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  (第一集)  台灣台北華藏圖書館  檔名:20-001-0001

  諸位同學,大家好!首先我們對於《論語》有一個概略的認識,然後才能夠研究經文。台中現在也在獎勵大家背誦《論語》,我們同學當中要能發心背誦,當然是最好的了。

  表解裡面,一共有五段。第一段解釋經題,就是釋名,先講「論語」兩個字。先從「論」字講起,諸位要瞭解這個意思。底下註解都不是我講的,是《論語集解》序裡面所說的、所列的,全是古人的意思、古人的解釋。從這些註解裡面跟佛法合起來看,很接近。我上次介紹的是蕅益大師的註解,我們這個講座就用這個小本子,大本的註解諸位可以在家裡作參考,很有參考價值,內容非常豐富,值得一讀。

  古人解釋「論」這個字,有五種意思。第一種有「經綸世務」的意思,換句話說,就是世間法可以依據這部經典為法則。看到這一句,我們想到宋朝的開國宰相趙普,他是兩朝的宰相,他有兩句很有名的話,他說他以半部《論語》幫助趙匡胤(宋太祖)取得天下,以半部《論語》幫助太宗治理天下。從這兩句話,就把「經綸世務」這一句解釋得清清楚楚,不但能治天下,而且能夠取得天下;換句話說,治世、亂世都用得上,真正是了不起。這是第一點的解法,所以有「經綸世務」的意思在。

  第二,「論」的意思很像佛法裡面講的「法輪常轉」,實在是跟「法輪常轉」一個意思,沒有兩樣。古人在註解裡面講「輪轉無窮」,這是漢朝的註解。在後漢期間,佛法那個時候剛剛傳到中國來,當然對中國的思想、學術不能說沒有影響。所以,我們不但看宋初的註子有,就是魏、晉、後漢的註子,註解裡面已經有了佛法的思想。此地的「論」字是跟佛法觀念上非常的接近。「論」,有「輪」的意思。這個在佛法裡面是講流通、流布的意思。就是這一部書,不但是當時人之所必讀,就是千年萬世之人也要必讀;不但中國人應該要讀它,外國人也應該要讀它,這才是「輪轉無窮」!

  《論語》裡面所講的道理固然如是嗎?各位要深入的研究,確實如此。所以現在外國有識之士,認為將來能夠治天下太平,全世界人民都能夠享到幸福,唯有中國儒家的學術與大乘佛法。這個看法是非常正確的。儒家學說跟大乘佛法,如果等待外國人來弘揚,然後我們再去跟外國人學,那就不成話了。

  我們中國可以說從「五四運動」以後,打倒孔家店,廢棄了讀經,一味的去學外國人,認為外國的東西都是好的,中國的東西太舊了、太老了,沒有價值。學到了今天,我們今天過的是什麼日子?我們今天在社會上、在國際上是什麼樣的地位?追根究柢,那是我們自己對於自己的文化,可以說是一無所知,竟然看見外國兼加利誘,就把自己的自信心給喪失了。外國人確實是一個暴發戶,沒有根柢,他們的文化發展到今天,大家都能看得很清楚,這是毀滅世界的文化,並不是給人類帶來了幸福,只是給人類帶來痛苦、災難;營救這個大災難,確確實實還是中國這些古老的典籍。我們既然明白這一點,就應當發憤努力。

  可是古典東西在今天研究起來,困難當然是很多。實際上困難是難在不如法,如果要是得法,就不至於有困難了。中國固有作學問的方法,與佛法裡面的修學方法是一樣的,沒有兩樣;但是與西洋人作學問的方法確確實實是不相同的,這是我們要曉得的。西洋東西,有好的東西我們可以跟他學;有我們比他好的東西,我們為什麼要捨去自己的,而去學人家錯誤的呢?這是第二個意思。

  第三個意思是「理義蘊含萬理」,宇宙人生的大道理都蘊藏在這部書裡面,這對於大乘了義經典價值就相等了。書中所說的理,當然還是著重在世間一切說理。出世間有沒有?有,說得很少,要細心去體會。如果不細心,在這部書裡面看不出出世間的道理。世間道理看得很清楚,出世間道理不容易看出來。怎麼知道它有出世間道理?蕅益大師用佛法來解釋《論語》,就曉得《論語》裡面確實有出世間的道理在。所以我特地給諸位介紹這部書,我們今天講儒、佛思想要能融合成一體,可以講從蕅益大師開始。

  第四個意思是「次」,第四、第五都是從章法體例上來說。「次」就是序,篇章有序。雖然全書一共有四百九十章二十篇,章章可以獨立,但是前後又能夠連貫,就像佛經一樣。我們讀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三十九品,等於三十九篇一樣,篇篇可以獨立,但是篇篇都有連貫性,從它的連貫性,整體上來看是一篇文章;《論語》亦復如是。

  諸位曉得,佛經是佛一人所說的,《論語》並不是孔老夫子有體系講下來的。到底下的時候我們能看到,這是夫子在一生當中與弟子、與當時的時人、也有弟子與弟子之間的一些言論,把它收集編輯成書,還能夠達到篇章的次序,這是相當不容易的。所以它這部書在佛法裡面來看是屬於「流」,像我們《六祖壇經》一樣。《六祖壇經》是六祖大師一生他的言論的一個編集,是個「集」。編得非常之好,五十篇,每一篇裡面又可以分成章節,它都有連貫性。這個「論」是有次序的意思。

  最後一個意思是撰述,「群賢集定」。所謂「群賢」,就是指孔子的弟子。這部書是孔子的弟子們,大家在一起所編輯的,訂定這個本子。這個「論」字,我們就介紹到此。

  再看下面這個「語」字,《周禮》註解裡面說:「答敘謁語。」可見「語」著重在答,別人請問而答覆他,這是「語」。說明一樁事情,這也是「語」。

  「論經」,這就說到內容了。第一,孔子應弟子之語。弟子來請教,夫子給他解答的、給他開示的記錄下來。第二,孔子應時人。當時社會之名流、學者,甚至於政治家,向孔子請教,弟子們當時也在座,聽到的也把它記錄下來。第三,孔門著訂,這就是孔夫子的學生們,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,發揚夫子思想、學術的一些言論,也彙輯在本經裡。

  本經的文字不長,我們從這個地方會聯想到當時編書的情形。孔子跟釋迦牟尼佛相去不遠,而孔老夫子留下來的書,可以說只有《論語》以及《易經》裡面的「筮卜傳」是孔子的著述,再就是一部很有名的《春秋》,這是魯國的歷史。傳、註解還不是孔老夫子的作品,那是左丘明、公羊、穀梁他們來解釋的。孔老夫子作《春秋》,那實在是太簡單了,等於全是做文章的題目,細節都是後人來解釋的。所以孔子留下來的東西實在太少了。而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世也沒有多久,他的那些弟子把佛所說的原原本本都記錄下來,流傳到今天。我們櫃子裡的《大藏經》還不完整,還是原文的一部分。為什麼印度人會留那麼多,而我們中國人留下的這麼少?兩位都是大聖人,確實是一個疑問。

  我自己有一個粗淺的想法,可能是撰寫工具的問題。諸位曉得,在春秋那個時候,孔老夫子的著書刻在竹簡上,以竹簡為最多,竹簡上一片竹子刻一行,確實不容易。竹簡,在故宮博物院,諸位還能夠看到,那是當時的書,一部書要是部頭大的,真是笨重得不得了!如果一篇文章有個一千字以上的,那個竹簡是一大捆!所以,從前學富五車,那五車牛車能夠拉幾部書?非常有限,五車也裝不了幾部書!要像佛經,那還得了嗎?

  但是在印度,這個印度可以說是得天獨厚,它是在熱帶。印度從前寫經是用貝多羅樹葉,貝葉比竹簡實在是方便太多了。貝葉有點像芭蕉葉一樣,一片一片的也很大,書寫起來比刻在竹板上是要方便得太多了,這可能是原因之一;再一點是佛的弟子,真正有成就得道的弟子人數多;孔老夫子的學生有成就的七十二人。我們看佛經,第一次集結的五百阿羅漢,在人數上那佛的弟子比孔夫子的弟子要多得太多了。而孔老夫子的弟子都是在家人,要從事於家中的事業,還有社會上事務,不能專心大家聚集在一起把老師一生所有的教訓,都能夠把它記錄傳下來,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,因為他有家、有事業。佛的這些弟子都是出家人,沒有世間事務的累贅,這也是重大的原因,所以能夠把五百羅漢召集在一起來集結經藏。像這種情形,孔老夫子後來的學人沒有辦法、沒有法子集結在一起。所以只能在弟子當中,有幾個有心人,平常會去替老師作一些筆記,老師過去之後,大家聚集在一起,怕老師的學說湮沒而不當,所以少數幾個人聚集起來。

  雖然第二章考略裡面講,這都是《論語解集》序裡面說的。漢朝,劉向他這麼說:「群弟子咸記。」群弟子是不是七十二賢人都在、都參加呢?決定不可靠。而鄭玄所說的就更少了,就幾個人,仲弓、子游、子夏等撰訂。鄭康成是漢朝的大人物,他所說的當然有根據,不是隨便講的。而宋朝,程子他也有看法,他認為是有子、曾子門人所記。換句話說,距離孔子就更遠了,到第三代才編輯《論語》這部書。所以,這部書在傳人方面來講,釋迦牟尼佛是有組織的,他有僧團的組織;而孔老夫子的學生當中沒有組織。所以佛教裡面承傳代代不絕,傳記、史書裡面記載得清清楚楚,這是儒家比不上佛家的。

  實實在在講,這部書是中華文化精品,我們千萬不要小看了它,國人必讀寶典。我們學佛的同修都知道佛法好,佛法到中國能夠發揚光大,它的成果遠超過印度;不但超過印度,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、地區。在歷史上佛法有這麼大的成就,確確實實在中國之外,根本就找不到。在西方,我們曉得從大龍、龍樹、無著之後,就再也看不到這樣的人物了;而我們中國歷代明心見性這樣的大師、祖師大德代不乏人,這是什麼原因?給諸位說,全是儒家、道家的底子,所以藉著入佛才能夠發揚光大。

  我們現在也學佛,學了多少年,看不出有什麼成績,原因在什麼地方?我們沒有基礎,儒的基礎沒有,道的基礎也沒有,小乘佛法又不甘心學習,大乘之門怎麼能入得進去?真是好高騖遠。

  所以學佛的同修們,對於這一部書更要特別的注意,要認真的修學,千萬不要看到它是世間法,那你就大錯特錯了。佛法裡常說:「圓人說法,無法不圓。」何況佛法常說:「佛法是不二法。」如果你要分世間、出世間,這是二法。二法豈是佛法?孔老夫子也是說不二法,在《論語》裡面兩次見到「吾道一以貫之」,一就是理。前面「論」字底下講蘊含萬理,萬事萬理都是以一貫之,這與佛法又有什麼兩樣!儒、佛能夠融會貫通,說實在的話,就是在這一句上。

  在《論語》序裡面給我們介紹這一部書,古時候有三種,有魯國所傳的、齊國所傳的,齊、魯都是在山東;後來又發現《古論語》,《古論語》也是在山東發現的。《魯論》二十篇,我們現在所讀的章句,都是依據《魯論》。《齊論》跟《古論語》這二種,現在都不傳了,我們是以魯國所傳的為主。雖然不傳,但是這兩部書也都包含在我們現在這個本子裡。

  尤其是古人的註解,有引用齊本、跟古本。在漢朝時候,傳《魯論》二十篇的有夏侯勝、蕭望之、韋賢、龔奮,這都是當時研究《論語》有獨到之處,傳夫子之道。講解《齊論》二十二篇的也是在漢朝,有王卿、庸生、王吉等,他們是根據《齊論》二十二篇,也教授分徒。《古論語》二十一篇雖然不甚流行,但是孔安國、馬融,這都是漢朝的大儒,也給他們作註解,可惜的是沒有能夠傳到後世。

  底下講的就是齊、魯合起來,以《魯論》二十篇為主。在當時最重儒,講《論語》的人是張儀,註書流行得最廣的是鄭玄(鄭康成),一直到今天,我們在《十三經註疏》裡面還看到他。其餘的有陳群、有王肅、有周生烈,他們有義疏,也就是講義一類的。這都是漢朝講解《論語》著名的人物,他們講解的是以《魯論》為主,參考《齊論》。因此,流傳到今天,雖然《齊論》二十二篇、《古論》二十一篇我們讀不到了,但是意思都已經融會在《魯論》二十篇之中,諸位可以詳細的去看看《論語集解》的序。

  第三段給諸位介紹孔老夫子。在這個地方我們時間不多,僅能夠簡略的給諸位介紹。孔子的歷史我們就從略,就不必介紹了。諸位要記住,中國的史書,諸子史書是《史記》。《史記》是漢朝司馬遷寫的,在《史記》體例裡面可說定得非常的謹嚴,而為後來每一個朝代的斷代史以它作榜樣,根據它的體例來寫歷史。

  在《史記》裡面,我們能看到中國人的思想,確確實實有很不平常的地方。譬如,體裁裡面用「紀」,這是帝王。項羽是一個時代的英雄,司馬遷也寫「項羽本紀」,雖然他失敗了,他還是一個英雄。「世家」是諸侯、將、相的身分。這個歷史裡面,他寫了世家,孔老夫子是平民、老百姓,也寫進了世家。這是我們在《史記》裡面看到這兩件很不平常的例子,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重視實際上的成就,並不重視地位或者虛名,不重視這個;重視他的道德、學術、功業,重視實際。

  夫子之成就集先聖大成,所以我們今天稱他為「大成至聖先師」。底下我們有一個很簡單的介紹:「夫子之道,一以貫之」,這是他老人家自己說的。「一以貫之」這一句話,實在很難懂,到底夫子講這個「一」是什麼?不但後人無法瞭解夫子所說的「一」是什麼,當時孔子那些弟子們也不曉得。

  有人聽到夫子這麼說,夫子是對曾參說的,人家問曾子到底是什麼意思,曾子就解釋說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。」曾子這個話答覆得對不對?解釋的對不對?對的。解釋的這個裡面都是有禪意,「忠、恕」是二,所以你不能講夫子之道只講忠講恕,那就錯了,這麼解釋就錯了,那就真正自己不解這「一以貫之」。而是曾子隨便取一個例子,取兩個,兩個不二不就是一嗎?你說中、西裝,西式、中式是二,怎麼會是一?二而不二就是一,二是講的用,一是講的體。

  真是像六祖在《壇經》裡說:「從一般若。」所以「一」是般若,我們講的根本智,「生八萬四千智慧」,那不就是「貫之」嗎?你要沒有一,你所生的是八萬四千塵勞煩惱,這是我們凡夫。

  所以夫子之道是一,釋迦牟尼佛之道也是一。你看《華嚴經》裡面講「一真法界」,一才是真的,二是妄。我們平常講十法界,十法界是虛妄,一才是真的。如果你在十法界裡會通了,十就是一,一就是十,這才真正入一真法界。如果十跟一兩個是對立的,那就是虛妄了。

  所以曾子答覆的,那就要看聽的人懂不懂了。我看曾子答覆的妙極了!就跟我們禪宗裡面的機鋒一樣,實在是妙不可言。因此,著了相就麻煩,不能夠會得夫子之意。

  凡是講道都是涉及本體。教是講教學,正是像釋迦牟尼佛「應機示教」。佛在教學裡面分作三乘、五乘,這是教。夫子雖然沒有分三乘、五乘,但是夫子有分聖、賢、君子,也分三個層次。那個「聖、賢、君子」正與佛法裡面三乘果位相似,以後我們到經文裡面再討論,確實是相似的。但是夫子的教學是以「孝、悌、仁、義」為根本,這個與佛法的教學又是相同的。佛法也是以孝為基礎,所以在佛法四大綱領裡面,就是以四大菩薩來作代表。地藏菩薩就是代表著孝道,孝如大地,大地能生萬物、能與萬物,所以從「孝」這一個字就能看出一大總持法門。

  「孝」,豎的看起來,就是上一代跟底下一代是一體。這個字的意思從文字形象裡面去看,上面是個「老」字,下面是「子」,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,不是二,這是「豎窮三際」。「悌」是橫的,兄弟的關係。兄弟再於兄弟,真正是佛法裡面講的「橫遍十方」,十方三世是一,不是二。儒、佛的基礎都是奠立在這上面,它是同一個根本,所以佛法到中國來才能發揚光大。

  「仁、義」兩個字是待人接物的原理原則,在佛法裡講,「仁、義」二個字就是菩薩行、菩薩心腸。我們常講怎麼樣學菩薩行修菩薩道?菩薩道、菩薩行就是「仁、義」兩個字。「仁」是看別人跟看自己是一樣的。「仁」是二個人,二個人是我跟他兩個人,兩個人合成做一個人,而不是兩個人;換句話說,怎麼樣愛自己,也怎麼樣去愛別人,「推己及人」是仁。說實在的話,推己及人還是有自己、有人,還是有兩個。合成一個才叫仁。推己及人是接近仁,不是真正的仁;真正的仁是心裡面沒有界限。諸位曉得,沒有界限就是平等心,三菩提心裡面的直心。我們要講到推己及人是不是直心?不是。為什麼?它還是二心。「義」是什麼?義是大慈大悲,大悲心!「義者,宜也」。我們要拿普賢願王來講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這是義行!

  夫子之教,確確實實我們看他一生的教學宗旨、教學的目標,都是在「孝、悌、仁、義」。夫子對於政治上的願望,我們今天講他的理想政治。假如「攝於政」要脫節了,這個「攝」有什麼用處?沒有用處。攝與政要合為一,攝就是政,政就是攝。政是講形式,「匡樂治平」,豈不是跟佛法宗旨「離苦得樂」一樣的目標嗎?佛法講離苦得樂,孔子講匡樂、治國平天下。那個平天下的「平」字是公平、平等,天下都能得到公平、都能得到平等,是這個意思。用什麼方法?是從教育上得到,也就是從「孝、悌、仁、義」上獲得真正的平等。諸位想想,平等法界是一真法界。十法界裡面沒有平等,一真法界才有平等。所以我們看看孔子之道、孔子之教、孔子之政,實實在在都是「止於至善」。

  底下這兩個字,「道」從「教」上。他是老師,從政治上的這些言論、這些教學,那他等於國君的身分一樣,所以有「素王」之稱。素王就是並不是真正在王位上。王是什麼?就是「君、親、師」,中國過去講王,是一個人要兼三個身分。「君」是領導地位,為國民的領袖;同時,就像是國民之「親」一樣,慈母一樣。所以從前不但是君王,地方官、縣市長、縣長、縣令叫作父母官,民之父母,國君是國之父母,他是以父母對待子女一樣,來對待老百姓。我覺得比現在公僕是要好多了,僕人對於主人,總沒有父母對兒女那麼樣的親切。我們要是說中國過去政治制度不好,我實在是看不出來哪個地方不好。民主好,究竟好在什麼地方?所以萬不可以人云亦云,這個不可以,一定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。人家怎麼說,他說的是對的、還是不對,我們才能認得清楚。這是講有「親」的意思。還有是老百姓的老師。為什麼?你要教導他。《學記》裡面說: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。」所以從前凡是在社會上、在國家居領導地位,他一個人要具有三個身分,「君、親、師」三個身分。

  「君、親、師」的身分有大有小,大是一國之君,小是一家之長。你對你的兒女、對你的子弟,你是作父親的,你同時也是領導他的,同時你也要教他,也具有這三個身分。換句話說,國家、社會團體、機關,只要是首長、是個主管,他都要具這三個字,三個條件。這是中國文化;在外國文化裡面沒有這些中國文化,所以中國文化真正能治天下太平。

  末後,這一條是中華民族道統、血統。孔老夫子是我們道統象徵、血統象徵,我們後人尊之為「至聖先師」。至聖,聖到了極處!再沒有超過這個至聖先師。

  底下一段,給諸位介紹古時候的名著、註解、簡介。這個地方列舉最有名的,魏、晉時候何晏的《論語集解》,這部《論語集解》非常有名。南北朝時候,皇侃的《論語義疏》都是為後學所推崇。宋朝時候,邢昺《論語正義》是列入《十三經註疏》裡,可見得過去人對他的重視。現在我們講《十三經註疏》,有新疏、舊疏。舊疏是以宋朝以前為主;邢昺疏是舊疏,就是採取他的註解。在宋朝,南宋的時候,朱熹有《論語集註》。朱夫子的《論語集註》流行得非常普遍,明、清一代科舉都是採取他的註解為標準,就是國家考試,考《四書》都是用朱熹的《論語集註》,這對明、清兩代影響非常之大。

  底下就是明朝蕅益大師的《點睛》,就是諸位現在看到的這部書。他的註解可以說是一個特別的本子,不是傳統的本子,這是諸位必須要記住的。在學校裡考《四書》,在外面講《四書》不能照他的講。為什麼?他是佛法的講法,將來到佛法跟儒學會通了,那可以用他的講法。現在還沒有會通,他的講法,學佛的人能看得懂;不是學佛的人,看了《四書蕅益解》都會有一種排斥的心理,說學佛的人搞這一套,曲解了孔老夫子的意思。他還說我們曲解了孔老夫子的意思,這是無可奈何的事。在這本書的序文裡面,你就曉得以佛法來解釋《論語》,不但沒有過失,反而能夠使《論語》裡面的意思更清楚、更明白。

  後面一個是清朝劉寶楠的《論語正義》。劉寶楠的《論語正義》,現在是歸納在十三經新疏裡。十三經新、舊註疏,新疏裡面的註解就是採取劉寶楠,舊疏是採取邢昺疏。諸位想想,如果這些著作要不是天下人公認這是註解裡的代表作,不會把它編在《十三經註疏》裡面。《十三經註疏》從前是國家來編訂,這些是比較上有名的本。

  在古註裡面,底下有訓詁、有微義、有考據。這些註疏裡實在是各有長短,也是說有些註疏,譬如在漢朝、魏、晉、南北朝,訓詁多,微義少,但是它都有。像宋朝的註疏及蕅益大師的註疏,微義多,訓詁、考據都少。劉寶楠的註疏,微義、考據都有,但是還是偏重在微義上,訓詁也帶一點。所以他們的註疏是各有偏重,但是都值得參考。

  末後一段是講體例。我們這一次講解這一部書,我們也有一個體例,這個體例我們要求的是悟入為主。在這裡我特別要給諸位說明白,孔老夫子及孔子的弟子,他們所集的《論語》,就是《論語》的原文,諸位要記住這個。有沒有講解?沒有講解。我們就前面這個例子來說,何晏的《論語集解》是何晏的論語,這個是我奉告諸位的。皇侃的《論語義疏》是皇侃的論語,不是夫子的《論語》。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,就不會死在古人註解之下;不死在古人註解之下,也不會死在今人註解之下。換句話說,所有古今的註解,在我們面前,我們參考參考而已。不可以說它就是《論語》,就是這麼講法,不可以說;也不可以說它不是這個講法,也不能這麼講;要學佛法裡「無是無非是」,你才能入門。

  所以我們是以悟為主,講席裡面是幫助諸位開悟的。如果能達到幫助諸位開悟的目的,諸位必須要記住,「離言說相、離文字相、離心緣相」,說而無說,聽而無聽,你才能開得了悟,你才能夠像開經偈裡面講的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。你願解孔老夫子的真實義,這樣才能夠體會到;否則的話,一定是死在字裡行間,古人所謂書蟲、而已!裝古字的,一點沒有用處。

  我們在講席無論是講佛經、講儒經,都要在開悟。講到開悟,我跟諸位說,《四書》本身有沒有意思?沒有意思。為什麼沒有意思?從前面講這個「道」上看就曉得,「一以貫之」。你要有意思就二了,就不是一了!心裡有一個動念就二了,哪是一?

  「一以貫之」用什麼方法求?背誦。背誦的時候,從頭到尾要背熟,字字分明,一個字不錯,一個字不漏,這就叫求一。萬萬不可以求深解,這一句怎麼講法?那一句怎麼講法?那就錯了。只要你心到「一」了,這裡面的意思都出來了。

  給諸位說,每一字、每一句都有無量無邊義,怎麼可以說那個意思對,那個意思不對?都對、都不對,都不能說。佛給我們講:「離四句,絕百非。」這才是真正的智慧,這是大智慧。我們要從這個地方求一個入處,我給諸位講的也是引導諸位悟入。

  底下說「不能通者」,這就是在研究求解的時候,遇到困難。這是有的,為什麼?這是書本本身有問題。就是這一部書流傳到今天兩千多年了,尤其在從前用竹簡,因為有錯簡,那個繩子斷了,竹片散掉了;再穿,有的穿錯了;一穿錯,前後行就顛倒了,這種情形有。有重出,為什麼會重出?是孔子弟子們所記,這個人所記的這一句,那個人可能他也記了這一句,在編輯的時候把兩個人記的都編了,裡面就重複了,這種情形有。有錯簡的,還有缺文的。缺文就是文字不足,有漏掉的。還有訛字,就是錯字。現在要印一個東西,校對相當不簡單,校了四次、五次還有錯字。諸位想想,流傳兩千多年的東西,經過多少人手?所以錯誤地方在所不免,這是讀古書的困難。不解、不通的時候取其義,不附會,不能夠牽強附會。

  我要特別給諸位說明一點,蕅益大師用佛法來解經、解《四書》,是不是牽強附會?一般儒家學者眼睛裡面看到的附會,他必然說你牽強附會。在此地我要給諸位說明,什麼叫做附會?什麼叫做實學?凡是附會,就是自己不了解他的真實義,以自己的意思來猜測,大概是這樣的,這叫附會;換句話說,你自己根本沒有開智慧,所以是牽強附會,這裡面過失就大了!

  真給諸位說,正開了悟的,沒有附會。為什麼?諸法實相裡面,哪裡還有附會!蕅益大師是開了悟的人。諸位打開書第一面,「四書蕅益解序」,看看他寫的:「蕅益子年十二,談理學而不知理。年二十,習玄門而不知玄。年二十三,參禪而不知禪。年二十七,習律而不知律。年三十六,演教而不知教。逮大病幾絕,歸臥九華。」你看他到最後,結果大病,快病死了,「歸臥九華」,在九華山時開悟了,悟了以後一切貫通。

  所以諸位要記住,我們做學問要做真的,要做活的;不但我們不死在經文裡面,不死在註疏裡面,我們也不會死在經文裡面。我們要學活活潑潑的真實學問,然後你才能看得出來儒佛是一,不是二;到儒佛是一不是二的時候,你才能夠看到萬法一如,萬事萬理皆是一,不是二,這才入不二法門、入一真法界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凡是有二,今天世界的災難、眾生種種問題都沒法子解決。

  我們先從儒、佛融會貫通來開始。今天我們把這個題的大意,概略的給諸位介紹過了,下一次我們可以入文了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