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 (第十四集)  1981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29-507-0014

  第一百五十三面第二行:

  【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。心精遺聞。見聞覺知不能分隔。成一圓融清淨寶覺。故我能現眾多妙容。能說無邊祕密神咒。】

  上一次給諸位說這是四不思議,這四種不思議比前面的境界更高、更殊勝,這是觀世音菩薩證得圓通以後的境界。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修行的方法,『初獲』之「初」,這個初字就是這章一開端,觀世音菩薩告訴我們他所修學的方法,是「初於聞中」、「反聞聞自性」,用這個辦法。所謂初於聞中,這是就六根裡的一根來說,一根明瞭之後是根根皆然、都一樣。他所修的是耳根圓通,耳根所取的境界就是聲塵,聲塵的境界當然是非常廣大,也是無量無邊。在佛法裡面把它歸納為兩大類,一個是動,我們講的有音聲,有聲就叫做動;另外一種就是無聲,無聲就是靜,靜也是耳根所對的對象。諸位要記住,不要以為聽的有聲音是我聽到了,沒有聲音的時候是我沒有聽到,這個話是笑話,這是錯誤的,沒有聲音是靜的境界,你也聽到了。所以你聽到的一種是有聲、一種是無聲,就是一個是動的境界、一個是靜的境界。這個地方著重在「初」字,實在講初相不可得,為什麼?因為聞性它是不生不滅的,從來就沒有間斷過,初相你到哪裡去找去?這是說真實話,初相不可得。從方便當中我們可以說初相,以往我們是迷在境界裡,從今天起是反聞,這一反就是覺、覺悟了。不知道回頭,隨著境界遷流,愈迷愈深,這才叫做生死。

  這個問題是相當的複雜,不是幾句話就能夠把它講清楚的,牽涉到的經論也很多。我們這個講堂確實也是蒙佛菩薩特別的加持,為什麼?我們不是有心的。不是我在這裡講經,故意配合得那麼好,把這種種經論配合起來的,不是,是湊巧湊上了。我們《起信論》最近就是講的這個問題,講三細六粗,你要是把三細六粗的道理統統明白了,你才曉得怎麼個反聞,這個意思就能體會得到。三細六粗是說,我們真如本性一念不覺而有無明,這個無明是什麼樣的過程變現到我們眼前的境界?現在《大乘起信論》就是講這個道理。換句話說,我們本來是覺悟的,本覺本有,本來是覺悟的;現在不覺、現在迷了,什麼原因迷的、幾時迷的,一直迷到今天這個樣子,這是個大問題。

  這也是希望諸位對《起信論》要多下一點功夫,《起信論》我們是細講,而且我們有兩種註解供養諸位做參考,希望大家認真的來學習。我們預定的期限是兩年,兩年講不完,講兩年半、三年也無所謂,總而言之,我們要細細的、認真的來討論。

  如果你通達《起信論》,一切大乘經就不困難了,《起信論》是一切大乘經的精華、精義,當然它有相當的深度,這是無可置疑的事情。可是我們初學的人也不必害怕,為什麼?我們有時間,我們慢慢來研究。自己有時間可以研究註解,但是註解不可以看雜了,我們跟諸位選的這兩種,這兩種是初學人標準的註解,不要看多、不要看雜了。因為《起信論》的註解很多,差不多有七、八十種註解,不要看雜了,看雜了、看亂了,反而增加困擾。就是依這兩種註子就好,而兩種註子裡我們以慈舟法師的註子為主,看到有疑問的時候再參考日本湯次了榮的註解,就是豐子愷翻譯的,看這個本子,他註得比較細膩一點,兩個本子合起來看,再聽講。如果認真研究的話,我還希望同學們,你們自己最好私下有研究討論會,才會真正有心得。一個星期你們有三、五個同學,最好討論會不超過十個人,像小組的形式,自己有這幾個同參道友,每個禮拜有一次、二次的時間,來做深入的研究討論,這對大家修學就會有很大的進步。當然對觀世音菩薩這種修行方法你就曉得門路了,你也就會有個概略的認識,自己應該如何修學也就不難。

  此地的「初」,在《起信論》裡面講就是「始覺」,四種始覺我們都講過,這是始覺。從前不覺,現在一下覺了,耳根接觸聲塵,這是初覺、始覺。眼見色覺不覺?鼻嗅香、舌嘗味、身對觸塵、意對法塵,一覺一切覺,要懂得這個道理。你會用一根,六根全都會用,這就是「初於聞中」初的意思。「初獲」,獲是他得到,得到什麼?『妙妙聞心』。反聞自性的時候,反聞之聞就是始覺,自性之性也就是本覺,始本合一,不但本覺妙,始覺也妙,本覺是心,始覺也是心,所以叫「妙妙聞心」。這個妙字,一個就是本覺、一個就是始覺,皆妙。現在也許同學們困難的地方就是反聞,反聞怎麼反法?是不是我們的聞性出去之後,得回頭來?這個難懂,《楞嚴經》裡面舉的見性,「十番顯見」裡頭說得很清楚,我們的見性是不是見到物相然後又回來,是不是?沒有這個道理。這裡面牽涉到唯識的問題,上一次我也跟大家提到過,唯識縱然大家不願意去專門修學它,因為的確太麻煩、太繁瑣,但是唯識說理是比一切經都說得詳細。那個理本來就複雜,所以講起來當然複雜、當然難講,但是唯識的大意我們一定要懂;換句話說,最限低度像《百法》、《五蘊》,《二十頌》、《三十頌》、《規矩頌》,這是要下點功夫去研究的。這個等於說唯識學裡面的常識,不管你學哪一宗、哪一派統統要曉得,這幾門功課可以說是大乘佛法裡面的共同科目,而且是必修的科目,要懂得,懂得這些,說法就方便得多。

  所謂反聞就是不用心心所,就是反聞。交光法師在本經給我們提出一個修學的綱領,他叫我們捨識用根。我們曉得,本經最重要的一部分,也就是本經精華的一部分,就是「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」,就是我們念的這一章,這是全經的精華、最重要的一部分。觀世音菩薩提倡的反聞聞自性,交光法師不叫我們反聞聞自性,教我們捨識用根是什麼意思?諸位要曉得,捨識用根就是反聞聞自性。是從哪裡返回來?是從識裡面回來,不用識而用性,用六根的根性就叫做反聞聞自性。因為聞性從來沒有中斷,聞性是真常、常住真心;反聞,實際上就是返回用聞性,反的意思就是不用識,因為在以往我們六根涉境,全用心意識,就是唯識裡面所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。我們自己認真的反省,我們在二六時中,見色聞聲是不是都用心意識?觀世音菩薩他高明的地方沒有別的。用心意識,這是用妄心,心攀緣境界,往境界上跑,在境界裡面起貪瞋痴慢。順著意思的,這個「意思」是什麼?意思是妄心。實際上說,八識還不太有大過失,真正作怪的、造業的是心所。六道凡夫,哪個人不是生活在二十六個煩惱心所裡,你在見色聞聲、六根接觸境界的時候,所謂合了你的心意、合了你的意思,你們想想合了你什麼意思?真心裡沒有意思。六祖大師所說的,真心是什麼?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,真心裡沒意思。阿賴耶識是只落印象,它也不分別好壞,就像布袋和尚的大口袋一樣,它沒分別心,人家供養什麼往袋子一裝,他看也不看。那個大口袋儘管裝就是,好的也裝、壞的也裝,它不分別。第七識的執著、第六識的分別,可以說都不是心,你說合哪個意思,都沒有。那個意思在什麼地方?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心,心是什麼?貪心。誰喜歡?貪心所喜歡。誰討厭?瞋恚心所討厭。

  眾生用的心,諸位要曉得,他要是能夠用八識就相當高明了。他不但把真心忘掉、八識也忘掉,他所用的心就是心所。而且在心所裡面,絕大多數都是用煩惱心所,六個根本煩惱、二十個隨煩惱,用這個,把這個東西當作心,所以你的心多!我們昨天在《華嚴經》裡面所讀到的,連三地菩薩都有這個能力,隨眾生種種心,示現種種身相,所以我們有多少心?無量無邊的心。百法裡面二十六是歸納,展開來,經上講八萬四千煩惱,八萬四千不算多,八萬四千還是綱目,四弘誓願所念的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可見得煩惱是無量無邊無盡的,經裡把它歸納為八萬四千。在解釋的時候,這八萬四千太麻煩,所以再歸納,像《瑜伽師地論》把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法;天親菩薩怕初學的人受持不了,再歸納為百法,百法裡面煩惱就佔二十六法,一切眾生拿這個東西當作心。世間人常講心猿意馬,就是這個道理,因為你的心太多,一會這個心做主、一會那個心做主。貪心所做主,你喜歡了;煩惱心所做主,討厭了,就是這回事情。由此可知,自己對自己都做不了主,這很可憐。

  世間最恩愛的是夫妻,談戀愛結婚的時候,貪心所做了主;結婚之後意見不對,貪心所不做主了,換了一個主人,換瞋恚心心所做了主,又要鬧離婚。你問問,誰是你?你要是真正把百法念通了,就曉得沒有我,確實沒有我。《百法論》的宗旨,天親菩薩在一開端就講得很清楚,百法是解釋佛在經裡面所說的「一切法無我」,所以到後面說出「人無我,法無我」,的確我是主宰,你根本沒有主宰。就好像一個國家一樣,有眾多的人民,今天這個做總統,他做了兩年又換一個,你說這個國家哪個是主人?沒有主人。為什麼?他過幾年就要換掉,幾年一換、幾年一換,國家還有定期的,像美國四年換一次。我們的心所剎那剎那之間在那裡換,沒有主宰,內隨著心所奔逸外面六塵的塵境,這種現象就叫生死疲勞,經上常講的。佛看了這種現象稱之為可憐憫者,諸佛菩薩明瞭這個事實真相,勸導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回頭,「反」就是回頭,從哪裡回頭?要從那個心所裡回頭,而不是叫我們從塵境裡回頭,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。從外面境界裡回頭,是對初學人說的,是初級的佛法。為什麼?因為初級的佛法,外境是勾引我們、來誘惑我們。實際上外境哪裡會誘惑人?不會誘惑你,境界沒有誘惑的能力。你們念念蕅益大師他老人家那篇開示,你就了解,人家說得很清楚,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」,什麼心?就是心所。好醜是你的心所,境界裡沒有,但是你的根對境界的時候,你裡面好醜的心它自然就出來,這是因為你自己沒有定力、你自己不覺,所以這些煩惱心所往境界上奔逸,其實是不是真的向外境奔逸?又不是,諸位讀唯識就了解這個事實。

  在初學的時候是禁止,你外面境界愈少接觸愈好。從前的修行人不接觸社會,住在山林之中,世間一切人事他都不過問,心容易清淨。眼不見、耳不聽,心清淨,這是初學的。重不重要?重要,因為初學的目的是在求根本智,所以很重要。我們看這一代的修行人,無論出家、在家不容易成就,原因在哪裡?我們沒有這個階段的訓練。我們今天修學,一開始修學就接觸大眾、就博學多聞,這個事情難!所以往往不管你一生怎麼勤苦用功,你都不能成就。這個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受過基本訓練,沒有在根本智上用過功夫,難在這個地方。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跟同修們提起的,希望大家要注意。因為沒有根本智,決定沒有後得智,博學多聞是後得智。《華嚴經》是個榜樣,你要問善財童子修的是什麼?他修的就是反聞聞自性,他就是修的這個東西。他的根本智是在文殊菩薩會下建立的,善財童子在文殊會下,就像我們一般從前初出家在叢林寺院裡面修學是一樣的。在那個地方畢業了,所謂畢業就是得到根本智,然後才離開道場、離開老師到社會上去參學。五十三參就是現實的社會,你要問那些善知識在哪裡?那個善知識就代表各行各業、男女老少,像我們現在一天到晚接觸的就是五十三參。善財童子接觸大眾的時候,他開智慧,他成佛,功德圓滿;我們接觸這些大眾,天天生煩惱。接觸大眾心裡不愉快是煩惱,生歡喜心也是煩惱,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,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是煩惱。

  參學那叫大修心,修什麼?叫歷事鍊心,在境界裡鍊平等心,實際上就是佛在《金剛經》裡面講的兩句話,去鍊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是修這個。佛在《金剛經》上只有八個字兩句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;《華嚴經》裡面,《四十華嚴》前面三卷半是本會,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會,從三卷半往後一直到經的第四十卷完了,就是五十三參,你看看那麼長的經文,學什麼東西?就是學不取於相、如如不動。我們要拿《金剛經》這兩句話,好像做一個文章的題目;《四十華嚴》這四十卷去掉三卷半,還有三十六卷半那就是文章,那就是不取於相、如如不動的註解。那兩句話你要是不懂,你去念《四十華嚴》去,就是那兩句話的註解。理論方法都明白,我們日常生活就是修行,日常生活就是五十三參,這是把佛法的理論方法跟我們實際的生活融成一個,那就是此地講的「妙妙聞心」。根本智是本覺,反聞的聞是始覺,始本不二,善財童子就是修這個,觀世音菩薩也是修這個。

  可是話再說回來,特別跟大家強調,沒有根本智,我講得再清楚、你聽得再明白,也是沒用、也是枉然。不是我在此地好像看輕了諸位,不是的,你們自己好好的想想,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待人接物,你心裡生不生煩惱?生煩惱就不行。你為什麼會生煩惱?因為你沒有根本智,很簡單的一句話。如果你有根本智,你二六時中待人接物不生煩惱,生智慧,就像善財童子一樣生智慧。那是因為他有根本智,所以人家不生煩惱、智慧增長,智慧天天增長、時時增長,他怎麼不快樂?我們自己修學檢討檢討,一天到晚都在生煩惱,生煩惱的是什麼?我們不是長智慧,我們長的是邪見、長的是無明,天天增長無明、增長邪見,這怎麼得了!這些是事實,我們讀經不能不曉得。

  根本智的培養,在我們今天來講,就好像念書一樣,我們的機緣已經過去了,這在佛法裡等於是小學、初中,我們現在的年齡都過去了。所以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要補習,一方面你在此地修學,聽講大乘法;一方面你還要去惡補,去補你的根本智。根本智怎麼補法?給諸位說,根本智就是修定,定是根本智的體,照就是根本智的用,你不修定怎麼行?什麼叫定?定就是不動心。佛門裡常講「八風吹不動」,給諸位說,八風吹不動那是小定,不是大定,那是入門,還未登堂入室。而我們今天小小的風一吹,就大大的動起來,那有什麼用處?六根在境界上,眼睛看得清清楚楚,這是照;耳朵聽得清清楚楚,這也是覺照,可是不能有分別,更不能有執著。一有分別、一有執著,定沒有了、慧也沒有;了了分明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定慧具足。不分別、不執著是定,了了分明是慧,你要是能夠常常保持這個境界,就是定慧等學。你要是能保持得住,永遠不能叫它失掉,這是我們常講的,一個修行人的自受用;他受用的時候,別人來請教你問題、來問你,隨問隨答,這是從你定慧裡變現出心心所為他受用。我這個話講了很多遍。變現出的心心所可不是自受用,自受用那就壞了,是他受用;自受用永遠是清淨,這是自受用。他受用,就像《楞嚴》所說的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以無量的善巧方便應機說法,那是他受用。自己永遠住在一真法界,這才叫做妙妙,耳是妙妙聞、眼是妙妙見、舌是妙妙嘗、鼻是妙妙嗅,無有一法不妙。《法華經》稱為《妙法蓮華經》,我們講經題的時候也跟諸位說過,無有一法不妙,這妙字很難講。

  我們再看底下這句,『心精遺聞』。這個「聞」是能聞與所聞,諸位要曉得,能所是相對的,相對就不是真實的,相對從哪裡出來的?從分別執著出來的。「遺」是什麼?遺是把它擺脫,放下、捨棄了,就是能聞所聞都沒有了,這是功夫,這也是境界。初學的時候能所一定是存在的,譬如我們開始修,我們學反聞聞自性、學捨識用根,像我剛才跟諸位所講的,二六時中六根在境界上去訓練,這個時候的訓練是怎麼樣?是有能有所。能見能聞的是六根根性,所見所聞的是六塵境界,有能有所、有根有塵,都是對立的。遺是離開、解脫、放下了,是不是能聞的根沒有了,所聞的境界也沒有了?不是的。到底是什麼沒有了?心所沒有了。諸位要曉得,我從唯識裡給諸位講,能聞的是心所裡面的見分,能見、能聞、能嘗、能覺、能知的全是見分,所見、所聞、所嗅、所嘗的是心所裡面的相分,把這個離開了。這一離開就怎麼樣?光有八識,與八識相應的心所沒有了;不是根沒有,不是外頭境界沒有了,是說這個沒有了。更進一步、功夫再提升一級,八個識的見相兩分也沒有,這個功夫就高了。這是要相當時間來訓練,你問究竟要多長的時間?因人而異,每個人不一樣,根利的人時間短,根鈍的人時間就長。什麼叫根利、根鈍?簡單的說,分別執著輕的人,煩惱輕,他的時間就短;分別執著重的人,就是煩惱重,他的時間就長,這是每個人都不一樣。

  由此可知,你要想真正的修行,斷煩惱是第一樁要緊的大事,不斷煩惱怎麼行?可是想斷煩惱,你得要記住,特別是在寺院裡,要做清眾,這才好修行。清眾就是修行人,執事是護法的,這個諸位要曉得。在從前寺院叢林,那是修行道場,做清眾的人他什麼事情不聞不問,寺廟來了客人他理也不理,看都不看一眼,他心清淨。有些人以為這個廟裡的和尚架子好大,都不理人。不是,有專門接待的,有知客、照客師他們負責接待,有當家住持和尚他們接待,清眾不接待。執事是修福的、是護法的,就是護持這些清眾,讓他們好好的修行。人家那個道場大,一個道場住幾千人,少的也有幾百人,所以叢林執事一百多個。現在都是小廟,小廟怎麼辦?清眾要兼執事,這個東西麻煩大了,都變成修福,沒有法子修慧。這是我們今天不曉得自己的苦難,我們自己沒有福報,沒有生在有福報的時候,雖然出家還是樣樣都放不下,談什麼修行?

  我學佛出家之後一直就是有個願望,但是這個願望一直到今天都沒辦法實現,沒有人發心護持。就是我們有一個道場,出家人統統做清眾,一切執事都由在家人來做。一個寺院裡住持、當家,所有的執事統統一律是在家人,出家人什麼事情不做,那就會有成就。但是現在出家人害怕,「這個廟裡住持、當家都是在家人做,有一天他不高興,把我趕走,我不是糟糕了嗎?」又放不下。連組財團法人還要「我們出家人的人數一定要超過在家人,權力我們才能拿得到」,這還能成就嗎?這還能斷煩惱嗎?在家人把我們趕走,我們走就是了。我們要是好好的修行,他求之不得,他會供養、好好的招待你;我們要是為非作歹、不好好的修行,他把我們趕出去那是活該。何必要提防?何必要操這個心?事情還沒有到,就在那裡分別計較、就在那裡打妄想,怕哪天沒有飯吃、哪天被人趕跑了。你想想看,心裡想這個,他不想道,他不多念幾聲阿彌陀佛、他不想西方極樂世界、不想阿彌陀佛哪天快點接我去,他不想這個,這叫顛倒!正信居士真正明瞭佛法,要真正想修福報,應當要發心護持。在今日發心護持,就得要擔任道場裡面的執事,讓出家人真正在這裡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一心一意的用功,將來擔負起弘法利生的責任。這只是一個願望、一個理想,一直到今天都無法實現。我們道場的確是希望交給在家同修來管理,館長一個人人手不足,所以我們的住眾要幫她忙。如果你們在家同修肯發心代替他們那些職務,讓這些出家人天天可以用功、能夠辦道,不問這些事情,外面人來的時候我們閉著眼睛、招呼也不打一個,成就戒定慧,這是無量功德。

  可是出家人自己也要曉得這道理,心是真清淨。「這個事情不讓我管,那個權力也落到人家手上」,那你糟糕了,你這個聞怎麼能遺得掉?你這個能所如何能擺脫?能所擺脫了,給諸位說,就得一心不亂,在淨土裡講就是一心不亂,而且這個地方的一心是理一心不亂。在家居士這樣供養是真供養,這個福報無量無邊,你供養一個出家人,這個出家人真正得理一心不亂,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那你將來決定往生。你想想看,你已經送了幾個人到西方極樂世界,他們怎麼不念著你?向阿彌陀佛說人情也要把你帶過去,「阿彌陀佛,我所以能夠來,承他們幾位護持的,他們對我恩德很大,阿彌陀佛,求你寬容,也得要把他接來」,阿彌陀佛一定答應,也把他接去了,這是必然的道理。我是阿彌陀佛,我也會答應,人同此心、心同此理。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,沒有人護持很難,為什麼?你要分心,心不在道。還是要這樣下去,出家、在家兩邊都要吃虧,為什麼?兩邊都不成就。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出家人真正能放下,在家同修能夠負起護持的責任,兩邊得利。

 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那些精舍道場全是在家人主持,出家人沒有家,這個家是別人的、是在家人的。出家人是什麼?在家人請來供養的,沒有家,是請你到這邊來弘法利生的。好比學校一樣,在家人是這個學校的董事長、董事、董事會,是有所有權的。出家人在這裡是教員,教員是人家聘請來的,你教得好,我繼續聘你;教得不好,教了一個學期解聘了,你到別的地方去。目前的確事實上有障礙存在,使我們沒有辦法如理如法的修學。如果在大眾當中,清眾兼執事而能夠成就的,這是大善根、大福德,這不是普通人。換句話說,根本智跟後得智他是同時在修,同時在完成,這是非常手段,當然也得非常人才能成就,不是一種普通正常的手段,換句話說,也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。今天我們佛教修學為什麼不能成就?你要把根本的原因找出來,就好像治病一樣,他的病根在哪裡?他的病從什麼地方來的?你找到之後就可以對症下藥。治不了別人,至少可以治自己;縱不能利他,能夠得到自利。這些修學基本的大道理,我們要是不能夠透徹的理解,你的功夫沒法子用,一般所謂功夫用不上力。

  「心精」就是本覺,也就是佛在此地所講的「如來藏性」,在淨土法門裡就是理一心不亂。理一心當體是絕待的,它不是相對的,能聞所聞是相對的。離開相對的,絕待的性體現前,就是禪家所說的「迥脫根塵,靈光獨耀」,此地的「心精」就是靈光,這是六根的根性,在眼叫見性、在耳叫聞性,它顯現出來。這個境界在禪家叫明心見性,遺聞就是明心,心精就是見性,就是明心見性。

  『見聞覺知不能分隔,成一圓融清淨寶覺』,這兩句意思是說,既然你的心性完全透出來,念佛人講,你已經證得理一心不亂,這個時候六根的作用圓融,所謂「元依一精明,分成六和合」。因為有能所對立,所以六根不能互用;到這個時候能所離開,六根互用。這在我們一般人講有神通,不但眼可以見,耳朵也可以見;不但耳可以聞,同時鼻子也可以聞、鼻也可以聽,六根互用。為什麼?因為六根之體是一個,是一體不是二體。這就是本經裡面所說的,「一根既返源,六根成解脫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諸位從這個地方也就理解,你自己念佛功夫到一心不亂了;你要是真正到證得理一心不亂,六根互用。六根互用了不起,後面有人來了你也看得清楚,眼睛長在前面沒長在後面,為什麼能看見?頭是身根,眼能見,身也能見,全身都能見,就有這個能力,你才真正是理一心不亂。你要是沒有到這個境界,你說你是理一心不亂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,那是屬於增上慢,不是你自己真正的境界。

  到你六根互用的時候,這是理一心不亂,這個時候是明心見性,就是《楞嚴》裡面講的,一根返源、六根解脫,再不拘於本根了。譬如我們平常的眼見,見是屬於眼根,本根是眼;聞的本根是耳,到這個境界之後就不必了,六根可以互用,每一根都有見聞覺知嗅嘗的作用,根根都有這個作用。所以才叫做「見聞覺知不能分隔」,到這個境界也就是《華嚴經》裡面所說的一真法界。迷的時候,六根起六種不同的作用;悟的時候,這六個成一根、起一個作用,六根統統起一個作用,一才是真的,六是虛妄的不是真的。《起信論》裡面講的本覺,是本妙之體,到這個時候現出來的相是圓融交徹的互用,這個才叫做圓融,「成一圓融」,無障無礙。清涼大師講《華嚴》,所說的四種無礙,事無礙、理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一真法界就是無障礙的法界。我們看《四十華嚴》,就是《普賢行願品》這個品題,四十經裡這個題目是具足的,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解脫境界就是無障礙的境界。有障礙就不能叫解脫,無障礙才叫清淨,清淨就是無礙,有障礙就不清淨。

  「寶覺」,寶在此地是個形容詞、是比喻,好像世間的珍寶,它有價值、它有作用。在此地比喻「成一圓融」,覺性的作用廣大無邊,我們讚佛講萬德萬能、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才稱之為寶覺,在如來果地上是圓滿的,在見性的菩薩上是分證的,像《華嚴》裡面所說的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都有,地位愈高的愈接近圓滿,地位愈低的能力就愈小。能力雖然小,諸位要知道,都不是凡夫、小乘、權教菩薩所能夠比的,統統比不上,因為人家的確是離開能所,這是六根解脫,權教、小乘都沒有到這個境界。這一段所講的,實際上這一段文很長,我們今天才講這幾句,這幾句的境界如果從《仁王經》上來講,是寂滅忍的境界。寂滅忍在《仁王經》裡有上中下三品,下品是法雲地的菩薩,就十地菩薩,中品是等覺菩薩,上品是如來果地。所以這個境界是寂滅現前,生滅寂滅的境界,才有這樣殊勝的大用隨緣、自在成就。菩薩向下再說,說他這個功德,這就是我們常講的萬德萬能。

  『故』,「故」就是因為前面這個緣故,所以前面特別著重在「初獲」的初字,也就是說明他用功的方法。《楞嚴經》我們講過很多次,「觀世音菩薩圓通章」講的次數特別多,由過去到現在,我們是愈講愈細、愈講愈精,你們諸位找到從前的錄音帶拿來對對看,你就曉得了。現在我們是自己道場,不受時間限制,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可以細說。細講這種機緣非常的難得,希望大家要能夠把握、要能夠珍惜,講得愈細,我們愈容易明瞭,對初學的人是愈有利益。『我』是觀世音菩薩自稱,『能現眾多』,「眾多」實在是無量無邊,『妙容』就是隨類化身,前面講的三十二應身,這一句說的化身,無量無邊的化身。『能說』這是講說法,『無邊祕密神咒』,諸位一聽「神咒」不要就以為是咒語,所有的經都叫做神咒,神就是神奇。「無邊」這是多,「祕密」這是講深密,是凡夫、外道、權教、小乘都不知道的。像佛講一真法界、講一心不亂、講三細六粗,都是權小二乘所不曉得的,這都稱之為「祕密神咒」。這就是說明菩薩不可思議的圓融清淨,所以才能夠在十法界無量無邊剎土,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、應化無方。這句是總說,底下是分別來講,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