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儒釋道教育專題講座—弟子規  周泳杉老師主講  (第九集)  2010/5/31  台灣新北市汐止區拱北殿  檔名:55-026-0009

  諸位法師,諸位長輩,諸位學長們,大家早安!我們延續上一次我們講到「謹」的最後面,上一次我們分享到:

  【鬥鬧場。絕勿近。邪僻事。絕勿問。】

  特別我們說明到,這個『鬥鬧場』,過去是在市集,在人多的地方,現在即使是在鄉野、在深山裡頭,我們都有可能把全世界各地的「鬥鬧場」藉由兩條線引到我們家裡,這個叫防不勝防。過去把門關起來就與世隔絕,在很深山的地方干擾也比較少,但是現在不一樣了。所以我們生長在現在這個社會,一定要有更高度的警覺。換句話說,在「謹」這一條,我們分了六個大類的生活方方面面要守禮、要謹慎的地方,從作息、儀表,還有飲食、衣服,乃至於到容止威儀,還有待人處事接物,這幾個大類方方面面都能夠謹慎,都能夠守禮。而在與人、事、物接觸的過程當中,第一個考慮到的是修養自己,成就自己,第二個還要考慮到不能夠為外界所污染,一方面是我們自己做好的樣子來影響社會大眾,另外一方面,不能被外面壞的樣子給我們干擾,給我們造成污染,這就非常的重要。所以在這一條,「接物正則」,我們把它分做一個是修養自己,一個是防止污染,這個脈絡我們給大家做參考。

  在這裡再次的跟大家補充,這次我們所發的這個科會的資料,這個是末學個人的心得體會,不是標準答案,大家一定要清楚,這個不是標準答案,換句話說,「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」,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法。主要科會是讓我們便於學習,就是一篇文章這麼長,我們怎麼學?所以首先你看,李夫子就按照《論語》的次第,入則孝,出則弟,謹,信,愛眾,親仁,餘力學文,就分成七個段落。你看,所以古人在寫文章或者是在講話,非常的注重次第。這有兩個方面,第一個修養自己,我們前面講到要定。古人念念定,臨終安得散亂;今人念念散亂,臨終安得正定?所以定的表現就是次第。寫文章亦復如是。這是對於自己的。對於他人?有次第的表達能夠讓人容易攝受,進而容易落實,換句話說,次第的彰顯能夠讓我們在平常學習的時候容易落實,有章法。因此在接物正則這裡末學是這樣分,但是是不是一定是這個樣子?不是的,每一個人的看法角度不一樣,可能把它分類或者是歸納的方式都不同,所以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。我們看到古德在學習經教的過程當中,也都是採取這樣子的一個方法,幫助自己學習,也幫助在講解的時候社會大眾能夠比較抓住綱領。

  下來就是「待人箴規」,有接物當然就有待人。日常生活當中不外就是處事待人接物,待人他這裡也是很綱領性的提出幾條,要謹慎的態度。末學先念一遍:

  【將入門。問孰存。將上堂。聲必揚。人問誰。對以名。吾與我。不分明。用人物。須明求。倘不問。即為偷。借人物。及時還。後有急。借不難。】

  這幾句話講的就是我們平常在跟人接觸的時候,有哪幾個態度是比較需要謹慎的。我們這幾天這樣講下來就發現到,李夫子在寫《弟子規》,他實際上就是把中國五千年的家規做集大成,把儒家的思想融會在這一千零八十個字裡面。文章很短,要表達的意義很深廣。所以我們一定要切記,不能只執著在這個文字,他這個文字表達只是表達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與人接觸萬境交集,這麼多境界現前的時候,我們一定要抓住綱領。像『將入門,問孰存,將上堂,聲必揚』,這個雖然只是描述一個人要進門的時候先敲門,或者是走入一個廳堂的時候,生怕在這個堂上的人會突然被我們嚇到,所以必須要出一點聲音,讓裡頭的人有警戒,知道有人要進來。雖然這一條講的是這個態度,但事實上我們就了解到,這個態度背後的心態是什麼?要學那個心態。換句話說,那個心態我們具足了,不管將來是在任何的場合,這個心態就能夠應用得上去,不一定是入門的時候或者是上堂的時候,不一定的。所以末學這裡就想,接眾要誠、要篤,這個篤就是厚道。我們為什麼進人家的門要先敲門?厚道,讓人有所防備,讓人感覺到舒服、感覺到尊重。別人怎麼才能感到尊重?誠懇,這個誠懇的態度就非常的重要。所以李夫子在這裡雖然講這一條,但是我們就知道,我們學的時候學什麼?學真誠、學誠懇,再來,學篤實、學厚道。換句話說,就是我們常常跟大家分享的,這個禮,謹慎的態度就是禮的態度,自卑而尊人,把自己放低,把別人抬高,把別人的地位抬高,不管自己是什麼身分,對待下屬一樣的,自卑而尊人,慢慢的我們恭敬、真誠還有厚道的心就提起來了。自卑而尊人的人他能把對方放在心裡,放在心目當中,所以他能做到這個態度。

  『人問誰,對以名,吾與我,不分明』,這個已經從內心的態度表達出來他的言語,從他的言語當中表達出來。什麼態度?對應恭謹,跟人家應對的時候非常的恭敬、非常的謹慎。那麼多的境界,李夫子就用這一句話來做代表。人家問我們的時候,我要對答要以自己的名字來對答,不是吾,不是我,人家遠遠叫我們,「你們是誰?」「我」,我是誰?沒人曉得。所以為什麼態度不夠謹慎?都來自於平常的訓練,我們對自己的要求,真誠心、還有恭敬心、篤實的態度不夠。所以舉這一條,不能只是死在這一條,一定要把它擴大,這個方方面面的態度我們就謹慎,言語就謹慎,這條是講言語。

  下面「慎意防過」,從意識再延伸到行為,從自己的意念頭上面謹慎,謹慎到行為,防止過失的行為。我們看,『用人物,須明求,倘不問,即為偷』,這個就是已經從意念上升到行為。這裡講到的是戒不與取。與就是別人贈送給我們。什麼叫不與?就是別人沒有說要給我們,而我們就怎麼樣?就拿了,那個取就是拿,人家沒說給我們,我們就拿了,這是這一條。沒有說要給我們,而我們自己取來,這個態度叫什麼?叫偷盜。他並沒有說價值多少,沒有。譬如說我們臨時需要一張紙,我們看到別人桌上有一張紙,我們就怎麼樣?就把它拿過來,然後我就開始用這張紙。雖然它的價值很低,但是已經怎麼樣?已經不與取了,已經偷盜了。

  這個古人態度都非常的謹慎,在元朝末年的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叫許衡,許衡這個人他是非常有德行的人,因為朝代在末世的時候是比較亂的,於是有戰爭,他們幾個讀書人就逃難。逃難的過程當中有好幾天沒有吃東西,肚子很餓。結果到了一個,等於說是逃難的時候有到這種沒有人的這種村莊裡面,就看到有一棵梨子樹,上面結的果實結得很好,結果很多的人就上去,因為肚子餓,就摘了很多的梨子下來就開始吃。可是吃的過程當中有人就發現許衡沒有吃,就告訴他,你也吃一個。許衡說我不吃,這個是有人家種的,我沒有問過人家,我怎麼能夠隨便吃?他說這個是無主之梨,無主,他說這個梨是不屬於任何人的,因為現在亂世,大家逃難,哪還有什麼屬於誰的不屬於誰的?他就說,梨無主,吾心豈無主哉?這個梨沒有主,但是我的心還有主,我還可以做主。當我們看到這些故事,都非常的佩服,為什麼?你看這些讀書人念念都做得了主。我們就想想看我們做得了主嗎?我們看到好吃的,做得了主嗎?看到財富現前,看到美色現前,我們做得了主嗎?他做得了主。你看這是讀書給我們莫大的利益,它提醒我們,我們要做主,如果我們不做主,我們心就隨著境轉動,人一生得不到自在。但是這一關很不容易。就是因為難,所以我們需要薰習,需要修學,需要提醒,需要觀照。這個是不與取。

  所以我們接下來看,也是一個讀書人的故事,有一個讀書人叫羅倫,他後來考上狀元,我們叫羅狀元。羅倫他也是有一次進京考試的時候,他就帶了一個隨從一起進京考試,結果走到半路的時候,發現自己的盤纏好像不太夠,就跟這個隨從說,我們盤纏不太夠,我們可能要節儉一點。這個隨從就講,他說主人你不用擔心。他說為什麼不用擔心?他說我在半路撿到了一枝金釵,這個金釵我們把它典當了之後我們不就有錢了嗎?結果羅倫一聽到這個話,平常人聽到這個就說賺到了,這個正好可以解決我們的困難,羅倫不然,他立刻臉色變化,一驚,就說你這個是什麼時候撿的?這個僕人看到主人的這個眼色,就不敢說謊,就說五天以前我在某某村的某戶人家門口撿到的。他說我們回去,掉頭回去。這個隨從就說為什麼要掉頭?離你進京趕考的時間已經很趕了,我們已經走了五天,掉頭回去還得五天,再走到這裡,一來一回就是十天,離你考試的時間,因為一般人都是提前進京,然後安頓下來之後,心情安定了,進考場能夠比較好的發揮,就勸主人說,你的功名要緊。主人不以為然,羅狀元心裡就只有想著,這一個丟這個釵子的人,他就在想,擁有這個金釵的人家必然是大戶人家,而大戶人家一定用了很多的奴僕,而這個奴僕一定在他不小心的時候把這個金釵給掉了,如果這個奴僕掉了這個金釵,主人一定會追究責任,最後你看付不出這麼龐大的金額,這個奴僕性命可能就會堪慮。

  果不其然,他們回到這個村莊的時候,他們才曉得,就是後來把這個金釵還回去的時候才曉得,原來在這個五天的過程當中,確實這個奴婢她在侍奉這個女主人的時候,不小心這個金釵掉到了臉盆,然後把臉盆那個水往外一潑的時候,連這一個金釵一起潑出去了,掉到外頭去了,因為不曉得裡面有金釵,所以當然潑水的時候也沒有注意,就把它潑出去了。主人就以為是這一個奴婢偷了這枝金釵,所以對這個奴婢百般的責問、逼問,甚至於要把她送到官府去問罪。這個奴婢本來就在想,今天晚上要上吊自殺,因為這筆錢太大了,再找不到那我就一定要上吊,要不然我沒有拿性命來抵大概也抵不上。再來,另外一頭,是這個男主人也責怪自己的妻子,責怪自己的妻子,以為是這個妻子是不是拿去哪裡送給人或者是丟掉了之類的,也責怪這個妻子。這個妻子也很委屈,也想要上吊。你看一枝金釵關係著兩條的人命!

  而羅狀元並不認為,你看過去我們的考試是三級的考試,秀才、舉人,然後再來就是進士,秀才、舉人跟進士,這三級的考試。一般三級的考試,每一年舉行一種,換句話說,每三年才會輪到一次,今年考進士沒考上,還要怎麼樣?再等三年,它不是年年考的。那大家就想到,十年寒窗等的就是什麼?一舉成名,等的就是這個。可是羅倫完全沒有把功名放在心上,他只是想到什麼?不與取,不可以不與取,即使是撿到的,這一定關係到人命。他回去之後,沒想到把這個金釵送回去之後,救了兩條人命。大家想想看,兩條人命比較重要還是中狀元比較重要?這個是需要,我們沒有讀聖賢書不會做這樣的判斷,末學告訴大家,不會做這樣的判斷,讀了聖賢書之後才懂得這樣的價值判斷,才懂。

  各行各業其實現在都需要這樣的教育,為什麼?我們經常看到現在有賣假貨的,食物當中摻妨礙人體健康的這些東西,我們就曉得,這個就是沒有這樣的價值判斷。羅倫他做到了。結果進京趕考他趕上時間了,但是時間非常的緊迫。而他中途不是盤纏快沒有了嗎?他是寫字畫、賣字畫解決盤纏的問題,然後趕快進京考試,結果一舉就中了狀元。我們看到他沒有損失,換句話說,他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。你看一個人為了道義他願意犧牲自己,可是我們看到他成就了。這個就是願意吃虧,不與取我們看到的兩個例子。

  再來,『借人物,及時還,後有急,借不難』,這個是什麼?「息妄守諾」,這是對人應該有的態度,跟人家借東西要不要借據?不用借據。古人一句話就是借據,一諾千金。這個是我們古人一個也是典故,這個是季布,季布一諾,古人就是說這個季布他一個承諾,即使是一千兩黃金給他,他都不願意賣掉這個承諾,當然一千兩黃金這是比喻,再多的錢,他不願意把這個承諾給賣掉,就是一句承諾。這個我們看到很多,古人確實是這樣。我們現代還看到,華人的社會看到。末學在廬江的時候遇到一個老人,這個老人他把他的書,他小時候小學的書都保存得很好,小學的教科書,我們去看他很歡喜。他小學的那個教科書末學真的覺得編得太好了,有一本教科書是在教孩子怎麼寫信的,那整本都是寫信的。它怎麼編排呢?它上面有畫圖案,插圖,因為給小朋友的,下面的信,我們這樣翻開來,這一面是文言文,這一面是白話文,就是把那一封信用文言文寫出來,然後另外一面用語體文,用我們的白話文寫出來,非常的有深度。末學看了看都覺得很慚愧,這個我們現在博士班的學生寫不出來,可是是當時,這個老人六、七十年前學的,小學學的就是這個。我們現在大幅度的程度都退化了,教科書確實也是一個關鍵,編教科書很重要。

  看到這個教科書我們很歡喜,於是想跟這個老人借出來影印,把它印下來,我們也想要保存一份。他就告訴我們,他說這個很寶貴,現在已經都絕版了,可能市面上你要找也都很難找到。我們看到老人這麼樣的珍惜這個書,我們就想給老人安心,於是我們就講,要不然這樣子,老伯伯,我們給你寫一張借據,我們印完之後我們儘快就拿來還。沒想到這個老伯伯一聽到借據這兩個字他就生氣了,他說你把我看成什麼人,我借你們東西還要借據?你看我們侮辱了人家,一不小心,我們不懂得禮,就侮辱了人家。這一輩的人確實一諾還是千金的,為什麼?小時候受過這種教育。

  借人物如果沒有還,會不會有什麼樣的影響?末學告訴大家,絕對有影響。古時候有一個人叫張元,這個張元養了一頭驢,這頭驢脾氣非常的拗,怎麼說?所有的人接近牠,牠一定會踢人。你知道有些驢子踢人踢得可嚴重,脾氣很拗的一頭驢子,誰騎牠,牠都把人家摔到地上,一騎上去就把人家摔到地上,是這樣的一頭驢,張元家的驢。可是張元的家人,大大小小的家人騎牠的時候牠都非常的溫馴,驢子非常的溫馴,牠會認人。可是有一天,說也奇怪,張元家來了一個客人,姓楊,這個楊姓的客人,因為聽說這個驢子脾氣很拗,他就想說我來試試看,他不信邪,試試看,來騎騎看。沒想到這個楊姓的這個朋友一騎到這個驢子上的時候,說也奇怪,這個驢子很乖,很溫馴,而且還載著這個楊姓的友人騎了二百八十里的路,很遠,二百八十里很遠,就騎去了。到了目的地的時候已經天黑了,這個楊姓友人他就找了一個旅館,跟這個張元父子就投宿在這個旅館裡面。睡覺的時候,那天晚上就做了一個夢,夢到一個黑衣人來找這個楊姓的友人,跟他講說,楊先生,明天拜託你再騎二十里。他說為什麼?他說因為我上一輩子欠你三百錢,就像我們現在講三百塊錢,欠你三百塊錢,一里路用一塊錢來折抵,你今天騎了二百八十里,我還欠你二十塊,如果現在你不騎我的話我就還不了,那這筆帳永遠都在,都記著,所以拜託你明天再騎二十里。這個楊某就覺得奇怪,沒遇到這種事,醒來的時候就看看這個驢子,確實,好像這個顏色很像昨天夢到的這個人穿的這個衣服的顏色,索性也就相信了。他在夢裡面還問他,問他一個什麼?問說你欠張家多少?這個驢子就告訴這個楊姓友人說,不可說,不可說,我欠張家太多太多了!所以你看張家的大大小小騎牠都沒事。

  結果隔天早上他就依照這個驢子的這個請求他就去騎了,果不其然,到了正好二十里的地方,這個驢子獸性大發,就把這個楊姓友人給摔出去,正好二十里。可是距離他要到的目的地還有十里路,怎麼辦?於是這個楊姓友人就拜託這個驢子,他說拜託你,因為我還有十里路,你要讓我自己走路那也很久,要不然這樣子,我用十錢,就是十塊錢,買草料餵你,就很誠懇的跟牠商量,你讓我再騎十里路,好不好?說也奇怪,這個驢子居然答應了,他就買了十錢的草料給這個驢子,吃完之後,他又騎了十里路。大家就要了解到,借人物,及時還,否則後來要不要還?末學告訴大家,賴不掉的。

  所以我們有這個謹慎的態度,你看我們怎麼?我們不欠人家。那我們欠人家的呢?這一生要怎麼樣?要乾脆一點,還的時候要還乾脆一點。所以我們東西掉了要不要報警?要不要去登記,去做案子的登記?不用了,就了掉一筆,了了!真的,無債一身輕。別人欠我們的呢?不要了,我們一筆勾消,為什麼?如果我們還要他還的話,那我們還要再來跟他糾纏不清,因為還來還去總不能還到公平,很難找到像那頭驢子那麼清醒的,很難,總是有時候,要人家還,我們給人家要就多要了一點,將來那一點還要再來還,扯不清,來來回回扯不清。這個事情不要再幹了。所以這一條,我們就要待人處事接物絕不佔人便宜,絕對沒有一個佔人便宜的念頭,這個態度就是謹慎。我們「謹」就講到這裡,下面我們進到「信」篇。

  這個「信」在《弟子規》裡面相當重要,為什麼說重要?因為口為禍福之門,這是一個層次,另一個層次,更深了,李夫子在這個信篇特別用大概超過一半的篇幅來告訴我們,信不僅僅是言語,因為言為心聲,言語是心的聲音。為什麼言語會謹慎?因為內心明白,因為內心覺悟。大家就知道了,根源在哪裡?在我們自性的覺迷。人為什麼說話傷害人?為什麼說話顛三倒四?因為內心迷惑顛倒,智慧不開。所以這個信在這裡就分成兩個層次,丁二是「啟信明德」,用兩個來說明,戊一是「善言養德」,最重要是那個德,由善言來養德,戊二是「信道修德」。這個脈絡很重要,一個是由外而內,你看言語是展現在外的,言語謹慎自然道德就修養,我們由迷入覺就走這一條路線,這個是從枝末上下手。從根本上下手,我們叫直截了當,叫做信道修德,直接就從根本下手。就像把一棵毒樹砍掉,不是從葉子開始摘,不是的,直斷其根,從根本上去,這個是信道修德。它分成這兩個層次,我們先講淺顯的,容易明白的。

  【凡出言。信為先。詐與妄。奚可焉。話說多。不如少。惟其是。勿佞巧。奸巧語。穢污詞。市井氣。切戒之。見未真。勿輕言。知未的。勿輕傳。】

  我們先看到這裡。這四個段落,這四段話講的就是四種言語的態度,守住這四種言語的態度我們稱它為信。大家注意,這個信是一個會意字,旁邊一個「人」,左邊一個「人」,右邊一個「言」,我們講人言為信。用現在的白話文來講,叫做人話,信是什麼?這個人講的是人話。換句話說,如果違背了這四條,這個人講的是不是人話?不是人話,很多人講「這個人不講人話」,那這個人講什麼話?講鬼話,鬼話連篇。他既然講鬼話,那他能算人嗎?所以你看信這一個字,一看到這個字我們就提起高度的警覺,為什麼?因為我們還想當人,不要不把自己當人看,那確實對自己是很大的侮辱。所以他守住這四條。

  第一條戒妄語,『信為先』,不是騙為先,『詐與妄,奚可焉』,戒妄語,他不願意說騙人的話,不願意說這個話。所以我們看,司馬溫公曾經說到,他說我一生沒有什麼超過別人的,沒有,如果說你說我一生有什麼過人之處,他說沒有,但是有一條,沒有愧對自己,就是我盡這一生所做的任何事情,沒有不可以對別人說的,我沒有辜負過任何人。這個是很重要的。所以他的學生就請教司馬溫公,他的學生劉安世請教司馬光先生,他就講,他說我們人一生要修養德行要從哪裡開始做起?司馬溫公就告訴他,從不妄語開始做,從不妄語這一條開始守,一個人的德行就開始慢慢增長,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條。

  第二條『話說多,不如少,惟其是,勿佞巧』。這個告訴我們,說話不在多,話不在多,在什麼?在於利益聽話的人,在利益交談的對方,在利益他,不在多。再來下面,「惟其是,勿佞巧」,告訴我們什麼呢?要就事論事,不在說話多麼的動聽,多麼的美妙,不在這裡,換句話說,就是真誠,不是耍嘴皮子,不是講求言語的美麗、言辭的豐富,不是這個,不是的。所以這裡上面寫「戒綺語」,這個綺是什麼?其實這個綺,我們知道這個布,比較貴重的布它繡的這個花邊都很漂亮,那個花邊就是這個綺,這個綺就是花邊,就是那個很好的布料的花邊。所以綺語就是指的花言巧語,就是我們孔老夫子說的巧言,巧言利口,指的就是這個,把話說得天花亂墜。那問題來了,話說得天花亂墜好不好?不一定,為什麼?其實如果這個人他是講利益眾生的言語,那綺語也沒有關係。可是往往講綺語的人不是這個存心,佞巧的人不是這個存心,他是什麼存心?他是採取欺騙或者是蒙蔽,或者是要操控別人的這個動機,都有這些動機存在,想要騙取別人的稱讚還有名利,都有這些動機。換句話說,我們學這一句話一定還是要從根本裡面去學,再問我們自己,有沒有欺騙別人的動機,從這裡學。如果我們是一片真誠,那麼還要注重我們的什麼?修辭,為什麼?希望別人在聽我們這一片真誠之語的時候也能夠不要產生誤解,這就不是綺語了。所以這一條很重要。但是我們現在社會上很容易犯這一條,怎麼說?我們打開電視,很多綜藝節目就犯了這一條,這個我們要遠離。

  「話說多,不如少」也給我們一個啟示,就是一個人寡言很重要。《易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吉人之辭寡」,吉人,就是那個吉祥的吉,這個人很吉祥,什麼意思?這個人事業成功、家庭美滿、身體健康,這個人吉祥。吉祥的人他的特徵是什麼?寡言,吉人之辭寡,他的詞彙、他的言語很少。「躁人之辭多」,浮躁的人他表現出來的就是什麼?言語很多,一刻都靜不下來,東家長、西家短。我們從他的言語當中就觀察到他內心的狀態是什麼狀態?浮躁不安,像熾盛的猛火一樣燒個不停,這個從他的言語就看出來。所以古人也說到,他說「人平不語,水平不流」。水到了平地的時候它就不流動,水會流動一定是這個地不平。換句話說,人為什麼會想講話?心不平,不平則鳴。可是心不平,末學告訴大家,對自己傷害很大。中國人的學問修養,修養什麼?心平氣和,修養這個,這是中國的學問,我們要牢牢的記住這個核心。《中庸》裡面講,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」,這個是修行的綱領。換句話說,七情,一般人放縱七情是走迷惑顛倒的路線,修道人他七情要把它做什麼?做調和。中節,什麼叫做中節?就是七情五欲發出來的時候不過度,最好不發,但是要發要能夠知道中節,中什麼節?禮節,中禮節,節度,有節度。修養到了某一個階段的時候,展現出來的就是心平氣和,那就是「話說多,不如少」。

  下一句,『奸巧語,穢污詞,市井氣,切戒之』,這個是戒惡口,話不能夠粗暴,我們現在講的言語暴力,不可以,不要從言語當中去傷害別人,從言語當中想佔對方的便宜,這個都傷害自己的德行,傷德了。

  再來,『見未真,勿輕言,知未的,勿輕傳』,這個是戒兩舌。什麼叫兩舌?不是說這個舌頭有兩個,不是的,這兩舌的意思就是說,我們講挑撥離間,在甲這一個地方講一種話,在乙那個地方又講另外一種話。目的在哪裡?目的在讓甲跟乙兩個人的感情受到影響,分裂他們的情感,中傷他們的情感,這個是兩舌,挑撥離間。大家要了解到,這一個現象也經常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存在,存在在我們生活當中。

  這四種言語的過失都傷害我們的德行,嚴重傷害我們的德行。所謂「禍從口出」,為什麼口會出禍?口不但會出禍,而且會挑起戰爭、爭端,為什麼?因為犯這四種過失。沒有這四種過失這個口講出來的話,我們說口吐蓮花,他吐出來的就是蓮花,為什麼?遠離這四種過失。所以大家就知道,這四種過失嚴重,十分的嚴重。怎麼做到能夠把這四種過失降低?寡言,總一句話,從寡言下手。當然我們下面講到「信道修德」,那個是更深層次的,從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就把虛妄的那一念給止住,這個是更深層次的,但是如果我們要開始修養這四條的時候,唯一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少說話,甚至於可以採取止語。在修行的道場我們可以發一個牌子掛在身上,「止語」,就學止語,這個有莫大的好處。

  這四種言語通常人為什麼會犯?因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,為了傷害別人取得自己的利益,這個是他的目的。因此我們如果能夠時時刻刻的把別人放在心裡,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損己利人,也能夠克服或者是降低這四種言語的過失所帶給我們的傷害。我們這一節課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。謝謝大家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