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佛教與社會—與災苦共處 華嚴經的智慧  (共一集)  2008/9/1 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  檔名:21-475-0001

  尊敬的潘校長,諸位大德,諸位同學,大家晚上好。今天是我第二次來到學校,跟同學們、跟大家見面,這次場地比上次大得很多,上次在一個小教室。今天給我的題目,是「與災苦共處,華嚴經的智慧」,這個題目可以說是在現前全世界,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,災難太多了,社會的動亂、人心不安。這個狀況對於世出世法的建立,都產生了障礙,所以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都必須建立在和諧的環境當中,它才能夠長成。題目很大,這災難從哪裡來的?在佛法它要從根本講起,從根本講起就要很長的時間,今天我們只有一個半小時,所以我們只能夠提綱挈領跟同學們做報告。首先我們要認識佛教,佛教在目前的社會,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五類,就是五個不同的形式,都掛上佛教的招牌。第一個是宗教的佛教,佛教它不是宗教,現在變成宗教,你不能不承認它是宗教。第二個是學術的宗教,佛教的經典走進了大學,全世界許多大學哲學系裡面都有佛經的課程,我過去也教過這些功課,但是變成學術。第三種是最近才能看到的,變成旅遊的宗教,佛教是什麼?佛教搞旅遊,搞觀光旅遊,這是一種新形的形態。第四種是邪教的宗教,這是打著佛教的招牌,實際上對社會是不利的,對眾生是有傷害的邪教。第五種是傳統的佛教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幹些什麼,我們必須要認識。所以我們學習,要跟釋迦牟尼佛學。那是什麼?用現在的話,它是教育的佛教,佛教是佛陀的教育,這個一定認清楚。

  我們通常對他尊稱稱為世尊,這是世間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稱為世尊。我們讀他的歷史,知道他是王子出身,他的父親在當時是迦毘羅衛國的國王,他也是王位的繼承人。他十九歲離開了家庭,出去求學,現在用求學,佛教的名詞叫參學,這去學習,學了十二年,十九歲到三十歲。我們知道當時印度的學術,特別是宗教與哲學,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有很輝煌的成就。他的身分特殊,王子出身,聰明好學,由此可知,當時學術界、宗教界這些大德他統統都見過,都向他們學習過,他十二年的學習。古印度無論是學術、是宗教,他們非常重視禪定的修學。今天佛教經典裡面所講的「四禪八定」,要知道這不是佛教創的,四禪八定是古婆羅門教他們修學的重心。在禪定裡面就突破了空間維次,所以對六道的狀況他們講得很詳細,為什麼?禪定當中見到了。他上面可以能夠見到二十八層天,下面可以到阿鼻地獄,對六道的障礙沒有了。無論是宗教的大師、或者是學術界的這些大德他都有這功夫,所以他這是普遍大家都肯定的、都信仰的。這不是一種學說、不是迷信,你修禪定你就看到,哪個人修哪個人都能看到。所以在印度是普遍都肯定、都承認的。

  在我們想像,一個好學的人總得追根究柢,這六道知道了,看清楚了、看明白了,六道從哪裡來的?為什麼會有六道?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?這個問題在當時印度學術也好、宗教也好,都沒有法子解答。我們相信年輕的世尊,他一定是追根究柢,所以他學了十二年之後,再沒有老師,找不到指導老師,他到恆河邊上,找一棵大樹下面去入定,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,讓自己入更深的禪定。這一放下就大徹大悟,就明心見性,見性叫成佛,佛是印度可以說是學位的名稱,學位是佛陀。就像我們中國人講的聖人,我們中國人講超凡入聖,在印度就是成佛,證得的佛果,菩薩這第二個學位,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,像現在大學博士、碩士、學士,佛是博士。他們所得到的,實際上就是講放下,真的,與學、不學沒什麼大關係。你看以後佛在大乘經上常常告訴我們,放下執著,對世間、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,你放下了,你就得正覺,就成正覺,這個名稱就叫阿羅漢,這是最低的一個學位;如果再放下分別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,這就是菩薩;最後能夠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就完全回歸自性,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,這就叫成佛。

  很難得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實驗,他說我們之不能見性,原因沒有別的,就是你有煩惱、你有執著,這放下就行了。在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現,也示現,惠能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,一天經也沒有學過、也沒有聽過。你看黃梅傳法的時候,五祖忍和尚半夜召見他,給他講《金剛經》大意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萬緣放下,他就證得了。他那個證得跟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所證得,同一個境界。釋迦牟尼佛證得之後,把他證得的境界講給我們聽,他講得很詳細,全講出來了,就是現在我們所學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那就是他圓滿證得的境界。六祖惠能大師證得的時候他只講了五句,那個五句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這很簡單濃縮。那你就曉得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講什麼?惠能大師證得的時候他說的五句話,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本不生滅,本自具足,本無動搖,能生萬法」,他這五句就是《華嚴經》的內容,就是《華嚴經》的綱要。細說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》,《大方廣佛華嚴》一濃縮就這五句話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沒有絲毫保留,全部說出來了。

  所以證得之後,才真正把宇宙的起源明白了,這宇宙怎麼來的、世界怎麼來的、生命的起源,這個生命不是別人的生命是自己,就是我自己從哪裡來的。所以佛法講依報、正報,依報是什麼?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,我們的宇宙是我們依靠生存的;正報是自己,不是別人,各人有各人的正報。那別的人跟我是什麼關係?是我生活環境裡面的人事關係,所以其他的人還是我的依報。依報裡面有有情眾生、有無情眾生,無情眾生是物質環境,有情眾生是人事環境。所以佛家講正報,一定要知道正報是講自己,就說諸佛菩薩都是我的依報,我自己是正報。我從哪裡來的?大乘禪宗裡面常常講的,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那是我自己從哪來的,這兩個問題講清楚、講明白了。所以我們講怎麼樣跟災難共處、化解災難,一定要曉得這個根,就是我跟宇宙從哪裡來的,這實在講是同源的。這就講到性,講自性、或者是法性、或者是本性都行。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千萬年前老祖宗,就知道了,跟我們講人性本善!佛給我們講的是人性本覺,覺就是善,迷了就不善,覺了就是善,所以一個意思。

  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的,大概是四千五百年,從黃帝的時候才有文字。黃帝之前古聖先賢沒文字,沒有文字一定有口傳,世世代代傳下來。所以到孔夫子才集大成,把古聖先賢的教誨用文字記錄下來傳給後世,所以這是集大成者。夫子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,你看他老人家一生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這兩句話太難得!這是他自己一生成就的祕訣,你看他對於古聖先賢東西,他相信,絕對不懷疑。現在我們學了外國人,外國人做學問頭一個教懷疑,這是跟我們恰恰相反,我們這一懷疑,把老祖宗東西一懷疑,災難就來了,所以災難是這麼來的。你曉得災難來源是什麼,你然後才曉得怎樣去化解災難、怎樣與災難共處。所以把老祖宗的懷疑了,懷疑之後然後求證,能不能證得?決定不能。為什麼不能?懷疑是障礙,決定不能見性。你清淨心當中只要有懷疑,你心不清淨,你再去求證你沒有辦法脫離心意識。也就是說你的記憶、你的理解、你的推論,這全是意識裡頭事情,這妄心裡頭不是真心,真心裡面什麼都沒有。

  所以能大師頭一個講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,所以有懷疑、有煩惱、有許多知識這是障礙。世尊給我們示現的,他出去學了十二年,十二年所學的東西是知識,知識要不肯放下就變成所知障。兩種障礙一個是煩惱障,煩惱是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、名聞利養,這是障礙,你不能見性,你回不到原點;你知識太多的時候,你放不下就變成所知障,也產生了障礙。所以講這兩大類的障礙,障礙我們不能見性。如果我們對古聖先賢東西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,你這障礙就沒有了。所以叫你放下,這放下比什麼都重要,放下之後你自性就現前了。自性裡面有圓滿的智慧,就是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才藝、無量相好、無量的福報一絲毫欠缺都沒有。這就什麼?就成佛的境界。這是佛法跟世間教學的不相同,目標不一樣,方法也不一樣,所以只有信而好古。夫子一生沒有創造、沒有發明,他都述而不作;他所學的、所修的、所教的、所傳的,全是古聖先賢的教誨,這就難得了。中國古代的教育,中國人非常重視教育,教什麼?教倫理、教道德、教因果,這是基礎。這三樣東西是普及教育、全民教育,所以它社會祥和、社會安定和諧,他是這樣教出來的。為什麼?人要懂得倫理道德他不會造惡,羞於作惡、恥於作惡,不願意作惡,他懂得因果不敢作惡。人人都懂得斷惡修善,這個世界多美好!跟佛經上講的極樂世界、《華嚴》上講的華藏世界,沒有兩樣。

  我們通過這麼多年的學習,超過半個世紀,我們能相信,沒有懷疑,我們能夠肯定,我們這個地球上跟極樂世界、跟華藏世界,決定沒有兩樣。那為什麼人家那個環境那麼好,我們這個地方災難這麼多?你就想到佛給我們說的,他們那個世界是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」,心善,所有境界都變善,為什麼?境隨心轉,他都是善。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是造惡造到極處,我們的人心不善、言行不善,所以外面環境跟著也就變成不善了,這道理在此地。那化解災難我們就明白,從哪裡化解起?還是從意識、從意念,我們如果果然能夠轉惡為善、轉迷為悟、轉凡為聖,這問題全解決了。所以解決問題不在外面,是在內心,佛學這稱為內學,佛法稱為內典,它是向內求,不是向外求,這是一定要懂得自性,我們求的是明心見性。性是一體,這在哲學裡面講,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,本體是一個,無量無邊的世界,依正莊嚴都是從這個地方生的。所以性在佛法裡面講,它是永恆不變的意思,上到諸佛如來,下到微細的生物,品類雖然非常之多,莫不本乎一性,都是這個性變現的。迷了,你就看到生死的現象,看到災難的現象;悟了的時候就叫做涅槃,涅槃是什麼意思?涅槃是梵語,不生不滅,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滅。迷悟雖殊,其性本一,這是我們首先要肯定、要認識的。

  宇宙怎麼來的?生命怎麼來的?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,體是清淨的,它沒有物質,也沒有精神,所以心法、色法統統沒有。但是色法、心法都是從它變現的,所以能大師最後一句話「能生萬法」。這萬法怎麼生的?現在的話講波動,自性是不動的,突然它產生了波動,這個波動就是一念不覺,而有無明。你不要去問為什麼會有一念?為什麼會不覺?那你就迷上加迷了,你就走錯路了。應該怎麼對付它?它雖然起了波動,不要去理它,不要放在心上,什麼事都沒有,所以天下太平。但是這一動它就現相,不動就不現相,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。自性是什麼?自性就像電視的屏幕,你看它什麼都沒有,它是清淨的,它不生不滅。它具足萬法,你不能說它沒有,你頻道一打開,你看色相它就現前,頻道關掉它什麼都沒有了,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領悟到,這些現相的事實。所以不開屏幕的時候,不能說它沒有影像,它能夠收到全世界幾百個頻道,你沒有看到它,它有,它隱它不現。你按鈕一按它就現前,你按哪個鈕就哪個頻道現前,就能生萬法,這一按鈕就能生萬法;所以沒有按鈕的時候,那它就是本自清淨。佛法講隱現不同,有波動的時候它就現,沒有波動的時候它就隱,隱現不同。

  它現的相,佛說這個現相叫妙有,它有相,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。屏幕是真空,真空不空,它能現相;妙有非有,雖現的相這相是假相,不是真的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我們的錯誤就是把這個現相以為是真的,在這裡面什麼?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這就變質了。變成什麼?變成十法界了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這麼來的。所以一定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,曉得什麼?相有性空。性是屏幕,相就是像電視裡面,我們接收到的這些色相、這些資訊;事有理無,你要把性相認清楚。《心經》大家念得很多,大家念得很熟,《心經》告訴我們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」。色就是物質現象,心就是精神現象,物質現象、精神現象都是從自性裡變現出來的。你了解它真相,你就不要去分別執著,你盡情你可以享受,可是你不能夠起個念頭、起個妄想,我要控制它、我要想得到,它這就錯了,決定得不到。連我們的身體得不到,身體是什麼?剎那生滅。佛家講人生老病死,講的有情眾生生老病死四種現象,植物有生住異滅,礦物這地球有成住壞空,其實說的不同,都是一個意思,一個懂了你全就懂了。這四種現象叫有為法,就有生有滅。

  我們這是粗的時候你知道,還有什麼?微細四相那就很難懂,微細四相是講一個念頭,一個念頭裡頭有生住異滅。這個念頭時間多長?我們在經典上看到,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,佛問他,實在就是釋迦牟尼佛讓他說明,這是佛經裡面的高等科學!說眾生有念頭,這一個念裡頭,我們覺得這一個念頭,其實這一個念頭裡面有很多念頭,微細的念頭它到底有幾個念、有幾個形、有幾個識?這話問得好。彌勒菩薩的答覆說「一彈指」,這一彈指的時間很短,一彈指有「三十二億百千念,念念有形,形皆有識」,這講的什麼?微細的四相。我們現在一般講法都用秒為單位,我們彈指彈得快,應該我可以彈四次,四乘三十二億百千念,我們現在有同學給我算出來,那多少念頭?一秒鐘多少念頭?算出來是一千二百八十兆。你看一秒鐘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頭,每個念頭都有生住異滅。用我們人來說,每個念頭裡頭又有生老病死,這叫微細四相,這沒有人知道。念念它有形,形就是物質現象,形皆有識就是它有精神的現象,精神跟物質同時起來的,精神裡面有物質,物質裡頭有精神,它分不開家的。這種微細念頭你要是知道,哪裡有身?所以佛給我們講無我!

  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現象,到底是什麼?就是種極微細的現象,念念相續。好像我們看電影,大家都有看電影的經驗,你看電影的底片,電影的錄相那都是一張一張幻燈片,在放映機裡面放出來,銀幕上我們看到,它的速度是一秒鐘二十四次,二十四次生滅。鏡頭一打開就生了,相就生了,關起來就滅了,接著第二張又生了,它速度太快了,實際上一秒鐘只二十四個生滅,我們就被它欺騙了,認為那好像是真的一樣。現在告訴我們,我們現實的狀況是一秒鐘一千二百八十兆,那電影不能比。所以它是一種相續相,是一種相似相續相,你看電影的底片張張不相同。現實環境也是如此,佛講得很清楚,每個念頭不一樣,前念不會到後念來,後念也不會到前念去,不相往來,所以我們才稱它為相似相續相,它不是真的相續,它相似相續相。這是說依報、正報的發生是這麼來的,宇宙是這樣起源的,是一念不覺。這一念你決定不要去追究它,什麼理由有這一念,是什麼時候有這一念,給諸位說,就是當下,沒有過去、沒有未來,就當下!所以佛家講無明叫「無始無明」,無始並不是說太久遠了找不到開端,不是的,無始就是根本沒有開始,就是當下。當下一念覺就成佛了,一念迷你就變成凡夫,就是當下這一念。所以說沒有時間,也沒有空間,時間、空間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

  所以佛經裡頭,確實不但是有高等哲學,它有高等科學。這個現相,現相依正莊嚴,現相出來了,出來之後我們才曉得,我,我是正報,法界是依報,法界就是宇宙,依報,我跟宇宙同在,宇宙跟我同在,都在一念當中成就的,念念相續。我與宇宙,它這裡有三個現象,這三個現象是自然現象,第一個現象是「普周法界」,我們起個念頭,念頭是波動,波動的速度,物質的方面是你找不到的,你沒有辦法照比的。我們今天講的,現在大家認為光的速度最快,一秒鐘三十萬公里。我們思想的波,起個念頭,這個念頭的波動它才一動,就周遍法界。太陽的光到我們地球上要八分多鐘,我們念頭一念是遍虛空界法界,它統統都得到。所以人的念頭,這個念頭的波動是不可思議的,周遍法界。第二個,第二個現象是「出生無盡」,它千變萬化隨著你的念頭,你的念頭清淨現清淨世界,你的念頭染污就變染污世界,你的念頭善就現三善道,你的念頭不善就現三惡道。所以那你就曉得,這災難從哪來的?災難是染污。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染污,環境染污嚴重,都講環保,三十年前沒聽說過環保。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是一九七七年,那個時候沒聽到人講什麼環保,沒這個名詞。你看最近講環保,可見得染污太嚴重!現在大家都講求環保,環保能不能真正達到?達不到,為什麼?製造染污的是心,不是外頭境界。

  心裡的環保大家疏忽了,只看到外表的,你治標不治本決定收不到效果。心清淨外面世界就清淨,環境,所以境隨心轉,心跟物它起很大的作用。心清淨,那頭一個我們中國人常講「相隨心轉」,相是什麼?相貌。你心地很清淨,你的相貌就很清淨;你心很慈悲,現的相貌很慈悲;你心很善良,相貌就善良,相隨心轉!然後你要懂得,體質隨心轉,心地清淨,你全身清淨,你怎麼會生病!哪有這種道理!心地善良、心地慈悲,你決定不生病的。有生病的時候,你就修清淨心、慈悲心、平等心,你身體裡面所有細胞、器官都恢復正常,病就好了。不要找醫生,不要吃藥,用自己意念來轉變。那再擴大外面的環境,外面環境也是隨心轉,你只要心清淨、善良、慈悲,外面環境就無盡的美好。所以境隨心轉,災難來了不怕,要把災難趕快轉變成正常,就沒事!這才是《華嚴經》真正的智慧,《華嚴經》是什麼?是我們自己本人。釋迦牟尼佛講《華嚴經》講什麼?就是講自己,講我們每個人自己。我們這生命的起源,我從哪裡來的?禪宗講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那就把本來面目找到。所以它出生無盡,因為你的念頭是無盡的,所有一切現象隨著你的念頭在產生變化,這個很難懂。所以我常常用萬花筒做比喻,我們小時候都玩過萬花筒,現在人家送給我大概有十幾個萬花筒,大大小小的。你看萬花筒很簡單,裡面三片玻璃,幾片碎片不同顏色的紙,你一轉動它裡頭就產生變化。它的變化,你決定找不到兩個相同的,就這麼個道理。

  我們的自性、我們的心,這個妄念,善惡念頭在混雜,就變成了外面的十法界依正莊嚴,就這麼回事情!所以宇宙在哪裡?我自己心裡變的。你要明白的時候,你能控制自己的意念,我專變美好的,只有美好的念頭,沒有不善的念頭。所以真正修行要懂得這個道理,要肯定這種事實真相。我常常勸大家,我們的心是良心,那個心是善良的,這人之初性本善!決定不要收集別人的垃圾,把你的良心當作垃圾桶你就錯了。所以人家所有一切不善,聽到我們耳朵,可以叫耳邊風,吹過就算了,不要放在良心上。放在良心上,你的良心就變成垃圾桶了,你就錯了,這個事情是不可以幹的。但是這個社會上把自己良心當作別人垃圾桶的人,可太多!他的生活就很辛苦,他就有苦難,有苦有難自己找來的。別人好的東西、善的東西,我們要學習,要記在心上學習;所有一切不善,我們就是絕對不要去理會。尤其對於初學的人,初學佛的人真正想成就自己,成就什麼?這一生幸福、美滿、快樂的人生。你要不要?你要,這裡頭有祕訣,就是決定不收集別人垃圾,要學會謙虛,謙卑、恭敬。世出世間聖賢人教我們學習,就從這學習,我們對人有禮貌,對人有誠敬心、有謙卑心,懂得尊重別人。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,為什麼?自他是一不是二,一個心!自性能生萬法,我們是萬法裡頭第一法。

  所以整個萬法的全體就叫做法身,你看佛經上常講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無畏亦然」,這佛在大乘教常說的。什麼是我?整個宇宙是我,一切眾生是我。所以這慈悲,慈悲就是愛,為什麼佛不說愛,說慈悲?因為世間人的愛裡頭有感情,感情是煩惱,七情五欲是煩惱;慈悲是智慧的愛,是理智,裡面沒有七情五欲,把七情五欲全轉成智慧。所以智慧的愛就叫慈悲,感情的慈悲就叫做愛,這是佛法對這個名詞定義不相同。我們既然知道整個宇宙是自性變現的,十法界依正莊嚴自性變現的,十法界依正莊嚴真正是自己。所以我們這些年來也常常在世界上,對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,我們提倡以愛為核心,做我們團結的中心,這個大家都能接受。比如說基督教、天主教、猶太教,他們所依據的經典是同一部,《新舊約》。猶太教他用《舊約》,他還反對《新約》;基督教學《新約》,他不學《舊約》;天主教是兩個都學。所以有一年我在新加坡,有個南非的歐洲人,移民到南非有幾個人到新加坡來觀光旅遊,我們在一起吃飯。他就問我一個問題,他說西方的猶太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,他們是什麼樣的關係?我就說了個比喻告訴他,他們三個是一家人。我說猶太教是天主那一派,天皇,皇上那一派;基督教是太子那一派,耶穌是上帝的兒子,太子那一派;天主教是聖母瑪利亞,那是皇后那一派。他說你這說得很恰當,他們是一家人三派,三派是一家人,我說都是。

  你看經典上講「上帝愛世人,神愛世人」,所以都以愛為中心;佛家講的是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那也是愛;你看伊斯蘭教《古蘭經》,每一重要的經文前面第一句,一定是「真主是仁慈的,確實是仁慈的」,它都有這麼一句話。所有宗教的核心就是愛,我們在愛就能夠把所有宗教團結起來,這是這些年來我們在世界上訪問許多宗教,都能接受。那都能接受,所以我就常常送他們千手觀音,我們把中國的千手觀音贈送給他們,給他們解釋都歡喜,我說觀音代表著什麼?就代表了愛。這個千手千眼這個表示,它表的意思表法的,就是見到眾生有苦難,就伸出援手去幫助他。你看哪個宗教他們所崇拜的神聖都是這樣的,都是千手觀音。他上面有三十二個頭,那代表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。應以基督教身得度他就現基督身,應以真主身得度他就現真主身,應以阿訇身得度他就現阿訇身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是千變萬化,出生無盡。

  「含容空有」,佛家講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心包太虛是空,空包進去了;量周沙界是有,就是有為法統統包進去,這是我們本來的心量。我們現在連兩個人都不能相容,都不能相處,可憐到極處。誰造的?是你自己迷惑顛倒造的,不能怪別人,誰都沒有替你造,都是叫自作自受,所以這個道理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。在佛法裡面講因為迷悟不同,所以世界可以分為四大類,四大類第一個就是佛經上講的常寂光淨土,實際上就是常寂光。這是講我們自性,自性是光明的,是無所不在的,無處不在、無時不在,萬物是從它那裡生的,能生萬物,它才真正是造物主,這是我們的自性,是我們的本性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稱為「自性清淨圓明體」,它這個意思就全部,它性是清淨的、是圓滿的、是光明的。光明就代表著智慧,在佛法裡面稱為佛性,佛性是光明的,是能生萬法,具足一切萬法。它在不動的時候,常寂光土裡頭沒有精神現象、沒有物質現象。那一念不覺它就變了,相就出來了,相雖然出來還是非常清淨,像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它清淨的。為什麼?他沒有妄想,那裡面人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那照理說沒有妄想怎麼會有形象?他有現象,這個現象雖沒有妄想,他有妄想的餘習,我們講習氣。

  習氣不好懂,古人也很難懂,但是古人的比喻,讓我們能體會到。古人用酒瓶,酒瓶是盛酒的,酒倒掉了,裡面洗得乾乾淨淨,確實一滴酒也沒有了,可是聞聞還有味道,那個味道就習氣。他確實沒有了,起心動念確實沒有了,有起心動念的習氣。有習氣就有現象,這個現象也叫一真法界,我們稱為實報莊嚴土,所以這是淨土。華藏世界是這個性質,極樂世界也是這個性質,一切諸佛清淨剎土都是這個境界,這是我們要懂得的。如果在這裡面起分別,起了分別之後這個境界馬上就轉變,變成什麼?變成叫方便有餘土。誰住在那裡?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住在那個地方,就是說他有分別,他沒有執著;如果有執著,那就是六道凡夫。所以六道裡面的人,他有分別、有執著、有妄想,這個三種障礙他統統具足。所以佛告訴們,如果我們把執著放下了,六道就沒有了,所以六道是假的。你看永嘉禪師講得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。到什麼時候覺?只要你把執著放下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,但是還有分別。所以六道沒有了,他還有四聖法界,就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。這個佛是十法界裡面的佛,不是真佛,天台大師說這個佛叫相似即佛,不是真佛。真佛怎麼樣?真佛要把妄想斷掉,妄想就是起心動念,要把這個東西捨掉。捨掉之後十法界就沒有了,四聖法界沒有了,那剩下來就是實報莊嚴土,我們稱為真的淨土,稱為這就是極樂世界。所以世界雖然多,不外乎這個四大類。

  這四大類佛總而言之,佛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合相,《金剛經》上諸位念過,「佛說一合相,即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」。一是什麼?這也是科學裡面所探討的,一是講微塵。佛家講微塵,現在科學裡面講基本粒子,就是佛家講的微塵,基本粒子。所以世界、星球是怎麼回事情?就是這些微塵組織起來的,聚合組織起來的。所以基本粒子許多組合起來就變成原子、電子,變成分子,這樣的世界出現了,世界上所有一切萬物,都不外乎是基本粒子組成的。但是佛在經上講,基本粒子它有精神現象在裡頭,它有見聞覺知,它有受想行識。在十法界裡面有受想行識,在一真法界裡面受想行識沒有了,它有見聞覺知。所以見聞覺知是從自性裡頭具有的,而受想行識是從阿賴耶裡面具足的。所以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,受想行識就沒有了,剩下就是見聞覺知。這是佛經上所講的科學,明天我們讓鍾老師來做這個報告。《華嚴》裡面講的科學,講得非常精彩,所以我在國外常常勸這些學科學的人,應當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,那是宇宙的大科學家,我們這個地方的科學跟他相比,望塵莫及。學哲學、學科學都應當去找阿彌陀佛,那才能夠真正達到登峰造極。所以這是我們首先要認識它,你不認識它你就沒有法子。

  佛法教學的宗旨,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,佛法教學它主要目標,是幫助人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。苦從哪裡來的?迷惑你就苦了;樂呢?你覺悟就樂了。這苦是這麼來的,並不是在世間好像擁有多少財富、這些地位,那不是的。這個世間人擁有錢財,富的很多,億萬財產,幾十億、幾百億財產的我都見過,他很痛苦,每天晚上吃安眠藥才能睡覺,他沒有我快樂。那人生你活起來,你是為痛苦而活著,你還是為快樂而活著?這我們要知道。所以人生,幸福美滿的人生,不是建築在財富的,不是建立在這上面,也不是建立在地位上面,所以這是跟宇宙不相干的。真正幸福美滿的快樂,你看天天活得快樂,心裡面清淨,沒有憂慮,沒有現在人家講壓力,沒有壓力,身體沒有壓力,精神也沒有壓力,你說這個多舒服、多自在!所以我一生感激老師,我這個行業是老師替我選擇的,章嘉大師,他叫我不要搞別的,別的很苦,人生很苦,他說這真快樂,叫我學釋迦牟尼佛。所以他頭一本叫我讀的書,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,你看釋迦牟尼佛把王位捨棄,當國王不好當,很苦!尤其是現在國家領導人,每個國家領導人都焦頭爛額,都很痛苦,我見過的國家領導人很多,許多問題不能解決。

  所以章嘉大師給我選的這個行業,我很感激他,沒想到的,這個行業真的,一生快樂,一生沒有負擔。你看什麼都沒有,但是什麼都不缺,這就自在!我在香港住的房子,我沒有房子,是個居士她借給我住的。借給我住好,所有權是她的,使用權是我的,我有使用權,我沒有所有權。就像世尊當年在世,你看一些國王大臣提供給他的別墅,竹林精舍、祇樹給孤獨園,就是他有使用權,所有權是它們主人的。住一天在那裡教學一天,哪天這個課程教完了,到別的地方去了,這個財產還給主人。所以他的這些弟子們也不會去爭權奪利,為什麼?財產是別人的,不是老師的。老師如果有財產,學生還要分老師的財產,麻煩可大了,所以不可以擁有財產。

  破迷開悟,在大乘教裡面就是告訴我們,顯理。所以佛經,大乘的經論,經論就是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,他所教學的教科書。不過那時候他沒有寫出來,經典是以後,佛滅度之後,學生們從記憶當中把老師所教的記錄下來,用文字記錄下來,傳承到後代。這些經的內容是什麼?我們通過五十多年學習,把它歸納不外乎五個科目,第一個就是倫理,第二個是道德,第三個是因果,第四個是哲學,第五個是科學,這五門課都講到究竟圓滿,這太難得了。怎麼知道它的究竟圓滿?它完全講到心性,倫理也講到心性,道德也講到心性,因果也講到心性,講到自性就圓滿。沒有回歸到自性,那是不圓滿的,回歸到自性是大圓滿。我們講災難,佛跟我們說得很清楚,現前我們這個地球上到處都是災難。佛說災難從哪來的?災難是果,果必有因,人的貪婪就是水災。現在大家恐慌,海水會上升,南北極的冰會融化,海水會上升,沿海的都市都會被淹沒,水的因是貪。火災的因是瞋恚,現在明顯的地球上溫度在上升,溫度怎麼起來的?大家發脾氣發出來的,你一發脾氣你就想到,我已經幫助地球的溫度往上提升,這個麻煩可大了。風災,聽說最近美國有個很大的龍捲風,過去所沒有的,風災是愚痴。地震是傲慢、不平,你有怨恨、你有不平,你貢高傲慢,你就是幫助地球多幾次的地震,不就這麼來的嗎?所以佛教導我們消災息難,叫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,心平氣和,災難就沒有了。所以化解災難不在外頭,我們起心動念要注意,最重要的保持著心平氣和。

  我在這一生學習當中,最早我二十六歲接觸到佛法,方東美先生介紹的。以後大概是兩個月的當中我認識了章嘉大師,那是個專門佛學家,找專家!我第一次跟他見面,這跟出家人見面,向他請教一個問題。我說方老師告訴我,我知道佛法殊勝,佛法太好了,我說有沒有什麼方法、祕訣,讓我很快的就能契入境界?我的問題提出來,他老人家沒有說話看看我,他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我們這樣對看看了半個多鐘點。我就等著,等著他答覆我,看了半個多鐘點說了一個字,有,這一聲有,後頭又不說話了,我的耳朵就豎起來在等著聽。這一次就時間短一點,大概有五、六分鐘,他告訴我六個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我們就沒有他那樣的功夫,我們聽了看破放下有點印象,所以接著就問,大師,從哪裡下手?他大概也是等了個七、八分鐘的樣子,告訴我「布施」。頭一天見面,兩個小時幾乎都在定中,這是從來沒有遇過的經驗。我以後,到二、三十年之後才恍然大悟,為什麼?一個人心浮氣躁,心沒有定下來,給他講東西沒用,叫耳邊風。所以他的教學方法,你提出問題,他來觀察你到你心平氣和,你的浮動、氣躁全部定下來,他才跟你講。講了管用,你一輩子不會忘記,不但不會忘記,你會依教奉行,這才是真正好的教學法。

  所以現在學校裡頭,我前年我到倫敦去訪問,我去過兩次,去看劍橋大學、牛津大學跟倫敦大學,因為他們都有漢學系,我去訪問,學生真的心浮氣躁學不到東西。我們天天在這裡講經,講經誰受用?自己受用,自己講自己聽,別人是附帶的,聽眾是附帶的。聽眾有沒有能聽得懂?給諸位說,心平氣和的人聽懂;如果心性浮躁的人聽不懂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必須要重視戒定慧三學,你看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只要心定下來了,他就能聽懂,他就能看明白,他一看、一聽他智慧就開了。如果沒有戒定的功夫他得不到,他所學的是什麼?常識,是佛學常識,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知識,不是智慧,他有知識,沒有智慧。知識是什麼?知識是所知障,他天天在增長所知障,他怎麼會見性?所以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,你看學了十二年,放下所知障就大徹大悟;他要不放下,他就變成佛學家,他就不能成佛了。這個道理太深了,這是我們開智慧的祕訣,是不可以不知道的。所以學佛沒有別的,就是學心平氣和,你看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教我們學什麼?清淨、平等、覺。我在上下都加了一句,我在前面加一個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,後面加上慈悲,十個字,學佛就學這個,沒別的。學會之後,那你自自然然會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,那就是幸福美滿的人生。這二十個字把整個佛法包括盡了,這二十個字是二十五年前我在美國寫的,人家問我這佛法是什麼?你怎麼學的?我就寫這二十個字回答。

  所以我們一定要肯定,佛在大乘經上常常教導我們,宇宙、人生是心現識變,決定要相信境隨心轉、一切法由心想生、心生則一切法生,這是佛常常講的,我們對這個不懷疑。人要肯定都是善人,這我在國外學校裡面,跟這些教授們、校長們都談得很多,我說我們搞教育,佛教是教育,是佛陀的教育,搞教育的人首先要肯定人性本善。他不善,不善是習性,如何我們從習性,幫助他回歸到本性,這教育成功了。如果說是學生教不好,把他開除了,那是教育的失敗,那是教育的悲哀。教育沒有別的,就是要把惡人變成善人,把壞人變成好人,教育才成功;教不好開除了,這是你無能,你不會教。我說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開除過一個人,經典上我們看到,周利槃陀伽是最笨的人,佛沒有把他開除。開除那不是學生的過失,是老師沒教得好,老師要怎麼教?要從內心回歸。所以說你想教別人先教自己,把自己教好了你才能教好別人;自己沒有教好,所以才會開除別人,就這麼個道理!終極的目標是回歸自性,見性成佛,六祖惠能大師講一切萬法從自性生,自性、自心就是真佛。人家問你佛教佛在哪裡?就是你自己的自性,就是你自己的心,那就是真佛。你再不要反對佛,反對佛就你反對自己,佛不在外面,佛在你自性當中,外頭沒有佛。

  所以說佛經上所講的東西,全是講自己,那就是《華嚴經》。講什麼?都是講你一個自己!我們把這個歸納起來不外乎六個字,性是你自己本性、相是形相、事、理、因、果,這六個字包括盡了,全是自己,與外人不相干。所以《華嚴經》是告訴你認識自己,佛講得這麼清楚,講得這麼明白。你真搞懂了你才認識自己了,所以認識自己的人就叫做成佛了。我們最近,《華嚴經》太大了,最近我們講了一個小的東西,賢首國師的「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」一個小冊子。這小冊子是什麼?《華嚴經》修行的方法、修行的綱領,依照這個綱領、方法去修,你很快就能入華嚴境界。那我們《華嚴經》現在講到十住,講到十住這一個單元,差不多將近四千個小時,所以當中摻雜著講這一篇文章,希望我們能夠抓住綱領,我們入華嚴境界。入華嚴境界就真正在災難當中,我們過佛菩薩的生活,我們過的幸福、美滿的人生。

  在這個一篇文章裡面裡頭最重要的,就是關於我們現前的,就是性德。它講得非常扼要,講了四條,我們在這個世間日常生活當中,要懂得「隨緣妙用」。普賢菩薩教我們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那妙用是什麼?妙用是不著相,慈悲濟世是隨緣,三輪體空是妙用。就是拿很白的話說,為人民服務、為眾生服務不著相,完全沒有自己。眾生就是自己,自己就是眾生,完全沒有自私自利、沒有名聞利養、沒有貪瞋痴慢那叫妙用。「威儀有則」,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所表演出來的有原則。這個原則就是戒律,我們今天提倡的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,從這裡扎根。這三樣東西是儒釋道的三個根,只要有這三個根他就會茁壯、會開花、會結果,你在世出世間決定有成就,世間的聖人、出世間的佛菩薩,所以要扎根。沒有這三個根那就難了,那就太難了,那就沒有法子了。所以我們從這裡學,學第三個就是「質直」,就真誠,心真誠,外面柔和,非常重要,柔和才能攝受眾生。「代眾生苦」,現在眾生苦難太多了,我們所作所為都是代眾生苦,幫助眾生覺悟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,明天還有更精彩的,愈往後愈精彩。謝謝大家。還有問題,好。

  主持人:老法師,時間是到了問問題的時候,OK,那我們現在是可以把時間交給台下的菩薩們,可以向老法師提出你的問題。我的工作人員還沒我準備好,要有問題請舉手。老法師,講得非常透徹,所以大家都明瞭,沒有問題了對不對?好,我們看看,我將個麥克風麻煩工作人員傳到那邊。中間由工作人員照顧好各位。

  問:淨空法師,您好,我是理工大學的一名博士生。我最近一直在看《金剛經》,我挺喜歡的,我看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這句話的時候感悟非常深。當然我後來才知道,惠能大師通過這句話,就是頓悟。我看到這句話時候,我心中一直到現在也挺納悶的,就是我覺得我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,如果我碰到那些生活比較窮苦的人,或說碰到那些比較清貧的,比如說我認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,我心裡總是感到所謂的說有慈悲心!我總是非常真心的想幫助他們,而且也盡力的去這樣做。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當我碰到那些我認為他們生活得比較好,所謂的上層建築的人,或說是所謂的富人,我當我看到他們有什麼問題的時候,我覺得我內心中,沒有跟遇到窮人那樣的慈悲心,我老覺得好像這是應該的、是的。

  主持人:好,你的問題是?

  問:我的問題就是我不知道,我讀了《金剛經》,我覺得好像這是不應該這樣子的,但是我不知道應該怎樣來解決這個,我這個思想我自己消除不去。

  主持人:謝謝。老法師。

  淨空法師:《金剛經》它的宗旨是破執著的,執著是我們明心見性的障礙。這兩句話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你要了解生心是生什麼心?大慈悲心。因為你現在對貧富還擺不平,所以這不是慈悲心,你的慈悲心沒生出來。慈悲心生出來之後,你要記著是無住,無住是什麼?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就叫無住。你心裡面還有執著、還有分別,那妄想更不必說了,妄想起心動念當然是有了。那你這三個都有,你的心是有住,不是無住,所以慈悲心發不出來。慈悲心真正發出來的是平等的,對窮人要愛他、要幫助他,對富人也要幫助他,富人怎麼樣?富人有富人的可憐處!他可憐在哪裡?他沒有智慧,他雖富有,你看那麼樣富他不會做善事,他不會積功累德,所以你要幫助他,要幫助他開悟。窮人你要幫助他,首先幫助他解決生活問題,然後要提高,幫助他提高,也幫助他破迷開悟、轉凡成聖,這就是菩薩事業了。所以今天整個社會的問題,不僅是國內,全世界都不例外,出在什麼地方?出在教育上。我們中國諺語有句老話說,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。

  所以有人曾經問過我,解決問題,有問題來了怎麼辦?我說你看二、三歲的小孩,三、四歲的小朋友,他碰到困難了他怎麼辦?直接找他爸爸媽媽,這不很正常的現象嗎?那我們現在這問題出來了,社會問題出來了,怎麼辦?找老祖宗。老祖宗在哪裡?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經教,就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。所以你如果真的能夠學孔子,你看「信而好古」。中國的歷史,外國人很佩服,外國人學中國歷史感覺到很驚訝,這麼大的族群,這麼多的人口,這麼大的一個國家,五千年來長治久安,它怎麼能做到的?我就遇到很多在國際會議上好多人問我這問題,這很羨慕的,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國家。為什麼?我說沒有別的,教育,中國人懂得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他把教育擺在第一。你看在中國過去,就政治設施上面,教育擺在第一。宰相底下六個部,第一個部禮部,禮部是管教育的,禮部尚書是教育部長,宰相有事情不能視事,禮部尚書代理。換句話說,所有一切設施是為教育服務,它才能長治久安。

  現在大家不聽古人言,把教育放在最後,把什麼東西放在第一?把利,經濟放在第一,這個糟糕了。經濟放在第一是人之必爭,它製造動亂、製造鬥爭,那這就沒有法子了。所以二千五百年前,孟子見梁惠王不是講得很清楚!梁惠王想把利擺在前面。孟子就勸他,利是人之必爭,應當把仁義放在前面,亦曰仁義而已,何必去曰利?所以曉得,利放在前面這社會就動亂,沒完沒了,絕對不會有安定和平。所以中國自古以來,它不把利放在重要,利輕視它,把仁義道德放在第一,每個人都懂得仁義道德的時候,他心裡是安定的、是和平的。所以外國人他的理念,我也跟外國的一些教育家碰到的時候,那美國,我說美國從幼稚園是不是就教競爭?他說是!我就告訴他,競爭再提升是什麼,你曉不曉得?他看著我。我說競爭提升是鬥爭,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,現在戰爭是生化、核武,是同歸於盡,毀滅世界,這死路一條。我說東方中國教育不是這樣,從小教什麼?教讓,忍讓、謙讓、禮讓,從來沒有爭過,所以它是和諧的,就這麼個道理。所以今天世界的問題就是把古時候的,古聖先賢倫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疏忽了,才造成今天的整個世界的混亂。

  如何挽救?你看聯合國,我參加了十幾次的國際會議,聯合國主導的,開多少會?從七十年代開到現在,大概我估算它開了三十七年,世界愈開愈亂。讓這些參與會議這些專家學者們,對於和平信心都失掉。我們參加之後,有這個緣分參加之後,把中國傳統這種禮教,跟大家做報告。他們聽了很希奇,沒聽說過。但是會後來告訴我,「法師,你這是理想,做不到!」他沒有信心,孔子信而好古,他沒有,他這條完全沒有。那逼著我怎麼辦?不能不做個樣板給他看,所以我們就在湯池做了個實驗,這個實驗期兩年多,實驗得非常成功。難得這我們祖宗有德,給了我們這個機會,在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辦了個大活動,三天,我們把湯池經驗向大家介紹。九十二個國家代表他們聽了很驚訝,都想到湯池來看,來參觀、來學習,這好事情。所以中國傳統東西不是理想,可以落實,人民是很好教的。我們在湯池做這個實驗,半年社會風氣完全轉變,證明說人民是好教的,宗教是可以團結的。能夠團結宗教,能夠把人民教好,天下太平,什麼事都沒有!所以和諧社會、和諧世界不是理想,是可以落實的。所以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我們懂得真正的意思,應無所住最簡單就是沒有自私自利,不要住在自私自利上,不要住在名聞利養上;而生其心,我們生心生慈悲心,貢獻我們的智慧,貢獻我們的勞力,為社會、為人民、為全世界眾生服務,這就對了。

  主持人:好,還有請問。

  問:尊敬的老法師,您好,各位朋友們大家好。老法師,我姓林,我來自深圳,我想請問您一個問題,就是我們的本自法性是不是唯心的?還有一個在修持方面,在禪定的心悟一源,跟念佛心念一處是不是同個道理?謝謝法師。

  淨空法師:是同一個道理,不過這個道理很深,能真正理解是不容易,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,不能夠細講。這是我一開頭跟諸位提出來,宇宙從哪裡來的?生命從哪裡來的?是從自性變現的。自性裡面沒有物質,也沒有精神;換句話說,它沒有世界,也沒有這些芸芸眾生。而且不但沒有,連時間、空間都沒有,所以時間、空間不是真的,都是從妄念變現出來的。這是你一定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然後才知道如何隨順性德。所以道,這道德兩個字,道,我們簡單的解釋,就是大自然的規律、大自然的法則,它不是人為的,完全是自性,道就是自性,隨順自性就是德。落在人事這方面那就是五倫,所以五倫是道。你看,父子是道,父子不是哪個人創造的,不是哪個人發明的,它是自然的。夫婦是道,君臣是道,領導與被領導這是道,都不是人創造的,朋友是道。德是什麼?隨順道就是德,父子有親,親愛就是德;君臣有義,義就是仁義,就是德;朋友有信,信就是德;夫婦有別,別就是德,他有不同的任務。所以凡是隨順道就叫德,違背道,那個麻煩就大了,所以災難就現前了。人如果不遵守仁義禮智信,這是德,不遵守這個那社會怎麼會不亂?現在人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,沒有想到善,而且也不相信。現在最可怕的不相信世間有善人,認為人都是惡的、沒有善的,這很可怕。

  那我們怎麼辦?我們一定要做個善人。善人做得很辛苦,不但不感激你的,還盡量毀謗你、陷害你,要找你麻煩,怎麼樣?我們還是要做,決定要做個善人做到底。那別人毀謗我們、侮辱我們、陷害我們,我們還是以善心善意回報他。到時間長了,所謂日久見人心,時間長了他會反省,他一生當中沒有遇到這麼一個好人,想想那個人還不錯,我怎樣害他,他都沒有生氣、都沒有報復。他有良心,一定要讓他良心發現,一年不行,兩年;兩年不行,十年;十年不行,二十年。肯定有一天他良心發現:那個人是好人,我對不起他。他就回過頭來!所以一定要做好人,一定要做好榜樣,所謂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這才真正能解決問題。幫助自己開智慧、斷惡修善、轉迷為悟,也能夠感動別人,那就是幫助別人,叫自利利他;不成就自己,沒有辦法感動別人,就是沒法子幫助別人。所以利他必須要自利,自利就是我們講教學,要教他,自己一定要學好;自己沒有學好,不能教別人。自己做錯事情要敢於承認,懺悔、改過自新,這不丟人,古人所說的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,最重要的是懂得改過。佛門裡面的懺悔就是改過,懺悔不是求佛菩薩饒恕、原諒,那你就錯了,懺悔真正的意思後不再造。所以佛家最淺顯的講覺悟,開悟,什麼叫開悟?知道自己的過失就開悟。修行呢?把自己過失改正過來,叫修行,這是真的。如果不知道改過自新,天天念佛沒用,天天拜佛也沒用,一定要知道改過自新。

  善惡的標準,佛經就是標準,佛經是從自性流出來的教誨,你只依照這標準天天檢點自己的過失。那我們現在用最基本的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,十善業不可以輕視,佛法建立在十善業的基礎上。所以在小乘,十善業展開是三千威儀,三千條;在大乘就是八萬四千細行,十善展開給你講八萬四千條,歸納起來就這十句。從這個地方下功夫,圓滿,圓滿就成佛了,所以十善業道,小乘圓滿證阿羅漢果,大乘圓滿成佛道,所以它基礎在這裡。我們把基礎疏忽了,學什麼東西都是假的,現在十善為什麼學不好?基本功沒有。所以中國繼承了大乘佛法,它是有道理的,中國得力於古時候的家教,古時候的家教教什麼?就是教《弟子規》、教《感應篇》。從什麼時候教起?小孩生下來就開始教,一生下來他眼睛張開他會看,他就會聽,他就在模仿,雖然他不會說話。所以大人,他的父母大人在他面前,言談舉止都要端莊,為什麼?他在學習,決定給他正面的,不可以給他負面的。所以中國諺語所謂的,「三歲看八十,七歲看終身」,七歲還都沒有上學,學前教育,已經把一生的根都紮好了,這個太重要!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,十善業道中國人學起來輕而易舉,這底子好。現在為什麼學不成?沒有基礎了,小時候《弟子規》沒有學、《感應篇》沒有學,所以十善業就困難了。那現在我們要真正幹,必須還要回過頭來去補習,小時候沒有學過的,認真來學習,我們重新紮三個根才有前途。沒有這三個根全是假的不是真的,所以一定要真幹,真幹就要扎根。

  主持人:老法師在這裡補充了一句,就是我們可能要紮好自己的根底,讓對我們不好的人要感動他,要讓他自己發覺:他總是好人。但是譬如說,如果他是十年後才開悟,這十年他仍然罵我,在他沒有開悟我是好人之前,我能做到什麼?他又繼續罵我,我的根底也不是那麼好的話,有沒有一些?因為香港是一個比較功利地方,所以我問了這個問題。

  淨空法師:好,我答覆你。他不斷的罵我,我不斷的讚歎他,我不斷的感恩他,為什麼?他替我消業障,這真的不是假的。他幫助我修忍辱波羅蜜,他幫助我開智慧,他是我的恩人,這個道理要懂,這才讓我們自己真正長成了。所以罵我的、毀謗我的、陷害我的,都是大恩大德!

  主持人:阿彌陀佛。好,我們把時間再交給台下的觀眾。我等一下會給機會,上面有沒有麥克風?或者我們都把機會給上面的同修?那邊我看到,有沒有工作人員幫忙把麥克風拿去那邊上面?上面那位拿麥克風的同事在哪裡?或者等一下把機會都給那邊,先把麥克風送上去,OK。我們先在下面,等下給那位同修先問清楚。同事,中間後面一點,是,那邊如果你拿到你先問。

  問:尊敬的老法師,您好,我有一個問題,因為是我家族上面的問題好多年了,但是我學佛的時間不是很長,一直在心裡想問您。但是我有寫過,我有回大陸,所以沒有聽到這個問題,不知道您有沒有回答。因為我家族可能好多代,每一代都會出一個陰陽眼可以和眾生溝通。還有會出現,家裡會出現一個人可以給那些,現在的人來看病,有些會有神經病或者是自閉,或者有得什麼癌症的,就會幫他們算是消災。可是我學了佛法以後,我覺得可能會有點問題,我父母現在還是,因為我弟弟他就可以看到這些東西,以前是很小的時候就有陰陽眼,他亂講話,我媽媽天天打他,說他很害怕,就是打得他只有初一、十五才可以看見。他說是觀音菩薩附在身上,就說等他大了結完婚以後,就要給人看病。但是我弟弟現在就結了婚,就生了一個龍鳳胎,一個男孩、一個女孩,然後今年就開始給人看病。但是每次好多人來找他看病,就是總是看一個就好一個。但是他開了養豬場,因為我學佛以後,我覺得這是很大的殺業,我就想不讓父母幫忙,但是我又不知道該怎麼做,我只是想出一個女兒的孝心,想為父母積一點福報。請師父指教,阿彌陀佛。

  主持人:好,因為是時間的問題,法師,我們再收兩個問題,然後讓您綜合回答好不好?這是第一個,然後樓上的麥克風,送上去了嗎?謝謝,好,我們把機會交給樓上的朋友,這是第二條問題。

  問:老法師,我有個問題,我今年大概四月份開始學佛,上次也有去聽一下,聽您講過一次。我算是也比較精進,每天就念《無量壽經》,然後也每天下班就看一下碟。但是我老覺得功夫不得力,最近我就在想是不是應該到,比如說廬江實際寺去住上三個月,旁邊有師父指導一下,這樣的話那個境界能夠提升得快一點?這是我的問題,謝謝。

  主持人:好,謝謝,這是關於是不是學佛不得力,應該住寺。最後一條問題,我們把機會交給這一位,對,您請起立,對,把麥克風交給這一位。然後我們待他問完之後,請老法師綜合回答,麥克風,如果沒有的話,你來這邊問,來,讓你最接近老法師,對,他來這邊。

  問:尊敬的老法師,很榮幸,我有一個問題,就是在我們日常工作學習過程當中,比方說我就遇到,好像有時候很難處理好一個,就是比如說隨緣,跟別人打成一片,這個隨緣,還有一個就是要守規矩、持戒。有時候被別人一拉就去了,這是心軟,他拉你去,你本來是覺得你要去,可能說我能幫你,我去了幫你。但事實上他拉你去吃飯,跟他們,結果就相當於被他們給度跑掉了。我說如何處理好,我日常生活當中,我的隨緣不執著,跟我的守規矩、持戒的關係。有時候我覺得我分不清楚,我對自己要守規矩、對別人隨緣不執著。但有時候我覺得對別人和對自己,這件事情我分不太清楚。

  主持人:老法師,我看先回答這個問題!守戒可以隨緣嗎?守一守然後隨緣不守嗎?這個先回答!是不是守戒了又不隨緣?

  淨空法師:隨緣在佛法裡面講有四種,不變隨緣這是佛,佛不變能隨緣;第二個隨緣不變是菩薩,隨緣當中學不變;第三個的是不變不隨緣,是阿羅漢,小乘,他不變不隨緣;第四個就是凡夫,隨緣隨變。

  主持人:好,謝謝,因為時間關係,還有兩個問題,第二個問題就是功夫不著力,是不是要到寺院住一住,才又會著力一點,在家裡就是比較困難。

  淨空法師:功夫不得力,到寺院裡不行,寺院太高了,你用不上力。最好到湯池,到湯池中心去學《弟子規》,那個的的確確有效果,很多人到那裡去,學上半個月、一個月、二個月了,真的非常得力。

  主持人:湯池是一個地方在安徽省,那是個示範,剛才法師說是一個示範,那這湯池借你。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陰陽眼的問題。

  淨空法師:這個事情在現在,特別是這亂世,不但在國內,我們在國外見過很多。所以有通靈的、有鬼神附身的,這是真的都不是假的,我接觸了很多。特別是什麼?我們要注意的,就是這些靈媒傳來這些訊息,有些可以做參考,我們要用理智去判斷,合情、合理、合法我們可以做參考。那至於解決,像災難的時候化解災難的方法,他要提供什麼方法,這個不能聽。這要聽的話你就鬼神控制,你就被他利用了,那就錯了,你這是被鬼牽著走了,這不是有智慧的人。所以一定要用正確的理論、要用智慧來解決問題。我們接觸,譬如說靈媒傳遞訊息,我就是收到了很多,可是我們一定是用大乘佛法來解決問題。那我們也很感謝他,他提供我們這些參考資料,可是我們不可以聽他擺布,聽他擺布這就絕對錯誤。所以這個東西是有,這在幽冥界是有,在六道!那我們為什麼會把這個能力失掉?這就是我們的煩惱習氣太重。所以說你如果真正能夠把,我們講最嚴重的煩惱是執著,執著能夠降輕,這個能力就能恢復一點點。那就講什麼?陰陽眼就會出現,別人看不到東西,你能看見,這是很小能力的恢復,不難。真正能夠好好的去念佛,念上半年話就有可能,念上半年,念上一年的話是絕對可能。心清淨了,這個障礙就沒有了,最淺顯的,就是你能夠看到一般人看不到東西。所以這一點不希奇,也不要覺得奇怪,更不可以貢高我慢。

  所以有這些能力的人,譬如為別人治病的時候,可以幫助人,有很多病是鬼神找麻煩的,冤親債主。你平常跟人結的怨太多了,這冤親債主來找你,你這裡疼痛,那裡疼痛,都是鬼神來報復你,來找麻煩的,你了解這個事情要給他化解。像我們念佛迴向給他,誦經迴向給他,做善事迴向給他,他就走了,就離開了,離開了你的病就沒有了。所以病的來源有三種,第一種是生理,我們的飲食不注意、衣服穿著著涼了,所以這生理的病,這種病找醫生,醫生能夠治這個病。第二種就是鬼神纏繞,這個病醫生治不了,醫生沒有法子治,醫生去診斷沒病,但其實他很多毛病,這鬼神找麻煩要調解。所以佛法它善於調解,他接受了,大多數會接受,接受之後他離開,你病就好了。還有一種病叫業障病,那個沒辦法,是你自己做的惡事做太多,做壞事做太多了,所以這個叫業障。這它不是冤親,不是鬼神來找你,也不是生理,是你造作的業太重。這種病還是有辦法解決,真正懺悔,斷惡修善,改過自新,還是能恢復。所以沒有治不了的病,你要懂得病的種類,用什麼方法。業障病能夠治的時候,其他的病全都治好了,真正能消除罪業。縱然有這些冤親債主,他也很佩服你,你能夠改過自新,你是真正好人,他也不忍心害你。

  主持人:所以老法師跟您多學習,親近善知識,鬼神也會遠之對不對?

  淨空法師:對。

  主持人:好,謝謝。在這裡特別感謝淨空老法師,來到香港為我們說法,我們再以最虔誠的掌聲謝謝老法師。

  淨空法師:謝謝大家,我們明天晚上再見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