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不攀緣  (共一集)  1997/10/19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20-011-1019

  在早年我懂得佛法的好處,我向章嘉大師提出,說出家修行弘法也是一條很好的道路,章嘉大師就給我肯定。他說在這個世間各種行業裡面,真正發心弘法的確是最殊勝的一個事業,自利利他而沒有副作用。然後他又告訴我,他說:這個事情你可不能去找寺廟法師、找師父去剃度。我說:為什麼?他說:如果你要去找這個寺廟,寺廟不接納你,你找這個老和尚,這個老和尚不給你剃度,那你不就生煩惱了?我一想想,沒錯。我說:那怎麼辦?他教我一個方法,求佛菩薩。這是這一位老人始終一貫的一個理念,他主張學佛的人一切都要求佛菩薩,一切都讓佛菩薩來安排,那自己就沒有煩惱了。我聽了之後,想想是很有道理。他說:我們對於佛菩薩一定要有信心,如果沒有信心,那就不叫學佛了。學佛就是信佛,你對佛不相信還學什麼佛?我聽了之後,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。所以只要發真誠心就會有感應。

  所以我出家,因為聽章嘉大師的教訓,我也沒有跑道場,也沒有接觸一些法師,過了大概差不多兩、三年的樣子,就是章嘉大師圓寂後一年半的樣子。我親近章嘉大師三年,他老人家圓寂了。所以說這個話,距離我出家因緣成熟大概是兩年半的樣子,就有寺廟法師來找我出家,我在原則上同意了,我說現在我還在台中求學。過了幾天,他又派人來看我,好像在兩個多月當中,他派人來看我勸我出家來了九次,我看這位法師很誠懇,我就答應他了。章嘉大師講的話沒錯,真有人來找我出家。

  他來找我出家,我就可以跟他談條件,我要找他出家的話,沒有條件可談,無條件,所以這位師父來找我出家,我跟他談條件。第一個條件,我不作經懺佛事,如果你不同意,我就不幹。我也不參與法會,但是早晚殿我會上,我不搞這些經懺佛事法會,我研究教理。那個時候我一身都布施得乾乾淨淨,這也是章嘉大師教的,身上真的一文錢都沒有,但是我的學業沒有完成,每個月我希望能夠到台中住一個星期,往返的旅費常住要供給,我沒錢。談了幾個條件,他統統都答應了。所以我出家因緣是這麼一個方式的。

  受戒也是的。那個時候受戒在台灣還要交錢的,還要交伙食費,還有零用雜費,可能裡面還有供養法師的,當時台灣的錢要交五百塊錢。在那個時候五百塊錢是相當大的一個數字,我們哪有錢?所以我受戒是我從前的老校長,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,我的老校長周邦道先生,他聽說基隆道源老和尚傳戒,很難得,打電話問我,「你有沒有去報名?」我說:「沒有」。「你為什麼不去?」我說:「沒有錢」。他說:「這個不難,我們這裡同學很多,每個人湊一點,你去報名」,所以是周邦道老居士跟一些校友、同學,大家湊一筆錢送我去受戒。所以全都是被動的,不是主動的,真的是冥冥當中好像佛菩薩給我安排的,自己一點都不操心。不要去化緣,不要去募捐,那個事情很傷感情,問人要錢不是個好事情。

  所以佛菩薩確實有感應,時節因緣到了,自然就給你安排好了,哪裡要自己操一點心思?即使建道場都不例外。我在台北兩個道場,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,一個華藏圖書館,都是自然成就的。沒有想建道場,有人來提出,大家同心協力,道場成就了。我們沒有意思想建一個道場,也無意跟人家化緣。美國達拉斯這個道場,這是我們現在所有道場規模最大的,都是佛菩薩建的。澳洲這個道場是那邊一些同修,原先跟我們都不認識,都沒有往來,南部的,不認識。他們在那邊建立一個小道場,以後聽我講經的這些錄音帶聽了很歡喜,找我,找到韓館長,一定要把這個道場給我們,我們去看了,看了也很歡喜,這接受下來,全是自然的,沒有絲毫勉強,這一生都得力於章嘉大師的教誨,真善知識。如果要起心動念,我想怎麼做、怎麼做,你就有心了,昨天晚上你看那個經文上講的,有心是凡夫,無心是佛菩薩,起心動念不行,總是落在意識裡面。

  佛菩薩有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德能,無量的神通,為什麼給我們這一點點小道場,為什麼不給我們一個大道場?常人也許會有這些疑問,有這些疑問的人,佛菩薩根本連小道場都不給他,為什麼?他還沒有條件,還沒有能力接受道場,道理在哪裡?很簡單,也很明顯,道場大了,往往一個人的煩惱就生起來了。從本身來講,貢高我慢,盛氣凌人,這煩惱現行了。第二個,道場大了,開銷大,維護的費用可觀,這個時候你不得不求人,你沒有真正得力的護法,你要求助於信徒,看許多人的臉色過日子,你還能修行嗎?你的心還會清淨嗎?所以道場大小是這一個地區、這個時代眾生的福報。佛菩薩給我們這個道場,我們在這個地方修行,真叫恰到好處,這才能真正體會到佛菩薩的真實智慧,無盡的慈悲,關懷照顧,無微不至。

  有一絲毫的勉強,我們頭腦要冷靜,不能接受。台北圖書館真的算是我們的大根大本,韓鍈居士一手經營的。以後我們有了佛陀教育基金會,基金會這個道場是簡豐文居士一個人捐助的,他是個建築師。建這棟大樓,還沒有建的時候,正在畫圖,這個地找到了,地主跟他兩個合作,建好之後,房子對分,一個人一半,他願意捐一層給我作講堂。我跟這個人不認識,而他來找我,跟我講從前跟我見過一次面,五年前,我都忘掉了,他說我還送兩本書給他。是黃老居士,那位老居士跟我很好,帶他一道來的。這個時候黃老居士已經往生了,他來看我,要把這一層樓捐給我,他那個也是八層,面積跟這個大樓差不多。他是好意,所以來說這些話,他是姑妄言之,我也姑妄聽之,我們不會把這個當作一樁事,台北市的樓房很貴,尤其他那個地段的價值很高。

  以後又來過一次,還寫了一個好像贈送的文件給我,他說看我這個態度好像對他沒有信心,寫了一個贈送的文件,其實這個贈送文件我們一看,在法律上不生效果,總算表示他的誠意了,所以我們也就很歡喜,談談之後,他就回去了。這個期間當中我到美國去了一趟,大概總有一年的樣子,回來之後,他在飛機場,他的房子建好了。我從美國回來了,他到機場去迎接我,在機場把所有權狀送給我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了,這是具有法律效果了。把所有權狀送給我,我就去看看他的房子,不錯。

  看了之後,我就說:簡居士,你是存心來害我是不是?他說:我不敢害法師。我說:你不害我,這個大樓每個月要不要開銷?他說:那當然要開銷。我說:一個月開銷大概要多少錢?他說:至少要六萬塊錢。我說:你不是害我?我到哪裡去找六萬塊錢?六萬塊錢是很大的一個數字,我到哪裡去找?我就把所有權狀退還給他,我不接受這個。他說:那怎麼辦?我說:你每個月拿六萬塊錢來我就要。如果你這個大樓給我,要叫我向信徒化一塊錢的緣,我決定不幹。他也很慷慨,就答應了。那行,我就接受了。每個月送六萬塊錢來,一直送了三年,送了三年的時候,道場逐漸成就,大家曉得了,自動捐錢的人就很多了,開銷夠了,我就跟簡豐文說,你可以不要再拿錢了。所以說是叫我們看人家的臉色過日子,問人家討一塊錢,這個事情不能幹,決定幹不得。

  所以台北這個道場,以後我就請簡豐文作總幹事,現在換人了,我們華藏佛教圖書館館長是韓鍈居士,這兩個道場,我教導他們,我們的收入是自動的,就是裡面放了一個小箱子,信徒到裡面自動捐獻,沒有一絲毫強迫。我們的收入多,我們多做一點事情。我們的錢除了常住必要的生活開銷之外,大概都是印經,印送佛像,做錄音帶、錄影帶,贈送全世界各個地區,我們做這個事情。錢多,多做;錢少,少做;沒錢,不做,我們守這個原則,而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做多少、做多少,你那樣做法,你自己就會累死了,你一定就去攀緣了,攀緣很苦,攀緣不如法。我們一生這幾個道場統統遵守這個原則,現在澳洲、美國的道場都是一貫的作風,所以我們的生活非常自在,這出家在我們道場是絲毫壓力都沒有,確實可以安心辦道。假如實在有困難了,沒有人來供養了,那怎麼辦?我們還是不求人,老實念佛求往生,不是好事情嗎?沒有人來供養就表示佛法在這個世間的法緣已經盡了,沒有人再來奉事三寶了,那我們還不走,還留在這兒幹什麼?所以清淨心的維持一定要明理。

  世尊當年在世給我們示範的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「佛法在世間,不壞世間法」,佛菩薩教化眾生,絕不給眾生加一絲毫的壓力,所以佛法值得大眾的尊敬在此地。由此可知,我們有沒有必要搞什麼法會、搞什麼籌款這些行動?說實在話沒有必要。法會一定是利益眾生的法會,眾生的供養絕不計較,不是為供養而做的,是為利益眾生而做的,這就對了。如果說為了要考慮到收入而做這個法會,那我們的用意完全錯了,就違背了法性,昨天晚上講的佛性。違背佛性不是佛菩薩,那是凡情,凡夫的事業,不是佛菩薩的事業。佛菩薩的事業是順性,性是清淨的,性是無染的,性是光明的,性是自在的。一切要順自性,決定不能違反自性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
  我親近章嘉大師雖然只有三年,大師對我的教誨,字字句句都是從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真善知識。由於他的身分地位太高,一般人誤會以為這樣大的善知識不容易親近,不敢去親近他,所以他也講這很可惜,一些人不敢親近他。其實章嘉大師平易近人,無論什麼人跟他接近都感覺到非常親切,沒有架子。他的地位跟達賴地位相等的,這邊疆上四大活佛,達賴、班禪、章嘉、哲布尊丹巴,這四個人。他們四個教區,達賴是前藏,班禪是後藏,哲布尊丹巴是外蒙,章嘉是內蒙,章嘉的道場好像是在五臺山,大陸上道場我沒去過,這是過去邊疆上四大活佛。所以能夠親近一位善知識,實在講這是緣分,一般人不太容易接觸到,我們有緣接觸到了。在台灣這個環境,在那個時代對密宗認識的人不多,很少人弘揚密宗。我們有緣親近,有充分的時間,所以大師對我們的關懷就格外親切,他的教訓影響我一生,確實在佛法裡面得自在。

  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仰賴於佛菩薩,不要求人,真正的護法也是佛菩薩派遣來的,甚至於只是我們自己不曉得,但是在理論上必定是如此,有佛菩薩應化而來的。我們看歷代祖師大德,他們得力的護法都是佛菩薩化身來示現的,不是偶然的,不是自己去找的,你去找,你到哪裡找到?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只要一心一意老老實實依教奉行。我們有弘法利生的弘願,但是不必要去想怎麼做法,時節因緣成熟了,眾生福報現前了,自然有佛菩薩護持,自然有這些有力量護持的人,他們去做,你說這個多自在。

  我們出家人,出家的身分是教學,不參與這些工作,我們只指出方向,用現在的術語來說,做顧問。你有什麼問題,我幫你解決,我絕不參與你裡面的工作,這樣做法才如法,如理如法決定有很好的成就,這些成就決定是利益眾生、利益社會的,絕不求自己的利益,對自己才有真實的利益。永遠保持清淨心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生智慧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