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二零一四年淨宗學院戒學研習班開學典禮—淨空老法師開示  (共一集)  2014/9/2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32-066-0001

  尊敬的清公老和尚,尊敬的諸位法師、諸位同學,大家晚上好。今天的盛會稀有難逢,諸位都知道,學佛,講經的人還有,講戒律的人沒有了。我在早年在台中求學的時候,跟清老和尚同學,我們都是李老師的學生。我向老師請教,為什麼不講禮?為什麼不講戒?老師告訴我,沒人學,戒律聽到之後,覺得一身都不對勁,掉頭就去了,沒人聽。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,確實,喜歡佛經論裡頭的道理的人很多,但是真正去做的人太少太少了。

  我在早年,那更早的時期,我學佛是學智慧,佛法裡戒定慧,我前面兩個都不要,我要學智慧,學大乘經論。誰教我?方東美教授。這個人大概你們都不知道,在我那個時候,年輕的時候,這是國際上聞名的一位哲學家。我們在台灣遇到,他跟我是同鄉,所以我親近他老人家,跟他學哲學,他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。學習不是在學校,我原本是想到學校去旁聽他的課程,我寫了封信給他,寫了一篇文章給他。他約我到他家裡見面,見面之後問我一些學經歷,我告訴他我只有初中畢業,高中念了半年,又遇到了國共戰爭,失學了。到台灣是一個人到台灣,舉目無親,沒有任何依靠,沒有背景,自己必須要找工作維持自己生活。喜歡讀書,聽到有這麼一個人,希望能跟他學。

  我們見面的時候他告訴我,他說現代的學校(六十三年之前),先生不像先生,學生不像學生,你要到學校來聽課,你會大失所望的。我等於說是被老師完全拒絕了,當然感到很沮喪,那一年我二十六歲。坐了大概有七、八分鐘,老師告訴我,他說這樣好了,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,我給你上一堂課。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兩個小時,在他家的小客廳,學生只有我一個人,老師也一個人,咱們一對一。我的哲學是這麼學來的,這是稀有難逢。從西方哲學講起,講到中國,最後講到印度,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。我感到非常訝異,我說佛教是宗教,是迷信,尤其佛教給人感覺到的是多神教、泛神教,多神跟泛神在宗教裡頭屬於低級宗教,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,佛教那麼多,給人起了反感,我說它怎麼會有哲學?方老師告訴我,他說你年輕,你不知道,他說釋迦牟尼,他沒有說佛,他說釋迦牟尼,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,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從來沒有聽說過,他給我詳細介紹,在這個單元講完,我完全接受了,我了解了。老師告訴我,今天佛經哲學不在寺院。我說在哪裡?在經典,你要真正探討這個最高的哲學,你要在大乘經論上下功夫,指出我這條道路。

  沒有多久我就認識章嘉大師,章嘉大師他是出家人,他是真正深入經藏了,所以我就離開方老師,親近章嘉大師。大師也是給我,每個星期天給我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。我跟他三年,三年,老人家圓寂了,我非常懷念他。這三年當中,我佛學的基礎完全是在他那裡奠定的。但是那個時候年輕,確確實實對戒律有很深的誤會,對禪定、對般若非常有興趣。為什麼對戒律有那麼困難?我們年輕人的想法跟老人不一樣,我們認為戒律是生活規範,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的生活方式,我們要學它嗎?那些規矩、禮節我們學它有什麼用?所以這個障礙很大。

  章嘉大師非常有智慧,善巧方便,他也不要求我,要求我,怕我不耐煩,不來了,離開他,不跟他學了。非常善巧,每個星期天我去親近他老人家,離開的時候他都送我到門口,送我到大門口,還要跟我說一句話,「戒律很重要」。他說得很慢,我也沒在意,我們就告別離開了,每個星期都有這一句話。所以他三年老人家圓寂,我就想想,我三年他教我了些什麼?我學了些什麼?這一反省,戒律很重要這句話就記起來了,就讓我深深去想,為什麼說這麼多遍?真的重要嗎?什麼道理?

  我就認真思考這個問題,想了兩個星期,想通了。怎麼通了?佛法是出世間法,不是世間法。世間法我們知道,三代夏商周的禮都有修訂,適合於現前的社會,國家的大法,憲法,過若干年也要修訂一次,佛家的戒律為什麼永遠不修訂?這就是告訴我們它是超出世間的,超越六道輪迴,超越十法界,不能改,如果一改就去不了,六道輪迴離不開,十法界你也出不去。它是教導我們,第一個,脫離六道輪迴,證阿羅漢果;第二個,脫離十法界,證得法身菩薩的果位。因此,佛的戒律是性德,它不是從阿賴耶裡面變現出來的,它是從自性裡面的。自性不生不滅,自性不增不減,自性是真常的,就是永恆的,永恆不變。我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這才開始看戒律的典籍,我看得不多,根本的東西自己就能夠掌握住。

  淨土也非常難信,我學佛六十三年,差不多三十年之後我才真正相信淨土。最早的時候,三十歲的時候,懺雲法師把淨土宗介紹給我,我沒有接受。我跟李老師十年,老師至少也有六、七次很認真的勸我修淨土,我也沒有接受。我是很頑固的一個人,把我說服是很不容易。我怎麼相信淨土?講《華嚴經》。第一次講《華嚴經》,講了一半,也講了不少年,大概有十幾年,講了一半。突然有一天想起來,我們最佩服的、最敬仰的是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,這是沒話說的,無比的尊敬,我們就想到文殊、普賢學什麼法門?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五十三參,善財是文殊的得意門生,他學什麼?仔細到經典裡面去查、去找,平常大意沒看出來,這細心去找,原來在《四十華嚴》第三十九卷,文殊、普賢都是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成就的。讓我們感到寒毛直豎!回過頭來再看五十三參,善財童子第一參訪的善知識德雲比丘,他修什麼法門?他修般舟三昧,專修淨土。給善財說法,說了二十一種念佛法門,二十一是表法的,不是數字,代表圓滿,也就是一切法門都歸淨土。我們看到最後第五十三參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我是在這個地方相信了,接受了,對於懺公、對於李老師無限的感謝,他們教我是正確的,是我自己智慧不夠。

  戒律,就明白了,戒律比什麼都重要。戒律從哪裡學起?我們依靠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淨業三福,大家都很熟的。淨業三福第一條是根本戒,戒律的大根大本,跟中國傳統文化完全相同。戒律學不成功,你沒有根,根是什麼?根是孝親尊師,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這個是戒律的根。如果沒有這兩個根,戒律你學的都是表面的,表面的樣子,實質上你得不到。由此可知,戒律多困難。我還有沾一點點邊緣,對孝順父母、尊重師長我還能做到。我三個老師,方東美先生為什麼他特別給我開課,不讓我到學校去旁聽?那是我對老師的尊重、恭敬他看出來了。只要是孝親尊師,這個人可以教,能教得好,他肯學,老師不會放棄他的。如果沒有孝順父母,沒有尊重老師,那聽課旁聽就可以了,用不著單獨來教,這個道理要懂。我跟古人比,跟我上一代的比我不及格,我的孝敬大概只可以打三十分,我自己給自己打分數;古人要有七、八十分才能成就,我只能有三十分。為什麼老師看重我?現在沒人幹了,現在學校的學生大概只有三分,我三十分比他強多了,所以老師會看重我。要跟他那一代的標準,我不及格,我自己很清楚。所以對老師的恭敬,老師能看得出來,這是真正有孝敬,這個人可以造就,可以學習。這是老師取學生的標準,我們沾這點光。

  現在我們再去找別人,找不到第二個。我在國外弘揚佛法,緣很殊勝,但是很辛苦,就一個人,孤家寡人一個。每次回到台灣,我去看李老師,我都向老師請求,希望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,我們有同學互相協助。我講了十幾遍,老師聽厭煩了,最後一次,老師說,你替我找學生,我來教。我以後再不敢講話,為什麼?找不到,到哪裡去找?太難太難了。沒有根基的人,縱然學會了,敵不過煩惱的誘惑,財色名利,你能放下嗎?多少人中途變節,背師叛道,多!什麼原因?不能怪他,他沒有扎根,他沒有受過扎根教育,煩惱習氣重,怎麼能敵得過。我們有這個根,根不夠深,跟古人比不夠深,但是有這個根,每天讀經、講經不中斷,才能夠保住這一點。如果三個月不讀經、三個月不講經,我也敵不過財色名利的誘惑,那個力量太大了。我很清楚,所以對於禁不起誘惑的人變節了,我能原諒他,我了解。為什麼?這個關太難了,非常不容易突破。財色名利哪個不要?高名厚利,很快就變心了。

  所以愈想就是戒律重要,從哪裡學?從孝親尊師,完全遵守淨業三福的教誨。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落實在《弟子規》;「慈心不殺」落實在《感應篇》,道家的《太上感應篇》。最後,有了這個基礎,有了儒跟道的基礎,再修十善業不難。為什麼十善業那麼難做到?沒有儒的根,沒有道的根。所以我把這第一條,淨業三福第一條,儒釋道的三個根,根本教育,決定不能疏忽。無論學什麼戒律、學什麼方法都要從這扎根,這是人天佛法,沒有出世。出世,第二,有這個基礎才能夠學佛,就學第二條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。最低限度要把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做到,這一條沙彌戒在家人可以修。紮這個根,然後信願持名,求生淨土,決定能夠往生。

  早年我在美國,遇到了黃念祖老居士,我們的緣在美國結的。他一生到美國只去過一次,住了一個月,我們碰到了。這個老人非常難得,通宗通教,顯密圓融,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。他到這個世間來,也是有使命來的,就是為做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,這《大經解》他註的。那個時候這本書剛剛完成,我是第一個看到的,他只帶了一本,手寫的稿本,在美國複印出來,送了我這一套,我是第一個看見的。我看了之後非常佩服,在海外講《無量壽經》,用夏老的會集本我一個人,在國內也只有他一個人,所以我們兩個碰到了無量的歡喜。

  他就勸我成立淨宗學會,淨宗學會是夏蓮居老居士提倡的,國內沒有這個緣,希望我在國外建立。那個時候我在美國、加拿大總共差不多有三十多個淨宗學會,我寫了一個緣起,提出行門五科,這就是戒律。五科第一個,淨業三福,最高指導原則;第二,六和敬,三福、六和;第三個,三學,戒定慧三學;第四個菩薩六度,六波羅蜜;第五個,普賢十願。很好記,大家都很熟悉。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一定要與這五科相應,與五科相違背的決定不要去做,不要去想、不要去說、不要去做,這就對了,我們就守這個戒。真正能守的還是不多,我們只能勸,不能勉強。現在人,社會上提倡的自由開放,不能侵犯他的自由。所以我們只說出來,勸導大家,他真聽懂了,願意做,好;聽不懂,不願意做也好。好在哪裡?阿賴耶識落下好的種子,這一生不能成就,來生後世遇到緣也能成熟。總是佛法,無論對什麼人,有利沒有弊。

  今天我們能夠請到果清律師到此地來,為大家傳授戒法,稀有難逢,這是我們根本不敢想像的。我們遇到了,他前年來看我,我非常歡喜,我們三十年沒見面了,有這麼好的成就很難得。希望這個根不能斷,也有不少同修非常認真的學習,來繼承這個法脈。我在早些時候,幫助斯里蘭卡建立佛教大學,我給佛教大學建議,一定要開戒律學院,五年畢業。要上這個大學的人,先要進戒律學院,五年學戒之後,才可以學你自己希望學的,或者是賢首的華嚴,或者是法華,或者是唯識法相,你學一個宗派、一部經論。戒律在先,佛法才能復興,如果把戒律丟掉之後,學的東西是知識,不是智慧。海內外許多大學我去參觀過,我去看漢學院,看有中文,學習中文的,特別是學習中國古時候這些經論的,都是知識。甚至於他們學習,是把它當作中國古文化來學習,現在沒有用,這就非常非常可惜!

  今天對中國文化認識最清楚,真正透徹、真正了解的是英國湯恩比博士,這是第一。第二個也是英國人,羅素。其他的都比不上,我們中國人沒有人能超過他們。我看了他們的一些資料,我非常佩服、非常尊重,我也蒐集一些給我們同學們做參考。現在我看到一本書,日本人寫的,這是個有心人,他把湯恩比的著作,他著作很多,從他著作、從他的談話,在報紙上發表的、雜誌上發表的,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文字,統統編成一本書。我們就是希望這個東西,居然日本人替我們做出來了,我看到這個書,這個書是一九七八年出版的,湯恩比過世三年,用日本文寫的,這是好東西。我們讀了這個書,對自己傳統文化就有信心,對傳統文化救國家、救全世界都能產生堅固的信心。這個書我印了有幾份資料,帶來了,我會供養給老和尚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謝謝大家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