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內求感應  (共一集)  1997/8/30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20-011-0830

  諸位也許看到一個小冊子叫《無住生心》,這個小冊子就是每天早晨吃完飯的時候閒談,他們把它整理記錄印出來了,現在這些資料,第二冊、第三冊都已經完成,還沒有印出來,每一集有七十篇。為什麼會取這個名字?就是在去年的年初,《金剛經》講圓滿了,《金剛經》上叫我們「應無所住」,每天又要我講幾句話,我說「那就生心了」,這個名字是這麼來的。這個小冊子印出來之後很受歡迎,因為篇幅很短,所談的都是在生活修持上,多少都會有一些幫助,所以流通得很廣,這樣我們每天有機會在一起談話也是好事情,可以自利,也可以利他。

  我們大家在新加坡聚會是一樁很殊勝的緣分,世法、佛法都是從緣而生的。緣,世尊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跟我們說過,這個因素是非常的繁雜,決定不是偶然的,因此我們對於緣要知道珍惜,要知道運用,尤其是學菩薩道、修菩薩行的人,能夠將無量的因緣轉變成法緣,這才是真正的殊勝。從哪裡轉起?要從心地上去轉。《華嚴》上告訴我們,「世出世間一切法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就是為什麼能將一切緣,尤其是一切惡緣,都能夠轉變成善緣、法緣的原理,因為諸法是唯識所變的。

  識就是心的作用,心之本體就是真心,就是本性,它起作用就變成識了。起作用變成識,覺悟的人跟不覺的人有差別,不覺的人以識心做主,也能轉變,轉變的有限度;覺悟的人以識心作方便,他不迷惑、不執著。這正如永嘉大師對六祖所說的,六祖問他:你還有沒有分別?他答覆:分別亦非識,六祖對他非常讚歎,他說:你如是,我也如是。諸佛菩薩分別亦非識,其實起作用的時候跟凡夫決定沒有兩樣。明明是識心起作用,為什麼說不是識?他不執著,離開一切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不落在意識裡,就是不落在執著裡面。

  凡夫、二乘、權教菩薩麻煩的地方就是執著(我執、法執),我們要想成就,必須要把這兩種執著破除。兩種執著可以分開來,有人從法執上下手,有人從我執上下手,也有人從兩種執著同時下手,各有方便。像楞嚴會上我們所看到的,富樓那尊者就是從我執下手,他證得阿羅漢,阿難尊者從法執上下手,所以阿難法執輕,我執重,他聞法理解比富樓那高明,但是從斷煩惱的功夫來說,他是遠遠不如富樓那,富樓那證得四果羅漢,他才是初果,這就是說明每個人根性不相同,入道方便不一樣。

  我們要能夠明瞭,要能觀察自己的根性,選擇方便的法門,這一生當中一定要契入,這一點很要緊,決定不能等到來生,如果有個觀念,「這一生不能成就,來生再來」,這是很大的錯誤。來生我們有沒有把握得人身?縱然得人身,有沒有把握聞到佛法?所以仔細去思惟觀察,就知道如果疏忽了這一生的機緣,來生是很不容易遇到的,假如來生很容易遇到,我們大家早都成佛了,不至於到現在還淪落在生死輪迴裡,這也顯示出佛在經上所講的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這些話句句都是事實真相。

  所以我們要成就一定要在今生,要修福修慧也在今生,而且是愈快愈好,為什麼?機會瞬間就過去了,機緣失掉了,想做也沒有機會讓你做了,所以這個機緣遇到之後立刻就要把它抓住,這就是一個成功的人,無論是佛法、世法都是這個道理,你能夠掌握住機會你就成就,你失去機會了你就失敗。機會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拼命去做,不能懈怠,不能懶惰,不能怕苦,縱然時間不長,成就也是肯定的。

  自己發心就能感動諸佛菩薩護念,佛法中常說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這句話流傳得很廣,許多人都能說得出,可是意思往往錯會了。有求必應到哪裡求?求佛、求菩薩不會感應的,要向內求,求我們的心跟佛的心相應,求我們的願跟佛的願相應,如果我們自己的心願解行都跟佛相應,就一定得到感應,所以感應道交。我們的心不像佛心,願不像佛願,行不像佛行,那你用什麼方法去求都求不到,不是說你拜佛、供養佛,你就會得福,沒這個道理,如果我們拜佛、供養佛就會得福,那佛就變成貪官污吏。我們去賄賂他,巴結他,他就賜福給我們,那他連一個凡夫都不如,他怎能稱為人天師?所以佛教我們求是向內求,不是向外求,內求就能感應到外面,向外決定求不到的。雲谷禪師對了凡的開示說得很清楚明白,袁了凡一生能夠轉變他的命運,他懂得向內求。

  我們今天要肩負起這一個大時代弘法利生的使命,靠我們自己的智慧、能力是決定做不到的,那怎麼辦?一定要求感應,不但我們必須真誠這麼做法,我們看古來的這些祖師大德們,他們講經、註疏都要求三寶加持。你看古德註經前面有求三寶加持的偈子,每一次登臺講經,一上臺先合掌求三寶加持,真誠恭敬為眾生、為佛法,不為自己名聞利養,才能得到三寶加持,所說的才如法。這是自古以來弘宗研教的這些大德們成就的祕訣,決定不是靠自己讀得多、看得多、記得多,那所謂是「記問之學」,儒家講「不足以為人師」。所以一切從真誠心、從內心裡面去求,我們這樣才能得到感應,這才是真正有智慧,真正把機會抓住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