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一九九五年淨空法師早餐開示  (第十一集)  1995/1/27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20-020-0011

  距離過年很近了,大家的年齡又增長一歲,一個覺悟的人知道,佛法裡面,像普賢菩薩所說的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」。世間人把這個事情當作一個喜事,而明眼人看到的,是光陰一天比一天減少;換句話說,更接近死亡這都說的實話。可是我們的道業有沒有隨著時間在進步?唯有真實的修持,才可以了生死、可以出三界。如果不能了生死出三界,這一生就是空過,縱然念佛修福,也是佛所講的三世怨。這三世怨不是好事情,這一生念佛修福,來生享福又糊塗,糊塗再造罪業,再受苦報。今天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,大富貴人家都是前生在佛門念佛修福,而不能夠了生死的人。這一世當中有權有勢造作的罪業,比一般人不曉得要重多少倍。所以眼光要看遠一點就曉得,他的果報也比普通人要重很多。所以真正覺悟是要以了生死為目標,在大乘法裡面了生死,我們唯一有把握的,就是念佛求生淨土。要真正把這個事情做到的,要記住普賢菩薩的話,「學菩薩道、修菩薩行」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遇善知識,都請教這兩個問題。所以菩薩道就是存心,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說,心願解行要同佛,那個心願就是菩薩道,解行就是菩薩行。所以學佛要學得跟佛一模一樣,不能一模一樣也差不多,也靠近那叫學佛。這個世間有些人他是佛學,他不是學佛,什麼叫佛學?有解無行就是佛學。把佛法當作世間一種學問來研究,而不能去做的,沒有這個心、沒有這個願,那就是佛學;有心、有願,明白多少就做到多少,那叫學佛。所以學佛可以了生死,佛學不能了生死,這是我們要辨別清楚的。

  這個經教是融通的,圓融通達無礙的,所以一經能通一切經。不但這個經教是融通的,世間法也是融通的,世出世間法都是自己真心本性變現出來的,所以它是同一個根源,哪有不通的道理!那為什麼會不通?不通就是有障礙,障礙就是迷惑顛倒、分別執著,去掉障礙,世出世法都是圓融的,都是通達無礙的。觀世音菩薩明白了,所以得大自在,他怎麼明白的?觀照明白的。什麼叫觀照?眼能見、耳能聽,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、沒有妄想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那叫觀照。要帶著一點意思在裡面,那就不是觀照了。觀照實在講就是自性見,見聞覺知是自性的見聞覺知,那叫觀照,所以能夠見到真相。凡夫呢?迷失了自性,用的是什麼?情識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,叫情見。我們一般講帶著感情,什麼叫感情?分別執著妄想,帶著這些東西,見聞覺知這就是凡夫的見解。由此可知,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就是佛菩薩的見解,佛菩薩的見解叫觀照、叫照見。用凡夫見解修行,是決定不能超越六道的,唯獨念佛求生淨土行,所以這就叫特別法門。凡夫是很難離開情見的,那只有這一條路,如果用情見去求學一切法門,都不得成就,唯獨修淨土。可是修淨土要知道,這個念佛的功夫,要能把情見伏住才能往生,伏不住不能往生。這就是煩惱沒斷,暫時伏一下,在往生那一刹那當中,煩惱不起現行就成功;那個時候煩惱再起來,那沒用處,就去不了。其實念佛也是觀照,會用功的人跟禪家沒什麼兩樣,大勢至菩薩所講的「都攝六根」,能都攝六根跟參禪沒有兩樣。如果我們只做淨念相繼,不懂都攝六根這跟禪不一樣;要懂得都攝六根,跟禪是一樣的。好,散會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