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倓老佛七開示簡介  (共一集)  1992/11  美國聖荷西  檔名:20-003-0001

  諸位同修,今天要跟諸位報告的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當中的開示。這個錄音帶我是從舊金山甘貴穗居士那裡得到的,得到這個帶子感到非常的希有,因為老法師在香港圓寂已經有二十多年了。由此可知,這個帶子流傳的時間很長,輾轉拷貝,音質已經差了很多了,不容易聽清楚。

  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講經,住在「中華佛教圖書館」,這個圖書館是倓老創辦的,我去的時候,老法師已經過去很多年了,所以沒有緣見到他。爾後幾乎每年到香港講經,住在圖書館的時間最多;換句話說,這個緣分也很深,能夠聽到老法師的聲音,當然非常的歡喜。

  他老人家一生的事蹟,在《影塵回憶錄》裡面說得很清楚,大光法師是個有心人,老法師不願意寫傳記,也不願意把他一生的事情告訴人。而大光這幾個人沒有事情時就,找老和尚聊天,請老和尚講從前的這些故事,以講故事的方式,把他一生的經歷說出來,大光就把它記下來,《影塵回憶錄》就是倓老法師的傳記。我們在這個傳記裡面,看到他老人家一生的經歷。

  他是中年學佛的,四十多歲才出家,出家的過程也相當艱苦。在沒出家之前,他跟幾個朋友開了個中藥鋪,當中有一個朋友是學佛的,他受他影響很深,而且這個朋友是專讀《楞嚴經》的。《影塵回憶錄》裡有一段「八載寒窗讀楞嚴」,八年時間就在一部經上下功夫,這個很如法。它裡面記載著感應的事情。

  有一天中午他們都在這個藥鋪,中午生意很冷清,沒有什麼人來,就趴在案子上打瞌睡。中午睡午覺的時候打瞌睡,這個朋友做了個夢,他看到兩個人來了,抬頭一看是他的冤家債主。從前因為財務糾紛,這兩個人欠他的錢,打官司他打贏了,就逼他們還債,結果這兩個人上吊自殺了。

  以後他非常後悔,對這個事情感覺很歉疚、很後悔。現在看到這兩個人來了,他就知道這是兩個鬼魂來了,心裡就很恐懼,是不是來找麻煩的。看他們好像很和善,不像是找麻煩的樣子。走到面前就給他跪下來,他心裡就比較安了,不是來找麻煩的。

  就問他們:「你們來幹什麼﹖」

  那兩個人說:「我們來求你超度。」

  他那個心就放心了。求超度,好,我答應你。他說:「怎麼個超度法﹖」

  那兩個人說:「只要你答應就可以了。」

  他說:「那行!我答應你。」就看到這個鬼魂踩到他的膝蓋,踩到他的肩膀升天了。

  過了沒有一會,又來了兩個人,一個是他的太太,還有一個小孩,這是他的小兒子,母子兩個都過世了。兩個人來到面前,也跟前面兩個人一樣,跪在地下求超度。他都點頭同意,也看到這兩個人踩著肩膀升天。夢醒了之後,他就告訴倓老。由此可知,超度是真的,超度一定要真正修行人,你才有這個功德;不是只按照這個儀式做做就行了,那未必,真正要有修行的。

  這就說明「八載寒窗讀楞嚴」的功德,確實有這個能力,鬼神才來找你;你沒有這個能力,他不找你,找你沒用處,幫不上忙。今天看到你修行確實有功德,你可以幫的上忙,他來找你。

  像這種情形,很多學佛的同修都有,但是沒有這麼殊勝。我們常常作夢,夢到已經過去的家親眷屬,他有求於你,《地藏經》上說得很明白,他來求你幫助他。我們沒有像倓老朋友那麼樣的功夫,但是可以念經、念佛,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他。他所得到的利益,雖不是踩著肩膀升天,但是對他多少都會有幫助。

  倓老學佛以後,到最後出家了。出家沒多久,大概兩、三年的時間,對當時的天台宗大德諦閑老法師非常的景仰,就到天台去參學。諦老法師見到他也很歡喜,認為他根性很利,是一個難得的好學生,就收了他。以後他繼承了諦老的衣缽,是諦閑老法師的傳人。諦老曾經跟他說:「你的法緣在東北」,學成之後勸他回到北方。他也接受老師的指導,所以中國北方的佛教是他老人家一手創建的。

  他在東北大大小小寺廟,建了差不多將近有二十座,真的是福報大。我們不敢講有證,確實是有修有學的大善知識。雖然他是天台宗,也是天台宗的傳人,但是他一生念佛,為什麼?他說他親眼見到的念佛往生、預知時至、不生病的,曉得哪一天走的,站著走的,坐著走的,他一生看到二十多個人,這個真是非常有力的見證。因此,他對這個法門深信不疑,所以他念佛求生淨土。他老人家走的時候也是坐著走的,總算滿了他的願。

  佛七期間,一開端等於是介紹佛學的修學綱要,雖然沒有把大乘幾個宗派說明,也都順便提了一下。因為佛七是淨土宗的法門,說明淨土宗的殊勝,他講到三輩九品,即使是下下品往生,也比欲界天、色界天的福報還要大。這是勸人從修學大乘,應當要轉入淨土一門專修。

  這個音帶,第一段是第二天講的,第二段是第四天講的,可見得他不是天天講,他是隔一天講一次。第二天一開端,有幾句話很重要。他說佛七頭兩天,大家的心還很散亂,還沒有收起來;換句話說,功夫還不得力。最得力的是第三天、第四天、第五天,七天當中這第三天最得力。後兩天又懈怠了,為什麼?佛七快要完了,想想還有什麼事情要辦,這又打閒岔了。功夫真正得力是當中的三天,這個很有道理。

  因為香港那邊學禪的人很多,風氣很盛,念佛這個法門沒有禪那樣的盛。他老人家就舉出諦閑老法師在外面講經說法,常常舉他兩個學生的榜樣來勸勉大眾。

  第一個是學禪的徒弟,這都是早年的徒弟了,現在都不在了。這個徒弟,用現在話來講,他是知識分子,讀過書的;沒有出家之前他結過婚,而且還有一個小女兒。學佛之後,對佛法非常的仰慕,決心出家,經人介紹給諦老法師,諦老法師收了他。但是他跟家裡沒商量妥當,就毅然出家了。太太雖不答應,也無可奈何,沒法子,太太就跳江自殺了。剩下這個小女兒很小,就交給親戚去扶養,他就出家了。

  他對禪很有興趣,天台山是學教的,不是禪宗道場。他既然願意學禪,老法師也不勉強,就把他送到當時禪宗第一個道場鎮江「金山寺」。你們看《白蛇傳》裡有個金山寺,就是那個地方,當時是中國禪宗最盛的一個道場。金山寺也叫江天寺,因為這個寺是建在長江一個島上,靠近南岸,靠近鎮江,但是要坐船過去,寺廟建在那裡,所以叫江天寺。這個寺廟年代很久,現在也是觀光名勝的地區。

  他到那邊去,在禪堂確實很用功,很有道心。在這個寺過了不少年,慢慢的他就升為執事(執事就是管理大眾),最後升到首座和尚。寺院等於是個學校一樣,住持就好像是校長,首座相當於教務主任,維那是訓導主任,監院(當家師)是總務主任,這個叫三大綱領執事,跟學校一樣,只是名稱不相同,他們的職務相同。

  做到教務主任,這個地位非常高,僅次於和尚。這個時候皈依的信徒也多,供養也多;這些多了之後,貢高我慢的念頭起來了,自己以為很了不起了。這個念頭一起來,道心就失掉了。什麼是道心?清淨心、平等心,這個很重要。

  從前在禪堂裡參禪有道心,現在當了首座和尚,道心沒有了。道心失掉了,護法神就不保護你了。人真正有道心,就有護法神保護你。道心失掉了,護法神走了,他的冤家債主找上門,我們俗話講「著魔」了。著魔之後,說話顛三倒四,用我們現在的話說,他得了神經病,精神分裂,不正常。江天寺四面都是水,看到旁邊沒人,他一個人出去跳江自殺,被人發現把他救起來。過了幾天,他又去跳江,又被人救起來。

  江天寺的方丈和尚覺得他有了問題,這個首座和尚常常鬧自殺,影響整個寺廟的修行人。所以趕緊給諦閑老法師送信,說:「你這個徒弟現在常常想自殺,我們也不曉得什麼緣故,請老和尚來把他帶回去。」諦老就到江天寺去接他回來。見了面,一切情形都很正常,就把他帶回到溫州天台山。他們走水路,這個水路是通的,從長江遠海坐船來,一直可以到溫州。他們坐的是輪船,輪船是上下舖,老和尚睡下面,他年輕動作比較伶俐,就叫他睡上舖。一路平安無事,也沒出什麼問題。這是老和尚有道行保護他,魔也不敢作祟。

  回到天台,寺院裡面也講求身分地位。他曾經做過大寺院的首座和尚,很有身分,在佛門裡也相當有地位,所以特別給他一個房間。通常一般是住廣單,睡通舖的。這是特別禮遇他對於佛教有頁獻,所以給他一個房間。

  早晚上殿隨他意,他願意去就去,不願意去就不去。有一天早晨吃早飯的時候他沒來。上殿他不去無所謂,吃早飯的時候也沒來,未免睡得太晚,太過分了!老和尚就叫廟裡面的查房去喊他。去敲門,沒有人答應。把門打開,房間裡沒有人,窗戶是打開的,人可以從窗戶跳出去。查房趕緊回去報告老法師,諦老法師一聽不好了,恐怕又去跳水了。那個道場雖然外頭沒有江,有個小河,河裡可以走小帆船,可以淹死人的。過去他曾經有兩次紀錄,是不是又跑去跳水了?趕緊找人分頭去找。找了半天,差不多找了半里多的路發現,真的找到了,但已經死了,屍首浮起來了,那就沒法子。把他打撈上來,抬回來,再給他念念經,超度超度,辦後事。

  正當他的屍首抬到廟裡的時候,他的女兒來了。他女兒長大了,也結婚了,哭哭啼啼到廟裡來,見老和尚。老和尚說:「你來的正好!」就問她:「你為什麼來的?」

  他女兒講:「昨天晚上做了個夢,夢了爸爸媽媽,說今天去上任。」

  老和尚說:「上什麼任?」

  她說:「他們去作土地公了。」

  老和尚一聽明白了,山旁蓋了一個新的土地廟,原來他去當土地公,他太太去當土地奶奶了,這一下才恍然大悟。原來他太太跳水死的,這個鬼魂一直就在他的旁邊,因為他過去參禪真正有功夫、有道心,有護法神,她這個鬼魂沒有辦法貼到他身上。到他道心失掉了,貪圖享受、貢高我慢這個念頭一起來了,護法神離開了,這個鬼魂附在他身上。實際上,常常鬧跳水不是他自己,他是被鬼迷了,太太還是把他抓去了。這就說明參禪參了幾十年,最後的結果是落個土地公,還被他太太抓去了,太太去當土地婆去了。

  於是老和尚超度佛事就到土地廟去做,給他念經,給他超度。老和尚也很有趣,他說:「你既然做了土地公了,我們給你念經超度,你要顯顯靈給我們看看。」說了這個話,也很奇怪,他們念經的那個桌子前面,就有一個小的旋風,像龍捲風一樣,很小,在念經的台面前轉,轉了很久。老和尚點點頭,知道了。

  這是說參禪的人為什麼會著魔?《楞嚴經‧清淨明誨章》講了,大家心裡都會明瞭。清淨心失掉了,「貪瞋痴慢」事可能不嚴重,念頭還有,有念頭就不行,這就是著魔的因由。如果他心真正清淨,斷信亦無,他太太的鬼魂找都找不到他,他的道業當然就能成就。老法師常常講這個公案,警惕現前修行人,心不清淨就遭魔難,落得這麼一個下場,一生的修行換了一個土地公。

  然後又說一個念佛的徒弟,這個念佛的徒弟,比這個參禪的徒弟還要早,是老法師還沒有成名的時候,在觀宗寺當知客師時。知客師是什麼?寺廟裡頭專門管招待賓客的,做這麼一個職務。老和尚年歲大概只有四十幾歲的樣子,不太大。有一個從小的玩伴,他們都是出生在鄉下,一個村莊裡面,小時候就在一塊玩耍,交情很深厚。大陸上,在民國初年、清朝末年的時候,教育很不發達,那時候還沒有學校,只有私塾,小孩讀書的機會很少,只有家庭好的才能夠讀幾年書。

  諦閑老法師家境還算不錯,所以念了幾年書。以後他舅舅做生意,跟他舅舅學做生意,跑過不少地方,所以有一些學術的基礎。他這個朋友家境很清寒,沒有念過書,不認識字。長大之後,學了個手藝,靠這個手藝維持生活。什麼手藝?老和尚給我們講是「鍋漏匠」。

  這個「鍋漏匠」,恐怕你們都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,我知道,我還記得!因為我也是出生在鄉下村莊裡面,「鍋漏匠」就是補鍋、補碗的,這是我親眼見到的。從前家裡用的鍋碗打破了,捨不得丟,想辦法把它補起來。這個補鍋補碗的挑著一個擔子,大概一個月會到這個地方來走一次,你有打破的鍋碗,他會給你補。這個現在沒有了,現在哪裡還會用破鍋破碗,沒這個道理,早就丟掉了。那個時候,生活多麼的艱難。

  他這個工作很辛苦,深深體會到人生的痛苦,所以就找他這個老朋友。聽說老朋友做了和尚,找到之後,他就跟諦閑法師說:「我要出家。」諦閑法師說:「你不要找我的麻煩,你在我廟裡住幾天,你還是出去做你的生意去。」結果他非常堅決,一定要出家。老法師就說:「出家要學經教,你不認識字,沒有法子學。出家不學經教的要學佛寺的唱念,你年歲大了,你也學不會,你還是去做生意好了。」在那個時候,四十多歲幾乎就是進入老年,五十歲就稱老人,五十歲的人出去都拄柺杖。

  結果他那個朋友說,他太苦了,他非出家不可。諦老被他逼得沒辦法,他說:「這樣好了,你既然真的要出家,那你要依我的條件。」他那個朋友說:「行,我既然認你作師父了,你說什麼我都接受,我都聽。」這樣談妥條件了,諦老就給他剃頭。出家之後,他說:「你也不要去受戒。受戒的戒期是五十三天,非常辛苦!年歲大的人吃不消。戒壇裡面許許多多東西要學習,你學不會,天天挨罵挨打,甚至於被開除,被趕出去。算了,你不要去受戒了。你也不要住在廟裡,住在廟裡面什麼都不會,人家冷眼看你,你這日子也很難過。寧波鄉下小廟很多,有很多小廟沒人住的,我就給你找一個沒人住的廟,你一個人去住。」

  因為諦老是觀宗寺的知客師,知客師跟在家信徒常常連繫,所以他的熟人很多。就近找幾個護法,每個月給他送點錢、送點米,生活可以過得去。又在這個破廟附近找到一個學佛的老太太,請這個老太太每天給他燒中、晚兩餐飯,早飯自己做。

  諦老說:「我教你一句『南無阿彌陀佛』,你就念這六個字。念累了,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。就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,准有好處。」究竟有什麼好處?他也沒問。老和尚也沒說,就告訴他這一句佛號念下去,一定有好處。

  這樣大概念了三、四年,他也真聽話,這三、四年在這個小廟裡從來都不出門,真的一句佛號念到底。這一天,他特別出去看看他的親戚朋友。晚上回來吃晚飯的時候,就告訴燒飯的老太太說:「明天你不用替我燒飯了,你不要來了。」老太太也沒有問什麼緣故,心想這個師父這麼久都沒出門,今天下午出了門之後,可能明天有朋友請他吃飯。

  到第二天中午吃飯的時候,老太太不放心,再到廟裡去看看。廟門是不關的,為什麼?什麼東西都沒有,所以夜不閉戶。到裡面找師父,師父的房門是開的,窗戶也是開的,看到這個師父站在那個地方,面孔朝著窗外,一個手拿念珠,一個手上有灰。倓老叫它是小灰,小灰是什麼?從前吐痰,有錢人家有痰盂,沒有錢的人家就用木頭釘一個小盒子,盒子裡放草灰。大陸上燒飯的灶燒草的比較多,燒柴、燒草都有灰。把那個灰放在盒子上,吐痰就吐在那個地方,過幾天把這個灰換一次。

  他手上拿著灰,叫他又不答應,仔細一看,他死了,什麼時候走的不曉得。這個老太太一生從來沒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,這也把她嚇到了。老太太趕緊去通知平常送米送錢護持他照顧他生活的幾個護法來。這幾個人來了一看,也不敢處置,立刻派人到觀宗寺給諦老法師送信。諦老法師聽說他已經走了,也趕緊趕來。那個時候沒有車,只能用走路的,這一個往返要三天的時間。老法師來了,看到這個情形,非常讚歎。他說:「你總算沒有白出家,你的成就,講經說法的大法師、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。」

  一句佛號,什麼都不懂,念了三年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,這個多自在!他為什麼能念成功?確實是萬緣放下了。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情,但是他聽師父的教導,百分之百的奉行,沒有一點折扣,也沒有一點意見。他是預知時至,他曉得什麼時候走,在走之前去看看朋友,見最後一面。但是他自己不說,交代燒飯的老太太明天不必來了。他走了,沒有生病,你看多瀟灑!多自在!

  這樣的功夫,一定是念到「一心不亂」,一心不亂是定慧都具足。也許有人問:「既然有定有慧,為什麼不弘法利生?」弘法利生要法緣,沒有法緣沒有用處,人家不聽你的。他是個鍋漏匠出身,又不認識字,也沒有學過,誰聽你的?沒人聽!這樣一往生,勸了多少人,這個樣子在那裡,就是利他。使人家見到、聽到了,信心增長,也知道應該如何用功,一句佛號就成就了。

  諦老替他辦後事時,把他的手掰開,原來他手上還握著八、九塊大洋。諦老一想,可能是他從前做生意積蓄的一點錢,平常把它放在吐痰的那個灰底下,人家也不知道。現在他要走了,錢他拿在手上,這個意思大家很明白,就是替他辦理後事,他連後事也不找人麻煩。

  這是說一個念佛人的成就。給諸位說,這個成就往生的品位絕對不在中下,決定是上三品往生。往往是一個被看不起的人才真有成就,人家恭敬供養的人反而不能成就,這一恭敬供養,毛病都出來了,心就不清淨了,自以為是。他們這樣的人心裡謙虛,覺得樣樣都不如人,對一切人一切事真誠恭敬,所以他有成就。

  這是老法師常常舉出他親眼看到的兩個徒弟,一個參禪參了幾十年,當土地公去了;一個念佛念了三年,上品上生去了,哪能為比?一個是有知識的,一個是不識字;不識字的見阿彌陀佛去了,識字的去當土地公去了。正應了我們中國古人所說:「唯上智與下愚不移。」真正有成就的,一個是上智,一個是下愚。不能成就的,就是當中這個,俗話講:「半吊子!」你說他不行,他很行;說他真行,他又不行,這一種人是最難度的,這一種人佔大多數。

  所以世尊四十九年苦口婆心說一切法,教化的多半都是中等人。真正上根利智跟下愚之人,佛用什麼法子度他?念佛法門。上根利智的,告訴他這個法門,他馬上接受,他不懷疑,他就一直念到底,這根性最利。下愚之人,勸他念一句阿彌陀佛,他死心塌地念,他什麼也不會、也不要,也不懂得道理,你教我念我就念,念到成就了,那個果實自然現前。所以這兩種人是佛門常講根熟眾生,根性、機緣成熟了。這是老和尚第二天講的。

  後面一段講畜牲往生,那也是很早的事情,是諦老法師還沒有成名,在一個小廟裡頭當住持,這個廟叫「頭陀寺」,也在溫州。現在好像這個廟還在,大概總是因為諦閑老法師曾經在那裡做過住持,以後老法師成名了,所以這個小廟也沾光。

  他在頭陀寺做住持的時候,因為廟小,人不多,也很窮,這個寺廟裡連個鐘都沒有,作息時間怎麼辦?看太陽!寺廟裡養了一隻大公雞,早晨雞報曉,就打板、起床,做早課。這個公雞是廟裡養的,出家人做早晚課,這個公雞也來參加。早晚課念阿彌陀佛,這個公雞也跟著大眾後面走,牠也「嘎咕、嘎咕」叫,大概是念牠的佛,我們也聽不懂。中午過堂吃飯,這個公雞也來參加,凡是大眾吃的菜飯掉在地上的,牠都會把它吃得乾乾淨淨。

  每一天課誦完了以後,大眾都散了、都走了,公雞也離開了。這一天早課完了之後,大眾都走了,這個公雞還在佛殿裡面繞佛,香燈師就趕牠走。香燈師是最後走的,他管照顧香、蠟燭、油燈,大眾離開後,只有一盞油燈點著,蠟燭都要熄掉,以防火災。

  香燈師就告訴大公雞:「人都走了,你也該走了。」那裡曉得那個大公雞走到佛殿當中一站,嘎咕叫了三大聲,站在那裡往生了。香燈師馬上報告老和尚。老和尚召集大眾來看,果然沒錯,把牠當作出家人往生一樣的儀式來做,給牠做超度的佛事。以後這個大公雞葬在後面山上。這是說明雞都有靈性,都會念佛,這是諦老法師自己道場親眼看到的事實。畜牲有靈性,尚且念佛求往生;人要不用功,不如畜牲。這是頭陀寺裡面有這麼一樁事情。

  畜生真有靈性。我們住的這個地方離鴨子公園很近,我每天早晨和館長有六、七個人都到公園散步,去餵鴨子。這個公園鴨子多、鴿子多,海鷗很多。前天我們發現一隻鴿子趴在地下,看樣子好可憐。我們費了很大的力氣,把牠抓過來一看,才曉得兩隻腳都被線綑得很緊,大概是小孩捉弄牠。我們把牠帶回來,用剪刀把線剪開,因為勒得很緊,兩隻腳都腫了,後來放走了。昨天我們去餵鴿子,有一隻鴿子自動走到我們面前,看牠的腳一擺一擺的也很可憐。結果一看,腳上也有繩子綁住,牠是來找我們的。

  館長就奇怪,牠怎麼自己會找來?是不是那個鴿子告訴牠的,這裡有人可以幫助!也把牠搞乾淨了。以後又有一隻,都是自己找來的,給牠剪線的時候,動都不動,乖得不得了。所以小動物有靈性,牠們彼此也有語言,也有溝通,「這幾個人大概不是壞人,可以幫助我們,有麻煩來找他們」。

  我們從前是在書籍的記載裡看到許多動物念佛往生的,諦閑老法師頭陀寺的公雞,是他親眼見到畜牲念佛往生。這是給我們說了三個例子,學佛人得到的這個結果。

  後面有一段是講他在東北辦學時的例子。東北那個時候雖然有學校,民國初年鬧革命,大家都很害怕兒女上學之後,受了這個影響。諦老在寺廟裡面辦的這個學校,課程是儒書、佛學,所以當地人對他就很放心,這個不鬧革命,把小孩送到他那個學校。他也請了一個居士來主持校務,他自己跟定西法師有時也去講一點佛法。他在東北辦了不少所的佛學院,辦佛學院也辦義學,所以東北的佛教受他老人家的恩惠非常之大。

  老和尚常常勸人念佛,這個校長看了些佛書,有一天向老和尚提了一個問題,他說他看到這個書上講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,既然是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,那我們何必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?老和尚聽了以後就跟他說:「你提的這個問題很有道理」

  老和尚問他:「自性彌陀跟西方極樂世界的彌陀,從哪裡分界限?唯心淨土跟西方淨土邊界在哪裡?」諦老法師這樣一反問,這一位居士想了半天,好像分不出邊界,沒有界限。老和尚說:「對了!確確實實沒有界限。」自性彌陀跟西方彌陀沒有界限,自性是從理上講,西方是從事上講,理事是一個。理是事之理,事是理之事,諸位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念佛那個心就定了,你就不會懷疑。

  古人也提出來「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」,實不去是從理上說的,決定生是從事上說的。那麼佛號要不要念?要念!你要是執理廢事,換句話說,你還比不上諦老法師念佛三年的那個鍋漏匠徒弟,人家站著走,預知時至,你有這個本事嗎?

  第二種人不懂理,完全是事修。所以,蓮池、蕅益這一些大德們,常常警告學人,如果執著理,不在事上用功夫,執理廢事,你的修學決定是失敗的,你不能成功。反過來講,如果你執著在事上,你不明理,完全在事修,古德講:「不虛入品之功」,三輩九品你決定有分。事到一定程度跟理就圓融了,單單明理,沒有事修,那個理沒有辦法融事,當中有障礙。所以事到什麼時候融理?心地清淨。為什麼?清淨心就是理,清淨心周遍法界,哪有邊界!這是我們一定要清楚,一定要明瞭的。諦老法師說的是真實的例子,一點都不假。

  我們再看倓老《念佛論》裡面所說的。《念佛論》是他老人家在香港講的開示,大光法師筆記的,這個小冊子對於接引初機非常好。前面三分之二廣泛介紹佛法,各宗都提到,後面完全講念佛,讚歎淨土。末後他老人家舉了三個念佛往生的例子,這是老法師親眼看見的。

  第一個修無師。哈爾濱極樂寺是老和尚建的,老和尚建這個道場之後,要將這個道場興隆,所以舉辦一次傳戒法會,這是佛門佛寺裡最殊勝的、規模最大的法會,請他的老師諦閑老和尚作得戒和尚。在戒期籌備期間,修無師來了。他從外地來的,修無師是營口人,想在戒期當中幫忙,用現在話來講,做義工。寺廟裡對發心來幫忙的人都非常歡迎,就問修無師:「你能做什麼?」修無師在沒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的,是粗活,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的;出家之後,就念一句「阿彌陀佛」。他發心在戒期當中照顧病人,傷風、感冒在傳戒期間是免不了的,他討這一份工作。

  那時候住持是倓虛法師,當家師是定西法師。這兩位老法師以後都到香港去了,也都在香港往生。工作分配過了不久,修無師就來見老和尚,見當家師,說他要走了。倓老很有修養,你是發心來幫助的,你要走也不好意思留你。定西法師修養比老和尚要差一點,所以臉上馬上就擺出不高興的樣子,而且責備他,既然來發心,就應當戒期圓滿之後再走,戒期是五十三天,你不應該沒有長遠心,中途而退,這個功德就沒有了。

  修無師說:「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,我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。」

  這兩個老和尚一聽,這不是普通事情,就問他:「你哪一天走?」

  修無師說:「就是十天之內,沒有確定哪一天,就十天之內。」

  要求當家師給他準備兩百斤柴火,準備火化用。這是大事情,不是普通事情,而且在這個大法會當中,這樣殊勝的事情很難得,非常希有。所以當家師就答應給他準備後事。

  到第二天,修無師又去見老和尚、當家師,向他們告假:「我今天就要走!」這個措手不及,所以定西師趕緊替他準備。寺廟後面堆柴的這個房間,在那個地方臨時給他搭個舖。他還要求希望能有幾個人幫他助念,送他往生。當然樂意去助念送他的人很多,這個事情很希有,功德非常殊勝。

  坐在這上面的時候,助念的同修就要求修無師,說:「過去這些大德往生,都會作幾首詩,作幾首偈子,留給後人作紀念,你老人家也給我們留個紀念吧!」

  修無師就說老實話,他說:「我是個老粗出身,不認識字,我也不會作詩,也不會作偈子。不過我有一個老實話可以告訴諸位,『能說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』,就算是做個紀念吧!」最後說了這麼一句話。大家念佛號送他,大概念了一刻鐘,他就坐化了。他往生的時候是在臨時搭的一個舖裡,盤腿坐著走的。就在極樂寺戒期當中。

  諦閑老和尚到極樂寺的時候,聽到修無師往生的這樁事情,非常讚歎!認為這才是真正出家修行的好榜樣,往生這麼自在,這麼瀟灑,都是沒有念過書的人,不認識字的人。可見得知識多了是魔障、是障礙,不認識字,沒念過書的人老實,老實人都有成就;書念多了就不老實,成就就難了。這是一個出家人念佛往生的例子。

  第二個是鄭錫賓,鄭錫賓是位居士。鄭居士是念過書的人,是個生意人。倓老法師在山東青島創辦湛山寺,他是在那裡皈依的。學佛之後,他學會講《阿彌陀經》。於是生意也不做,到處勸人念佛。他常到鄉下那些小地方去給人講《阿彌陀經》,勸人念佛。他家人很反感,說:「正經事情生意不做,學佛學迷了!」

  有一天在外面講完經後,他就跟幾個老朋友說說:「我要走了,麻煩你們給我租個房子。」

  這些朋友聽了奇怪:「你要走了還租房子幹什麼?」

  他說:「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,我要往生極樂世界,怕死在人家家裡不方便,你們給我租個房子。」

  這些朋友一聽,問他:「你真有本事走?」

  他說:「真的!」

  那個人說:「那沒問題,到我家去」;這個人說:「到我家去!」都不忌諱,你真有本事往生的話,我們都歡迎。這就到他朋友家裡去了。朋友家臨時給他打掃一個乾淨的房間,他老人家也是盤腿坐在那裡。這幾個好朋友也是來看他怎麼走法。他要求大家念佛送他一程。大家也要求他:「你得作幾首偈、作幾首詩,給我們留個紀念。」他說:「不必!你看我這個樣子,這就是最好的紀念。」好!大家給他念佛,也是念不到一刻鐘,他真走了。講大經之後什麼事也沒有,去的這麼瀟灑!這麼自在!以後他的弟弟來替他辦後事,看到哥哥這樣,弟弟也念佛了。三年之後,他的弟弟也往生了。不過比哥哥差一點,他在病中往生的。

  這是舉一個男的居士,他是倓老法師的皈依弟子,一心念佛,專講《阿彌陀經》,其他的不會也不學,就一門,能念到預知時至,沒有病苦,自在往生。

  第三個例子舉的是一個在家的女居士。他老人家舉例都很有趣味,一個出家的,一個在家男居士,一個在家女居士。

  這個女居士住在青島,是湛山寺裡的信徒。湛山寺每一個星期有一個念佛會,她是念佛會裡面的一分子。但是這個人不認識字,家境很苦,他先生是在碼頭上拉黃包車的。一天不做工,一天就沒有收入,所以日子過得很苦。一家四口,她有兩個小孩都很小。每一個星期天湛山寺念佛會她都參加,在廚房裡幫忙洗碗、洗東西。由此可知,她是貧賤人家,沒人瞧得起她,平常誰注意到她!到寺廟裡也是做苦工的。

  她是中午走的。早晨吃早飯的時候,告訴她先生,她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,勸他好好的照顧小孩。她的先生聽了很生氣,說:「我們家已經窮到了這種程度,還說什麼風涼話!」拉了黃包車就走了。她又把兩個小孩叫到面前,叫小孩要聽他爸爸的話。小孩不懂事還太小,一會兒就出去玩了。

  到了中午,小孩肚子餓了要吃午飯,回家去找媽媽要吃飯了。回去之後,看到媽媽沒做飯,媽媽坐在床上已經往生了,這才哭哭啼啼的告訴鄰居。鄰居一聽說,早晨滿好的,還都見了面,到他家一看,端端正正坐在床上,換了乾乾淨淨的衣服。到碼頭上把她先生找回來,再去通知湛山寺念佛會。念佛會這個時候對於這一位居士才佩服,才知道人家天天在洗碗,幫忙工作,那才真是身心清淨,一切放下,那是真修行人!這是在青島的事情。

  這一些給我們念佛人做了最好的榜樣。古德常說: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。」在這個世間跟人有什麼好比的?有什麼好爭的?那都叫妄想,大錯特錯!凡是真有成就的人,確確實實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,他只求西方極樂世界。你們懷疑那是假的,他不懷疑,他真走了。你懷疑,西方極樂世界跟你沒分,你還是要搞六道輪迴!其間得失利害天壤之別。

  學佛學什麼?一句「阿彌陀佛」。我這麼多年的體驗,也常常勉勵大家,真正上根上智就是一句佛號,那叫真智慧!沒有閒岔,沒有夾雜。如果覺得這一句佛號還不行,還得加一點,那就淨土三經、淨土五經,幫忙你、調劑你。如果覺得還少了,還有《淨土十要》;還要多一點,恐怕往生未必可靠,這是真的!為什麼?多了,雜了,決定有障礙。這個法門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,它精彩的地方就是專精,這一句「阿彌陀佛」誰不會念?誰不能念?各個成就,不可思議的成就!

  佛在經上講的我們不能完全相信,古來的這些記載的我們也不完全肯定,眼前你親眼看見的,你信不信?你說這些是倓老法師看見,我沒看見,那就沒有法子了。要自己親眼看見,那也要大因緣、大福報;你沒有這個福德、因緣,你看不見。你能夠相信等於親見。

  站著往生,坐著往生,在台灣就不少。台灣這四十年當中,我們沒有正式統計,概略估計絕對不會少過五百人。這麼一個小島,有這麼多人念佛預知時至,自在往生,真正不可思議。按照比例來說,稱它「寶島」,真是名副其實!

  所以,事實、理論、方法都明白了,都清楚了,沒有疑惑了,這個時候下定決心求生淨土,一句彌陀老實念,沒有不成就的。他們這些人能這樣自在走,我為什麼做不到?這個要認真的反省。

  世間所有一切統統是假的,不但是假的,統統都是障礙你往生的,能不能捨棄?一定要捨棄!不能捨棄,縱然往生也不自在。自在是決定往生,而且品位都在上中位,不在下品。下三品不可能走得這麼瀟灑!走得這麼自在!

  臨命終時有病苦往生的,那個品位是中下,不會在上三品。為什麼人家能做到,我們做不到?我們今天要爭、要跟人家比的,應該跟他們去比,那就對了;跟世間人比名聞利養,那你就錯了!這是真正錯了。

  好,今天時間也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