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菩薩以四攝教化眾生  (第一集)  2007/8/3  馬來西亞綠野國際會展中心  檔名:21-399-0001

  尊敬的法寶法師,尊敬的丹斯里李居士,諸位法師,諸位大德,諸位同學,晚上好。在上一次我們在這個地方聚會,與同學們共同學習佛陀的教誨,會後我們就預約了今天的聚會。這次的法緣非常殊勝,遇到馬來西亞建國五十年的國慶。新加坡宗教的朋友們舉行了一次盛大的觀音法會,我們有幸參與,看到新加坡各個宗教的團結,我們非常感動,非常的欣慰。因為我們曉得宗教團體會給社會帶來安定,給世界帶來和諧,我們希望像這些活動能夠永續下去。

  今天我們的講題,是《華嚴經》裡面的一段經文,「四攝法」。世尊在《華嚴》裡面,無論是哪個法門都是多次的宣說。這與中國古聖先賢教人的方式不一樣,中國古聖先賢的教學,也是我們所說的師道,老師教學生,孔子說過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夫子就不願意教他了。夫子這種教學的態度一直延續到兩千五百年,在中國從前私塾教學還都是有這麼一點意味。可是我們回過頭來看佛陀,就不一樣了,佛陀可以說是以無數次的重複,為什麼原因?因為佛知道眾生迷失自性的時間太久了,迷得太深了,決定不可能說一遍他就開悟,說一遍他就回頭了。這在歷史上雖然是有,確實千百年當中難得遇到一個人。我學佛的時候老師就曾經教我,像惠能那樣的人決定不能學,為什麼?那是上上根人。我們要跟他學,學不成那就造罪業。這上上根人,惠能大師之前沒有見到,惠能大師以後到今天也沒有見到一個,所以我們要知道自己的根性。

  世尊對眾生了解得非常的透徹,所以佛把眾生的根性分做四等,這是大分。上上根人,惠能大師是上上根人,這以下的有上根、有中根、有下根,都是有善根的人,沒有善根的人不算在裡面,這四等。我們自己在四等裡面屬於哪一等?給諸位說,我們是屬於下面的兩等,中下根性。中下根性的人最多了,所以世尊也把中下根性的人列入度化主要的對象。佛講的三轉法輪,上上根一指示他就開悟了,這個容易;可是上中以下就沒有那麼容易,必須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所以,四十九年辛辛苦苦的教學,慈悲到極處,是為中下根性的人。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,對佛陀,佛陀是我們第一個老師,對老師感恩戴德,自然就能生得起來。

  中下根性的人,佛陀的教誡最重要的是持戒。在佛門裡面科目繁多,不勝枚舉,中國古來的祖師大德,為了接引不同根性的同學,所以才分成十個宗派。這十個宗派,現在小乘兩個宗派沒有了,只有大乘的八個宗派,宗下面再分派。但是無論是大乘、小乘、顯教、密教、宗門、教下,基礎是相同的,諸位不能不知道。基礎是什麼?基礎是戒律。所以戒律是所有學佛的人共同的科目,戒律是共同科目。第二個是唯識,唯識也是所有學佛的人共同科目;第三個是淨土,淨土是所有學佛人共同的歸宿。理論是唯識,法相唯識,行持是戒律,這三樣東西是共同科目,不能夠不知道。所以持戒,如果不持戒,在佛法修學你就不得其門而入。尤其是戒律的基礎《十善業道經》,《十善業道經》在經部,沒有在律部。它是持戒的前方便,也就是持戒的預科,先學十善業道,然後才學戒律、威儀,由此可知,它是基礎的基礎。

  我們學佛學了多年,有沒有成就?自己反省,說實在話沒有成就。依然是凡夫,依然是迷而不覺,邪而不正,染而不淨;換句話說,三皈沒有做到,三皈沒有做到其他的就不必談了。那我們要問一問,為什麼古時候修學的人都有成就,現在為什麼沒有了?我們把原因找到,然後把原因消除,我們就能夠走出黑暗,步向光明。我們認真反省,也就是我們忽略了十善業道,為什麼忽略十善業道?這個話說起來長。那就是如佛所說,我們的學習要按著次第循序漸進,像念書一樣,先念小學,再念中學,再念大學,再念研究所,這是中下根性學習必須要遵守的次第。

  世尊在經裡面告訴我們,佛弟子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。那我們想想,我們有沒有去從小乘經學起?早年,這五十多年前,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,他教我們學經教,是從小乘經學起。我在台中住了一年多,學習小乘經大概有十部,這算不算基礎?勉強!總是沒有違背世尊的教誨。實在說,小乘經學過了,但是他真正教導我們的重點還是在儒。儒家的課程,我們在台中每個星期有一堂課,十年如一日沒中斷過,由此可知他對於儒的重視。到以後我們明白了,為什麼中國人把小乘疏忽了?在唐朝中葉以後,中國佛教就用儒跟道代替小乘。儒釋道三家在中國嚴格的來區分,一個都找不到。儒釋道有形式,實質上來講學儒的人他學佛,他也學道,像中國宋儒朱熹,朱熹學佛,朱熹也學道。學佛的法師們不說別的,就說我們淨土宗開山的祖師慧遠大師,「虎溪三笑」這個故事流傳下來,你就知道,遠公最好的朋友有道士、有陶淵明,陶淵明是儒家的,統統都學。老道他也學儒,也學佛。所以在中國,做學問的人儒釋道三家都學。

  我們看到少林寺有一塊碑,叫「混元三教九流圖贊」,我今天也帶了一張,原寸的贈送給馬哈迪長老。這個碑是唐朝很早的一個刻碑,現在這個碑還在少林寺。這個碑刻出來的,當中畫了個圖,從當中看是釋迦牟尼佛,從兩邊看,一邊是老子,一邊是孔子。儒釋道三個合成一個面孔,手上捧的九流,三教九流是一家,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多元文化。可見得多元文化這個想法,在古老的中國早就有這個說法了。這是我們今天團結宗教,想到古時候留下來這些文物,我們明白了。宗教的團結、宗教的和睦,不但有利於明心見性,當然更有利於我們幸福美滿的生活。和諧的社會、和諧的世界,這是需要依靠教學。

  中國幾千年來,教學的理念、教學的方法、教學的效果都非常卓著,是個重視教育的國家,重視教學傳統的族群。在古代中國,如同《禮記》上所說的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國家的政治是以教育為中心,可以說所有一切設施都是為教育服務。所以得到的效果是五千年的長治久安,這個經驗很值得現代人去思考。教育的落實,儒是禮,道是感應篇,佛法就是十善業道,這是落實在我們的生活,落實在日常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這個學問叫實學,實實在在的。你學了真有用,學了真正對於自己的身心修養,對於家庭、對社會、對國家、對世界都帶來真實的利益,永久的和平安樂。

  到最近,到這個時代,崇尚於科學,大家把倫理道德疏忽了,中國也不例外。所以現前這些動亂、不安、天災人禍,我們想想原因在哪裡?我們中國古人有兩個字叫「失教」,這才是真正的因素。如何挽救?還要把傳統教育找回來,這個世界有救,不是沒有救,現在找還來得及。許多人懷疑,傳統的東西舊了、過時了,還管用嗎?我們在聯合國會議裡面,也把中國傳統這個方法介紹給大家,懷疑的人可不少。所以我們做了個實驗,在中國湯池小鎮,這個實驗居然做成功了,我們也就理直氣壯的把這個實驗介紹給聯合國,介紹給許多國家、族群,也引起了很好的迴響。希望我們能夠在這個災難頻繁的時刻,把心冷靜下來,再多想一想古聖先賢的教誨。

  把宗教教育也要找回來,宗教到底是什麼?現在明白的人確實不多,這麼多年來,我們所看到社會大眾對於宗教有很深的誤會。這個誤會不能怪別人,怪我們自己本身,我們學佛的人沒有學得好,沒有依教奉行,讓社會大眾對佛教產生誤會,過失在我們,在自己,不在他。只要我們自己真正依教奉行,好好的來學習,那我們的生活、規矩、威儀,自然能改變社會大眾對我們的看法,這才是一條正路。佛是怎樣教導我們的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昨天我也跟一些同學說過,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是無盡的慈悲,是最高的智慧,他給我們做出榜樣,指示我們學習覺悟的途徑。指導的原則就是「淨業三福」,他說過這三條是「三世諸佛,淨業正因」,這句話非常重要。三世是講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凡夫修行成佛,必須依照這三個原則。第一條四句話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所以中國古來的祖師大德,用儒跟道來代替小乘是有道理的,符合於佛陀教學的精神,就是這四句裡頭孝親、尊師,儒家做得非常好,用儒來代替小乘。慈心不殺,道家的《感應篇》教得好,所以用道家的《感應篇》,用道家老莊的學術幫助我們放下。然後再用十善業道奠定佛法的基礎,《十善業道經》不長,只有幾頁,大概只有五、六頁。世尊在這個經裡面,前後兩次明白的告訴我們,人天法(就是做人的道理,生天的道理)、聲聞菩提、緣覺菩提、菩薩法、無上菩提,都是依十善業道為根本,都是以十善業為基礎。你說這個多重要,怎麼能疏忽?學佛從哪裡學起?要從這個地方學起,先把根紮穩,然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沒有一個不成就!

  正如同善導大師所講的,他是對淨宗同學說的,可是理是一個,他說「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」。我們可以說成佛作祖也是總在遇緣不同,因我們不能掌握,緣能掌握。所以佛法不講因生,它講緣生,這個很有道理,緣是自己可以掌握的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許多人想改造命運,不知道從哪裡改起,你懂得佛法你就知道了,緣操在自己手上,改造命運自己有權。把改造命運的權交給別人那是大錯特錯,他怎麼能改變我?連諸佛如來、菩薩、羅漢都不能改造我們,凡夫哪有能力改造我們的命運?你明白這個道理就覺悟了,不再受人欺騙。命相、風水有這一說,可以提供參考而已,真正主宰是在自己,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那你全都改了。你看《了凡四訓》,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》,這一類的書非常之多,你就曉得應該自己怎麼個做法。所以,儒釋道這三個根就重要了,一定要重視它。

  我也遇到有些學者專家,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,我是很簡單的說明這樁事情。儒釋道三家基礎的教學分量都不多,不需要多,最重要的是要能做到。這三樣東西印在一起,也是很薄的一個小冊子,它的分量跟儒釋道三家的典籍沒有兩樣,放在天平上秤一秤,是平等的。佛家的《大藏經》,道家的《道藏》,儒現在也有人在編儒藏,沒有儒藏之前,儒家有一套叢書《四庫全書》。《四庫全書》裡面有道,佛是另外編了一套《大藏經》,這都是乾隆皇帝他的文化傑作。只有認識清楚你才會重視,才會紮這三個根,這三個根紮下去,你儒釋道都不學,你來生不失人天的果報,人天決定有分。如果要想學,無論是學哪部經論,儒也好,佛也好,道也好,你學儒,你能成聖賢,真的,這一點不假;你學道,你能成神仙;你學佛,你能成菩薩,轉凡成聖。可是學一定要注意到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最好一生專攻一門。

  我們在去年巴黎的活動完了之後,我就訪問英國的牛津大學、劍橋大學、倫敦大學,這三個學校的漢學系是世界聞名,我去訪問。回來之後深深感覺到,中國傳統學術沒有真正的繼承人,這是我們感到很深的憂慮。歷代這些聖賢從哪裡來的?我們細細去觀察,聖賢是教出來的。誰教出來的?母親教出來的!母親教什麼?給諸位說,母親所教的就是儒釋道這三個根。孔子跟孟子都是早年父親就過世了,母親帶大的,孔夫子三歲父親就過世了,他怎麼能成為一代聖人?母親教的。也就是說在幼年的時候把根紮好,根基紮好了,三歲就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。從前教育真如此,諺語所謂的「三歲看八十,七歲看終身」,這個話說起來現在沒有人懂,古時候真的是這樣。母親懷孕就懂得怎樣教還沒有出生的嬰兒,還沒出生。她就知道在胎裡面,就能夠感受做母親的心情,喜怒、舉止、動作統統影響他,他已經在接受教育。出生之後,他所看到的,所聽到的,所接觸到的,大人在他面前表演的,全是正面的,沒有負面,都是合乎倫理道德,讓他在學習。所以到三歲他已經學了一千天,這一千天的教育就是他一生的根基,他的根基是從這個地方紮的。

  在中國古代的社會,母親雖然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,她很會教,這個我們一點都不懷疑,我自己幼年的時候母親教的。我們生長在農村,我母親不認識字,可是很會教,對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她懂!她字不認識,她做到了,做給我們看的,我們從這個地方紮的根,這個根紮得很管用。十歲離開家鄉,這七十多年走遍許多國家地區,沒有被染污、沒有變壞,什麼原因?就是童年時候那點基礎它產生了作用。所以我對於古聖先賢教誨的理念,我深信不疑。看到今天社會的這種形態,不能不大聲疾呼,要重新來思惟,來肯定聖賢教育是有價值的,現在還是同樣的,沒有改變。真理是超越時空,萬古常新,只要你有這個根基,你選擇一門一生不改變,你就能成聖,就能成賢,就能成菩薩。

  當然能有好的環境,那是大福報,不一定我們能遇得到,孔子沒有遇到,釋迦牟尼佛沒有遇到,他們都沒有遇到。那怎麼樣?自己無論在什麼樣環境當中,他統統在學習,順境裡面學習不貪戀,斷貪瞋痴,不貪戀;逆境裡面學習沒有瞋恚、沒有報復。無論是在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當中,他的學習從來沒有中斷,所以他能夠息滅貪瞋痴,成就了戒定慧,這是他們的經驗。以後他徹悟之後他教學,就用這個教學的總原則、總綱領。佛法的教學諸位曉得,三藏經典就是經律論,經律論就是戒定慧三學,叫三無漏學。什麼叫無漏?如果你修戒定慧,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這戒定慧叫三無漏學。如果修戒定慧,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叫世間法,這叫世學。你可以生天,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有分,你不墮三惡道,但是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如果能放下,這叫佛法。所以世法、佛法分別在此地。決定不是說我今天念佛、參禪、學教,我這就是佛法,不一定。如果說念佛、參禪、學教,你還有分別,還有執著,這叫世間法,這個諸位要記住。如果你把分別執著斷掉了,無論學什麼東西都叫出世間法,出世、世間是有沒有分別執著,這是非常正確的。

  真的沒有分別執著了,那大乘教裡面常講「圓人說法,無法不圓」,不但你修的佛法是出世間,你修學任何宗教經典全是出世間的,真的是平等。乃至於現在學校裡面念的教科書,小學也好,中學也好,統統出世間,沒有一樣不是出世間,這個理要懂得。然後你把你所修學的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叫真學佛;不能用在生活上,那就變成佛學,就不是學佛。佛學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三界,為什麼?它是世間法,不是出世間法。學佛,學佛一定要放下,至少要放下對人的執著、對事的執著、對一切萬物的執著,你能把這個放下,這是佛法。過去章嘉大師他教我,我向他老人家請教,第一天見面就教我「看破、放下」,這五十多年來的學習,深深體會到這四個字是佛法教學,從初發心到圓滿佛果的祕訣。你不放下你就錯了,你沒有法子超越世間。即使念佛求生淨土,念佛堂堂主也常常掛在口頭上,勸導大家「放下身心世界,一心專念」,你才能成功。你身心世界沒有放下,你念佛不能往生,放下還是擺在第一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

  現在社會動亂,災難,尤其是今年,非常的明顯,地球的暖化。在過去是有不少科學家常常說,我們都沒有在意,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情。今年太明顯了,冬天不冷,夏天也不熱,氣候反常,這才引起我們的注意。尤其是科學家在十幾年前,曾經告訴我們,地球溫度上升,溫室效應是明顯的你能夠覺察得到。南北極的冰在融化,這個報導總有十幾二十年了。今年由於美國前副總統高爾,在全世界到處演說提醒大家,確實讓我們感到憂心忡忡。我為了這樁事情,我到紐西蘭去了一趟,在南島,庫克山是南島最大的一個冰山。我坐直升飛機飛到山頂,飛機降到冰川,我下了飛機在雪地上抓了一把雪,還沒有抓手是濕的,我很驚訝!這個不正常。我就想到在二十多年前我在加拿大,也是去遊覽觀光看一個冰川,這冰川我抓一把雪,很涼,灑到地上,手是乾的,手上沒有水。現在庫克冰山上,手往下一放,手都是水,這個融化的速度太可怕了,我感覺得很不正常。兩極的冰要是融化,科學家告訴我們,海水上升六十五米,海拔六十五米以下的全都被淹了。美國人畫了一張地圖,未來的世界,你看看很恐怖!

  還有高山的冰雪也是快速在融化,我們西藏高原是亞洲七條大河的發源地,源頭,如果高山冰雪融化了,河流的源頭斷掉了,將來的河水沒有了。像長江、黃河養活多少人,如果沒有水怎麼辦?這個問題非常嚴重。科學家在大聲疾呼,認為這個原因是科學發達之後,我們排的二氧化碳,飛機排出來的,汽車、輪船、工廠排出來的這些廢氣的染污,當然這也是個原因,但這不是真正的原因。佛法告訴我們,我們要相信,相信科學的人不相信佛法,認為佛法沒有科學根據。其實佛法非常科學,那個科學太高了,現在的科學還達不到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佛教經典裡面,它講的是些什麼,我們要知道。它講的不是迷信,它講的我把它歸納有五個科目,它講倫理、講道德、講因果、講哲學、講科學,全都有。

  《楞嚴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今天災難真正的原因,是我們的思想、見解錯了,我們的行為錯了。佛說貪婪感得的水災,所以貪是水的因。地球氣溫往上升,這是什麼?這是瞋恚,瞋恚是火,火山爆發,是因為瞋恚是因;愚痴是風災的因,愚痴;傲慢、不平是地震的因。所以佛教給我們,如何能夠把地球上災難化解?佛這兩句話就解決了,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,地球上所謂的自然災害就沒有了。這個話你能信嗎?如果對於經典沒有相當深度修養的人,他不相信,可是要有相當深度的,真的也不容易。可是現在日本的科學家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證明,確實外面環境是隨著我們意念在轉,我們的念頭善,山河大地都變善了;我們的念頭不善,它都變惡了。江本博士最近他想到香港來看我,我很歡迎,我說你來的時候我給你安排兩次講演,把你的實驗向大家做個彙報。科學的方法證明了佛說的境隨心轉,境是環境,而不是心隨境轉,不是的,境隨心轉。

  跟《壇經》上所講的,六祖大師開悟之後,他說出自性的體、相、作用,很簡單,說了五句話,這五句話比什麼都重要。他說「何期自性本來清淨」,沒想到我們的自性,每個人自性是相同的,一個自性,我們的自性本來清淨,從來沒有染污過。你現在雖然在迷,雖然你造惡業,雖然墮三途,也沒有真正染污過。那個染污是什麼?染污是相似錯誤的抽象概念,不是真的。你不覺察它,它真起作用,它把你的智慧障礙,把你的德能障礙,把你的相好障礙,它真起作用。如果你一覺悟你把它放下,你就成佛。你才曉得真的沒有染污,性相都不染污,這個話說得太好了。第二句話說「本不生滅」,本不生滅就是古印度所有宗教裡面追求的終極目標,大般涅槃,不生不滅。你要知道這個,你才曉得沒有生死,你就不會貪生怕死,沒有生死。第三句講的「本自具足」,這句跟《華嚴經》佛所說的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是一個意思,統統具足,沒有一絲毫欠缺。第四句說「本無動搖」,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,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首楞嚴大定」,是自性本定。末後一句話是「能生萬物」,宇宙從哪裡來的?生命從哪裡來的?星球從哪裡來的?自性變現出來的!你相不相信?

  惠能大師怎麼會知道的,釋迦牟尼佛怎麼會知道的?你要明瞭,只要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你就知道,這些事情你親眼所見,你怎麼會迷惑!那我們今天不能知道,就是世尊在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坐禪的時候,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。惠能大師是半夜裡面聽五祖忍和尚講《金剛經》,也是把這個放下,放下原來就是。所以凡夫成佛,無論是理、無論是事都在一念之間,一念迷你就是凡夫,一念覺你就成佛了。迷是什麼?迷是放不下;覺是放下,放下就是。

  所以,一切眾生心性是平等的,誰放下誰就成佛。你沒有放下,你本來是佛。佛眼看一切眾生,人人都是佛,他不敢輕慢,佛尊重一切眾生,為什麼?尊重他本來是佛。他雖然有障礙,他的智慧、德能一絲毫沒有喪失,只是他暫時不覺而已。不覺是假的,不是真的,那就看他什麼時候遇緣,善導講的「總在遇緣不同」,遇到緣他就成功了,他就能回頭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那我們今天要作佛,作佛不但救自己,也救這個世間苦難眾生。

  現在我們明白、懂得了,我們把四個根紮穩,四個根就是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》,再加上一個《沙彌律儀》,四個根。然後你一生學一門,你就會成功,鍥而不捨,一門深入,你把一切都放下。譬如說你學《心經》,你一生就專攻《心經》,你會開悟,你會成佛。民國初年有!周止菴居士一生專門學《心經》,你看他晚年寫了一本書《心經詮注》,現在是《心經》註解裡頭的權威。他在《心經》上用了四十年的功夫,中國有史以來講《心經》沒有一個人講得過他,四十年鍥而不捨。你說專門搞《金剛經》的,江味農居士也是四十年,他寫了一部《金剛經講義》,你去看那個講義,那真的是開悟的人,不是開悟的人講不出來。這是分量少的,喜歡分量多的你搞《華嚴》,一生專攻《華嚴》;你搞《法華》,一生專攻《法華》,不要搞兩部,就是一部。你學淨土,一生專攻《無量壽經》,或者專攻《彌陀經》,沒有一個不成就。

  為什麼不能搞兩樣?沒有開悟不搞兩樣。悟了之後行,悟了叫悟後起修,悟了之後,一接觸就通達、就明瞭了。一通一切通,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,只要一接觸全都通了,為什麼?你見性了。所有一切經法都是自性流露出來的,見了性的哪有不通!釋迦牟尼佛所講,你所講的,你的性跟釋迦牟尼佛同一個自性。學佛不能不懂這個道理,不能不曉得這樁事實,我們的成就就不難,就容易了。所以無論在什麼環境,決定不受環境干擾,你才會有成就,環境染不到你,你就成功。順境怕什麼?怕你起了貪心,一起貪戀你就完了,逆境裡面一起瞋恚那也完了。所以順境、逆境,一切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都在幫助我們,幫助我什麼?幫助我斷貪瞋痴慢疑,斷煩惱!你要不在這些環境裡去磨鍊,你的貪瞋痴慢疑怎麼斷得掉?

 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,修忍辱波羅蜜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忍辱仙人,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,修忍辱波羅蜜。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,歌利是梵語音譯過來的,就是中國人講的暴君,惡王、暴君。你看看這無緣無故把他處這種極刑,忍辱仙人沒有絲毫瞋恚,沒有絲毫報復,而且還發願將來我成佛,第一個來度你。釋迦牟尼佛成佛,第一個得度的憍陳如尊者,就是那個時候的歌利王,佛說話沒有妄語,決定兌現。所以無論什麼境界,對自己有利,絕對沒有害,成就自己的無量功德、無量的德行、無量的智慧。如果我們一念錯誤,一念有怨恨,落在七情五欲裡面,這就立刻墮落;超出七情五欲,就成就。所以,哪個人不能成就?各個能成就。

  有緣,這是我講的那是大福報,能夠有五個、十個同學在一起修學,互相警策,這當然是非常好,這個緣很難遇到。遇不到,一個幹,你想想孔老夫子一個人成就的,釋迦牟尼佛一個人成就的,他修行沒有同伴,這最好的例子。孟子也沒有同伴,都是一個人成就的,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。無論在哪個環境,只要我的方向、目標、宗旨決定不變,沒有一個不成就。所以這最重要的四個根要紮穩,你沒有這四個根,你不是聖賢的根性,聖賢根性就是這四個根。所以一切妄緣要放下,決定沒有貪瞋痴慢。

  我們最近在香港講《華嚴經》,道場很小,有個人他要送給我一個大道場,他說法師,那個小道場太可憐了。講得也挺懇切的,最後我謝絕了,非常感謝他,我說我不能接受。他說為什麼?我說道場一大,我沒有問題,我們道場裡面同參道友心就動了,動的什麼?動了貪瞋痴慢,道心沒有了。我說還是我們苦一點好,多吃一點苦頭,小一點好,多受點罪,有道心,道心比道場重要。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道場,我們現在還有個場所,比世尊就強多了,再要搞大道場,對不起釋迦牟尼佛!我這一生當中不敢搞道場,什麼原因?我初出家的時候看道場看得很多,道場裡面都在那裡爭名奪利。沒有道場,大家都是菩薩,個個都是菩薩,一有道場,個個都變成羅剎,這還得了嗎?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。要保護自己,要保護我們所有的同修正知正見,不要幫助他引起貪瞋痴慢,這樣就好,這樣子才能夠成就。

  最近幾年來,我們都看到社會的動亂,這是普遍的現象,這個現象怎麼來的?找根!兩千五百年前孟子講得好,孟子見梁惠王他說了兩句話,他跟梁惠王講「上下交征利,其國危矣」。這句話把今天整個社會動亂,根本的原因解答了。中國幾千年傳統沒有把利看重,把孝悌看得很重,把仁義看得很重。在一般家庭裡面重孝悌,在社會上重仁義,把這個看得重。恥於言利,要講到利,都感覺得很可恥,感覺得是臉上無光,怎麼可以談利?現在的社會不一樣,現在的社會從小就叫你要去爭利,把利放在第一,仁義孝悌沒有了,天下怎麼能不亂?上下交征利,這個國家就危險了,現在是全球交征利,地球危矣!孟夫子在兩千五百年前就把這個答案、原因給我們說出來。那我們今天怎麼辦?全球的人都爭利,我不爭利行不行?行,不是不行。

  前幾年香港亞視做了一次訪問,何守信他做主持人他來訪問我,曾經問我一句話。他說法師,古老的諺語裡頭有句話說,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」,人為自己爭名奪利好像是應該的,你們學佛的怎麼可以不要名利?我就告訴他,我說這句話誤了天下多少人,這個罪過很重,以後你就不要再說了。我說孔老夫子一生不爭名奪利,天沒有誅他,地也沒有滅他,而且他成為聖人,兩千多年來你看多少人尊敬他,這不要名利的。釋迦牟尼佛不要名利,自己是王子的身分,十九歲捨棄國王的繼承權,捨棄榮華富貴,天也沒有誅他,地也沒有滅他,全世界多少人天天在禮拜釋迦牟尼佛。這不就說明了嗎?然後我告訴他,我說我也像孔子、釋迦一樣,我也不爭名,我也不奪利,我活得很快樂,天也沒有誅我,地也沒有滅我。所以這些錯誤的話,確實影響了許多的人。我們走我們的道路,會走得很幸福、很快樂,我們相信因果。只要你真的相信,所謂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這個前定誰定的?是你自己定的。

  佛經上講得清楚,你這一生所得到的財富,是你過去生中修財布施的果報,施財得財;你這一生的聰明智慧,是你過去生中修法布施的果報;你這一生當中的健康長壽,是你過去生中修無畏施的果報。所以佛講這三種布施,施財是因,得財富是果;施法是因,得聰明智慧是果;施無畏是因,得健康長壽是果報。你過去生中這三種布施都做到,那你這一生的福報很圓滿,既有財富,又有聰明智慧,又健康長壽,你三個都得到。如果過去生中只施財,沒有法布施,沒有無畏布施,財發得很多,沒有聰明智慧,壽命沒有,這個不完美。有人修法布施,沒有修財布施,這一生智慧很高,像方東美先生我老師,那就是的。過去生中修的是法布施,生活很艱難,就是靠教學那點工資過生活。看到好書想買部書都沒有錢,這就是什麼?他前生是法布施多,財布施少。所以我們懂得這個原因!

  我在年輕的時候,這些高人,章嘉大師、李老師他們都是高人,看我們是一看就很清楚,很了解。說我命裡頭沒有財富,壽命很短,這些事情我很清楚,因為從前有很多人給我看相算命,說我的財庫,看相講財庫,我的財庫空空,沒有財富。而且不能做官,做官命裡頭要有官印,我命裡頭沒有官印,出家也不能當住持,沒有當住持的命,都得要官印才行。好在大概過去世修了點小法布施,還有點聰明智慧,沒有壽命,沒有財富。我很清楚,為什麼?我相信一般人講的遺傳。我的父親四十五歲死的,我的伯父也是四十五歲走的,我的祖父也是四十五歲走的,曾祖父就不知道了。所以算命的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,我覺得很正常,這是很正確的,所以我沒有求長壽。

  遇到這兩位老人,章嘉大師就教我這三種布施,三種果報,教我修。我就告訴他老人家,我說我連生活都很困難,哪有錢去布施?他就問我,一毛錢有沒有?這個有,一毛錢有;一塊錢有沒有?這行,一塊錢有。你就從一毛、一塊布施起,布施的心不可以中斷。譬如人家放生,我們出一塊錢,一起放生!人家印經我們出一毛、兩毛,隨喜印經,這個他教給我的,這行,我能做得到,這做一輩子。先就是真的一毛一塊做起,你看以後居然我們可以贈送《大藏經》,這是從前作夢都想不到的。這麼多年來我們贈送《大藏經》大概是有六千多套,我們準備後面再印四千套,滿足贈送一萬套《大藏經》。佛告訴我們的話完全兌現,愈施愈多,財布施愈施愈多,雖然身上沒有錢,要做什麼事情,真叫心想事成,錢就來了。法布施是我們一生最主要的,因為世尊,你看就是《金剛經》上就做了許多比喻,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比不上為人說四句偈,所以法布施是無量的功德。我們明白之後李老師勸我學講經,學成之後我三十三歲開始講經,到今年剛剛好也是四十九年,四十九年沒有中斷,也就是抓住了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

  我跟李老師十年,基礎在那個地方紮下來的。他老人家教我五年當中一定要守規矩,那就是一門。複講,只講他的東西,不准加自己的意思,不准找外面的參考書籍。講得是沒味道,那是叫你學忍辱波羅蜜。你看《金剛經》上六波羅蜜,布施、忍辱講得最多,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,你不能忍你沒有成就。一定要忍住,有自己的見解都不可以發揮,就是照老師怎麼講就怎麼講,漏掉的沒有關係,你可不能自己添一點。到了五年,我跟老師講我很得受用,確實心地清淨,心地清淨智慧就長了。我跟老師報告,我說我再守五年,十年。李老師笑笑沒說話,笑笑點頭。所以我守他這個規矩十年,十年修忍辱波羅蜜。你要能忍得住,你不能忍,你的基礎就紮不牢,十年根紮下去之後,然後有悟處才能發揮,沒悟處不可以。古人講「講經錯下一個字轉語,墮五百世野狐身」,這個果報很可怕,所以一定要定。守規矩是持戒,因戒得定,你看十年你一部經,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心是清淨的。

  現在擾亂我們的心情是魔王,你知道嗎?你家裡頭有個最大的魔王,你都控制在魔的掌握當中,所以你學佛學不成功。魔王是什麼?電視!你家有沒有電視?那是大魔王,這一定要曉得。現代的小朋友不好教,原因在哪裡?他有個魔王管著他。那個魔王是什麼?是遊戲機,電子遊戲機那是個魔王。有這些東西,你要不認識它,你不把它捨棄,你就不能成就。所以我學佛之後,你看四十多年,至少有四十五年,我不看報紙、不看雜誌、不看電視、不看電影、戲劇,統統都不看,廣播都不聽,只看佛經。天天跟佛菩薩,跟聖賢人往來,世間的魔再厲害,我不跟你接近,你對我就無可奈何。所以我生活得很自在,生活得很快樂。這點就是我常常講的自愛,人要自愛,自愛而後才能愛人。自愛就不要被這些人勾引,就不要被魔控制,你跟魔接觸你是不自愛。你的清淨心失掉了,你的德行失掉了,你把你的時間浪費在這些地方,你不能專精勤學,世出世法都不能成就。這不能怪它,要怪自己,它怎麼樣的誘惑,我只要不理它就沒事。

  譬如人與人之相處,這是一生當中不能避免的,你會遭遇到毀謗。別人毀謗你,無緣無故的毀謗,當然是有因的,因很複雜,多半都是嫉妒、障礙,這個要知道。我們學講經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,你講得不好沒問題,你講得好的時候你走投無路,都被他說中了。你講得還不錯,信徒也多了,聽眾也多了,供養也多了,別人看到看不順眼,把你擠走。我們遇到這個事情遇得太多,好在老師預先告訴我了,我遇到的時候一點都不訝異,老師說過了,走投無路。證明古人所講的「同行相忌」,不是別人找麻煩,你出家,出家人找麻煩;你在家居士,在家居士找麻煩。所以不能出人頭地,出人頭地人家就要把你踏掉,這是我們不能夠不知道的。最好的方法都是一概不理,不但不要去理會,還要念佛,還要把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。為什麼迴向給他?感他的恩。什麼恩德?他來考我,看看我忍辱波羅蜜到什麼程度,這一考試,通過了。所以他是我的老師,他來考試我。只要我們在一生當中,學到不怨恨一個人,不輕慢一個人,我們自己就有成就了。

  沒有怨恨,決定沒有報復,讓自己心平氣和。古人教得很好,千萬不能發脾氣,你要知道,發脾氣對別人的傷害三分,對自己的傷害七分,不值得,那不是個聰明人。所以自己要養生有道,什麼道?心平氣和,永遠不發脾氣。什麼樣的侮辱、陷害,我們都是感恩的心對待,他來考試。忍無可忍的時候,想一想歌利王割截身體,忍辱仙人都能忍,我跟他相比差遠了,這一點怎麼不能忍?那還怎麼能修行,那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。所以要能忍,忍人之不能忍,你才會成就別人不能成就的功行。

  在現前我們所遇的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,整個地球上的大環境,好像對我們帶來的都是很不利的,是很不能接受的這些事實。但是我常常想,我也勸勉我們的同學,我說我們處在這個環境,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,為什麼?這種環境逼迫我們,我們才真用功,這一生當中非成佛不可!如果沒有這些環境,環境很好,不要緊,過幾年還來得及,有的是時間,就把時間磋跎下去。所以愈是不好的環境,對我們的警覺心提升,使我們在很短的期間當中,一定要有成就。

  最安全的時間是什麼時候?給諸位說,五年之內。我們修淨土的同學,五年之內決定拿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簽證,拿到護照,那你就沒有問題了。我們在《淨土聖賢錄》、《往生傳》裡面,看到念佛求往生的人,很多三年他就往生,預知時至就走了。早年我在台灣講經,有不少的同學,在家、出家的都有,來問我,他說他們是不是念了三年佛,剛剛好壽命就到了?我想了一想告訴他們,我說不可能,哪有那麼巧的事情?一兩個可能有,那麼多人都是三年就成就,這是決定不可能。那只有一個說法能說得通,他的功夫成就了,雖有壽命不要了,我提早去。只有這個說法才能夠講得通,這個說法是真的。

  譬如宋朝瑩珂法師,這是個破戒的法師,造的業造得很重。他這個人最大的好處,相信因果報應,他自己常常反省,肯定墮阿鼻地獄,想到地獄他就恐怖。他就向他的同參道友們去請教,用什麼方法能救他,讓他不墮地獄?有個道友就送他一本《往生傳》給他看。他看了之後,痛哭流涕,很受感動。於是他就把他寮房的門關起來,一句佛號念到底,不吃飯、不喝水、不睡覺,就是一句佛號念下去,念了三天三夜。所謂是誠則靈,至誠感通,把阿彌陀佛念來了。阿彌陀佛告訴他,你還有十年陽壽,你好好的去修,十年之後我來接你。瑩珂法師看看阿彌陀佛就說,「不行,我自己的劣根性太重,禁不起誘惑,十年我又不知道造多少罪業,我十年壽命不要了,我現在就跟你去。」阿彌陀佛也就答應他,「好吧!三天之後我來接你。」他很高興,阿彌陀佛走了。他房門打開告訴寺廟大眾,他見到阿彌陀佛,三天之後來接引。寺廟裡沒有一個人相信,好在時間很短,三天,到第三天看你怎麼辦?第三天他就請大家念佛送他。念不到一刻鐘,不到一刻鐘他就告訴大家,我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我,向大家告辭,他就往生了。你看他沒有生病,人非常正常,三天三夜。證明《彌陀經》上所講的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到若七日,真想去。

  現在念佛的人,念了多少年都不能往生,消息都沒有,什麼原因?不想去。如果哪個佛堂打佛七掛個牌子,「七天決定往生」,恐怕一個人都沒有。我們看到瑩珂的例子,他真的是去了,真的想往生。在前年,前年深圳有個同修黃忠昌,三十多歲年,他做了個實驗。他聽我講經說三年可以往生,他就閉三年關,讓向小莉居士護持他。在關房裡面就是一句佛號,採取諦閑老和尚的教誨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念。他念了兩年十個月,還差兩個月滿三年,兩年十個月他就告訴向小莉,他要往生了,真的他走了。所以說明雖有壽命可以不要了,功夫成就了,就能往生。這個事情不難,我們碰到世界上這麼多的災難,我們先把佛念好,念到真正有把握往生,然後不去也可以,跟阿彌陀佛請假,我再過幾年再去。

  統統有例子,這個話不是隨便說的,跟阿彌陀佛請假的是交光法師,明朝時候人,就是作《楞嚴經》註解的,《楞嚴經正脈疏》是交光法師作的。他也是個念佛人,時間到了,阿彌陀佛來接引他,功夫算不錯。他跟阿彌陀佛說,《楞嚴經》傳到中國,看到的註解都不是佛的意思,他說我很想給《楞嚴經》做一部新的註解,我告個假可不可以?阿彌陀佛同意了,阿彌陀佛走了,他病好了,寫《楞嚴經正脈疏》。古時候,古疏,《楞嚴》就有舊疏跟新疏,舊疏是以長水為代表,新疏就是交光法師。舊疏幾乎都用天台家三止三觀解釋《楞嚴經》裡面所講的「奢摩他、三摩、禪那」。新疏不是,新疏是完全以《楞嚴經》經裡面的經義,「捨識用根」,捨識用根從前沒有人講過。因為三止三觀還是用的心意識,這是很不相同的地方。所以壽命到了阿彌陀佛來接引,可以請假,可以把時間延後,這都是決定得生淨土。阿彌陀佛實在講也通情達理,一點都不固執,能夠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

  這些地方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,我們學佛對於所有學佛的同學,也都要像阿彌陀佛一樣,不要固執,永遠要學習普賢菩薩的十願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他真正成就,所以得念佛三昧就決定往生,隨時可以走。念佛三昧是什麼?二六時中,我們講一天到晚,心裡面真有阿彌陀佛。不一定在口上,口上有沒有沒關係,心上真有,這是念佛三昧。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想,要記住《金剛經》上兩句話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你想別的東西都會落空,只有想阿彌陀佛不會落空,所以你要想著帶得去的。世間什麼都不要想,把世間東西放在心上,那是絕大的錯誤,連這個身體都帶不去。所以身體需不需要保養?不需要,隨其自然就是最好的保養。要加什麼補品,那害自己,所有補品都有副作用,都不是好東西;隨順自然比什麼都好,不要執著,這就是最好的保養。

  你的心清淨,心轉境界,不能叫境界轉心,心轉境界。縱然身體有什麼小毛病,你的心善、心清淨,那個小毛病自然就沒有了,為什麼?轉變了。帶著病菌的細胞,心地善良,它帶著沒有幾天,病菌的細胞就恢復正常。所以真的不需要通過醫療,醫療都有副作用。尤其現在的醫療很可怕,因為現在的一般人沒有經過倫理、道德的訓練,對人沒有真正的愛心。縱然是有愛心,他沒有智慧,傷害人他不知道,好心,結果是害了人。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,不能不小心的。最可靠的,現在真的世出世間法最可靠的,最值得我們信賴的,一絲毫沒有疑慮的,就是阿彌陀佛。我們對這個一定要加強信心,千經萬論處處指歸!

 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講《華嚴》,講《華嚴》就是講《無量壽經》,如果它跟《無量壽經》性質不相同,我不會講這部經。彭際清居士告訴我們,這是乾隆年間的大德,雖然沒有出家,通宗通教,《往生傳》裡面有他的名字。他告訴我們,《無量壽經》就是中本《華嚴》,《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《華嚴》,《華嚴經》是大本的《無量壽經》。所以我也告訴一些研究淨土的同學,尤其是發心講淨土經論的同學,要讀《華嚴》。你懂《華嚴》,《無量壽經》才講得圓滿,才講得好,才講得叫人相信,叫人心服口服。所以沒有細說,很難接引現代的眾生,《華嚴》真的幫了個大忙,《華嚴》就是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,細說。《阿彌陀經》是《無量壽經》的略說,便於持誦,用它來做早晚課非常恰當,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。

  我們從經論裡面,確實得到了許多的智慧,也能夠解決自身的修行,以及與大眾的相處,不但與大眾,與大自然的相處我們明白了。不但不可以有害人的念頭,對於大自然也不可以有破壞的意念。蚊蟲、螞蟻都有佛性,牠是有情眾生,牠跟我們沒有兩樣,造的業不同,受的身不一樣;靈性、自性是相同的,沒有兩樣。這些年來,大概也有個五、六年了,我們學習跟牠溝通,現在溝通得非常圓滿,彼此能夠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。這句話很重要,如果不是平等對待就不能和睦相處。夏天有時候在鄉下蚊蟲很多,我有一次在廬江,那邊雖有紗窗還是不行。我那個小客廳裡面,有一天看到四十多隻蚊子,我在做晚課。我就跟牠商量,我說蚊子菩薩,現在我做晚課,你們大家跟我一起做,可不能擾亂我。結果蚊子都叮在牆上,牆上是白粉的牆,你看得清清楚楚,牠在那裡聽,真的一堂晚課沒有一個來騷擾,聽話、合作。我的晚課做完之後我就離開了,到第二天我到小客廳去,牆壁上還有十幾隻叮在那裡沒動,真的合作。現在這些蚊蟲、螞蟻、蟑螂這小動物好像比人還好教。

  我相信在座有不少同學到過澳洲,你看我們澳洲的菜園,我們的菜種得非常之好。用什麼方法種?用跟這些小蟲、小鳥、小動物跟牠們合作,統統稱牠們菩薩,牠們都是菩薩,一是菩薩當然就不會做壞事。所以我們種的菜畫個區分,那個地方你們可以去吃,別的地方不可以。這個約牠遵守,牠就吃那幾塊,這邊絕對不會動。我們的果木樹很多,跟鳥也約定,有幾棵樹專門供養鳥的,你就吃那幾棵,其他的要給我們保留,很聽話、很合作。所以決定不可以用農藥,決定不可以殺生,我們不殺牠,不害牠,牠也不害我們,不傷害我們。我們殺牠,牠就傷害我們,所以愈殺愈多,不殺就沒有了。何必要這些農藥?何必要化學肥料?化肥對人體都有傷害。所以現在吃東西,不但肉食帶的病菌很多,餵的飼料都是化學飼料,農作物也是一樣,也農藥太重,都是有毒的。

  現在吃東西,真的就像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,現在的人,大概佛所講的話都是給現代人說的,「飲苦食毒」。現在人不是飲苦食毒嗎?沒有一樣東西是乾淨的,沒有一樣東西是可靠的。想到這個環境,我們的警覺心提高了,希望能夠早一天到極樂世界去,對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好留戀的?留戀這個世界錯了,有留戀的心離不開;不如統統放下,一心念佛。沒走之前,在這個世間要做個念佛的好榜樣,你影響一個人就度了一個人,影響兩個人就度兩個人,自行化他,無量功德。決定不能給社會大眾做不好的榜樣,做不好的榜樣那你就是害自己,也害眾生,那就錯了,不是佛弟子。最好的榜樣就是持戒念佛,真正落實六波羅蜜,盡心盡力把它做得圓滿,學布施、學持戒。別人不肯布施,我們肯布施,歡喜布施;別人不能持戒,我們持戒;別人不能忍,我們能忍;別人懈怠,我們精進;別人散亂,我們心定;別人愚痴,我們有智慧。

  與人交往,學習四攝法,四攝法就是講的布施、愛語、力行、同事。《華嚴經》這幾首偈子裡面並不難懂,諸位看看就明瞭。但是四攝法裡面的布施,跟六度的布施字是相同,念也一樣,意思不一樣。六度是要度自己,那個布施是什麼?布施是要把自己的貪心布施掉、捨掉,慳貪布施掉,它的目的在此地,所以你才能得度。四攝法裡頭的布施不是這個,攝是攝受眾生,所以四攝法用現在的話說,就是公共關係法、交際法,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法。我們現在也把它用到跟小動物交際,跟花草樹木來交際,統統用上了,效果卓著。

  用在人的方面,這個布施就是我常講的多請客、多送禮,這就是四攝法裡面的布施,關係才能建立。過去我在新加坡跟九大宗教往來,用的就是用四攝法。我去訪問每個宗教,都送個很重的禮送給他,交情就有了,每個宗教都送,家家都送。到人家教堂裡面去,我們要謙卑,這個很重要,不能有個傲慢,謙卑。我去拜他們的神,念他們的經,他們看到都很歡喜,這交情才行,才能夠結下去這交情。如果說佛高高在上,他們都比不上,那就排斥了,就談不攏了。一定要尊重別人,自己謙卑,尊重別人,實在講每個宗教創教的大師都是這樣教我們。天主教的早晚課誦是《玫瑰經》,《玫瑰經》一共十五段,第一段裡面就是講聖母瑪利亞的謙卑,頭一個就是教你講謙卑。你能夠謙卑,然後你才能夠尊重別人,你才能夠敬愛別人,你才能夠關懷別人,才能照顧別人,才能幫助別人。沒有謙卑,那統統做不到。我們這樣把宗教團結起來,以後真的變成像兄弟姊妹一樣,確實變成一家人,無論在什麼地方,我們都能夠互相的關懷,互助合作。這給新加坡的社會帶來了安定,所以新加坡政府非常歡喜。

  如果我們能把四攝法,在世界上普遍的來推動,廣泛的推動,推動到家庭,家和萬事興。你想想看,布施在家庭重要。先生外出,回家一定帶點禮物給太太;太太出門,也不要忘記先生,回家帶點小禮物。禮輕仁義重,你沒有把他忘掉,這就是四攝法裡頭的布施,不要小看了它,這是家庭凝聚的一個樞紐。你在公司裡面,過去我在丹斯里的酒店我跟他們的員工講過,老闆出去旅行,會帶點小禮物回來分給員工。不在乎多,帶一包巧克力糖,一個人分一塊,老闆沒有忘記我,給我一點甜甜蜜蜜的,這不一樣,不能忘記。你這個公司就團結起來,這裡頭有情有義,這是一個公司行號。

  擴大到社會、到國家,尤其是國家的領導人,你們看看我過去給梅嘉娃蒂總統的一封信,我就教她用四攝法,團結全國的族群,團結派系,團結宗教。用什麼方法?每年至少總統請大家來吃一次飯,不同的政黨,所有政黨一起來吃飯,一起來交流,聽聽大家意見,那政黨與政黨之間的矛盾就沒有了。你要接見他們,要常常跟他往來交談,要請客、要送禮,不一樣。所以說人跟人所謂見面三分情,這是有道理的。不同的族群,每年總統請吃一次飯,關懷大眾,當然族群裡面的代表,有影響力的這些人都要邀請。宗教裡面這些長老們、大德們、傳教師裡頭有影響的人,都應當有一次,至少有一次。像我們過去在新加坡做的溫馨晚宴,你看總統出席、總理出席,大家都歡喜。那是什麼?凝聚人心,國家、族群團結的一種方法,不能夠疏忽。你都能這樣常常關懷大家,常常想到大家,大家也想到你,決定是擁護你,你無論推動什麼工作都很容易做到,很容易就做成功。時間到了,那邊告訴我時間到了,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,謝謝大家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