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對華藏淨宗學會同修開示  (共一集)  2009/2/8 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21-510-0001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大家新年好。這次回來時間也只有一個星期,所以安排七次的講演,講的內容還是接著上次沒講完的賢首國師的《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》。到昨天為止好像講了七堂課,十四個小時,把六個綱目介紹出來,今天才算講到正文,今天是正文的開始。在上次講過一遍,一共講九十六個小時,這次我們得看緣分,也不著急,可以細細的來學習。

  賢首國師這篇文章不算長,是《華嚴經》修學的方法,所以非常重要。那麼大的經典,如何我們能夠契入華嚴境界,這非常的難得他把它歸納為六條,前面三條是看破,後面三條是放下,看破放下。《華嚴》是世尊對法身菩薩講的,不是對凡夫講的。法身菩薩就是天台大師所講的分證即佛,他是真佛,他不是假佛。為什麼還稱他為菩薩?因為他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有斷乾淨。佛法修學的宗旨、修學的目標,學佛的人首先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。《華嚴經》修學目的不是教我們升官發財,不是教我們在六道裡頭搞輪迴,也不是讓我們到天上去享福,那就完全錯了。《華嚴》是教我們回歸自性,換句話說,就是教我們怎麼去作佛,怎樣去證得無上的佛果,這是它的目標。

  這樁事情最重要的就是看破放下。現在算起來是五十八年前,五十八年前剛剛接觸到佛法,我第一次見的出家人是章嘉大師,我向他老人家請教: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,我知道佛法確實是大學問,方老師告訴我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向大師請教,佛法裡面有沒有祕訣讓我們很快就能契入境界?我這問題問得很大。章嘉大師聽到我提這個問題之後沒有說話,他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我們兩個對看半個多鐘點,一句話都沒說。半個鐘點之後,他很慢,慢吞吞的說六個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沒有我這麼快,我的速度很快。這樁事情我差不多到二十年之後才真正懂得,這麼簡單的六個字,何必要等半個小時才說?我一問他馬上回答我就可以了。二十多年之後才明白一樁事情,是什麼?人心浮氣躁,不要跟他講話,為什麼?他聽不進去,這個耳朵進去,那個耳朵出去,必須把你的情緒完全穩定下來,所以那半個小時是修定。我們年輕人心浮氣躁,他看得出來,所以問題提得很好,也是好問題,要用半個小時讓我心整個定下來,他才開口,叫你一生都不會忘記,你會認真努力去幹,這個太難得!我這一生遇到不少老師,章嘉大師很特殊,你有一點浮動,他不跟你講話。

  現在我們在國際上,中國我接觸得少,外國接觸比較多一點,在大學裡、研究所裡看那些學生,個個都是心浮氣躁,比我嚴重多了。所以你就想到現在的學術大幅度下降,一代不如一代,原因是什麼?沒有傳人,不是說沒有傳道的老師,是沒有接受傳道的學生,個個都是心浮氣躁,心不在焉,對老師也不尊重,這就難了。我們要想真正承傳古聖先賢的大道,真正接受佛法,想在佛法裡頭有成就,你就不能不依照這千萬年祖宗的老規矩,就是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戒是什麼?規矩。所有規矩的根本就是孝順父母、奉事師長,這是規矩的根;不孝親、不尊師,佛菩薩來教你,你都無法接受,你不是法器,所以淨業三福,把這兩句擺在最前面。中國傳統的學術在世界上可以說是最優秀的,哪個國家族群都找不到像中國這樣的東西,為什麼?老祖宗所傳的學術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這就高明,所以跟佛法可以說是一鼻孔出氣,佛法完全是自性流露。

  說穿了與學不學沒關係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是學,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知識分子,知識分子應該怎樣契入佛境界,佛境界就是回歸自性,知識分子好學求學,所謂有知識的欲望、有好學的欲望,所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年幼的時候就好學,而且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參學。那個時代高僧大德,印度是宗教之國,學派裡面的高人他去親近、他去拜訪,向他們學習,叫尋師訪友,學了十二年,十九歲開始學到三十歲,三十歲成就了。怎麼成就的?我們在想像當中就明白,世尊的身分特殊,王子的身分,聰明好學,你說哪個老師不喜歡這樣的學生!這個學生具足孝親尊師,每個老師都想把自己的東西傳給他,所以他十二年學的東西可多了。古印度無論是宗教還是學術都重視禪定,這在世界上也很少有,這是個特色,注重禪定。佛經裡面講的四禪八定,這不是佛教的,四禪八定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,宗教、學術普遍都學,沒有人不學四禪八定。得到定功的淺深當然不一樣,有得到淺,有得到深,那是個人根性、個人的功力不相同,總而言之都有一點定功。

  得定,我們現在知道,空間維次突破了,所以六道裡面的情形他瞭如指掌,他太清楚了。定中是現量境界,你親眼看到的、你親耳聽到的、你接觸到的,這不是推想,不是靈媒附身,不是的,是你親自見到的,這是最可靠的,這是現量境界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現量,定中也是現量,它不是比量,它不是推理。可是六道怎麼來的?為什麼會有六道?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?這個問題當時宗教裡頭不能解答,學術界裡頭也不能解答,我們要懂得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真正的意思在哪裡,我們才學得到。所以他放棄了,十二年都學了,再沒老師,就不學了,到恆河邊上找棵大樹,在大樹底下入定,畢缽羅樹。他在這個樹下開悟了,以後就叫它做菩提樹,就不叫它做畢缽羅樹,叫菩提樹。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,大徹大悟,見性成佛,他證到了。

  這就是說明過去十二年所學的,用現在的話說是知識、學識,釋迦牟尼佛學識、知識很豐富,他學得很多,不是智慧,佛法要求的不是知識,要智慧。智慧比知識就高了,智慧開了之後,知識全都融會在裡面,就是知識裡面沒有智慧,智慧裡面有圓滿的知識,這要知道。佛法講的,一經通一切經通,這是什麼?智慧,每部經都能幫助你開悟,開悟之後你全都通達了,你沒有障礙。知識是要求,尋師訪友是要去求的;智慧不要,智慧不用求,智慧只要放下,就是你能看破放下,智慧就現前。看破是什麼?了解事實真相;放下是什麼?放下妄想分別執著。大乘教裡面常講「見思煩惱」,見思煩惱就是執著,「塵沙煩惱」就是分別,「無明煩惱」就叫妄想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名詞是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大乘教裡面講的叫三種煩惱: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,名詞不一樣,意思完全相同。

  這個東西要放下,為什麼?自性裡頭沒有,沒有這個東西。可是沒有,現在有,有它就產生障礙,障礙你見性,把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德相扭曲,就產生變化。有這三樣東西,我們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變成煩惱,本有的德能變成業障,本有的相好變成六道三途,變質了。不是不起作用,還是起作用,起的作用給扭曲了,好的受用沒有了,有苦難的受用,這是迷悟不同。世尊示現的密義我們要能體會到,然後在現實環境裡面學什麼?學放下,學不分別、學不執著。學不打妄想是學不到的,妄想肯定斷不了,那個太高,妄想斷你就成佛了,你成不了佛。分別執著斷掉,你是菩薩,沒有到佛果的位次,我們能做到菩薩就不錯了,煩惱也就解決得差不多,六道沒有了。所以執著放下,六道輪迴就沒有,那你就進入四聖法界。四聖法界是娑婆世界的方便有餘土,六道是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。我們如何能夠出離凡聖同居土、出離六道輪迴,提升到方便有餘土?六道裡面有善惡,方便土裡頭沒有善惡,它有染淨,它是淨土,因為他沒有執著,分別也很淡薄,所以心地清淨。

  我們念佛人,你看《無量壽經》的經題,好,修行的宗要就在經題上,淨宗修什麼?修「清淨平等覺」,就這五個字,心淨則佛土淨,得清淨心,決定生極樂世界,心淨則國土淨,這是真正取得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一個條件。你心裡頭有執著,不清淨。執著我們再說得具體一點,見思煩惱裡面,五種見惑就不清淨,五種見惑裡頭第一個「身見」,執著身是我,這就不清淨。大乘教裡面,諸佛菩薩苦口婆心大慈大悲不斷的在教導我們,身是假的,不是真的,目的是什麼?目的不是說不要這個身,不要執著這個身就對了。你只要不執著,這個身不礙事,妄不礙真,真也不礙妄,真妄圓融。現在我們為什麼不圓融?你執著這個身是我,因為有執著就不圓融。執著放下就圓融,就跟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沒有兩樣。在這個世間遊戲神通,得大自在,環境好,很好,環境不好也很好,他不執著。你有執著,你就有好壞的感受;不執著,好壞感受都沒有,平等受,心地是清淨的,平等。

  修清淨平等覺,果報也是經題上的,大乘,大乘是智慧,清淨心生智慧,清淨心的果報是大乘;平等心的果報是無量壽;覺的果是莊嚴,你看經題上面一句,「大乘無量壽莊嚴」,那是果,是極樂世界。如果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人人都修清淨平等覺,這個世界馬上就變成極樂世界,跟阿彌陀佛的淨土沒有兩樣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我們都想清淨平等覺,大乘無量壽莊嚴就現前了。所以真的懂得這個道理,能夠如法修行,這個世間什麼災難都沒有了。現在這種危機、那個危機,危機可多了,怎麼來的?妄想分別執著想出來的。你看從前古時候,你去念念古書,哪個書本上有什麼危機?沒聽說過這個名詞,現在人很會打妄想,想出這些名詞出來。有這個念頭,就有這事相,境界相它就現出來。所以道理一定要懂,這是佛法的奧妙,叫華嚴奧旨。

  這樣我們明瞭了,我們知識可不可以學?可以學,不要執著;不學也行,不礙事。你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為我們示現沒學,智慧開了,怎麼開的?放下就開了,可見得這個東西與學不學沒關係。釋迦牟尼佛學了十二年,最後還是放下,如果不放下,他就開不了悟,為什麼?那叫所知障!他學了那麼多東西,所知障礙他開悟,必須放下才能開悟,你不放下,你開不了悟。障有兩種,煩惱是障,所知也是障。所以古德常常教我們「知事少時煩惱少」,知事不要太多,太多你煩惱就多,「識人多處是非多」,說得好。智慧開的時候,沒有學過的東西,你一看就明瞭、一聽就明瞭、一接觸就明瞭,這是惠能大師給我們示現的。你看《壇經》裡面,第一品是敘說能大師的傳記,我們從記載裡面看出來他不認識字,沒念過書,砍柴維生,樵夫。現在這個社會看不到,沒有樵夫,抗戰時候還有,因為城市裡面沒有自來水、沒有電燈、沒有電,抗戰時候沒有,每家煮飯還是燒柴,自己又不能上山去砍柴,所以專門有砍柴挑到城裡面來賣的,這叫樵夫;有專門去挑水的到城市裡面賣水,一擔一擔的賣水。現在這個行業沒有了,現在用電、用瓦斯。

  他沒有讀過書,不認識字,學佛之後雖然在黃梅住八個月,還是幹他的本行,五祖分配他的工作是破柴、舂米,幹本行幹了八個月。禪堂沒去過,講堂也沒有去過,這個事情我們要了解,他靠的是什麼?靠的是清淨平等覺,他就修這個。清淨平等覺,破柴可以修,舂米可以修,不一定在講堂上、禪堂,不一定,哪都可以修,日常生活當中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。所以他聽神秀大師那首偈,別人念的時候他聽到,他一聽就曉得那是知識分子做的,不是開悟人做的,他就把他偈子改掉。改掉,五祖就肯定,雖肯定,不說,為什麼不說?同行相忌,有嫉妒障礙發生,這是老師對學生的愛護,好加以保護。半夜三更召見他,給他講《金剛經》,肯定沒有書本,他不認識字,怎麼拿書本!他肯定沒有書本,講大意。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豁然大悟,把他自己見性那個境界說出來,這個不容易。

  你明心見性,性是什麼?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明心見性,性是什麼樣子,釋迦牟尼佛說出來了,定中說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所以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是釋迦牟尼佛明心見性的報告,就是賢首國師《華嚴奧旨》裡面講的第一條,「自性清淨圓明體」。釋迦牟尼佛講一部《大方廣佛華嚴》,六祖惠能大師講二十個字,那二十個字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》,展開來就是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濃縮起來就是二十個字,不增不減。他頭一句講的是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,何期自性是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是清淨的,現在還是清淨的,本自清淨。第二句「本不生滅」,它不生不滅,所以它不是有為法。「本自具足」,本自具足就是《華嚴經》上佛所講的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一切眾生跟如來是同樣的智慧、同樣的德行、同樣的才藝、同樣的相好,相好我們中國人講福報,平等的,沒有差別,本自具足。虛空法界本自具足,它具足,它不現。「本不動搖」,你的真心從來沒動過,這是自性本定,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首楞嚴大定」是自性本定,這個不是修來的,放下就現前。

  末後一句「能生萬法」,能生萬法跟第三句的本自具足是隱現不同,不現相的時候是本自具足,現相的時候是能生萬法,一個隱,一個顯。像我們看電視,隱的時候,我們電視頻道沒打開,電視上什麼都沒有,你不能說它沒有東西,你一按它就出來。能生萬法是把頻道打開,它現前了。這兩句是一隱一顯,所以說,不顯的時候你不能說它沒有,顯的時候你不能說它有,那是假相,隱現都不可得,都不能夠執著。你看他這五句話二十個字,釋迦牟尼佛講的是《大方廣佛華嚴》,我們現在講了四千多個小時,五分之一還不到。如果像這樣細講的話,《華嚴經》講完的話還需要兩萬個小時,你說世界上哪個大學有一門課程用二萬四千個小時的?一部經。實際上二萬四千個小時是略說,細說說不盡,這就是自性圓滿的功德。

  怎麼樣能進去?那就是章嘉大師說的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我們現在是初學,初學要先看破後放下,你才能入門,否則的話,你入不了門。我們的看破實在講,沒有辦法徹底看破,只可以說是把分別執著淡化,所謂是看得淡一點,不要把名利看太重,名利看淡一點,五欲六塵享受看淡一點。什麼東西都能看淡一點,你的智慧就透一點,你才能入門。如果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很嚴重的話,入不了門,佛法學得再多,甚至於你講經講得天花亂墜,沒用處,你的煩惱習氣很重。六道輪迴牽引你到哪一道是煩惱習氣牽引著你走,不是別的。所以這個東西很麻煩,能夠淡化一點,知足常樂,得到少許就滿足、就夠了。記住古人一句金玉良言,「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無事」,我們是幹哪一行的,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,不要干涉別人,然後各個行業互助合作,這個世界多美好,不要干預別人,把自己本分做好。

  我們出家了,這也是個行業,我這個行業是章嘉大師替我選的。我很聽話,他給我選,我就接受了,而且還教我一個原則,他教我出家學釋迦牟尼佛。然後附帶告訴我,你發這個心,你不要去找老師。我說不找老師,那怎麼出家法?他說你去找一個老和尚,想做他的徒弟,他要不答應、不要你,你是不是很難過?我說是,那怎麼辦?求感應,求佛菩薩。所以我就聽他的話,我求佛菩薩、求感應。法師來找我,知道我很想出家,他來找我,兩個月當中找九次,我看他的心很誠,所以我就出家,找我三次不會答應的,來找九次。我就提出條件,我說我出家研究經教,不做經懺佛事,不做法會。統統都答應,我才幹,他不答應,那就不行。而且那時候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,跟寺廟裡頭講好了,我一個月要到台中住一個星期,往返路費寺院要給我,所以我是有很多條件出家的。可是變化很大,寺廟裡給我這麼優厚的條件大概只有兩年就變了,就不答應,一定要逼著我放棄學經教,要求我去做經懺佛事。我說這不是我出家的目的,沒有辦法,只得離開寺院,沒有寺院可以住。

  跟李老師有好處,也有不好處,不好處是什麼?以後寺院都不收我,人家說什麼?這是四寶的徒弟。他們說李炳老是四寶,我們說三寶,這四寶,四寶的徒弟不收他,招待吃一餐飯可以,在寺院裡掛單就不可能,所以很辛苦!如果不是韓館長收留我、幫助我,我們這條路就走人,那時候被逼著只有兩條路,一個就是去趕經懺,另外一個就還俗,沒法子,這是當時的處境。韓館長是我講經時候的聽眾,東北人很講義氣,所以她就告訴我,她家是個獨立的小房子,兩層樓,台北,她還有多一個房間可以讓我住。她替我租地方講經、借地方講經,讓我講經不中斷,我在她家住了十七年。她那時候找我,我帶她到台中見李老師,問李老師這個方法可不可以,李老師答應了。十七年之後才有景美圖書館,我們才有一個小道場。我一生當中沒有道場,因為釋迦牟尼佛一生沒道場,章嘉大師要我學釋迦牟尼佛,不要搞道場。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比我還辛苦,我還有個房子住,他沒房子住,住在樹底下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四十九年,真不容易!所以我們常常想到世尊,自己就很安慰,我的生活比他好。

  你看看世尊當年講經在大樹底下,人數也不少,常隨弟子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這是常隨弟子,還有一些在家眾來聽經的。我們想到世尊的音聲了不得,我們現在用擴音器,他不需要。我們想世尊當年在世講經的時候,通常至少我估計常隨眾是一半,臨時來的是一半,至少有兩千多人,他不要麥克風,大會的時候有一萬多人,你說他的身體多好,不需要擴音器。而且還有特殊的辯才,「佛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」,來自不同地方的語言不同,聽佛講經都是自己的語言,中國人聽,他講中國話;美國人聽,他講的是美國話,這個奇妙,你不用翻譯。這個能力只要我們見性就恢復了,這是本能,一點都不稀奇。

  我們就曉得,我們這種能力是被妄想分別執著給障礙住,這個東西去掉之後,本能就恢復,你說法,什麼人他都聽得懂,聽的是他自己的語言。不但人,畜生都聽懂,鬼道也聽懂,九法界的眾生他都能聽得懂,佛說法就這麼厲害,不需要翻譯。所以你就想到,佛有這麼好的身體,這麼樣的大自在,這麼多的智慧德能,原來放下就是!所以佛對眾生看法是平等的,只是什麼?只是你是帶妄想分別執著的佛,你是佛,不是別人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。所以佛法是真平等,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是,什麼時候放下,什麼時候成佛。惠能大師給我們表演頓悟,頓悟是一下就放下;善財童子在《華嚴經》給我們表演的是漸悟,一點一點放,放一點就提升一層,再放一點又提升一層,五十三參是做五十三次放下,這叫真正的佛法。

  現在這個世間是亂世,居住在這個世間的人非常辛苦,對我們學佛的來說,好事不是壞事。我們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頭,受盡辛苦,激發道心,一定要認真努力跟著佛學習。佛陀的教學在一般宣傳裡面所提出來的是離苦得樂、破迷開悟、轉凡成聖,都有階層。怎麼樣離苦得樂?斷惡修善你就離苦得樂,真的能夠斷惡修善,善的標準是十善業道,念念心行都跟十善業道相應,你決定不墮三惡道,而且你決定可以改善你現在生活環境。袁了凡先生是好榜樣,你們看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》,都是好榜樣,那都是斷惡修善,什麼危機都沒有,都化解掉了。有這個基礎再向上提升一層,就是破迷開悟,破迷開悟是脫離六道進入方便有餘土,就是提升到四聖法界,那是破迷開悟。到最後能夠把妄想也放下,妄想是什麼?是起心動念,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、不動念,就轉凡成聖,十法界沒有了,一真法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現前。生到那個地方,證得法身,這可以說圓滿了。雖然說圓滿,大乘教裡面《華嚴經》上還是把他說為不究竟,為什麼不究竟?習氣沒斷掉,事相上確實沒有,習氣!

  所以你看看證悟的次第,阿羅漢是把見思煩惱斷掉,就是不執著,生四聖法界的聲聞法界,見思煩惱雖然是斷了,見思煩惱的習氣在,聲聞法界裡面他有見思習氣,有執著的習氣。習氣斷掉,習氣沒有了,他就又提升一層,緣覺,就是辟支佛,他提升到緣覺法界。所以緣覺沒習氣,見思煩惱習氣沒有了,有塵沙煩惱,就是他有分別,執著沒有、執著習氣沒有,他有分別。所以能把分別斷掉,他又提升一級,菩薩,菩薩沒有分別,有分別習氣。分別習氣再斷掉,他升到最上層第四層,佛,十法界裡面的佛,沒有分別的習氣,但是他有起心動念,這是最微細的煩惱,叫無明煩惱。不起心、不動念,無明煩惱斷掉,十法界沒有了,他到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裡頭有無明的習氣,無明的習氣不好斷,不像前面,前面就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的習氣好斷,無明習氣難斷。無明習氣沒有方法斷,所以到那個境界叫無功用道,你想用什麼方法,你就又起心動念。所以他不能起心動念,他沒有方法,那怎麼?長時間讓它自自然然沒有。需要多長時間?經典上講三大阿僧祇劫,在這麼長的時間,無明完全沒有了。

  完全沒有給諸位說,實報莊嚴土也沒有了,剩下來的是什麼?剩下來的是常寂光,那是真的,純真無妄。常寂光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,這個圓明體就是自性,自性裡頭沒有物質現象,也沒有精神現象,所以精神現象、物質現象全是假的。知道是假的就看破了,我們不是自己有能力看破,是因為親近佛菩薩,常常讀誦經典,從經典裡面知道。知道也行,知道之後,不再執著,那就對了,我們就能得受用。只要放下,煩惱就沒有了,別人毀謗我、侮辱我,假的,你生什麼煩惱!你就不氣憤了。如果你要當真,氣了多少天氣消不了,把自己身體都氣壞,你不是冤枉?沒有這個事情!他認為有,我知道沒有,我知道是假的。所以看淡了,日子很好過,看淡了,智慧也就漸漸增長,這是真正覺悟。就在日常生活當中、工作當中、處事待人接物當中,放下執著、放下分別就對了,那是真正的佛弟子,老實念佛,沒有一個不生淨土。淨土的殊勝是十方世界裡頭找不到的,所以這個機會別錯過,你就真正是有智慧、有福德的人;這個機會錯過了,那你很冤枉。這個機會不容易遇到,百千萬劫難遭遇,彭際清居士講,「無量劫來希有難逢」,我們遇到,決定不空過,什麼都可以放下,阿彌陀佛抓住就行了。

  我今天跟大家的談話,我想就可以了,每天講經都可以在網路、在衛星上,都能夠在一起學習。現在有好處,從前沒有這些高科技的工具,講經受很大的侷限,我們是凡夫,沒有辦法跟佛比,現在有這個工具,幫很大的忙,但是還是比不上佛。佛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,現在我們知道,就像無線電廣播,遍法界虛空界的眾生都聽得到,都能收到。我們這個機器還不行,這個機器現在只能覆蓋地球,別的星球就達不到,還是佛的本事大,我們科技比不上他。好,謝謝大家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