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弟子規種子教師研習營二—弟子規與企業管理  周泳杉老師主講  (第五集)  2007/7/11  台灣中壢善果林  檔名:52-236-0005

  上一節課,我們提到君親師。君,我們以比較粗略的、概括性的講法,就是要以身作則,就是要落實以身作則的這樣態度。再來什麼叫做作之親?作之親就是做父母、做親人,對領導者來講這也是非常重要的。我們剛剛講君比較接近身教;作之親,我們用兩個字來代表,就是比較接近境教。這環境的教育也很重要,一個家庭整個的環境、整個的氣氛非常的重要,決定孩子在家庭裡面的成長。建立這個氛圍、環境就非常的關鍵,作之親關鍵在這裡;而作之師比較偏重在什麼?在言教。

  我們看中國文化的教育裡面,內涵就包含了這三者,有身教、有境教、有言教,我們通常比較忽略的是境教。其實境教非常的重要,一個領導者在團隊裡面形成什麼樣的氣氛、什麼樣的氛圍,讓這個團體能夠往上提升,這是很重要的力量,作之親。因此它告訴我們除了作之君要帶領團隊,還要當父母,你不但要帶領他,你還要照顧他的起居,照顧他的生活,你要養他。還要作之師,你還要當他的老師,要指導他。用什麼來指導?用我們人生的經驗來指導。指導他怎麼樣來過生活,怎麼樣來工作,除了在技術上的指導之外,還包括著生活點點滴滴的照顧跟指導。

  我們來看一下,就這君親師三點來看一個領導人,我們從這樣的標準來看,就能衡量出我們自己是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?是不是一個稱職的家長?是不是一個稱職的老師?因為它是一而三,三而一的。我們來思考一下,我們作之親做得及格嗎?在古代宋朝有個故事,就是有個將軍叫曹斌,曹斌他是個仁慈的將軍將領。有次他有個下屬犯了錯誤,要打屁股,杖責。當判決確定之後,曹斌就跟處罰的官員講,這個人我們延後一年再來打他。很多人都很不了解,為什麼要一年後才打?到了一年之後,果不其然這個士兵就被處罰。

  處罰完之後,很多人就覺得很納悶,就跑來問將軍,他說這個人明明在去年就已經判好了,為什麼不當場就把他給打完結束?為什麼要一年之後再來打?曹斌就講,因為這個士兵在那個時候剛好新婚不久。新婚不久我如果打他,問題就來了,就是這個士兵的媽媽,婆婆可能就會聯想到,是不是娶了媳婦來之後,媳婦台語叫帶衰,是不是掃把星?娶她之後讓我的孩子受到毒打。一個做領導的人連這麼微細的人情世故都想到,所以他講那個時候不能打他,要是打他的話,他的太太可能終身都要不幸福。

  我們看到真正的領導他作之親,他真的是把員工當親人一樣看待。因為他考慮的不是只有一個片段,而是考慮一生的幸福;甚至不是考慮他一個人的幸福,是考慮他全家的幸福。我們就講到這樣的領導人,你說我們能不感激他嗎?我們今天如果是公司的老闆,我們對員工的聘雇觀念要改變。以前的聘雇是什麼?是聘雇一個人。現在觀念要改成什麼?作之親,聘雇他全家,聘雇一個家!現在的員工為什麼離職率那麼高?當然這也是有多重原因,其中一個原因,就是因為勞資雙方的關係太過對立,對立太嚴重了。我們了解到其實勞資雙方的對立,對整個團體有沒有幫助?沒有幫助。

  孟老夫子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已經講過這樣子的話,他說「君之視臣如手足」,一個領導人把他的員工,那個臣我們講員工、下屬,當成手足一樣照顧,對手足我們當然是很照顧。「則臣視君如腹心」,被領導的人把領導人看成什麼?看成心肝寶貝,有時候員工是很可愛的,你愛他一點點,他愛你很多。但是「君之視臣如犬馬」,如果我們把員工當成是狗、當成是馬一樣,為什麼?你是我錢請來的,我是拿錢請你來替我工作的,所以你做死了那是你的事情。如果領導人把員工當成犬馬,「則臣視君如國人」,就是下屬看老闆把他看成什麼?看成陌生人,國人就是陌生人。我們看現在的勞資關係是不是這樣?我聽說很多的員工,一下班之後,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機關掉,老闆找不到我。現在是我下班時間,你怎麼可以來打擾我?關掉。然後六點下班,五點五十九分就在那邊等打卡,不能讓他多賺一分鐘,這樣我會吃虧,有很多狀況是這個樣子。

  更甚者,「君之視臣如土芥」,就像泥土踐踏在地上,領導人把員工當成是土芥,就是土很不好的那種,像垃圾一樣踐踏在地上。「則臣視君如寇讎」,把他當仇人一樣看,當仇人,就是你不要讓我有一天抓到機會,否則點點點,有沒有?現在是不是有很多是這樣?所以我們就了解到,我們要員工怎麼對我們,我們一定要先做相同的回饋才對。

  我常常喜歡舉的例子,就是我當初在企業裡面,接觸到很新的管理學理論,叫做執行力。執行力的理論,我們在比較早以前,五、六年前就已經接觸過,到現在其實還滿熱的,有沒有道理?有道理。就是你今天有再好的想法,你有再好的產品,你沒有執行統統是零。可是我們來思考一下,現在企業執行力怎麼樣?其實不好,我們的企業以前讓所有的員工都來學習執行力,中層以上的幹部統統都要看很多執行力的書。請問執行力有沒有提升?其實是沒有。後來我看了《弟子規》之後,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,《弟子規》翻開來,開宗明義講的就是執行力。

  「入則孝。父母呼,應勿緩;父母命,行勿懶;父母教,須敬聽;父母責,須順承」。各位朋友、老師,我們把父母改成老闆,老闆呼應勿緩是不是執行力?是。老闆命行勿懶是不是執行力?是。老闆教須敬聽,老闆責須順承,每條都是執行力。可是現在問題是有哪個人對老闆是這個態度?好像我看到的不多。為什麼一個人沒有辦法對老闆付出這樣的態度?很簡單,你回到他家去看看,他對他的父母都沒有辦法提起這樣的心境,他怎麼可能對老闆有這樣的心境?這是不可能做得到的,做不到的。因此我們就真正的了解到,確實我們一定要從孩子小的時候,去紮他這個德行的根基才對。他今天走到社會上來,為什麼遇到那麼多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?因為這些問題在家庭裡面已經怎麼樣?已經形成,他不是到社會裡面才去形成這些態度的。所以有人就講態度決定成就,而不是成就之後再來修正態度,不是的,絕對不是這個樣子。這叫作之親,你真的要把員工當親人一樣看待,在企業裡面教什麼?教孝,教孝道。

  作之師,把企業真正辦成學校。很多的企業家提出這樣的問題,就是到底我們現在要怎麼經營企業?企業要何去何從?其實說真的,現在企業只有一條路可以走,就是把企業辦成學校。只有這條路,沒有其他的路。在企業裡面教學,為什麼?因為失教,家庭教育沒有了,社會教育沒有了,學校教育可能也有缺失,這個時候在企業裡面補課,把企業辦成學校。各位老師,現在各行各業都要辦成學校,哪裡是企業而已!醫院也要辦成學校,要教,要教健康的飲食觀念,要教醫生對於病人的那種,他要體認到醫病的價值才能改善醫病的關係;監獄也要辦成學校,法院也要辦成學校。

  但是很可怕的一點,現在的社會可能正在往反方向走,現在連學校都要辦成企業,醫院也要辦成企業,現在有很多的醫院是講業績的。請問醫院能不能講業績?真的,我們講這些話,我都覺得怪怪的,醫院在講業績。學校能不能講業績?就是我們去思考這些問題,我們現在的社會確實可能已經在往反的方向走。本來應該把所有的各行各業都辦成學校,結果現在各行各業都辦成企業,顛倒!確實我們現在才發現原來社會的問題可能出現在這些癥結上面,這是作之師。

  一個領導人可以作之君、作之親、作之師,做到非常的圓滿,這個人有德,真正照顧、真正體諒員工,真正教育員工。請問有這樣的人出現,「有德此有人」,員工要不要到他的公司上班?當然要,趕都趕不走。我們講有德此有人是真理,沒有人想要一直換工作,這是真理。但是我們也聽到一些負面的例子,說真的,現在似是而非的言論太多。我舉個例子,我以前在企業裡面,我聽過一種言論,什麼言論?就是你愈跳槽你的身價會愈高。大家有沒有聽過這種言論?有。可是我跟大家講,這是騙人的。為什麼是騙人的?因為我們的企業是美國公司,它在人事部門下了個命令,什麼命令?它講以後招聘員工,你看他的履歷如果太長那個都不要考慮。就是他寫的履歷太豐富,不要考慮,為什麼?這個人不忠誠。

  我們看到履歷很長,表示這個人經歷豐富,能力很強,這個人有很多的資歷,資歷完整。可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他不忠誠,他一個單位只待一、二個月,待半年,待一年,這個人不忠誠。他今天可以為利而來,他明天就可以為利而走。確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。怎麼我們現在有很多的人都沒有體會到這點?因此我們就了解到很多的言語,確實我們要用理智來判斷,不能人云亦云。

  所以一個人只要有好的領導可以跟,這個人他是不願意常常換工作的。所以有德此有人,告訴我們的是什麼?道德是吸引人才最主要的關鍵。因為有德行的人,任何人都要接近他,來吸取他人生的智慧,他可以照顧員工一輩子。像松下幸之助在一九六五年就已經實施週休二日制,一九七六年頒布實施遺族親屬的撫恤金的制度,就是他的員工只要有任何的因公傷害,或者是死亡,他的家屬,公司撫養一輩子,照顧一輩子,終身聘雇。他為員工蓋游泳池、蓋網球場、蓋籃球場、蓋棒球場還有擊劍場,一個老闆做到這樣的程度,他不是為他的兒子蓋這些東西,是為他的員工蓋的。所以我們想到作之親做到這樣的程度,員工會想要跑人嗎?員工會想要跳槽、離職嗎?確實有德此有人。

  而從另外個角度來看,有德就有能力識人,判斷人才。各位老師,一個人要看到人才,最重要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?要欣賞別人的優點,他才能夠判斷出人才,分辨出人才,用他的優點。但是我們看到一般的人比較能夠看到別人的缺點,還是優點?有兩個學生下課在吵架,吵完架之後上課,老師一句話都不講,也沒有責備兩個人。老師就拿起了黑筆在白板上點了個點,然後問大家:各位同學,請問這是什麼?所有同學說一個黑點。老師很驚訝,老師說難道你們沒有看到白板嗎?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?人很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,就是連那麼一點點的缺點,我們都把它放得很大,別人的優點我們都看不到。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別人的優點?

  其實在中國的典籍裡面也說到,中國有部典籍非常的重要,叫《禮記》,《禮記》裡面有篇文章叫「禮運」,「禮運」有篇文章幾乎沒有人沒聽過,叫做大同篇。「禮運」裡面有一段叫大同篇,「禮運大同篇」是我們現在做企業的人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。它講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,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」,就這幾句就好了、就夠了,就可以讓一個企業興盛。

  請問各位老師,一個團體要興盛,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?是人和,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。哪個因素是企業最大的資產?人才是企業最大的資產。「禮運大同篇」前面四句就已經把這兩個概念給我們講出來。選賢與能,告訴我們什麼?選人才,你要識人,要把人才找到。選賢與能是人才的發掘,是人才的培養。各位朋友,我們現在選到賢跟選到能了嗎?現在來選班長,大家現在因為剛認識不久,這幾天可能已經有印象,來選選班長,請問會選到誰來當班長?可能是我們的鄭老師當班長。為什麼?因為他的曝光率比較大。請問我們用什麼來選?投票。投票公不公平?能選到賢嗎?能選到能嗎?當然我們鄭老師一定是賢、一定是能。一般的人投票用什麼來選?選到什麼?選到好惡,選到明星,他不是選到賢,也不是選到能。

  「禮運大同篇」講選賢與能,怎麼做得到?大家往前面去看叫什麼?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」,就是那個公字。沒有公心,我們怎麼選都選到好惡,是用好惡心來選。你說選,我們說投票公平嗎?不一定。我們今天對很多的話語要非常冷靜的來思考,投票就是民主嗎?民主是什麼意思?民主是以民為主,是為民做主。做到君親師才能真正講到民主,為民做主,以民為主。所以做個老闆,我以前在企業裡面,有很多的企業家確實他很有擔當,他們講做決策的時候能不能投票?不行。為什麼?請問做決策是誰的責任?領導人的責任。結果領導人現在不負責任,叫大家來你們來投票,你們決定的,不是我決定的,那是他不負責任。可是人家會說這比較民主,真的比較民主嗎?選賢與能為什麼沒有選到賢,沒有選到能?因為沒有公心。

  我們看到「公」這個字,我們也會開悟。下面一個符號是三角形,這在古代叫私,自私的私就是這樣寫的。為什麼自私的私這樣寫?因為一個有德行的人是方方正正的,這個人怎麼樣?德行缺一角變三角形,所以這個人很自私,他德行缺一角了。什麼叫公?加一個符號就對了,這個符號是兩個人背對背坐著,什麼意思?反的意思,反私就是公。我們體會不到什麼叫公,那很簡單把自私自利轉過來叫公,就是斷掉自私自利,那個人才能選賢與能。誰做到?堯舜都做到。這是人才的培養,有德此有人才能夠落實。

  什麼叫「講信修睦」?這叫人和。第一個人才是企業最大的資產,第二個叫人和,是企業最大的保障。什麼叫人和?怎麼樣才能達到人和?講信修睦。睦是什麼意思?和睦、和諧。和諧的前提是什麼?信任。沒有信任怎麼有和諧?可是各位老師,信任感容不容易建立?我舉個例子,夫妻兩個人其實已經怎麼樣?「夫婦同居,人之大倫」,緣分很接近的,照理講應該很信任才對。對不對?對,可是怎麼樣?不一定。很和睦的夫妻,可能信任度還是不夠的。像我在開車的時候,因為我技術比較不好,有一點點開得不好,我的太太就會抓著我,為什麼?還是有點不太信任。當然她已經很信任,我不能要求太高。

  可是我要跟大家講的是,在經典裡面記載,曾子跟他的母親,曾子是大孝,是孝順的一個榜樣,那個信任感已經很強。可是有一天人家講:曾參殺人。他媽媽第一次聽到講什麼?我兒子不會殺人,連理都不理會。可是第二次人家來講:曾參殺人。他媽媽有點心動,最後還是怎麼樣?如如不動,我兒子不會殺人。第三次人家來講曾參殺人,他媽媽怎麼樣?驚魂未定,正在織布那個杼怎麼樣?一丟就逃掉了。為什麼?因為對於整個的流言還是沒有信心。

  我們來看在企業裡面老闆跟員工的信任,有沒有超過曾子跟曾母?我可以跟大家保證沒有。老闆跟員工的信任沒有超過曾子跟曾母,曾母三次就動搖了,在團體裡面講幾次讒言就會動搖?半次就動搖了,有個影子就動搖。為什麼?信任度不夠。信任度不夠那個企業沒有人和,不可能會有人和的。怎麼樣才會有信任?各位老師,要付出!要付出才會有信任。我們要不斷的付出,而且這個付出是無求的付出,沒有希求心的付出,先事後得。先事後得才有信任,而我們看到這樣的信任感,有時候需要十年,有時候需要二十年。所以人和容不容易?真的不容易。有德此有人這是真理,也是現在企業最需要的一帖良方。

  再來「有人此有土」,這個土我們不能理解成土地,這個太狹隘了。現在的商業社會這個土理解成商機,理解成市場,有人才一定會有商機,為什麼?我們來看什麼叫人才?人才必然是什麼樣的心境?德行的心境,他會受到有德者的感召。「善教者使人繼其志」。一個善於教學的老師,可以讓他的學生繼承他的志向;一個善於教導的老闆,一樣的,帶出來的員工也不會差到哪裡去。

  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說是人才?各位朋友、老師,在《論語》裡面,我們看到孔子的學生,問孔老夫子一句話,他說老師,你能不能告訴我,有哪個字是終身我可以奉行,人生不會出大的差錯的,你告訴我一個字就好了。各位老師,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學生來問我們,有沒有一個字你可以讓我終身保平安的?我們怎麼回答?孔老夫子說「其恕乎」。恕是如其心,其恕乎就是恕道,恕用我們現在的言語來講,恕是什麼意思?換位思考。今天盡孝道要不要換位思考?要,「親所好,力為具」,要不要換位思考?要,當然要換位思考。要換誰的位子?要換父母親的位子來想一想,到底我這樣子做是不是父母親最需要的?並不是買最珍貴的東西給父母,那是他最需要的,不是!父母有時候需要的不是這個,所以盡孝道也要換位思考。

  中國有部經典非常有名,叫做《易經》,《易經》裡面有個卦,叫做泰卦,泰卦的卦象是什麼?地天泰。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卦象,我滿頭霧水,為什麼滿頭霧水?因為天應該在上面,地應該在下面,怎麼顛倒了?而顛倒了反而是泰。再把它再擺正,天擺在上面,地擺在下面,那叫否卦,就是反而擺正了之後是不幸,然後把它倒過來叫做幸福,為什麼?因為換位思考。因為天站在地的立場,替地設想;地站在天的立場,替天來設想。太太站在先生的立場,我的先生怎麼樣?每天已經很辛苦,為了這個家庭勞碌奔波,我們應該在他背後給他撐腰。先生每天都在想我太太已經很辛苦了,我不能再增加太太的麻煩。這個家庭怎麼樣?保證是泰,是不是?對,換位思考。如果天都站在天的立場,地都站在地的立場,那叫什麼?就天翻地覆。都是智慧的符號。

  各位老師,告訴我們一個人才,人怎麼樣能夠經營出好的人生?換位思考。生產產品要不要換位思考?要。提供服務要不要換位思考?要。服務業怎麼樣才能做得好?換位思考。今天為什麼服務的熱忱提不起來?沒有換位思考。今天我們做的產品,為什麼沒有辦法得到客戶的認同?沒有換位思考。我們今天設計出來的產品,為什麼不好用?也沒有換位思考,本位主義太重,都自己怎麼想就怎麼設計,從來沒有去做過市場調查。所以很多的經營之道,在很簡單的符號裡面,都已經蘊含在裡頭。「親所好,力為具」,有這樣的心境的人他到企業裡面去,他做任何一項服務業一定會成功,因為那個習慣在家裡已經非常熟悉。有這樣子的心境會沒有市場嗎?會沒有商機嗎?所以沒有人才我們千萬不要去開拓市場。

  現在人講開拓市場很多人都很拿手,叫行銷學,行銷就是開拓市場。告訴各位一個事實,沒有人才千萬不要開拓市場。為什麼?因為很多公司就是這樣倒掉的。他的產品跟不上市場,產品的更新跟不上市場拓展的速度就倒了,人才跟不上市場服務的需求就倒了。因為他的資金擴展得太快,他整個的企業拓展得太快,整個資金出問題就倒了。這種事情不勝枚舉,我們今天沒有時間舉太多的例子,但是我告訴大家不勝枚舉。

  有土就有市場、有商機,當然會有財富,錢就來了。我們常常講錢有幾條腿?四條,人兩條,所以用兩條腿去追四條腿累不累?很累對不對?那很累怎麼辦?就讓四條腿的來追你,讓錢來追就很輕鬆了。怎麼讓錢來追?有土此有財,有市場、有商機財富就進來。可是財富進來之後,最重要的是什麼?「有財此有用」,有錢要花,錢能不能放在銀行裡面?不行。那會像一灘死水一樣,會發臭,錢要讓它流動。

  可是很多年輕人,現在看到有大學生在這裡,回去不要跟媽媽講那是周老師講的;以後我每個月賺的都要花光光,那是周老師講的,因為他說錢不能讓它臭掉,我要當月光族。我在這裡澄清,這個用不是叫大家花光光的意思,不是。賺錢靠福報,花錢靠智慧;賺錢靠機會,花錢靠智慧。就是這個用要用在哪裡,是整個徹底賺錢方法的關鍵。請問現在的人做企業,賺的錢想要用在哪裡?用在欲望。請問我們現在學中國文化,《大學》的這段讓人了解,給我們的啟發,這個金錢要用在哪裡?用在潤澤德本,用在讓我們「德日進,過日少」,絕對不是用在我們個人的欲望上面。

  各位老師,用在潤澤德本,怎麼樣才能用花錢來提升道德?作之君、作之親、作之師要不要花錢?要。你作之親,你要付薪水當然要花錢,所以企業賺到的利潤跟誰共享?跟員工共享,不是自己一個人獨吞,跟員工共享。再來企業賺到的利潤要跟誰共享?跟消費者共享,要回饋消費者。就我們今天有利潤的時候,要進一步投入市場的研發,產品的研發,讓客戶得到最好的服務,讓客戶用相同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、買到更有品質保證的產品,讓他吃到健康的東西,讓他可以用到最好的服務,這些都要花錢的。

  再來要用在哪裡?用在社會建設上面,要用在整個社會的回饋上面。各位老師,我們看到有很多的企業為什麼蓬勃的發展?因為這個社會提供給他們一個良好的、安定的企業環境。如果這個社會沒有這麼安定,沒有這麼繁榮,這個企業是根本沒有辦法發展的。所以企業主要心懷感恩之心,回饋社會。這個用的意思就是布施,布施是文言文,翻成白話文是服務,用什麼來服務?用金錢來服務。除了金錢可以服務,其他能不能服務?可以。一句話能不能服務?可以,一句話可以服務。當別人很沮喪,我們過去安慰他一聲,那個能不能服務?可以。用我們的智慧跟經驗能不能服務?也可以服務。

  我們看到有很多的人,當然大家發心都很好,因為我們看到很多的人在過世的時候把器官捐贈出來,這個我們都很佩服。可是各位朋友,我們不要忘了,您如果是個老師,您認真負責的在教學,請問你是不是在布施器官?是。這也是一種方式的布施器官,當然也是,我們用我們的全身在布施、在服務。我們不能很狹隘的把它想作,我們死了,然後再捐出去就好了,不是這個樣子的,我們現在當下能不能捐出去?可以,當然可以捐出去。就是我們用我們的勞力、用我們的體力、用我們的智慧、用我們的經驗,來服務社會大眾,那是不是一種用?那也是一種用,那也會讓我們德日進,過日少。

  各位朋友、老師,我們看到圓圈已經被我們連起來了。我們用了很多的東西在布施,全身心的在服務、在投入,把我們所有的利潤、把我們所有的精力、把我們所有的智慧全部都投入在裡面,讓我們德日進,過日少。我們道德提升,人才怎麼樣?愈來愈多,這愈聚愈廣,人才愈聚愈廣。市場怎麼樣?愈來愈大,財富就愈來愈多。財富愈來愈多,來了之後怎麼樣?再捨掉,全部用來德日進,過日少。這個循環一直下去,最徹底的賺錢方法就出來。錢怎麼賺來的?就是從這個循環裡面慢慢的累積起來的,財富是這樣來的。請問一個企業家為誰累積財富?為員工、為社會;為回饋社會而累積財富,為自己的員工而累積財富,為消費者累積財富。

  在《孝經》的「諸侯章第三」,告訴我們很清楚,它講一個人要不要追求富貴?要,要追求富貴。為什麼追求富貴?不能很迷惑,它說「在上不驕,高而不危」。地位很高,竟然沒有危險,為什麼?因為他很謙虛。在上不驕,一個是因,另外一個是果,還是因果管理,在上不驕是因,高而不危是果。「制節謹度,滿而不溢」。滿了應該溢出來才對,可是他竟然滿而不溢。錢賺很多應該溢出來,可是他怎麼樣?就像無底洞一樣,賺再多都不會溢出來,為什麼?因為制節謹度。什麼叫制節謹度?就是過最簡單的生活,不管賺得再多錢,他的生活永遠是最簡單的、最樸實的。制節謹度,對他的人生的態度、用度非常的謹慎,他不會因為他有錢,他想要一直的換車子,一直換房子,一直換妻子。他不會想這些,這叫制節謹度,這是因,什麼是果?滿而不溢是果。

  再來「高而不危,所以長守貴也」。在很高的地方竟然不危險,所以他能把他的地位保住,長守貴也。「滿而不溢,所以長守富也」,又是一重因果,兩重因果,因果管理。滿而不溢,讓他的財富怎麼樣?永遠可以保持住,長守富也。「富貴不離其身」,我追求富貴,富貴統統在我的身上,不離開。為什麼?不是因為我愛揮霍,不是因為我喜歡名聞利養。所以「保其社稷,而和其民人,蓋諸侯之孝也」。因為他要讓他企業的員工怎麼樣?有一口飯吃,過最好的日子,讓他的消費者得到最大的保障。回饋給國家社會最多的什麼?金錢的回饋,還有更多的物質的回饋,價值的回饋,是這個道理。

  可是我們來想一想,名利來了、富貴來了,容不容易守得住?很不容易守得住,這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抵擋得了的。所以「諸侯章」下面給我們提醒什麼?「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」,對一個經營者的態度是很謹慎,深怕自己傲慢心起來,深怕自己奢侈,深怕自己因為有地位、有金錢,而改變了初發心,改變了為社會大眾付出的心境。每天都在反省自己,每天都在檢討自己,每天都在提醒自己,一樣不離開教學。

  所以我們就了解到,這樣的企業經營過程才是我們人生應該追求的方向。而我們看到這個循環,不能有任何一個地方斷掉,如果有任何一個地方斷了,這個循環就斷了,企業就垮了。最容易斷掉的地方在哪裡?用錯了。用到哪裡?用到欲望。用到欲望這個循環就斷了,斷在這裡就斷掉,傳不下去。我們前面講到有的企業四十年,有的企業七點五年,有的企業二點九年。各位朋友,請問大家四十年比二點九年好嗎?沒有,比二點九年悲慘。因為人家二點九年就垮了,他四十年垮的時候,他還有沒有爬起來的機會?對,一個人二十歲發跡,四十年垮了之後,六十歲沒有力氣再創業!可是人家二點九年才二十三歲而已,可以再創另外一番事業。

  各位朋友,經營企業最應該要做的事情就是永續經營,就是像這個循環一樣讓它不要斷掉,永續的經營。我看過一本書,叫做《保富法》,是聶雲台先生寫的,他是曾國藩先生的外孫。開宗明義就講到什麼?他說富貴怎麼樣?不難,保富最難,保留富貴最難。你要求富貴不難,把富貴留住才是最難。我們來思考一下怎麼把富貴留住?怎麼樣富貴不離其身?德行。這個循環不能讓它斷掉,人才這都是關鍵,非常關鍵的要素。怎麼樣永續?要孝道,要有孝道的經營才能夠永續。

  我們看孝這個字,上面是個老,下面是個子,往上推怎麼樣?我們上面有父親,父親上面還有父親,一直上去能不能找到一個開始?找不到。兒子,下面還有兒子,然後下面還有孫子,一直下去怎麼樣?推之無盡。中國人孝道的觀念是什麼?承先啟後,繼往開來,就是永續經營的心境。中國人孝道的心境,就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心境。所以我們今天這個地球,我們這片土地是跟子孫借來的,不是我們繼承於我們祖先的,我們要有永續經營的這種心境才對,千萬不能毀在我們的手裡面,這是很嚴肅的問題。

  可是我們看到「正德、利用、厚生」,這告訴我們什麼?我們現代不要正德,我只要利用,只要厚生。厚生是什麼?讓民生豐厚。我要所有的人都賺錢,怎麼樣才能讓所有人賺錢?利用。用是指我們日常所有的日用。什麼叫利用?就是讓這些日用能夠得到真實之利,這個利是真實之利,真正的利益。能夠得到真正利益的用,才能夠創造厚生的條件,怎麼樣讓日用得到真實之利?讓所有的事業、所有的企業統統都朝向真實之利來發展,正德。那個德要擺正,不能歪掉,一偏頗怎麼樣?沒有僥倖,只要一偏頗,事業所發展出來的、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統統危害社會。

  我們今天的保護環境很重要,非常重要,我們這片土地到底還能給我們存活幾年?到底還能支持我們幾年?有一次我到鋼鐵廠去參觀,參觀完他告訴我,非常驕傲的告訴我說,我們的整個市就靠著這一鍋賺很多的錢,而且二十四小時不斷的生產,像印鈔機一樣。我就請教他,我說你這樣挖下去,請問還可以挖多久?他告訴我一百年。然後我又請教他,我說一百年後怎麼辦?他說一百年後,老弟,你不要擔心,一百年後自然就會有代替方案,那個時候就不需要用鋼鐵。

  各位老師,我們看《了凡四訓》裡面有個故事,我真的很感動,呂洞賓去學仙,他的老師教他點石成金,他講什麼?要是我們說什麼?趕快教我。可是人家不是這樣子的心境,人家問說這樣石頭點下去,什麼時候還會變成石頭?老師跟他講五百年。「五百年後,當復本質」。呂洞賓說什麼?這個我不要學,我才不想害五百年後的人。各位老師,我們想想看,當一個人都不願意去害五百年後的人,他會去害他旁邊這個人嗎?他會去害他的親人嗎?

  我們想想看那種心境,我們今天從事教育的心境,是不是也應該是這樣的心境?我不願意害五百年以後的人。而不是一百年後自然就會有解決方案,那是怎麼樣?把責任推給子孫。講這樣的話那叫什麼?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沒有後代,絕後。而絕後不是沒有生男孩子絕後,是有這樣的心境叫絕後。因此我們今天在這裡,有幸跟大家分享《弟子規》與企業管理,希望大家能夠把這些觀念,帶到我們的生活裡面,帶到我們的教學裡面,讓我們學生能夠更獲得利益。今天很高興,也很榮幸,跟大家有這麼一段時間分享。我有講錯的,希望各位老師不吝指正。那謝謝各位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