業、跟治家族,那些道理都是相通的。不是說治天下歸治天下,治企業歸治企業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而且聖賢的教誨是大小圓融,我們不要邊學邊執著,「這個是皇帝的事,不干我的事」,這些領導者的精神都是相通的。比方說一個人要節儉,一個家要節儉、要勤儉,請問一個國家要不要勤儉?對!所以道理一定是小大都圓融、都適用。人明白這個道理,人家治家,你可以把治家的方法拿去做企業,治天下的方法你也懂得去運用,這叫舉一懂得反三,懂得活學活用。他要把天下治理好,他得要有很多重要的大臣負責農業、負責教育、負責土木、負責刑罰,很多重要的職位都要有人去帶好的頭。

  【選賢與能。】

  把有德行、有才幹的人推薦出來,他自己有德,所謂「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」。這句話大家沒聽過嗎?有,你們的表情好像沒聽過,害我想是不是要寫一下(你們聽得都入定了,我很難判斷)。所以天地萬物之間它都是相招感,善心感善報,惡心感惡報,謙虛的心就感正直的朋友,玩樂的心就感酒肉朋友來。一個有德之人,他就能感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為國家服務,在《論語》裡面就有彰顯『選賢與能』的重要性。孔子給他的學生講,辦政治「舉直錯諸枉」,就是舉薦真誠、正直的人,把一些小人趕緊讓他離開,這樣整個朝廷才是一個善的風氣。《論語》裡面就有講到,「湯有天下」,商湯,商朝的始祖,商朝第一個皇帝,第一個天子,皇帝是秦始皇之後稱皇帝,對不起。「湯有天下,選於眾,舉伊尹」,這是宰相,他非常有德行,一舉伊尹,所有那些巴結諂媚的人統統趕快跑,他們知道混不下去了。有智慧、有德能的人說,伊尹出來了,我們一定要一起去為國家服務。所以他舉一個賢德之人,感來的是無數志同道合的賢人。

  我們看每個朝代一開始,都是非常尊賢,都用非常有德行的股肱大臣。像周朝一開始用姜太公,在《論語》當中,孔子也有講到,「舜有天下,選於眾,舉皋陶,不仁者遠矣;湯有天下,選於眾,舉伊尹,不仁者遠矣」。說到大舜那個時候,在眾人當中,將很有德行的皋陶舉為大臣。這麼有德行的臣子,他就會為天下老百姓去付出,而且會感來很多跟他有同樣志向、德行的人,「有德此有人」。沒有德的人,他見到這些有德之人,有的不好意思了,有的知道那就不能在這裡謀私利,甚至於勾心鬥角,在這種氛圍之下就沒有他的空間。這個時候很多有德之人就聚來為天下謀福。舜王那個時候,派大禹治理水利,派契負責教育的工作,派稷為農師,整個教導老百姓怎麼耕作,這些都是有德之人,然後去照顧、負責國家最重要的工作。而且這些有德之人,他走到哪裡就教化一方,那一方的老百姓都以他為榜樣。所以在古代,都稱這些官員叫父母官,用像父母愛子女一樣的心來對待百姓。

  古人為什麼他要十年寒窗苦讀?他不是為了要去賺錢,去享福,他是能好好的領納這些聖賢的教誨,然後懂得經世治民的這些道理,他才懂得去行仁政,去愛民。所以他深入這些經典之後,他也必須有一個官職,他才好去做這些事情,所以苦讀是為了創造一個能夠去服務人民的機會。這個心境很重要。而不是說謀一個位置去爭名奪利,那個不是讀書人的心境。就像我們曾經讀過的了凡先生,他讀書,公門好修行,所以他那個時候做寶坻縣的縣長,那他就可以去利益老百姓。而且他確實是盡心盡力,到了以後,了解實際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很不容易,所以他把田租給降低了,那這樣老百姓的負荷就不會那麼重。

  結果他本來都是發願要做善事,那個時候他是發願做一萬樁善事。那時候他是縣太爺,他的太太是縣太爺的夫人,出去外面都有人接待,可能也怕給人添麻煩,就不怎麼出去。所以他太太就皺眉頭,以前還沒有住在衙門裡面(縣太爺的府邸),常常還可以出去做做善事;現在每天都在房子裡,要做善不容易,什麼時候才能把萬善給圓滿?太太還滿擔心的。善心馬上有感應,當天晚上就有天神給袁了凡先生講,「你減田稅、減稅租,當地萬民都受利益,所以你的萬善已經圓滿了。」從了凡先生親身的體驗,我們就知道,當官就有一個可以服務人民的機會。而我們今天假如是一個企業家,一個團體的領導者,底下的同仁,成千或者上萬,我們能引領他們都學習倫理道德因果教育,他的家風愈來愈好,那是造福我們同仁世世代代的子孫,那這個功德就很大了。所以事實上,人心量愈大,這一生就能做更大的利民貢獻。這裡是「選賢與能」,找到這些重要的大臣,把事情辦好。

  【講信修睦。】

  這當然一定會很強調倫理道德的教化。在古代讀書人懂道理,不識字的人也懂道理。因為很多文藝表演,都是忠孝節義,可能在廟口都能看到這些表演,從小就知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標準。所以『講信修睦』,這個「信」包含信實。信,人言為信,人講出來的話就要有信用,講出來沒信用,那就不叫人講的話。人講謊話就是不想當人,糟蹋這個當人的身分。所以修行要從不妄語開始,不講謊話。而信實第一個,他是要對得起良心,第二,時時提醒自己言行一致。我們看第一個對得起良心,實在,不欺騙別人,首先不欺騙自己的良心。我們現在對信用,好像覺得社會信用,「我都沒有做違背信用的事情」,那只是做給人看的,跟古代的標準不同。做給人看的,但內心裡面有沒有真正是誠信?這就很難說了。我們去思考一下,君子是對得起良心,小人是專門做表面給人看。我們假如不從良心去學,學一學我們也可能是變成小人,有人在的時候就做得很好,沒人在就做不好。

  我們看很多大的企業,它是被幾個主管給搞垮的。我們看美國的安隆集團,全美國都排在前幾名的大的企業,結果倒下來,就二、三個什麼CEO執行長、什麼財務長,二、三個人就把它給搞垮了。但是我們注意,這些高級主管,請問:他的信用指數有沒有曾經沒講信用過?沒有,一樣都沒有。而且他還是哈佛名大學畢業的。但是很奇怪,他假如真正守信,一輩子從來沒有失信過,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失信了?那可能是他覺得,這一次信用可以賣出去,賣出去我這一輩子就不愁吃穿了,他可以賣。這跟我們中華民族那種守信的態度是不一樣的。他守信是為了我在社會好做事,還是有個自私自利在維護他的信用。可是等這個利益已經大過於他覺得可以賣掉這個信用,可能就出狀況了。可是我們幾千年來的精神是,縱使死都不願意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。所以我們有時候看起來好像都一樣是守信,但是你細細去看那個存心,我們老祖宗的修養是讓我們佩服的。

  所以第一個對得起良心,就讓我們想起「季札掛劍」。春秋的一位聖賢,他要到魯國去辦事情,經過徐國,看到徐國國君,他們聊得很開心,一起探討學問。結果徐國國君看著他身上的佩劍,很喜歡。古代的人很敏銳,看人家的眼睛就知道人家的意思。可是因為他是外交官,佩劍是身分,得要把這件事辦完了才方便送給他。所以他在心裡面起了一個念頭,回來的路上,我趕緊把這把劍送給徐國國君。結果等到他出使完回來,徐國國君已經去世了,他到他的墳前祭祀,祭祀完就把劍掛在墳旁的樹上。他的僕人就很吃驚,他說「主人,你又沒有說過,連話都沒有說過要給他;縱使你說過,他也已經死了。」我們去感受一下,人有時候很習慣去給自己找很多合理的藉口。但是季札說到,「始吾心已許之」,我的心已經答應要給他了,怎麼可以因死而違背我當初的承諾呢?所以古代的人自己的一個意念都不願意違背。這是把人的道德真正把它做出來,真正的誠信。我們效法季札的精神,我們曾經對我們的親朋好友許過的承諾,我們終身要盡心盡力去做,這樣才知道什麼叫俯仰無愧的痛快,無愧於親人,無愧於天地。已經走上婚姻的人,就時時想到當時對另外一半的信諾;已經有孩子的人,時時想到孩子降臨在我們家,我們當下看到孩子,自自然然提起的那一分父愛、母愛的承諾,終身不忘!以至於我們對父母的承諾,那一分孝心,再難,我們都要盡心盡力去實踐、去完成,這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。

  再來,講出來的話一定要做到,言行一致。為什麼說以前的人很實在,我們又常說「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」,所以我們要體會古人那種修養、存心。在《論語》裡面講到,「古者言之不出」,他們講話不講大話,很謹慎,生怕講了以後自己做不到,這樣他們會覺得非常慚愧,恥自己不能夠做到,甚至於他們是做到了才去說。所以師長老人家說,做到再說是聖人,說了以後能做到是賢人,說了以後做不到是騙人,騙人就沒有信用。從師父這段話再對照經典裡面講到我們古人的存心,言行一致,不自欺,也不欺人。《論語》裡又講到,《論語》有好幾句都在詮釋言行一致,心行一如。《論語》裡面有這麼多句,顯然進德修業這個態度是一個關鍵。為什麼?人講得多,自己的心境跟不上,就好為人師了,就錯估自己的境界。因為有時候講得好,做得不夠,別人還讚歎真了不起!讚歎久了,我們還以為自己真的這麼厲害。所以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」,言過其行、言過其實的時候都會感到慚愧。這是我們看的信實。信用,所有的承諾要去做到。信仰,他人生的志向,人生的方向、目標,都在「講信」當中,因為信跟義相應,信義、信義。所以義,對家有道義,對社會民族有道義,這都成為他人生的一個信仰,他要去達到這樣的目標。所以講信,人就很有使命感。

  「修睦」,互相平等對待,互相尊重,和睦相處。所以那個時候的人,師長也有墨寶,也是跟那個時候的社會情況是相應的,「互相尊重,互相敬愛,互相關懷,互相照顧,互助合作」,是這樣的心。而人與人互相尊重,也是透過明理,知道每一個人都有明德,不會很傲慢瞧不起人。人與人都有明德、都有本善,心才能平等對待。而我們都堅信每一個人有本善,當看到人家作惡,那是因為他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。所以變成什麼?不忍心他墮落,這個時候就是互相關懷、互相幫助,怎麼樣幫助那個人改過遷善,不忍人家造惡的心就提起來了。所以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擺在第一位,相信自己,也相信別人。相信自己,就不糟蹋自己,相信別人,就不跟人對立,就不懷疑他人,就會協助他人。所以經典前面幾句,都是彰顯人生的真相,我們能把這些道理融在自己的心田裡,待人就平和、慈悲了。這是修睦。

  【故人不獨親其親。不獨子其子。】

  我們老祖宗的教育,就是從「父子有親」來教導孩子。為什麼幾千年來這麼多人接受古聖先賢教誨道德學問都很有成就?因為老祖宗的教育,他是順著天性的教育,接觸的人都能接受。我們曾經有參與的學員講到,「奇怪,傳統文化五天的課程,有一些人是很傲慢抬著頭進來的,奇怪,怎麼五天以後是鞠躬走出去的?」他們很驚訝,想這裡面是不是專門在給人家洗腦的。其實他們誤會了,老祖宗通達人性,知道人本有的孝心、本有的善心,很自然的把它喚醒,所謂「百善孝為先」,孝心開了,百善皆開。而且孩子一出生就是看著父母,接觸最多的也是父母,就讓這個「父子有親」的天性終身保持,這是我們傳統文化第一個目標,讓一個人跟父母的親愛終身保持。

  大家去想像一下,一個六十幾歲的人看到他八十幾歲的父母,然後叫媽的那個表情、神態,跟那個三歲的孩子跑過去抱他爸爸媽媽一樣,你看這個六十幾歲的人幸不幸福?你們配合一下、感受一下。再去想一想那個老萊子,七十多歲在那裡逗他父母開心。那是天性,一生都保持,心裡面一點習染都沒有,一點怨都沒有,一點情緒都沒有,純是一顆天性的流露,這個人真幸福!一個人心裡面還有父母的不是,他再有錢、再有地位,他已經跟幸福、快樂絕緣了。

 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青少年很忤逆他的父母,一些成人看了很生氣:「這些孩子怎麼可以這樣對父母?」沒錯,他做的是不對的行為。可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,這個孩子也曾經一歲、二歲的時候,父母打他,他更往父母的懷裡鑽,這是他的天性。可是這個天性為什麼經過十幾年之後是忤逆父母,誰教他的?沒給他好的教育!而一個人從天性變成忤逆父母,請問他的心要扭曲多少次?他也很可憐。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,連父母都恨的時候,這個人是苦得不能再苦了。你看老天爺都在配合,是不是?感覺到他們苦了沒有?你不能跟他對立、不能責怪他,你感覺到他的苦,可能你一句話就把他那個堅硬的心給化開了。他也不想這樣!慢慢的把孝道的道理引導他,把他那些錯誤的思想能夠放下來。所以這個是教育的功能,「父子有親」的天性終身保持。

  然後再把這一分天性的親愛,延伸到對兄弟姐妹、對自己的家族,再對鄰里鄉黨、對社會大眾,以至於對不同種族、宗教的人民。大家注意,中華民族很可貴,不同的宗教到了我們這一片神州大地,都很融合,甚至於還給它們發揚光大。我們看,佛教是印度發源的,結果到了我們這一片土地還更加的璀璨、更加的發揚。包含回教到了我們這片土地,經過傳統文化融合,特別溫和。而且又透過鄭和傳到東南亞來,所以爪哇島那是鄭和傳過去的回教,很好!蘇門答臘是中東傳過去的,就比較凶,他們那個源頭不一樣。所以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很可貴、很包容,兼容並蓄,然後成就每一個種族、每一個宗教。現在中國大陸是五十六個民族融在一起。所以我們這個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,很可貴的。

  為什麼湯恩比教授強調要靠我們中華文化去弘揚,他了解我們這個民族文化的特質,還有幾千年來帶領著這麼多人口的國家都能長治久安的學問,他懂得。所以這個時代為什麼一直在強調要弘揚鄭和的精神,他有中華文化的修養,走到哪裡不只不侵害別人,還利益當地。我們看現在印尼,有一個城市叫三寶隆,經過了六百年,都還記得鄭和那個時候的恩德,可見得感人至深。我們看,列強強盛起來,有了武力,鄭和那個時候的軍隊是二萬多人的軍隊,那個船比哥倫布的還要大很多,都沒有去傷害人,都是去成就他們,把技術給他們。假如這個精神再弘揚開來,那就是世界的福氣了。所以,全世界的華人十幾億人,想對了一件事,做對了一件事,世界就有救了。這十幾億人想錯了事,這個世界會怎麼樣?可能就要遭殃了。所以諸位學長,我們做為華夏兒女,很難得,你做得好,十幾億人都沾光。人家看你做好事,「Chinese」,這叫光榮自己的民族。可是你假如做錯事,在機場大吼大叫,那你一個人就侮辱了十幾億人。人家說,你看,這麼沒修養,「Chinese」。我們就是「德有傷,貽親羞」,把所有中華民族的人統統都拉下水,這叫造孽深重。所以大家一舉一動要注意,積功累德容易,造孽也很容易。

  我們了解到我們的文化是把這個天性、孝心終身保持,然後再把它延伸到對一切的人,這個時候我們就找到了「孝」是做人的根。「悌忠信」,對長輩,對兄弟,對整個家族。一個人還沒出家庭以前,他就在紮他的處事待人接物的根本,所謂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。「禮義廉恥」。我給大家盡量寫繁體字,因為大家以後要深入《四庫全書》,那都是繁體字,大家先做好準備。很重要!我們這一代能深入,下一代才能接下去。這一代都看不懂,下一代就完了。所以我們在馬來西亞的土地上,很多下一代都很有福氣,讀古聖先賢的經典很多讀了快十年,這是很好的基礎。這個基本上是這幾百年來,好像,有沒有小朋友讀經讀十年的,有沒有?好像有,有,這三十年,這一、二代斷掉了,像我們沈慕羽沈老他們都有讀。所以這一代快斷了,要趕快把它接起來。剛好有基礎,大家以前辛勤的耕耘,這些孩子都很有基礎了,我們好好把文言文學好,大家回去跟這些孩子都可以上文言文的課,他們就有能力去深入經藏。

  禮義廉恥是人生的枝幹,仁愛和平是花果,而且紮這個根他是順著人性,因為人一出生跟父母最親愛,所以「事親」,侍奉父母。在家庭裡面,尊敬長輩、兄弟姐妹,「敬長」,悌忠信。出社會,他懂得事奉領導,事奉國家、事奉單位的忠心,「事君」,禮義廉恥。最後,他懂得愛護眾人。所以整個人格的建立、發揮,也是順著他整個一個人人生從家到社會的自然軌跡。而「禮運大同篇」裡面舉的『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』,他針對的是,因為親愛自己父母,這是仁之始也,仁愛心的源點。推廣開來,不只對自己的父母好,「事諸父,如事父」,這就是發揚光大,仁之廣也。而「子其子」,照顧自己的孩子,也是很自然天性的發揮出來。這是孩子來了,我們有一分道義,要把孩子教育好、養育好,這是人道義心很自然的開始。而能夠推及到視所有的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照顧,這算是義在不斷的繼續廣大,義之大也。但是,他都是建立在這個仁義的源頭,就是孝養自己的父母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。所以基礎還在親其親,子其子,然後延伸開來,「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」。

  我們從這裡來看,一個人在家庭當中所形成的這些德行,是一個人做人的根基所在。我們看,今天他對父母,當然,有夫婦而後有父子,而後有兄弟。而我們看,這個父子關係,他到了團體去,以前在古代,皇帝叫君父,他也是把孝心自然的轉變成一個忠心。「君子之事親孝,故忠可移於君」,所以以前叫君父。不只對父親這種孝道,他到學校去讀書,老師叫什麼?師父。同學叫什麼?師兄、師弟,那種孝悌再延伸出去就是忠,就是對人的友愛。為什麼林則徐先生說,「父母不孝,奉神無益;兄弟不和,交友無益」,孝順父母、友愛兄弟,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,孝悌紮好了,自然對人就有忠心跟愛心。我們從這裡看,其實家庭教育是根。所以他兄弟延伸出來,對同學、對朋友都懂得友愛了。

  我們來看一下,孝是根,根是能生,「百善孝為先」,孝心開,百善皆開。我們看其他的這些德行,其實也是從孝流露出來的。大家想,悌,友愛兄弟姐妹,《弟子規》說:「兄道友,弟道恭,兄弟睦,孝在中」。忠心,一個人對父母都不忠誠,他怎麼對別人忠誠?所以「入則孝」說,「親所好,力為具」,一個人那種忠誠就從這裡出來。大家有沒有想起哪一個故事?「子路負米」,你看走了百里,這麼重的米,他有沒有覺得累?你們沒扛過,體會體會他的心境。他都沒想累,他就不累,他就想著父母吃到這個米那種高興,他就想著這些。所以諸位學長們,累從哪裡來?大家注意去感受感受。我們父母那一代當媽媽比較辛苦還是我們現在這一代?這一代,講話要憑良心。上一代的人生五個、生八個,是不是?一份薪水,閩南話儉腸勒肚,很節儉!媽媽這麼刻苦,有時候做一些手工做到半夜,隔天一醒過來又在幫我們準備早餐。母親很辛勞!請問大家有聽過她們喊一聲苦嗎?沒有。可是現在都穿名牌的,吃香的喝辣的,然後一天就喊好幾次苦。所以真正的苦不是外面的條件,是人心中的情義、道義退了。有情義、道義,只要想到該做的,他做得心安,他不覺得苦。現在是常想自己,計較來計較去,攀比來攀比去,所以叫苦連天。我們看到這個想起了子路負米,他高興,讓父母能吃到好的東西。後來他到楚國當大臣,俸祿很好,鐘鳴鼎食,每天吃得很豪華,他吃不下。他說,不如我百里負米奉養父母那種快樂,現在這個不快樂。所以這個忠誠是從對父母的孝心出來的。

  「信」,一個人的守信用、誠信也是從這裡來的,對父母的誠信。所以「父母命,行勿懶」,答應父母的事情趕緊去做到。結果我們現在是答應客戶的事趕緊去做到,答應父母的事排在最後面。大家看這樣是不是誠信?那都是做表面的誠信。真正的誠信也是從對父母的態度生出來的。所以大家看,留名青史的聖哲人,他有一個原動力,就是對父母的忠信,甚至是對祖宗的忠信。我們看范仲淹先生他說到,我今天有這麼高的福分、這麼高的地位,那是我祖宗給我的福報。他跟他的子孫講,我假如把這個福報亂花了,去享受了,我以後怎麼對得起,我怎麼去見我的祖宗。

  我們一提到歷史,最有名的司馬遷先生,就是因為他父親是史官,希望他能夠繼孔子之後五百年,能夠寫出千古的文章,期許他,在臨終前期許他。司馬遷先生念念不敢忘,這是對父母的忠信,以至於他因為李陵將軍的事情,被判宮刑,去勢,這個對讀書人來講是莫大的恥辱!一般的讀書人受到這樣的恥辱一定自殺的。可是為什麼司馬遷先生不自殺?死很容易!可是他忍住羞辱幾十年,就是為了不能辜負曾經答應他父親的承諾。所以我們整個史書都是以司馬遷先生的《史記》為範本。而這本書也從黃帝記到漢朝,把很多寶貴的文化、智慧傳承下來。信!

  「禮義廉恥」,我們看禮,當然對父母的恭敬,「父母呼,應勿緩」、「出必告,反必面」、「長者先,幼者後」,從對父母的恭敬,養成了一個禮的態度。義,大家看《弟子規》裡面講的,「事死者,如事生」,那種情義,父母離開了,都沒有減少,這道義也從孝道來的。廉,「物雖小,勿私藏;苟私藏,親心傷」。恥,人羞恥心的源頭在哪?我們小時候最怕哪一句話?真沒家教。一講,好像很難受,趕緊收斂,很丟臉。「德有傷,貽親羞」,一個人羞恥心的源頭。仁,設身處地,「冬則溫,夏則凊」,體恤得很細微。愛,「親有過,諫使更」。和,「怡吾色,柔吾聲」,要心平氣和去勸。要勸到什麼程度?勸到父母「號泣隨,撻無怨」,一個人連父母打他、罵他,他都能心平氣和,不跟父母計較,不生一個怨恨,這個人一生的修養才能平。他不記恨父母,只記父母的好,只想著怎麼做才能真正勸誡父母,其他的他痕跡都不露,這個人有和平的修養。

  所以我們看近代大家也都有很好的理想跟學說思想,可是為什麼好像愈實踐社會愈亂?並不是這些理想不好,只是因為目標都在這裡,有沒有根?沒根。要達到那種理想的社會目標,一定要從孝道入手。這個時候我們再翻開《孝經》,就佩服孔老夫子,「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順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無怨」。一個企業團體肯去做了,他的企業也能像《孝經》講的這樣,上下無怨,民用和睦。所以誰最有福氣?肯聽聖人、肯聽老祖宗的教導,去落實在自己的家庭,落實在自己的企業團體,這個人最有福氣。因為他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經營他的人生。所以我們得要從根本去努力,不能好高騖遠。而我們看,我們這個時代特別強調民族要團結。他沒有孝悌忠信,怎麼團結?所以有這麼好的理念,一定要透過教育才能達到,一定要透過德行的教化才能達到,不然都是口號。我們強調民族的大團結,一定要從孝養父母、友愛兄弟、愛自己的家族開始,才能延伸出來一個民族的大團結。

  禮義廉恥,現在社會特別強調民主、民權,但是假如人沒有接受禮義廉恥的教化,選出來的人無禮,在國會打架,然後選上了都謀自己的私利,沒有道義、沒有禮義,沒有廉恥就貪污,完蛋了。所以現在很多民主國家空有一個民主的制度,貪污的現象根本都快控制不住了,要那個制度幹什麼?所以得抓到德行才是本,有德,這個制度才能用得好。沒有德,都拿著制度在玩弄,在謀自己的私利去了。所以《大學》說,「德者,本也;財者,末也」。制度也是末,方法都是末,根在哪?在道德,在修養上。所以我們要讓這些理念能真正落實,還是要回到五倫八德的修養上來。

  我們強調要重視社會福利,民生主義。其實人要真有仁愛和平的心,你沒有那個主義,沒有那個制度,人都主動去做。你只有這個制度,但人沒有發自內心的愛心,還是很難做好的。其實這十二個德目,就是我們整個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落實,就在這些德目裡面。孝道,悌忠信,修身,齊家。「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」,四維既張,國乃復興,「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」。所以禮義廉恥的德行是治國,一個團體一定要有禮義廉恥才能維繫。最後,仁愛和平的精神可以讓天下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。這些德目的落實,就是把我們《大學》裡面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去實踐,所以這不是遙不可及的,我們每一個人修養德行都能去做到、去努力。所以我們這些道理通了,再看到這八德,這十二個德目,大家有沒有覺得它在放光?我們老祖宗都是把學問總結得非常的簡要,讓我們好去體會。

  而我們現在看,看起來社會問題頻傳,很多。請教大家,只要這十二個德目都在人的心中,還有哪個問題不能解決?孝悌了,哪來的家裡衝突!忠信了,哪來的跳槽、哪來的不講信用,是不是?商業裡就是忠信出了問題,人都沒有安全感。禮,不衝突了,互相尊重了。義,人都有情義、恩義,哪有現在離婚率這麼高的道理?廉恥了,哪有人在貪污?仁愛和平了,那就是互相愛護、互相尊重和諧的社會了。所以孝是整個德的根本所在。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,自己就有信心,從自己做起,進而把老祖宗這些好的智慧,去分享給有緣的親朋好友。人一明理了就有信心去做。所以這裡提到的「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」,人這個仁愛和平的心發出來了,這樣就能:

  【使老有所終。壯有所用。幼有所長。】

  我們幾千年的文明特別重視尊重老人,因為老人一生奉獻給家庭跟社會,假如我們這些晚輩還不好好照顧老人,這叫忘本。一個人造孽最大的就是忘恩負義。擺在眼前的是什麼,我們不好好照顧父母、照顧老人,保證我們的晚年也沒人照顧。那是鐵定的,如是因,如是果!現在的人只顧眼前,不顧以後。其實老人是我們的大福,「福田心耕」,孝敬老人就是恩田。報恩,這個人有厚福。老人,我們奉養,不是老人有福,誰有福?我們當子孫的人有福,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。現在都是小家庭,沒有奉養老人,孩子從小怎麼學孝道?他就只能想自己,父母也沒有把孝道表演給他們看。

  所以諸位學長,社會在變,有變好的,也有變不好的。不好的不能跟,不能隨波逐流。小家庭好不好?好就不會變這樣了,是不是?最少最少,折中家庭,三代同堂。我們從小都是跟爺爺奶奶一起住,才有健康的人格,才沒有變成小皇帝。從小耳濡目染,看父母怎麼對待爺爺奶奶。所以這一點,我們馬來西亞的同胞特別好,很多都還保有大家族,三代同堂的都有。我有時候看到三代、四代人一起來聽《弟子規》的,那個場面非常的感人、溫馨。家道、好學就在這個過程當中在傳遞了。所以讓老人的晚年安心,甚至是無疾而終,這個子孫有大福。假如您做的事業就是照顧好老人,讓他們能善終,那這個人也功德無量。就是他們能夠用孩子的心去侍奉這些老人,真的把這些老人當自己的父母,這樣的存心感天動地,老祖宗都會保佑他們,把這樣的養老機構辦好。『老有所終』。

  『壯有所用』。其實人到中年能很勤奮的去工作,一來是他對家庭有責任心,他會念念不忘。「下思造家之福,上思報國之恩」,所以他對家庭有責任,他就會去發揮自己,去付出,去賺錢來照顧父母,養活家庭。他對於社會、國家也有使命,所以他在各行各業都會認真負責。而我們現在,有時候都是心態出問題。社會國家是互助之體,每一個行業都在服務大眾,都應該贏得我們的感謝跟尊重。可是現在好像忽略了每一個行業的本質是服務,都是用錢來衡量每一個人、每一個行業,這個人心就扭曲掉了。有了錢,不尊重人;有了錢,忘了自己這個行業的本質是什麼。比方我們教書的,這個行業的本質是什麼?作育英才,傳道授業。結果現在當老師的人在比薪水,那完了,該教的到補習班才教,他有私心,這個本質沒了。醫生是救人的命,是他的天職,假如他是為了賺多一點錢,那這個天職他就守不了。所以這個「壯有所用」,真正用得能夠利益家庭社會,是他的責任心,是他服務大眾的存心。這都要透過家庭的教育跟學校的教育,還有社會正確的風氣來帶動。壯有所用。

  所以現在的人在哪一個行業很多都不快樂,因為他每天只在用錢跟人家攀比,他沒真正去感覺到那種服務人的價值跟快樂。助人為快樂之本!我們教書的人,一個孩子因為我們給他正確的引導,改變了他的思想跟他的人生,請問大家,多少錢買得到?這是沒有辦法買的。把一個人從鬼門關救回來,那個是錢能夠買的嗎?我們不能被金錢給物化了,把我們的靈性都給遮住了。壯有所用。

  『幼有所長』。能夠讓孩子身體健康成長,心靈建立很好的人格,這都跟「幼」字很有關係。童蒙養正,少成若天性,所以要「幼有所長」,首先他的家庭功能要發揮,父母要教育好這個孩子,才能做得到。所以《三字經》提醒我們,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,這就點出來我們父母的天職是要把孩子教好。「教不嚴,師之惰」,老師也有責任。而且不只照顧了老人、壯年的人、幼年的人,都考慮去照顧好他們,尤其對於可憐的人要額外的體恤,所以叫:

  【矜。寡。孤。獨。廢疾者。皆有所養。】

  這個『矜』是指老年喪妻,沒有妻子。『寡』是老年喪夫。『孤』,孤是幼小就喪了父母,孤兒。『獨』是老了沒有孩子奉養。『廢疾者』,這個「廢」是指先天肢體或者他的這些內臟功能就已經不足、有障礙,這是廢;「疾」就是病比較重的人。這六種人都很可憐。而主政的人都特別照顧這些人,就把老百姓的愛心給帶動起來了。今天假如連這麼可憐的人我們都提不起愛心,那這個社會慢慢的就麻木不仁了。當然就像懂得教育的父母,引導孩子看到這些可憐的人都要幫助,帶他們到養老院、到孤兒院去關懷這些可憐的人,長養孩子的仁愛之心。所以這六種人可憐,『皆有所養』。確確實實,我們古聖先王都特別照顧這些可憐的人。

  【男有分。女有歸。】

  男子,有他的天職、本分要盡,對父母的恩義,對另一半的情義,對孩子的道義。而這『男有分,女有歸』,在古代的社會比較強調男主外,女主內,而這個內外並沒有高下之分,是夫妻一體,承擔起一個家庭的生活跟整個家道的延續、家道的承傳。因為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兩個工作,是經濟跟教育好孩子,維繫好這個家庭的生活,有這兩個重要的職責。那大家覺得,賺錢重要,還是照顧好先生、兒子,教育好下一代重要?當然是教育下一代、照顧好家庭。所以重要的工作都給重要的人做。為什麼?母親懷胎十月,跟孩子那種感覺,我相信是比爸爸還親。男人又沒有懷過十個月的感覺,什麼叫一體?我相信女子是最有感受的。而且這種天性,女子一生會牽掛自己的孩子,那是從自己出來的。孩子不好了,她一輩子都不會真正的快樂。所以女子一生要真正幸福,那她一定要把孩子帶好,她才能真正快樂。

  我們現在好像女子都出來工作比較多了,這是一個社會所呈現的現象。但是有幾個角度值得我們思考。女子出來工作,第一個就是多賺點錢。但是請教大家,女子出來賺了,真的多賺錢了嗎?以前,三十年前,爸爸一個人賺,媽媽在家裡相夫教子,還能買個房子,因為她勤儉。現在兩個夫妻賺,不知道勤儉,孩子要什麼就給他買什麼,連房屋都是三十年貸款,有沒有?對。所以告訴大家,錢不是多賺就有,錢是省,勤儉持家才能留得下來。不然你看現在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眼鏡要雷朋的,是不是?衣服都是名牌的,鞋子都是NIKE的,手錶都是OMEGA的,你看都這樣子去花錢,哪花得夠?現在的孩子都不節制,手機半年就要換一支,你再怎麼會賺,也不夠他花。這是從勤儉的角度,大家要冷靜,不要隨波逐流,好像人家要這樣,我也要這樣,要冷靜去看。

  再來,孩子有父母照顧,尤其母親好好照顧,他養成讀書習慣,請問省多少補習費,省多少精神去催「讀書了,讀書了」,這是錢買不到的。再來,健康,孩子現在都吃外面,現在普遍得到慢性病、癌症的年齡愈來愈低。現在十八歲中風就死了。為什麼?「禍從口出,病從口入」,都沒有在家裡吃,在外面吃都很多髒的。身體健康,請問孩子跟先生以後的醫藥費要多花多少?大家現在把算盤拿到桌上,要會打。孩子身體不好,他讀書差人家差多少?他以後做事業就輸了多少?再來,身體不好,他以後家庭都會出狀況,他怎麼去扛一個家庭的責任。所以你看光是一個健康的問題,那就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。再來,德行,你把他德行根基紮好了,你以後不用為孩子操心。他德行不好,以後出去創業不知道要多花你多少錢。然後夫妻吵架妳還要回來幫他排解,是不是?養了孩子還不負責任,還丟給妳,「媽,交給妳了」。妳看妳要操多少心。

  我們現在人,考慮事情很有意思,只考慮眼前,都感受不到以後怎麼樣,「管它以後怎麼樣,現在能握在手上的money最實在」。當然,這段話講完,妳們回去也不要太激動,跟妳先生說,我不幹了,我就相夫教子了。妳先生下個禮拜就跑來,那個蔡某某在哪裡?聽完課,我太太馬上就辭掉工作,我要跟他拼了。好的理念,大家也不要操之過急,循序漸進,要視你整個家庭的客觀狀況才好。而且更重要的,要讓孩子真正感覺妳是愛他的,是用心在培育他的。哪怕妳現在都有工作,只要妳每天都可以給孩子這個感覺,孩子還是健康的。最起碼男人再忙,每天也要講《德育故事》二十分鐘給孩子聽。那孩子多有信心,「我爸爸很愛我,每天都講德育故事給我聽」,他還去講給別人聽,他還做法供養,從小就長聰明智慧。都看我們的用心怎麼樣。所以這個「男有分,女有歸」,把整個家庭建立好。大家好好去思惟,夫妻到底怎麼配合才能讓家庭幸福,才能養育好下一代。想清楚了,我們才能經營得好。

  【貨惡其棄於地也。不必藏於己。】

  人沒有私心,任何的貨物,只要有人需要,趕緊去幫助。我們從汶川大地震就可以看出我們民族的力量,當下不分彼此,大量的貨物統統運到災區去,『不必藏於己』。身邊有需要的人,都趕緊去幫助他。

  【力惡其不出於身也。不必為己。】

  我們有經驗、我們有力量可以去協助別人,我們就盡心盡力,不必是為了自己,沒有私心。所以《弟子規》才說,「己有能,勿自私」,這樣的胸襟。

  【是故謀閉而不興。】

  大家都是無私的心在互相幫助、互相關心,人就不用計謀了。計謀都是在謀私的時候才用。都沒有爾虞我詐,所以『謀閉而不興』。

  【盜竊亂賊而不作。】

  人,都是私有的財物,他自己有錢到幾十億了,這個時候盜賊才會去搶。他假如有錢都去服務社會,人家就不會起這個歹念。『亂賊』,是因為你坐了那個位置,作威作福,這麼有權力,謀了這麼多私欲,所以才會有亂賊去搶一個王位、官位。但是假如大家都是為了服務人民,那就沒有亂賊去搶了,這些大臣都是讓人尊重佩服的。

  【故外戶而不閉。】

  以前的建築物,外面還有一個圍牆大門,這個就不用關了,人沒有私心,就不會去盜。所以這種社會狀況:

  【是謂大同。】

  「禮運大同篇」簡略的跟大家談到這裡。我們自己怎麼用這種禮運大同的精神來落實在我們的家庭、我們的社區、我們的企業團體,我們下一節課再跟大家來探討一下。

  「禮運大同篇」,我們希望下次大家把它背起來,不斷積累這些文言文的能力。好,那也是作業,希望大家下一次都能背起來。然後請大家預習,我們下一次要講的七十四頁的「陳情表」,李密的「陳情表」講孝道。還有一百三十頁的「緒餘」,《德育故事.緒餘》裡面的孝的部分,先預習一下。另外,我們下一節課也介紹兩個故事,讓大家先看一下,就是《德育古鑑》一百一十頁到一百一十二頁,這三頁介紹兩個聖賢人,范仲淹先生跟竇禹鈞先生。竇禹鈞先生,其實我們也很熟悉,《三字經》當中講到的,「竇燕山,有義方,教五子,名俱揚」的榜樣。他們兩位真正是把禮運大同的精神發揮得很好,發揮在他的家族,以至於他的鄰里鄉黨,也給社會國家做一個好榜樣。

  好,那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