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念佛的真實利益—端正身心,止惡修善,發菩提心統統具足,就會把佛念來  (第七四二集)  恭錄自 淨空老法師《淨土大經解演義》  檔名:29-506-0742

  「依此經中種種教誡,端正身心,止惡修善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。橫生四土,圓登不退,才是真實敬佛也。」「敬於佛者」,這個敬字多難,磕頭頂禮不算是敬,那是敬的外表,真正發心念佛求生淨土,真正往生,圓證不退,圓證不退就是阿惟越致菩薩。這幾句話由淺而深,循序漸進。首先是經中種種教誡,要讀經,要求解,經裡字字句句什麼意思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然後就真幹。真幹首先端正身心,身要端,心要正。從最淺顯的來說,端身要有禮貌,現在人禮沒有了,身不端;心裡面有妄念,心有妄念心就不正。我們老祖宗,決定不能夠輕視祖宗,小看了祖宗,現在人這個毛病很普遍,認為老祖宗不如我們,老祖宗點油燈沒有電燈,老祖宗出門牛車、馬車,哪有汽車這麼方便?認為老祖宗比我們差很遠,錯了,大錯特錯。老祖宗比我們聰明,比我們有智慧,為什麼?老祖宗他們確實端正身心,止惡修善,我們做不到,我們身不端,心不正。

  標準在哪裡?《四書》裡「大學」一開頭就講,「格物致知,誠意正心」。要怎樣正心?前面有三個條件,從哪裡開始?從格物開始。物是什麼?物是欲望,格是格鬥,就是說你要跟你自己欲望去打一仗,要把欲望打敗,你的物就格了。人要沒有欲望,格物之後致知,你智慧就生起來。你有欲望,只有煩惱,哪有智慧?所以清淨心生智慧,這格物致知。致知而後意誠,真誠心才露出來;真誠心起作用,正心。這不是佛說的,這我們老祖宗說的,說得很詳細。只要有自私自利,還有名聞利養,心就不正。心不正,身就不端,身學再多的規矩是假的,裝模作樣,不是從誠意裡頭流出來的,真正有德行、有學問的人一看就看出來了,裝的,不是真的。這四個字端正身心,你才能止惡修善。不但惡的行為沒有了,惡的念頭沒有了,你多自在、多快樂!對人、對事、對物一片真誠、一片純善。

  這個做人做到圓滿,可以了,然後教你發菩提心,你就可以學佛了,前面都是講的做人,人做好了,可以學佛,發菩提心。菩提心是什麼?就是經題上講的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悟的心、慈悲心,這是菩提心。我們在這個經上講了五個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、正覺,這五個。真誠心是菩提心的體,本體,都是從它流出來的。清淨平等正覺是自受用,對待自己;慈悲心是對待別人,對別人是大慈大悲,對自己要清淨平等、要覺悟。實在說,清淨平等覺就是三學三慧,三學是戒定慧,清淨是戒,平等是定,覺是慧。三學也是三寶,清淨是僧寶,平等是法寶,覺是佛寶,佛法僧,自性裡頭的,不是外頭的。

  你要把這個發出來,從這個基礎上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,這真實功德。我們今天也念佛,前面這個都沒有,所以我們念佛的功夫很淺,不能感動佛。如果照前面的,統統都具足了,從端正身心,止惡修善,發菩提心,那你就像佛在經上講的,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你念佛跟佛相應。跟佛相應就會把佛念來,佛在你面前現前。橫生四土,就在我們這一生當中就能夠超越三界二十八層天,超越這叫橫生,就往生到極樂世界。到極樂世界就圓登不退,這句話特別重要是個圓字。我們知道三種不退,位不退,須陀洹就證到,決定不退到三惡道。須陀洹沒出六道輪迴,他生活在人道跟天道,就是這兩道輪轉,沒有三惡道,位不退。第二是行不退,菩薩決定不會退到小乘。第三是念不退,法身菩薩念念趣向無上菩提,他沒有第二個念頭,只有一念,希望能夠契入無上正等正覺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