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功德善學  (共一集)  1997/9/23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20-011-0923

  前天我們勸大家發菩提心,昨天晚上聽眾增加了不少,不過還是不能令人滿意,還是差太遠了,講堂沒有坐滿,可見得真正有心為佛法、為社會、為眾生的人還是不多,對於真實功德利益還是不能夠理解。如果他要真正明瞭,學佛的人心裡有這個願望,也常常掛在口頭,要積功累德,求消災滅罪,他不知道聽經、參與法會正是他心目當中所希求的,這是經上常講的少善根、少福德。由此可知,沒有福的人想修福也修不到,機會擺在你面前你也不會修,佛在經上講的話我們愈想愈有道理。哪些是福報?這是真實的福報,希望大家留意。利用一切的機緣要把這一樁事情給別人講清楚、講明白,細細的去分析,讓他了解這是真實功德,是希有的因緣。

  在昨天講的這一段經文裡面,我們體會到法藏是一位非常善學之人,也是一位非常好學之人。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給他的開示我們也明瞭,其中沒有什麼玄妙之處,也沒有什麼奇特之處,平平淡淡。法藏所求的,老師所教的,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真相而已,就講這個。人心的善惡是講正報,國土的莊嚴是講依報,從佛法界到地獄法界所說明的不過就是依報、正報兩樁事情,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十法界依正差別懸殊很大,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?這裡面就有因、緣、果、報,這就是理。依正是事,佛的報身也是事,事是相。只有法身是理,報身、應化身都是事、都是相。理是平等一昧,可是事相是千差萬別,無量無邊,一味之理變千差萬別的事相。

  無論順逆說實在話都是性德,順境沒有離一味之理;逆境講三途,也沒有離開一味之理,所以從理性上看十法界是平等的,但是從因緣果報上看十法界是極不平等。佛法主要就是給我們說明這樁事情,讓我們自己去觀察、去證實,在這個裡面你自然就有所選擇。諸佛菩薩的選擇跟我們凡夫的選擇完全不相同,他可能選擇地獄,可能選擇餓鬼、畜生,為什麼?他看到眾生太苦了,所謂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?」佛菩薩選擇這個是到地獄裡頭以同類身去度化、教化他,這就是他們的選擇跟我們的選擇不一樣。

  有這個選擇的,一念去度眾生,給諸位說,這是菩薩不是佛,為什麼?佛沒起心動念,佛心是平等的,佛心沒有差別的,菩薩心有差別,佛心沒有。佛心沒有差別那到不到地獄?也去,怎麼去?感應道交。眾生有念頭求佛,佛就示現了,不像菩薩,菩薩是有意去的,菩薩看到那個人很可憐,主動去幫他忙,作不請之友。佛不會作不請之友,佛一定要請,請就是「感」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。不會說是你請佛,佛不來,沒這個道理,你只要有一念,有那個誠意,佛就來了,所以感應是決定真實的,沒有說有感沒有應的。這是說明佛跟菩薩不相同的地方。這種不相同,套一句佛法說,法爾如是,不是做作的,裡頭沒有一絲毫意思在裡頭。所以從這位學生所求的、老師所教的這個裡面,我們雖然沒入這個境界,但是已經給我們很大的啟示。

  這個啟示,那就是他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憑空想像,不是從理論上推求,完全是從事實上獲得的經驗,看到十方世界不善的都把它捨棄,善的都採取,所以西方世界是捨一切世界不善之大成,集一切世界善法的大成,他這個超越諸佛國土是這麼來的。其他的諸佛為什麼沒這麼做?佛佛道同,成佛了,智慧、德相、神通、能力完全相同,為什麼別的佛沒做?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?其他的一切佛都是在老地方成佛,老地方就是舊社會,舊社會裡面很多習氣不好改,麻煩大了。你看看阿彌陀佛,他建一個新社區,他不是老社會,那就好辦了,我建立一個新的社區,就好像建立一個新興的國家,這個國家裡一個人也沒有,歡迎外面人都移民過來,移民過來的條件限制得很嚴,你有惡業的不准你進來,你修善的歡迎你進來,這個水平就好辦了。你那個老社會裡作惡的人你不能把他去掉,這個事情就難搞了,所以他那個世界是新建立的世界,原來沒有的。裡面那些人從哪裡來的?四面八方移民過來的,條件限得那麼嚴,是可以帶業,但是決定要能把業障習氣伏住不起現行才能往生,所以心淨則土淨,他的條件就是這個。我們用念佛,或者用觀想、觀像種種方法,目的在哪裡?目的是心淨,心淨則土淨,所以往生淨土的人都是修清淨心,你看這個條件多好。

  你的心不清淨,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;你的心清淨,一念清淨心,一念就往生了,所以不怕你造惡,佛要求的是你要真正悔改,中國諺語所講的「浪子回頭金不換」。真正悔改,作惡不怕,五逆十惡,地獄罪業,阿彌陀佛都能包容,只要你真的回頭,這才是慈悲到了極處。你要不能真正回頭,你誦經拜佛沒用處,那是種善根,你不能往生;什麼時候真的回頭了,阿彌陀佛歡迎你,所以他來接你往生。

  十方世界無量無邊念佛的眾生同時去往生,阿彌陀佛有能力化無量無邊身各個去接引,所以你不要也懷疑,「那麼多往生的人,阿彌陀佛是不是把我漏掉了?他忙得不得了,會不會把我漏掉?」決定不會。佛在常寂光中,大圓鏡智裡面照得清清楚楚,盡虛空遍法界,別說佛了,凡是往生的人,你們在四十八願念到,西方世界所有一切的人,天眼洞視,天耳徹聽,他心遍知,哪裡會漏掉?不可能漏掉。所以每一位往生的人都是信心堅定一點懷疑都沒有,真正悔過,真正懺悔(真正懺悔就是決定不作惡業了),真正放下,真正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,這是往生必須具備的條件。

  所以在這一品經文裡面我們要學的,個人學阿彌陀佛的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學這一套本事,從哪裡學?從生活當中學,從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學,看看人家的長處我有沒有,學人家的;人家的缺點我有沒有,有要趕快改掉,這就是阿彌陀佛,就是法藏比丘。另外要學的就是建立一個清淨道場,幫助一些有緣人來共修,這是阿彌陀佛。你可以參觀其他的一切道場,學人家道場的好處,道場的缺點不要,你的道場就會成為一切道場當中最殊勝的道場,他建立的國土超勝一切諸佛國土,你建立道場超勝這個世間所有一切道場,昨天晚上你就沒有白學,你真學到了,你學到這一招,你這一生都受用不窮。

  這個道理也是遍一切事,無論哪個行業都一樣,你做生意,你是商人,你開個店,你看看別人的店,人家店裡的好處我都學,人家店裡的壞處我統統改革,那你的店是所有商店裡面第一商店。你做個商人,你看看其他商人,那些壞習氣我都沒有,我都把它改掉,其他商人有好的長處、優點,我都吸收,那你是商人裡頭第一。你要從政做一位市長,看看其他都市裡頭的毛病,我們參觀考察之後把它改掉,所有都市的長處我都學習,你這一個都市就是所有都市裡頭最好的一個都市,就超越了,你這位市長在所有一切市長裡面也是第一,超越一切市長。昨天晚上經文教我們這一套大道理,我們要學習。

  所以沒有機緣,不求,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無事,有緣不能捨棄,有這個機會來了你不要,那也是錯誤,隨緣不攀緣。道場建立了,你就要真幹,不能不幹,人家有個道場很誠意的想請你來負責主持,這是機緣,有這個機緣,你不能說我不做,那你講不過去,你怎麼能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?有緣就做,沒緣不做。沒緣修自己,隨時隨地勸導一切大眾,這是沒有機緣,這個機緣是講你沒有道場,我們做這個工作。有這個緣分,那你要建立道場,要負起責任教化一方。有這個機緣的時候,就在那裡教化眾生,在那裡弘揚淨土,把淨土的種子種在這一方,這是無量功德。把阿彌陀佛這套本事學會了,不得了,真正成熟無量眾生。

  我們決沒有一個希求的心,弘法利生是我們的本分,應當做的,做多久?一天也要認真做。買這個道場的時候有人告訴我,他說:法師,你們不要花這麼多錢,你們在此地教學可能只有一屆。我說:行,三個月花一千萬值得。要懂這個道理。我說:我沒有希望在這裡要辦幾十屆、幾百屆,我沒這個念頭。一屆,你們今天這十八個人當中,裡面只要有一個成就了,功不唐捐。這一個成就,你將來就能教化這個世界,你說值不值得?當然值得。世間人所看的是「利」,我們所看到的是「義」,要明白這個道理。「義」是該做不該做,不要理會名利,問的是我們該不該做。你們同學在新加坡的時間雖然不長,三、四個月,你們將來在一生當中回憶起來,這三、四個月是一生當中最好的一個時候,真是希有因緣。如果在這段時間當中將所學到的統統都能用上,那就是菩薩應世了。

  我們昨天談了一個問題,把第二屆同學們「內典講座之研究」這一門課程,錄音帶大概總共有三十多個,做成光碟,我們想做三百個。傅居士是位商人,做這一套本來我想拿錢的,他拿錢了,你看我的錢又沒用了,而且昨天一問,三百套跟一千套價錢一樣,當然我們就做一千套。東西還沒做,他的支票已經開出來給他了,我說:怎麼這麼快?他說:萬一明天我死了怎麼辦?他們就拿不到錢了。對,正確。你看一般做生意是東西貨交來了,支票還開三個月之後的,再慢慢的給你,人家這個是還沒有談清楚,錢就先給人家了,這個跟一般商人完全不相同。商人裡頭有菩薩,工人裡頭有菩薩,哪一行哪一業裡頭都有菩薩,佛菩薩無相,不是菩薩一定有個菩薩相,不是這個意思。希望大家好好的來學習,要細心體會經義,佛法就是生活,屬於至善圓滿的生活。

  中國儒家的教育也很了不起,漢武帝制定國家教育的政策方針沒有錯誤,中國是以孔孟學說作為教育的宗旨,是漢武帝決定的,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沒有改變,這是正確的。他的中心理念就是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」,這三句就是儒家教育的宗旨,這三句就是佛法講的「菩提心」,「明明德」是「直心」,「止於至善」是「深心」,「親民」是「大悲心」,所以佛法到中國來為什麼立刻受到中國朝野的歡迎?中國有這個底子,一說完全對,而且比我們說得更清楚透徹。

  佛家講三心,儒家講二心,「誠意、正心」,他講兩個。「誠意」就是「直心」,佛法講的「深心」跟「大悲心」,他用一個「正心」,「誠意」是體,「正心」是用,他講一個,佛法把它分開了,作用裡頭有自受用、他受用,對自己:「深心」;對別人:「大悲心」,儒家把這兩個合起來:「正心」,用一個名詞,你仔細去觀察,基本的理念相通,這就非常接近。所以小乘在中國沒有辦法興起來,原因就是儒家跟道家代替了,而且儒家、道家的學說非常接近大乘,所以小乘法在中國,「成實」與「俱舍」兩宗,在唐朝幾十年很短的時間就沒有了,這裡頭是有道理的。

  所以諸位能有這個機緣,我們在這個地方聚會,真正能夠明白、了解佛法,一心一意學阿彌陀佛,就好了。學阿彌陀佛是世尊教導我們的,世尊沒有教我們學他,教我們學阿彌陀佛,我們學阿彌陀佛正是世尊的意思,正是世尊的本懷,他對我們唯一的就是這個期望。你要問為什麼不學別的佛要學阿彌陀佛?世尊講得很清楚,阿彌陀佛是「佛中之王,光中極尊」,他給我們選擇的,叫我們學習,我們要真幹才行,這樣才是釋迦牟尼佛的好學生。這部經上講「第一弟子」,我們如果直下承當,「第一弟子」就是佛給我們授記,我們現在就是佛的第一弟子,你們將來都可以刻個印章,「如來第一弟子」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