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教學藝術  (共一集)  1997/9/26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20-011-0926

  佛法確實是高度智慧的表現,在兩、三千年之前,佛用音樂、美術、雕塑,甚至於建築,用種種藝術來表達佛菩薩教化眾生的義趣,這就是現代世間人才講求的藝術化,佛家講藝術化要比現代人早三千年。佛在經上常說現相是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所以相是從心生的,相是隨心轉的,這是真正的事實,是事實的真相。

  羅漢是一個真正覺悟的人,雖然他習氣沒斷,可是見思煩惱確實斷了,所以羅漢的相千奇百怪,但是你仔細去觀察,他古怪當中充滿了智慧、慈祥,這不同於菩薩。菩薩是正等正覺,菩薩的相貌逐漸接近了,而到如來果地上,這相貌就完全相同了,為什麼相同?心同,相貌就同;心不同,相貌就不同,所以才說「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」。羅漢只斷見思煩惱,見思習氣沒斷,塵沙無明沒破,所以相貌不同,這個裡面很有道理。

  人都希求一個好相貌、好身體,好相貌、好身體在我們這個地位上來講是要從修行當中得來,要是最圓滿的身相,那是自性的流露,佛家講那是性德不是修德,但是沒有見性的人一定要靠修德,實際上講見性也是要靠修德功夫成就才能見性。性德流露就是正等正覺,所以這個時候相貌逐漸就接近了,像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個相貌就接近了,我們一般講的是福報、智慧、體質、色相都逐漸接近了,見性之後統統是性德的流露。由此可知,十法界之內都沒見性,十法界的佛也沒見性,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。所以天台判四教,十法界裡面的佛就是藏教的佛、通教的佛,沒離開十法界;別教的佛超越了,他才是一真法界。在賢首判教,就是小乘,「始教」相當於天台的藏、通,賢首的「終教」,這是超越十法界了。這也是告訴我們宇宙人生這一部分的事實真相。

  佛又告訴我們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所以對於相好不能執著,一有執著的心就錯了。如果還有分別、執著的心,修得再好,不但十法界不能超越,六道都不能超越。縱有智慧、慈悲,要以佛法的標準來說,是相似的,不是真實的,為什麼說相似不是真實的?我執沒破就不是真實的。所以一定要破我執,要斷煩惱,證阿羅漢果,才稱之為正覺,正覺就是真的了,那不是相似的。這是我們把標準拉下來講,如果以大乘的標準,那還不行,那阿羅漢還是相似位,他那個標準是以見性為標準,沒見性是在相似位。你看「天台六即」,「理即、名字即」,到「觀行即」,我們的功夫才得力,換句話說,你會用功了,你才真正走上了正路,也就是說在生活、工作當中,你會改變你錯誤的觀念,這叫「觀行即」。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要不懂得改變我們錯誤的觀念,那可不叫修行。

  「觀照」不僅僅是禪家用,佛法任何一個宗派、任何一個法門,講到行門的總綱領都離不開「觀照」,我們念佛也是觀照。最重要的是要把錯誤的觀念改正過來,要知道自己的毛病、習氣,這個非常重要。你能夠知道自己的毛病、習氣,這個人叫開悟了、覺悟了。你能把錯誤都改正過來,這個人叫真修,真正修行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過失,不會改過自新,你雖然學佛,都是在「名字即」中,也就是說有名無實,這佔大多數。今天佛門,受了三皈,受了戒,乃至於出家人受了具足戒,你看看十之八九都在名字位中,沒有到觀行。如果在觀行的地位上,我們念佛的人決定往生,因為觀行可以到功夫成片。再往上一層就相似,相似是事一心不亂,再往上,分證是理一心不亂,所以有觀行的功夫就決定得生。所以自己的毛病是什麼?在哪裡?習氣是什麼?要知道。佛法講開悟,開悟也不是很玄,也不是什麼很奇特的事情。「究竟即」只有一位,圓教的圓滿佛,只有一個人。阿羅漢也相當的了不起,足夠給六道凡夫做最佳的榜樣。

  畫佛菩薩像也相當不容易。大陸上過去的叢林寺院有羅漢堂,我參觀過蘇州的西園寺,西園寺的羅漢堂保存得相當完整,五百羅漢像塑得好。你看五百尊羅漢,容貌各個不相同,會看的人仔細觀察就開智慧,就知道怎樣去做人,怎樣去處事。容貌不同、名號不同,裡面都表很深的義理,有最豐富的情趣。

  世間人,可以說是古今中外,很少人不執重「情」字。感情最豐富、最圓滿的是什麼人?給諸位說,就是佛菩薩。在世間法裡面,感情最豐富的是學哲學的,沒有最豐富、最真實的感情就不能學哲學,那個哲學的確他是不得其門而入。那麼佛法講「情」要斷,為什麼說佛菩薩是感情最豐富的?這裡面「情」我們要揀別,有真有假,世間的情是假的,佛菩薩的情是真的。哲學家的情,雖然他煩惱沒有斷,在凡夫裡面講,他的情操高,接近真實。真情就是智慧,感情跟智慧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佛法給它換個名詞,與世間法有所區別,世間人講「愛情」,佛法講「慈悲」,慈悲就是真正的愛情,永恆不變。為什麼它不會變?它從自性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,它那個根源不變的,所以流出來的作用、現相也不變。凡夫、二乘,十法界裡面沒有見性,所以它會變,會變就不是真的,是虛妄的。十法界裡的四聖接近真實,所以天台教義把他列入「相似位」,六道裡面修得再好的是「觀行位」,如果到相似位就脫離六道了,你得事一心不亂了,你見思煩惱斷了,斷見思煩惱之後才是相似位。塵沙斷了,破一品無明,那「分證位」。這些道理我們明白了,懂得了,才能談得上「觀世間」。

  像你們昨天講的,懂得科判了,你才能懂得看經,你才曉得怎麼看法。佛法這些道理你要是明白了,你就懂得怎麼觀察世間了。觀察世間很有趣味,這裡頭體、相、作用、因緣果報,一切事、一切理,你有個眉目了,你知道這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,你在這裡面才算是個明白人,你不迷惑,這種功夫並不算很深,剛才講「觀行位」的功夫。向上我們沒有把握,做不到,但是這個階段,可以說只要我們自己會用功都能做得到。這裡面的功夫當然也有淺深不同,深位的,我們把它回過頭來念佛求生淨土,那就是凡聖同居土裡面上輩往生,凡聖同居土的上輩往生就能夠自在往生,人不生病,所謂是站著走,坐著走,什麼時候想走都能做得到,這是淨宗法門的殊勝。那麼其他法門能不能做到?也能做到。

  你們大家學佛都有不少年了,佛門裡面「三生石」的故事,李源跟圓澤禪師,那是禪宗的,那也是生死自在,那是什麼地位?給諸位說,也是「觀行即」裡面上品功夫,知道自己到哪裡投胎,知道來生怎麼樣狀況,跟老朋友約會十二年以後見面。十二年,他是十二歲的小孩,老朋友已經八十多歲,鬍鬚都白了;可惜沒有往生,往生就作佛了,還搞六道輪迴,你就想到差別就在此地,與淨土沒有緣分。他要是念佛往生淨土的話,他可以站著走,坐著走,他自在。所以這一點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,才曉得如果不修這個法門想脫離六道輪迴,太難了。所以在各宗各派無量法門裡面,我們看到古大德這些修學所表現的,我們在這當中要能體會,要能覺悟。

 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,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強大了,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,這些是什麼東西?就是《楞嚴經》上講的妖魔鬼怪。「四種清淨明誨」就是講的妖魔鬼怪,這些妖魔鬼怪就是經上講的「邪師說法如恒河沙」,在這麼一個環境裡面你能夠把持得住,真的是談何容易。你能夠覺而不迷,說實在的話,古時候那些成就的人,如果把他放在今天這個社會,不見得他能成就。因為他那個時代,外面誘惑的東西少,尤其是出家修道,連在家居士修行都到寺院掛單,往往在寺院一住住幾個月,還有住很多年的。而寺院都在深山裡面,交通沒有像現在這麼方便,上山哪有那麼容易!完全一步一步走上去,從前沒有那麼寬的馬路,小石階梯,小路,哪有這麼舒服的路給你走!為什麼寺院建立在這個地方?就是與誘惑的這些地方把它阻絕,使這些惡緣減少到最低的程度,你在這個環境裡頭修心養性容易得定,功夫容易得力。

  現在一座寺院,特別是有歷史的,有知名度的,你看那個遊客多少,一天成千上萬的遊客,你還修什麼行?不過會修行的,那高段的功夫,在這種環境裡頭修定修慧,在那裡修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「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」,那高段,那不是普通的,普通人在這個環境裡面是決定會被誘惑的。所以在今天這個環境,若不是上上根,不是成佛成菩薩就是墮三途惡道,中間這個階段太少了,失掉人身,得人身不容易。如何能夠在現代社會裡面不受誘惑,我們就有把握這一生當中能成就。決定要淘汰自己的習氣,習氣裡面最嚴重的就是貪瞋痴慢,「慢」是傲慢,今天社會,所以這是魔,魔來誘惑,有一點點長處,值得驕傲,值得驕傲就是被魔抓去了,魔在這個地方叫你動煩惱,起傲慢心。

  所以學佛,佛、菩薩、羅漢是我們的榜樣。我們供養佛、菩薩、羅漢的形像,那就是個標本,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向他學習。慈悲心少的,供養觀世音菩薩;誠敬心少的,供養地藏菩薩;懈怠、散慢的,供養普賢菩薩,普賢菩薩是實行家,真幹。文殊表智慧,愚痴的人就供文殊,對治自己毛病。地藏表孝敬。彌勒菩薩在中國用布袋和尚,表寬宏大量,心胸狹小的人供彌勒菩薩,這都是對治我們毛病的。所以諸佛菩薩的形像跟名號在佛法都是教學的手段、工具,他不是神明,不能把他當神明看待。我們供養佛菩薩形像,對他恭敬,我們認真學習才叫恭敬,所以佛法裡頭一絲毫的迷信都沒有。佛門裡面,佛的名號多,你們看《萬佛名經》,那都是世尊略說,略說已經說了一萬兩千多個名號,菩薩的名號是無量無邊。我們曉得名號是教學的手段,就跟世間人貼標語的意思差不多,口號,佛菩薩名號就是口號,其目的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,幫助我們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作用在此地。

  這些諸佛菩薩到底有沒有?有,太多了。人只要依照這個法門修,你修大慈大悲,你就是觀音菩薩;你修十大願王,你就是普賢菩薩;你修禪定智慧,你就是文殊菩薩;你學孝順父母,尊師重道,你就是地藏菩薩;無量無邊,真的不是假的。這些諸佛菩薩在哪裡?就在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裡頭,佛菩薩跟一切大眾、跟這個社會沒有脫節,是一體的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認真修學,自己何嘗不是諸佛菩薩?我們能夠有這種體會,這樣的投入,對於觀佛、菩薩、羅漢的形像,聽佛菩薩的名號,感受自然就不同了,就是所謂的在接受甚深、至善圓滿的教學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