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談學佛  (共一集)  2005/12/13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28-022-0001

  諸位同學,請坐。前兩天國內有同學打電話給我,邀我到他們的道場學院去講課,我答應了,我說以後我們每個月可以一、二次跟諸位見面。見面的方式還是用這個方式比較好,我們上課同時也錄相,不僅道場同修能看到,佛學院同學能看到,一般的聽眾也都可以看到。那光碟可以保存,這對於教學都有幫助,所以我覺得還是採用這個方式好。

  今天第一堂課,聽說有不少同學剛剛剃度沒有多久。發這個心相當不容易,所以頭一堂課我們「談學佛」。這個題目不但出家人重要,在家學佛也非常重要。第一「佛是什麼」。學佛總得要把這個搞清楚,學佛多年了,佛是什麼都不知道,法是什麼也不知道,這難怪社會上說我們學佛人是迷信,你說是不是迷信?對它沒有搞清楚、沒有搞明白就信了,這個信十足的迷信。我跟大家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,我要不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決定不信它。

  早年學校讀書,尤其在抗戰期間,學校裡教育都告訴我們佛教是迷信,而且我們課本裡頭還有一課孫中山先生破除迷信,在一個寺廟裡把佛像打碎,破除迷信。我們還念過這一課,這一課的印象非常深刻,課文雖然記不得了,印象很深刻。一直到我二十六歲那年,二十歲之後我對於哲學非常的嚮往,二十六歲這年遇到我們同鄉的一位長者,是中國的哲學家,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哲學家,方東美先生。他是桐城人,我是廬江,我們相距,中國的里程講五十里,中國的五十里大概只有二十五公里、三十公里的樣子,所以是很近的鄉親。

  見了面之後,我就非常希望跟他學習,他也很高興,也愛護我們這個晚輩,他大概大我有二十多歲的樣子,是我父親這一輩的人。跟我講哲學概論,從西方康德哲學講起,一直講到東方,講到中國、講到印度,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。我非常的訝異,佛教是迷信,哪來的哲學?老師告訴我:你不懂,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聽這兩句話非常震撼,過去所學的,那我們錯了,錯不知道自己的錯誤。

  我那個時候年輕,我也就向老師請教,我說:老師,你這個佛是從哪裡學來的?這是我們要了解的,我們才能產生信心。老師告訴我,在抗戰期間,他在中央大學教書,那個時候中央大學好像是在重慶,在大後方。他說有段時期他生病,朋友就建議他到峨嵋山去養病。峨嵋山確實非常清靜,山明水秀,養病那是非常好的一個處所。他說他住在山上,山上沒有報紙也沒有雜誌,想看一點東西什麼都看不到,只有佛經。所以在養病那個期間就接觸到佛教的經典,他就拿來看,愈看愈歡喜,才知道佛經裡面有高深的學問。從那個時候之後,可以說一直到老死,從來沒有一天中斷過,天天讀佛經。佛教經典裡面很多精采的句子,他全都能背誦,跟我們講解的時候居然一段一段背誦出來,我們聽到、看到五體投地。

  確確實實我們也接觸過一些出家人,老法師、高僧大德,那跟他比相差遠了。他真正是一個學者,真正是一個讀書人,專門教書,他沒有別的事情。不像我以後跟李炳南老師,李老師還有很多職務,他建了台中蓮社、慈光圖書館、育幼院、養老院還有菩提醫院,雜事很多,不能專心。方老師專心,除了學校固定幾個鐘點課之外,他沒有事情,統統都在讀書,這是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典範。所以我一生學他老人家,我不搞這些事務,專門做學問,專門教學。這五十多年,從我認識方東美先生起,他把佛法介紹給我,我也是鍥而不捨,五十四年了。我出家就開始教佛學院,講經教學到今年四十七年了,所以這裡面的味道我知道,不是過來人他不曉得,確確實實證實了方先生教我的這句話,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

  你既然學佛,首先佛是什麼?我的緣很殊勝,接觸到佛法經典大概一個多月,我就認識了章嘉大師。這是我們佛門一位大德,我親近他三年,也是每個星期單獨給我上一堂課。我們那時候有工作,只有星期天有時間,他給我兩個小時,我看的東西有問題都向他請教,有時候聽他講開示。他第一部教我看的書是《釋迦方誌》、《釋迦譜》,這兩本書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。這個教學確實不同於一般人,也就是首先教你認識釋迦牟尼佛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。這兩本書當時市面上買不到,老師教我找寺廟,大的寺廟裡頭有《大藏經》,到《藏經》裡面去找,找出來了把它抄下來,所以我還抄了這兩部經。

  《釋迦譜》、《釋迦方誌》都是唐朝時候的著作,我們讀了之後對於釋迦牟尼佛佩服得五體投地,同時也真正了解到,佛教的本質是教育,不是宗教,我們這才恍然大悟。你看看我們佛門弟子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,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,自稱為弟子,這就很清楚,師生的關係。宗教裡頭沒有師生關係,宗教裡頭有主奴的關係,天上的主,主宰,人民都是僕人;父子的關係,天上的父,那神是至高無上。我們這佛稱老師,他不是神,他也不是主,他也不是上帝,他是老師,我們是學生,你從這裡細心一想,一點都沒錯。

  後世我們稱寺院叢林的住持、方丈稱他叫和尚。和尚不能隨便稱的,一個道場只有一個和尚,不能有兩個和尚。和尚是什麼?就像學校校長一樣,一個學校只能有一個校長,不能有兩個校長。所以和尚是印度話,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親教師,就是主持教育政策的人,其他跟你上課的這些老師稱阿闍梨。阿闍梨是授課的,就是我們今天像大學的教授,校長才稱和尚;現在是碰到出家人都稱和尚,這是完全錯誤。所以它是教育,我們是學生,這先要搞清楚,認識清楚,你就不會迷信了。

  所以佛是我們的老師,菩薩是我們的學長,他也是佛的學生,他早我們晚,好像我們同學,先後同學;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,我們也是。這裡頭現在很多人都造成了嚴重的誤會,連出家人自己本身都沒有搞清楚,他怎麼能學?通常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都知道拜觀世音菩薩,所以「家家觀世音,戶戶阿彌陀」。殊不知觀音菩薩是代表一個學科,我們學哪一個科目,它不是一個人,它是一個學科。觀音菩薩代表的是慈悲,就是這個課程。那我們今天可以這樣講法,愛的教育,愛的學習,觀音菩薩代表這個。誰是觀音菩薩?誰真正學大慈大悲,救苦救難,這個人就是觀音菩薩,他修學觀音法門。

  地藏菩薩代表孝親尊師,我們中國古時候十三經裡頭有《孝經》,地藏菩薩代表這個科目。你要是學習《孝經》的,那你就是地藏菩薩,你把孝道做出來,發揚光大,自行化他,提倡的是孝道。觀音菩薩代表慈悲,文殊菩薩代表智慧,普賢菩薩代表實踐,說到做到,這中國四大菩薩,大乘四門主要的課程,它是代表這個。所以你要問觀音菩薩到底是男的、是女的?是哪一個?太多了,自古至今學這個法門的統統都是。

  在《華嚴》裡面我們就看出來了,菩薩的階級,就像我們學校念書一樣,一年級、二年級、三年級,總共有多少個年級?五十一個年級。它分五個階段,十信好像是小學,初信、二信、三信、四信,有十個階級,小學,十年級;這上面有十住,好像我們現在講初中,十住,十個階級;再上面有十行,好比是高中;再上去有十迴向,好比是大學;再往上去有十地,好比是研究所;最上去一層的叫等覺,還是學生,還是菩薩,等覺菩薩,那就好比是博士班。畢業之後,這才叫成佛,畢業之後叫妙覺位,那是果位,那不是因位。所以在因位一共五十一個位次。他們的位次高,我們才開始學,我們才是十信裡面初信,一年級,二年級,三年級的學生,他們已經到了大學,到了研究所。所以他們也可以教導我們,學長,也可以做我們的老師。在我們的心目當中,學長也要把他看作老師一樣的看待。這是先把關係搞清楚、搞明白。

  你再看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跡,他的身分是王子,父親是國王,他是長子,繼承王位的,他把王位捨掉了,為什麼?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知道,才曉得釋迦牟尼佛的偉大。他看到世間人民的痛苦,生老病死、求不得、怨憎會、愛別離,他看得很清楚,愛心(佛家講慈悲心)油然而生,怎樣幫助這些苦難眾生,幫助他們離苦得樂?他想得很清楚,這個事情政治不能解決,軍事也不能解決。我們在經典上讀到,釋迦牟尼佛年輕的時候武藝高強,他可以做將軍,他可以做元帥,他知道這個不能解決問題。看看社會上工商業,今天講科學、技術、經濟(經貿)、工商,統統不能解決,這在我們現在社會看得太清楚、太明白。

  釋迦牟尼佛有智慧,能解決的只有一條路,教育。這個跟中國古聖先賢,那個時候佛教沒有傳到中國來,中國在春秋戰國,秦漢的開端,那些學者就提出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釋迦牟尼佛認識到這一點,所以他把王位捨棄,在這個社會上他選擇一個什麼行業?教育,用現在的話說,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。你看他教學的對象,不分國家,不管你是哪一國的人,這心量多大!他要教全世界的人,不是教哪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,不是!他已經超越了國家的界限,超越了種族的界限,不分國籍、不分種族也不分宗教。

  我們知道釋迦出世那個時候,印度是宗教的黃金時代,總共大的宗教就有幾十個派別,小的宗教合起來,經上常講九十六種外道,這都是著名的,九十六種宗教。這裡面一些教徒、傳教師也常常跟釋迦牟尼佛學習,他都收。你們看經典裡面,大乘經典裡面太多了,大家熟悉的《地藏經》。《地藏經》裡面婆羅門女,婆羅門是宗教,世尊沒有叫她改變信仰,了不起!不是說你是婆羅門教,你要放棄,你才來跟我學,不是的,佛是教育,什麼樣的宗教統統都能包容。所以婆羅門,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勝熱婆羅門、看到遍行外道,這都是宗教徒。那個時候的數論、瑜伽,這都是印度非常大的這些宗教,都跟釋迦牟尼佛學習,他統統都收;絕對沒有說你要改變宗教才能跟我學,沒有,教學。

  世尊一生就像孔子一樣,並沒有造成一個派系,連學派都沒有,心地清淨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、沒有妄想,只有一個大慈大悲,真的是救苦救難。佛知道一切苦難從哪裡來的?從錯誤產生的。換句話說,你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,你看錯了、你想錯了、你做錯了,這個錯誤當然有錯誤的後果,那你要承當,這就是苦難;在今天的社會,這種現象尤其明顯。那要怎樣挽救?一定要眾生覺悟。所以佛所教的,他自己所學、所得到的,是究竟覺悟宇宙萬有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這樣的人我們就稱他為佛。覺悟宇宙萬物性相理事因果之人,沒有到究竟,我們就稱他作菩薩。菩薩還不究竟,還不圓滿,那比我們實在是強得太多了,這就是什麼?五十一個階級的菩薩,愈往上去就愈接近圓滿,圓滿的人才稱之為佛。

  而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,這是事實真相,他說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佛法裡頭的平等是從這裡建立的。一切眾生跟證得究竟圓滿果地上的佛陀,智慧平等,德能平等,福報(佛經上講相好,今天講的福報)平等,沒有絲毫差別。現在為什麼不平等,差別這麼大?佛說了,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你看他說得多清楚!因為你有妄想、你有分別、你有執著,所以你自性本有的智慧才華統統被這個障礙掉了。所以佛教人,他非常謙虛,我沒有東西教你,你修行成果了,證得了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那都是你本有的,是你自己本來有的。你怎麼證得?把你這個障礙去掉了,這個障礙就是執著分別妄想,這三樣東西去掉,你的障礙就沒有了。

  所以佛法裡面有學位,也有三個學位,就像我們現在大學裡一樣,它有阿羅漢,阿羅漢相當於學士,有了學位;有碩士,碩士相當菩薩;有佛陀,佛陀相當博士,三個學位。這三個學位標準是怎麼來的?就是這三種障礙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你把執著放下了,對於一切法不再執著了,你就證第一個學位,阿羅漢;你再能進一步,對於一切法,世出世間一切法,不再分別了那你就是菩薩。最高的學位是什麼?連妄想都沒有了。妄想什麼?起心動念,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不起心不動念,這是佛陀。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  那我們想想,佛陀這個學位真是不容易拿到,為什麼?我們眼見色,耳聞聲,自自然然會起心動念,不容易斷掉。不起心不動念,你的心就像止水一樣。像我們看到湖水,風平浪靜,一絲毫波浪都沒有,這個時候湖面就像一面鏡子一樣,四周是山色統統照在這裡面,一點都沒有遺漏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一絲毫波浪沒有。所以他是照見,明瞭,真的明瞭。可是我們凡夫不行,凡夫這個湖面大風大浪。

  你看把心比喻作水,佛的心是靜的,絲毫波浪不起;菩薩的心靜的,但是那個靜的程度比不上佛,菩薩就是有小浪,微波,那個微波甚至於小到我們自己都沒有發覺,它真有;阿羅漢那比菩薩的波浪就又大一點,但是照在外面大致上還很可觀,大風大浪沒有法子照。我們今天是大風大浪,所以心是動的,妄想紛飛,胡思亂想,所以我們的智慧、我們的才藝、我們的福報,統統都被障礙住了。佛明瞭這一點,所以一生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,教什麼?就是教的這些東西,他自己所親證的;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,是你本有的,只要你把心定下來。這個我們要認識,認識他教學的,就是修學、教人的理論跟方法,我們明白了,佩服得五體投地,我們這才肯真正跟他學。

  可是學作佛,學作佛就是學做明白人。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你統統搞清楚、搞明白,這個人就稱之為佛,所以佛是明白人,我們這凡人是糊塗人,就這麼回事情。那學佛先要從做人學起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上講的淨業三福,這是最重要的指導原則,我們千萬不能夠疏忽。佛教人,第一個教你孝順父母,第二個教你尊敬師長,跟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教人完全相同。所以佛法是師道,師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人不孝順父母他怎麼會尊敬師長?尊敬師長為的是什麼?重道,尊師重道!你對你所學的如果不重視,你就學不到東西。

  中國古人常講,我們佛門印光大師在《文鈔》裡頭不知道講多少次,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」。所以一個老師接受一個學生,他看什麼?就看學生對老師恭敬的態度。如果這個學生跟老師見面,是從內心裡面生起的恭敬心,老師曉得這個人可教,孺子可教,他能接受;如果對老師不恭敬,你仔細觀察他,表面上好像恭敬,其實不然。這老師心裡就有數,這個學生是來混的,不是真正來學的,你要是認真去教他沒用,他得不到。他只能夠容納一分,你給他兩分就多餘的,那一分他吸收不進去;真正好學生,他有十分恭敬心,你教他九分,你就對不起他,為什麼?他還可以裝一分。

  老師對學生的觀察,特別是第一次見面,看什麼?看你的誠敬心。不是老師要你對他怎麼恭敬,那這個老師不足以為人師,從這個地方看到你求學的態度,是這麼個道理。他知道他應該怎樣教你,他應該教你多少,這不是取決於老師,取決於我們自己。我們自己的心態跟老師生起共鳴的作用,老師會教我多少,老師用什麼方式來教我。所以《觀經》一開頭就是孝親尊師。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頭一條做人。所以學佛先要學做人,做人基礎的教育在孝敬,這與中國傳統聖賢教育完全相同。

  所以講到教育,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、族群,都比不上中國,中國古聖先賢最懂得教育。這個教育在中國有五千年的經驗,五千年的智慧,五千年的方法,五千年的效果,這還得了!走遍世界找不到第二家,這我們要肯定。中國人今天遭這麼大的災難,真正的原因在哪裡?對於自己祖宗傳統東西失去信心,這才叫最大的悲哀,今天受這麼多苦難。清朝末年許許多多這些中國的學人,捨棄了中國傳統,一昧的去學西方,還提倡全盤西化。現在我們看看西方,如果全盤西化,我們這個國家民族一定會滅亡。西方科技的發展,發展到今天已經走向末路了,他們現在很著急怎樣挽救,就想到什麼?想到中國,想到印度。我們要覺悟,我們要不覺悟那就不應該了。

  中國佛教不依小乘,而以儒道作根基,這一點我們要知道。學佛的同學,將來你經典看多了,你會看到佛在戒經裡面講「佛弟子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佛不承認。你真正要想學,你一定要按照佛陀的指示,它有次序的,學習一定是由淺而深,由近而遠,這是一定的程序。你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錯了,大乘學不到。就好像在學校念書,你不先念小學,再念中學,後念大學,你小學、中學都不念,你就開始念大學,沒有這個道理,你不能成就,你畢不了業。

  但是佛教從後漢明帝永平十年(公元六十七年)傳入中國,這是國家正式派使者(派特使)到西域去求法。摩騰、竺法蘭這兩位大德,帶著佛像、經書來到中國,這是歷史上有記載的。爾後陸陸續續,我們中國有高僧到印度去取經,印度也有高僧到中國來傳教,帶來的典籍都相當豐富,尤其是小乘經論很完整;我們現在《大藏經》裡面的阿含藏,《四阿含》。這些事情方老師都跟我講過,他說《阿含經》翻得不很好,這個句子多半還是印度這些文法,我們念起來很彆扭,就是直譯的不是意譯的,但是相當完整。現在跟南洋,像泰國、緬甸這些小乘國家他們的巴利文《藏經》一對比,這才曉得他們的經典比我們翻譯的大概只多五、六十部的樣子,數量很少。小乘阿含大大小小的經典差不多也有將近三千部,三千部只多出五、六十部,你就曉得我們經典翻譯多麼完整。

  在隋唐的時候,小乘有兩個宗,成實宗、俱舍宗,大乘有八個宗,所以中國有十個宗派。可是到唐朝中葉,這兩個宗就衰了,宋朝以後就沒有了,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中國還有兩個小乘宗派,歷史上的名詞,沒有了。這是什麼原因?中國這些無論在家、出家的,不學小乘就直接學大乘,那不是違背佛的教訓嗎?不然,中國人無論在家出家學佛,沒有不讀孔孟書的,沒有不讀老莊書的,所以中國的孔孟老莊代替了小乘,比小乘經典還要殊勝,這可以在歷史上能夠見到。將近兩千年當中,中國歷代無論在家出家學佛的成就,成績遠遠超過印度。

  到今天問題來了,小乘不學了,儒也不學了,道也不學了,所以天天看到大乘經典,不得其門而入。最近這個世紀成就的人都太少太少了,世紀初還有一些大德,那都是過去有根底。諸位想想看,像虛雲老和尚、諦閑法師、印光法師、太虛法師,這些大德他們有沒有念過儒書?有沒有念過老莊?統統都有。這些人以後,問題真的就來了。這些大德說實在話,教導後學把儒道疏忽了,這樣就造成佛門學習的一個斷層。

  我過去跟李炳南老師學習,老師非常重視儒學,所以每個星期跟我們上一堂課,教漢學。我到台中去的時候,我們用的課本《古文觀止》,十年如一日,每個星期一堂課,《古文觀止》三百多篇,居然全部講完了,一個星期講一篇,長的兩個星期講一篇。那是什麼?幫助我們提高漢文的程度,因為佛教的經典都是古人翻譯的,文字雖然是很淺顯,依舊是文言文,老師教我們的目的在此地,讓我們有能力讀經。到今天我們非常認真的反省,老師疏忽,沒有督導我們在德行上奠定根基,所以縱然文字沒有問題了,文言文可以讀了,依舊不得其門而入。我認真反省,這才這幾年的時候大力提倡,我們要中國傳統教育裡面的德行,這才真正能代替小乘,給大乘做一個基礎。

  大乘佛法始於發菩提心。菩提心就是我們在這二十多年當中常常提示諸位的,「真誠,清淨,平等,正覺,慈悲」,這就是菩提心,所以佛門當中常講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這些大的原理原則我們一定要懂得,一定要能夠掌握住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

  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第四項「大乘始於發菩提心」。菩提心就是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有人問佛教是什麼?佛門裡頭答覆很多,但是最常聽到的,佛教是以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這個答覆非常恰當。慈悲就是愛心,佛教為什麼稱慈悲不稱為愛?怕的是世間人產生混淆不清,愛裡面通常連到是有情,愛情,它有情,情就是迷,所以說盲目的愛。這是世間人觀念當中的,所以佛換個名稱,換做慈悲。慈悲就是說理性的愛不是感情的,理智的,智慧的這種愛就稱之為慈悲,絕對這裡頭不生感情,感情是煩惱。所以慈悲是以智為本,世間愛是以情為本,這兩個不一樣,區別就是在此地。智慧的愛,理性的愛。

  方便是什麼?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要用現在話說,最恰當的方法。把這個慈悲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;在佛的教學上,落實於自己的行持,那就是剛才講的,我們人在這個世間總離不開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這是自己修學的方便。至於教化別人,你一定要懂得觀機,這個人的根性,程度,主觀的環境、客觀的環境,你統統都了解,那麼你教他的那個方法一定非常恰當,他能接受,他能夠學得很好。這在佛門常講上中下三根,這是舉比喻,上根有上根的教學方法,中根有中根的辦法,下根有下根的辦法,不一樣,但是總離不開慈悲。這個慈悲是真誠的關懷,真誠的愛護,真誠的教導。

  中國上古教育就是以愛為中心,這個愛裡面有情、有智,這是我們不能夠不曉得的。中國教育特色就是家庭,所以這個連西方人現在自己也都明白了,中國這個國家、這個群族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綿延五千年,而沒有被消失,主要的原因,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。家庭教育教什麼?就是教愛。所以古時候教學,五倫、八德。從文字上記載,堯舜時間就提倡,政府就設立機構專門來主持教育,教的就是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、夫婦有別、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五千年信守不渝,所以中國是個世界上和平的族群。你看五千年歷史上記載,從來沒有侵犯過別人的領土,從來沒有跟其他國家打過仗。國內是有改朝換代,內部是有戰爭,從來沒有在國際上發生過戰爭,和平的民族。

  為什麼這個民族這麼愛好和平?教出來的,所以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教出來的!這個教學的中心就是這個「親」字。「父子有親」,親就是親愛,從什麼時候看出來?我們前年在日本參加一個會議,日本那邊的同修有不少人跟著我一道,有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她的兒子,四個月,推個小車跟著我,非常可愛的小孩。我就讓跟著我旁邊十幾位這些同學們,我說你們看,你們細心觀察,小孩愛他的父母,父母愛他的兒女,這個時候的愛決定沒有任何條件,天性!你在這個時候能看到,你就看到父子有親。中國教育就是從這個地方延伸出來的。

  教育的目的,是如何把這種親愛永遠保持,一生不會變質,這是教育第一個目的。第二個目的是把這種親愛發揚光大,知道愛他的家庭、愛他的家族、愛他的鄰里鄉黨,愛社會、愛國家、愛世界上所有的人。你看《弟子規》上講,這實際上都是古聖先賢的教誨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。你愛他,你就不會害他,這是中國五千年教育的中心。中國自古以來這個教育教什麼?就教這個。君臣有義,這個親愛用在君臣上就是道義,用在夫婦上就是有別,別是什麼?個別的任務。夫妻結合,這成為一個家庭,家庭裡面最重要的兩樁事,一個是生活,另外一個就是教育下一代。所以古時候男子出外謀生,負責家庭的經濟生活;太太在家裡,她最重要的任務是教兒女,教下一代。你家裡頭下一代有沒有人才出來,我們中國人常講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。無後不是說你家裡頭沒有兒孫,兒孫再多,沒有一個有出息的,沒有一個能夠繼承你的家業,繼承你的道統,那就是無後,這要知道。

  你看現在我們稱家裡面主婦稱「太太」,為什麼稱太太?太太從哪來的?太太這個稱呼的來源,周朝開國的三位婦女,因為她們的名字都有一個「太」字。周文王的母親太任,他的祖母叫太姜,他自己的夫人叫太姒,這三個婦女都是聖賢人。你看看她們教出來的兒女,文王、武王、周公都是聖人。所以太太就是說這個夫人是聖賢、是賢人,確確實實,她能把她的任務圓滿達到。尤其是太任,就是文王的母親,文王的母親怎麼樣教她的兒子?從胎教,懷孕的時候,就是他母親懷文王的時候,她自己非常留意自己的思想行為,端端正正,心沒有邪念;「目不視惡色」,就是難看的東西她不看;「耳不聽淫聲,口不出傲言」。你看看身口意她都能注意到,為什麼?影響胎兒,所以中國胎教就是周文王的母親太任。

  真正是一個負責的好母親,真正懂得愛自己的小孩,從小到大絕不讓他看到、聽到負面的東西,他所看到的、聽到的、接觸到的都是純正無邪,聖人的基礎是這麼教出來的,這所以稱太太。太太是周家這三太,培養出聖賢。這個名稱的來源我們總得要曉得,然後你才曉得夫婦有別,那個差別的任務之重大,比男子的任務大多了。所以後代有聖賢出來,不單是榮宗耀祖,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都托他的福。在今天講全世界都感恩,都沾光,都托福。你說這個夫人她的使命有多大!

  中國人古時候一般家教從什麼時候開始?小孩出生大概三、四天就開始了。周文王厲害,他母親從懷胎就開始教他了,一般把這一層忽略了,但是出生就教。怎麼教法?今天我們講的《弟子規》,《弟子規》不是教科書,是什麼?父母做出來給嬰兒看。他生下來才三、四天,做父母的在這個小孩面前,小孩眼睛張開他會看,耳朵他會聽,父母的言談舉止全是正面的,決定沒有負面的;小孩都看到了、都聽到了,記在心裡頭。這樣天天在薰習,薰習到三年他就很懂事。三歲的小孩就有能力辨別邪正,就有能力辨別是非,他就曉得這是對的,那是錯的,他就知道。所以中國諺語有所謂「三歲看八十」,道理就在此地。

  他從出生下來就接受這個薰習,到三歲,三年的薰習,這諺語所謂的是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,他已經養成習慣了。這三年的教訓完全是父母、家裡的大人(比他大的人)在他面前給他做最好的示範,身教不是言教。中國歷史裡面所記載的,孔融四歲讓梨,他懂事!他就知道長幼有序。一盤梨子,哥哥吃大的,弟弟吃小的,懂事。那就是什麼?從小他就看到是這樣的,聽到是這樣的,接觸到是這樣的,一生都不會改變,所以說「七歲看終身」,你說教育薰修力量多大!

  教育從什麼時候?一定是從出生下來,你要說三、四歲,來不及了,那很難教了。現在你看看不但是中國,看看全世界,小孩一出生下來,誰教他?電視教他。眼睛一睜開,耳朵豎起來,就看到電視。電視裡教他什麼?暴力、色情、殺盜淫妄,他從睜開眼睛那一天起就薰習,所以三四歲、四五歲他就犯罪了。他並不知道他犯罪,他認為這是應當,正常的,都是教出來的,這個問題嚴重。我們今天要認識清楚,今天這個世界社會動亂,有什麼方法能夠把這個動亂化解,把這個動亂平息,恢復到社會安定和平?除了教育沒有第二個辦法,除了中國家教,也沒有第二個辦法。教育裡頭一定要懂得像中國古人這種家教,你才有辦法。

  所以今天整個世界社會的亂象,真的是人人都擔憂,人人都拿不出一套辦法出來。七0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所說「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,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」,他說得沒錯。孔孟學說裡頭最重要的,家教;大乘佛法裡頭最重要的,《十善業道》,這要講清楚、講明白。否則的話,大乘經論浩如煙海,儒家的東西也非常豐富,到哪裡去找?找不到實用的東西,也不知道從哪裡教起。今天到哪裡去找一個像文王的母親?王季的母親?王季是文王的父親,他的母親太姜。文王自己的妃子太姒,是了不起的人,非常有智慧,文王有許多國家大事都跟她商量,賢夫人,而且是非常有智慧。所以中國教些什麼我們要曉得。

  為學之序也有五個,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,最後一個是篤行,要落實!你不落實有什麼用處?可是在中國教學裡頭,小學不是博學,小學是專攻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博學是什麼?博學是在大學。中國古代這個學制有小學、有大學,那時候叫太學,沒有中學。所以它教學方法不一樣,小學著重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,與佛法的方法相同,小學是以德行為主,倫理道德都要在小學培養成。小學大概是從六、七歲到十二歲這個階段,十三歲就上太學。太學裡面廣學多聞,智慧漸漸開了,所以有審問(就是學問),有慎思,有思考,明辨。最後所學一定有所用,你學的東西應用在生活上,應用在工作,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,不是所學非所用。倫理道德是基礎,你所學的東西絕對在應用上不會違背倫理道德,所以中國歷代忠臣孝子多,都是這個教育教出來的。

  中國人講求修身為本,所以修身之要「言忠信,行篤敬」,這是一生不可以違背的。至於自己有些毛病習氣要知道對治,要知道改過,所以提出第一個是「懲忿」,叫忿怒,必須要克制。無論對什麼人,無論很忤逆的事情,不可以發脾氣。這在佛法裡頭也是列入第一個重戒,為什麼?一念瞋恚心起來,百萬障門開,你智慧就沒有了。而且脾氣發作很容易得罪人,如果別人懷恨在心,好了,那你這個冤仇就結下去了,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,很恐怖!你的冤家對頭從哪來的?就是你平常言語態度不謹慎,讓人家起的誤會,誤會愈來愈深,從這來的。

  第二個欲望,欲望一定要遏止,決定不能夠縱欲。五欲六塵的享受適可而止,這種生活欲望愈低愈好,為什麼?不求人,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的學業跟道業。平常時時刻刻念著「遷善改過」,佛法講「斷惡修善」,改過是斷惡,斷惡修善才成就自己的德行,提升自己的境界。處事待人也有兩個原則,「正其誼不謀其利,明其道不計其功」。你看看處事跟一般人相處原則是什麼?道義,決定不能夠離開道義。現在人沒有義只有利,見利忘義,現在人只求自己有功,不講道了,所以今天的社會是功利的社會,道義沒有了。中國自古以來教人道義,輕視功利,這就是和平的基礎。我們連這些都不懂,連這些都做不到,你怎麼能夠學佛?

  接物之要也有兩句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、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。我自己不喜歡的,你就不能加諸別人;自己要是遇到障礙,決定不能夠怨天尤人,應當認真的反省,所以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,這才是解決的方法。今天則不然,行有不得,把所有一切的過失都推給別人,我們今天講推卸責任,這是非常不道德的事情。這種行為在古人,如果遇到這個他就對你疏遠,不敢跟你交朋友,也不敢再用你。所以與人相處事事都要替別人想到。譬如說這平常最容易犯的,我不願意別人用一些粗魯的態度對我,那我就不應該對人粗魯;我不希望別人欺騙我,我就不可以欺騙別人;我希望別人幫助我,那我就時時刻刻要幫助別人,基本的道理。

  認真負責,遇到困難,遇到障礙,不怨天,不尤人,反省總是自己做得不夠圓滿,才會有這樣結果。如果自己反省還沒有過失,你就再認真反省,你去找,務必把自己的毛病習氣發掘出來,把它改正過來,你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。這是儒家基本的原理原則的教誨。我們縱觀歷代的這些大儒,他們一生立功、立德、立言,修身、齊家、治國,都能夠守住這些原則。你再仔細觀察他,這些原理原則在日常生活當中,他怎樣靈活巧妙的運用,那就是佛法講的善巧方便,運用得那麼好,那麼活潑。

  再看佛教育一定是建立在儒家的基礎上,這就是用儒代替小乘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佛教本身以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十願為根本,我們淨宗學院成立就是以這五個科目修學。三福《觀經》裡面所講的,第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是第一條,人天福報。這就是怎樣做一個好人,怎樣做一個善人,怎樣做一個有德行的人,所以這一條我們不採取小乘,我們採取儒道,儒也就夠了。

  第二條有三句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你看這才入佛門。你入佛門佛教你什麼?佛教你三皈,三皈就是把佛法修學最高的原理原則傳授給你,皈是回頭,回頭是岸;依是依靠,三皈依。依靠什麼?依靠三寶,這個三寶就是佛法僧,叫三寶。三寶你要知道,佛教你依靠的是自性三寶,那才真管用!自性三寶就是底下講的三學,那是我們依靠的。佛是自性覺,法是自性正,僧是自性淨,我們自性裡頭本來有覺正淨,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這叫三寶,我們要皈依三寶。

  你看六祖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給大家傳授三皈,他不用「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」,他不是這樣的;他怎麼用?他說皈依覺,皈依正,皈依淨,他是這樣講的,講得更清楚、更明白,不至於產生誤會,說得好。為什麼六祖要這樣說?他跟別人講得不一樣,要這樣說?我們就可想而知,在唐朝那個時候,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,大概這個三皈依就被人誤解了。早年不會,傳久了就會被人產生錯解、誤解了,皈依佛以為就是佛像,皈依法以為就是經典,皈依僧以為就是出家人,這就產生誤會了,而不知道三皈的正義是皈依覺正淨。所以《壇經》裡面六祖講得好,「佛者覺也,法者正也,僧者淨也」。必須要自己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這是佛法教給你最高的修學的原理原則。這個你要懂,這才入佛門,你沒有前面第一福的基礎,你入不了佛門。

  所以現在你受三皈也好,你出家也好,對於佛所教導的你都做不到,原因在哪裡?你沒有第一條,你孝親尊師沒做到。孝親尊師在哪裡?我們今天選擇的,儒家的《弟子規》。你能落實《弟子規》,孝親尊師做到了,你有這個基礎,你才可以學《十善業》。《十善業》落實了,三福第一條你有了。你有了這個基礎,你才可以進入第二條,受持三皈,受持五戒或者菩薩戒,你就能落實,能做到。如果要出家,你有弟子規、十善業的基礎,你還要學習《沙彌律儀》,你才是個出家人;你要不學習《沙彌律儀》,你是假出家人,你不是真出家人,這個要懂。所以現在你們大家發心出家了,你不能不學,你要不學你就欺騙佛菩薩,那用現在不好聽的話說,你是自欺欺人,錯了;我們要非常認真努力來學習。

  與大眾相處,六和。六和佛在經上講得很多,「見和同解」,這是說我們大家在一起生活要建立共識,我們的見解、思想相同,太重要了,團體生活這是最重要的一條。第二「戒和同修」,這個戒就是守法,大家在一起總要有規矩,如果沒有規矩就亂了。所以戒就是規矩,一定要守規矩。第三「身同住、口無諍、意同悅」,我們講法喜充滿,儒家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。「利同均」,利同均就是物質生活要求要平等,沒有特殊,沒有高下,大家都一樣。釋迦牟尼佛在世這一條做得很好,那個時候生活的方式都是去托缽。你看僧團一千多人出去托缽,托缽當然有的人托的飯菜不錯,很好,有的人就很差,甚至於有的人還托不到,佛是決定不許可你托的時候就吃,不可以,你托了之後回來,回來之後怎麼樣?要把所托的飯統統混在一起,平等了,然後大家再分,利和同均。佛的制度好,叫人佩服,沒有話說,這個制度就是現在所講的共產制度。

  所以共產,什麼人能做到共產?佛菩薩,沒有私心的人。佛的世界是共產的,絕對沒有私人財產,絕對沒有個人的欲望、需求,沒有,佛世界是真正共產。你們看《華嚴經》,你們看極樂世界,六道裡頭做不到。六道裡頭為什麼做不到?他有私心,有私心裡頭就有弊端出來,所以六和重要!僧團裡面一定修六和敬,這叫僧團;沒有六和,這不是僧團,佛不承認。

  三學,三學是戒定慧,戒學、定學、慧學。慧學是覺,定學是正,戒學是淨;六根清淨,一塵不染,是戒學,正知正見是定學,覺而不迷是慧學。所以戒定慧就是覺正淨,戒定慧就是佛法僧,叫三寶。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看到這個經題,非常歡喜,為什麼?它戒定慧具足,三學、三寶、三慧統統具足,經題裡頭有「清淨平等覺」,清淨是戒學,平等是定學,覺是慧學,你看戒定慧三學有;清淨是僧寶,平等是法寶,覺是佛寶,三寶具足。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經題非常歡喜。

  菩薩的六度,《華嚴》普賢菩薩的十願,這是我們佛教學習的根本,然後以四悉、四攝為善巧方便。四悉叫四悉檀,檀是檀那,中國話叫布施;悉是普遍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所以這四種中文翻成四悉檀,四種遍施,普遍的布施。「世界悉檀」,布施歡喜,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,這叫世界悉檀;「為人悉檀,對治悉檀,第一義悉檀」,這就是我們把修學方法怎樣普遍的利益一切眾生,是這麼個意思。

  四攝法更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必須要懂得,四攝是「布施,愛語,利行,同事」。所以我常常講,這四攝法是佛教給弟子們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的交際法,現在人講公關法,公共關係法。從小,夫妻你要懂得用四攝法,這個夫妻和合,百年偕老,這一生恩愛不會變質。四攝是關懷。你看四攝裡面布施就是我常常講的,多送禮、多請客,夫妻也有這個必要。先生出門總要帶一點禮物回去,太太出去也要帶一點禮物給先生,雖然很小,情義!禮輕情義重。第二個是愛語,愛語是關懷;第三個是利行,我所作所為必定對你有利益。最後同事,很不容易,我也怕人家誤會,所以同事我統統都是講我們要跟佛,佛怎麼處事待人接物,我們要學佛,跟菩薩同事、跟佛同事,就一點過失都沒有,這是善巧方便。怎麼樣把我們前面這五條根本落實?這是用四悉、四攝善巧方便落實。

  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脩身為本」,「大學」裡頭說的。我們懂得這個原則,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》、《沙彌律儀》從我做起,就是自行化他,我做出樣子出來,別人看到了,他就會受感動。我們這個地方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個人做到,他就能感動一百個人;一千個人裡頭有一百個人做到,一萬個人裡面有一百、二百人做到,全都感染,移風易俗,那個成就不可思議。這是我們的責任。

  最後這一條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社會安定,世界和平,國家今年提倡和諧社會,要從我心行做起,要從我家做起。我這一家不和,還能談世界和平嗎?從我村做起,從我鄉、我鎮做起,我們要把它落實。這就是中國自古以來所講禮義之邦,和諧社會。我們能做好了,自自然然影響其他的國家。尤其今天觀光旅遊、資訊、交通這麼發達,化解世界各種的衝突,促進世界安定和平有指望,不是沒有指望。指望的根源在自己,我要做到,我家要做到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這一課就上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