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參訪竹林寺  (共一集)  1997/11/22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20-011-1122

  昨天我們參訪了竹林寺,竹林寺這個儀規跟法輪寺不相同。在講經之前,它有香讚,有唱香讚的時候,法師捻香之後三拜就升座,「香雲蓋」三稱不是法師拜的,是請法的人,是他們拜的,所以這個跟一般法會不一樣。一般法會,「香雲蓋」是法師這個時候拜;講經的時候不是,講經的時候一定要在「香雲蓋」之前就已經升座了。講經的講台前面一定要供一尊佛像,竹林寺是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,前面供一尊小的觀音菩薩像,大眾頂禮法師的時候,菩薩像在前面,所以講經的人在菩薩的後面,這個也是謙敬,頂禮法師,我們法師不敢當,佛在前面,大家拜佛菩薩,是這個意思。他前面沒有,下一次去的時候提醒他,前面供一尊小的觀音菩薩像。它有一個講經的架子,那個佛像跟講經架子差不多高就好,也不會擋住法師。

  一般情形都還不錯,有這麼多聽眾,也都很難得,如果這兩個道場能起帶頭的作用,以後其他道場都能夠經常請法師講經,佛法才會興旺。我們講經的人也藉著這些場所不斷的來磨練自己,他們也有錄音嗎?那個錄音帶問他要來,要來自己還是要常常的聽,不斷的來求改進,我們才會有進步。講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毛病,聽眾如果不是內行也聽不出來,所以必須自己反省檢點,真正有內行來幫助才會有進步。別人對我們的批評,說實在話,總是保留幾分客氣,不是真正志同道合,真正有這種密切關係的人,都不願意說別人的過失,這是人之常情,我們也不能夠責怪。

  所以實在講,還都是要靠自己,《講演術》跟《內典講座之研究》要常常溫習,要把裡面的原理、原則要記住,上台的時候都能夠用得上,這一門功課我們才是真正學會了。能夠不違背這些原理、原則,縱然講的不好,但是也沒有過失,沒有過失就是善,善說,可以達到這個目標;善巧方便那是要靠自己的功夫了,縱不能巧,達到善,非常之好,我們一生弘法利生,沒有過失。巧實在講也是必然的,你這個善久了自然就巧了,熟能生巧,縱然不能悟明心地,但是熟就能生巧。由此可知,一個成功的人,古今中外幾乎沒有例外的,一定要守規矩,守規矩就能夠做到善、熟,這是基礎,成功的基礎,決定不能夠疏忽。由善而巧,這樣才殊勝,這才是真正的成就;巧而不善,過失很多。所以李炳老以前教導學生,常常提醒大家,「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」,沒有過失就是善,實在講,沒有過失既然是善了,功德自然在其中,這是我們要留意的。

  現在大家上台,台風沒有問題了,表態都很自然,都相當成熟了,功夫那就是要盡可能的找機會練講,一個星期如果能講二、三次就相當好,最少不能少過一次。沒有人講,我們就對著錄音機講,一個星期總得抽出一、二個時間,講完之後打開來自己聽,對著錄音機也就如同面對大眾一樣,也跟大場面升座一樣的這種心態、精神,絕不疏忽,這樣才能夠練得出來。要想在講台上得心應手,左右逢源,一定要有修持的功夫,這個就是佛在經上常說的受持,受持就是依教奉行,真正去做,真去做你講出來當然有味道,為什麼?確實是自己的心得,古人所謂「過來人」,我就是這麼做的,把自己所做的說出來,那個就不一樣了;自己沒有做到,是聽到別人所說的,那味道不一樣。講到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,我們自己沒有做到,怎麼講都是隔一層,自己做到了那個不一樣了,這才能真正感動這些大眾,所以一定要自己做到,「孝」這個字裡面的含義就不可思議。

  《華嚴經》上說,《華嚴》古來這些出家、在家的大德,幾乎都同意這部經是圓滿的法輪,都承認這部經圓融具德,圓融具德是事事無礙的境界,所以稱之為一乘法,還在大乘之上,一乘法。古德判一乘法只說三部經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、《梵網》。而《法華》、《梵網》還判作同教一乘,《華嚴》則是別教一乘。這是怎麼分法?就是《梵網》跟《法華》講到理事無礙,沒有說事事無礙;理事無礙叫同教一乘,事事無礙那是別教一乘。圓融具德這是事事無礙,這個意思是說,這部經當中每一句、每一個的意思,都貫攝一切法。

  其實《華嚴》如是,哪個經不如是?出世間法如是,世間法又何嘗不如是?所謂不如是是自己沒有參透,不是法有差別,法沒有差別,差別在人。同教一乘、別教一乘、三乘、五乘,都在人上分的,法上沒有,世法跟佛法是一個法,不是兩個法,這樣你才真正能體會到,一切法是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唯心所現的不變,決定沒有差別;唯識所變的,說老實話,也沒有差別,差別在哪裡?差別在自受用有差別,是你自己在一切法裡頭感受有差別,法有沒有差別?法還是沒有差別,這個意思就深了,法是永遠都沒有差別。

  由此可知,真正的病根就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這是世尊在華嚴會上一語道破,這是我們真正的病根。病根去了之後,一切法「法爾如是」,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所以清淨本然。佛對於一切眾生苦心教誨,就是教人恢復本來面目,不再為非作歹。什麼叫為非作歹?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為非作歹,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個正常的人,正常的人就叫佛。正常的人就是個明白的人,過正常的生活,得正常的享受,一乘了義大經裡面就是說的這些事。

  我們學佛知道這些原理、原則,掌握到方向目標,修學就有受用,就會法喜充滿,自自然然精進不懈。縱然我們談不上勇猛,這精進不懈是必定的,為什麼?它裡頭有樂趣,哪個人不追求樂趣?學佛得到樂趣了,這真正有受用,這個樂趣得不到的話,學得很苦,那誰去學它?這個裡頭有真樂!通達明瞭諸法性相,一切理事因果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這是大樂,這是享受。在一切諸法裡頭,唯獨佛法有,可是我們自己要不能認真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,這個境界就不能契入。

  要入佛境界,入佛境界就是俗話講的作佛,作佛、作菩薩那就是入佛、菩薩的境界,就是佛常講的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你才入得了境界,一定要斷煩惱習氣,煩惱習氣是最大的障礙,障礙我們入不了境界。煩惱習氣決定是惡業,不是好事情,世間人把這個東西當作享受,以此為樂,這個我們在講席裡也有比喻,好比現在吸毒,他以這個為樂,那個樂是什麼?那個樂是很短暫的刺激,副作用太大太大了。我們知道吸毒那個樂很短暫,他的苦是毀了他一生的前途;可是煩惱習氣這個毒,佛把它稱為三毒,貪、瞋、痴,這個過患比吸毒那不曉得要大多少倍,沒法子稱說,毀掉你的法身慧命。現在我們知道吸毒之可怕,不曉得自己這個三毒之可怕,把這個疏忽掉了,三毒比起世間一些毒品,超過百千萬億倍都不止,幾個人覺悟?

  一個人為什麼生生世世在六道流轉,為什麼會墮三惡道,三惡道太可怕了!《大般若經》上須菩提尊者請問釋迦牟尼佛,請釋迦牟尼佛說明地獄眾生所受的苦報,佛不說,佛為什麼不說?如果說出來,聽的人會吐血而死,就嚇死了!所以佛始終不肯說,你說這個毒多厲害。不學佛的人叫迷惑顛倒,我們學佛明白了,要有高度的警覺,知道我們生生世世受這個毒害,這一生當中痛改前非,所有一切煩惱習氣,要遠離,要拔除。

  這個世間作奸犯科的人,在臨死受刑的時候,我們也看到不少人後悔,後悔交了壞朋友,以後想脫離這個環境也不可能,這些事值得我們檢點反省。我們也是生生世世交了壞朋友,壞朋友是什麼?佛在經上講,十惡就是惡友,殺、盜、淫、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、貪、瞋、痴,這是惡友,交上這些東西了。我們今天回頭,皈依三寶,皈是回頭,我們要依靠善友,哪些是善友?佛菩薩是善友,十善是善友,六波羅蜜是善友,我們常常親近善友,就自然遠離惡友了,換環境是這個換法,每天讀誦大乘,就是親近佛菩薩,親近善友。

  勸進行者,我們自己願意做一切眾生的善友,這樣的修學才能斷惡,成就一切的善法,才有感應道交,由此可知,道業能不能成就,關鍵在自己,不在環境。高度的智慧,就表現在從環境裡面他會回頭,那是高度智慧,在一切境緣當中能應付裕如,能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這就是隨緣得大自在,是佛法真實的受用,經上講的「得大安穩、得大寂定」。別人能做到,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佛菩薩能做到的,我們也能做到。做到了,自己就入佛境界了,也就是所謂的超凡入聖,我們要把自己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,那就是這個做法。

  希望我們同學們大家共同努力,我們自己得受用,也幫助這個社會,幫助一切眾生,有緣,幫助他,沒有緣,也幫助他,歡喜接受佛法的,幫助他,排斥佛法的,也幫助他,以一個清淨平等慈悲心。經上教給我們方法很巧妙,根成熟的,幫助他作佛、作菩薩去,沒成熟的,今天還排斥佛法,反對佛法,給他種種子,給他種阿彌陀佛的種子,都是幫助他。他以惡意對我們,我們以善意對他,久而久之,一定有感化了,這個非常明顯,其他宗教排斥佛教,見到佛教,侮辱、毀罵,我們佛教在這邊聽到他的辱罵,我們合掌歡喜「阿彌陀佛」,笑咪咪的,旁邊人看到感受不一樣,這笑咪咪的人高明,一句話不說,人家看到「這個人高明」。用不著去答辯,一答辯,兩個人一般高,那個我們就吃虧了。一句話不說,合掌令歡喜,他罵一聲,我們念一聲「阿彌陀佛」,「阿彌陀佛」灌到他阿賴耶識裡頭去了,他罵我們的,我們沒有接受,我們這個「阿彌陀佛」,他聽進去了,好!所以不能跟大眾一般見識,那就錯了。我們一定要接受佛的教誨,依教奉行,處事待人接物統統用上,這樣就好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