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念佛往生我能做到嗎——護國息災繫念法會第五個百七起首日談話  (共一集)  2018/1/7  台灣台北靈巖山雙溪小築  檔名:32-260-0001

  同修們要我在此地跟大家說幾句話,出了個題目,這個題目是:念佛往生我能做得到嗎?彌陀大願略說。

  我如果說,我沒有把握,我做不到,那這些年來,大家跟我學佛的一定會很傷心。我做不到,你們有幾個人能做到?因此,我做不到,我也不能讓大家做不到,這個意思重要。我做不到不要緊,只要大家做到。大家能不能做到?肯定可以做到。

  我們看念公大德,他在集註上是怎麼跟我說的。「善導大師於四十八願當中,稱定成正覺、光明無量、壽命無量、諸佛稱歎與十念必生」,這個五願,善導大師告訴我們,是阿彌陀佛的「真實願」。記住,真實願。視為四十八願的心要。可見四十八願攝於這五願,這五願也攝於第十八願。第十八願是什麼?十念必生。

  蕅益大師告訴我們,《〈彌陀經〉要解》裡頭所說的,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,完全決定在信願之有無。記住,你有真信,真正相信西方有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示現在西方,接引九法界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成佛去。只要有信有願,決定相信,沒有懷疑。佛說的話怎麼可以懷疑?佛決定沒有假話。能信的人有福報,不信的人沒福報。四十八願,善導大師只說這五願是真實願,比什麼都重要。阿彌陀佛說話算話,沒有一句話是假的。定成正覺、光明無量、壽命無量、諸佛稱歎與十念必生,這五願是真實願。你能信,你能發願求生淨土,必定得生。生到極樂世界,這五願是真實的,到極樂世界怎麼樣?第一個,定成正覺。這句話什麼意思?成佛了,往生到極樂世界,決定在極樂世界成佛,不用再懷疑了。成了佛之後,跟阿彌陀佛一樣,光明無量,跟阿彌陀佛一樣,阿彌陀佛光明,遍照十方一切諸佛剎土;壽命無量,阿彌陀佛無量壽,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也是無量壽,不是假的。

  善導大師的話是真的。在日本淨宗他們拜善導大師,他們認為善導大師,是阿彌陀佛化身在我們這個世間,看善導就是看阿彌陀佛。日本淨土宗的信心不輸給我們,他有信,他有願,他有行,所以往生的人不少。我們要向他們學習,我們不能落在人家後面。淨宗是早年間從印度傳到中國,由中國傳到日本,所以我們決定不能落後。

  這一生緣分無比的殊勝,我們得人身,聞佛法,聞淨土五經,特別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稀有難逢,說絕了!我們希望淨宗同學,一生依一部經,蓮公的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;依一部註解,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;一生信心堅固,願心堅固,一句佛號念到底,沒有一個不往生。

  善導大師了不起,把四十八願歸納成五願;這五願每一願都含攝四十八願,願願不捨四十八願。四十八願太長了,怕記不住,歸納成五願好記。尤其是第一個定成正覺,往生極樂世界,保證你成佛,一生證得究竟圓滿,跟善導大師一樣;更進一步,跟阿彌陀佛一樣。不但定成佛,跟佛一樣的光壽無量;阿彌陀佛光明無量,遍照虛空法界,往生極樂世界的同修個個如是,壽命無量,我們所希求的。這三句,成佛了。

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圓圓滿滿在這五願當中,真正不可思議!這五願又圓圓滿滿的含攝於第十八願中。第十八願是什麼?十念必生。你有沒有把握?把握從哪裡來的?把握從信心來的,我信我就有把握,我不信我就沒有把握。

  這五願「分為信、願、行加以說明。淨業行人必須具此信願行三資糧,念佛方能往生。實則(實實在在的說)四十八願當中每一願」,它所含的甚深的義理,無非是幫助眾生具足信願行。信願行,講得最清楚、講得最明白的,蕅益大師。這些都是淨土宗的大士、大德。希望大家學習了這門功課,信心就堅定,不再有懷疑。那就恭喜你,你真成就了,什麼成就?定成正覺。了不起的成就,無比殊勝的成就!

  末後這一句告訴我們,實實在在說,四十八願當中的每一願,它的意思,無非都是叫眾生具足信願行。行就是念佛,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行!

  在此地,把這個意思分為三篇,就是信願行,第一個,信篇。「第十二、定成正覺願:我作佛時,所有眾生,生我國者,遠離分別,諸根寂靜,若不決定成等正覺,證大涅槃者,不取正覺。往生者決定成佛,正顯彌陀的本心,唯以一佛乘,廣度無邊眾生於究竟涅槃也。」這一句話說得好!「可見此願」,實實在在是阿彌陀佛,四十八願的心髓。阿彌陀佛的本懷,就為一樁事情,什麼事情?「一切眾生決定成佛」。為實現這個願,才有十念必生的殊勝大願。十念必生是第十八願。

  「願文當中遠離分別,即捨除分別之妄惑,了達真如即萬法,萬法即真如」。這幾句話是關鍵,非常重要。我們凡夫念一生的佛,沒有把握往生,是什麼原因?雜念太多,就是這裡講的分別。願文當中遠離分別,就是捨除分別之妄惑。分別是迷惑,這個迷惑不是真的,是假的,是虛妄的。遠離分別就是放下萬緣。才能夠了達,了是明瞭,達是通達。了達什麼?了達真如即萬法,萬法就是真如。真如是什麼?真如是自性。自性能生能現能變,它所變的是虛空,是法界,是十方諸佛剎土,是宇宙之間萬事萬物。所以你真正明白、通達了,萬法就是真如,真如就是自性;自性能生,萬法所生。搞清楚之後,真的萬緣放下了,這個時候二六時中如如不動。這就是真如。所以了達是看破,看破之後最可貴的就是放下,放下就證得了真如。真如在哪裡?真如就在萬法上,萬法就是真如,真如就是萬法。不再起心動念了,好!「六根同歸寂靜,身口意寂靜」,寂靜正是涅槃的理體。涅槃的理是什麼?涅槃的體是什麼?就是萬緣放下,如如不動。

  「由於遠離分別之妄惑,諸根寂靜,契入涅槃之理」,所以接著說,「決定成等正覺,證大涅槃。」涅槃,梵語,翻成中文,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滅。你證得了一切法不生不滅,這就叫證得大般涅槃;也就是這個註解後面所說的,決定成等正覺,證大涅槃。

  「淨業行人要信只要發願求生,定能往生自心本具的極樂世界」。這裡頭字字句句都重要,我們要認真學習。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「信西方真實有極樂世界」,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。「信極樂世界不出現前一念心性之外,因為心外無法。」

  信、願、行這三大綱目,信篇就介紹到此地。有信還要有願,再加上這句佛號,圓滿了,決定得生。

  善導大師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歸納成五願;再將它歸納,把這五願歸納為信、願、行三科。愈來愈簡單,愈簡單愈重要,讓我們真正體會到,淨土法門的廣大,淨土法門的殊勝。前面我們學過信篇,繼續來學願篇。

  「第十三、光明無量願:我作佛時,光明無量,普照十方,絕勝諸佛,勝於日月之明,千萬億倍。第十三與第十五壽命無量,淨影大師稱為攝法身願,以其攝法身成就也。」「《甄解》」,這都是日本古大德的,淨宗真正有成就的大德,他又為我們細說這兩願,「為真報身之德,又謂此光壽無量二願,為方便法身大悲之本」。

  同學們都知道,佛有三身,法身、報身、化身(應化身)。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,所示現的是報身。報身,度小乘聖者、大乘菩薩。報身,身相高大,沒有那麼大的福報的人,佛不現報身。釋迦牟尼佛早年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,二千五百年前,是應身、化身。應化身的時間很短暫,機緣不存在了,佛身就不現前,所以時間短,度眾生當然數量就少了。報身無量壽,四十八願裡給我們講的壽命無量、光明無量,只要我們看到這兩句,我們就知道那現的是報身。報身度小乘人,也度大乘菩薩,時間長,度眾生方便。

  所以,《甄解》裡說得好,這兩願,就是十三、十五。十五壽命無量,十三光明無量,光明,空間;壽命,時間。無量無邊際的時空,佛在不在?在。菩薩在,不是普通菩薩,法身菩薩。所以,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,示現的壽命、光明無量無邊,是為了度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現這樣的身。所以是方便法身大悲之本。

  下面說,「蓋無量壽則豎窮三際,佛身常住,眾生有依靠;無量光則橫遍十方,德用遍周,攝化無盡;故為大悲方便之本,報身之實德也。故知願中自誓光壽無量,實為一切眾生悉皆光壽無量。極樂依正,只是彌陀法身之流現,故四十八願全顯法身」。你要了解極樂世界的狀況,四十八願就是最簡單扼要的說明,在這品經文裡面,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

  我們接著看。此願意思是:我法藏成佛的時候,願我的光明無量無邊,普照十方一切淨穢國土。諸佛世界,淨土;六道輪迴,穢土,在這裡面全都看到了。望西法師說:「橫攝十方虛空無邊,故國土亦無邊。國土無邊,故眾生亦無邊。眾生無邊,故大悲亦無邊。」下面說,「大悲無邊,故光明亦無邊。光明無邊,故攝取益無邊」。再把它精簡,「以要言之,欲益無邊,故光無邊」。光表的是智慧,佛的光壽無量無邊,菩薩的光壽也是無量無邊。極樂世界比我們這裡殊勝太多了!我們跟極樂世界怎麼能比?

  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句話,就是信、願。你要真正相信,不懷疑,恭喜你,你福報現前,你這一生得度了。什麼是得度?第十八願,十念必生。這一句話重要!你要問我,你有沒有把握往生?我反過來問你,你有沒有信願?如果你真相信西方有極樂世界,真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;真正相信,沒有懷疑,佛壽無量,佛光無量。壽命無量,第一德,有的是時間;光明是表智慧,光明也無量。

  經文裡頭也講到「諸佛光明所照遠近,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」,到他成佛的時候,「各自得之,自在所作,不為預計」,自然的。「阿彌陀佛光明善好,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。可見彌陀光明絕勝諸佛者,蓋因前生願力超絕。」我們在第六品裡面讀過,第六品是為我們細說四十八願,我們讀了,永遠放在心上,深信不疑,發願求生,親近阿彌陀佛就對了。為什麼?「阿彌陀佛威神光明,最尊第一,十方諸佛所不能及。」這樣的老師出現在世間,而且壽命無量,我們能放棄嗎?能不要跟他學嗎?那你就大錯特錯了!

  第十五願壽命無量,第十六願聲聞無數:「我作佛時,壽命無量,國中聲聞天人無數,壽命亦皆無量。」這個話,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實狀況,本師釋迦牟尼佛轉告給我們,介紹給我們。我們要有信心,我們要有願心,我們肯念這一句佛號,決定求生,我們就有分了。

  壽命無量這一願裡面,既然指佛的壽命無量,同時也說明,國中無數聲聞天人,壽命皆無量。第十五壽命無量願當中,首為彼土教主壽命無量。教主住世的時間短,教化眾生的時間就不長,眾生不容易遇到。像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個例子,我們這個世界有限,釋迦牟尼佛的法運,正法、像法、末法總共一萬二千年。佛陀當年住世,人壽是一百年,佛出現在世間。以後隨著眾生造業,業愈造愈深,果報愈來愈可怕;正法應該是一千年,縮短成為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萬年,現在釋迦牟尼佛的末法時期。

  我們還算不錯,生在末法一萬年第一個一千年,還有機會能夠聽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不容易!我們要珍惜,要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,決定往生,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。往生到極樂世界,問題解決了,佛的壽命無量壽,每一個往生的人,跟佛一樣無量壽、無量光,光是聰明智慧。你在極樂世界決定成正覺,這證果位,證什麼果位?究竟的極果。如果沒有這麼長的壽命,沒有這樣的智慧,我們的修學得不到真正的成果。好在我們壽命同佛,光明同佛,有佛這個能力,在佛陀這一會之下,圓滿證得無上菩提,究竟涅槃。

  所以底下說得好,彌陀是報佛,極樂是報土,教主壽命無量,是真實的無量,不是有量的無量。這句話很重要!用現在的語言表達,壽命無量是指絕對的無量,非相對之無量也。

  這個願下面說明,「國中人民壽命亦皆無量」。澄憲大師說:「人民壽命無量,淨土第一德也。」「望西」,這都是日本的古大德,也這個說法,「諸樂根本,只在此願」。這一願就是壽命。極樂世界第一德是什麼?壽命長。真長,不是假的長,這個要記住。極樂,極樂的根本是什麼?壽命長,有時間享福。壽命短了,時間不夠,不行。

  又如《群疑論》裡頭講:「彼國人民,命極長遠,縱令凡夫,還入變易(了分段生死而入變易生死),究竟成佛。」極樂世界,「見佛聞法,一切時一切處,皆是增上」,這句話很重要,「無有退緣」。不退轉,壽命又無量,悉是無量的;所以不論什麼樣的根器,上上根、下下根,只要你往生極樂世界,必定成佛。「稱之為淨土第一德,良有以也。」這些話重要,我們要牢牢記住。

  第十七願,這一願也非常重要,諸佛稱歎願:「我作佛時」,這個我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,「十方世界,無量剎中,無數諸佛,若不共稱歎我名,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,不取正覺」。這是第十七願。到哪裡去找?找不到。我們必須要記住,機會就曉得是多麼的難得,我們今天遇到。

  望西大師說,四十八願當中這一願很重要。為什麼?如果沒有這一願,我們怎麼知道有極樂世界?怎麼知道有阿彌陀佛?所以這一願重要。往生,我們今天能夠遇到往生這個大教,偏在此願恩德,所以勸我們要善思念之。望西大師的意思說,若沒有這一願,「則我等身在娑婆穢土,如何能聞彼土之教主與佛剎之名字,彼佛彼土,勝妙功德,清淨莊嚴。若未曾聞,又何由發起求生彼土之勝願。故今日我等能聞淨土法門,實由此願之力。故本師釋尊於此穢土,稱揚讚歎阿彌陀佛,及其國土不可思議功德,令我得聞。故讚曰,四十八願中此願至要」。太重要了!

  《會疏》裡頭說稱歎我名,「稱我名者」,這裡有三個意思:第一個,「諸佛稱揚彼佛德號」。第二個,「諸佛咨嗟稱名之人。如彼小經」,小經是《阿彌陀經》,「誠證護念稱名之人」。第三,諸佛與諸佛之間也互相讚歎。我們在這個世間,冷靜觀察這個團體是興是衰,一眼就看穿了。看什麼?看它是不是互相讚歎。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,只要僧讚僧,決定興旺;如果互相毀謗,一定是衰亡,衰退、滅亡,不能不知道。

  接著又說,「三世諸佛,依念彌陀三昧,成等正覺故」,這表諸佛稱讚之義有三:第一個,諸佛稱讚彼佛聖號,佛跟佛沒有不讚歎的。第二,諸佛讚歎一切念阿彌陀佛名號的人。只要你肯念阿彌陀佛,記住,一切諸佛都稱讚你,稀有難得。我們想要諸佛讚歎我們,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。第三,「諸佛本身亦稱念彌陀聖號,依念佛三昧圓成佛果。」

  還有一段,行。行就是一心稱念。

  信、願、行是淨宗的三資糧,決定不能缺少的,這三資糧要是具足,決定得生淨土,所以它比什麼都重要。我們看看祖師大德給我們的開示。

  「第十八」,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,「十念必生願」,語氣非常肯定,一絲毫疑惑都沒有,願文是:「我作佛時,十方眾生,聞我名號,至心信樂,所有善根,心心回向,願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,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」

  四十八願如果記不住,你就記我們這次講的五願。五願還記不住,希望你就記住這一願,記住這一願也能成功。諸佛菩薩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不妄語者,我們要能夠信得過,決定沒有懷疑就對了。

  這小註裡頭舉的,「日淨宗古德較量諸經」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一切經,哪一部經最真實,這些經一比較「《華嚴》獨真實」;《華嚴經》跟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來相比,那就是這部經為真實,把《華嚴》比下去了。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!

  至心,講的是至誠。我們還是看前面,前面這一段,從哪裡念起?從第二段好了。「至心者,至誠之心也,至極之心也」。這個心非常抽象,怎麼講也講不清楚,什麼時候你見到心了,恭喜你。為什麼?你成佛了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我們通常只能有個概念,就是心起作用。心有分別,心有妄想。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是心的作用。心是什麼說不出來。心就是能夠起心動念,能夠分別、執著的那個東西,它沒有形相。它不是物質現象,也不是精神現象,所以怎麼講,也沒有辦法把它具體表白,沒有辦法。佛教給我們,特別是禪宗,要求我們把心找到,「若人識得心,大地無寸土」,你就真的見到了。那心怎麼能見到?真誠。真誠到極處,真心就現前了。我們起心動念是妄心,分別、執著是妄心,你所能感官感覺到的全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妄心不起,真心就現前。所以真心從哪裡看?從禪定。禪定就是要把妄心放下,真心現前,目的在此地。所以定到極處豁然大悟,那是真心現前。淨土宗有沒有這個方法?有。什麼方法?用這一句佛號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這句佛號是真心,把所有一切妄想雜念打掉,讓你的心只留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。時間久了,其他的念頭沒有了,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在,那就是真心現前,那就恭喜你,你見性了。所以這至心,我們把這文念一念意思就能懂,至誠之心。修行人怎麼樣才能夠明心見性,怎麼樣才能夠見佛、見菩薩、見極樂世界,真誠到極處就是的。

  這裡引用《金光明經文句》:「至心者,徹到心源,盡心實際,故云至心。徹者,徹底。到者,達到。」好比遊子到家,在外面飄零無依無靠,現在能回到老家來,多麼歡喜!所以,「心源者,自心之本源」。就是《三字經》上第一句話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個本善就是心源,心源本來是善的。「盡者,窮盡。實際者,即本經中真實之際」。讀了這兩段,我們想想不假,佛所說的是真的。真實之際我們要相信、要歡喜,就是本經當中所說的三種真實裡頭第一種,真實之際。「信樂者,信順所聞之法,而愛樂之,即信心歡喜也」。

  「善根者,身口意三業之善,固不可拔,又善能生妙果,生餘善」,所以稱它為善根。接著我們看,「心心者,純一之心也,淨念相繼之心也」。念佛人,參禪的人,觀想的人,都是以這個為核心。「回向者」,回是回轉的意思,向是趣向,方向、目標,「回轉自身所修功德,而趣向於所期」,這叫回向。先把名詞術語的意思搞清楚。

  下面引《往生論》底下說,《往生論註》下卷有解釋,什麼叫回向?「回己功德,普施眾生,共見阿彌陀如來,生安樂國。」我們學佛,我們成就不是只成就自己,希望我們的成就,能夠擴大到遍法界虛空界。我的成就普施給眾生,我往生極樂世界,我帶著大家一起去,我們都去見阿彌陀佛,都到極樂世界去,這就是願中回向兩個字的意思。「願生我國」,就是回向的目的、回向的目標,「願我一切眾生,往生極樂世界也」。我們每天早晚都是如是回向,代父母師長、歷劫冤親,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,禮佛三拜,求生淨土。我代替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做最後的這個回向,不是自私自利,大公無私,我往生,大家跟我一起往生;我見佛,大家跟我一起見佛;我成佛,大家跟我一起成佛,這就對了。

  下面講到「十念者,如《觀無量壽佛經》曰:具足十念」,這個具足十念是念佛,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佛號,具足這個十念,一句是一念,念十句。每天你沒空閒念佛,只要你念十句,早晨念十句,晚上念十句,一生不間斷,也能往生。《箋註》裡頭說:「十遍稱名也。」望西大師說:「經十念頃,專稱佛名,為十念」,說得很清楚,這個十念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。「經此六字頃」,這就是一念。以上經論的意思相同。「乃至十念」,那就是「稱念名號,下至僅得十念者,亦得往生」。這句重要!十句怎麼樣?十句能往生,所以說乃至。「若能多念,則多多益善矣」,愈多愈好。有人一天念十萬聲,我們不能念那麼多,我們一天念十念,早晨念十念,晚上念十念,一天都不缺,養成習慣了,到時候他就念佛了。早晨起來,一醒過來,念阿彌陀佛十聲;晚上睡覺之前,念阿彌陀佛十聲;這就對了!

  願文的後面有一句,「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」。五逆罪極重,沒有比這更重的,所以稱之為五逆罪。殺母、殺父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,這是經上講的五種最嚴重的罪業,這個罪業都是墮無間地獄的。「罪惡極逆於理,故謂之逆。是為感無間地獄苦果之惡業,故又名無間業。犯此逆者」,身命終了的時候,「必墮無間地獄」。無間地獄的壽命多長?是一大劫。「一大劫中,受無間苦」,所以叫無間地獄,真正苦不堪言。

  善導大師《觀經疏》裡頭,還有一個解釋,認為五逆謗法不得往生,是佛止惡的意思,是佛的方便說,不是事實。為什麼?佛慈悲到極處,智慧德行圓滿,哪有見死不救的道理?這個看法、這個想法很好,很難得。四十八願裡面,除了謗法、五逆之外,他的障極重,「眾生若造,直入阿鼻」,就是阿鼻地獄,「歷劫周慞,無由可出」,出不來。「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,方便止言,不得往生,亦不是不攝也」。如果真造了?真造了,佛還是度你,還是救你。但是雖然得生極樂世界,七寶池中花沒開,所以它華合,就是沒開,逕於多劫。前面講一大劫花才能開,不像一般往生,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。是這麼個意思,不是佛不度、不救你,是因為你的業障太重,障礙你自己在極樂世界七寶池中花不能開。這個裡面有三種障,第一個,「不得見佛」,見不到菩薩,見不到這些阿羅漢。第二,「不得聽聞正法」。第三,「不得歷事供養」。除這三樁事情之外,他沒有其他的痛苦,真的不錯了。

  《合贊》也說:「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,是乃就未造之機,且抑止之而已」。若已經犯了,犯了後悔,阿彌陀佛還是攝受你,一個也不漏!這個意思是說:「所言除者,實為止惡之意,使未造惡者,不敢造也」,是這個意思。「若是已造者,但能迴心,懺悔念佛,則仍舊攝取,無有遺漏也。可見彌陀大願,攝機無盡。」話說得好!我們要記住,遇到這個法門人人都得度,沒有一個不能往生,這個經、論、註解可以給我們做證明。

  「又善導大師云:弘誓多門四十八,遍標念佛最為親。人能念佛佛還念,專心想佛佛知人。」多親切,沒有比這個更親切的了;這樣親切的人,我們要不要親近他?何況經裡頭又說:「唯有念佛蒙光攝,當知本願最為強。」信、願、念佛,希望大家牢牢的記住。

  「善導大師約四十八願為真實五願。若論至約」,至約是再把它簡化、簡單,一願能夠代表四十八願,那就是第十八願。第十八願把四十八願,統統包含住了。善導大師,阿彌陀佛再來,不是一般大德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日本《甄解》說得很好:「四十八願雖廣,悉歸第十八願。」好!「又云:謂由此願故,使眾生生無三惡趣之土,不更惡趣」,不更再墮落三惡道了;「具相好,現神通,而得滅度,入光壽海故。是以此願特為最勝矣。」無比殊勝!

  又《箋註》裡頭講:「故知四十八願之中,以此」,此是十八,以第十八願,「念佛往生之願,而為本願中之王也。」第十八願,能夠圓滿包含四十八願,所以四十八願之王,具相好,現神通,得滅度,入無量光、無量壽海,所以這個願特別殊勝。末後《箋註》裡頭說,故知四十八願之中,以此念佛往生之願,而為本願中之王也。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之王。「此願顯彌陀之究竟方便,一乘願海,六字洪名,不可思議功德。以名號即實德,聲字皆實相故。」這個後頭兩句是說理,什麼道理最後給我們說出來了。名號就是實德,自性本具真實圓滿的大德;聲字,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聲字就是實相。不必懷疑,就是實相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所以我們在此地念佛,極樂世界佛在那裡知道我們,決定不會把我們漏掉。所以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能夠遇到這個法門,能夠遇到這部註解,遇到這些祖師大德,把這些信息告訴我們,我們獲益太大了!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,毫無疑惑,就對了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