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九八年早餐開示—如何辦佛學院  (共一集)  1998/9/13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20-013-0913

  昨天李會長邀請我列席居士林的董事會,會議當中決定興建彌陀村,而且希望辦一個佛學院,這個構想很好。也正好昨天晚上,我們將《無量壽經》的序品,「證信序」的部分講完,總共講了二十多次,將近五十個小時。使我們深深體會到,我們身為出家人弘法利生的責任,可以說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重。我在一生當中只是發心講經教學,我未曾發心建道場,也未曾發心辦佛學院,這是我自己深深了解新建道場,佛法裡面講「豎法幢」教化眾生,辦佛學院,都是要有大福德,我自己曉得自己的福德不夠,所以從來沒有興起過這個念頭。現在既然是李會長提出來,董事會通過,這是一樁好事情。

  早年,這總在三十多年前,我曾經想過。佛教自從漢朝初年傳到中國,在中國將近二千年的歷史,在這樣漫長歲月之中,佛教確確實實在中國生根茁壯、開花結果。尤其是在隋唐的時代,在歷史上都稱為佛教的黃金時代,我們回想當年這些祖師大德們,對於續佛慧命、弘法利生的工作盡心盡力,不惜生命完成這樁大事業。在教學這方面,馬祖建叢林,百丈立清規,使佛法落實到本土化與現代化。清規就是佛陀戒律的現代化,叢林是佛法教學修行的現代化,如果用現代的眼光來看,寺院叢林就是佛教的學校,尤其叢林就是佛教大學。不過他們這個佛教大學,並不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學,而是屬於專科大學,這一點我們要細心去觀察。像當時賢首、清涼在五台山,建立的叢林實際上就是華嚴大學,那時候天下愛好《華嚴》,都可以到五台去求學;真正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所以才有輝煌的成績。智者在浙江天台山建立叢林,那是法華大學;慈恩窺基法師在當時首都長安,建立的叢林是法相唯識大學;廬山慧遠大師建立,可以說是淨土專修的一個大學。所以這些以後都變成佛教宗派的祖庭。

  我們從這裡體會到,古來祖師大德分科設教,它不是一個綜合性,它是專門性。為什麼不是一個綜合性,而是專科大學?這個意思以後我們逐漸逐漸的體會到,「專」這才能夠攝心,這才能夠令人開悟。佛法修學的標準是在「明心見性」,不但禪宗講求明心見性,佛法任何一宗、任何一派,只要是大乘的修學,無不是以明心見性為目標;嚴格的說明心見性才算是畢業,沒有明心見性你的修學不能算成就。這是佛家教學,跟世間法教學標準不相同的地方,也就是佛家的教學目的是要達到佛的境界,也就是成佛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你的修學才算是圓滿,你證到佛果了。

  見性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得很清楚,「破一品無明,見一分真性」,你就算畢業,成佛了。這是大經裡面所說,你已經證得一真法界,超越六道、超越十法界,證得一真法界。你的地位在《華嚴經》是圓教初住,往釋迦牟尼佛地位,還有四十一個位次,這四十一個位次都叫諸佛。諸位讀江味農居士《金剛經講義》,你就知道,他解釋《金剛經》裡面所講的「諸佛」,就是說這四十一位,這四十一位叫諸佛。所以佛家教學是以這個為標準,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不算畢業。宗門裡面稱「明心見性」,教下稱「大開圓解」,淨土宗裡面講「一心不亂」,名稱不一樣,境界完全相同。所以「專」才容易契入這個境界。

  假如辦一個綜合性的大學,各種院系同時在一個處所修學,師生彼此常常見面,見面總會談話,總會交談,免不了要受其他學派的干擾。如果是以學術來說,沒有問題,假如是「道心」來講就大有問題,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,要曉得教學的目的在哪裡。也因為這麼一個因素,所以自古祖師大德就分科設教,中國寺院庵堂遍布全國,無一不是專修專弘,這才在歷史上成就輝煌,對於社會廣大人民帶來真實的利益。佛教之衰,衰在最近兩百年,最近的兩百年逐漸變質,為什麼變質?沒有人真修。如果照佛法的理論上來說,眾生福薄,煩惱重,外面境界誘惑的力量強,不能攝心。出家的制度被破壞,這一點印光法師一生提起來痛心,他在《文鈔》上多次的寫道,這個制度是清朝順治皇帝廢除的,當時廢除對佛教是有利而沒有害,可是他不曉得後果不堪設想。

  中國古時候出家的制度非常嚴格,古代的帝王對佛教育都非常通達明瞭,所以出家人是「天人師」,出家人什麼身分?老師的身分。誰的老師?帝王師。皇帝要看看你的德行、你的學問,夠不夠資格做我的老師?不夠資格做我的老師不准你出家,所以古代帝王見到出家人尊敬。那時候出家要經過考試,考試及格皇帝發給你文憑叫「度牒」,你拿到度牒去找有緣的道場、有緣的老師,你跟他出家;老師要發現你想出家,先要問你有沒有度牒?沒有度牒他不能收,他收是犯法的。度牒之取得,在普通水平你有進士的資格,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講的國家高等考試,高等考試及格在從前是進士及第,要達到這個水平,另外還要考佛法。換句話說,出家人的德行學問超過進士,這樣的水平你才能出家,所以出家人受社會大眾的尊敬有道理。順治皇帝認為出家是一個好事情,為什麼這麼嚴格的限制,就把度牒廢除,考試制度廢除。換句話講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出家,這麼一來經過這一、二百年,我們出家人的素質低落,遠遠比不上基督教、天主教。

  我在天主教研究所教過書,我覺得他們神父的水平比我們高,他們要求最低的水平高中畢業,你去念神學院,神學院三年,神學院相當於大學;可是神父大多數都是大學畢業,大學畢業再去念神學院。我教的是他們的研究班,學生只有十二名,這十二名都是大學畢業;神學院畢業從事神職工作,有三年以上的資歷才選拔入研究班,這個研究班稱為「東亞精神生活研習所」。所以他們的傳教士,能夠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。特別是在外國,外國的政策領袖、工商界的鉅子,見到這些神職人員沒有不恭敬。就如同中國過去這些出家人,受到帝王官員,各個階層尊敬一樣,知道你這個身分得來不容易,確實有德行、有學問。這個制度廢除之後一直到現在,有許多甚至於沒有文化水平也出家,也作法師,問他什麼叫佛法,一無所知,這怎麼能夠叫社會大眾信服?

  所以佛學院,我們想想還是要辦專科學院才有道理。我早年從淨宗學會聯想到,佛教如何走向現代化,如何走向二十一世紀,我們還用古時候這個理念,依舊還是要分科。像我們是淨宗,我們用「淨宗學會」取代寺院庵堂招牌,名稱就現代化,指導大眾修學;另外培養師資就叫「淨宗學院」。同一個模式,如果是禪宗:禪宗學會,禪宗學院;天台家:天台學會,天台學院;華嚴:華嚴學會,華嚴學院;這樣我們專修專弘標榜得非常清楚、非常明顯。全世界對佛法歡喜愛好,你喜歡哪一個宗派,喜歡哪一部經典,你去尋找這個學會、這個學院,認真努力的去參與、去學習,學成之後專修專弘。所有的學會、所有的學院都是一家人,佛法是大同世界,不但我們地球上一切眾生是一家人,佛告訴我們,盡虛空、遍法界是一個自己。可是你要契入這個境界,專修專弘是最好的一個方法,有人提議我們辦佛教大學,我們辦佛學院,這是他們沒有通過慎密的思考。辦專科的學院,比綜合性大學成就決定有效,在時間上決定提前,真正能夠得到清淨、平等、覺,這才能實實在在解決自己的問題,你才有能力幫助社會,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,使佛法教學的效果達到真正的圓滿。這是昨天我看到大家在這裡討論,想到這個問題,可以提供給我們同修做參考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