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學習分享  蔡禮旭老師主講  (第十八集)  2013/8/12 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 檔名:55-104-0018

  尊敬的諸位貴賓、諸位長輩、諸位朋友們,大家晚安!我們看到很多家長,昨天、前天都去做義工,挺辛苦的,今天又來參與課程,這樣的服務精神,還有好學精神,確實讓我們很佩服。

  剛好我前不久,在七月份,到南京參與了一個課程,那是對一百多個校長、幼兒園園長開的課,當時候我們分享的題目是「做孩子一生的貴人」。因為一個校長,可能他手下當下就有幾百個學生,甚至幾千個學生,他整個教育的目標、方向對了,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思想觀念。所以人位置愈高,影響力愈大,要更有智慧,更有人生的見地。校長要做孩子一生的貴人,父母也要做孩子一生的貴人,把最正確的思想觀念深植在孩子的心田裡。做孩子的貴人,什麼時候開始做?其實我們當下的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,甚至於一個念頭,都在給孩子做示範。大家有沒有經驗,比方父母話還沒講,您看到父母的一個表情,就心神領會父母想什麼。你們成長過程中有沒有這個經驗?

 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,回外婆家,那個計程車司機技術不是很好,車子掉到水溝裡去了,然後那個排氣管都撞壞了。到了外婆家,我母親拿了五百塊錢給他,額外給他的,在那個過程當中沒有一句言語,計程車司機也沒有說話,好像當場所有的人,包含我也心神領會。母親是覺得,他們是工人,其實賺錢不容易,看那個年齡可能上有老,下還有小要養育、要照顧,我們自家比較寬裕一點,就藉這個機會,多給了他五百塊錢。當時候我內心看到這一幕是挺感動的,覺得母親能為對方著想。

  諸位家長們,你們利用放假的時間,為大眾服務做義工,這樣的精神,對社會有一分情義、有一分道義,當下就在給孩子最好的人生價值觀,人生以服務為目的,當下就在做孩子的貴人。包含大家辛苦了幾天,今天禮拜一,下了班又來上課,這個都是好學的表率。

  上次跟大家談到的經句,「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」,後來我們還強調舉步常看蟲蟻,連這些小生命都不要殺害。後來有一位朋友問到問題,家裡面蟑螂、螞蟻這麼多,怎麼辦?不想傷害牠們,應該用哪些方法?上次有跟大家講,你就不要有一些氣味招感他們來,吃的一些東西能把它整乾淨,比方說大家平常用的一些小袋子,不要馬上扔掉,把它留下來,一些果皮,一些有甜味、氣味的東西,就用這些小袋子把它綁好,每天出門就拿著這個小袋子把它扔掉。有時候我們可能幾天才倒一次垃圾,但是這些有氣味的東西,就把這些小的袋子留下來,尤其現在很多袋子是可以封起來的,那個就更沒有氣味,或者是綁好,就不會招感這些小生命到家裡面來。當然也可以誠心去溝通,用德行去感動這些小生命,各安其所,不會來互相打擾。

  結果,上個禮拜一結束,禮拜二就有一位朋友給我發了傳真過來,有妙方,說螞蟻怕酸味、蚊子怕辣味、蟑螂怕香味。這些方法都可以作參考,大家可以上網去查,應該都查得到這些資料。所以看到這個傳真,心裡非常溫暖,體會到世間還是好人多,我們有什麼需要,馬上就有人這麼主動來給我們協助。

  剛好有一位朋友,跟一個六十歲的長輩聊到蟑螂的問題、吃素的問題。他說,老人家不同意這個觀點,他提出的看法說,「如果人類都吃素,整個生態的食物鏈就會被擾亂,動物會愈來愈多,甚至有一天會打擾人類的生活」。我們首先回到一百年前,其實這個地球上人類生活很長的時間,請問大家,一百年前的人,一年吃幾次肉?比現在少很多吧?可能一年吃三次、幾次就很多了,是吧?對啊,所以其實愈少吃肉並不會影響食物鏈。

  再來,英國曾經被德國封鎖,所以他們的物資非常的匱乏。因為吃肉,他還用很多的這些穀類去養,耗費的資源非常重,當時候英國決定全國吃素,要對抗德國的侵略,不然它就要亡國了,全國吃素。我們當時候看這個資料,英國的食物鏈沒有受到影響,更讓人驚訝的是什麼?英國全國吃素,他們那段時間,英國人的身體健康提高不少。所以英國這個經驗就告訴我們,其實吃素的身體會比較好。

  大家假如留心去觀察,活到九十幾、一百歲以上的佛門高僧很多很多。你有沒有看到哪個活一百歲的人,大魚大肉吃得非常過營養?你們有沒有看過哪個很長壽的人,是吃大魚大肉的?應該都是寡欲的,寡欲精神爽。現在的人,吃愈來愈多的肉,反而文明病都提早,甚至於有的十幾歲就高血壓,就糖尿病了,這個都是吃出來的。所以有時候我們在思考這些問題,可以從以前的人類情況去考慮,甚至於這些歷史當中有記載,像英國的這個例子。

  再來,您看我們現在吃肉愈來愈多,我們以前一年吃不到幾次肉,動物有沒有打擾人類?沒有。現在我們吃那麼多肉,是我們打擾動物。人類是萬物之靈,應該是有上天好生之德,去愛護萬物,不然怎麼跟天地並列三才?結果現在人沒有去愛護萬物,反而變成什麼?摧殘萬物。現在一天不知道有多少物種在這個地球滅絕。請問讓這麼多物種滅絕的元凶是哪種動物?你們笑什麼?你們不說話,我們已經心領神會了。所以,假如這個地球上有一種動物滅絕了,所有的動物會開七天的嘉年華會。

  其實我們再冷靜想一想,我們都知道癌症很厲害,癌細胞快速擴展,你整個身體就受到破壞,活不下去。其實,假如把地球比喻成一個人,請問這個地球上的癌細胞是哪一種動物?Hello!現在一直擴展,威脅到整個地球的環境、威脅到萬物的生命,是我們人類!我們把整個大自然破壞了,然後我們放縱欲望去吃野生動物,都把牠們吃絕了。這本來幾千年來整個食物鏈都是很平衡的,就是人類的欲望不能滿足,最後傷害了生命,其實也傷害了自己的身體。病從口入,欲望不能滿足,最後其實還傷了自己的身體。甚至於欲望太大了,動物來不及供應人類,所以所有飼養的人,就想了很多很不好的方法,打荷爾蒙、打抗生素,把那些雞、鴨一下子就催大了,但這些毒素最後都被吃到人的身體裡。所以有些問題,其實我們擴寬視野來思考,它並不難。除非我們自己很固執在自己的看法,別人怎麼跟我們溝通,可能就沒辦法達成一些共識交流了。

  另外又提到說,我們都不殺昆蟲,比如蟑螂,到處都充滿蟑螂,就算我們能感應到牠們不來我家,牠們也會到鄰居的家,不是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嗎?這位老者心地這麼善良,連蟑螂都想到勿施於人。其實坦白講,現在假如有一個問題問十個人,十個人都有十個人的看法,你有沒有經驗過?比方說你遇到一個人生的抉擇,你去問五個朋友,五個角度都不一樣,你聽誰的?聽經典的、聽真理的。當然,我們每個人都愛惜自己的環境衛生,自然不招感這些東西來。又不是說這個蟑螂不到你家,就一定到別人家,我們每戶人家養成好習慣。

  再來,整個生物會失去平衡,都是因為食物鏈破壞,食物鏈為什麼破壞?還是人類的欲望造成的。比方說老鼠,牠也有牠的天敵,可是為什麼老鼠愈來愈多?請問大家,難道是因為我們不殺老鼠嗎?其實人類殺老鼠跟殺蟑螂是空前的厲害,可是為什麼反而食物鏈不平衡,是不是?我們現在人類又殺蟑螂、殺老鼠,而且方法還很多,反而不能平衡,所以是人類把食物鏈給破壞掉了。我們都著眼只是在一些小細節當中,都忘了整個大自然的食物鏈。是因為我們殘害一些動物,把整個食物鏈給毀壞掉的,才會失衡。不然,這些物種應該是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況。

  「自己為了不殺生,不造罪孽,放了蟑螂,讓牠們有更多的機會繁殖,然後就去到別人家。」好像都是在枝末當中,沒回到一個根本,食物鏈上的平衡,還是人類要戒殺、要愛惜生命,自然就不會有後面這些結果。現在人類面對問題,一個頭兩個大,都沒找根本解決,都找枝末,而且在枝末當中都是顧慮自己的利益,自己不要受打擾、不要受損害,所以往往問題好像就顯得很複雜。

  您看,人類用這麼多方法要去殺害這些生命,比方說發明農藥,要殺這些蟲害,是吧?請問解決問題了嗎?所以,我們上節課講到的這句很重要:

  【乖僻自是。悔誤必多。】

  『乖僻』,個性古怪,或者用的方法都沒遵循真理跟常道,沒遵循上天好生之德,然後自以為是,後悔就來了。比方說噴農藥噴那麼多,這不是人類自以為是嗎?第一,請問蟲害解決了嗎?沒有。其實人類誤會了,是現在的人類誤會了,以前的人類沒有誤會,以前的人類知道萬物之間是和諧的,要和睦相處,不可以殺戮。現在都是以自我為中心,覺得好像是阻礙自己了就要殺牠。其實關係是和諧的,我們誤以為是對立,這個才是最大的問題。

  比方說今天你種這個菜,它長蟲了,這個蟲告訴我們什麼?你這個土壤貧瘠,你應該去改善土壤,慢慢的這個植物就長得健康。那蟲咬就代表這個植物不夠健康,那也是提醒我們人類去改善,它並不是一個對立的關係。現在我們一看到有蟲,就好像是我們最大的敵人,然後就發明農藥把牠殺掉。請問大家,最後哪種動物喝的農藥最多?這個很符合大自然的法則,這個農藥是人類給出去的,當然最後誰吃最多農藥?人類。「出乎爾者,反乎爾者」,聰明反被聰明誤。為什麼聰明會誤?自私。假如人類能為大自然的循環、能為其他的生命著想,他就不會創出這種殺這些生命的東西出來。

  所以為什麼說人算不如天算?天道好還,人就想眼前,最後那個害處還是會回到自己的身體上來。所以,我們要殺這個蟲,結果蟲也會自立自強,你要把牠殺死,牠的整個身體就開始調整。最後噴一種農藥不行,還要噴兩種合在一起,聽說現在還要三種,力度才夠。結果我們想讓蟲斷子絕孫,是吧?噴農藥讓牠斷子絕孫,結果蟲反而生命力愈來愈強,沒有斷子絕孫,反而人類現在不孕症愈來愈多。這有意思,人的意念就是我讓你斷子絕孫,結果回來了,人類不孕症愈來愈多,反而蟲的生命力愈來愈強,所以,自以為是,把整個大自然搞得亂七八糟。看起來好像現在科學進步,可是為什麼整個大自然反而愈來愈混亂?科學是求真,這個精神是可貴的,但是假如人類都是傲慢去看,自私自利的中心去用這個科技,最後還是得不到利益的。因為科技被自私自利所用,就會急功近利,他就考慮不長遠,所以身體壞了,整個環境就破壞掉了。

  好,我們接著,剛好就來討論這句,「乖僻自是,悔誤必多」。當然,您跟長者討論這些問題,看他不能接受,您就點到為止。不要跟他吵起來,最後他說「哼,我以後都不學傳統文化了」,這樣也不好。所以,人家可以接受,那才是緣分成熟,不可以接受,那我們就謙退就好,禮讓、忍讓就好,不需要去爭個你死我活。

  上次我們提到「人棄常則妖興」。放棄人應該遵守的常道,很多怪現象就會接連產生。人為什麼不遵守常道?首先他的傲慢心起來,自以為是,他不聽老人言、不聽父母言、不聽聖賢人的教誨。大家冷靜想一想,還有哪些因素會讓自己傲慢,聽不進人的話?比方,「少年得志大不幸」,人現在學歷愈來愈高,都覺得自己的學歷比父母高了,比以前的人高了,自己所認知的都是最新的知識,父母是落伍的、古人是落伍的,這些念頭一起來,這個時代的人就特別的傲慢。

  而且我感覺我們教科書當中有一些說法,讓我們產生一種貢高我慢。我記得我小時候念書的時候,都念到,「我們這一代是打從有人類以來最文明的」,你們有沒有念過?好像以前的人都比我們落伍。其實以前的人都比我們有智慧,以前的人不認識字,但是他懂得倫理道德。現在的人哪怕是博士畢業,他都不一定懂得孝順。而且我們所認知的知識,它往往還沒有經過真理的驗證,到底對還不對都是個問題。可是我們就因為吸收了很多新知識,我們就覺得我們好像懂得比以前的人多了。

  其實知識不見得解決得了問題。大家現在看離婚率、教育孩子的問題,學歷現在都提高了,這些問題愈來愈多,明明大家讀書都讀十幾年,為什麼解決不了這些問題?所以知識不見得能解決問題,知識只是考試的時候可以得分數,智慧才能解決問題。這些問題我們不釐清,我們這種傲慢的態度降伏不了。

  我曾經遇到一位母親,她的孩子是研究所畢業。有一次她交代她孩子一點小事,好像是從冰箱拿什麼東西出來,後來這個孩子還是沒辦好,他媽媽實在有點無奈,就叫你拿個東西你都拿不好,讀到研究所怎麼這麼笨?她兒子馬上翻臉,「我都讀到研究所了,妳還罵我笨?」大家聽清楚這句話沒有?我都讀到研究所了,妳還罵我笨?代表研究所給他什麼?傲慢。讀了個研究所連媽都不能批評他了,當下這點小事沒做好他不能反省,整個情緒被拉過去了。所以我們要了解到,智慧才能解決問題。

  其實我們現在冷靜問問自己,請問大家,你有煩惱嗎?有。不管你是當父母、還是當老師、還是當領導,你要去幫你的孩子、幫你底下的人解決問題,首先要先解決誰的煩惱?你自己都迷惑一大堆,你怎麼去幫助別人?

  唐朝韓愈說,師者,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。當父母的是孩子第一任最重要的老師,也是當老師,那父母還有疑惑,怎麼去幫孩子引導光明覺悟的人生?所以有智慧才能破除迷惑。但智慧從哪裡來?從清淨心來的。人的心怎麼清淨?欲望愈淡,腦子就愈清楚,「欲令智迷,利令智昏」。大家注意去看,人這一生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,就是在欲望面前控制不了自己,迷惑顛倒,一步就踏錯了,就毀了自己,甚至毀了整個家庭都有可能,那不就是欲望太強,障礙自己的智慧?所以心地愈寡欲、愈清淨,智慧就慢慢增長。煩惱輕,智慧會長。

  以前的人欲望都比較淡,現在的人欲望很強。像我昨天遇到一個年輕人,他就衝過來問我,「蔡老師,我想要成功,我想要有成就,是不是可以不擇手段去達到這個成就?」大家看,就光是他講話這麼快,心就不夠定,定才能有智慧。我首先就跟這個年輕人講,當然也很可貴,年輕人還肯請教就難得了,現在年輕人很多人走路頭都高高的,小心撞到東西,低低的比較安全,我就問他,請問你所謂的成功是什麼?得把這個定義先定義清楚。他說就是像那個最有錢的那些人。我說,你的成就是有錢,但是人真正的成功、快樂,不單是有錢就會快樂。很多人「我就是要成功」,成功為了什麼?還是為了快樂。但是我們要冷靜思考一個問題,請問是有錢人煩惱多,還是沒錢的人煩惱多?普遍上來講,應該有錢的人煩惱更多。我聽說很多有錢人,睡覺都要吃安眠藥睡覺。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打鐵工還是農夫,他要睡覺的時候還得吃安眠藥?沒聽過吧?所以人一有錢,欲望一打開,反而更求不得的痛苦。為什麼?他會攀比,人比人就氣死人。成功,不能偏向於只有賺到錢就會成功、快樂,而真正的快樂其實是由內而外的喜悅。比方說孝順父母很歡喜;助人為樂很歡喜,對方並沒有送我們什麼東西,可是我們就會覺得很充實,因為那跟我們內在的性德相應。

  而現在的人快樂是什麼?外在刺激,吃好的、穿好的,但是這麼一刺激,欲望會愈來愈多。你們有沒有遇過哪個人說,「我這一餐好吃的吃完,我從此不吃這麼好吃的了;我這一根煙抽完,我明天開始我就不抽了;我這一件漂亮的衣服買完,我明天開始就不買了」?我告訴大家,真的做得到的,當下就不買、就不吃了,他還會說「最後一次了」,就是他當下那個欲望就伏不住,他現在都保證不了,還跟你保證未來?

  所以告訴大家,甜言蜜語不要亂聽,要客觀分析。除非他自己慢慢的有定力,慢慢的知道欲望不是真正的追求,應該是智慧、靈性的提升。坦白講,人的靈性、精神愈提升,他相對欲望就下降。大家看很多的人助人為樂,每一天去做義工,做十幾個小時,精神愈來愈好,那叫人逢喜事,他以助人為樂,他當然精神爽。

  所以那個年輕人問我這個問題,我跟他先釐清他的這個成功。再來我再問他,我說,你的有錢是要有錢一年,還是要有錢十年,還是要有錢八百年?他說,那當然八百年好啊。然後我又問他,你有沒有聽過,富不過,現在不是三代了,一代都過不了。我告訴大家,不是一代過不了,三、五年都難。

  我曾經看過一個資料,在大陸的資料,中小型企業平均壽命二點九年,還不到三年。這麼多人開公司,不到三年就倒了,他不是自己破產,他是什麼?親戚朋友借來的錢全部都沒了。為什麼?因為他沒有德,所以他一發展起來可能就開始揮霍,可能傲慢,聽不進人的話,他遲早要倒下來。所以事業要有所成就,「德者本也」,他要立得住。台灣多少的商人到大陸去,最後家庭出問題的,那比例太高太高了。所以老子才告訴我們,「禍福相倚」,都沒有這些認知,看事情都看得很表淺。

  在外國有一個調查,突然間中了那個叫樂透,還是叫什麼?台灣叫樂透,美國叫?你們都不看電視的,真不簡單,連這些訊息都不清楚。大家別擔心,你說,沒看電視好像什麼都不知道,該知道的還是會知道,比方一些很重大的事情,你們還是會知道的,然後一些什麼烏煙瘴氣的那些你們就不會知道。現在報紙一打開來,百分之八十都是壞事,看得心情低落,不看還天下太平。所以大事還是會知道,但是因為報導很多負面的東西,自己也會受染污。

  其實大眾媒體一定要守住一個最重要的原則,叫「隱惡揚善」。大眾一接觸都是善的,把他的善根都喚醒。以前的藝術工作者非常懂這個道理,所以不識字的人,常常去廟前看這些忠孝節義的戲劇,什麼「三國演義」、「楊家將」,所以不認識字他都懂得做人的這些道理。現在媒體不懂得,不像以前這些藝術工作者知道藝術要寓教於樂,把教育、把做人的道理融在這個娛樂裡面去,他不懂,變成很多節目還挖苦別人、講別人的隱私,這個就把很多不好的風氣給帶起來。所以這些道理、標準我們都要清楚,很可能您的孩子以後是讀大眾傳媒的,這個隱惡揚善就要好好的建立在他的思想觀念,以後他可以藉由他的專業,造福百萬千萬的人民,因為他做出來的節目非常好。

  所以,富不過一代,富不過幾年,這已經是擺在我們眼前的事。所以我跟這個年輕人一講,我就跟他講,孔子兩千五百多年,你要學哪種?誰都會選,當然要選長的。你假如更有機會,再給他思考,「萬般將不去」,人所有的身外之物一樣都帶不走,所以你也不要努力了一生,都是身外之物,一樣也帶不走。你假如真有智慧,要留留得下來的家道,還有你這一生的榜樣,就像孔子利益了兩千五百多年的中華民族。然後你要努力帶得走的,你的靈性的智慧帶得走,你這一生所做的一切善行統統帶得走。這個又談到了人生的取捨問題,不然瞎忙一場,最後一口氣不來,兩手一攤啥也帶不走。

  後來第二個年輕人,所以我昨天生意不錯,上一次廁所,被三個年輕人追過來問問題,其實我挺高興的。第二個年輕人過來,「請問做人應該有哪些態度?」這個時候你也不能給他講太長,就講一句讓他記住就好。《了凡四訓》裡面教人「愛敬存心」,要懂得去愛護別人,去替別人想。敬是恭敬別人,你常常存這樣的心,這個就是很重要的做人態度,愛敬存心。大家看他第二個反應,「那好多人不會愛敬存心」。有沒有看到第二個的反應很有意思,先想誰?別人,先不是要求自己。其實這個心態要轉,為什麼?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。假如我們想到道理,都是先看別人不對,那都反了,嚴以律人,寬以待己。這些經典都沒看到自己,那當然變成寬以待己,嚴以律人。

  其實大家看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我們每次來上課,應該都念兩遍到三遍吧?假如我們邊念「黎明即起」,誰沒有做好;乖僻自是」,就是在說誰,那麻煩了,這一篇念下來全部在指責別人。

  我以前讀《論語》,《論語》的句子什麼最多?君子、小人的句子,好多句,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」、「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」,就很多這種句子。我以前念到這個句子,一念到君子,我就想,君子君子,是自己;一念到小人,小人小人,是別人,愈念愈貢高我慢,後來感覺不對。師長老人家講,每句話都是對自己講的,自己是當機者。轉一個心態,念小人,一定我的心裡面還有這些習氣;念到君子,某某人的優點,「見人善,即思齊」。所以心態不對,愈念德行愈差,心態對了,讀經、聽課心境都在提升。

  所以我們今天看這句,「乖僻自是,悔誤必多」,請問大家,您這一生有沒有後悔?有。有沒有把事情辦錯誤了?有。那這句不是講別人,講自己。什麼時候會悔誤?我媽媽明明給我交代,我就是不聽;領導都勸過我了,我還是很固執,才會悔誤必多。這句就給自己很大的省思了。

  所以這個年輕人很有意思,他馬上的反應就跟我說,「這些人都不懂做人,他們都沒有愛敬存心」。接著我跟他講,我說,天底下沒有可惡的人,只有可憐的人,他現在的行為很不好,他一定是沒有好的家庭教育。你從他的過去去看,他很可憐,沒人教他,像你們現在還可以讀經典,你們比他們幸運。從過去看,所以人要有前後眼,你才不會看到一個行為在那裡氣得半死,跟人家對立。往前看他是可憐的人,往後看,他現在不懂做人,就會造作很多的惡行,他以後會感很多惡果,甚至會萬劫不復,從未來去看,他也是可憐的人,所以你不要跟他一般見識。假如人更有使命感,那你做好去感動他,就對了。所以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你見到任何一個人的過失,都期許自己,是我做得還不夠好,不能感動他,這樣就不會在情緒當中,反而更鞭策自己,要給聖賢老祖宗臉上貼金,自己做一個好弟子給別人信心。當然,他的這種對立去除了,進一步再給他鼓勵,所以你以後愛敬存心,會有很好的人生。為什麼?「愛人者人恆愛之,敬人者人恆敬之」。他聽了,對未來充滿希望。

  前面兩個問題是在廁所裡面問的,結果我走出來又遇到第三個年輕人。他跟我說,他說蔡老師,很多年前你到怡保去,我對你不恭敬,請你原諒。我聽了很感動,幾年前的事情,他還來道歉。我們看到什麼?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他看起來就是二十歲左右的孩子。他又告訴我們,人都有良心,你有沒有體會到?他對人一個無禮,這麼多年來他都還放在心裡,他良心不安,得要給人家道完歉,他才釋懷。所以聖賢人通達人性,確實人都有本善,都有良知,人都不願意造惡,被環境牽著走。就像我們接下來要學的,「狎暱惡少,久必受其累」,人都受身邊人跟環境的影響,所以墮落的人,往往是因為他沒有好的一些環境跟因緣。像孟母三遷,給他一個好的環境。同樣的,我們期許自己,我們所待的地方、社區,由我們帶動起一個良善的風氣,我們更積極的去盡自己的一分力量。

  《論語》裡面說「里仁為美」。一個地方大家都有仁德的存心,這個地方非常莊嚴美麗。我想每個人到達這個社區,都會感覺這個地方的磁場不一樣,人特別和善。我們聽完這一句「里仁為美」,趕緊打聽看看哪一個地方好,搬到那裡去,這也是個方法。但是建議大家,求人不如求己,從自己做起,帶動整個社區。

  在大陸杭州,杭州大家知道吧?有一句俗話叫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。蘇杭,蘇州跟杭州非常漂亮。杭州有一個女士叫吳菊萍。有一個小孩,不知道怎麼發生意外,吊在十樓的窗戶上,眼看就要掉下來。十樓掉下來,鐵定沒辦法生還。結果她發現了這個情況,她以最快的速度,衝到這個小孩可能掉下來的地方。而當她衝到那個地方的時候,就已經聽到旁邊的人尖叫,代表孩子掉下來了。她在那個瞬間,把自己的高跟鞋脫掉,然後直接用手去接,結果那個孩子就被她接住了。後來這個孩子活過來了,結果她的骨頭斷了好幾節,那個衝擊力太大。而且她的孩子,她自己才生完孩子幾個月,本來都還在哺乳,後來因為她治病,就沒有辦法再給孩子哺乳,但她卻犧牲了自己,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。而且她在網路當中寫了一句話,「我們拒絕袖手旁觀」。您看整個社會那種道義、見義勇為的風氣,這句話不知道喚醒多少人的良知。

  杭州的市民廣場,因為她的這個義舉,做了個雕像,就是做她的手接住那個孩子。這個吳女士這一生,「留取丹心照汗青」,她已經留在杭州人的心目中,而且她是全國道德模範,已經是全中國甚至我們海外,看了這個道德模範的光碟,也都向他們學習。這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,精神長存。

  他們的社區從她這個義舉之後,基本上沒有人吵架了。比方說假如有發生一些口角,旁邊的人就過去,「吳菊萍冒著生命危險都把孩子給救了,你們還有什麼好吵架的?還這樣斤斤計較。」所以一個社區,會因為一個人慢慢帶動起來,怎麼帶動?從看到每個垃圾自己先撿起來開始,從你進入社區的電梯互相問候開始做起,「請問你上幾樓?」是吧?那種人情味,互相的關懷就慢慢帶動,甚至從尊重為社區服務的人開始,比方社區裡面有請一些打掃的人,我們一看到他在為社區付出,我們很燦爛的「感謝你,辛苦了!」我想他那天工作會非常的愉快。所以非常真誠的去給人道謝、向人感恩,都是日行一善,社會風氣都是從這些小細節當中慢慢帶動起來的。

  也從這些年輕人跟我們交流的問題,我們可以體會到,年輕人也有很多人生的迷茫,他們也希望趕快找到人生的方向、趕快找到做人的標準在哪裡,不然人云亦云,似是而非。所以我們當家長的人,首先都深入經典來,明白是非、邪正、善惡,就能把孩子給引導正確。

  我們回到剛剛看的這句,「乖僻自是,悔誤必多」。我們身為父母、長輩有一個態度,就是我們人生走過的錯路跟彎路,不要讓後面的孩子再走了。首先,從我們個人的身心健康說起,現在人的身體愈來愈差,因為什麼?沒有依照古人養生之道,就太隨順自己的意思,想吃就吃,或者熬夜,放縱欲望,悔誤必多。

  所以,養生當中強調的幾個原理原則,大家一定要遵守,不然會後悔。因為人中晚年以後的病因,都是年輕強壯的時候種下來的惡因,後面才是惡果。現在不懂,不等老年,現在是未老就先衰了。身體方面,經典裡面講的,飲食有節度,「飲食有節」,不要暴飲暴食,不要看到喜歡吃的就拼命吃。「起居有常」,生活作息要正常,不要熬夜,不要睡懶覺,這起居有常。再來,「不妄作勞」,這個勞就是太過消耗。所以有時候工作也不能過度疲勞,耗損整個身心,還是寧可早一點睡,明天早一點起來,也不要熬夜然後明天晚起。因為熬夜了,你好幾天調不過來,但是你早睡然後早點起,不至於會太傷身。尤其十一點到三點之間,整個膽經、肝經是在這兩個時辰,這個時候要充分休息才好。所以工作不可以過勞,包含樂極生悲,人這個玩樂也要有節度,也不能過度,這些都要慎重。

  再來,從我們整個人生的思想觀念,這一代的人也是偏了這個常道太遠。比方我們幾千年來的中華兒女,人生以服務為目的,幾千年來都是這樣。大家假如有機會到一些古建築去,應該是安徽南部,有西遞、宏村,他們還保留了很多幾百人住的這些舊房子。房子的牆壁,就是你要出門,那個牆壁上刻著一把扇子,提醒每個人出門要行善,這個就是人生的目的。而且我看到這些古建築,它的門牆上都刻著梅、蘭、竹、菊,四君子,出門要交善友,跟我們接下來要學的這句「狎暱惡少,久必受其累」,你不能交不好的朋友,「屈志老成,急則可相依」,這個就告訴我們,朋友對自己的思想觀念的影響是非常大的。整個思想錯了,人生就不可能真正快樂、充實,而偏到哪一個方向去了?不要說別人,就說我自己,我還沒遇到經典,都感覺人生就是趕快賺很多錢,然後可以吃什麼,可以到哪裡,到歐洲到美國去玩,開什麼某某名牌的車子。我以前領帶也不少條,也是都掉到這個欲望的追逐裡面去。

  我那天跟一個教育局長談到,他就說現在最嚴重的一種思想,就是拜金主義,就是錢是萬能的,不擇手段要去擁有。再來,享樂主義。大家要了解,放縱欲望,為了錢不擇手段,重利就怎麼樣?輕義,所以離婚率愈來愈高,父子兄弟為了錢發生衝突愈來愈多,所以這些思想把人都給誤導了。拜金、享樂,其實就是什麼?利欲薰心。現在人都覺得這個才是正確的人生目標,別人講他他還不聽,那就乖僻自是,悔誤必多。

  所以人不接觸經典,他開不了智慧之眼。我以前也都是這樣拼命走,可是後來看了經典,包含孔子講,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」,我看到這句,我也想做君子,不想做小人。要有道義,才是君子之風,小人只是自私自利的人生態度。但是大家要冷靜,請問我們現在教的孩子跟學生會教成什麼?你不教他孝道,你不教他愛護兄弟姐妹,他怎麼懂得義?你都教他要拿高分、拿高學歷以後可以賺很多錢,這個引導不都還是以利為功利的動力嗎?所以不能教錯。

  「教也者」,在《禮記.學記》裡面講,什麼是教育?「長善」,長他的善心。我們現在對教育最重要的精神,我們也不清楚,一般的家長就覺得,教育就是把分數考高,就是教育成功。其實不然,他沒抓到根本,長那個善心,尤其要先長孝心,然後救他的過失,壞的習慣、壞的人生態度,這個要改過來。

  大家冷靜去看,現在很多大學生在寒暑假前後,自殺不少,而且你注意去看,這些人從小到大的成績都不差,但是他為什麼走絕路?因為父母、老師只看到他的分數考得不錯,不知道他的心已經愈來愈不健康了。為什麼?他分數都考很高,得失心愈來愈重,禁不起失敗,考得比別人差了要他命,接受不了,尋短見。大家都以為成績不好的人有問題,很可能成績頂尖的人更有問題。你們有沒有聽過那個考試都考三、四十名,都在後面的,然後跳樓自殺?像我以前成績都不好,我們也都不會有這個想法。所以,他心善不善良、健不健康才是教育的根本,為什麼?因為這個正確的態度陪伴他一輩子。而且很多成績好的人嫉妒心很重,因為他見不得人好,看到別人考得比他好,嫉妒他。

  最近大陸一個頂尖的大學的學生,在飲水機裡面下毒,毒死他的同學,覺得他成績太好了,嫉妒。那個同學讀到醫學院,是個農民的子弟,培養一個醫學院的孩子,你說他父母、他的家多難?就這樣被一個同學的嫉妒心給毒死了。這個被毒死同學的父母一家人以後怎麼活?您看,去掉一個嫉妒心多重要!不然,很可能會傷害無數的人。但是假如我們當父母、當老師的人並沒有認知到教育是「長善救失」,我們還是順著我們認為的,考試成績好就好了,也是悔誤必多。我們會後悔,教不出真正家庭、社會的棟梁之才。

  所以,這個是我們談到人生以服務為目的,這樣才對。結果,現在享樂主義、拜金主義,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叫極端個人主義,都把自己排在第一位,都不會為別人想。其實我們幾千年來,中華兒女從出生,在大家族裡面,為父母想、為整個兄弟姐妹、為整個家族想,他就沒有增長自私自利。現在變小家庭了,然後父母、爺爺奶奶又不懂得教育,全部都寵他,所以他就是小皇帝、皇太后,他當然極端個人主義。這是所有的長輩都不懂教育,才會造成這個結果。其實我父親那一代人,他們就不為自己想。他們為什麼這麼努力讀書,這麼努力工作?就是要給父母早一天有好日子可以過,可以侍奉父母,他們人生的動力就是孝道,就是責任感。有這樣的存心,怎麼會個人主義?所以現在這些現象,值得我們家庭反思,值得我們整個學校教育反思,偏離教育的本質太多。其實《朱子治家格言》就有標準。

  所以我們談的第三個,第一個我們談養生,第二個我們談人生價值觀,第三,我們談教育不能偏離常道。太多東西都偏離常道,我們只是舉幾個例子給大家看,只要是亂象,絕對是偏離常道。以《朱子治家格言》的標準,「讀書志在聖賢」。現在,讀書志在?你們一下就跳到賺錢了,這麼想賺錢?讀書志在分數、志在學歷,接著發展志在賺錢。

  志在聖賢是什麼?不斷增長他的善心、德行。志在分數、學歷、賺錢,是什麼?增長他的功利主義。所以現在不養父母的人很多,為什麼?想到自己的利益。父母去世了還沒有入葬,首先就是爭財產。這個都是我們教育偏頗所造成的,這不是偶然的,要倒回來,志在聖賢。首先教他做一個孝子,在家是孝子,出外是好學生,到社會的單位是好的忠臣、好的領導者。聖賢就是把每一個人生的本分、角色,都做得非常圓滿,是聖賢。

  第四,我們自古以來對於人才的選擇,有一個不變的原則叫「舉孝廉」。孝,則有德行的根本,廉潔、不貪污,就有辦事很重要的態度,他不貪污他就為公,不會為私,這是幾千年來的標準。但是現在,選人才可能從他的學歷、從他的才幹,所以現在很多貪污的現象。現在很多企業團體用了很高學歷的人,很有才幹,可是把整個企業給搞垮。我們在這麼多年來,看到很多全世界五百強企業,很大的企業,都是被CEO,一些非常高級的主管,太聰明,動手腳,最後整個企業垮掉了。

  所以德才兼備,什麼擺前面?德行。現在當老闆的人、當領導者,在用人方面有沒有洞察到?還是要回到舉孝廉。孔子在用人方面,有一句話講到,等於是講得很徹底,讓我們要重視。孔子說,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」,一個人有周公的才能跟辦事的能力,「使驕且吝」,驕傲,他最後就不聽人了,吝,吝嗇,為自己不為別人,好東西也不告訴別人,「其餘不足觀也已」。所以,他的德行不穩又傲慢,愈有才幹的人傲慢,到時候你就沒有辦法帶領他,他貢高我慢,最後把整個團體帶偏、帶錯了,就毀掉了。所以,周公是孔子最佩服的人,孔子這麼比喻,就是再大的才能,只要沒有謙卑,沒有好的德行,這樣的人不可以用,這個是值得我們警惕。所以團體也好,甚至政治界的人,政黨,他吸收黨員,應該還要回到孝廉兩個字才好。這個是就幾個偏離常道來讓我們反思。

  「乖僻自是,悔誤必多」,我們從正面來看,就提醒我們福在受諫。我們不自以為是了,轉一個態度,就變成能接受別人的勸諫。誰最有福?聽父母的忠告、聽老師的勸、聽領導的指導、聽老祖宗的智慧,這樣的人是有福報的。所以《弟子規》才說,「聞譽恐,聞過欣,直諒士,漸相親」。

  我們看到,在歷史當中,大舜是聖王,但是他卻非常能接受別人的勸告,甚至是主動請別人提出意見,所以他成聖王。唐太宗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世,他也是能接受別人的勸。有一次大臣勸他,勸完,這個臣子出去,旁邊的近臣聽了之後就有點替太宗皇帝叫屈,皇上,剛剛他講的都不是事實,你怎麼不反駁?太宗就講,假如我當場動情緒反駁他,以後他就不敢給我勸,而且他出去以後又說,皇上不能接受別人,他又出去講,那更多人不敢勸我。所以哪怕他講錯了,太宗都有雅量包容、接受,所以他創了貞觀之治。

  所以以後別人給我們提醒,講得不對的地方,我們不要馬上就動情緒去解釋、去反駁,先把話聽完,他講得對的,我們馬上去改;講得不對的,我們也能夠包容。而且日久見人心,他講錯的,可能半個月、一個月之後很多事情就釐清了,反而讓對方感覺到,我批評他錯,他還能包容,這樣的人很有度量。他更珍惜你這個朋友,甚至於更信任你,以後我們更有機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去發揮。

  當然,這個受諫,接受別人的勸諫,也不能是做表面功夫,當下這個朋友勸我,還給他鞠個九十度躬,「謝謝你,你是我生命的貴人。」這是接受了,虛心接受,可是回去都不改。所以大陸有句話叫「虛心接受,堅決不改」,這個就變作表面功夫了。人家勸幾次以後,「浪費我的精神生命,根本就不是真心想改」,以後人家就不勸了。其實這個是什麼?糟蹋別人的良苦用心。你說假如表面就生氣不接受,他還不會這麼難過,人家好心給我們講了那麼多,最後還是糟蹋,人家更難受。

  孔子也有教過,孔子說,「法語之言,能無從乎?」人家很中肯的勸告,講的又跟經教都是相應的,當然人家是為了成就我們、幫助我們,我們當然是順從。但不是表面順從而已,「改之為貴」,能改過來是最可貴的。假如當場順從,最後都不改,孔子說,我也拿這個人沒有辦法。聖人、旁邊好的人可能也幫忙不上了。所以我們學習每句經教,都要真心去體會,真心去落實,一切都從真實心中去作,這個也是真正珍惜老祖宗傳了五千年的教誨。所以人這種知緣、惜緣,都要表現在每一個因緣當中。別人勸我們也是一個緣分,我們應該珍惜,不要糟蹋它,進而報這分恩情。怎麼報?我們馬上改了,對方、親戚、朋友是最高興的,這個就是知緣,這個就是知恩,懂得去報恩,這個就是做人的一分情義就在其中。

  這句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。我們下個禮拜再進入下一句「頹隳自甘,家道難成」。好,謝謝大家!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