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學習分享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三十集)  2015/1/10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104-0030

  諸位長輩、諸位朋友,大家晚上好!我們上節課學習到的經句是「見色而起淫心,報在妻女」。今天是下一句:

  【匿怨而用暗箭。禍延子孫。】

  從這兩句經文,讓我們體會到我們跟祖先、跟後代是一體,不可分的。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」,孔子的後代兩千五百多年這麼興旺,子孫都是得到祖宗的庇蔭。《易經》又說,「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」。我想沒有人願意禍延子孫,但往往因為不明理,順著自己的習氣,才造作傷害自己、傷害子孫的罪孽。

  《朱子治家格言》講,「子孫雖愚,經書不可不讀」。不懂道理是人生最大的禍患,因為會不自愛又不愛人。像這句經文講,『匿怨而用暗箭,禍延子孫』。首先這個匿是懷在心裡、放在心裡,把什麼放在心裡?把怨恨放在心裡。這樣的人不是每天很痛苦嗎?所以人傻,傻在哪?糟蹋自己。明明可以做聖賢人,非得抱著怨恨每天在那裡痛苦。人要學經典才會開智慧,別幹害人害己的事,要幹利人利己、愛人愛己的事情。而用暗箭,常常都要在那裡算計,要報復。

  你看在佛門,一進山門是布袋和尚那個相貌,大肚能容,再來,要笑口常開,那就是什麼都能包容,平等愛護一切人,相由心生,能有這樣的相貌,這麼莊嚴。那大家想一想,假如是匿怨而用暗箭,這個人應該長什麼樣子?俗話說小鼻子、小眼睛,每天都在算計別人,眉頭深鎖,可能蒼蠅不小心都會被他夾死。其實有時候人要當當旁觀者,自己在人與人相處當中有很多煩惱,突然冷靜一下,跳出來看看自己現在的模樣怎麼樣,何苦來,幹嘛順這些習氣?應該是要轉變心念、轉變人生的態度。人要能轉得過來,首先他要明白道理,理得心就安。

  老祖宗留了很多好的教誨,說到,「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。大家相信嗎?看大家沒啥反應。為什麼要先問相不相信?人的善根要增長,首先信是根本,不相信就不會照做。因為,要照做了,那個體會才愈深,智慧才會愈有感悟。不相信了,我們該怎麼煩惱、該怎麼錯誤去思考,依然故我。現在相信這句教誨很好,傳了幾千年應該不會騙人。怎麼來過人人是好人的日子?事事是好事,自己怎麼感覺每天都不如意,好像每個人都對不起我,怎麼跟這些經句差這麼多?

  我們之前學的是《了凡四訓》,《了凡四訓》把很多人生的哲理講得很透徹。用在我們當前這一句,人不應該匿怨,不要把這些怨恨放在心上。應該把怨轉成什麼?轉成感恩心。你說他對我不好,我還感恩他?《了凡四訓》說的,「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,子孫往往驟發」。他對不起我,我沒有錯,沒有過失還被人家毀謗、侮辱,子孫會驟發。孫子都驟發了,自己呢?積善之家有餘慶,自己福更大。所以,毀謗我們的人是把福氣送給我們跟送給我們的子孫。所以人家毀謗是好事還是壞事?

  明理很重要,你明理了就不會痛苦,不明理就在那鑽牛角尖,鑽到吐血沒人可憐,為什麼?學了不照做,自討苦吃。所以事事是好事是真相,轉個念,危機就是轉機,煩惱就是菩提。所以誰有福氣?聽聖賢、聽老祖宗話的人有福氣,當下就得清涼,不會痛苦。不聽話,俗話又提醒我們,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。《弟子規》裡面都有這種事事是好事的教誨,「見人善,即思齊」,見人惡,內省,他也在教育我們,所以遇到惡人,我們也在增長德行,他的錯我們不能犯。增長你的修養,怎麼會痛苦,怎麼會跟他對立,怎麼會氣得牙癢癢?所以痛苦都是自找的,不能怪他。這叫反忍,忍辱可以克制怨恨、瞋恨心。

  這個反忍就是反過來反省自己、觀照自己。還有慈忍,假如我們的慈悲力夠,看到一個人身為「天地人三才」,還在造作惡業,不只不會跟他生氣,還會憐憫他。身為中華兒女,五千年的智慧他沒學到,還在那裡每天害人害己,那不是很冤枉?所以會憐憫,不會對立。

  還有一個是喜忍,人家對不起我們,我們內心還能歡喜。為什麼?他送福氣給我。再來,他來給我考試,看我修養夠不夠。所以我們懷著一個什麼心?看一切人都是老師,只有自己是學生,哪有說在埋怨老師的?老師是來成就我們的,來看我們的修養夠不夠、過不過得了關。所以對於來給你考試的人、惡意對你的人,不會生氣、不會匿怨。當所有的人,我們能夠體會都是來成就我的,那不就人人是好人了?所以學到這一句,我們提醒自己,別好日子不過,偏偏要折磨自己就不好。

  我們懂得用這樣的胸懷來處世待人,你的下一代絕對是樂觀的人,在你周圍的人慢慢接觸,也會覺得像你這樣的日子比較好過,慢慢就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。人這一生的價值,就從修身正己去化人,就達到很好的價值。我們看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全篇在談治家,但看每一句的內容都是談什麼?修身、修養,可見根本在修身。

  歷史是一面鏡子,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在宋朝時候有一位名相叫王旦,他大公無私,一心為國。有一個官員姓盧,這個盧某有一天就拿著一百兩黃金要來賄賂王旦,希望走走關係給他升遷。當然王旦很正直,就告訴他,這些重要的官職不是靠這種方式能做到的,不能以私廢公,就拒絕了他。結果他回去就懷恨在心,每天用咒語在詛咒王旦早一點死。有一句話說「出乎爾者,反乎爾者」,他用咒語去咒人,最後這個不好的能量會怎麼樣?回到自己的身上。所以打人就是打自己,罵人就是罵自己。今天去打人,人家記住了,遲早會報這個仇回來。所以理智的人絕對不去做害人的事情,報在自己,最後會報在子孫的身上。結果他詛咒王旦沒多久,在夢裡就有神明呵責他說,這麼忠貞愛國的人,你還用這種惡意在對待他。結果他醒過來沒幾天就死掉了。這是匿怨去詛咒人得這樣的果報。

  在唐朝唐玄宗時代有一個宰相叫李林甫,有一個成語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?叫口蜜腹劍。嘴巴講得很好聽,跟人家都好像很恭維,但是內心,肚子裡藏了一把劍,都是暗中在算計別人,這句成語應該就是講李林甫。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成語都有歷史典故,這確實是源遠流長的文化,而歷史像一面鏡子來提醒我們。

  因為他是李氏的宗親,跟皇上是親戚,又特別會逢迎巴結,所以他很快升到了宰相的位置。他怕自己的權力受影響,看到有德行、才幹的人,他就嫉妒、懷恨,會算計他們。結果後來因為積了太多的惡,有個官員就告他二十幾條的罪狀,這些罪都不小。當然這個官員是很正直,因為李林甫已經是禍國殃民了,讀書人有時候奮不顧身來舉發這些惡人。結果李林甫沒有反省,居然還以莫須有的罪名誣告這個官員,把他活活給打死了。

  這個等於是他造的惡是惡貫滿盈,死的時候是七孔流血而死。結果他死後,因為生前跟楊國忠有過節,楊國忠就挑唆安祿山,讓安祿山去告李林甫謀反。謀反罪很嚴重,結果皇帝下旨把他的尸體挖出來,給他碎尸萬段。然後他所有的家族、所有的親人全部都流放到邊疆地帶,「禍延子孫」。所以這個口蜜腹劍最後的果報是這樣。

  所以老祖先提醒我們待人寬厚,量大福大,不要計較。不只中華傳統文化這麼教兒女,像伊斯蘭教的教誨中亦如是。所以俗話說,「英雄所見略同」,不管是東、西方的聖哲人,他們通達宇宙人生天地的真相,都知道應該怎麼來做人。像伊斯蘭聖訓裡面講到的,「在憎恨與喜悅的日子說公道話」,人隨時隨地不要意氣用事;「接濟與我斷交的人」,他跟我斷交,我還是跟他和睦,接濟他、幫助他,才有厚道;「照顧與我絕情的人」,這也提醒我們,他對我絕情,但是我們對他還是有一分情義在。

  大家想一想,人與人會絕情,必然是前面先有情意,最後因為誤會,或者因為一些種種的事件才造成這個結果。所以人假如念這些過往的恩德,把這些不愉快都放得下,破鏡都可以重圓,都可以化解掉。尤其老祖宗留一句話說,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,冤冤相報何時了?要想開一點,別跟自己這一輩子甚至於下輩子過不去。

  在湖南廣西交界有一個坪陽鄉,一個鄉的人口不是很多。這個坪陽鄉裡有一百多個人記得他的前世。我們看那個電視台播出來的節目叫「再生人」。你說一、二個記得已經很特殊了,它這個鄉裡面一百多個人,大家上網去都找得到這個資料。他們記得前世的家,前世的語言、前世的親戚朋友都記得,這很特別。尤其有的還記得前世誰還欠他錢,所以天底下沒有佔便宜的事情,也沒有吃虧的事情,冤有頭,債有主,還是得還。所以明理的人不再跟人結怨、不再佔人便宜了。

  西方非常多科學家也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人有來世,那就更要清楚不能跟人結怨,沒完沒了的。一結怨了,討債都沒有討剛剛好的,愈討愈凶。你看現在的人脾氣又大,一點小事就鬧出人命來了,這個很危險。

  所以伊斯蘭聖教裡面,假如用這種胸懷處世,一團和氣,再大的怨恨也能化解。「照顧與我絕情的人,原諒對我行不義的人」,他對我不仁,我能對他不義嗎?假如他對我不仁,我對他不義,罪加一等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已經讀過聖賢書了,他沒讀過。他沒讀過,我還跟他計較,那我也沒度量。所以「先人不善」,他的父母、祖父母這幾代人沒有學,沒有學你還跟他計較,那我們不是白學了?「無有語者,殊無怪也」,沒人告訴他,不要怪他。應該透過我們自己好好做,感化他,讓他對中華的經典有信心,這樣就對了。要轉,要化,化敵為友,化怨為親,學聖教就要學出這樣的胸懷跟功夫。

  人會產生這種怨恨是有根源的。大家有沒有看過從不怨人的人?你們都沒有反應,那代表現在大家怨氣十足的現象比較多了。我們在歷史當中看到,舜王一生不怨人,連父母要傷害他,他都反省自己。所以人會怨人,根源可能內心本來還有怨父母。斬草不除根,春風吹又生,所有處世當中不好的習氣,很可能都出在我們對父母就是錯誤的態度。

  《孝經》告訴我們,「愛親者,不敢惡於人;敬親者,不敢慢於人」。所以「親親」,親愛自己的父母,推而廣之就是愛一切人。「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」,再從愛一切人推廣到憐憫一切的生命,這是人從孝道當中自自然然延伸開來的仁慈博愛。所以,不能仁慈博愛,根源在孝道有虧。假如真的好好落實孝道,很多的習氣都能夠改過來。大家不要小看「入則孝」,短短一段經文,我們所有處世病根的解藥都在裡面。

  「親憎我,孝方賢」,父母誤會我們了,我們還是完全的孝心,沒有絲毫的埋怨,這個修養就建立起來了。假如我們有煩惱轉不過來,把「入則孝」念幾遍應該就找到解藥了。接著我們看下一句:

  【家門和順。雖饔飧不繼。亦有餘歡。國課早完。即囊橐無餘。自得至樂。】

  這兩句經文最後的兩個字,歡樂,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的人生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親戚朋友說,我每天這麼認真的工作、這麼努力,就是為了讓自己更痛苦?我看沒有這樣的人。但是冷靜想一想,從我們自身到我們生命當中的有緣人,大家一日復一日,一年復一年,二O一四年又過了,很快。小時候,記得念小學的時候覺得一年怎麼過這麼慢,怎麼收壓歲錢的時間還沒到,現在上了中年,覺得一年過得好快。所以科學家,包含經典裡面說,時間是假的,有道理。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,它不是真實的,但時間卻是寶貴的。

  我們一年過一年,一日過一日,我們真的有愈來愈快樂嗎?依照科學家的統計,人是愈活愈笑不出來。所以這兩句話重要。努力有結果,不一定會有好結果,他把方向搞錯了,他把目標搞錯了,本身那個目標就是讓他愈來愈痛苦的,他再怎麼努力還是往痛苦。比方現在的人所謂的享樂,他就是追求欲望,已經注定他愈來愈痛苦了,那還用說?因為老祖宗說,欲是什麼?深淵,他只能愈陷愈深,怎麼可能會快樂?可是他每天很努力賺錢,都花不夠。現在下一代很會花錢,二十幾歲的人很會花,都留不住,因為他太奢侈了,縱欲。由奢返儉難,要再變節儉就很困難。這兩句很重要,決定了我們是不是正確的目標,是不是人生會愈來愈充實、歡樂。

  第一句講到『家門和順』,一家和和氣氣,長輩慈祥,晚輩懂得順從、恭敬,那整個家是一團和氣。雖然『饔飧不繼』,饔是早飯,飧是晚飯,不繼就是三餐不是很寬裕,吃得不是很好。但『亦有餘歡』,雖然物質享受不算是很好,但是精神、人和、家庭的氣氛,讓每個人不管是成長、生活都是很愉悅的。其實現在這些經句,我們拉到我們這二、三代人的人生來看,就很有體會了。三十年前物質生活比較不好,是吧?那請問大家,三十年前的人笑容比較燦爛還是現在?再來,三十年前父子關係比較和樂還是現在?三十年前兄弟姐妹的情感跟現在比起來不一樣。可是現在的人物質享樂比較好,結果享樂好了,兄弟姐妹因為財產告上法院,衝突不斷,哪有餘歡?因為人的貪心愈來愈增長了。

  以前的人物質缺乏,很惜福。對於親戚朋友的幫助念念不忘,這感恩心!有時候家裡不是很寬裕,剛好買一支冰棒,六、七個兄弟姐妹一個人咬一口,那個味道三十年後還記得,是吧?你看現在的孩子一吃,花錢連吃三、四支,最後就「好了,不要吃了,難吃!」還嫌棄。所以內心快不快樂跟物質豐不豐沛、寬不寬裕不是有絕對的關係,什麼決定的?心決定的。所以這兩句提醒我們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快樂。人不把這些道理想通,在現在這個功利主義,不隨波逐流、不照著這個錯誤的思想價值觀去走,也不容易,唯有自己真的腦子冷靜、清楚了,才能夠不被污染。

  孟子告訴我們「君子有三樂」,第一樂就是,「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」,有父母可以奉養,兄弟姐妹都很長壽,聚在一起,子孫和樂,還可以話話五十年、六十年前小時候的情境,這是天倫之樂,這個跟性德相應。第二樂是「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」,覺得沒有對不起上天,也沒有對不起人,良心過得去,好吃好睡,這是人生的樂事。現在的人不好吃、不好睡,還吃安眠藥,還要看精神科醫師,這個就很痛苦了。第三樂,「得天下英才而教之」,去成就他人,以至於為團體、為國家民族成就人才,這是第三樂。這個後面有,「讀書志在聖賢,非徒科第;為官心存君國,豈計身家?」為官者、上位者,不是只有想著自己身家的快樂,更重要的,成就自己、成就他人,為國家舉才、培養人才。為自己的團體盡忠,最重要的也是發掘人才、培養人才,人才才能成就事情。

  我們知道天倫之樂,那這個家庭的氣氛要怎麼經營才能和樂?所謂家和萬事興、和氣生財,有財富、有好子孫。人世間所謂「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」,一個和樂的家,它在感召因緣,不管是婚姻,不管是事業,它就能感召好的。所以「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」,感召的原理很重要,每天吵吵鬧鬧,會感來一個很好的事業合作夥伴?會感來一個好因緣?這個也很困難。

  那怎麼來達到家庭的和順?中國很多的詞語就給我們啟示,和平、和愛、和敬,這些詞都放在一起,和謙、謙和,這是有道理的。所以怎麼達到和?平等對待就和睦相處,你對人不平等,人家就埋怨了,怎麼和睦?中國字很有味道。就好像一個國家,你對待不同種族、不同宗教都平等,它就和睦。你不平等,那紛爭就要起來了。俗語講,不平則鳴,不公平了,就有人要埋怨、要抗議了。

  明朝鄭濂,他家族夠大,超過一千人。有個故事叫「鄭濂碎梨」,他是大家長,帶著一千人的大家族,卻很和樂,個中的學問我們要去體會。現在小家庭三個人、四個人還常常吵,人家一千個人都能和。皇上看到他家族這麼大能和諧,也很佩服,賞了他兩顆水梨,可能也順便考考他,我看你兩顆水梨怎麼分。一般心胸不夠寬闊的,趕快偷偷摸摸回到家,把自己親生的孩子叫到房間裡來,然後守在門口,你們趕快吃,不要被看到。但是您看鄭濂的胸懷,他回來非常從容,交代下去,把兩個最大的水缸搬出來,裡面都裝滿水,把兩顆水梨一邊放一個,把這個水梨整個擊碎,梨汁就滲到整個水缸裡面,然後每一個人喝一碗,很公平。大家想一想,跟鄭濂關係比較遠的親戚會非常感動,長者待我們都是一樣的。自己最親的孩子,更讓他學到,處在團體當中,不能去分別,都要一樣的關愛、照顧,甚至於愈親的人要愈嚴格,因為關係密切,你少給他,他又不會跟你斷交、斷絕關係。但是同時也教他,當別人有需要的時候,要捨己為人,要有這種寬廣的胸懷。所以這是平等對待,鄭濂是個好榜樣。

  和愛,用愛心,尤其家人、親戚有困難的時候,不能排斥、不能捨棄他們,要給他們溫暖,這樣家族就和樂。和敬,恭敬,不能傲慢,不能因為學歷、相貌、收入、地位,就瞧不起家人,這個很要不得,要恭敬尊重他們、感恩他們。要謙虛,和謙,謙虛就給人一種祥和之氣,推崇別人、肯定別人。這個是怎麼來「和順」。《弟子規》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誨,跟家門和順有很大的相關,直接的相關,「財物輕,怨何生,言語忍,忿自泯」,忿、怨就化掉了。細細想想,一般家庭會產生的矛盾衝突好像跟財物、言語都有關,所以這兩句能好好落實,離家門和順就不遠了。

  在宋朝有一位女士叫崔少娣,她嫁入蘇家,蘇家有五兄弟,前面四個都已經娶妻了。結果這娶進的四個媳婦脾氣都很大,常吵架,有時候還演變到要打架,都有把傢伙亮出來,這個想起來,看到這一段覺得這個家也挺恐怖的。結果崔少娣要嫁進去,她的親人就很擔心說,假如真的嫁進去了,會不會凶多吉少。結果少娣善解人意,怕家裡人擔心,還安慰他們說,假如是木頭、石頭,那我還沒有把握說能感動它們,但是現在我嫁過去,大家都是人,哪有人不能感動的。當然少娣有這種心,是她堅信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其實連石頭都可以感動,是吧?生公說法,頑石都點頭。現在江本勝醫師也證明,一切物質都是有機的,它都可以接收到人的意念、人的磁場。所以植物、礦物尚且能感動,更何況是人?

  所以她帶著這樣的信心嫁過去了,她拿到什麼好東西,從娘家回來這些好吃的、好用的,她都分給嫂嫂、分給這些姪兒。當婆婆在分配工作,這四個嫂嫂很不願意的時候,她會說,我是最後進來的,這個讓我多做一點好,把這個工作也攬在身上。所以錢財不計較,多付出勞力也不計較,「財物輕」。因為這些嫂嫂之間常常會有一些讒言、互相的批評毀謗,來給崔少娣講,她聽,也不反應,笑一笑。當對方都在那裡批評毀謗,我們沒有反應,實在講,講一、二次,下次他就不找我們了,這個磁場不相應。他一般是找那個一講,兩個人就愈講愈火熱那種。講,看我們笑一下,沒反應,他也講不下去,他為什麼講不下去?人其實都有良心的。批評別人,看對方沒什麼反應,自己也有點心虛了。

  她的僕人假如跑來跟她講她的這些嫂嫂有什麼不好,她就處罰她的僕人,然後帶著她的僕人去給她嫂嫂道歉。我看這個動作,可能現代人做不出來。看起來好像很無情,事實上是在真正成就她這個僕人未來的幸福。這個僕人十幾歲,以後還要嫁人,她假如不改掉這個言語當中去傳這些閒言閒語的習慣,她以後的日子會很難過。所以有見識的人在教育孩子、在教育他的僕人,那是看很遠的。所以從少娣她的修養、行持,一般來講,喜歡佔小便宜,然後不喜歡幹活,喜歡講讒言,喜歡聽這些讒言,這是一般人的習慣,但是少娣她能夠守得住她做人的態度,不受這些影響,也做出典範來。

  還有一次是她抱著一個小姪兒,還很小,抱在懷裡。她剛好那一天可能是什麼節慶,穿著新的綢緞的衣服,結果那小孩撒尿。她嫂嫂看到自己的孩子把尿撒在五嬸的身上,就很不好意思,趕快去把他接過來。當下這個動作很可貴,她馬上制止她嫂嫂,妳不要急,不然會嚇到孩子。她把誰放在心上?把這小孩。有沒有把自己漂亮的衣服放在心上?沒有。我想當下這個孩子的母親感不感動?很感動。假如這樣的事情常常出現,哪有不能感動的人?因為她們生活在一起。所以差不多一年左右,她四個嫂嫂說,我們這個五嬸是大賢人,我們跟她比起來真的不是人。慚愧心都起來了,「五嬸大賢,我等非人」。

  所以讀書人針對崔少娣這樣的行持說到,「三爭三讓,天下無貪人矣」。人家爭,我們讓他,這樣讓了三次,對方就覺得羞愧了。就你是君子,都是我做小人?慢慢的就感化過來了。「三怒三笑,天下無凶人矣」。對方無禮、發脾氣,我們不跟他計較,跟他微微一笑,這樣幾次之後,他也不好意思了。所以從這一段話,也提醒我們一句格言,「天下無不可化之人」,但恐自己的誠心還不夠,「誠心未至」;「天下無不可成之事,只怕願力不堅」。所以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。

  這個是上一句,告訴我們,人生真實的樂不是外在刺激,是內在自自然然湧出來的喜悅,天倫之樂,因為孝悌是我們的天性。下一句講的『國課早完,即囊橐無餘,自得至樂』。國課是指納稅,每一個國民都有納稅的義務,早一點把該繳的稅繳了,盡了國民的義務。即使囊橐無餘,囊橐是指錢袋子,自己口袋裡沒錢了,沒什麼閒錢,但畢竟盡了自己應盡的本分,所以良心很安,叫自得至樂。所以這一樂就是對得起良心,「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」,我對得起國家,對得起國人,我盡了義務。這一句經教告訴我們,不能偷稅漏稅,要盡我們的本分、道義。因為稅收是整個國家最重要的財政收入,有了這些稅收,才能很好的去造福於全國的人民,不管是用在國家建設、下一代,這些種種的開銷,都是從納稅來的。

  記得小時候的記憶,就看到父親,那時候納稅,好像在計算自己應該繳多少稅。那個紙,我的印象很大,每一次到了那個日子,就看到父親很仔細在那裡算。留在自己內心就感覺,父親是很中規中矩、很守規矩來納國家的稅收。無形當中孩子會對父親肅然起敬,而且也會學到這個重要的態度。假如當父母的人都在那裡偷稅漏稅,上行怎麼樣?下效。這種現象有,這一家人還覺得他很聰明,佔了便宜。所以,不明理是人生最大的災禍,因為會造作很多很難彌補的罪業,尤其偷稅漏稅,是非常嚴重的罪過。因為俗話講「冤有頭,債有主」,今天你納稅,這個錢是國家的,你偷稅,等於偷了國家的錢。假如生在中國,那這個偷稅就麻煩了,誰是債主?十幾億人。所以有一句俗話說,「一世為官九世牛」,他當官偷國家的錢,九世當牛來還。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話都很有含義,所以真正明理的人絕不幹這種傻事,「小人冤枉作小人」。而且幹了以後也很怕被查出來,那不是常常提心吊膽?這個就沒有辦法「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」。所以,「君子樂得作君子」,該盡的本分我們盡心盡力去做好。但大家想一想,一個人時時都在盡國家的本分,這個人後福無窮。

  我們看到師長曾經講到,他以前在學校,當時候還是抗戰時期,他們的校長、老師都非常的清廉,對國家的物品都非常愛惜。當時候也很貧窮,後半輩子,子孫都發達起來了,君子樂得作君子。所以這個是自得至樂,人一對得起良心,每天心情都是很愉悅。所以快樂不是外面刺激,決定都是從內心出來。

  《論語》又講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學習是快樂的。但是現在的人怎麼覺得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苦乎」?這個鐵定學錯了。所以下一句告訴我們怎麼讀書才會快樂:

  【讀書志在聖賢。非圖科第。為官心存君國。豈計身家。】

  今天我們在談怎樣才能走向快樂的人生,首先,目標很重要。前面講的,你目標是享樂,不會快樂;你目標是跟你自己本善、性德相應,不是達到目標的時候快樂,是整個過程都是快樂的、都是心安的、都是生活在天倫當中的。包含我們十年前、二十年前能孝敬自己的爺爺奶奶,縱使他們已經離開世間了,我們現在想到了還是很欣慰,自己有報這個恩。假如是外在刺激的那種快樂,是很短暫的,那個不是真正的樂。

  我們從這一句來思考,目標錯了,確實得不到快樂。現在人讀書志在什麼?學歷、賺錢、功名、收入。真正的樂不是向外求,向外叫攀比,一攀比,你有學歷,別人比你高,你還能歡喜嗎?而且現在人,為什麼要高學歷?薪水比較多,又想賺很多錢;賺了錢還不滿足,還要有很高的權勢地位。就一直攀比,這樣的目標會快樂?這些東西好像現在人愈來愈多了,看起來不快樂。因為俗話又提醒我們,「人比人,氣死人」。不是拿自己去跟人家比,連自己的另一半、連自己的孩子全部都要跟人家比。這個光想都覺得呼吸困難,還去做,這人真的是自己找罪受,目標錯了。因為,只要是向外求,這樣的目標只會感來什麼?求不得的痛苦。

  所以讀書不是志在學歷,志在什麼?志在智慧、志在明理。這樣的讀書,愈明理愈有智慧,身心愈來愈自在,這是真樂。不是志在賺錢,是志在什麼?志在可以回報父母、回報國家,還可以去幫助苦難的人。同樣是賺錢,目標不一樣,苦樂就有很大的差別。他是為了孝親、為了利益國家人民,他在賺錢的過程是喜悅的。他假如只是謀自己的欲望,那個貪求是沒有止境的。所以目標決定了整個過程是痛苦還是歡喜。

  包含追求功名,我要當大官,要怎麼樣,假如是這樣,你跟人家一比,看到人家升官會氣得牙癢癢的。但是假如我們不是志在虛名、這些虛浮的富貴,而是在哪?是我志在造福人民,「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」。所以今天跟大家談到,到底讀書的目的在哪,我們要想清楚,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清楚。

  師長曾經到歐洲去,看到這些著名的漢學院,這些外國人學漢學都學到可以當教授,領一份不錯的薪水,可是他們把中國的聖賢書當做古文化來研究。老人家很感嘆,我們老祖宗儒釋道的經教是可以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,你把它當學術,已經把它的價值大打折扣,這是有過失的。當教授是一個教師,要傳道、授業、解惑,要把齊家、治國這些大學問給學生,不然你享那一分福報卻沒有盡義務,這是要付出代價的。哪有人只享福,不盡責任?

  所以有一個流傳的故事,當老師假如不能好好的教書育人、好好的當靈魂的工程師,只是領薪水,都沒有把做人教給學生,那是要墮十九層地獄的。所以現在人要清楚,享受福報的過程,同時有責任在身上。

  『讀書志在聖賢』,誰是聖賢?各行各業,每一個身分、每一個職責都能盡心盡力做好,那他就是聖賢。像當媽媽是不是聖賢?周朝的三太,「太太」就是從這個典故來的。所以她當媽媽,她就是聖賢人,有聖賢母親才有聖賢子孫。在商業,徽商、晉商都是把聖賢經教用在他這個行業。在教育界,有師道;在政界,有君道;在醫學界,有醫道,張仲景、孫思邈,這些都是醫學界的聖賢人。我們應該在每一個崗位當中去力行經教,在那個崗位做很好的表率、做聖賢,這個就對社會、國家做出貢獻來。

  效法聖賢,從哪裡效法?從他們的存心。我們今天好像都在複習《了凡四訓》,「溫故而知新」。何謂愛敬聖賢?「愛敬眾人,即是愛敬聖賢」。因為聖賢人的心,就希望人民都能過上好日子,我們就從這裡學起。「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,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」。

  真的,讓各行各業,讓男女老少,尤其老人跟小孩,都能幸福。其實要達到這樣的目標,最重要的是什麼?聖教要弘揚,讓每個人都有正確的思想觀念、都知道五倫八德,那每一個家不就過上好日子了?每一個孩子成長就健康,老人家都得到子孫的奉養。所以《禮記•學記》說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所以這個時代,因為聖教比較衰,假如是真正要從根本上來利益蒼生,最好的就是辦教育。

  師長老人家一生講學,影響的面非常廣。包含在古代,像東漢的鄭玄,他有非常多的機會出來當官,他志在聖賢、志在利益眾生,他不是要科第、不是要功名、不是要薪水,他是有志氣的。幾次要找他出來當官,他都推掉,他都用心學習,有機會用心教導他的學生,所以當時候受他教誨的弟子可謂成千上萬。他是東漢大儒,他是非常有成就的經學大師,我們這個時代很多十三經的註疏,來自於鄭玄。

  東漢離我們一千多年,他當時候堅持講學、教學,留下來的東西還利益到一千多年以後的人類。但是假如那時候他把精神只用在當官,能不能影響後世這麼遠?就不行了。所以諸位家長,你們的孩子以後走什麼樣的人生,你們好好考慮考慮。鄭玄是個很好的例子,師長也是很好的一個榜樣,提供給家長。因為你們認知教育的重要,你們自己好好學,帶著孩子往這條路走,我相信往後馬來西亞漢學院會出很多當代的大漢學家,就從你們發心開始。

  鄭玄,他因為志在聖賢,他當時候跟他的老師馬融學習。馬融講課的時候有一個習慣,邊講課,在自己的旁邊,在幕後還得要幾個歌姬唱歌,他邊聽歌邊講課。幾乎所有的學生,聽聽課就看看女孩子唱歌,只有鄭玄,從來沒有看過一眼,因為他志在哪裡?聖賢。他整個專心致志,不受絲毫的影響。所以立志重要,「讀書志在聖賢,非圖科第」。我們跟下一代立定了,每一步路都往聖賢的方向走,沒有一刻是浪費時間。

  下一句講,『為官心存君國,豈計身家』。為官,在古代是當官,代表國家去造福一方的人民,受的是皇上、君王之恩。用在現代,為官應該廣義來講,是公務員。我們想一想,公務員領的是公家的薪水、是納稅人的錢。所以「爾俸爾祿」,我們領的俸祿,「民脂民膏」,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,我們要對得起。為官心存君國,要念君王之恩、要念國家人民之恩,不能只是顧著自己身家的富裕、快樂而已。所以這一句其實就是教導我們要忠君愛國、要知恩報恩。

  范公就是很好的例子,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,「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」,在朝廷為民謀福利,「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」,這個君恩,沒有時刻忘記。范公他是真正做到什麼?「受享知慚愧」,接受國家的俸祿、享受這個俸祿,他時時知道生慚愧心。他今天,睡覺以前他就會想,我今天付出,對不對得起國家的俸祿?假如對得起,他睡得很安心;假如想一想,今天還不夠努力,他整夜就睡不著,趕快早上很早起來,多去為國家付出才安心,受享知慚愧。現代人假如沒有這些榜樣給他看,沒有引導、教育他,還在渾水摸魚,還在佔國家的便宜,工作少做一點,薪水能多謀取一點,這個就造罪業了。

  我們為官者真正忠君愛國,具體怎麼做?在《群書360》當中有四個重要的綱。第一,「立節」。就是我們自己成為官員、公務員的好榜樣,這個就做出貢獻。楊震四知,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,他的清廉給當時的政界跟後世的人都是最好的榜樣。

  再來,「盡忠」,第二個綱領是盡忠。盡忠我們就會想到諸葛孔明,「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」。還有宋朝的司馬光,司馬光也是都已經病得很重了,他還不休息,心裡面就想,現在國家還有四害沒有去除,其中一個是西夏還沒有投降,還有另外三項是當時候一些需要調整的制度。他雖然病得很重,還很掛心國家這些大事。朋友看到他愈吃愈少,就提醒他,你現在吃得少,又做得多,很可能像諸葛孔明最後積勞成疾,就短命了。結果司馬光就講,生死,命也!他置之度外,沒想自己。後來實在病入膏肓,已經有點不清醒,在夢中講出來的話全部都是國家的事情。所以這種盡忠,讓我們很感佩。

  第三是「勸諫」。因為國家領導人也好,或是單位的領導,他影響的面都很大。我們身為幹部,都應該懂得很好的去勸諫,這個也要有智慧,也要有善巧,也要有柔軟,不能態度太衝。

  像魏徵在勸唐太宗,非常善巧。像唐太宗太太去世了,放不下,還建了一個很高的建築物,每天爬上去,去看他太太葬的地方,這樣就會影響他治理國家。有一天還把魏徵帶上去看,然後唐太宗就講他在看昭陵。魏徵就說,看昭陵啊,我還以為您是看獻陵。昭陵是太太葬的地方,獻陵是父母葬的地方。唐太宗也是聰明人,這麼一聽,我都只想自己的太太,不想父母,不是很丟臉嗎?下來就把這個台子拆掉了。魏徵也沒有罵人,就很善巧的把一個人的孝心提起來。而且提起他一個人的孝心,不要讓他在情感當中還在那裡沉迷,這個利益的是全國人民。有智慧勸諫。

  第四個是「舉薦」,為國家舉薦賢才,這很重要。鮑叔牙推薦管仲,他後世子孫十幾世為名大夫。清朝的曾文正公,包含林則徐先生,他們隨時都記錄所遇到的人才,有機會就舉薦,這樣就能利益很多人民。大家聽到這裡,以後也準備一個簿子,記錄遇到的人才,要多推薦。故事不能白聽。最後:

  【守分安命。順時聽天。為人若此。庶乎近焉。】

  這個『守分安命』,每天日子都很充實、快樂,守本分,敦倫盡分。我們有什麼本分?每一個角色都有本分,父慈,慈是本分,子孝,孝是本分,兄友、弟恭,君仁、臣忠,我們領導愛護下屬是本分、愛護人民是本分,臣忠,忠也是我們的本分,夫義、婦德、長惠、幼順、朋友有信,這個都是我們的本分。守了本分,良心很安,所以安命,安於自己的命運、自己的人生遭遇,不要怨天、不要尤人。

  尤其《了凡四訓》都教給我們改造命運的方法。人之所以命運未好、不好,根源在心要轉。所謂「以鏡自照見形容」,你照照鏡子,看得到自己的容顏。「以心自照見吉凶」,吉凶禍福是自己的心感召,不能怪人。所以真正了解命運,所遇到的不只不怨天、不尤人,全部是可以自我反省,全部成為提升自己的增上緣。這個安命好,守分安命,「但行好事,莫問前程」。

  『順時聽天』,順時勢,個人有自己的命運、運氣,國家也有、團體也有。像現在我們中國,大力弘揚傳統文化,這個徵兆就是整個中華民族它的盛世要起來,要順勢而為。所以孟子說,你雖然有農具,你也要等到春天來才好耕種;你雖然有智慧,也等到好的領導出現、好的國君出現,可以順這個勢,多為國家做一些事情。所以,現在有很好的時機,我們要把握住,但是要有實力,不然好的時機出來,我們跑進去添亂也不行。時機還沒有到,不要急,不要攀求,這樣會自討苦吃。

  所以林則徐先生說到,「時運不濟,妄求無益」,你現在還沒有發揮的時候,趕快好好積累自己的德行跟能力。不然到時候真正機會來了,德行能力又不足,最後還去造業,不是去積功累德,那就很冤枉了。所以真正有能力,上天自有安排,所以順時聽天。現在先不要去懷才不遇,懷才不遇而生起一種怨恨也是錯的。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」,君子是「無入而不自得」,什麼境界都是歡喜的,都是心很安的,不會抱怨。好的機緣就讓它「水到渠成,瓜熟蒂落」,就對了。

  順時,掌握這個時機、時勢;聽天,聽從天意,循天理,上天有好生之德,每天盡力去付出就對了。孔子五十知天命,我們知不知天命,這一生來幹嘛的?你們都坐在這裡一起學習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你們是知天命的。首先知哪一個命?把下一代教好,就是我們的責任,這要認命,該盡的本分。再來還有一個,要把中華文化承傳、弘揚到全世界,這就是我們的天命。尤其馬來西亞的華人,你們的英文、馬來文很好,是很有責任的。

  『為人若此,庶乎近焉』,一個人做人能做到整部《朱子治家格言》這些教誨,庶是差不多,庶乎近焉,就是差不多也接近聖哲人的境界了,這一句話也是期許我們好好的一句一句去落實。「勿自暴,勿自棄,聖與賢,可馴致」,「舜何人也?予何人也?有為者亦若是」。最重要是恆心,最重要是決心。能力不是關鍵,因為只要下了決心跟恆心,人本有圓滿的這些潛力,就會慢慢出來。尤其《中庸》告訴我們,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」。人家一次會,沒關係,我一百次;人家十次會,沒關係,我做一千次。有下這樣的決心跟恆心,愚昧都會變得有智慧,軟弱都會變得很有承擔。

  好,那以最後這句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」,我們互相共勉,共同來承傳自己的家道,共同來承傳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、智慧。《朱子治家格言》的課程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。也祝大家新的一年身心安康、闔家平安、守分安命、順時聽天。我們志在聖賢,不枉此生身為炎黃子孫。

  謝謝大家的聆聽,有什麼不妥當的,還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。好,謝謝!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