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講經講演之祕訣  (共一集)  1997/11/20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20-011-1120

  李會長護持佛法確實是盡心盡力,除了居士林跟這個道場之外,又開闢了法輪社跟竹林寺做我們學習弘法的場所。這兩個地方以前我都沒有去過,昨天是第一次去參訪法輪社,看到這個道場、信徒都非常難得,有這兩個場所提供常年講經弘法,我想一定會對這個地區產生好的影響,會帶動這一方佛法的興旺,直接的幫助社會提升道德的水平,帶來安定繁榮。

  昨天我聽慧照師的講演,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錄音?那個錄音帶最好帶回來,我們自己多聽聽。講演跟講經各有難處,在一般初學,講經比講演容易,因為經典有文字可以依靠,有古今大德的註解可以參考,只要能夠遵循就不會講錯,但是這一部經要講的好,那就不容易了,完全要靠修持的功夫;講演雖然時間不長,比講經更難。《實用講演術》這個小冊子要細心的去揣摩,講演能夠講得精采,更是不容易的事情,這些都是要細心去研究。

  我們從事弘法利生的行業,講台上的表演是我們這個行業重要的一部分,所以不能不講求,每次講的,現在的好處,都留著有錄音或者是錄影,可以在講後細心的去觀察、去檢討,不斷的求改進。這裡面重要的原則,還是在講經裡面所說的,「簡而不繁,易而不難,淺而不深,明而不昧」。現代人讀古書是愈來愈少了,科技的發達、工商業的發達,人們意識裡面沒有一個不是充斥著競爭的觀念,由於競爭,使得自己的生活壓力非常沈重,多半重視物質生活的享受,疏忽了精神的文明,這是佛法裡面所說的迷而不覺。我們怎樣喚醒他們?讓他們明白事實真相,在這一生當中真正過自己的生活。人雖然不能離開社會,不能離開人群,如何能不受社會大眾負面的影響,我們以正面的影響去影響社會大眾,這是我們修學弘化的目標。

  所以講演要掌握到重心,現前大眾迫切的需要,要把這個講題充分的發揮出來,使他聽了之後能深受感動,佛教給我們說法,三轉法輪,這個都是很重要的原則。示轉,直接指示出來,直接的指示有時候他不能體會,再用比喻,比喻他明白了,但是信心很不容易建立,再說作證轉。譬如念佛往生,我們舉出幾個例子,舉例是愈近愈好,最好是現前,就在本地,一提出來大家都知道,有人曾經見到,有多少人曾經聽到,這個證據是最有力量的。

  像我們勸人念佛求生淨土,最近的例子,「觀音救苦會」林居士的往生,這是沒幾天之前的事情,許多同修都在場,親眼所見,親耳所聞,你不能不相信。講經、講演盡量避免名相術語,老的講經場所,像居士林的聽眾都算是老聽眾,他們很多人都聽了十年了,當然這種場所我們用名相術語是可以的,他不是初學。可是還要顧慮到每次講經都會有幾個新來的人,我們要接引這些新來的,讓他嘗到佛法的法味,得到法喜,他以後會常來;不但他自己常來,他會帶他的朋友們來。為了顧及這些少數新來的,我們名相術語還是把它減少到最低的程度為好。

  現代社會跟古時候的社會不一樣,古代講經多半是寺院叢林內部,一個大的叢林住幾千人,小道場也有一、二百人,所以它是對內的,不是對外的,很少對外活動,這中國古代的,所以這些名相術語大家都很熟悉,說話用這種工具就省了很多言語,這是過去的環境。過去在家居士要想聽佛經,他有休閒的時候,從前是農業社會,生活沒有這麼緊張,休閒的時間很多,所以利用休閒的時間,尤其是讀書人,所以來聽經、聞法的,多半是士大夫階級、中產階級,他生活能夠過得去。過去一般小康之家都有產業,有田地,田地自己不耕種,就給農夫們耕種,他收租,收的稻米能夠分一些,他用這個安定自己的物質生活。

  他每一年差不多有固定的收入,古人的生活都很節儉,佛家的教育、儒家的教育,都教人節儉,都教人知足常樂,所以對生活沒有奢求,過得很安穩。所以他的休閒時間很多,一般讀書人就帶著一點糧食到寺廟裡面去討經單,在家居士可以到寺廟討經單。討經單是什麼?就是聽經,住在寺廟裡,這一部經講一個月,他就在這裡住一個月,講半年他就住半年。所以都是知識分子,這個經可以深講。現代這個社會環境跟過去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,現在來聽經的人,多半都是對佛法沒有什麼涉獵的,縱然是學佛,也都是拜拜,普通一般信仰而已,對於什麼叫佛法,他並沒有深刻去研究,他也沒有時間去研究。所以我們講得愈淺愈好,愈明白愈好,不必含蓄,愈簡單愈好,這是現在社會,中國、外國普遍歡迎的。所以講經、講演都要著重在契機。

  講演時講演術固然要很熟,講演的講稿要知道怎樣去撰寫,撰寫講稿最重要的就是層次、條理分明。李炳南老居士他有一份這些資料,這份資料是他幾十年心血的結晶,他曾經跟我講過好幾次,說這份資料是他一生心血的結晶,他沒有寫成講稿,他編成表解,表解就是大綱。所以一次的講演,無論時間長短,它有層次、有條理,一點都不亂。這個表稿收在《弘護小品》裡面,好像你們那邊書架上都有,大概一共有一百多篇。他的講演通常是五次一個單元,五次講演可以連起來的,每次講演也可以獨立,這是一份很好的參考資料。會編這種講演的大綱,跟諸位說,你慢慢就會作科判了,對於經論你會作科判,你就會講經了,這個經文裡面的章法、結構、思想、體系,你就能夠掌握了。

  初學從講演下手是比較方便,因為什麼?因為它時間短,一次或者是三十分鐘,或者是一個小時,範圍有限,困難度就低了;一部經至少要講個十幾次,確實是比較難,分量太大,經文長,初學很難掌握到重點,這是學經的難處。可是現代學經,我們能夠依靠古人的註解,這些難度古人都已經幫我們解決了,我們在這個裡面只要掌握到取捨,取捨的標準是現在聽眾們的需要,所以取捨標準不能以自己為標準,以自己為標準那會失敗,以聽眾為標準。所以仔細觀察聽眾的程度、聽眾的需求,我們講的三番觀機,所以我們對於採取古人的註子,或者採取現在人的註子,都是為了聽眾的需要。聽眾不需要的,或者是跟現代這個社會大眾意識形態、生活方式不太容易理解的部分,不是迫切需求的部分,像這些地方我們都可以把它捨棄。

  特別是一些談玄說妙,理上講的沒錯,但是不契機。契理不契機、契機不契理,都不可以,一定要選擇是理機雙契,根據這些原理原則來取捨,就不會錯了,取捨精當。關於取捨這樁事情,諸位要是用功細心去研究,我們曾經印了一本《淨土五經讀本》,《無量壽經》九種本子都在裡面,五種原譯本,三種會集本,一種節校本。三種會集本是王龍舒的、魏源的、夏蓮居的;節校本是彭際清的,總共九種本子,你可以細細去看,很有味道。你看王龍舒對於原譯本的取捨,魏默深的取捨,夏蓮居的取捨,他們會集不是取捨嗎?你在這個裡面去看看,哪個取捨的好,取捨的恰當,哪個取捨不妥當,這個就能學到。確確實實取捨精當,精是精采,當是妥當,夏蓮居這個本子,比王龍舒、比魏默深的確實是好。這是我們的好參考資料,我們拿到東西的時候會取捨,能夠取捨做到精當,就超過人,這是好方法。

  你們一到此地來我就勉勵大家,你們學習時間雖然不長,真正要是善學,你一定超過我。為什麼?你所講的東西是我的精華。佛法裡頭五種比喻你要明白這個道理,五種比喻是乳,乳提成酪,酪提成酥,酥提成醍醐,愈來愈精華,我給你這個東西是乳,你在這個裡頭提煉就超越,你要取捨不當,那就不行了,取捨精當就是從這個基礎上不斷往上提升。所以佛經上說「踏著毘盧頂上行」,這個話沒錯,毘盧遮那佛講的這些佛法給我們這等於乳,給我們做基礎,我們在這個裡頭提煉,就是踏著他的肩膀,踏著他的頂頭上去了,當然精采!我講一個小時,你們講十五分鐘,把我一個小時講的東西去掉四分之三,保留四分之一,那當然是精采,當然比我好。這個五種比喻,「踏著毘盧頂上行」就是這個意思,這叫善學,所以說後來居上,一定的道理。

  學不成功的是什麼?他不明白這個道理,不懂這個原理,自己搞一些東西拉拉雜雜摻進去,那就什麼都不像,失敗在此地。你看看自古以來祖師大德的成就,你細細去看《高僧傳》、看《居士傳》,他的成功就在此地,他懂得這個原則,他能夠守定這個原則,很短的時間他出人頭地,他成就了。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,真正發菩提心的人,念念是普度一切眾生,普度一切眾生,一個人做不到,希望別人都超過自己,社會才有救,如果還有嫉妒、障礙,希望別人比自己都差一點,這個社會完了。

  所以一個好的老師,自古以來,都是希望學生能夠超過自己,所以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」,這個老師安慰,做老師的人歡喜。能不能超過?決定能,什麼人能?懂得這個道理,聽話的人能,與天賦關係並不大,遵守方法,沒有一個不成就的。有天才而不肯守法,雖然在年輕的時候表現很不錯,可是長大之後未必有成就,這個就是諺語裡頭常講的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,容易流向狂妄,不遵守成規。你要曉得,成規是古今一切聖哲累積的經驗,那才是真正寶貴!不但是中等人循著成規能成就,愚人守著成規都會開悟,成規是寶。我們今天講,幾千年的古董,古董值錢,但是古董很少人識貨,看到破破爛爛的,破舊的,往往丟到一邊去,不要了,不識貨,識貨的人很少,沒有現代那些藝術品做得那麼美,讓人一看就歡喜。古董那個東西,非要懂得它的那才有味道,不懂它的,擺在這裡沒有味道,破銅爛鐵,所以一個真正成功的人,沒有不重視成規的。不違背這些規矩這就是善,從規矩裡面再超越那是巧,那善巧!巧決定是建立在善的基礎裡頭,那個巧叫善巧,巧而不善就錯了。巧而不善,不如善而不巧,沒有過失,規規矩矩的,沒有過失。

  這個「巧」我過去也跟你們講過,我們先要求善,樣樣能合規矩,什麼時候宜巧?一個是熟能生巧,熟是經驗,我們講台經驗豐富自然就巧了,所以熟能生巧;另外一個是開悟就巧了,悟入那個境界那當然巧了。怎麼樣悟入?還是先要熟,你不熟你怎麼會開悟?所以生處轉熟,熟就能悟入,還是這一套老規矩,沒有辦法改變這個規矩。講演這一道題目先定出來了,上台講演,有的人直接就把這個題目宣布了,可是有些人上台先不講題目,題目大概在當中,或者到末後才點題,那也很有味道。這個裡頭講起承轉合,用什麼樣的方法引起聽眾的興趣,引起聽眾的注意力,所以這個開頭的幾句話很重要,要把聽眾的心抓到。

  譬如昨天慧照法師這個講題,「淨土的三資糧」,開頭用最簡單的言語,因為他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,前引五分鐘的時間就夠了,所以這個講演全程,時間分配,自己預先要想定,在講台上要掌握。首先說明佛法的殊勝,或者是先講生活的艱苦,這是果,非常現實,一提起這個,大家都感覺到我們生活是非常苦,不但貧窮苦,富貴也苦。如何真正能夠離苦得樂,恆住世間,一切學術無過於佛法,這就帶到佛法裡頭去了,這說明我們為什麼講佛法,再將佛法做個簡略的介紹,為什麼?因為社會許許多多的人對佛法誤會了,以為這個東西是消極、是迷信,再用幾分鐘的時間把觀念糾正過來。

  佛法無限的深廣,我們一個人短短的一生,像大海水一樣,也只能一瓢飲,這一瓢就得選擇了,法門這麼多,經典這麼多,我們選擇什麼,我們憑什麼選擇淨土?這麼多的經論,這麼多宗派,你為什麼選這個?你要說不出一番道理出來,「老王賣瓜,自賣自誇」,他修淨土叫我們也跟著修淨土,所以人不會服。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也得引經據典,佛在經上講「正法時期,戒律成就;像法時期,禪定成就;末法時期,淨土成就」,我們選擇這個,佛替我們選擇的。然後再回過頭來,這個法門確實好,為什麼?依據的經論少,容易學,這不是扣回來了?再轉到最重要的,修行的方法,再扣到你的主題上去,信願行,一條一條講清楚,末後勸大家,再舉林居士往生作證,你看三轉法輪都有了,那就很有味道了。雖然一個小時,會講得很精采,大家聽完之後還有餘味。

  往後像這種場面幾乎非常非常之多,臨時請講演比請講經的機會多,我們要常常揣摩,不要到人家來請的時候我們準備,來不及了,平常就要準備,準備十幾二十個講稿,自己平常就要準備,想定在什麼環境當中我們應該怎麼講法,找幾個講題。還有一個取巧的方法,講經,講經什麼?我們實實在在是講的經,但是並沒有把經本發給大家,你講這一段經的時候,把這段經裡面的意思融會一下,做一個題目,形式是講演,實際上是講經,這也是個方法。像一品經,它都有個品題,你把那個品題換一換,你換個題目,也是個講題,這也是個取巧的方法。總在自己要善於運用,都會講得很成功。

  《無量壽經》你要把全經拆開做幾個講題,或是專題講演來講,也很有趣味。像經上講的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,這個文字也不少,我們可以標個標題「導遊極樂世界」,這個很有味道,把這段經文組織成講演的講材。修學的方法、理論,經典裡面有許許多多的教誨,教我們現前怎樣過日子,怎樣工作,怎樣處事待人接物,現前就得到利益,解決我們現實的生活,把這個生活上的問題,都可以在這個裡頭取材,作成長篇、短篇的講詞。最重要的是引起大眾的興趣,使他能得到真實的利益,他就會認真來學習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