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  (第七集)  台灣台北華藏圖書館  檔名:20-001-0007

  諸位同學,大家好!第五頁倒數第五行,照這個順序來說,這是第九章,它這個一段就是一章。第九章:

  【曾子曰。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】

  這一章雖然只有兩句,可是意思是很深長。「慎」是謹慎,也是誠敬的意思。古人所謂「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」,就是這一句話可以運用在相當大的範圍上。以我們求學來說,每一個人都有開始,我們開始求學。可是到畢業,只是剩下的人不多了。拿我們講堂來說,我們每一部經開頭,聽講的人都不少;可是到後來,愈聽人愈少了,這就是能夠貫徹始終的人不多。

  這個地方講的是「慎終」,單單就這兩個字來說,能真正做到「慎」這個字,就是有始有終。佛門裡常有一句俗話說:「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學佛二年,佛在西天;學佛三年,佛化雲煙。」這個也是講有始無終,所以不能成就。假如我們能夠終始如一,諸位想想,還有什麼事情不成就的!所以如何能把最初那一種情緒保持到最後,可以說天下世出世間事,沒有不成功的道理!

  待人也是如此,初交的朋友很密切,以後處的時間長了,愈來愈疏遠;這個待人也是有始無終!我們讀《論語》,見到晏仲平(晏子):「善與人交,久而敬之。」那是什麼道理?就是始終如初,自自然然能以至誠感人。

  所以「慎終」這兩個字,它的含義非常之廣大。在這一段裡面講的是狹義的,不是我們剛才講的這麼大的範圍。它是講這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,子女對於父母臨終要慎重、要謹慎,是指這個意思。我們中國古人所謂「老死喻終」,老七十歲以後,這個才叫做終。換句話說,未老而死叫夭折,不能叫終;老死才叫終。

  《禮記》裡面講:「君子喻終,小人喻死。」君子是德行、學問成就了,他的死叫終。終有圓滿的意思,我們佛法裡面叫圓寂。圓是功德圓滿,清淨寂滅。所以,「終」有這個意思在。小人是德、學都不具足,所以叫死。這個死,一般畜生也叫死。人在德行功業,對這個社會、對國家要沒有貢獻的話,一個人這一生等於那個畜生,實在沒有兩樣。所以「終」這個字是一個好字。慎終,這個老人從病到終,必須要很小心、很謹慎的去照顧,一點都不可以大意,這是在盡孝!

  「追遠」是講祭祀,特別指的是祭祖先。追遠的意思是念過去父母、祖先之功德,是這個意思;他們對於國家民族的貢獻,我們應當要追懷,應當要常常思慕,效法先賢,是這一個意思!在祭祀的時候,一定要盡其誠敬之心,要盡思慕之心;不單單是春秋祭祀而已!更重要的是,這一個做子女的,對於自己家族的歷史,必須要曉得;如果不曉得,這個追遠就談不上了。這是在我們近代教育裡面,最疏忽的一層。

  現在要問問你,你的父母,你當然曉得,沒有問題;你的祖父母,知道的不多了;曾祖父母,不知道了。何況在曾祖父母以上的呢?不曉得了!這有什麼影響?家庭的觀念沒有了,對於父母、祖先敬愛之心沒有了。對於父母祖先沒有敬愛之心,兄弟姊妹就不能團結,所以這個關係非常之大,不可以疏忽。

  因此在從前,我想台灣大概也不例外。我記得在小的時候,抗戰之前;抗戰以後,我們都是在外面流亡,都離開故鄉。我們在家鄉的時候,每一年都要修譜(家譜),這一年當中,哪些人過去了,哪些家裡生了小孩。所以這個家譜就好像現在戶口調查一樣,每一年要整理一次。每一個人一生的事蹟,總是簡簡單單都要把它記在家譜當中:知道我們的原祖從哪裡來的?什麼原因到這個地方來定居?這一共傳了多少代?歷代祖先當中,我們對這個地方、這個社會有些什麼貢獻?這才談得上追遠!

  這一句「慎終追遠」都是講的孝道。諸位想想,人能夠思慕祖先,能夠思慕先賢,這個人決定不會做壞事情。為什麼?做了壞事情,羞辱祖先,羞辱父母。他在社會上一定是善人,一定是君子。所以在此地曾子就勸勉那些在位之人(政治領袖),辦理政治只要把一個慎終、一個追遠這兩樁事情做好,則「民德歸厚」。歸是歸其所,所在什麼地方?所在淳厚的風俗。風俗淳厚,社會就安定,國家才能享長治久安,富強康樂。

  所以在從前,是非常重視政治的。現在到台灣,我們政府所提倡的,這些年來有祭孔,祭孔是不忘老師的恩德!有祭先烈,忠烈祠是祭先烈,這是為國家殉難的,有功於國家的這一些將士們。可是所缺乏的,那個大根大本是祖先。祭祖、祭孔、祭先烈,這是鼎之三足,缺了一個,那兩個都還是有問題!有什麼問題?不能盡其誠,這是鼎之三足!

  只有在佛門,這個追遠是老師。因為佛教裡面只有一個根本,就是老師。世間法裡有三個根本,就是祖先、老師,另外一個是天地。你看江南一帶,供祖先牌位寫「天、地、君、親、師」,是這樣的供法的。所以世間是三個根本,出世間就是一個根本,就是老師。人要把本忘了,決不會有成就,諸位要記住這一條。

  民德,德是與心性相應就叫做德。古人有所謂「德者性之端也」,端是本性之正就叫德;而不是性之邪,是性之正。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所提倡的是以孝治天下,你看歷代帝王的諡號裡面都有一個「孝」字;不管他是真孝、還是假孝,他這個諡號裡面一定要有一個「孝」字。表示什麼?以孝治天下。他本人就要做老百姓的榜樣,自己就要做到慎終追遠,上行下效!帝王本身能這樣做,當然這些王公大臣們效法,老百姓大家都效法。所以一個領導的人,能夠行慎終、追遠這兩樁事,就能夠化民成俗,使老百姓人人歸於誠敬厚重。這是這一段一般的意思。

  在註解裡面,這個境界就提升了,提升到菩薩的境界了:

  【厚是本性之德,復其本性,故似歸家。】

  這個地方講民德歸厚是「復其本性」。何以說孝道能「復其本性」?這個話也不是隨便說說的,確實佛法是奠立在孝道的基礎上。你看,佛法很重視教學的藝術,在佛法的名詞叫表法;表法在今天講就是教學的藝術。大乘佛法這個四大菩薩,就代表了整個佛法。四大菩薩不但代表佛法的綱領,同時還代表修學的程序。

  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薩。大家曉得《地藏經》是佛門的孝經!學佛,從哪裡學起?一定從地藏菩薩學起。好像我們在世間要建立一個事業,首先要有地;沒有地,什麼事都辦不成!我們要建立一個寺廟,先要有一塊地;沒有地,這個廟建不成;我們要開一個店,也先要有一塊地,然後才能建這個店面;我們住家要蓋一個房子,也要先有個地。可見得地是第一先決條件。學佛從哪裡學起?從地藏菩薩學起,這就沒錯了!

  你從其他法門上學起都有問題,都不是從根本上學起。你要從地藏菩薩學起,一定會有成就。為什麼?你從根本上學起的。地藏所代表的就是孝,孝是心之地!把這個孝發揚光大,就是「橫遍十方,豎窮三際」的本性;所以是「本性之德」,心地仁厚是從孝道裡面生的。我們看補註:

  【知真性無量無邊,不生不滅,則知民德本厚。流于薄者,習為之也。教民慎終追遠,其事甚多。不但喪盡其禮,祭盡其誠而已。言其小者。如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,便是追遠。飯食已訖,一箸一器,必安放整齊,便是慎終。言其大者。如弘揚淨土法門。教人臨命終時。一心念佛。求生淨土。是真慎終。發弘誓願。普度眾生。以報多生多劫父母養育之恩。是真追遠。然非教天下人民皆悉歸依三寶。安能歸其本厚之性德乎。三寶者。佛法僧也。佛是自覺覺他。覺行圓滿之果位。法是脫苦得樂。去染修淨之良方。僧是紹隆佛種弘揚正法之菩薩羅漢諸聖賢也。】

  「知真性無量無邊,不生不滅,則知民德本厚。」我們必須要有這一個認識。如果諸位果然有這個認識,我們的菩薩道就有指望,就能夠修得成。首先要改變我們的觀念: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、一切眾生本來仁厚。因為仁厚是性德,他既然有本性,那怎麼會不具足性德!這就是佛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道理就在此地。

  「流于薄者,習為之也。」孔子說:「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。」從性德上來看,大家一樣;從習氣上來看,這就不一樣了。所以,這個性又叫本性,有習性。本性是相同,本性是真性;習性不相同,習性不是真性;真與妄要能夠辨別。恢復本性,就是返妄歸真。

  「教民慎終追遠,其事甚多。」在前面我們講得非常廣泛。

  「不但喪盡其禮,祭盡其誠而已。」因為這兩句,曾子的本意就是「喪盡其禮、祭盡其誠」,說得很狹義。但是這個意思可以引申,引申這個意思就非常廣大了。下面就是引申的意思。

  「言其小者」,這就是日常生活當中的小事。

  「如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,便是追遠。」所以剛才講,慎終追遠要從小事、小地方去做,然後你才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,你才能成就大事。樣樣事情都要想到來處不易,出家人更要知道惜福,十方信眾供養的錢,要知道每一塊錢人家都流血流汗不容易得來供養這邊,你要是浪費了,照這個話說,缺德!

  諸位想想,釋迦牟尼佛是圓滿菩薩,人家還是出去托缽,三衣一缽。我們這個德行能比他還好嗎?拿最近的虛雲老和尚、印光法師,我們能比得上人家嗎?人家信徒的供養,你看他做些什麼事情?他有沒有自己在享受?他為什麼不享受?他知道人家是慎終追遠。我剛剛出家是什麼樣子?到我老死成佛,還是這個樣子;成佛之後,度化眾生,還是這個樣子,所以他能成就。為什麼?始終如一,這就叫做追遠。要想想,多替別人想想。

  「飯食已訖,一箸一器,必安放整齊,便是慎終。」這是舉一個例子。平常吃飯吃完了之後,碗筷要洗乾淨,放在原來的地方,這是慎終!事情做完了,恢復原狀!所以看一個人有沒有成就,就在這些小地方看。看看他辦事之初以及事情辦完了之後,他怎麼收場?是不是有始有終?就可以看到這個人他有沒有成就,他現在做一樁事業後來會不會成功。

  這都說的小事,而這些小事很容易被我們疏忽掉了。事情雖然小,影響太大了。為什麼?前面講:「流于薄者,習為之也。」你養成這種習慣,所以你的德就薄了。德薄,這是凡夫!這個境界愈流愈往下流了,不會提升的。

  我們不說佛法裡,我們拿世間法來講。世間一個賢明的領袖,他用人從哪裡觀察,他又沒有經過縝密的調查,也跟你沒有交情,素昧生平,召集那些人來,他馬上就要用那些人,選拔一批幹部出來替他負責任。他憑什麼?就是觀察這些小事情,用人用什麼樣的人,用謹慎的人,做事情有始有終,好!叫你寫個自傳,這是最普通的了。你們幾個人去應徵,寫個自傳,紙張發給你們,他看你寫。寫完送來之後,他看你們收拾;桌子上弄了墨水,寫得髒髒的;寫得再好,他也不要你。為什麼?不謹慎。寫得不如別人,但是做事情很謹慎,寫完之後,桌子乾乾淨淨的,桌子、椅子重新給它擺好,恢復原來的樣子,人家一看就曉得你做事情有始有終。所以就從這些小事情小地方看,我們要從這些地方疏忽了,人家就不用我了。人家是有道理的,並不是人家跟我有怨仇,有過不去,而是我們自己做得實在是太不像樣了!我們想想,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當中,是不是做到有始有終?小事情能夠有始有終,大的事情才能成就。

  下面再講大的,「言其大者。如弘揚淨土法門。教人臨命終時。一心念佛。求生淨土。是真慎終。」這是講大的,也符合了曾子這一句話的精神所在。這個地方單單提淨土法門也有道理,蕅益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,這是不忘本,他是淨土宗的祖師,出言就是不離開我們自己本門的學問。在整個佛教教義裡面來說,也確實是如此。你看《華嚴經》到最後,普賢菩薩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」,這是真慎終!可以給蕅益大師作印證。蕅益大師這一句話是言來有自,尤其理論的依據不是隨便說的。

  「發弘誓願。普度眾生。以報多生多劫父母養育之恩。是真追遠。」我們世間人追遠,只知道這個世間這一系的父母。道緣開了之後,才曉得多生多劫、六道輪迴當中,過去為我們父母、為我們眷屬者,不可勝計!數量無量無邊。我們如何去報答他的恩?怎樣去救度他?一定自己要發大願,要真正的修行,弘法利生,這樣才能報多生多劫父母養育之恩,而不是這一生一世的,所以這是真追遠。

  「然非教天下人民皆悉歸依三寶。安能歸其本厚之性德乎。」講到返妄歸真,若不歸依三寶,返妄歸真就很難辦得到。發弘誓願,普度眾生,主要的就是要教人歸依三寶。

  歸依三寶,諸位聽了千萬不要認為我已經歸依了。怕的是「歸依」這兩個字的意思沒搞清楚。歸是什麼?回頭!我們的心還在五欲六塵上,還在名聞利養上,這沒有歸。歸是教你從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裡回來,這才叫歸。依是依靠,我們起心動念、所作所為都要依三寶為標準,這個才叫歸依!

  三寶裡面,六祖給我們說:「佛者覺也,法者正也,僧者淨也。」佛是什麼?佛是覺也,不迷!起心動念,一切造作不迷,這是「歸依佛」。法是什麼?法者正也,起心動念辦一切事情,正直不偏不邪,這是「歸依法」。僧是什麼?僧者淨也,僧就是清淨心,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這是「歸依僧」。

  如果我們要合三菩提心來講,「佛」是平等心,「法是」慈悲心、是智慧心,「僧」是清淨心。我們二六時中,是不是以這樣的心來行事?依這樣的心行事,這就叫歸依三寶。所以才能夠「歸其本厚之性」,返本還源!

  下面就是簡略的解釋這個三寶,「三寶者。佛法僧也。佛是自覺覺他。覺行圓滿之果位。」我們自己也不迷,就是自覺;我們還勸一切眾生不要迷,就是覺他。自迷,再迷他,那就不是歸依三寶了!我們自己要問問,是不是自迷而迷人?幹了這種事情,這就不得了了。

  「法是脫苦得樂。去染修淨之良方。」方是方便,就是善巧方便!善巧方便用在哪裡?用在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這是法寶。

  「僧是紹隆佛種弘揚正法之菩薩羅漢諸聖賢也。」這是講的人,這是就佛門的意思來講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。

  再看下面一章:

  【子禽問於子貢曰。夫子至於是邦也。必聞其政。求之與,抑與之與。子貢曰夫子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。】

  「子禽問於子貢曰。夫子至於是邦也。必聞其政。求之與,抑與之與。」子禽、子貢都是孔老夫子的學生,他們兩個同學在一塊要討論,談到老師。邦,就是諸侯小國。老師每到一個地方,到那裡一定能夠聽到他們那邊的政治、風俗、民情,會有人告訴他,他不要去打聽,自然就會有人自動的來向他報告。所以子禽就很奇怪,為什麼他的老師每到一個地方,不必打聽,就有那麼多人自動的來跟他報告。這是我們的老師求他的呢?還是那些人主動的來提供的呢?這就問的這麼一個意思。

  子貢答覆他,「子貢曰夫子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。」夫子是稱老師。我們老師是求,跟別人求的不一樣。夫子怎麼求得來的呢?夫子是修德以求得的。有沒有求?有求,修德以求。內修德,外有感應,雖然是講求,但是不一樣的,所以要修德!

 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跟從前不一樣,在我們中國,選舉可以說是由來遠矣!不是到現在才講選舉。中國自三代就有選舉,選賢與能,兩漢的「舉賢良」就是選舉。但是那個時候選舉,並不像現在是老百姓投票來選舉,競選的人還要競。從前不競,從前那個選舉,被選舉的人都讓,都很謙虛,個個都謙讓。不像現在說:「你們都不行,只有我行。」怎麼有這個選舉法的!

  從前選舉,那個選舉人是地方官吏,而被選舉人第一個條件孝子;選孝廉!第二是廉潔,平常做事情,辦事公正廉明,又能孝順父母、尊敬長輩,選這種人。而且選舉,在政治上,今天講考績是列為第一個要項,第一個重要的考績。譬如,你在這邊作縣長、作地方官,你在這裡做了三年,三年當中要不能替國家選幾個人才出來,你這個官就要撤職查辦。什麼事情辦得好,都不行。為什麼?你沒有替國家選人才。從前選拔人才,政績列為一個重要項目。所以,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選舉。

  可是從前選舉人所具備的是德行,就跟此地一樣,夫子有「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」!現在雖然制度不同了,如果大家要多念孔子公的書,我想想他要出來競選的話,也用不著去貼那些海報,到處去拜託。用不著那些,在家裡說一聲:「我可以出來競選。」大家就都投他的票了。

  你們要不相信,我舉一個人給諸位說說。過去在台中,我們台中李老師,台中市的人沒有不知道他的,他如果在蓮社、在圖書館說一聲:「我出來當台中市長。」就行了,保險就把他選上了。他也不要去拜託、拜託。為什麼?人家有那個德行在,大家都知道這是個大好人,這是個有學問的人。只要他肯答應一聲,拉票的事情,自然有學生們到處去辦了。蓮社的蓮友,登記有姓名、有住址就有二十多萬,一個人拉十個人,就有兩百多萬了。你想想看,這是很容易的事情。所以要有德!

  你看現在這個競選,真是勞民傷財!他要把那些錢財拿來做社會慈善公益事業,哪一個老百姓不感激他!他下一次再選舉時,「我願意出來」,大家都投他票。他也不要活動費了,把這些活動經費多做點好事,多做點慈善公益事業,不要浪費在選舉上,這又有什麼不好!

  我們再看這一段註解:

  【此可與美玉章參看。子貢以沽、與藏,為問。夫子再言沽之。只是待價二字,便與尋常沽法不同。今子禽以求,并與,為問。子貢亦言求之。只是說出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五字,便與尋常求法不同。若竟說不求不沽,則與巢許何別。若竟說求之沽之,則與功名之士何別。若知舜禹有天下,而不與焉。顏子居陋巷,而非置斯民於度外。則知富強禮樂,春風沂水。合則雙美離則兩偏矣。】

  「此可與美玉章參看。」美玉章裡面也是子貢說的話;這一章是子禽問子貢。這兩章意思是很接近,所以大師提出來叫我們參考一下。

  「子貢以沽、與藏,為問。」這講美玉!我們是要把它藏起來?還是要把它賣掉?這是比喻什麼?比喻孔老夫子!「老夫子,你有這樣的德行,有這樣的才華,你是自己藏起來?還是你賣給帝王之家,出來替老百姓辦事」?用美玉做比喻,是說這個意思。

  「夫子再言沽之。」夫子聽了這個話,當然懂得他的意思。「我不藏,我要賣」;要賣,他要賣。

  「只是待價二字,便與尋常沽法不同。」孔老夫子一生沒有作官,只是待價而估!不輕易的出來,所以「便與尋常沽法不同」。

  我們中國這個大賢確確實實是如此。周朝的姜子牙(姜尚),這是大賢,文王要不親自去拜訪他、請求他,他不會出來的。諸葛亮是大賢,劉備三顧茅廬,那麼樣的誠意來請他,他才答應。這都是孔夫子的態度,待價而估!你沒有這一番誠意,而這個誠意是對事,不是對人的。文王確確實實有德於天下,劉備也是一心一意想把國家治好,是為國家、為老百姓求賢!決不是為自己的富貴功名。為一己的富貴功名,他們決定不會出來;這就是孔老夫子的態度,也就是聖賢人的態度。

  這一段說:「今子禽以求,并與,為問。子貢亦言求之。只是說出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五字,便與尋常求法不同。若竟說不求不沽,則與巢許何別。若竟說求之沽之,則與功名之士何別。若知舜禹有天下,而不與焉。顏子居陋巷,而非置斯民於度外。則知富強禮樂,春風沂水。合則雙美離則兩偏矣。」

  這一段的大意,我們過去在講席當中,也曾經為諸位說過。在《二十五史》裡面,《二十五史》是我們國家的正史,裡面有一篇叫「隱逸傳」,那些人都是賢人,有學問、有道德、又有能力,一生不出來作官,他們作隱士。對國家、社會沒有貢獻,為什麼歷史上還要留他的名字?諸位要曉得,表面上好像沒有貢獻,實際上有很大的貢獻,那些人潛移默化,影響大眾。教人什麼呢?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,知足常樂」!他不要用一句言語,他自己身體所做的,就做到了這十二個字,這是教以身教。諸位想想,每一個老百姓都能夠效法於人無爭、於世無求、知足常樂,這個國家怎麼不太平!這個社會如何不安定!所以他們有很大的功德。

  至於出不出來做事?個人機緣不相同。孔子跟周公是同樣的程度,一個是有機會為國家主政,周公在世的時候,就相當於現在的行政院長,他有這個機會替國家做事、替老百姓服務。孔老夫子求不求?求;但是求不到,沒這個機會,回過頭來教學。所以在中國私人辦學,從孔老夫子開端!兩位都是聖人,一位是代表在位,一位是代表不在位,功德是一樣的。

  我們佛門裡面也有這個例子,所以這個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釋迦牟尼佛是在位之佛,維摩長者示現不在位之佛。一個示現出家的,一個示現在家的;一個示現出家人的模範,一個示現在家人的榜樣。兩個都是佛,沒有差別,地位是平等的。諸位去讀《維摩詰經》,佛的出家弟子,這些大比丘、大阿羅漢,到維摩長者那裡去,一定還是要聽他的教訓,到那裡去還是要頂禮,跟佛一樣的看待;並沒有說是在家人,矮了一截;沒有,地位是相等的。

  所以在佛法裡,諸位好好的去念歐陽大師的「支那內學學院院訓釋」,佛法裡面只有師,只有尊師。在家人是師,出家人還是要尊重他,沒有兩樣。尊師,顯教裡面沒有這些明確的規定,密教裡面有明確的規定,密教裡面歸依三寶,還有上師。上師是本師,在三寶之上,他的地位在佛之上。如果這個上師是在家人,你要歸依他的時候,那他的地位在佛之上。對不對?對的。諸位要曉得,密如是,顯也如是,有什麼兩樣!

  為什麼說這個師在佛之上?諸位要曉得,佛是我們的原祖,師好像是父母。佛是祖父母、曾祖父母,他是很上,但是我們依靠父母第一!靠祖父母,祖父母不在了,靠不住了!所以就現前環境來講,父母是至高無上的,在祖父母之上。諸位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,我們才能真正談得上尊師重道,才能夠談得上學術的成就。

  這些話在今天要提出來談:一般人去提出來,遭惹是非的,那是免不了。歐陽大師提出來,說話的人比較少一點。為什麼?大家曉得這個人對於佛法、世法都是通達之人,他不隨便說話的;而且人家說話,舉出許多經論來做依據,不是隨便說的。所以他告訴我們,佛門只有一個根本,就是老師。

  這一段的大意,就是說世出世法都一樣,只是際遇有所不同,在我們佛法講個人的因緣不相同。拿我們講堂我們所讀的《壇經》來說,難道達摩祖師不如六祖嗎?慧可、道信、僧燦、弘忍,都比不上六祖嗎?給諸位說,沒有兩樣!那為什麼到六祖這個時候,佛法在他的手上大大的興旺起來呢?這是個人際遇不相同。達摩那個際遇連五祖都不如!五祖在黃梅道場,還有一千多眾!達摩祖師一個都沒有,只好面壁,在少林寺後山上山洞裡面面壁九年!沒有人找他。這個我們講他沒有法緣,所以只傳了一個徒弟、一個學生,就是二祖慧可。個人機緣不一樣。機緣不一樣,對他的德行有沒有損失?沒有,完全是一樣的。他的平等、他的清淨、他的慈悲,完全沒有兩樣,只是眾生緣分不相同。

  在禪宗裡面來講,六祖法緣最為殊勝,他的學生太多太多了,在他麾下大徹大悟的就有四十三人,這個叫傳人!如果他要傳底下祖師,一傳就四十三位。這四十三位都是得道之人,都是大徹大悟之人。五祖雖然有一千多眾,真正能夠開悟的,就是六祖一個;一千多個學生當中,只有一個。

  像這些地方我們要學世出世間的聖人,有機緣也好,沒有機緣也好,他心是清淨的,是待沽,而不是求沽;換句話說,他是用隨緣,不是用攀緣。求就是攀緣,待是在那裡等待有緣,什麼樣的機緣,怎麼作法。宣傳、撒廣告、到外面去求人,並不是大慈大悲心!緣沒有成熟,撒廣告、拉信徒都是空的。讀這一章經,我們要悟這一個道理。

  我們看看古今這些英雄豪傑,有機緣成熟的,他在歷史上有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;有沒有緣分的,他一生隱居在山裡,我們歷史上也有他的傳記,同是英雄豪傑。有得志、有不得志的;有在位、有不在位的。他們對於國家民族的貢獻、影響是一樣的,並沒有兩樣。總而言之,人家無論是進也好、是退也好,他心是清淨的,心是定的。決不是在位就歡喜,一生不得志就怨天尤人,他們沒有。他們如果要求富貴,不是求不到;能求得到的,不求!俗話常講: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。」不求!

  我們再看下面補註,補註裡面頂重要的就是夫子五種德,這是聖人之德:

  【子貢聖門言語之選。不但讚孔子入妙。其論因果亦甚精。溫則人親之。良則人信之。恭則人敬之。儉則人便之。讓則人與之。故至於是邦。必聞其政。世間一切得失禍福。皆是自因自果。自作自受。故君子求諸己。不願乎其外。大學言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。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小人不信因果。不務修身。舍己而求人。行險以徼幸。求之不得。則怨天尤人。而為惡為亂無所不至矣。】

  「子貢聖門言語之選。不但讚孔子入妙。其論因果亦甚精。」這幾句話是讚歎子貢,子貢在孔子學生裡面是有智慧、有辯才的。「言語之選」,在佛門裡面講就是辯才無礙!他對於夫子之讚歎,讚歎得非常得體,讚歎得很恰當。

  「溫則人親之。」溫就是仁慈、厚道,我們常講溫和;一個人能夠溫文有禮,人都願意親近他。

  「良則人信之。」良是善良,我們常講這個人平易近人、為人正直。平易這叫良,平是平等,易是很容易接近人;拿現在話講,一點架子都沒有,這才容易接近人。擺起架子就不容易接近人。沒架子,很公平,很正直,非常的善良,所以大家對這樣的人能相信他,能夠信得過他。

  「恭則人敬之。」恭是待人有禮。自己能夠莊重、能夠敬人,不輕慢人,所謂「敬人者人恆敬之」,大家對他敬重。

  「儉則人便之。」儉是什麼?生活節儉,別人跟他相處就很方便;換句話說,絕不麻煩人。這個生活起居,我們佛法裡面講四事供養能隨緣。譬如在外面作客,你們喜歡吃什麼,我就吃什麼,沒有挑剔的,這個人好侍候!他要喜歡吃這個、喜歡吃那個,這個麻煩了,叫別人不容易侍候你。所以平素很節儉,能夠隨緣,生活起居能夠隨順大眾,這個叫做儉,對於自己有節制。

  「讓則人與之。」讓是謙虛、忍讓。你自己不必開口,別人自然就要來照顧你;你缺乏什麼,自己不開口,人家看看你缺乏什麼,他就會給你送來。為什麼?人家曉得你不會開口,你也不會問我要的,你是我們的貴賓,一定要照顧周到。你愈是謙虛,人家愈把你照顧得周到;你要是樣樣挑剔,這個也講求,那個也講求,別人就不關心了。為什麼?大概你已經滿足了,用不著照顧了,反正你沒有的你會叫,你不要我們照顧。

  這五種德行,夫子到任何地方去作客,別人都照顧得很周到。不但照顧得很周到,他是一個有學問的人,一定到那個地方,把人家政治、風土、人情、風俗習慣,一五一十都自動的向他報告。他也不要問,人家自動的會來跟他講。這就是別人喜歡他、又愛他、又尊重他,提出來向他請教。他是具足這種德行,感召得來的。並不是他要到外面去打聽打聽,「你這個地方政治辦得怎麼樣?風俗習慣怎麼樣」?用不著打聽。

  「故至於是邦。必聞其政。」必是必定,一定能夠聽到的。

  「世間一切得失禍福。皆是自因自果。自作自受。故君子求諸己。不願乎其外。大學言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。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」這幾句話很重要。雖然很重要,幾個人能信得過?學佛的人一定要相信,這在佛法裡面講叫根本法,所謂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既然前生定了,攀緣求得來的,還是命裡面定的;命裡面沒有,縱然攀緣也求不來。為什麼?命裡面沒有。既然是命裡面有的,不攀緣,到那個時候也來。

  我們不但從佛法理論上知道這麼多,再給諸位說,我們學佛這麼多年,在實際生活當中,所體驗的也正是如是,確確實實證明了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一點都不能勉強。

  「皆是自因自果」,自己造因,自己受果報。你造的是福因,你將來就享福;你造的惡因,將來就要受罪。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!造善因得惡果,無有是處;造惡因想得善果,也無有是處。這個結論就是說明,孔老夫子修的是善因,自然得的是善果。

  「君子求諸己,不願乎其外」,要願乎內、願乎自;不願乎外,不願乎人。這裡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,佛法講得更透徹。求諸己,求什麼?在佛法裡告訴我們,就是求一個心之平等、心之清淨、心之慈悲。這個三心要是得到了,世出世間一切法都通達了,福慧雙修!像佛,「福慧二足尊」,福慧都能圓滿了,這是真正修行人,真正覺悟了的人。他不修別的,他就是修的平等、清淨、慈悲,這個叫從根本上修,能生萬法!「不願乎外」,就是絕不向外攀緣。如果要拿《金剛經》來說,求諸己就是生清淨心;「不願乎外」就是不住六塵生心。

  「大學言,自天子以至於庶人。」最尊最貴的人無過於天子,最貧最賤的是庶人。無論富貴、貧賤,無不是以修身為本。

  「小人不信因果。不務修身。舍己而求人。行險以徼幸。求之不得。則怨天尤人。而為惡為亂無所不至矣。」這是指這些不相信因果報應的人,不知道修內,要往外面去攀緣,造無量無邊的罪業,不曉得回頭!輪迴流轉的苦報是自己造的,不是別人給予他的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