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十波羅蜜  (第一集)  2006/11/1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(節錄自華嚴經12-017-1660集)  檔名:29-061-0001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十地位行第三小段,前面我們沒有講完,「結位」。

  【若獲功德法性身。以法威力現世間。則獲十地十自在。修行諸度勝解脫。】

  十地菩薩『十自在』,我們介紹了前面八種,後面還有兩種,我們接著來看。第九「智自在」,智慧無礙,這個智是後得智,也就是說智慧的運用。為什麼知道這個智是後得智,不是根本智?根本智是定,是智之體,也就是佛在本經上跟我們說的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那個智慧是根本智,不是後得智。為什麼?後得智是智慧表現在德、表現在相,在德相裡面應用自在,沒有障礙。所以我們看到智自在,就曉得了,這是屬於後得智,是屬於權智,所謂權就是善巧方便。無論在什麼時候、在什麼處所,他能應用恰到好處,決不是定法。所以實智好懂,權智難。

  權智變幻莫測,它才真正能夠利益眾生。你看一切眾生,古今不一樣,中外不一樣,這是講我們的地球。不同的時間,不同的空間,這裡面的眾生他的思惟,他的生活方式、環境、文化背景不相同。如果用同一個方法,佛菩薩來教化眾生決定收不到效果。所以佛教化眾生講到契機,契機要契時機、時節因緣,要契度化眾生的人根性之機,他是上根、中根,還是下根。下根人說上法,他不懂,上根人說下法,對他不起作用,就是一定要曉得他的程度,要曉得他現前的需要。實在講智慧的運用,最高的原則就是他現前迫切的需要,所謂對症下藥,藥到病除。

  在上古的時候,人民人少,地大,資源豐富,衣食都沒有問題。在堯舜時候,記載的就已經有這種現象了。人民可以吃得飽,穿得暖,已經有房子可以居住,生活已經得相當安定。於是堯王這才發現,如果不教他,那他跟禽獸有什麼差別?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,就是人受教育,禽獸沒有法子受教育。所以教育就興起來,興起來的原因就是這個地方。聖人覺得人民是需要教的,不能說吃飽穿暖了沒事,統統來接受教育。教什麼?教人倫,人跟人相處這是大事!怎麼能夠和諧相處,怎樣能夠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、互助合作,這個要教!這個不教,他不懂。所以首先要教導他,讓他了解人與人的關係,這個關係就是五倫。首先,父子關係,夫婦的關係,君臣的關係,兄弟的關係,朋友的關係,人在這個世間,關係總不外乎這五大類。

  君臣就是今天講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,這就是君臣。無論在哪個階層,無論在哪個行業,即使在家庭,一個家庭總有個家長,從前家長都是父親,現在有些家長也是母親,家裡面一切事情聽母親的。哪個人發號施令他就是君,一切人聽從他的那就是臣,所以在家庭裡頭也有君臣。你到社會上工作,你有領導,領導就是君。如果你做個小主管,上面有領導,下面還有人,你領導他們,那你對上是臣,對你的屬下你就是君,這種關係要懂。有五倫就有五德,這個德完全順乎自然,順乎自然是德。所以五倫是屬於道,這是自然的集合,絕對不是哪個人發明的,哪個人創造這個制度,沒有,完全是符合於天然,這是道;順著自然就是德。道德是從這裡說起。

  教育的中心理念,就從父子有親這個「親」字。這個親字是倫常的核心,是教育的中心理念,核心的理念。親是親愛!然後你才曉得聖人的教育不是別的,親愛的教育。這個親愛是自然的,沒有任何條件,沒有絲毫的染污。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這個親愛在一生當中永遠不會失掉,要保持著。能保持一生不改變,這就叫孝,這就叫仁。孝是從體上講,仁是從用上講,親愛是從相上講,各有各的講法。

  相上你看到親愛,體上,你看孝是個符號,中國字是智慧的符號,它所代表的意義,父子是一體!它上面是「老」,是上一輩,上一代;下面是「子」,是底下一代,合起來。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,不能分割,沒有代溝。現在人講代溝,代溝是什麼?不孝,孝沒有了,這個字被切斷了,那還得了!這是大亂之世。講仁,仁就是孝的用,推己及人。我親愛我的父母,我也親愛別人的父母;我親愛我的子女,我也愛別人的子女。仁是二人,推己及人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仁道。起心動念想到自己同時就想到別人,這是仁,仁人。所以孝、親、仁,這是我們佛門常講體相用,中國教育從這兒生的,是以這個為教育根本的理念,然後把它發揚光大。

  發揚在家庭裡面,就是親愛,愛兄弟,愛族群;再擴展到社會,愛你的領導,愛被你領導的人,這叫義。義常常跟仁合起來,古人所謂是「仁者愛人,義者循理」,就是辦事情合理合法,我們講如理如法,合情合理,這就是義。情理法一定是順著自然,大自然的秩序,大自然運行的理則,隨順。底下就是夫婦有別,長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親、義、別、序、信,這是五德,中國人講五常,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。

  從這個地方落實,落實就是八德。「孝悌忠信,禮義廉恥,仁愛和平」,這十二個字,你看聖人教人就這麼簡單,人要是能把這些都做到,這個人就是聖人;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,做到百分之八、九十,賢人;能做到一半,君子。中國的教學,不要看以後演變成這麼多的典籍,你現在看到《四庫全書》,那是乾隆年間編輯的,中國的古籍,叢書。這麼大的一套叢書,就離不開這幾個字,這幾個字是總綱領,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總綱領。所以你方方面面都應用得恰到好處,不過分,也不是不及,恰到好處,這就是智自在。

  我們現在已經把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丟掉將近一百年了,三代到四代,所以現在對這個東西都不懂。但是這個東西是人的本性,就是像佛法裡面所說的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。五倫八德是你本性裡頭本有的,丟掉的時間再長,如果有明白人來給你講解、給你提醒,你很容易就覺悟。這一覺悟,就又把它找回來,找回來了,那你就得幸福、美滿。失去之後是非常痛苦,煩惱、痛苦不知道是從哪來的?就好像走路你迷失了道路。這是人生的大道,通到什麼地方?通到君子、賢人、聖人。像我們佛法的道一樣,佛道通到哪裡?通到阿羅漢,通到菩薩,通到佛。你只要不失方向,你一定可以證得;一迷失道路,就不知道到哪去了?

  迷失之後起煩惱,由煩惱就變成業報。這個大家都曉得,經上講得很清楚,迷了之後起貪瞋痴,貪瞋痴的果報就變現出餓鬼、地獄、畜生,貪瞋痴變的。貪瞋痴是因,三惡道是果。你能夠學五戒十善,你果報在人天,人間天上,三善道。阿羅漢不在六道,超越了。為什麼?你縱然是行善、修善,你還有分別執著,你分別執著沒有放下,出不了。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沒有分別執著,那你就證果,你走的是佛道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

  尤其是這個智,智自在,我們用另外一句話說你容易懂,善巧方便。這是善,不是惡,首先把這講清楚,善法,它不是惡法;巧是巧妙,方是方式,你應用的方式;便是便宜,就是太適合了。對某個人太適合,對某樁事,在某個時節,你就用到恰到好處;換個時間,換個處所,或者是另外一樁事,這個用法就不恰當,就得用另外一個方法。那你就曉得,智自在是千變萬化,智慧的千變萬化,靈活運用,這是自在。

  末後一個「法自在」,這是第十,「法自在」。法自在古德是說「說法無礙」,沒錯,但是我們換個名稱,意思更清楚,「演說自在」。因為教化眾生用身教,身是表演,不完全是說法,表演。你的身教、你的言教都得自在,沒有障礙。這個地方你一定要想想前面所講的九種自在,法自在是最終的結論,前面九種都得到了,度化眾生就自在,完全沒有障礙了。

  佛菩薩有這種能力,真的這十種自在圓滿具足。可是你要知道,剛才我們講的智自在裡頭,時節因緣。時節因緣沒有到,不能勉強,這個事情勉強不得,勉強決定就不自在。所以你要懂得觀機,時候沒有到,不能講,不能勸,應該怎樣?幫助他消業障。自己業障很重,不能夠接納別人的意見,不能接納別人的勸告,稍稍不如意,他瞋恚心就生起來,非常不滿,這是業障現前。那得很有耐心。他自己不能消業障,我們自己念佛、誦經、懺悔,把我們的功德迴向給他,這是附帶的,可以做的。迴向給他,絕不損耗自己,這個要知道。

  迴向的意思是什麼?好比黑暗當中,我們拿著一盞燈照自己,同時也照別人,照別人就是迴向,有沒有妨害自己?沒有。所以,迴向把自己心量拓開。能不能產生效果?能。如果對方他的業障很重,那就得相當長的時間,一年半載,這可不能著急,急不得。一著急,古人說的「欲速則不達」,目標就達不到了。所以遇到急難的事情,你要懂得慢慢來,要緩慢,穩穩當當的。用自己的修行,特別是表現在日常生活形象當中,讓他慢慢的有感受,讓他自己自動自發,受到感動,明白了,覺悟了,他再來向你學習就很容易了。

  所以我們常講好學、受教,好學的人不受教,受教的人不好學,都不能成功。必須這兩個條件同時具足,又好學、又受教。受教是什麼?依教奉行,老師教的他真做到,這是受教;好學是歡喜學習。孔子的學生,夫子常常讚歎顏回,這兩者統統具足,又好學、又受教。在這方面,其他的同學比不上顏回。顏回短命,三十出頭就過世了。所以孔夫子對於這個學生失去之後非常痛心。以後是孟子繼承夫子,隔了一代。所以「法」就是菩薩教化眾生,無論在自己修學上沒有障礙,教化眾生沒有障礙,自他都得大自在,是這麼個意思。十自在我們就說到此地。

  底下,『修行諸度勝解脫』,「諸度」,普通我們講六度,六波羅蜜,《華嚴》講十度,文殊菩薩修的,十波羅蜜。前面六條跟通常講的六度,名相完全相同,後面又加了四條,這個四條是從前面般若裡面開出來的。你修行十波羅蜜,你就得到最殊勝的解脫。最殊勝的解脫是什麼?脫離十法界!要是沒有這個「勝」字,說解脫是脫離六道輪迴,那是阿羅漢證得的。這裡講十地菩薩,不是阿羅漢,所以他脫離的是十法界。脫離十法界就回歸到一真法界,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梵語稱波羅蜜,我們中國把它翻譯為「到彼岸」。彼岸,像過河一樣,我們在河這一邊,坐船到達對方,到達彼岸,這是印度人他們的說法。我們中國人不講到彼岸,我們中國人講到家了。凡是一樁事情做到很圓滿,做到頂好,我們說到家了,功夫到家了。無論做什麼事情,做到大家稱讚你,你這樁事情做得好,都稱之為到家。所以到家就是很圓滿的意思,我們這裡講圓滿之意。這個十條,十條都做得圓滿,所以叫十波羅蜜,梵語稱波羅蜜。

  第一個是「檀那」,檀那是梵語,意思就是布施,我們用一個字來解釋,布施。「菩薩為令眾生滿足故,內外悉施」。菩薩內外都布施,怎麼就令眾生滿足?菩薩內外都布施光了給眾生,眾生得什麼好處?你們諸位有沒有想到?眾生如果要想得財富滿足、智慧滿足、壽命滿足,哪個人不是這個希望?能得到嗎?能。你所希求的是果報,果必有因。菩薩為你示現的是修因,你看到菩薩修因,你就照他這個方法去學,你自然就得果報。果報現前,你就滿足了,是這個意思。

  菩薩捨財,這是教你捨。財有內財、有外財。外財是什麼?金銀財寶,身外之物。你要能放下,你要能施捨,你的財用就不會缺乏,愈施愈多。不需要用的時候可以不要財,為什麼?有的時候很麻煩,患得患失;需要用的時候它就來了,這多自在!要明白這個道理。所以,財自在是夠用。太多了怎麼樣?太多了災難就來了。那就是佛在經上講的「財為五家共有」,有災難來了,所以不能多。不能沒有,又不能多,恰到好處,這叫圓滿,這叫滿足,足是知足,圓滿的知足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

  法布施得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無畏布施裡,頭一個就是不吃眾生肉。佛陀在世,生活方式是托缽乞食,托缽乞食要慈悲為本,就是說他們吃什麼就施捨什麼。所以供養肉的時候也吃,現在南洋小乘還是如此,供養什麼就吃什麼,決定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而且托缽的時候,頂多只能托七家;七家都沒有,就不能到第八家去。為什麼?別人看到嫌棄你,這個出家人怎麼這麼樣的貪心,過了七家還要去托。避免別人造罪業,所以不能超過七家。七家托不到的時候,回去老實念佛,念一天佛,明天出來再托。

  不過僧團裡面生活是團體的,每個人托回去之後,不是托了就自己吃,托回去之後都合在一起,然後再分開來吃,這叫「一缽千家飯」。你這一缽飯是千家飯,真的,你看那時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每個人都出去托,不是千家飯嗎?所以千家飯是有典故的,不是隨便說的。托回去之後統統放在一起,再念供養咒,念完之後,每個人去拿。這種生活平等,有人托的這家飯菜很好吃,有人不好吃,但是統統混合在一起,你看佛法的生活,真平等。不論多少,回去統統合在一起,決定不可以托了,一面走一面吃,那就不像話,托完就要趕快回去。所以佛是有佛的規矩,大家都是生歡喜心,平等真的是做到家,示現給你看。

  佛教到中國,梁武帝提倡素食。所以素食運動是中國佛教的特色,這你要知道,外國沒有。素食好不好?好。佛在經典上講,菩薩慈悲,不忍心吃眾生肉。梁武帝是讀到這個經句,他非常受感動,自己就把肉食斷掉,就長素了,都是從自己開始。他是佛門的護法,出家人看到他老人家採取素食,出家人也自動不吃肉。到以後在家學佛的也受了感動,都自動的把肉食斷掉。這是無畏布施,不跟一切眾生結冤仇,果報是健康長壽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菩薩有在家菩薩、有出家菩薩,講菩薩的時候,在家、出家統統都有,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,稱菩薩。菩提心就是「真誠,清淨,平等,正覺,慈悲」,發菩提心;行菩薩道,下聯就是的,「看破,放下,自在,隨緣,念佛」是行菩薩道。特別是在我們現代這個時代,真正能把這二十個字做到,願生淨土,沒有一個不往生。這個叫內外悉施。

  內施,在我們現前,我們用我們的智慧,用我們的時間,用我們的體力,為一切眾生服務,不求回報,這是內財布施。現在講我們做義工,是內財布施。出家、在家有學講經說法的,講經說法是內財布施,因為你要用你的體力、用你的精神、用你的時間,這是屬於內財布施。佛說內財布施比外財功德還要殊勝,為什麼?外財,你有錢很容易做,內財是要你真正發心。可是雖然修內財布施,功德大小不一樣。要怎麼做才殊勝?要如理、要如法。所以你要懂教理,你要懂方法。理跟法也不外乎菩提心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你要具足這個心,你要遵守六和敬,這總的原則,總綱領。如果跟大家處不好,生煩惱,雖布施,功德不大,為什麼?破壞僧團的和諧。這人我跟他不能相處,我離開他,行不行?行,離開他,功德就沒有了。真正修行,我們不是常說,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怎麼解決?反求諸己,不是他不好,是我不好。

  中國講孝道,第一個孝子,大家都推崇舜王,你們看看舜的歷史故事你就明白了。最不好相處的人,他們一家四口,除他之外,另外三個都想害他,都想置他於死地。他能夠盡孝悌,把孝悌做得圓圓滿滿,三年,這三個人都受他的感動,變成一家和諧,家和萬事興。所以修行在哪裡修?不能相處的人,不能相處的環境,你不離開,你在裡面修忍辱波羅蜜。對你自己來講,那是大幅度的提升。可不能離開,一離開你什麼都學不到,你往後就節節往下衰退,你不能夠提升。

  我們常常提到,順境裡面不生貪戀,逆境裡面不生瞋恚。不貪戀、不瞋恚,保持心地的心平氣和,那就是智慧。所以戒定慧三學,最殊勝的是在人事環境當中提升。你不在人事環境裡面去磨鍊,你怎麼會成就?來磨鍊自己的人都是大恩大德,沒有他,你怎麼會那麼快有成就?可是你要是忍受不了,馬上就墮落,這一生成就沒指望。所以人生在世,特別是修行人,總是要記住,不能叫別人遷就我,一定要懂得我必須要遷就別人,事情就好辦,就通了。世出世間非常重視「順」這個字,就是隨順。不要求別人隨順我,要求自己能隨順別人。別人做錯了呢?做錯了,我們有智慧,善巧迴避他的錯誤,或者是把他的錯誤減低到最低限度。你有這一分真誠的心,你會做得很好,會做得很如法,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所以布施,是十波羅蜜它擺在第一條,它是行門裡面最大、最重要的一個綱領。後面十條,說老實話都離不開它。布施有三大類,不是財布施,就是法布施,再就是無畏布施。所以通常我們講六度,持戒、忍辱是無畏布施,後面精進、禪定、般若是屬於法布施,你看就一個「施」字。我們能持戒,為什麼叫無畏布施?你持不偷盜的戒,人家有財物擺在面前,不怕,為什麼?他不偷盜,我很放心。你看他放心,這無畏。你修忍辱,沒有關係,我得罪他,他不會生氣,他不會記仇,無畏布施。精進、禪定、般若是法布施。所以十波羅蜜要是歸納到最後就是一個布施。由此可知,行菩薩道,從初發心到成佛,修什麼?布施而已。布施就是章嘉大師講的,放下!彌勒菩薩也是教你放下!放下,什麼事都沒有了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前面講到布施波羅蜜,我們必須要學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最容易也應該要學習的,就是布施笑容,彌勒菩薩教給我們。你看在寺院裡面,正規的寺院建築,前面一定是天王殿。天王殿當中供養的是布袋和尚,他在那裡教我們,教我們布施。你看他滿面笑容,笑面迎人,這是佛門裡頭一樁布施的事情,這屬於內財布施。無論見什麼人,無論在什麼場所,歡歡喜喜,給人一個很好的感受。所以這應當要學。

  我們現在看第二,「尸羅」,這是梵語,我們中國意思是戒,持戒。「菩薩具持眾戒,而無所著,行為世範,利眾生也」。持戒裡面最重要的就是「而無所著」,這個意思是什麼?把執著放下,持戒就有無量的功德。如果執著沒有放下,你持戒,很容易會批評別人。看到別人不持戒,看到別人破戒,看到別人犯戒,你就會批評,你也不管人家能不能接受,這個持戒造成很多的過失。批評人,人家要不能接受,就跟人家結了冤仇,所謂是「口為禍福之門」。

  必須要知道,佛制定戒律不是為別人制定的,是為我制定的。我應當要持,別人持不持與我不相干。人人都能夠自己回光返照,都能夠自己接受佛陀的教誨,佛在戒裡頭,沒有教我們批評人,沒有教我們自以為是。持戒的目的何在?你要曉得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自己戒律持得很好,一天到晚批評別人,他不會得定,他的心還是亂的,還是心浮氣躁。那個戒律是表面的,沒有實質,明眼人一看就清楚,你是在自欺欺人。

  真正持戒人必然是謙虛恭敬,對待作惡的人也會謙虛恭敬。為什麼?覺悟的人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普賢菩薩十願,第一個「禮敬諸佛」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既有佛性,將來必定作佛,這佛在經上講的。《華嚴》、《圓覺》就講得更好,「一切眾生」不是講將來,是現在,「本來是佛」,你怎麼能不敬?你敬他什麼?他無惡不作,敬他什麼?敬他的佛性,敬他的本性。他本性是佛,他佛性是佛,他現在作惡是迷失了本性。本性是不是真的失掉?沒有,只是在迷,迷而不覺。那個迷本來沒有,是假的,不是真的,真的是他的本性。

  所以普賢菩薩教人禮敬諸佛,一切眾生是未來佛,三世諸佛,過去佛、現在佛、未來佛,未來佛在哪裡?現前一切眾生是未來佛。而一切眾生包括動物、包括植物、包括礦物,為什麼?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,這個意思廣!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萬事萬物統統要恭敬,為什麼?法性變的,法性是佛,所以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。人在這個地方培養自己的真誠、恭敬心。真誠、恭敬心是性德,你要是明心見性,你本來就是這樣子,性德自然的流露,真的,他不是學的。

  我們現在是迷失自性,把性德忽略了,現在佛教給我們,我們要把性德找回來。從什麼地方找回來?從持戒。戒律裡面頭一個就是要尊重別人,要尊重萬事萬物,決定不能夠輕慢。你要問這是哪條戒?這是根本戒,十善業道。十善業道落實在哪裡?落實在《弟子規》、落實在《感應篇》。今天你戒律再嚴格,你不能落實到弟子規,不能落實到感應篇,假的,不是真的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

  戒律要達到高階層的時候,它起作用,得定。怎麼知道得定?而無所著,這就得定。把執著放下,把分別放下,菩薩;再能把妄想放下,他就成佛了。只要有所著,所著裡面,大類的來講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著相,他著了這個。著了這個,戒變成什麼?變成人天福報,持戒修福,他不能得定,不能夠把你的德行向上提升,我們或者講靈性的向上提升,這個做不到。只是修一點人天痴福,將來得人天福報的時候,沒有智慧。沒有智慧的福報是有副作用的,福報大、福報多了,造罪業也容易、也多。所以持戒,後頭這一句講得好,提醒你要無所著。這個戒叫淨戒,清淨心持戒,戒又幫助你得清淨心,清淨心是定,定生慧。

  下面我們加了兩句,「行為世範,利眾生也」,戒行就是世間最好的軌範。我們自己持戒,就是身教,一切時一切處為眾生做個好樣子,就是利益眾生,不必說一句話,做樣子給大家看。不是為自己,我持戒也不是為自己。為什麼?大家不持戒了,希望我持戒給大家做個好樣子,就是勸別人要守規矩,勸別人認真持戒做個好人。一定從自己做起,你才真的勸別人。我們勸別人,自己做不到,別人不相信,別人說你用這個做手段,你來欺騙我。必須自己做到,然後才能夠感化眾生。

  第三忍辱,「羼提」這是梵語,我們中國人講忍。翻經的法師把忍後面加個「辱」,這不是羼提的本意,羼提的本意就是忍。加個辱,你看看這就叫智慧,這就是權智,善巧方便。中國人對於辱看得很重,諺語所謂「士可殺,不可辱」。士是讀書人,讀書人殺他沒有關係,可是你不能侮辱,把辱看到最嚴重,不能忍受。所以翻經的大師,「你們把辱看得這麼重,好,那叫忍辱,辱都能忍,還有什麼不能忍?」這個在十波羅蜜裡面非常重要,十條裡面,通常講六條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六條裡面,布施、忍辱講得最多,就是這兩條最重要。

  布施能夠修功德,布施是修功德,忍辱是成就功德,你要不能忍的話,你修的功德隨時修隨時就丟掉,沒有法子累積。忍辱能夠累積功德,你的功德不會丟掉。佛門常講「火燒功德林」,火是什麼?發脾氣,無明火出來,一發脾氣,功德全都完了。所以功德實在講非常難修。功德是什麼?功德是清淨心,是戒定慧。一發脾氣,戒定慧沒有了,所以叫「火燒功德林」。你在這個時候你要警覺到,凡是讓你生氣的你立刻警覺到,魔看到我修積一點功德,來想破壞。這是真的,一點不假。魔是最不願意看到你有功德,想盡方法把它破壞,但是他沒有法子破壞,他想辦法讓你生氣,讓你發脾氣,你自己把你的功德燒掉,你就上了大當。所以我們在逆境、在惡緣,是最容易把自己的功德毀滅掉。如果這個時候能忍,你的功德就倍倍上升,你說還是忍好,還是不忍好?

  我們今天看這個世間,社會的動亂,恐怖災難的頻繁,你要仔細想想,根本原因是什麼?是大家不能忍,才造成這種苦難。一方面能忍,那一方面就沒有法子發動。打架要兩個人對打才打得起來,一個人打人,那個人不還手,打個兩拳打不下去了,不還手就化解了,就沒事了。相罵的時候,也是兩個對方都不肯忍讓,有一方面讓,這個人罵,那個人不回口,罵個幾分鐘罵累了,他能罵多久?罵一個小時、二個小時、三個小時,你儘管在那裡聽,恭恭敬敬在那裡聽,他累了自然休息。

  人品的高下自有公道,旁邊人看了,「某人有修養」。你不吭氣,接受罵的人你受人讚歎,讚歎就是對你的補償。罵人的人,人家一定說,你太過分了,你看人家那麼軟弱。要知道,社會大眾古往今來都是同情弱者,所以中國道家主張柔弱,不主張剛強。柔弱,這是合乎道,所以他常常用水來比喻,「上善若水」。水弱,不跟人爭,這個地方擋住了,旁邊流去。它不往上流,往下流;往上就競爭,不爭,往下流。最能忍的,用這個來顯示忍的德行。

  「菩薩悉能忍受一切善惡境緣,心無動搖」。一切順境、善緣不生貪戀,逆境、惡緣不生瞋恚;換句話說,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,保持著心平氣和,這就是心不動搖。清淨平等心絕對不會被外面物質環境、人事環境所動所搖,這是忍辱。小小境界風動,「我受不了!」這個人所有一切修行功夫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真功夫就在境界裡面去看,順境、善緣,看他生不生歡喜心?生歡喜心,心也動搖了,也錯了。逆境、惡緣生瞋恚心,也錯了,跟善境沒有兩樣。正常的是心不動搖,心地永遠保持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永遠保持。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態度恭敬,「禮敬諸佛,稱讚如來,廣修供養」。供養就是布施,用真誠心去布施就叫供養。供養是布施裡有一分敬意在裡頭,通常是對上,布施是對下。對上要恭敬,對平輩也要恭敬,佛說對下也要恭敬,一切恭敬。這是普賢菩薩的行法,普賢行是法身菩薩所修的,我們要學普賢行就是學法身菩薩,一切恭敬。

  第四精進,「毘梨耶」翻成精進。「菩薩普發利生眾業,常修無懈」,普是普遍,不是單一,發這樣的心。發利生眾業,無論你做什麼樣的事業,這個裡頭包括在家、出家。出家菩薩教學,教學的科目繁多,為什麼?應機。不同根性的人有不同教學的內容,有不同教學的方法,這是教學的事業。在家,行業就多了,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,記住,菩薩的目的不是自利,是利他;換句話說,為社會服務。經商來講是薄利多銷,總是考慮到需要的人,而不是為自己賺錢。所以利潤一定是很薄,就是說不賠本,能維持就夠了。所以他的貨比別人好,也比別人便宜。人家是這麼做生意法,在商業來講,叫商道,他有道德,商業道德。

  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,從事於教育的、從事於政治的、從事於工業的,現在行業多了,幾百種!每個行業都是社會大眾所需要的,人人都能抱著一個利益眾生的心,為社會服務,這個人就是菩薩。菩薩所有一切的事業都是在那裡累積功德。世間人他不知道功德,他所累積的是財富,滿足自己的欲望。凡是求滿足自己欲望的,我們前面讀過,果報在哪裡?在餓鬼道。為什麼?鬼是慳貪心,得到的,捨不得利益別人;沒有得到的,想盡方法貪得,貪而無厭。這樣的心態、這樣的行為,所造的業叫餓鬼道。畜生道愚痴,地獄道瞋恚。人要是不能把貪瞋痴慢放下,他造的罪業是三惡道,這不能不知道。所以捨棄三惡道,就是放下貪瞋痴慢,那你就把三惡道捨棄掉,你就不會墮三惡道。

  常常想到利生,這就是忘我的一種修行方法。《金剛經》上講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你真正只有利生,沒有利自己的念頭,你很容易破四相。破四相是什麼位次?聖人的位次。我們以《金剛經》為標準,小乘須陀洹;《華嚴》的標準,你是初信位的菩薩。三不退裡面得位不退,這是聖人的位次。雖然沒有出六道,你決定不墮三途,而且在六道裡面時間就有限了。以小乘來講,天上人間七次往返,證阿羅漢;在大乘,不要那麼長的時間。大乘可能天上人間一次、二次,你就會提升到初信、二信、三信、四信,到七信就出六道了;到十信,就出了十法界。賢首菩薩代表十信,在這個位次上就超越十法界。所以你就想想,普是普遍,普是普及,這個意思就是講利益一切眾生,你要發這個心。

  一切眾生裡面包括那些冤家債主,再說得白一點,包括那些毀謗我們的人、侮辱我們的人、陷害我們的人,統統包括在其中。我們要以平等心,用報恩心,為他們服務。我沒有機會?沒有機會,我每天念經、念佛把功德迴向給他。永遠這個樣子精進不退,天天認真努力去做,不管有沒有效果。這些毀謗的人是不是已經覺悟,不再毀謗了?不理這些;侮辱、陷害他是不是還在做?都不管。不求果報,只求著我怎樣幫助他。我想幫助他,他不接受,那我們這個念頭不能斷,每天迴向不可以間斷,這樣就好。

  第五禪定波羅蜜,「禪那」這是梵語,中國常常翻作禪定。禪定,禪是梵語,定是中國意思,所以這個叫梵華合譯。這個名詞上面一個字是印度梵文,下面是中文,不像翻布施、翻持戒全是中文,禪定是梵華合譯。意思是「於欲無貪瞋痴,諸次第定悉能成就」,你就曉得,障礙禪定的是貪瞋痴慢疑,障礙禪定。貪瞋痴三個字就是指的煩惱習氣,這個東西我們要把它放下。欲是欲望,對世出世間的欲望沒有貪心,沒有瞋恚,不愚痴,清清楚楚明明瞭瞭。

  如理如法的去學習,古德給我們講,只問耕耘,不求收穫,用這種心態去修。即使得到功德利益,拿去供養眾生,自己不接受。為什麼?我們要的是清淨心、平等心。如果你有稍微貪圖,貪求功德你的心就不清淨。我們做好事,為什麼要做?因為有功德;換句話說,你是有目的、有意圖的,你不是清淨心。你能不能得?能,得什麼?福報,做很多好事,得的是人天有漏痴福,不是功德。斷惡修善,裡面不夾雜煩惱,煩惱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,說得詳細一點,像《百法》裡面講的二十六種煩惱。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裡面絕不夾雜這些煩惱習氣,功德。

  如果有煩惱習氣夾在裡面,記住,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這種斷惡修善,小的,來生人天福報;大的是天上,人間、天上福報。如果這個裡面有嚴重的貪瞋痴慢,雖修福,餓鬼、畜生裡頭也有福報的,到哪裡去享福?畜生道,餓鬼道。餓鬼道,諸位想想看,像山神、土地,有福報的,佛經上講福德鬼。他有人祭祀他,有人供養他,香火鼎盛,有很多人去拜他,有福報的鬼。現在這個世界漸漸要破除迷信,破除迷信這個意思你懂嗎?鬼沒有福報了,沒有人拜,沒有人去祭祀他,做鬼也沒有福報了。

  畜生裡面有福報的,最明顯的你看富貴人家養的寵物,很有福報。一家人老老少少都愛護牠,對牠的照顧無微不至,福報。我們在旁邊看得很清楚,養寵物的人過去生中欠牠的。為什麼?所有一切眾生有緣在一起,佛講四種緣: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。對那個小動物那麼好,這個小動物過去世當中對他有恩,他報恩的,牠現在來了,他喜歡牠、愛牠,報恩的。不太喜歡牠,不是那麼喜歡牠,也養牠,那就是討債的,你要供養牠,你要還牠,牠討完了,牠就走了。如果欠的多,牠的壽命長,你要養牠很多年;欠的少,時間很短,二年、三年,討完就走了。所以一定要曉得,人與人、人與眾生,跟畜生一樣,都是這四種緣的關係。

  明瞭這種關係,我們還敢做辜負別人的事情嗎?還能想佔別人便宜嗎?不能。為什麼?將來要還債。你殺他,要還命;你奪取他的,要還債,巧取豪奪統統要償還的。這些事情,難得現在美國心理醫生魏斯,你看那幾本書裡面寫的,他肯定了。他肯定人沒有死亡,人是不會死的,人有靈魂,死的是什麼?身體。所以懂得這個,怕不怕死?不怕死,知道沒死,換個身體而已。尤其是被人殺害的人,他沒有罪,被人殺害的人,如果他還有餘福,他很快又到人間來,他人間的福報沒有享完。譬如他有六、七十歲的壽命,三、四十歲就被人殺了,很快到世間來。來的時候,第二世,碰到的時候又要報仇,還要討債。有很多投胎什麼?就投胎到殺他的人家裡去,魏斯報告裡頭有。那個時候他們年齡差不多的,被殺掉的,結果以後投胎,投胎做他兒子的兒子,就是做他的孫子。前一世被殺的,就是他祖父殺的,投胎到一家,那就變成不肖的兒女,他是來報怨的。懂得像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,從小就要教他,把冤結化解,所以教育非常重要。《弟子規》裡面教導我們,報怨要短,報恩要長;怨最好把它忘掉,不要放在心上,恩要記住,都是幫助人提升境界。

  所以這卷經文前面,佛菩薩教我們絕不貪圖五欲六塵,在日常生活當中隨緣就好,一生當中總要記住用仁慈厚道待人。對於人多一分愛心、多一分照顧,自己到老的時候有人照顧你。為什麼?因果報應。如果自己年輕的時候氣很旺,脾氣很大,看哪個也不順眼,到你年歲大就很可憐。為什麼?果報現前了,沒人照顧你,也很多年輕人嫌棄你、討厭你,那真的是非常的苦。所以你要能夠為你的晚年想想,你就曉得現在對於別人,厚道、仁慈太重要了。你看一般的老人,你要想到我自己也會老,老的時候怎麼辦?誰照顧我?如果你有錢,你還可以雇幾個人來照顧你;如果沒有錢,沒有地位,兒女也不孝,那個日子可難受了。這個都是平常不知道積德,果報現前。這個果報佛說是花報,花報不好,果報就更差。遇到佛法,他還得一點安慰,認真念佛求生淨土,真能放下,還真能往生。如果遇不到佛緣,可苦了!所以我們讀這些經文,你才曉得斷煩惱、改習氣多麼重要!五欲決定不能求,絕對不是好東西,日常生活飲食起居隨緣就好,不攀緣,不一定要希望怎樣怎樣,衣食住行都隨緣就好!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沒有貪求。決定不要跟人家競爭,處處讓,能忍、能讓你才能保住身心的和諧。我們一般講心平氣和,你才能保得住。

  下面一句是講成就,「諸次第定悉能成就」。這就是看你對於無貪瞋痴所做的功夫。如果我們把斷貪瞋痴慢疑,斷煩惱習氣,這個功夫分做九等,你能夠放下一等,你就能得小定,這個禪定是初禪;能放下兩分,你就得二禪,看你放多少。大概得禪定的,這些貪瞋痴慢都放下了,為什麼還有高下之分?習氣難斷。如果貪瞋痴慢放不下,決定在欲界,不會在色界。貪瞋痴真的放下,習氣沒斷。所以我們講分九等,是講習氣,習氣可不容易斷,習氣少一分,你的禪定功課就提升一等。

  色界天裡面是四禪,無色界天裡面也是四禪,合起來是八個層次,佛家常講「四禪八定」。四禪八定實際上就是八個,不是四禪之外還有八個定,不是這個講法。四禪加上四空天,是一共八定,世間禪定。再把最後那一品習氣也斷掉,那就是第九定,第九定不在六道,第九定在四聖法界,聲聞。所以他已經成阿羅漢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我們講的妄想分別執著,執著斷掉了,不再執著。還有微細的習氣,那個習氣是在證得阿羅漢以後才能斷掉。斷掉他就升一級,就是辟支佛。所以講次第定。

  禪定到底有多少等級?跟諸位說,無量無邊!四禪八定是大分來說,不是細說;細說,等級就太複雜,這是世間的。出世間等級就更多,《華嚴經》,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,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那禪定就是五十一個等級,所以叫諸次第定。你修學這個,禪定也就是放下,你才能成就。現在時間到了,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