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  (第八集)  台灣台北華藏圖書館  檔名:20-001-0008

  諸位同學,大家好!

  【子曰。父在,觀其志。父沒,觀其行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。】

  這是這一篇的第十一章,這一章裡面主要的是教孝。父親在的時候,做子女的事事都要順從父母,所以凡事不能自專,就是不能夠自己作主,這個時候就要看他的志向如何?父親過去之後,這是事事要靠自己作主了,這一章的重點就是在這一句。前面「父在觀其志」是陪襯的話,主要的就是後半段,看他的行事,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,可謂孝矣」。這一句話有它適用的範圍,並不是事事都適用。

  古人註解得非常清楚,尤其是在我們現前的社會,一個是志、一個是行;不但關係個人的成功與失敗,也能夠關係到社會與國家。儒家所講的志,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願;佛法常講的要發願、要發心,儒家就是講的立志。因為人如果沒有志,他在這個生命旅途當中,等於是沒有方向、沒有目標,這樣的人生當然很苦。尤其是我們講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,可以說完全要依據志行來評斷。一個有方向、有目標的人,我們一般講這個人是成功之人。縱然他現前沒有成功,他將來一定會成功,一定有成就的。

  可是父親在的時候,什麼都要順著父母的意思去做,這是講從前的社會。現在好太多了,現在是處在開放的社會裡面,兒女自己有他自己的生活志趣,成年之後,父母就是要管,也不太容易限制。不像從前,從前這個限制非常嚴格,什麼都要順著父母的意思去做。假如不順就是不孝,不孝的罪名很大。但是在此地,這一章裡面頂重要的,就是父親過去,這三年當中,「無改於父之道」,這一章的主旨在這裡。

  那個父親之道,要是個錯誤的道,怎麼辦?諸位要曉得,錯誤的道,馬上就要改過來,立刻就得修正,不能等到三年。如果父母之道是正確的大道,那你終生也不能改變,他是正道。此地說的,不是正道也沒有太大的妨礙,過三年再改還行,是說這種情形之下。假如那個父母,這位父親是個做小偷的,好了,你也不改其道,你也去做三年小偷才改,那就大大的錯誤了。

  所以讀這一章,我們要活著看,它這個宗旨是可改、也可以緩一點來改,並不很急迫,這是孝子為了尊敬、孝順父母之心,不願意立刻就把它改變。這個實實在在是講人心的厚道,對於父母之懷念。這種情形,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,在今天來講,我們老總統過去了,老總統住的那個房子,他那個辦公室,原來那張桌子擺在那裡、椅子擺在那裡,現在還照樣的擺在那裡不動。今天我們講「無改於父之道」,可以用在此地。為什麼?這個沒有多大妨礙,入其室就能想見其人。像這些地方,這是孝慈之心。如果全部都改掉了,一點跡象都沒有,則後面的人進到這個房間的時候,沒有一點印象了。

  總統是個偉人、國家的偉人,我們每個人都紀念他,是這麼保存來的。我們家庭裡面,老人如果過去了,老人的房間,老人所用的這些東西,都能夠原樣不動的放在那個地方,這是孝慈;揚孝慈思慕之情,這是孝。像這些地方可改、可以不改,三年以後改還行。如果你家裡很小,住得很擠,無法騰一間房子,你改可以。家裡人不多,空一間在那邊沒什麼關係,你就可以擺在那個地方。我舉這個很淺顯的例子。

  再說到讀書人。父母喜歡讀書,他留下來的很多書籍,兒女不見得會讀,父母要是不在了,那些書就等於廢紙,拿到舊書攤去賣了,這個也是我們常見到的現象。我在過去常逛舊書攤,往往在舊書攤裡面發現很好的書,那些書我們一翻就曉得是不孝的兒孫拿來當垃圾,論斤論兩的把它賣掉了,他不知道這些書的寶貴!它拿到舊書攤能賣幾個錢?賣不了幾個錢。為什麼不把這些書擺在家裡原來的位置上,看看這是我父母以前讀的。縱然自己不讀書,擺在那裡,那是個很好的紀念品,他不會賣的。所以像這些有的可以改、有的可以不改,在這個地方我們能看到孝子之心。

  諸位要曉得,他對父母能夠常常思慕、能夠盡孝,他待人一定能友善。所以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選拔人才,國家之忠良,「忠臣出孝子之門」。從前在漢朝的時候就選賢良,我已給諸位說過了,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選舉制度。在社會上選拔哪些人?選拔孝子。在選拔項目裡面,孝子是第一個項目。能盡孝,一定能盡忠,能敬仁、能敬事。所謂敬業樂群,這是國家賢德之人,應當要選拔出來,為國家、為社會服務。

  佛法的基礎上也是建立在孝道上,菩薩法裡面,從《地藏經》修起!所以修行由「地」。大家都曉得,《地藏經》是我們佛門裡面的孝經。諸位看看古今中外的歷史,佛教在我們這個世界真正能夠發揚光大,確實是在中國;其他國家裡面的成就,比我們中國都差得很遠很遠。為什麼?就是我們中國從前的人盡孝,所以有這麼深厚的基礎。大概在十年前,我非常肯定的說過,現在佛法傳到西方,佛法在西方是失敗的,不能生根。什麼原因?西方人不懂孝道,所以佛法無論想盡什麼方法在那裡傳播,成就都非常有限。

  我記得在居士會第二屆年會的時候,我說過。當時與會的,可能我們在坐的有人參加,有外國人;聖嚴法師也在那個地方,聖嚴法師在美國弘法剛剛回來,我那個談話等於給他澆了一盆涼水!他又不能不承認,事實擺在這個地方。

  那麼西方人我們要不要教呢?給諸位說要教。從哪裡教起?從孝道教起,這才是根本法!所以我勸一些到國外去的,我們佛教在家、出家的同修們,我勸他到國外不要蓋廟,要蓋祠堂,蓋百姓宗祠,團結華僑發揚孝道,講《四書》、《五經》,教這些東西。這個東西要是能夠教上十年,再蓋廟,再講佛法,他有基礎了。我這樣想法,他們聽聽也有道理。可是有道理,他不做,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;我們應當好好的去做。

  再給諸位說,儒家跟佛家的學問,不是我們掛在嘴皮上空談的。儒佛都是實用的學問,它不是空說,不是玄學,是腳踏實地去做的。儒家講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你看看,多踏實!它是要做的。佛法裡面講斷煩惱、開智慧,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」,也是步步踏實。這是我們看法相同之處。

  所以根本法要從孝道裡面建立。「孝」這個字,過去我們也講得很多。實在講,「孝」這個字就是大總持法門,佛法裡常講「橫遍十方,豎窮三際」!孝是性德。既然是性德,可見得一切眾生個個俱足。我們為什麼失掉了?失掉是迷失了,迷在五欲六塵、名聞利養裡面,把我們的性德喪失掉了,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。

  這一章裡面就是「養孝」,教給我們培養孝道;也是「盡孝」,父母已經過去了,值得紀念、懷念的,還依然擺在那裡不動,盡後人之孝思,這是非常之難得。社會如果普遍這樣提倡,可以導致風俗淳厚,能夠化民成俗。這在教育裡面講,從前的教育非常重視,這是這一章的大意。

  蕅益大師在此地的解釋,非常的簡單扼要:

  【此總就孝道上說。觀其志,觀其事父之心也。觀其行,觀其居喪之事也。】

  從前居喪是三年,這跟現在的社會完全不相同了。在從前,如果是父母喪,守孝三年,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職務都要辭掉,所有的工作也都要停下來,這個是守孝。

  再看下面一章:

  【有子曰。禮之用,和為貴。先王之道,斯為美。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,不以禮節之。亦不可行也。】

  這一章是講禮,也就是禮樂之用。

  大師註解:

  【由之。由其本和之禮也。不行者。廢禮而尚和。禮不行,而和亦不可行也。】

  「由之。由其本和之禮也。」所以禮裡面一定有和。

  「不行者。廢禮而尚和。禮不行,而和亦不可行也。」在此地我們必須要注意到,為什麼?這一個原則,一直到我們現代還是有效的,還是不會更改的。所謂「禮」,就是規矩,規矩要嚴肅,禮是主嚴的。可是一定要有「和」來調節;如果沒有和,單單講禮,就是講法度,要求得過於嚴格,人都不敢來了。這個地方要求太嚴格了,雖然人家說好;好,他不來,人家怕你。因此,「禮」裡面一定要有「和」!

  前面我們讀過,你看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德行,弟子把他歸納為「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」。「溫良恭儉讓」都是禮之和者也。所以人家見到孔老夫子也怕他,又喜歡他。不是怕他就躲避他,不是的;怕他,還喜歡接近他。所以「禮之用,和為貴」,沒有「和」,這個「禮」就失去作用了。

  「先王之道,斯為美,小大由之」。先王是指我們中華民族過去的這一些賢聖,領導我們國家民族的人。他們懂得這個道理,提倡這個道理,將這一個美德發揚光大。無論是大事,國家的祭典是大事;小事,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是小事,都以禮來節度。所以我們中國過去,自古以來稱之為「禮儀之邦」!

  自古以來,我們中國也可以說不是以來法治統治這個國家,外國人提倡法治,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是禮治。禮比法要好,為什麼?禮裡面有和,法裡面沒有和。法可以說是很冷酷的;而禮裡面帶著有非常濃厚的人情味在裡面,這是禮治比法治那要高得太多了。

  再給諸位說,我們佛家的戒律是禮,不是法。為什麼?禮的精神多,法的精神少。譬如,我們以過失的處分來說,僧團裡面有違背了律儀,最重的處分是什麼?叫默擯。默擯是什麼意思?大家不要理他,不要跟他講話,這就是最重的處分了。裡面沒打、也沒罵、也沒有責備的話;大家看你犯了過失,大家不理你,所以戒律非常嚴。你看看,還是「和為貴」!

  由此可知,我們中國古聖先王,在我們日常生活威儀當中,雖有要求,絕不過分;雖定有很多的規矩,而不強迫我們去做到,訂的水準是鼓勵我們去做,而不是強迫我們去做。這就是「和為貴」!這就是「斯為美」!而是希望我們各個人明瞭這個道理,歡歡喜喜的做到這個標準。你看,這個多美!並不是法律硬性的規定;照法律硬性的規定,這個美就談不上。

  所以我們中國人過去講法,法也通乎人情,所謂「天理、國法、人情」。中國法是有人情的,外國法裡面沒有人情,有了人情他將來不守法了。中國法有人情,這都是從「禮」來的。我們這個禮治的觀念,牢不可破。

  末後這兩句,「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」。什麼叫「有所不行」?「不行」,就是把禮法給放棄掉了。放棄了怎麼樣?全走「和」的道路。像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一樣,「禮」不講了,禮失掉了,單單講和,於是人放蕩而不拘。所以,「不以禮節之,亦不可行也」。為什麼「不可行」?這樣下去,社會秩序必然破壞,導致天下大亂。社會秩序要是壞了,天下亂了,我們人人都要受苦。追究這個苦的根源,就是「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」,這是禍亂的根源!這一句要說明白一點,就是「和」雖然是貴,人人喜歡;離開了「禮」,這個「和」就會出亂子。

  我們再看補註裡面所講的:

  【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。二句。是說明上文之意。謂禮有所不行者,知和而得行矣。故禮之用和為貴。先王之道斯為美。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。然不以禮節之。則是同乎流俗合乎汙世之鄉原。不得謂之和。亦決不可行也。故小人同而不和。君子則非禮勿視。非禮勿聽。非禮勿言。非禮勿動。發而皆中節。故君子和而不同也。有所不行者。謂可行之道。而有所窒礙。未之能行。不可行者。謂鄉原小人之道。必不可行也。和者,平等觀也。禮者,差別觀也。于平等知差別。于差別知平等。則中道圓觀也。若偏于差別。或偏于平等。而欲以強力行之。其為禍于天下。不可勝言矣。】

  你看補註裡面一開頭也就把這一章的重點指出來了,「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。二句。是說明上文之意。謂禮有所不行者,知和而得行矣。」句子是雙關的。剛才給諸位說了,禮主嚴,太威嚴了,禮行不通。所以在家裡面,父母教育子女,我們中國過去常說「嚴父慈母」,父親主於禮,母親就主於和,這個小孩在家裡面才能待得下去!如果父母都威嚴,那小孩子就要出走要逃家了,家裡沒法子待了。見了父親也害怕,見了母親也害怕,他當然只有離家出走了,所以這個不行。如果父親跟母親兩個都和的時候,這個小孩也不行。為什麼?他父親也不怕、母親也不怕,他沒有怕的,這個小孩不會向上的,一定墮落。所以一定是一個嚴、一個和,這才能教得出來!

  我們佛法也是如此,恩威並濟!和就是待人有恩惠,一面也要有嚴肅,恩威並濟。說得粗一點,就是一面從硬的方面做,一面從軟的方面做,這樣才能把人調好。佛的德號當中有「調御丈夫」,佛是善能調御一切眾生,他有恩威兩面。在我們佛法裡面表法的,你看金剛就很威嚴,菩薩就很慈悲。金剛還是佛菩薩,那是示現威嚴的一面,用懾,懾受!菩薩低眉就是攝,攝受。一個是懾服,一個是攝受,一定用的是兩面。

  在我們一個人身上來講的時候,給諸位說,表面是嚴肅,這個嚴肅是從真正愛心裡面生的,這是佛心,在佛法裡面從慈悲心當中生的!不是故意的去折磨人,這是慈悲的攝受。因為眾生有種種習氣,而這種習氣必須用這個方法去磨練他,所以用這種懾服磨練,實在是大慈大悲!

  我們就從《壇經》上看,五祖對能大師見面的時候,就認識得很清楚。槽廠八個月那是磨練,那是用的懾,完全的懾服。我們普通的凡夫受不了,那麼老遠到這兒來求道,見了一次面之後,第二次面就見不到了,把你擺在那裡做苦工,不聞不問。而惠能大師做得很起勁,為什麼?他們心心相印,所以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。普通人要來學道,你到這兒來學道,我叫你去做苦工,做上幾個月還見不到面,你老早就掉頭而去了,還肯幹嗎?不肯幹。

  在過去禪宗裡面,像這種情形很多,而且對什麼樣的人呢?那個祖師都不是普通人,都是非常高明的人。你們諸位讀《禪林寶鑑》應該有所覺悟,折磨那個人,那個人有成就。就是看中你了,下定決心要成就你,才用種種方法來折磨你。

  凡是不能成就的,不用這種方法,對待你客客氣氣的。為什麼?如果是一個不成就的人,要用這種方法對待他,他會怨恨一輩子;這一輩子氣還消不掉,來生還來報復,這可就麻煩大了。這是凡夫不曉得好歹!

  可見得祖師教學,契機契理。現在做學生的有幾個人能體會得到呢?有幾個人真正可以學呢?這是我們求學,尤其是在佛門裡面求學,成敗關鍵之所在!

  我們再看底下兩句,「故禮之用和為貴。先王之道斯為美。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。然不以禮節之。則是同乎流俗合乎汙世之鄉原。」這是只講人情,只講和,而不講禮,這就屈於下流了。我們佛門裡面也有一句話,說:「慈悲多禍害,方便出下流。」但是要曉得,佛法裡面所提倡的是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你們注意想想看,「慈悲多禍害,方便出下流」,這不是正好相反嗎?一個是以禮節之,一個是不以禮節之。不以禮節之,慈悲就是禍害,方便就出下流。儒家講用,以禮節之!在佛法裡面,不單單是禮節之,還要以般若智慧為基礎,這樣才是真正適合,能夠行菩薩道。

  慈悲與方便,不但是老師教化眾生的門道,也是做學生能夠學習的方法。方便是講的善巧,而不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自由、隨便,這個不行,這個不是方便。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。在大乘佛法是講明心見性,在我們淨土裡面是講證得一心,非常適合於我自己修學,幫助我證得一心。這種方法便宜,我們得到了,運用這個,自己能成就,是講的這個。不是方便的時候,離開戒律,離開理法,這個就叫方便,那就把「方便」兩個字認錯了,所以才下流。就是離開了般若、離開了禮法,這就是同乎流俗,所謂是同流合污!

  所以在此地說:「不得謂之和。」這個不是和的定義,不是和的本意。「亦絕不可行也。」如果照這樣行,那就天下大亂,規矩壞盡!

  我們再想一想,如果今天我們還用過去那些理法來教學,行不行?不行,會把所有人都教跑掉了,沒有一個人敢上門來。為什麼從前行,現在不行?諸位要曉得,從前思想是保守的,現在一般人思想是開放的。在今天我們要弘揚佛法,就是在這些方便、方法、便宜當中,又要有所修正,這個佛法才能夠接引這個時代的眾生。這一個時代的眾生,意識形態、生活方式、思想的鑑定,跟過去的那些眾生不一樣,拿過去的方法,當然沒有辦法適合。

  究竟我們要用什麼方法?諸位要曉得,你自己沒有智慧、沒有定功,你就拿不出方法出來;換句話說,你守住過去那個方法,你自己單獨修小乘可以,也許還能有點成就;你要想接引大眾,你失敗了。智慧要是不開,也是我們常講的要是不開悟,你就要記住,我們自己是在迷惑的狀態之下,沒有悟就是迷;迷的人,就是個病態之人、不健康的人,身心都不健康;身心都不健康的時候,自行化他當中,著重在自行,化他也是自行,這是要記住的,這是自己在迷惑病態當中。再給諸位說,自己開了悟之後,自行也是化他,這個不一樣了。可見得關鍵在迷、悟!佛經裡所講的道理、方法是幫助我們開悟的,儒家這些經典又何嘗例外!也是幫助我們開悟的。

  我們繼續看下面文,「故小人同而不和」。同是說的外貌、外表,和是講的內心。所以「小人同而不和」,外表跟你表的是一樣,裡面各有各的用意,各人有各人的企圖,這個就是「同而不合」!外表表現的一樣,個人有個人的目的,我們現在的話說,為利害而結合!這是小人,為了個人的利害得失而結合的。無論這個團體大與小。

  「君子則非禮勿視。非禮勿聽。非禮勿言。非禮勿動。發而皆中節。故君子和而不同也。」內心和外表不同,內心怎麼和呢?內心,佛法裡面說大慈大悲,儒家講仁愛信義,這是內心!對於這些惡人,愛不愛護他?愛護。對他慈不慈悲?慈悲。這是和。到機緣成熟能夠度他的時候再度他;機緣不成熟的時候,敬而遠之,這是不同。所以,外表上不一樣,內裡是一樣。

  要在大乘佛法裡面講,這個意思尤其明顯,菩薩等視一切眾生「和」。諸位要曉得,心平等才有和。你看我們中國這個名詞,「和」與「平」是連起來的,我們現在稱之為和平。你看在日本文字裡面,日本不叫和平,日本叫平和。平是體,和是用。此地是「禮之用,和為貴」,它的體是平等。不平等,哪來的和呢?可見得和裡面才能見到平等,平等裡面才能生和氣。和平是因,安樂是果。可見得沒有和平,哪裡來的安樂?我們今天講社會的安和樂利,我們希望能夠有一個這樣的社會,安和樂利是從平等、從和平裡面生的。所以說:「君子和而不同也。」

  「有所不行者。謂可行之道。而有所窒礙。未之能行。」可行之道現在行不通了,遇到障礙了!則有所不行。

  底下再給我們解釋:「不可行者。謂鄉原小人之道。必不可行也。」鄉愿小人之道是什麼?是講人情。換句話說,感情為主,往往喪失理智。感情用事,毛病太多了。尤其是處理大事,要是循情,大眾必然受其害。所以《論語》裡面,孔子說:「鄉原是德之賊也。」我們今天鄉愿,俗話講是大好人,他什麼都可以,他沒有主宰、沒有智慧、沒有理智,什麼都是感情用事。這樣的人,在表面上受大眾歡迎,可是久遠處去看,他壞事太多了,他能害事。

  底下的解釋,「和者,平等觀也。禮者,差別觀也。」在《華嚴》裡面,平等與差別不二!就是平等裡面有差別,才不壞世間法;說平等裡面沒有差別,世間法就壞了。這是我們講大經的時候也常常提醒大家的。自己決定要平等;不平等不能見道,不平等不能見性,不平等念佛也念不到一心。所以我們自己修,修什麼?修平等,修清淨,平等心跟清淨心,我們就是修這個。在用事方面,就是普賢菩薩所講的「恆順眾生、隨喜功德」。眾生是有差別的,我們就隨順差別。差別太多了!譬如每一個時代,時代有時代的差別;每一個地區,地區與地區有差別;每一個國家民族,他們的風俗習慣、法律都不一樣,個個都有差別,我們入境隨俗,這就叫「恆順眾生、隨喜功德」。在隨喜裡面成就自利功德、成就利生功德,一定要曉得這個原理,然後才談得上善巧方便。要不懂這個道理,哪來的方便!沒有方便可言。

  下面說得好,「于平等知差別。于差別知平等。則中道圓觀也。」中道就是菩薩道,圓觀就是般若觀照。

  「若偏于差別。或偏于平等。而欲以強力行之。其為禍于天下。不可勝言矣。」諸位要曉得,無論是偏于差別,或者是偏于平等,偏在一邊已經就錯了。如果偏在一邊,要強迫一切人都跟你一樣偏在一邊,這個就會造成大災大難。所以,佛不能叫一切眾生都住一真法界。為什麼?辦不到!辦不到,要強迫一切眾生各個都修一真法界,那還得了,天下怎麼能不亂?非亂不可。所以,佛說法是以真俗二諦說法,佛不以他自己的見解,也不依一切眾生,他是要把它配合起來講的。一定要遷就眾生,逐漸的把境界往上提升,而不是一步登天的。

  嚴格說起來,佛菩薩說法,因人施教!佛善於觀機,那一會、那些話,專門對那些人說的。雖然對這個人說,當機者有大利益,他能大徹大悟;不當機者也能幫得上忙,促進他開悟,他不能在這一會上開悟的時候,促進他開悟。可見得佛心平等,方法上有差別,佛決定不勉強人。

  佛不勉強人,那些菩薩祖師也不勉強人,雖有威嚴,和藹可親!確實是如此。孔老夫子有威嚴,人人都想親近他。為什麼?心地慈悲,待人有禮,能關心人、能夠親切體貼,這是聖人!那個威嚴,就是「以禮節之」,這個裡面帶了有差別。再給諸位說,那個差別是因人而異,這就是差別。如果對每一個人都一樣,那就不叫差別了,那就無差別了。所以他那個威嚴尺度不一樣的,對這個尺度寬一點、對那個緊一點。那是看什麼程度,愈是心清淨的人,那個尺度愈寬。為什麼?他接近純真。愈是迷惑顛倒的人,那個尺碼就愈緊。所以,它是個差別相。

  佛家的戒律,無論是大乘戒、小乘戒,諸位要是稍稍研究過戒條,你就曉得,哪一條戒都是有「開遮持犯」;講「開遮持犯」就差別相了。換句話說,每一條戒對待每一個人,那個差別也不是相同的。不但對每一個人不相同,就是對我們自己一個人來講,我們初發心學佛的時候,是什麼樣的一個標準;到你接近開悟的時候,又是什麼樣的一個標準;到開悟之後,又是一個標準。所以在個人修學上來說,這個尺碼也是常常不定的,有時候緊,有時候寬,這也是一個差別相。這一點諸位必須要曉得。如果戒律沒有這個差別,那戒律是死的。戒律如果是死的,持戒的人一輩子不能開悟。為什麼?死在戒下,被這個戒律困死了!

  譬如從前我在大專講座上課的時候,這些大專男生就問我,我們現在受了五戒、受了菩薩戒,在學校畢業的時候,我們服兵役派到金門前線,敵人來的時候開槍打我,我要不要打他呢?我要打他,我犯戒了,犯了殺戒,這怎麼得了!這個戒雖然是受,他對戒不通;他只曉得嚴的那一面,他不曉得和的這一面;他只知道遮的那一面,他不曉得開的那一面,這有開緣!這是一個例子。這一個例子也許有些人用不上,為什麼?你也不要服兵役,你也不會被派到前方,也不會遇到這個事情。

  還有一個小問題是常常碰到的,蚊子來咬了,一巴掌把牠打死,心裡好難過,你看我又犯了殺戒,我又殺生了。我在南部講經,有一位居士提出這個問題問我:「蚊子帶了傳染病,帶著疾病,我家有小孩,如果被這些病菌傳染之後,在這種情況之下,這個蚊子要不要殺牠呢?」你們諸位想想,怎麼辦?不殺牠,牠帶著傳染病來;殺牠,又犯了戒,這又有罪了,這個問題就大了。

  給諸位說,同樣一個道理,「開遮持犯」,問題在哪裡?問題在你存的是什麼心。你要存著討厭的心、恨牠的心,你把蚊子殺死了,你犯了戒了,殺戒。你要是慈悲心、憐憫心,你看你帶著病菌要害那些人,慈悲殺牠,不得不殺。殺牠,免得你造罪業!這是慈悲心。同樣一巴掌把蚊子打死:一個是恨牠,一個是慈悲、憐憫牠,這就不一樣!

  愛護家人,不要讓牠帶有傳染病,也憐憫蚊子,不要造這個惡業。我這麼一講,他就有一點開悟了,他也不天天苦惱了,也不用為這個戒律犯愁了。他說:「這樣我打死蚊子還有功德!」確確實實是看你安的是什麼心!

  但是學佛的人必須有預防。我在南部住彌陀院,到了天快黑的時候,我把紗窗都打開,他們裡面的人都覺得奇怪,為什麼?放蚊子。房間裡面不要點燈,蚊子一看到光,牠就飛出去了。你把紗窗罩著,裡面的蚊子飛不出去。所以我把所有紗窗統統都打開,讓牠往外飛。等牠都飛完了,我們再把砂窗關起來,一個蚊子也看不到,我還是要點一枝蚊香。我把這個方法教給他們,你們回家就照著我的方法做。蚊香點了,如果把門窗都關了,那這個蚊子統統都會薰死在這裡。我們把門窗打開先讓牠出去。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懂得預防,要曉得怎麼個作法。

  你將來是弘法之人,你做了法師弘法,如果你要是講我對於蚊子要愛護,我決定不能殺生,我這個戒律要嚴格。好,你的戒律受得很嚴格,那個帶了病菌的蚊子你也不肯殺,讓牠叮。叮了,說我發心了,餵牠一餐吧!這是好,好心!如果你功夫不到,你沒有慈心三昧,在一咬的時候,好了,第二天又病了;一病了,經不能講了,這個蚊子罪業可造大了。

  諸位想想看,請法師講一天經,無量功德。牠能叫法師不講經,叫大家經都聽不到了,牠的罪過有多大?你這個時候把牠打死,無量功德,對牠有好處,免得牠造這麼大的罪業!所以你們要是不把這個道理想通了,這個戒律就沒有辦法持了。

  儒家的理也是如此,所以說不能固執,不能偏於一邊,世出世間法都講通權達變。佛法根本智裡面,這個智慧的運用叫權智,權就是通權達變。權智就是方便,所以它是智慧,它了解事實的狀況,它懂得在什麼時候應當如何處理,處理得非常恰當,於自於他都有利益,都有無量功德。

  所以佛法是開智慧的,它不是個死東西,不叫你迷惑、執著!各位同修,戒律是要讀,戒律必須要遵守,要運用在日常生活上,凡是遇到障礙,我們就要提出來討論,一定要斷疑惑、生信心,才會有利益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