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述而不作  (共一集)  1997/11/17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20-011-1117

  佛法、世法只是一個覺、迷而已,覺悟了就叫做佛法,不覺就叫做世間法。說佛法、世法,意思也就是說凡夫、聖人,覺悟了的人稱為聖人,不覺悟的人稱為凡夫,而覺迷只在一念之間。所以在理論上講,這一念轉過來眾生就成佛了,理上如是,事上也如是,關鍵就是這一念轉不過來,什麼時候轉過來什麼時候就成佛了。為什麼轉不過來?佛在一切經論都說,執著太重了,實在上講,因為一切眾生執著輕重不同,所以才說五種根性,其實哪有這麼多種?這是佛隨著眾生執著不同,而權巧方便建立的。

  根性最利的是圓人,他利在什麼地方?他對於一切萬事萬物的分別執著比別人輕,我們一般人常講,這個人大而化之,沒有什麼心機,什麼事情看得很淡,不會斤斤計較,這個就是圓教根性的人,他對於大乘原理很容易接受。凡是心量很小,斤斤計較,這小根性的人,對於圓融大法就很難接受,而對於一些小法很能夠滿足他,給他講嚴持戒律,他喜歡,為什麼?嚴持戒律就是執著,他就喜歡執著。佛觀察一切眾生的根機,因機施教。

  在《華嚴》裡面,《華嚴》是圓滿的法輪,換句話說,各種教義都有,五乘教義都具足。雖說五乘,到最後都歸一乘,都導歸一乘,雖有種種不同的根性,最後都圓滿成佛,這就是所謂的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。古德稱《華嚴》為圓滿法輪,不是沒有道理,而《無量壽經》確確實實是《華嚴》的精華。《華嚴》是別教一乘,就是因為它講到事事無礙,它講到法法圓滿具足十玄,十玄就是事事無礙,《華嚴》說得很清楚,《無量壽經》當中也具足。這個諸位看黃念祖居士的註解,前面的概要裡面,他就經中這個義趣,一樁一樁給我們指陳出來,跟《華嚴》沒有兩樣。

  對於現代眾生,喜歡簡略,最怕繁瑣,所以弘揚《無量壽經》才有這樣殊勝的效果。這說明這部經契機,並不是我們有什麼特殊能力來講得好,不是的,契合眾生的根機,一推出去,大家就都很需要,它很順利推廣到全世界,能起這麼大的作用,道理在此地,很適合現在人的口味。但是對我們研教的人,也就是我們擔負弘揚這個使命的人來講,這一生要是專門在這一部經上,這是不夠的,並不是說我們還要弘揚多部經,不是這個意思,我們自己一定要涉獵一些大乘經論,在一部《無量壽經》上發揮。表現在外面就是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裡面我們要融會一切大乘教理,在這一部經上發揮,你這東西就講得好,愈講愈好,愈講愈有深度。而且自己在這一部經上專修專弘,永遠保持高度的法喜充滿,不會乏味,不會枯燥。可是一定是以這個為主,以《無量壽經》為主,所有一切經,輔助《無量壽經》,這樣就對了,《華嚴》裡面講的「主伴圓融」。

  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主」,講的「一」,一不是定一,主不是一個主,就是不定的主。一個是主,其餘的都是伴,如果說以《華嚴經》為主,所有一切經論都是伴;以《無量壽經》為主,《華嚴經》也是伴。法如是,人也是如是,以毘盧遮那佛為主,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是伴,阿彌陀佛也是伴;以釋迦牟尼佛為主,毘盧遮那也是伴;以阿彌陀佛為主,那毘盧遮那也是伴。所以講的這個「一」是任一,不是專一,專一就講不通了,任一。這個意思在密宗裡頭特別明顯,密宗裡頭講本尊,本尊就是主,以觀音菩薩為主,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是伴,賓主清清楚楚。換句話說,你有一個目標,一個方向,很容易成就。

  那個法界叫一真,怎麼樣才能契入一真?要一門,我們淨土宗叫一心,一心就是因,一真就是果報。然後我們才真正明白了,恍然大悟,所謂是「法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雖然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,對我們修學人來講,一定要有一專,無量法門裡面要隨著自己的根性專遵一門,那就成功了。《華嚴經》上五十三參,五十三位善知識所學的法門不同,各有所專,各有所長,不就是顯示出這個道理嗎?就是教給我們,門門都成佛道,這才真的沒有高下。但是你要記住,門門都是斷煩惱,門門都是戒定慧。戒定慧的確是總綱,無量法門,任何一個法門,不能離開戒定慧,門門都是戒定慧,只要與戒定慧相應的,沒有不成就的。

  我們要想把這部《無量壽經》講好,《華嚴》是必須要參考的,是重要的參考資料,因為《華嚴經》就是《無量壽經》的註解,這一部《大藏經》就是《華嚴經》的註解。可是初學,我們的精神、時間不夠,所以可以從這部經下手,下手的方法,熟讀,古人所謂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讀的時候與三學相應,讀的時候是戒定慧三學同時起修,這樣才能得利益。所以我們讀經跟世間人讀書不一樣,展開經卷,以真誠、恭敬心,規規矩矩的讀誦,這就是持戒。真誠心、恭敬心,如理如法,坐在那裡有坐的姿勢,几案要擦拭得乾乾淨淨,我們擺經書的桌子,經本擺得整整齊齊,這是持戒;專心一致這是定;將經文從「如是我聞」,到「信受奉行」,自始至終念過一遍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修慧,所以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念一個小時就修一個小時,念兩個小時是修兩個小時,這才管用。

  如果是很輕率、很隨便,像世間人看報紙、看雜誌一樣,這不行,這得不到利益。讀經的時候修定、修慧,那個慧是根本智,根本智是般若無知,所以讀經的時候,決定不能想經裡頭什麼意思,那一想落到意識裡頭去了,那就錯了,不去想。你去想那是凡夫知見,那不是佛的知見,佛沒有知見,佛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我們讀經的時候,把妄想分別執著把它念掉,這叫真正會念經。經典上佛常教給我們「受持讀誦」,讀誦要這樣讀法,讀誦是真正修戒定慧,讀誦是真正修根本智。至於研究,研究那是求後得智,後得智是無所不知。這兩種不能混起來,混起來兩種都得不到,根本智得不到,後得智也得不到,一定要分開,讀誦是讀誦,研究是研究。

  我們早晨課誦,念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這是求根本智,修清淨平等覺,我們是幹這個;大眾在一起研究討論,那是後得智,所以要把它時間要分開。但是諸位要曉得,是以根本智為主,後得智是輔助,賓主一定要分清楚。像那個樹一樣,那個根本智是入根,根本,後得智是枝葉花果,你沒有根本哪來的枝葉花果,根本愈深,枝葉花果才茂盛,這個一定的道理。現代人犯的毛病在哪裡?他專門搞後得智,根本智疏忽掉了,沒有根本智,哪裡會有後得智?

  我們說後得智是說的好聽,根本沒有後得智,沒有後得智那是什麼?世智辯聰。換句話說,已經不是佛法了,那是世法,不是佛法,已經把佛法變成世法了。佛法會變質的,也是隨心所轉,佛法本質沒有轉,我們把它轉了,在別人眼睛裡面是佛法,在我們眼睛裡面是世法,不是佛法真的轉了,所以我們自己迷,自己轉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

  你們將來以後,自己講經是一回事情,隨著自己意思去講,講得不如法關係還小,如果你們教別人,要隨著自己意思去教,那就錯了!一定要遵從古大德,學古人述而不作。儒、佛,真正的大儒、佛菩薩,都做此示現,給我們做榜樣。孔老夫子自己說,他一生述而不作,述是傳述古大德的教誨,自己沒有創新。意思就是說,他一生所說、所教的,都不是自己的,古來大德所說的,述而不作,清涼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註解講的。釋迦牟尼佛也是這個態度,佛說他一生所說的這些經教,都是過去古佛所說的,沒有一句是自己創新的,跟孔老夫子的態度完全一樣。

  世間人經典提倡要創新,佛法裡頭沒有,有創新這個意念,諸位要曉得,就有爭,現在講競爭,這一爭,天下哪有不亂的道理?一爭,人有爭的心,好勝的心,諸位想想,清淨、平等到哪裡來?清淨、平等就破壞了。清淨、平等是正覺,失掉了清淨、平等,那個智慧是邪慧,不是真慧。這是世間一切法你爭,你能夠爭得到嗎?哪有這回事情!果然要爭得到,一切諸佛菩薩都來參與,都來競爭了,爭不到!你所爭到的,命裡有的,命裡有的何必要爭?命裡沒有的,拼命爭也爭不到。你看世間這麼多人,哪個不爭?有人爭到,有人一生爭不到。爭到的人並不是很聰明的人,爭不到的人,裡頭有很多有聰明的人,聰明但是沒福,那是什麼?沒命,命裡沒有財,你能夠爭得了財嗎?命裡有財,那個人很笨,他就發大財。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,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有什麼好爭的?可是提倡競爭,害了多少人,把人的法身慧命統統斷掉了。真正智慧的命是平和的。

  所以競爭這個念頭,我們一定要把它從根拔除,要相信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是真實的福慧,這裡面有真實的受用。不要看到別人爭,好像他爭他都得到了,我得不到是我不爭,不是的;你不爭也得到,你不求也得到了,只要是你命裡頭所有的。可能因為你不爭不求,你得來的比較晚一點,你要爭求的時候,你得到可以提前而已,提前得到提前死,早死,福享盡了就死了,那個晚得到的長壽,有什麼不好?何必一定要早得到?自然有時節因緣。

  何況學佛,學佛的又特別了,你這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,你說這個多自在!所以有什麼好爭,有什麼好求的?一生都讓佛菩薩去安排,只要我們有真正的道義,真誠的奉行。「將此身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」,一切諸佛菩薩護念,龍天善神保佑,這樣我們的心永遠是平靜的。在這個動亂的時代當中,我們看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自己心要一動,你就看不清楚了,你就看不明白了。他們在動我們在靜,我們對於他們看得很清楚,很明白,他們看我們他看不到。

  所以佛法修學,禪定是總說,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「法」是方法,「門」是門徑,方法、門徑儘管不同,總的原則是相同的,都是修定。換句話說,無量的方法統統是修定,定了就開智慧,這叫佛法。可是修定,你必須遠離貪瞋痴慢,貪瞋痴慢不斷,你的戒定慧怎麼會成就?所以捨就非常重要了,捨就是布施,就是放下。尤其是捨得,你捨一定有得,得還要捨,得不能要。你財布施得財富,財富得到之後馬上就要捨;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有聰明智慧,積極去教化眾生。所以「捨得」兩個字的意思深,你要把你所得的統統捨掉,可是你愈捨,得的愈多,愈多愈捨。菩薩六度第一條就是布施,就是捨,能捨就是菩薩,不捨就是凡夫,什麼都要捨,世出世法統統捨,一切都捨盡了,就成圓滿的佛果,一切都捨盡了,你所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,這個果報是無比的殊勝。

  世間人實實在在講,迷惑顛倒,情執太深了,抓住一點,堅固執著,不肯放下,這是他不能成就的原因,他不瞭解事實真相,一切捨盡了,與自性圓滿相應。為什麼說盡虛空遍法界你統統都得到了?因為虛空法界是自性變現的,你說你是不是圓滿得到了?你在這個虛空法界裡,十法界裡,願意在哪裡成佛就在哪裡成佛,願意在哪裡作菩薩就在那裡作菩薩,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,這是真的,這個時候你的受用才圓滿。由此可知,堅持一點,那受用太有限了,不圓滿。執著這個一片小土地,執著這個房子是自己,是自己的,你的受用就這麼一點點,你能夠捨棄了,這整個地球都是你的。雖然這裡有很多國家,很多界限,那是假的,那不是真的。

  我們今天到全世界旅遊,到任何地方去玩,就是佛在經上所講的「佛在」,我在什麼地方,我不是住在那裡,我一住就完了,就死了。你看佛不是「住」某個地方,佛「在」某個地方,這個「在」很有味道,今天在這裡,明天在那裡。「在」裡頭沒有執著,沒有分別,「住」有分別、執著,所以佛不講「住」,講「在」。所以經典上用字意思都很深,把這個住這個分別執著也打掉,我們住在哪裡?我們住在虛空法界裡,盡虛空遍法界是我們的住處。像這個整個大樓是我們住處,現在在哪裡?現在在三樓,等一下就到四樓去了。這些意思我們要多多去體會,細心去體會,要把它變成我們的生活。

  由於資訊、交通愈來愈方便了,不但我們講將來的世界,現前的世界,世界確確實實是變成一家了。特別是通達佛法,安住真實智慧,必定得到圓滿、清淨、自在的受用,能夠破除一切障礙隔閡,這個裡面包括著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種族,不同的生活方式,不同的宗教信仰,種種這些障礙、隔閡,都用智慧能夠突破,然後這一生的受用才是圓滿的。這是講我們這個小環境,小環境是整個地球,大環境是虛空法界。小環境我們做得到,大環境要突破六道,要突破十法界,達到這個境界沒有別的,全憑戒定慧三學。換句話說,也全憑我們自己會用功,日常生活當中,工作當中,起心動念與三學都相應。我們用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來詮釋三學就會更清楚,更明白,「清淨平等覺」,清淨是戒學,平等是定學,覺是慧學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,這個夏老居士會集的,會集的真好!

  這次邀請是哪個給我講邀請夏蓮居的孫子,有沒有?注意一下,提醒唐會長,他是北京居士林的好像是副林長,特別提一下,夏法聖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