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2007年幸福人生講座企業營(二)—最徹底的管理方法  周泳杉老師主講  (第三集)  2007/12/8  台灣中壢善果林  檔名:52-244-0003

  剛剛講到我們這一代的,大概在小時候都會有這樣的感受,馬來西亞那邊的華人他們告訴我,他們也有這樣的感受。他說他們在小時候,也很怕人家說這個小孩子很沒有家教,很怕,對自己都是一種無形的約束。從這小小的一個心境我們衍生出來,我在看中國的經典,我就看到了三個管理的層次,三個管理層次的問題。中國的經典告訴我們,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,也是管理的問題,他們去歸納出來有三種管理方法。

  第一種方法是發生在春秋時代,孔子的學生,孔子有講到「君子哉子賤」,這個子賤的故事,這個子賤曾經在單縣當大夫。他管理單縣的時候管理得非常的好,我們用現代的話就是管理得很好,他是個非常好的管理者。有一天,因為這個縣治安很好,大家都非常的守法,有一天有個外地來的人進到了這個縣裡面,就隨便抓了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就問他說,你們為什麼這麼守法?他就講,我們不忍心欺騙我們子賤大夫,他講「不忍欺」。這是第一個管理層次。第二個層次,就是在同一個時代,有個人叫子產,比較早一點,子產。他治理鄭國的時候,他能做到「不能欺」。另外一個人叫西門豹,他治理鄴的時候,他做到「不敢欺」。

  現在問題來了,不敢欺是什麼意思?什麼叫不敢?不敢叫做敢怒而不敢言。這是經典裡面講的三個管理的層次,請問各位朋友,我們現在管理學在追求哪個層次?很有可能是不敢欺,很有可能。也就是說,就像那位記者告訴我的,法律才能管理。認為法律才能管理,我們把我們自己的管理學的心境定位在哪裡?可能定位在不敢欺,可能還達到不能欺,可能還達不到;認為法律能夠管理的那個心境,可能還達不到不能欺的心境。為什麼叫不敢?就是怕被處罰,怕被法律處罰,我不敢。但是上有政策,我下還是有對策,還是有對策的。因此,認為法律才能管理,其實是我們把自己管理的定位定得太低了,那好可惜,定得太低了。我們應該把管理的定位拉得更高一點,再更高一點,因為這是落伍的管理學方法,在兩千多年前已經認證過了。

  這個管理不如不忍欺的管理,孝道的管理是不是不忍欺的管理?是。一個孩子有孝心,他叫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」,《孝經》裡面講這叫孝之始也,剛才開始而已,這不是很深,這是剛開始入門學習孝道。光是這句話,請問能夠救多少人?前幾天我們聽到一個消息,不是新聞,是被封鎖的一個消息。在大陸某一大學,一天當中有五個大學生集體跳樓自殺,集體跳樓。大家想一想,一個做教育的人看到這樣的狀況,值不值得我們省思?有多少家庭?五對父母,那個淚不知道要哭到什麼樣程度,哭乾了!我們想到父母之心,以父母之心為心,我們去思考一下,一個孩子拉拔到大學,這麼好的一個大學,名牌大學,五個集體跳樓自殺。有沒有想到在跳下去那一剎那,如果他有一個念頭想到父母,他會不會這樣做?他不會。

  什麼叫做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」?這個話翻成白話文叫做:這個身體是父母給的,所以我們對這個身體有沒有所有權?沒有所有權,只有使用權。等於說我們去租一個房子,這個房子我們租過來之後,這房子不是我的,產權不是我的,我只有使用權,我沒有所有權。既然我對這個身體沒有所有權,我能不能決定我要跳樓自殺?不可以。進一步看,這個身體是誰的招牌?是父母的招牌,對!父母的招牌。人家看到這個人,那是父母的招牌,是祖宗的招牌。我們講光耀門楣,什麼意思?就是這個人有德行,這個人能德化天下,所有的人都尊敬他,尊敬。其實是尊敬誰?尊敬他的祖宗,確實是這個樣子。我們看到古代的聖賢人,古代好的官員,國家都加封他的父母、加封他的祖父母官位,可能已經不在世,都還追封、追贈,往父母臉上貼金。這叫什麼?這叫世界進步的動力,孝道,推動世界進步的動力。

  我看到司馬遷的《史記》,司馬遷自序裡面講到,他為什麼要寫《史記》?因為寫《史記》是他父親的志向。他父親是太史公,以前是世襲,這叫封建。以前是世襲,就是一代傳一代,他也幹了太史公。他的父親在臨終的時候,他就講到,太史公握著他的手,他講的太史公是他的父親,他說「太史公執遷之手」,這個遷是司馬遷他自己自稱,握著我的手,執遷之手,告訴他說「汝必為太史」,你一定要當太史。做什麼?把我的遺志實現,我的心願就是從黃帝開始一直記載到漢朝,記載到現在,我要做這部記載。他做這個記載為誰?為天下的百姓,他不是為自己。他不是做完之後刻上「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」,然後要大發一筆,沒這個想法。

  以前古人的文章是公器,什麼叫公器?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公共設施,誰都可以去用,而且翻印愈多愈好,心量大。希望我的見解,這不是我的見解,這哪是我的見解,這是老祖宗的見解,那是祖先的,所以有版權,誰的版權?祖先的版權。你看光一個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」,激發我們人生多大的力量、動力去努力,激發我們人生多大的潛能去創造更美好的世界。就一句話,孝之始也,這是一個社會進步的動力。我們現在放棄了孝道的管理,我們以為法律比較好,其實是我們把管理的層次降低了,那太可憐了,對我們損失太大,損失大。

  為什麼我這樣講?我從現在社會的這些訊息,我們感到非常的痛心,很擔心。我們想到就是說,一個孩子,你看我們現在想,請問我們的孩子現在在哪裡?我在大陸曾經看過一篇報導,說有個媽媽她的孩子過一年就要考大學了,她請兩個保鏢,兩個彪形大漢陪這個孩子讀書。為什麼要這樣?她說如果這個孩子一旦離開父母的視線,或者離開保鏢的視線,他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。要找好幾天,不知道從哪個網咖裡面把他找到,不知道,不知道要找幾天。只要一離開視線就不見了,所以她一定要雇兩個保鏢,二十四小時吃喝拉撒睡看著她的孩子。請問這樣的管理痛不痛苦?請問這樣痛苦的管理是誰的抉擇?自己的抉擇,我們自己的選擇。我們可以不可以不要選擇這樣的管理方式?完全可以,是不是?我們完全可以選擇我不要這樣的管理方式,我要不忍欺。

  一個孩子永遠在他心目當中不忍心欺騙他的父母,你要不要管?你要不要管這樣的孩子?不要管。你還要管他嗎?所以我常常講,我們古代這些孝道的管理是最經濟的管理、是最有效率的管理。我們現在企業講效率,我們企業講成本核算,我們去算一算成本。以前養一個孩子需要多少成本?真的以前是一窩孩子,一雙父母的收入可能很有限,養一窩孩子。現在我聽說養一個孩子都養不起,為什麼?因為成本太高了。為什麼成本那麼高?不敢欺跟不忍欺的差異就出來了,一想就出來了。請問一個家庭跟一個企業一不一樣?一樣,道理是一樣的。所以家庭倫理的延伸就是企業倫理,就不用談企業倫理了,把家庭倫理擴大就是企業倫理,忠臣出於孝子之門。這種管理高明,你不能不佩服這種管理。現在的人不了解,他不相信道德可以管理,他覺得制度才可以管理,他覺得賞罰才能管理。更甚者,現在的企業幾乎沒有一個企業不談競爭的,競爭才能管理。

  我們來看一看競爭能不能管理?確實很多的企業,就是說我要營造員工競爭的氣氛。對!甲團隊跟乙團隊互相競爭,才有動力,現在人都是這樣覺得,要競爭才能往上提升。但是事實上,我們慢慢看到這整個社會的狀況和自然界的狀況,我們去反思,競爭不是事實的真相,不是。有個科學家講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」,其實這句話,我是學遺傳工程的,我們以前的工作在做什麼?我們以前的工作就是把植物或動物的基因拿出來,然後切一切、改一改,放一個什麼東西進去,再把它送進去,然後讓它長出來。我們以前搞的就是這個,這叫科學,現代人講的這高科技。我們可以把螢火蟲發光的基因拿到哪裡?拿到植物裡面去,這棵植物你餵它吃磷,它就會發光,可以做到這樣;也可以送到魚的身上,讓魚也發光,可以做到這樣;可以讓農作物不怕病蟲害,這以前我們都做過。但是我告訴大家,所有人如果問我一個問題,不要說我,你可以去問任何一個搞基因的、搞遺傳工程的你問他,這個東西吃了對身體有沒有害處?他標準答案是什麼?我們還在研究,我們還要了解了解。請問這個科學嗎?並不盡然!這是我們需要去考慮的問題。

  所以我們講到管理跟科學的聯繫,問題還沒有那麼簡單,有時間的話,我們可以再提一下。但是講到競爭,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,到底有沒有經過驗證?很多的微生物學家現在反對這句話。為什麼?因為他說這個現象在微生物的世界沒看到。他說在微生物的世界是互助合作,沒有競爭,是互助,大家都是互利共生。各位朋友,這個值得我們思考。請問在商業界裡面,到底是競爭還是合作?慢慢的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。再來,請問適者真的生存了嗎?不適者真的被淘汰了嗎?再去思考這個問題。我們都知道中東戰爭,打勝仗的是哪個國家?美國當然是打勝仗的,是不是?打勝了。請問它生存得很好嗎?請問打敗的這些國家被淘汰了嗎?從地球消失了嗎?也沒有,是不是?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的真相就是,打勝仗的那個人現在活得很苦。然後被認為打敗仗,應該被淘汰的那個人,不但沒被淘汰,而且它用另外一種方式跟打勝仗的人過不去,這個問題嚴重。

  以前打仗有戰場,就畫一塊土地在這裡打;現在有沒有戰場?沒有,現在戰場可能在地鐵,可能在高樓大廈,可能在公園,任何地方,可能在學校。你不知道戰場在哪裡,很有可能在你家,收到一封信打開來,孢子出來你就生病了,然後你就死掉了。以前的武器有規定,不准用核武,不准用生化武器,有規定,大家還是君子,還可以雙日打單日不打。現在請問武器有沒有規定?現在也不規定了,什麼都可以,你用什麼武器都可以。以前死亡的規模可以預估,現在死亡的規模能不能預估?你也預估不了。請問適者生存得很高興了嗎?不適者被淘汰了嗎?各位朋友,沒有。我們看到這不是事實的真相。明明知道它已經禁不起時代的考驗,我們還把它奉為圭臬,還把它放在教科書裡面,這就是你們的生活,你就是應該學這一套。

  我們很少思考,譬如我昨天講說四大食物的分類合理嗎?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拒絕的任何的餘地,你就一定要接受,我就是應該要吃四大類的食物。但是我吃進去的一半東西都會讓我得文明病,這我就沒辦法。然後明明所有人都知道適者沒有生存得很高興,不適者也沒被淘汰,結果呢?不行,那個你就是不能觸碰。這個就是學說,這個好的學說我們就要把它納進來。明明有問題!有個科學家觀察到,一群羊跳懸崖自殺,羊怎麼會自殺?只有人才會自殺。他就去研究到底為什麼羊會跳懸崖?他一研究發現,羊根本不是什麼自殺。原來是這群羊要吃草,牠在一個地方吃草,結果吃一吃,這個地方的草吃完了之後,牠要往前面去吃草,往前去吃草這很正常。結果牠走到前面的時候,發現前面的草也被吃了,牠就要走到更前面去吃草。旁邊的羊看到,為什麼牠走過去?要是那裡的草被牠搶了怎麼辦?所以旁邊羊也跟著一起去。

  不知不覺這個羊就跑起來了,為什麼?都不願意讓別人走到最前面吃草,要是前面的草被牠吃了,那我吃什麼?我當然是吃剩下來的草,那多不痛快!所以整群羊就大跑起來,就跑起來了。結果只想到我要爭到最前面的草,一點都沒有想到前面有懸崖,牠一點都沒想到,所以就一個一個跳下去了。在旁人的眼光當中好像在自殺,其實不是,其實是在競爭,牠是在競爭。各位朋友,忘了要吃草,牠在大跑起來的過程當中,牠忘了牠原來的目的是要什麼?是要吃草,牠忘了。

  各位朋友,我們想像這群羊的場景,像不像我們現在的孩子?現在的孩子像不像一群忘了吃草的羊,一直在往懸崖衝?他忘了考試的目的,原來是要來測驗我到底學習到多少,他忘了,最後只想到我要爭一分、兩分,這樣我以後才不會沒有前途。對!這樣我才不會沒有前途。這個問題嚴重,忘了吃草,牠只要一停下來就有草吃了,結果整個大跑起來。這讓我們感覺到,確實很像現在整個社會在走的一個方向。請問台灣現在的生活不富裕嗎?真的我們看到大家的生活其實還滿富裕的,很富裕。可是多少人擔心我的競爭力還不夠,多少人擔心?多少人每天還要提心吊膽?而且不是只有膽吊著,還把肝也吊起來了。我們就覺得確實很苦,太苦了,競爭確實苦,苦!但是沒有想到有沒有其他方法?有。

  很多人都講競爭,但是我說在現代的企業裡面,很多的企業已經不講競爭,換了一個名詞,換什麼名詞?他講競合,這個名詞厲害,競合。什麼是競?他說競跟誰競?跟自己競,跟自己,跟自己比,不要跟別人比。什麼叫跟自己比?要回到中國文化裡面。很多人講中國文化很消極,孩子學《弟子規》會不會學得沒有競爭力?孩子學了《弟子規》會不會學得很傻?會不會學得太誠信?會不會太善良?所以常常有人問你要把孩子教成狼還是教成羊,有沒有?我們的老師到一個師範院校去演講,結果問說,你們要把學生教成什麼?教成羊還是教成狼?結果這一邊就說教成狼,這邊說教成羊。各位朋友,要教成什麼?教成人!怎麼沒有想到要把孩子教成聖賢?怎麼沒有想到要把孩子教成君子?那多痛快。你把他變成羊、你把他變成狼,人都變成畜生了,我們還沾沾自喜。這就是我們現在人思惟邏輯非常顛倒的一個部分。

  因此,從競爭的角度我們回過來看競合。競,跟誰競?跟自己競,叫做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,出自於《易經》。五經,人家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講到了,人就應該跟誰學習?跟天學習。什麼叫做天行健?我們把它翻成白話文,就是我們在這一輩子當中,有沒有曾經有一天你醒來的時候,太陽跟你講說「對不起,跟你請一下假,我今天不想從東方出來」,有沒有?你有沒有遇到這一天?你遇不到。就是太陽永遠從東方出來,永遠從西方落下,它不會跟你請假說我今天不幹了,這叫天行健。天是最有動力的、最積極的。人要跟誰學?跟天學,君子自強不息,自己跟自己比,跟我的昨天比,我有沒有「德日進,過日少」?我有沒有在德行上提升?我有沒有對不起父母?我有沒有對不起老師?我有沒有對不起朋友?一日三省吾身。為人謀而不忠乎?對不對?我幹活有沒有對不起我這分薪水?就像范文正公一樣。我幹這一分職業我有沒有對不起我的薪水,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我有沒有欺騙朋友?我有沒有不講道義?傳不習乎,我在工作崗位上我有沒有做到承傳的工作?承傳的工作有沒有做好?每天都在想這個,這個人會墮落嗎?這個人會到網吧去嗎?我們真的要向聖賢人看齊,不要再把孩子教成狼,要是教成狼那太可怕了。

  所以競爭,確實跟誰競?跟自己競;合,要跟別人合。競合這個好,這個進步!當我們的心境一轉,沒有對立,哪裡來的競爭?沒有對立,只有互助,只有仁愛、只有互助,只有互相的提拔,只有互相的幫助,這才是整個生命應該走的過程,確實是如此。我們看到企業把競爭放下,誰獲利最大?整個團體獲利最大,老闆獲利,員工也獲利。有沒有說老闆獲利,員工不會獲利的?沒有。你也找不到員工獲利,老闆吃虧的,你也找不到。

  所以今天有個朋友他私底下跟我交流的時候,他講了一句我覺得非常有道理的話,他說這個話是他老闆跟他講的。他說老闆跟員工爭,競爭,老闆跟員工爭大概只爭到什麼?一個月薪水,或者是年終獎金。員工跟老闆爭,那叫分分秒秒,跟你爭分分秒秒,誰吃虧?每個人都吃虧。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說誰獲利的,有沒有?你找不到,你找不到任何一個人獲利,找不到,兩敗俱傷,這是競爭,這叫競爭。從這裡我們才猛然發現症狀解不對,不能再搞症狀解,不能再用這些方法來管理,錯了。回到什麼?「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」,這個重要,德、禮的管理。

  道德怎麼管理?道德有好方法,道德的管理太好了,用什麼方法?用禮來管理。這個「禮」,各位朋友,你走遍世界各地,中國人這個禮,你沒有辦法翻成另外一個文字翻得很完美,你翻不出來。它不是禮貌,不是。中國人的禮包括所有的文化、所有的生活形式,五倫關係統統都是禮。父慈子孝,禮行於父子之間;夫義婦德,禮行於夫妻之間;兄友弟恭,禮行於兄弟之間;君仁臣忠,禮行於君臣之間,這都是禮。《弟子規》你翻開來沒有一條不是禮,統統都是禮,那是中國人的生活,中國人的文化。所以,中國人用禮來做管理,請問禮怎麼管理?我們很簡單的講婚禮,婚禮是不是禮?是禮。婚禮怎麼管理?我們回去翻一下《禮記》,《禮記》就是在講這些禮怎麼去管理的。它講到婚禮,婚在《禮記》裡面是這個「昏」,它叫「昏義」。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很納悶,結婚的婚應該要有女字旁,為什麼沒有女字旁?我自己心裡我都亂想,依文解義,三世的聖人都喊冤枉。我說大概是頭發昏了才會結婚!

  因為自己覺得,還沒有接觸中國文化的時候,我們的夫妻關係也是跌跌撞撞,頭發昏了大概才會去結婚!老祖宗很有智慧,叫昏義,勸大家不要頭昏。結果一看,錯了,錯得太離譜了。老祖宗為什麼要用這個昏?他告訴我們,這個典禮是在黃昏的時候舉行。為什麼是在黃昏?就像現在黃昏,為什麼要在黃昏的時候舉行?中國人的經典都是表法的,它說白天就是陽,晚上就是陰,陽又代表男人,陰代表女性,男性跟女性。黃昏這個時節是白天要過去了,晚上要來了,叫陽往而陰來。什麼意思?他告訴我們,結婚是男生要主動,要往,你要過去娶人家,要去迎親,要把女性迎回來;來,來到我們的男性的家。陽往而陰來,這個意義太深刻了。

  我們想一想以前的交通方不方便?不方便。一個男孩子他去迎親過程當中,父母是不在他身邊的,他是自己跟幾個轎夫抬著轎,自己去的,父母不跟著去的。一個男孩子在往的過程當中翻山越嶺,就是要把妻子給接回來,他心中提起的是什麼?責任感。女性是保持被動的,我是等你來迎娶的。所以男性一提起來就是我要保護女性,我要有責任感。然後女性要來,想到的是什麼?我不能搞得人家雞犬不寧,我過去我一定要發揮我的婦德,來讓我的夫家能夠更興旺。陽往而陰來這個過程當中,把兩邊男性、女性的責任感提起來了。而昏義的第一句話叫什麼?它說,「婚禮者,將合二姓之好」,這是管理,「上以事宗廟,而下以繼后嗣」。中國的文字很簡單,但是意義非常的深遠。光看這幾個字,我們就了解到結婚的目的在哪裡,結婚的目的太清楚了。

  將合二姓之好,將是什麼意思?將是未來完成式。什麼叫未來完成式?就是沒有未婚媽媽,就是未來式。才「將」,以後才發生的事情,不能事先把這個事情給辦了,這不行,這是未來式,每一個字都不能放過。將合,你看是不是兩個合成一體,夫妻是一體。兩姓是什麼意思?優生學,這不是優生學嗎?中國沒有科學嗎?這很難講。他很早以前就知道同姓不婚,要不然這個基因出來,可能不好的基因表現率會比較高。因為我們學過遺傳工程學,我們才曉得。高明,太高明了。

  將合二姓之好,婚姻是兩家人的事情,是兩個家族的事情,我們現在變成什麼?「我倆」,我倆於某某年某月某日結婚,我倆。結婚變誰的事情?我倆的事情,錯了,是兩姓、是兩家的事情。而且一結合力量更大,「好」,一個子一個女,沒有不好的,「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」,更好。上以事宗廟,什麼意思?上以事宗廟就是一個「老」字;下以繼后嗣是一個「子」字。合起來是一個什麼?合起來就是兒子背著老子。所以,結婚的目的在哪裡?在中國人就講要盡孝道,就是讓整個家族興旺,讓整個家道不衰,是這個目的。它目的講得很清楚,婚禮的管理不簡單,教什麼?教孝,教對家庭產生責任感。

  所以婚禮有六禮,我曾經在廬江講過婚禮,我講了七、八小時,就是那篇文章,講了七、八個小時。結果一講完之後,下面因為有父老鄉親在聽課,就跑來跟我說,周老師,照你這樣子講,古人結婚太麻煩,太繁瑣,還要六禮。然後結婚前不知道多久的時間就要開始準備,結婚那一天累得半死,還要去迎親,還要幹嘛,還要辦那個,還要辦這個,還要送那個、送這個,這禮節太繁複了。他說這太繁複,我們現在多痛快,到法院裡面去公證,「叩」一個章蓋下去,你們倆就結婚了。我跟他講,我說對,中國人的結婚是很繁沒有錯,可是我告訴他說,就是因為這麼繁,藉由這麼繁,告訴你千萬別搞第二次了,不是人幹的,千萬別搞第二次了。現在為什麼離婚率那麼高?太容易了。就我倆,去「叩」,就結婚了,完全不需要任何的障礙。只要你年滿十八歲,或者是有父母的同意,「叩」就好了,離婚也是「叩」就好了。所以,我們感覺到禮的管理太深妙了。

  再來我們看祭祀,祭禮教什麼?教孝道、教感恩心。很多人講,祭祀那不是迷信嗎?這個現象在大陸更嚴重。為什麼?真的完全沒有了。祖先牌位沒有了,為什麼?迷信,他說這就是迷信,你拜他,你迷信。所以才說中國人的宗教,中國人是多神教,那是世界最低級的宗教,那才多神教,高級的宗教都是一個神的。更甚者就是我無神,上帝已死,上帝已經死了,不要跟我談,這個我沒興趣。他覺得自己管理用科學的管理,這好,他沒想到祭祀是管理。什麼管理?禮的管理,「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」,那個禮就是配套的,用禮來管理,教什麼?教感恩。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多神?他在拜天、拜水、拜河、拜山、拜木頭,連樹都要拜,為什麼?感恩它。我們的資源從哪裡來的?從山上來的,所以我們拜山。我們的資源從哪裡來?從河裡面來的,我們拜水,我感恩它,我感謝它給我這些資源。我的日用都是從大自然來的,沒有太陽、沒有星星、沒有月亮,就沒有曆法,就沒有二十四節氣,就沒有了。沒有二十四節氣能夠種稻子嗎?沒辦法。中國的曆法在兩、三千年前都已經很完備,怎麼來的?觀察這些日月星辰的運作來的。他要不要拜它?要,我感恩它。沒有它,我怎麼有這個曆法來種稻子,來養活所有的老百姓!

  我們在小時候讀到那篇文章叫什麼?叫「謝天」,有沒有?叫謝天。為什麼?因為你要感謝的人太多了,找一個總代表,天。因為喝一杯水都有千人之力,我們去思考一下是不是這樣。我們喝一杯水是不是有一千個人付出?我們去想,確實。喝一杯水都有千人之力,我們怎麼能不感恩?我們感恩誰?找個總代表,天,我感恩它。人有感恩心的時候,確實孝心就起來了。孝心、感恩心這些都起來了,老闆感恩員工,員工感恩老闆,良性循環。現在我們去看,考一百分,請問誰的功勞?你問孩子,你考一百分是誰的功勞?當然是我自己的功勞,我昨天開夜車開到十二點,沒睡,今天考一百是我的功勞。請問各位朋友,考一百分是誰的功勞?誰還有功勞?老師有沒有功勞?有,老師有功勞;父母有沒有功勞?父母有功勞。

  現在教什麼?教以自我為中心。自我為中心,所以都是誰的功勞?自己的功勞。我今天有一杯水可以喝,誰的功勞?自己的功勞,這是我努力賺錢買來的。沒有想到有千人之力,為什麼他想不到?沒有這個禮。以前的人真的上至大夫、皇帝、宰相,下至一般的販夫走卒,吃飯前都要先「奠」,奠就是祭祀的意思,一定要先奠。這個奠叫什麼?就是我們現在念感恩詞。每個時代,我告訴大家,真的,這是清朝以前,每個人都有這個習慣,吃飯前一定先感恩。為什麼感恩?因為這不是我自己的能力。一個人有這種心境,他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有這個心境,這是禮的教化,叫「潤物細無聲」,這叫境教,環境的教育,它有這種薰習的這種場所。教!舉手投足都在教。我們就想到確實這是好的管理,這就是管理。

  感恩心一提起來,確實整個企業轉了,不一樣,轉了。我們現在沒有感恩心,就是因為以自我為中心,把禮廢掉了。以前,我告訴大家,那個管理真的讓我們感到是藝術化的管理。什麼叫藝術化的管理?祠堂,以前的宗族都有祠堂,祠堂教什麼?教孝,慎終追遠,感恩,教孝。孔廟教尊師重道,教恭敬,教敬,一個是教孝,一個是教敬。城隍廟,教畏。現在我們的人天不怕地不怕,我有什麼好怕的,不怕。這不行,我們對大自然沒有一種尊敬,沒有一種敬畏,所以叫人定勝天,然後拼命污染大自然,因為人定可以勝天。所以,一個城隍廟抵多少警察?真的抵一、兩萬個警力,這叫管理,這才是真管理。一個人真的把敬畏之心提起來,他尊重自己,他把自己當人看,他不敢不把自己當人看。他了解到自己怎麼樣?他不願意糟蹋自己,他知道自己可以成聖成賢,他不願意糟蹋自己。

  我們一個老師在教孩子的時候,教到一首歌叫「愛的真諦」,就唱到愛是不張狂,就跟孩子解釋什麼是張狂。因為這裡的孩子有個不好的習慣,就是常常很喜歡講話講得很大聲,走路走得很大聲。老師就跟他們講說,這就是張狂,講話講得很大聲就是張狂,走路走得很大聲就是張狂。剛講完,有個孩子沒多久就開始講話,就講得很大聲,旁邊就有個孩子給他推一下說,喂!你現在這樣就叫做張狂。這個孩子怎麼樣?馬上頭低下來。這叫什麼?羞惡之心,人皆有之。人都是好善好德,看到好的事情大家都佩服、都讚歎,看到恩義、情義、道義,我們讚歎,我們也想到我也要這樣做;看到不道德的事情,他不要。一個人他再惡,過去是這樣,現在我不知道,一個人再惡,你罵他不孝,他會跟你拼命,他受不了。他再造惡,他的鄰里鄉黨裡面他再怎麼橫行跋扈,你罵他不孝,他跟你拼命。不行的,這是觸碰不了的,你不能罵他不孝。為什麼?因為好善好德,他不願意墮落,這是放諸四海都準的,古今中外沒有例外,人之初,性本善。

  所以我們中國人老祖宗用禮來教化,這叫禮教,簡稱禮教。現在不一樣了,叫禮教吃人。各位朋友,講禮教吃人的人,下一次進他的房間的時候,你不要敲門,你直接闖進去,他會不會不高興?他一樣不高興。你講禮教吃人的人,他看到外國人要不要握手?他也握手,他也去握手,什麼意思?為什麼需要敲門?禮!這就是禮教。你說禮教吃人,那是不是進到你房間不要敲門,我就可以闖進去?不是,他需要。他為什麼反對?因為他不了解,他誤解了。從這個態度出發,我們沒有責備,完全沒有責備,沒有指責;我們只有諒解,只有體諒,只有關懷,只有照顧,就是這些心境而已。所以中國用禮教來管理,你看這讓我們心裡非常的感動。

  再來講喪禮,我講的這些禮統統都是管理。喪禮,中國人怎麼用喪禮來管理?喪禮教什麼?也是教孝。我們在孟子書裡面看到一個章節,孟子就講,上古時代沒有喪禮,父母過世怎麼辦?上古時代我們己經很難考證到底是多古。父母死了,過世了,把父母的遺體抬到郊外去擺著,也不知道怎麼辦,就走了。很傷心,但是也無可奈何,就走了。他說過了幾天,他再從旁邊走過去,不敢看那個地方。為什麼不敢看?可能父母的遺體已經被啃食了,可能已經被蟲吃了,不忍心看,覺得很難過。趕快回去找工具,挖一個洞把父母的遺體埋起來。在埋的過程當中,又感覺到不對,這個土壤怎麼可以直接接觸我父母的肌膚?土這麼髒,怎麼可以直接接觸到他的肌膚?不行,不可以的,棺木就發明出來。一層棺木他還不放心,為什麼?愛!我們對父母的那種孝心,我不放心。兩層棺木就出來了,槨就出來了,棺槨就出來了,它原本的設計是為了啟發孝心的。

  可是我們思考一下,各位朋友,現在的喪禮,我們看到有多少的狀況是我們值得省思的。禮沒有了,變成競爭,誰的黑頭車比較多,競爭。你看把這個禮的本質去掉了,開始競爭。整個的教育、整個的管理,捨掉了不忍欺,又跑到了不敢欺;捨掉了根本解,又跑到了症狀解;捨掉了融合,又跑到了對立去。永遠都在內耗,在消耗。各位朋友,早上蔡老師講的人和,我們要去想這個問題,去思考。這個對家庭好不好、這個對企業好不好、對我個人好不好?每個人都有判斷力。道德到底能不能管理,這個是問題,要去思考,哪一個能夠禁得起時代的考驗?

  回到我剛剛講的心態、心境、態度、方法,最後一個是什麼?結果。用法律來管理、用賞罰來管理、用競爭來管理,它的結果是什麼?民免而無恥,大家都還記得。什麼叫做免?免就是我不要被你抓到就好,我只要不要被你抓到就好了。我今天要幹壞事,沒關係,我只要看看我老闆在不在,我只要看我父母在不在,我只要看警察在不在,不在,好,我可以做。我只要不被你抓到就好了,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。免就是這個意思,苟免。為什麼會有免的心境?僥幸。這關若是讓我拼過,我就發了,僥幸,免,是不是?對,都是這樣的心境,為什麼?症狀解。我們搞出來的,這個惡性循環是我們自己選擇的,不是別人強加我們用的,是我們自己選擇的。

  所以看到什麼?無恥的現象愈來愈多,無恥。什麼叫做無恥?沒有這種羞恥心、沒有孝心、沒有恭敬心、沒有敬畏之心,沒有了。哪裡有恭敬心?大家都一般大,平等。錯了!恭敬,「敬為千聖授受之法」,恭敬是千位聖人傳授任何學問的不二法門。恭敬,不能無恥,可是我們想想看這個問題現在嚴不嚴重?「恥之於人大矣,以其得之則聖賢,失之則禽獸」。什麼意思?就告訴我們,羞恥心對我們這個人太重要了,一個人有羞恥心,他就能成聖成賢,沒有羞恥心,他就會淪落成禽獸。一個樞紐而已,就是一個羞恥心的樞紐而已,我們就了解到,羞恥,這個恥太重要了。

  而我最近看到一個報篇,我也很擔心,就是報導一個新聞,大學裡面作弊的現象很嚴重。然後流行了兩段順口溜,第一段叫做「考試不作弊,明年當學弟」,第二段叫「寧可沒人格,不可不及格」。各位朋友,當你聽到這兩段順口溜的時候,在你的腦筋當中浮現了什麼樣的一個畫面?我是浮現一個天平的畫面,天平的一端放著人格,另一端放著及格。各位朋友,請問這兩個能不能放在天平的兩端秤秤看?可不可以?沒有人說可以,所有人都反對。可是現在不但能放,而且他還告訴你:對不起,這個比較重,這個比較輕。現在不但可以放,而且他還告訴你,重量我已經跟你秤出來了,寧可沒人格,不可不及格。這是羞恥心,各位朋友這叫羞恥心。

  我們想一想,企業的老闆,你敢把你的企業交給這樣的年輕人嗎?你敢嗎?我們看到當一個學生,可以把及格放在這裡的時候,請問他畢業之後,這個及格的天平這裡還能放什麼?那個天平可能還可以放什麼?可不可以放一百塊?可以;可不可以放一千塊?可以;可不可以放一萬塊?統統可以。你只要有任何的東西,統統可以放到那邊去,而且他還會告訴你:對不起,人格還是比較輕。所以我們感覺到有一種莫名的壓迫感,現代企業界確實有這樣的一個壓迫感存在。為什麼?因為我曾經聽到報導說現在失業率很高,這沒有人反對,失業率很高。我告訴大家,現在中外都一樣,這個現象在全世界是世界性的,不是只有台灣。

  失業率很高,可是我看到這數字的時候,我提起來的是,不對!為什麼不對?我在企業界裡面,我剛剛已經說過,我們那個企業,從我進去到我離職,104的那個網頁沒有撤下來過。什麼意思?缺人,企業缺人缺得厲害。我說不對,我們企業這麼缺人,為什麼失業率那麼高?不平衡。應該是企業都已經爆滿了,已經沒有位子,才有失業率,應該是這樣才對。怎麼我感覺到好像企業很缺人,可是失業率又很高。我們看到這個數字才有個警覺,警覺什麼?我就講,如果把學校比喻成工廠,製造產品的工廠,學生就是產品,每一年都製造很多的產品,生產出來很多的產品,企業是買主。我說如果是這樣比喻的話,很糟糕的現象就是什麼?學校所生產出來的貨物,大多數被企業退貨,退貨了。我用不了,他不是沒有畢業的,而是我用不了。確實用不了,為什麼?不敢用。

  因為台灣有個問卷調查,它的對象是針對中學生,高中跟國中的學生,這也是最近的數字。調查出來之後,這個數字也值得大家深思,如果有企業主管在這裡,大家深思。結果是什麼?它說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認同,認同什麼?為達目的,不擇手段,三分之二的人認同。也就是你問他同不同意為達目的不擇手段?那個打勾非常贊成跟贊成的佔三分之二。各位朋友,我們的企業敢不敢交給這些人?這是很清楚的問題。可是我們的企業現在用什麼標準來找人才?我們不敢把企業交給這些人,可是怎麼樣?我們找人才的方法,正好又符合這樣的一個趨勢。我曾經在媒體裡面聽到過一個說法,什麼說法?他說你的跳槽率愈高,你的薪水升得愈高;你的工作換得愈多,你的薪水升得愈高,我聽過這樣的說法,而且還很普遍。為什麼?他說表示你有能力,表示你一直跳槽。我很少看電視,可是我每次看電視,我都看到不一樣的面孔,這個人本來在這個電視台的,怎麼跑到那個電視台去了?我都覺得很奇怪。面孔又不一樣,為什麼?因為跳得太厲害了。這個在教,在教什麼?教競爭,教沒有道義,在教這個,我們就要有警覺性。

  各位朋友,我們想一想,以前我們的企業對全球的分公司發佈了一個人事命令,什麼人事命令?他說以後人事部門在找人的時候,他的履歷表一拿來,如果經歷太豐富的,我們一概不錄取,連面試你都不要通知他來面試。大家覺得奇怪,履歷愈豐富,這個人怎麼樣?好!這個人是人才,因為他資歷完整,有經驗,我們當然是要用有經驗的人。怎麼美國總公司發這麼奇怪的人事命令?結果往下看他就解釋,這其實道理很簡單。他說這個人履歷那麼的多,工作換得那麼的頻繁,表示這個人不忠誠。他今天可以為錢而來,他明天就可以為錢而去,他衝的是你的錢,他衝的是你的賞罰,他衝的是你的法律條文。這個人上有政策的時候,下的對策一定把你給嚇死,一定是船過水無痕,必然是這個樣子,因為你不講道義。你不講道義的時候,你感來的人也是為利而來的,他不是為道義而來的。

  所以今天蔡老師講,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」,很多人一講到喻於義,好像我吃虧了,喻於利的人好像佔便宜了。請問誰佔便宜?這個算盤要會打。我們下一代如果有三分之二的中學生認為「為達目的,不擇手段」是對的,各位朋友我們要有警覺。我們對這個數字本身它背後我們要去思考,也許是我們的抉擇錯了,也許是我們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抉擇錯了。現在企業界可以做的事太多了,真的太多了。企業界可以轉變社會風氣,真的一個老闆的思想觀念,他只要把對立一放下,觀念一轉變,整個社會風氣被他拉上來。我們可以做的事太多了,真的太多了。

  我跟大家講,一個企業的老闆,如果真的想要為社會貢獻一點自己的社會責任的話,從我們的觀念轉起。要求學校、要求我們的社會,我們需要的人才是什麼?我們要講出來,我們需要的是有德行的人,我們需要的是有道義的人,我們需要的是這個;學歷,那個再說!可能他有學歷,沒有文化,就像蔡老師講的,企業就應該要勇敢的說出來,說我們需要的是這樣的人才。我們取才的標準要改變,我們的眼界要調整,因為我們自己可以選擇我們的管理方式,我們可以選擇不忍欺,我們可以選擇「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」,用德跟禮來教化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自己守德、守禮,從自己做起,不是去要求別人。

  所以我常常開玩笑說,海口的警察學了《弟子規》之後都變成老師了,我們一般的人學了《弟子規》之後,可能變成警察。很多人聽矇了,為什麼?為什麼警察學了《弟子規》變老師,一般人學了《弟子規》卻變成警察?因為來要求別人。回去《弟子規》就給他來照,「置冠服,有定位」,小寶你怎麼沒有置冠服,有定位?小寶你怎麼沒有衣貴潔,不貴華?小寶,你怎麼沒有步從容,立端正?自己變成警察。所以各位,非常的關鍵,「正己而不求於人,則無怨」。這些經典的句子都非常的簡單,道理也很淺顯,希望我們在管理的過程當中隨時把這些經句提起來,用德跟禮來管理,交心。海口的幹警他就歸納另外一個重點,就是說我們要「入」,入我們的心。當這些經典的教誨真正入我們的心的時候,它發揮出來的力量叫不可思議,無窮的力量。

  因此今天我們談管理,就是我們沒有自己的想法,只有老祖宗的辦法。老祖宗的辦法好,我們為什麼要創新?不需要創新,我們創出來可能都是創舊,我們都在創舊。要創新,回歸老祖宗的思想,創新。所以,我們對傳統開始理解不一樣了,傳統不是昨天的事,傳統叫歷久彌新的真理,這個能解決我們現在的問題。今天我們花一點時間跟大家講徹底的管理,明天,我們學了徹底管理之後,我們就要來研究如何徹底的來賺錢。賺錢也很重要,所以明天我們再跟大家接下來談,謝謝大家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