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太上感應篇精華節錄(三十一)—受辱不怨 受寵若驚  (第三十一集)  1999/8/9、11  新加坡淨宗學會(節錄自太上感應篇19-012-0074、76集)  檔名:29-512-0031

  【受辱不怨。受寵若驚。】

  世間一般人,哪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不是遭遇到許多恩怨的這些事故?佛法裡面跟我們說的八苦,「怨憎會、愛別離」,這是古今中外無不令人感嘆的事情。這兩樁事情都不是我們願意遇到的,可是在一生當中偏偏會遇到,時時會遇到,處處會遇到。原因是什麼?原因就是不能夠忍辱,從小怨結成深仇大恨。我們在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,一開端文昌帝君敘說他過去報恩報怨的這些事情,慘不忍睹。如果不是遇到佛法,很難覺悟,很難回頭,這是真正的痴迷,他才會造這種惡業。佛菩薩、聖賢人教導我們,決定有道理的,決定有好處的、有利益的,叫我們常常想著別人的好處,不要記別人的惡;常常念別人之恩,不要記別人的怨。這兩句話很重要,你要能真正做到,生生世世享福,生生世世會得到許多人的愛戴、幫助。可是偏偏有許多人忍不過。

  人家惡意對待我們,我們一定要回頭反省,不要一昧的只是他的錯處,不見得。他惡意對我,為什麼不用惡意對別人?所以自己冷靜想想,心就能平靜下來,平靜就生智慧。不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好,就是言語說錯,無意當中得罪人。人家對我們不好的態度,我們覺得那是應該的,我做了不善的因,應當要接受這個果報。事事都推到對方,都責怪別人,這是重大的過失。縱然這一生沒有跟人結怨,大概總是前生,我們學佛的人都相信有來生、有前世,這個怨我們承受,決定沒有報復的,這個帳到這清了,一筆勾銷!忍讓比什麼都重要。特別是小事,微不足道的事情,更不可以計較,重大的侮辱都不計較,何況是細小的。一定要用智慧、要用慈悲去化解,人沒有不能感化的。不能感化人,是我們自己的德行功夫不夠,我們的智慧不夠。

  現在人講的榮譽,別人加給我們的榮譽,我們自己要想一想,這個榮譽該不該得?如果不應該得而得到的,決定不是好事情。老子所說的「福兮禍所伏」,這個話講得非常有道理,即使應該得的也要盡量的謙虛,否則的話,也會惹來禍害。什麼禍害?諸位如果冷靜觀察,你不難見到,嫉妒、障礙太多,你是做的好事,你是好人,社會各地方給你表揚,很多人看到心裡不舒服。尤其是這個時代,古時候人心厚道,換句話說,嫉妒的人少一點,不是沒有。現代的人已經完全沒有緣分接受到聖賢的教育,他從小所見所聞,所學習到的,都是爭名逐利,看到別人的榮寵他能放得過嗎?所以在現在這個世間,做好事很難。做好事受人毀謗,受人侮辱,他還可以存在;做好事,常常受人讚揚,恐怕他就不能長久了。

  無論做什麼好事,愈是大的好事姿勢愈要低,愈低愈好,做好事愈不讓人知道愈好。《感應篇》給我們講的積陰德,陰德就是做好事不必讓人知道,讓人知道的已經不是好事了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