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  (第二集)  台灣台北華藏圖書館  檔名:20-001-0002

  諸位同學,在上一次把經題大意給諸位介紹過了,今天我們入到正文。正文一共是有二十篇,每一篇的名題是取這一篇前面的兩個字來定名,名題與內容是兩樁事情,這是諸位都曉得的。

  講席裡面給諸位介紹的參考書有好幾種,還有一部書大家不曉得,就是《論語會箋》。這本書對於研究《論語》是很好的書,把古今的好註子都摘要彙編在一起。《論語集解》可以說是《論語》的大辭典,分量太多,看起來太雜了,不容易抓到要領;《論語會箋》是很便利研究的一部好書。我們講席所用的是採取蕅益大師的《論語點睛》,我們著重在佛法跟儒家的學說融會貫通,著重在這一點。因此,我們在這本書不是傳統儒家的方式來講學,而是儒、佛合起來講的。我所編的講表也是參考這些註疏,但是並不完全採取,主要的參考書就是《論語會箋》跟《論語點睛》補助,用這兩種本作為主要參考書,再與我們佛法圓融會合著來講解。

  第一篇一共有十六章,雖然我們上次給諸位介紹過,《論語》這一部書是孔子的弟子,大家合起來編的一部書,那個情形就類似佛滅度之後,眾弟子集結經藏相仿。佛門的集結分量大,孔子的弟子們在一起集結分量少;雖然分量少,在章句、文章來講,確是第一流的文章,這是勉勵諸位同學要背誦的道理就在這裡。這是最好的文章,文字之精鍊,確實做到了不增不減,少一個字也不行,少一個字意思就欠缺;多一個字是累贅,文字確確實實做到了這樣的功夫。

  雖然是大家在一起各人把各人平常所記得的彙編在一塊,但是它也有分門別類,也有分類,當然分類不十分嚴謹。第一篇裡面,大概是把有關於教學這一類的都編在一起,而在篇次裡面擺在第一。由此可知,教學是根本的問題。我們在《學記》裡面看到過「建國君民,教學第一」,要想治國平天下,大根大本就是在教學。所以把教學這一些的教訓都彙集在一起,列為第一篇。

  古人舉這一篇的大意,說之為入道之門。這個地方的「道」是儒家講的道,所謂「聖人之道,懿德之基」,德就是道德,基是道德之根本。所以說到了學,這是先務之急,首先要知道。第一章文不長:

  學而【子曰。學而時習之。不亦說乎。有朋自遠方來。不亦樂乎。人不知,而不慍。不亦君子乎。】

  經解【此章以學字,為宗主。以時習二字,為旨趣。以悅字,為血脈。朋來,及人不知,皆是時習之時。樂,及不慍,皆是說之血脈無間斷處。蓋人人本有靈覺之性,本無物累,本無不說。由其迷此本體,生出許多恐懼憂患。今學,即是始覺之智,念念覺於本覺。無不覺時,故名時習。無時不覺,斯無時不說矣。此覺原是人所同然,故朋來而樂。此覺原無人我對待,故不知不慍。夫能歷朋來,人不知之時,而無不習,無不說者斯為君子之學。若以知不知二其心,豈孔子之所謂學哉。】

  補注【或問學者覺也。但覺悟心性。不求之事物。有濟乎。日。圓覺之人。知天下一切事物皆吾心也。一事未治。一物未安。則是吾心未治未安也。治之安之。悅可知矣。故大學言致知在格物。又言物格而后知至。學,是致知。時習之,則格物之功也。安有棄物蹈空之弊乎。棄物蹈空。非覺者也。格物之本。即是修身。故自天子至于庶人。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一身果修。多身化之。故朋自遠來。與人同樂。有未化者。是吾心之誠未至也。但當反求諸己。故人不知而不慍。至誠無習。則君子也。君子即易所謂大人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。人人有責。位雖不同,其有事則同也。故日不亦君子乎。】

  『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』這是一樁事。這一章裡面分三節,這是第一節。『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』這是第二節。『人不知,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』這是第三節。這三節是第一章。第一章可以說是全書的綱要,也能看得出孔夫子精神之所在。他的精神代表了中華文化的精神,在這一章三節裡面就看出來了。我們中華文化跟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來比一比,確實是不一樣,其優美、充實、美滿,確實是止於至善,我們要在這個三節文裡面能看得出來。

  先說「子曰」,這個「子」是老師。老師為什麼稱之為「子」,這是我們要曉得的。中國春秋時代,就是周朝時候,卿、大夫之尊稱就叫作夫子,所以從前夫子是稱社會上有身分有地位的人,就是卿、大夫是對他們的一種尊稱。就像後來明、清的時候,稱作官的卿、大夫稱作大人一樣。可是在周朝那個時候,對作官的不稱大人,稱作夫子。

  大夫是什麼地位?諸位,大夫就像現在的縣市長一樣,在朝廷、在皇帝底下做事情的那就叫卿,外放做地方官的就稱之為大夫,就相同於現在的縣市長;拿今天的話來說,可以說是屬於政務官,主管政策的,而不是屬於幕僚,是屬於政務官,那個時候的稱呼是稱為夫子。孔子曾經做過魯國的大夫,所以大家都稱他夫子。

  給諸位說,私人聚集一些學生在一起來教學,辦私立學校,這是從孔子開始的,孔子以前沒有。私人有講學,到各地方講學,有。但是把學生召集在一起來教學的,沒有;這是從孔子才開始。因為他以前做過魯國的大夫,所以這些學生們還都稱他夫子,或者單稱一個子,孔子、孔夫子都可以,意思是一樣的。這樣相沿成習,以後的學生對待老師也都稱夫子。所以學生對老師稱夫子,來源是這麼來的,這是我們要曉得的;為什麼學生對老師稱夫子,這個要知道。

  下面講「學而時習之」。學、時、習,一個字是一個意思,總意是講學。學裡面分作兩門:一個是時學,一個是習學,是分作兩門。這個「學」當「覺」字解,當「覺」講,在朱熹《論語集註》裡面就有。朱夫子對於佛法是有研究的,諸位可以在《宋元學案》裡面去看;但是他的佛學不太高明。說老實話,他的佛學趕不上二程,趕不上周子,而且對於佛學誤解的地方很多,但是他確實是用佛家的學理解釋儒家的經典。在《點睛補註》的序裡面說得很好,他對於世間義理的法名可以採取,但是他謗佛正法,這一點是不可以採取的,諸位記住這一點就好了。

  學,要就覺的意思來講,這是多於實智一邊來說的。古人也有把它講作「效」,效法的效,就是效法的意思。效法就是習,這是多半在權智方面說的。在表解裡面,我們分為三段:第一段就講「學」字。在佛法裡面,學是覺,學跟覺是通用的,是覺意。換句話說,學就是要學覺,覺者不迷。怎麼個學法?第一個是時,第二個是習。時是什麼?早、晚課誦。這是定的有學習的時間,我們佛門裡有早晚課誦。

  實際上,這個早晚課誦並不是從釋迦牟尼佛那裡傳到中國來的,諸位要記住,早晚課誦是我們中國人本來有的。自古以來讀書人,《論語》後面就講,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。」他不但有早晚功課做,而且早晚功課的時候,他還有一定的科目,這是天天要做的,以三樁事情每天要做。中國的這些學者、讀書人,早晚是讀書的,他有定時,他要讀書。叢林制度建立之後,百丈大師也就列了所謂五堂功課;五堂功課裡面頂重要的就是朝暮課誦。

  諸位要記住,課誦不是像我們現在課誦本的那個課誦;百丈大師他定的清規,清規裡面有課誦的範例。大家在一起的課誦,等於我們學校所講的共同科目,除了大家在一起所做的課誦之外,個人還有個人各別的課誦。為什麼?每個人所學的法門不一樣。

  在百丈大師之前,出家人也有課誦。諸位看看《六祖壇經》,你看在六祖底下的這些弟子們,我們現在講到「機緣品」裡面十三位大德,你看他們的課誦,無盡藏比丘尼每一天課誦的是《大涅槃經》,法達禪師課誦的是《法華經》,這都是日課,天天在那裡念,這是定下課。誦是背誦。朝暮課誦的目的是要養成實智,就是無分別智。所以課誦只是讀誦,絕不可以去研究。為什麼?你要一研究,就落在意識裡面去了,就不是課誦的目的了,一研究就落在分別裡面去了。這是要培養無分別智,目的在這個地方。無分別才是真正的智慧,在佛法裡面講就是培養戒、定、慧。可見得朝暮課誦非常重要,這是實智的修養。

  習是什麼?習是鍊心,歷事鍊心,就是日常生活上的用,這是權智的備用。《六祖壇經》裡面說得很好:「從一般若。」那個朝暮課誦就是著重在修這一般若;而在生活上運用,「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」,這就是鍊心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這是鍊心。所以這是習,著重在習。

  這兩種權實二智是一,不是二;兩個合起來,二而一,一而二,這是真正的學問,這在佛法裡面叫作「正覺」。如果我們用《壇經》裡六祖所說的:「前念不生即心。」這是朝暮課誦要學的,朝暮課誦就學一個「前念不生」。「前念不生即心」,這是什麼東西?如果拿《楞嚴經》上來講,就是楞嚴大定。這就說得很清楚了,朝暮共修的是什麼?修楞嚴大定。歷事鍊心就是「後念不滅即佛」,這是六祖所說的,說的話不一樣,意思完全相同。這些經文都詳細的給諸位說了,這樣一提大家應該明瞭。這是第一段。

  再介紹第二段,為學的次第。這裡面分能學、所學,這是學習的綱領。我們要特別記住,修學要是抓不到綱領,那是免不了要生很多苦惱,縱然不是盲修瞎練,也要走很多很多迂迴的路,要吃很多苦頭。你看,儒、佛都重綱領。佛法裡面,法有教法、有理法、有行法、有果法,「教、理、行、果」都要抓到綱領,你的成就就快了。

  能學的,孔老夫子所講的「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辯、篤行」這五條,與佛法裡面所講的「聞、思、修」這三條是一樣,不增不減,只有開合不同而已。孔子所講的博學,就是佛說的聞慧;孔子所說的審問、慎思、明辯,就是佛講的思慧;孔子講的篤行,就是修慧。

  「聞、思、修」與「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辯、篤行」,要怎麼個學法?你要是不懂得聖人的意思,依文解意,那麻煩就大了。如果你懂得聖人的意思,就如理如法的修習,那成就很快。

  這本書前面「四書蕅益解序」,我舉一個證據給大家看看,前面有五行,我念一遍:「蕅益子年十二,談理學而不知理。年二十,習玄門而不知玄。年二十三,參禪而不知禪。年二十七,習律而不知律。年三十六,演教而不知教。逮大病幾絕,歸臥九華,腐滓以為饌、糠秕以為糧。忘形骸,斷世故,萬慮盡灰,一心無寄。」諸位要注意,「一心無寄」這一句話非常要緊,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講就是「一心不亂」,《金剛經》裡面講就是「無住生心」、就是「應無所住」,一心無寄就是應無所住。到應無所住了,下面就是而生其心了。怎麼生心呢?「然後知儒也、玄也、佛也、禪也、律也、教也,無非楊葉與空拳也」,這是而生其心,到一心無寄的時候是實智禪了。下面一開悟,權智得到了。我舉實際上的例子來給諸位說明。

  這每一學,就是在讀誦朝暮課誦。講到朝暮課誦,諸位不要把朝暮課誦又看錯了,早課、晚課當中可以玩玩,沒有關係!又弄錯了。朝是從早到晚沒有休息的。我們學習學不成,以為朝暮課誦是早上課誦、晚上課誦,當中這一大截不要課誦。你怎麼能成功呢?學問之道,沒有間斷的!怎麼可以間斷?

  我們看古人課誦,一天讀一部經,以《楞嚴》、《法華》為例,那是分了香,恭恭敬敬在那裡讀。一個人讀經無需要敲木魚,無需要敲罄,靜著讀,恭恭敬敬的讀。讀經時敲鐘、木魚是大眾在一塊讀誦,為了念得整齊,就跟唱歌打拍子一樣,是這個用途的。你個人用的時候,何必呢?用不著。

  但是十卷經文讀下來,大概也要六個小時左右,這是念得比較熟。過去我讀過《華嚴經》,我也有過經驗,當然那不是讀得很熟,這一部經念下來,一天差不多只能讀八卷,《八十華嚴》十天念完。如果我們功力用得淺一點,一天讀十卷。

  我早晨給諸位說了,《八十華嚴》至《四十華嚴》合起來,去掉當中重複的,一共是九十九卷,一天念十卷,十天念一部,只是讀誦,也不要去想,也不要去研究。這是修什麼?修聞、思、修,三學、三慧都在其中。聞思修是三慧,三慧的基礎是三學;三慧包括三學,三學不包括三慧。所以,讀經是三慧三學同時完成,藉它們取得智慧。大家要不把這個意思看清楚,那就把古人的意思錯會了,當然學不成功。

  我告訴諸位,背誦不要強記,強記是很苦惱的事。不要強記,沒人考試的。但是天天要讀誦,譬如,我讀了《楞嚴經》,我每天要念一部,你念個三年、五年,自然就會背。為什麼?熟透了,熟透就會背;並不是強著想記誦去背,不是的,不落在記問裡面,而是叫一心成就。

  所以在學而這一篇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?重要的學跟習都是讀誦經書,都是著重在讀誦上。讀誦,在課誦裡面成就實智,好像還能講得通。讀誦在歷事鍊心上,行嗎?能行得通嗎?給諸位說能行得通,讀誦是修定,是修楞嚴大定。心愈定,智慧就愈增長,接觸外面事情,一接觸心就明瞭,一點疑惑都沒有,心還是定的,還是清淨的。所謂「隨緣不變」,隨外面的境界,這是隨緣,清淨心一點不變,這正是佛法裡面常講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。無論怎麼樣忙,無論雜事怎麼樣多,他的心總是清淨的、總是不染,處理的有條不紊,這是學問,這就叫功夫。所以,歷事鍊心也要靠讀誦,讀誦是能夠成就大覺,成就學問。

  古人也說:「溫故知新。」這個說法也很有道理,不是沒有道理,溫故就是讀書。古人常說: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。」為什麼見呢?是先定而見。諸位要記住,絕不是記得多而懂得多,看得多而懂得多,不是的。是心開意解,是從定心裡面放出的光芒,智慧光芒,無所不知,無所不見。

  見聞還沒有廣博的時候、沒有圓滿的時候,如何做?絕不是向外去求,還是讀誦,修更深的定。你看法達禪師在見六祖之前,他讀了三千部《法華經》,《法華經》念過三千遍!開悟之後,你看《壇經》裡面所講的,他一生沒有一天中斷過,天天念《法華經》;開悟了之後,還是念《法華經》,這個叫做修,這叫能修。我們現在想想,我們做學問是不是這樣做的?這是真正做學問,儒、佛都是這樣教我們。可見得我們現在把這些字全都給解錯了。這是說到能學。

  有能學,當然有所學。所學的是什麼?所學的就是能學的。要達到什麼目的?為什麼而學?在儒家講三綱八目,《大學》裡面所說的三綱八目就是所學。問你學什麼?就是學這個。三綱是什麼?明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,就學這個。在佛法裡面,明明德是自覺,親民是覺他,止於至善是覺行圓滿。所以,你學佛,你學什麼?學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,學這個!總而言之合起來講,就是學明心見性。儒、佛是一樣的,明德就是見性。明德上再加一個「明」,可見得明德已經不明了。所以我們學的目的就是把明德恢復起光明,是求這個,這是「自覺」,自受用。自己成就之後,再教化別人,這是「覺他」的工作,這是「親民」。何謂「止於至善」?就是這兩者不二,自覺就是覺他,覺他就是自覺,不是兩樁事,是一樁事情,這才是至善。把它分作兩截,不是至善。你看看,小乘人自覺,不覺他,分作兩截;權教菩薩覺他,不知道自覺,也是兩截;這都不是至善。止於至善,那是大菩薩們,實教的菩薩,明心見性,他們是止於至善。

  自覺,我們用寂照的話來說,「寂而常照」這是自覺。「照」是一切境界明瞭,心是定的。自覺注重在體上,從體起用,這是自覺。覺他是「照而常寂」,這是攝用歸體,自己得受用。你看,從體起用也是自他都得利益;覺他的時候,從用歸到體,還是自他兩益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如果把自他分成二,這是迷,不是覺,有自有他,談不上學;幾時到自他不二,覺照同時了,這就是止於至善。這是用「三覺」來講。

  如果在大乘法裡面用「三菩提心」來解釋,也很貼切。「明明德」就是清淨心,心之德是清淨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;「親民」是慈悲,「止於至善」是平等。平等心是「直心」,有慈悲的,也有很兇惡的,兇惡惡極也是直心。見了性,善與惡那是手段,教化眾生的手段,接引眾生的手段,度眾生的方式。他的用心都是慈悲,都是想成就一切眾生,這是我們要懂得的。

  這是說外道的我是虛妄的,凡夫的我是虛妄的。小乘的我也有問題,小乘執著天真涅槃,以為真我,還是錯誤。佛在《楞嚴經》裡面講得好,小乘的境界是什麼?「內守幽閒,猶為法塵影事」,一句話道破,小乘執著的我是偏見之我。菩薩有沒有執著?菩薩有執著,菩薩若無執著亦無眾生可度。清淨心是「深心」,自受用的深心。「大悲心」是親民,是慈悲心。

  這就是說出學佛要知道綱領,我學的是什麼?從三菩提心來說更為明顯,學問之道沒有別的,就是學「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」,這就是學問。

  三綱是目標,用什麼方法來完成?底下的八目,用八目來達到這個三綱。所學的三綱八目裡面,第一個是「格物」,物是物欲。我們在《四十華嚴》裡面讀的這一段,說明物欲的害處。物欲,不但是指世間這個七情五欲,連出世間的佛法也包括在其中;只要你有貪、你有愛,都叫作欲。格物,格是格除、是格殺。阿羅漢的三個意思裡,有一個要「殺賊」,格物就是殺賊。格是格鬥,物欲就是賊,賊害我們的本性。

  你要想明心見性,要想修三菩提心,第一樁大事情就要斷煩惱,就要做格物的工作。格物,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放下。孟夫子說: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。」這個放心,就是格物的工作。放下什麼?放下物欲,放下煩惱。我們念佛打佛七常常提起的「放下萬緣」就是格物,「放下身心世界」也是講的格物,心才能清淨、才能專一。

  第二個是「致知」,致知就是學法門。前面講的讀誦是求根本智,這是主修的。那麼其餘的一切萬法要不要學呢?要學,那是助修的,要正助雙修。諸位要記住這個。每一天課誦,背誦經論這是主課;一切法門都要學,那是助課。這些法門還得要學清楚,並不全在經本上。就說我每天課誦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是我主誦的,我每天讀誦,其他的《法華經》、《楞嚴經》、《方等經》、《阿含經》、《般若經》,我每天都要瀏覽瀏覽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是不是這個意思?你要這樣看法太窄小了。

  學法門是什麼?致知。給諸位說,致知裡面所講的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一天到晚眼看到的、耳聽到的,全是學問,全是智慧,這叫致知,比經本的範圍大得太多太多了。法門無量無邊!學的是這個,並不僅僅限於這些經書而已。

  這種學的時候,要不要用心去學?不要用心,用「照」!格物可以達到寂定的目的,而致知正是「從定起照」,起照的作用,這樣才能成就智慧,這正是六祖所說的「生八萬四千法門」,這是致知。

  第三個是「誠意」。給諸位說,四弘誓願裡講的,我拿這個來配這第四句,就是成佛道。佛是什麼?誠而已!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講三菩提心,第一講「至誠心」。儒家講誠意,這是至誠心,至誠心就是平等心、就是直心、就是佛心。所以諸位想成佛,修什麼?修平等心,儒家講誠意的功夫。

  誠意之後,再講「正心」,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」。心怎麼樣才叫正?怎麼樣叫不正?給諸位說,能知道萬物一體、自他不二,這個心是正心;分人我、分自他、間離是非,這個心是邪心,不正,心不得其正。四弘誓願裡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是正心,正心之用。

  但是自己一定要曉得,度眾生像《金剛經》裡面所講的:「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」為什麼?眾生與我是一,不是二。一裡面沒有能度,沒有所度;二裡面,有能度,有所度。二法就不是佛法,二法就不是覺悟之法。所以能所是一,不是二;三綱八目是一,不是三,也不是八。你要把它分作三,分作八,那就錯了,那又是迷了,不是覺了。

  這個四條是內學、實智、自覺;換句話說,讀誦著重在這四條,行解相應!後面四條: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這是外學,權智、覺他。這個八目就像八層寶塔一樣,下面一層就是上面一層的基礎,可見得功夫是要從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」作起,然後身才談到修,「修身」。

  再給諸位說,就是我們佛法講的修行,但是行的意思要比身的意思來得廣泛。因為行的意思,行是行為,身體道德是行為,言語也可以包括在身上,口是身的一部分;但是除身與口之外,還有一個意業的行為。意業的行為,就是前面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」,這個可以說是意業的行為,修心的行為;從修身到平天下都是修身的行為,這個合起來是修行。

  身修了,家才能齊,家齊是家族整整齊齊。家齊以什麼標準來齊?給諸位說,以五倫十義來整齊。孔子講到「父父子子」,這是家齊。

  父親像個父親,兒子像兒子,這是舉例子來說。自古「君君、臣臣」,領導的主官很像個領導的主官,部屬很像部屬,這是國治了!

  平天下是什麼意思?平是公平,天下一切眾生都得到公平。怎樣才能得到公平?每一個人都守每一個人的本分,天下就平。所以,世出世法裡面都非常重視守本分。不守本分,天下大亂!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做,別人做的事情自己攬起來做,大家都這樣子,天下怎麼不亂?社會是一個群體的生活,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工作崗位,你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,這就叫守本分。說實在話,現在人就是不守本分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
  諸位仔細的把《論語》幾種註疏好好的看看,我們自己要覺悟。我們曉得現在亂,亂在什麼地方?把根源找出來,根源就是不守本分。我們舉個最簡單例子,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本分,我們做到了沒有?大家都曉得,出家人的本分就是修道、弘道、傳道,這是出家人的本分。佛法是教學、是教育,今天我們出家人每天找些信徒來拜拜,這是不守本分。為什麼?找幾個信徒拜拜的事,那是外道所幹的。佛在世上沒有,佛天天講經說法。佛教傳到中國也沒有。過去寺院都是做譯經、講經,指導大眾做學問,修行、修學都是做學問。所以我們不幹本分、不守本分,佛教就衰了,佛教才會滅亡。

  也有很多人來跟我說:「佛教現在有很多人做很多慈善事業,這也很好,不錯!」你看起來很好,你仔細一分析,這是滅佛教。我就給他舉一個例子,我說:佛法像學校。你現在辦一個學校,招牌掛的是某某學校;辦起來後,你這些學生不上課,學校不上課,不請老師,不招生,你去辦孤兒院、辦養老院。這成什麼話!就是這個意思,這是不守本分。為什麼?越行了。我們這是學校,你如果是附帶的辦養老院、辦育幼院,兼、附設的辦那個事情的,那還可以。你把你自己的本分都丟掉了,專門來辦這個,這是滅佛法。

  政府為什麼不講?政府不知道,政府對於佛教一無所知。政府主管宗教的人,我跟他們碰過好幾次頭,在一塊見了面吃飯。他說:「我們很慚愧,對佛教一無所知。」他不知道!一無所知的人來管佛教、管宗教。從前從唐朝以後,我們政府就有管宗教的,但是那個時候管宗教的都是佛門裡面的大師,通達教義!不是不通達。所以佛陀教育能上軌道,個人守個人的本分,天下太平。不守本分,這個幹的是天下大亂的事情。

  我們心裡要明白,自己清清楚楚,要曉得這裡面禍、福、罪殃。我們是一個佛弟子,佛門寺廟,我做這個社會慈善事業,你看這個好像很有功德,實際上是罪過。你知道嗎?你的罪過在哪裡?如果你不是掛寺廟招牌的時候,你是做的善事,你有功德;你打著這寺廟的招牌的時候,這是罪過。就好像你這個學校,我辦的是學校,上面招牌大門口寫的是某某學校,裡面做的是既不請老師,又不招生;去辦教育的時候,去搞孤兒院、養老院、開醫院、救濟眾生,這就叫罪過。你要想做功德、做好事,把這個學校招牌去掉,我這裡是孤兒院,這裡是養老院,這裡是醫院診所、救濟機構,行!這是世間福報的事。出家人把這身分去掉,在家人來做這事情,這是功德。披上出家人的身分,出家人的事情沒有幹,就好比當老師,你沒有教學,你把你自己本分丟掉了,你幹這個事情的時候是罪過,這是不守本分。

  我說的這話,在外面我也不敢講,為什麼?講的時候我要罵人,我已經樹敵很多了,走到外面,人家都不理我了。可是我給諸位說是真心話,真心話是能救你自己的。有很多似是而非,表面上看到這是好事情,實際上錯在哪裡?到以後你做這個事情,墮到地獄裡面去,真冤枉!不曉得怎麼來的。

  所以一再的講孔子公教我們守本分,佛教我們守本分,守本分才能得到平天下!外學、權智、覺他,我們守在自己本分上去做。當然今天守本分的人,在生活上都比較清苦點、吃虧點。現在人腦筋都很滑,很靈活!想盡方法使自己的生活能過得舒服,名聞利養!名聞利養你得來了。再給諸位說,所得來的名聞利養,還是你命中所有的;你命中沒有的,你用盡了心機也求不到。所以何苦呢?得來之後,你能享受幾年?後面造無量無邊的罪業,你到幾時才能拔得了?這是大問題!所以那是無覺,那是迷,那是顛倒。我們講所謂學佛,學就是覺,決定不迷。

  第二段只能給諸位介紹到此地。下面第三段是略說說,這是講第一章的大意。這一章有三節,第一節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?這是講學時習。「說」是什麼?是由自性裡面生的,這是真正之樂,是從你清淨心裡面生的法喜。這是講有心得,精進、有得!這個得,在我們佛門裡面講得道,又叫功夫;有了功夫,有得了、得道了!

  第二節講朋來學,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」?第一個是你出名了,在佛經裡面講的「眾所知識」,眾是大眾,大眾都知道了,都認識你,這是你出名了,實至名歸,你的學問德行成就了,法緣也成熟了。諸位要記住,法緣成熟了,眾生來親近你,來向你學,來跟你學習。這個「朋」就是同學,「友」是同道,志同道合稱之為友。同一個老師,同一個學校,這是同學。同是同學,老師跟學生在一起也叫同學。為什麼?教學相長。學生跟老師學,老師也跟學生學,教學相長。所以,這個「朋」字就把師生都包括在其中。

  「有朋」,這些朋友從遠方到這邊來學;遠方的都來學,近方的就更不用說了。遠道都來了,近道的當然也來了。來求學,不亦樂乎!樂的什麼?樂的是眾生得度。這是講進,進就是弘法,有弘法的機緣,廣度眾生!孔子公教不倦,教學不感覺疲倦。為什麼他不疲倦?樂!樂從哪裡來的?內,由於外面有這麼多人來,內外交感而生的法喜充滿,所以教學不知道疲倦。《普賢行願品》講:「不疲不厭。」這是講知名,法緣勝。

  末後這一節,「人不知,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」。慍是主說的,是總結這三節。「不知不慍」就是不遇之事。你自己學問道德成了,但是沒有遇到知道你的人,也沒有認識你的人。自己道德學問都成就了,沒人知道,沒有人認識你,沒有人賞識你,沒有人提拔你,這是法緣未熟,教化眾生的因緣未熟。

  從前教化眾生的機緣沒有熟,決定不會自己去找,沒有這個道理!沒有到外面說我的功夫怎麼樣了,你們都要來跟我學,沒有這樣的。諸位要曉得,機緣成熟都是別人推薦,別人禮請。你想想,印光大師他老人家七十歲才出名。實際上,他的學問道德早就養成了,但是沒有人知道他。這是徐蔚如、江味農他們這些大居士們,到普陀去朝山遇到他的,跟他一談之下,覺得這位老和尚很有學問,很了不起,以後就寫信給他請教,他就回答信。這些信件人家在報紙上給他發表,這樣大家才曉得普陀山有位印光法師。所以是那一些學者把法師的信件常常在報紙、雜誌上發表,這樣才出名。他老人家出來弘法利生,只有十年。他八十歲圓寂,七十歲出來,到八十歲,只有十年,這十年對於佛教的影響,可說是近百年當中第一人,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比得上他。太虛法師、虛雲法師都比不上他。

  那麼不知的時候,沒有遇到緣,怎麼辦?就講退。前面講進,進則兼善天下,退則獨善其身。他知道退,退怎麼樣呢?廣結法緣。學不厭,每天精進在修學。諸位要曉得這一點,進則弘法,退則護法,弘法、護法不二,所以功德就圓滿,這就是止於至善。進是止於至善,退也是止於至善;換句話說,我有法緣是止於至善,沒有法緣還是止於至善。

  「不慍」,慍是什麼意思?慍是心裡面不平,有怨天尤人的意思,含的有怒意,好像我的道德學問成就了,人家不來捧我,人家不來提拔我,人家都對不起我,這是怨天尤人。給諸位說,還有這種心,學問沒有成就。迷的人才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,覺悟的人曉得法緣什麼時候成熟,有一定的。那一個人雖然不如我,但是他的法緣成熟了,他說法有人聽,有人捧他;我實在是樣樣比他強,我沒有法緣,我到那裡,人家不聽我的。所以,法緣各個人不相同。當你出名的時候,你要教化眾生、要精進、要弘法;不出名的時候,機緣沒有成熟的時候,你要護法。

  這個護法是護什麼?最要緊的就是護「不慍」。不怨天尤人,心平氣和,這是有學問,這是真正道德。你看他到底有沒有學問?從這裡看,你就可以看出來。不管他學問多麼大,名氣多麼大,他稍稍有一點怨天尤人、不平,那他所學有限。換句話說,他的學問沒成熟;成熟了決定沒有。

  你們諸位看看,《了凡四訓》裡面有一段公案,好像一位道士對一個秀才,秀才考試的時候落第了,罵主考官。那個道士就告訴他:「你的文章一定不好。」

  「為什麼?你又沒有看到文章。」

  他說:「看到你心浮氣躁的樣子,就知道你的文章不好!文章好的人,心平氣和。你心浮氣躁,成天在罵老師,你怎麼寫得出好文章?」

  那個人也很不錯,也很難得,他就服了,他後來就有成就。所以,學問是不是真正成就,德行是不是真正成就,就看他有沒有怨天尤人。再跟諸位說,人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,就到止於至善了!我過去給諸位講過,念念止於至善、事事止於至善、天天止於至善,這才是「真善美慧」的人。

  最後一句,「不亦君子乎」,這是總結。能夠「學而時習」,有心得;「有朋自遠方來」,這是教學的樂趣;再是「人不知,而不慍」,這是有護持自己;不得志的時候,能夠護持自己,能夠學而不厭。

  這三種解釋君子,君子在儒家表示一個地位;如果在佛法裡面來講,就相當於菩薩,這是得到果位了。現在的學者講就是學位,他才能拿到這個學位。這是儒家君子的標準,儒家的教育就是以君子為目標。君子再進一級是賢人,再進一級是聖人。他的教學目標就是要造成君子,人人都成君子,君子之國!在我們佛法講菩薩之國,菩薩國度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