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《陰騭文》大意  (共一集)  檔名:19-005-0001

  各位同修,今天我們有這樣一個殊勝的因緣來一同研究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。因為我們受時間上的限制,只能將《陰騭文》做一個簡略的介紹。這一篇文章流傳是相當的長久,自古以來註解也非常多,其中以周夢顏居士的《廣義節錄》最為詳細,這也是為社會大眾所喜愛的一部好書。這部書在清朝的時候收編在《安士全書》之中,它的分量占全書的二分之一,歷代的祖師、善知識對這本書都是讚歎不已。印光大師說「文昌帝君,於宿世中,心敦五常,躬奉三教。自行化他,惟欲止於至善。功高德著,著這篇文章垂訓後人,文章雖然不長,妙義無盡。周安士以他的妙悟取之、註之。理本於真心,詞得其精要,徵引的事實非常廣泛,闡揚義旨,垂訓受訓,悉皆釋然,誠然是悲心無際,慈願無窮,堪稱為善書裡面第一奇書。與尋常的善書相比,不可同日而語」,大師對於本書的讚歎,由這幾句話我們可以看得出來。

  這一本書,我們依照弘化社所採的版本,在臺灣曾經數度的翻印,依照這個版本,一共是七十八段,七十八句。註解一共有二百四十八頁,引徵三教的典籍一共有一百二十六種,換句話說,我們讀了周安士這部註解也就是讀了一百二十六種善書。現在我們要將這本書的大意在此地做個簡單的介紹。從文裡面第一句,文昌帝君一開口就告訴我們:

  【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。】

  這句話非常重要,也可以說是本文垂訓的張本。帝君有一十七世,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十七世,既有一十七世,便有一十七劫,過去如是,未來亦然,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確實有三世,這個觀念非常重要。知道我們有三世,我們的想法、看法當然就不相同了,因為我們要顧慮到這一生的幸福,同時更重要的,我們要想到未來的幸福,於是我們的著眼點一定看得既深且遠,這才是一個真正聰明智慧的人。為什麼世人眼光短淺?就是因為不知道有三世,以為人死如燈滅,死了一切都完了,所以在生的時候,一切的行為毫無忌憚。如果知道有三世,並不是死了一切就完了,那我們的言行必定要顧慮到後世、將來的果報,並不是只限於這一生、這一世短短的數十寒暑而已。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帝君第一句話。

  其次有六句是教人必須要行仁義,廣積陰功。這六句雖然說他自己在這一十七世當中所修的功德,這些是屬於帝君的身教。他示現在世間,讀書讀得很好,有智慧、有慈悲心、有才藝,示現服務於社會、國家,都能夠盡忠職守,為國家社會造福,這是給我們做的榜樣,而後他的言教我們才能夠信奉,才能夠依教奉行。第八、九兩句是以身作證來勸我們要善學,所謂:

  【人能如我存心,天必錫汝以福。】

  這是帝君推己及人。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存心都能像帝君一樣,我們的果報當然是殊勝的、美滿的、幸福的。這種道理,在前面我們曾經講過《了凡四訓》與《感應篇》的大意,本文的宗旨與義趣與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》是一貫的,是同類的。從第十句以後,這是對於一切眾生的垂訓,所以帝君說:

  【於是訓於人曰。】

  接著下面有四句。這五句是引徵古人來做一個證明,證明修善得福報是絲毫不爽的,所謂感應道交。我們如果要想得到這種殊勝的果報,當然就要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才能夠有這樣殊勝的收穫。第十五句是說明福德的基本在於心田,所以說:

  【欲廣福田,須憑心地。】

  我們知道佛陀教育的宗旨是教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得樂是佛陀教育裡面終極的目標。樂是果,怎樣才能夠得到?當然要曉得修因。樂的因是什麼?樂的因是安,如果我們身心不安,當然我們就得不到樂。安是從什麼地方得來的?安是從平等心裡面得來的,我們能夠以慈眼平等的看一切眾生,我們就能得到安,平安之後才有真正樂的果報。平是從哪裡得來的?平是從公得來的,所以我們常講公平,能夠做到一切公開就可以得到平等。公開從哪裡來的?公開是從義務當中來的,我們生活在世間對於一切眾生必須要盡義務,不要有求報酬的心理。我們盡心盡力能夠服務社會,服務一切眾生,為社會造福,為眾生造福,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,自然就能夠做到公開。義是從哪裡來的?義是從信當中來,所以八德裡面說「信義和平」,和可以得到平,公能夠得到平。

  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條件,如果我們不守信,諸位想想,我們在社會上還能夠立足嗎?唯有能守信,一切眾生能夠信服你,這樣還有什麼事情辦不通?還有什麼事情辦不好?所以守信非常重要。信從什麼地方來?從忠來的,也就是說我們對人對事要忠心、要負責任。忠從什麼地方來的?忠從孝親尊師之中來的,這兩條是我們修心的大根大本。換句話說,大乘佛法裡面講到世出世間法最圓滿、最究竟的處所,無非是將孝親尊師做到究竟圓滿,止於至善而已。在修學過程當中,這就稱之為菩薩,功德圓滿之時就稱作如來。可見孝親尊師是我們本性當中的良知良能,稱性的功德。這一句也是重心的所在。向下帝君開導我們,造福是在行門上,所謂:

  【行時時之方便,作種種之陰功。】

  這是行門的綱領和準則,這一句是總說。我們從佛陀的教義上來看,佛教可以用三大綱領完全包括了,第一個綱領是智慧,第二個綱領是慈悲,第三個綱領就是方便,所以一般常講佛教是以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慈悲、方便的根本就是智慧,換句話說,我們從慈悲、方便裡面求智慧,從智慧裡面去顯示圓滿的慈悲與方便。所以佛法的本體是智慧,佛法的相貌是慈悲,佛法的作用就是無量的方便法門。將智慧的理,慈悲的相與作用,充遍在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面,教一切眾生各個都成就智慧,各個都顯露出慈悲,彼此互相的敬重,互相的協助,才能夠達到和平安樂的世界,給予一切眾生帶來真正的自由、平等、幸福,這是佛陀的教義。佛陀的教學方法當然也是屬於無量方便法門,很可惜的,這樣美好、圓滿的教學理論與方法為現前一些無知之士所忽略,因此佛陀的教義不能夠普遍傳播,不能夠叫大眾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,這實在是很遺憾的事情,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。

  從第十七句以後,這是別說,就是分別的來說明。先說眾善奉行,也就是教我們怎樣去修善。第十七句到第二十句:

  【利物利人,修善修福。正直代天行化,慈祥為國救民。】

  這四句是說明悲願是為道為學的大根大本。我們為什麼要修道?為什麼要求學?就是為了這個悲心,不忍心見到一切眾生在受苦受難,念念之中,我們要去救護一切眾生,拔除他的苦難,帶給他幸福、自由、安樂,正是為了這樁事情我們才求學、才修道。後面四句:

  【忠主孝親,敬兄信友。】

  這四句是說明孝敬為積福之本,也就是說孝親與敬長是我們福報基礎的根本,我們要想修福,要想獲得真正的幸福,基礎在這裡。第二十五到第二十八有四句:

  【或奉真朝斗,或拜佛念經。報答四恩,廣行三教。】

  這四句是說明三教是積福的增上緣,就是福德的根基所不可以缺少的輔助條件,沒有這個條件,我們要想培福德的根基就無從著手。三教是指佛教、儒教、道教,這在我們中國流行有一、二千年之久,對於中國文化、思想,以及國民的生活,確實有深厚的影響。

  三教的宗趣雖然不同,但是就淺近的目標來講,都是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,都是以此為依歸。當然破迷的程度,三教各有淺深不同,因此在得樂的果報上也有大小的差別。這一段裡面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是後兩句,『報答四恩』,佛教裡面迴向偈裡頭常常讀到「上報四重恩」,這個四重,第一是父母之恩;第二是老師之恩,佛的恩德包括在老師這一條裡面,因為佛是我們的本師;第三是國家之恩,在從前講是國君之恩;第四是眾生之恩,因為我們人,是一個團體,是有社會組織生活方式的有情眾生,我們不能夠脫離社會,不能夠脫離大眾而單獨生存,因此一切眾生,一切人於我們都有恩德,所以我們必須念念之中要想到報一切眾生之恩。基於報恩的深心切願才能夠真正做到『廣行三教』。「行」,一個是自行,依照三教的內容、方法來修正我們自己的行為;另外一種,我們以三教的理論、方法勸化一切眾生,都能夠悟明這個道理,都能夠奉行賢聖的教育,成就自己、成就一切大眾,所以說這四句是積福之增上緣。

  後面有九句說明造福的修法,如果我們以佛法來說,佛法講布施,布施裡面有三類,所謂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這九句是屬於財布施以及無畏布施。經上說:

  【濟急如濟涸轍之魚,救危如救密羅之雀。】

  這一句是說明救護一切眾生是多麼的迫急和刻不容緩。我們要盡心盡力去做,力量縱然達不到,我們心達到了,這就具足無量的功德。

  【矜孤恤寡,敬老憐貧。】

  這兩句是說對於孤兒,我們要像對待自己子女一樣去關懷他、照顧他、教育他;對於鰥寡孤獨之人,這些人是在眾人之中遭遇了不幸,值得我們同情、憐憫,我們必須要以真心去關懷、照顧他。為什麼要這樣做?這麼做並不是對於某一個人的惠施,某一個人當中所結的恩德,如果這樣看法,這個意義就太小了。必須要明瞭這種做法是為了社會的幸福、國家的安寧,是為了維護一切眾生幸福的根本,是維護我們的道統,是護持我們的法統,我們才這樣做。換句話說,這種行持是有識之士分內之事,是本乎天理,順乎大道,自然的行為。老年人我們要尊敬,這就是以身作則,做一個榜樣給年輕人看,給後一代看,教他知道敬長尊賢,這是屬於身教。而教學的對象是一切眾生,所以我們個人這種行為的表現,要知道對於天下國家,對於億萬代的後世,是有深切影響的,所以他獲得的福報之殊勝、莊嚴也是不可思議。人能夠明白這個道理,他怎能不認真的斷惡修善而奉行賢聖的大道?這才知道我們這樣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為自己、為家庭、為社會、為國家修無盡之福,積無盡之功,這是人生一大樂事,這是至真、至善、至理。

  這九句裡面,在三種布施裡面屬於財物的布施、無畏的布施。所謂無畏布施就是叫眾生在心理上、在生理上能夠離開苦難而得到安穩,凡是在這方面幫助別人、使別人得到身心安定,這就屬於無畏布施。在《安士全書》裡面,這一段是屬於上卷的大意。下一卷一開頭前面兩句還是接著這一段的意思,三種布施裡面的法布施,就是第三十八、三十九兩句:

  【印造經文,創修寺院。】

  這兩句看起來很平常,我們在此地必須要加以說明。『印造經文』在今天來講屬於文化事業。經文、聖賢書是善書當中的善書,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親近善友,都能夠承事聖賢,這樣子久而久之,不知不覺之中,為聖賢的心行所薰習,在不知不覺當中自己就成了聖賢,這種教化之功是不可思議的,因此印造經文的功德是無量無邊。這裡面雖然是講財布施,實際上法布施的意義比財布施要重得多。佛在大乘經論裡面常常作布施功德的校量,作為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,是指的財布施,都比不上經文裡面四句偈布施的功德,為什麼?大千世界的七寶只能夠解除我們生活上的困苦,不能使我們開智慧,不能使我們了生死、出三界。而經典的布施是屬於智慧的布施,是屬於覺悟方法的布施,所以我們對於聖人的垂訓、經典、善書,真正有益於世道人心的典籍,我們要盡心盡力的去翻印、贈送,有多少力量盡多少力量,這樣功德就圓滿了。

  千萬不要以為做這種事情必須要自己有財富、有福報,當然有財富、有福報做起來比常人要方便,可是貧賤之人不是不能做,一樣可以做得到,而且功德一樣是圓滿。有千萬財產的人,每年布施個幾萬塊錢印送經書、善書,這是很值得讚歎的。貧窮的人沒有財富,能夠盡心盡力印善書、好書送人,這個功德比大富人家的功德還要來得圓滿。何以?大富人家所做的功德,在他整個收入裡面不過是佔數百分之一、千分之一而已,甚至於萬分之一,而貧賤之人所做的這個功德,幾乎佔他自己收入的二分之一,甚至於三分之二,所以這種功德實在是非常殊勝,諸佛菩薩、護法善神沒有不讚歎、不護持的。這些理,這些事,我們都必須要認識清楚。

  不是說我自己寫的書希望多多的流通,必須要想一想自己寫的書對社會的貢獻,對一切眾生勸化的力量,能不能比古人更圓滿、更有效果?因此我們要把心擺平才能夠大公無私。我們為一切眾生造福,無論是什麼人,他的著作、言論確實有益於一切眾生,比我自己還要圓滿、還要殊勝,我就必須要把自己的捨棄掉,全心全力來弘揚他的著作,這樣才給一切眾生帶來真正的幸福。不要分自己、分他人,有了自與他這個界限,這就是諸惡的根源;能夠泯人我、利自他,無量的功德、善行才能夠確立。

  第二句講『創修寺院』。寺院稱之為道場,我們要想一想它有沒有「道」?有道才能算是個道場,如果沒有道,那不能算是一個道場。在此地我們必須要把寺院的本來面目做一個簡略的介紹,然後才曉得創修寺院的意義與功德。

  寺院是古代帝王辦事的機構,中國以往行政組織裡面,凡是直屬於帝王的辦事機構都稱之為「寺」,凡是屬於首相下面辦事的機構稱之為「部」,所以寺院本來是辦事機構的名稱。寺的長官叫做「卿」,帝王之下有九個辦事機關,首長叫「卿」,所謂「九卿」。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,是中國帝王派使節聘請過來的。本來出家人的生活制度是日中一食、樹下一宿,過一種托缽的生活,這種生活方式在印度是通行的,但是在中國不適宜,何況是帝王的貴賓,怎麼能夠叫他沿門托缽?怎麼能夠叫他在露天的樹下一宿?這在中國人看起來,待人家太刻薄了,沒有禮貌。所以迎請到中國來,最初由鴻臚寺接待,鴻臚寺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。那時候外交權是在帝王的手上,而不是在首相的手上。外交部的賓館接待當然是臨時的,不能長久。以後佛法逐漸在中國長期的發展,需要永久的機構,這才在九寺之外再建一座寺。

  最初第一座寺是在洛陽,也是首都之所在處,叫什麼名字?中國人心厚道,佛法到中國來,法師我們請來了,佛像、經典在那個時候運輸相當不容易,馱載到中國來的這些經書、佛像是白馬,所以白馬有馱載之功,我們不能把牠忘了,所以第一座寺的名稱就叫做「白馬寺」,是中國佛教有寺院之始。

  寺院做些什麼事情?在當年第一個是做譯經的事業,正如同我們現在的國立編譯館一樣。除了譯經之外,再就是講學,把經典裡面的道理詳細的講演、研究、討論,建立寺院的學風。佛法並不止於理論,它講求實踐,特別重視理論與生活之相應,也就是今天講的,理論與生活要能夠結合。理論就是生活,生活就是理論,理事圓融、理事無礙,這是佛教教育終極的目標。所以它非常重視行門上的修持,這就是所謂的道風。由此可知,寺院的精神本來是傳道、弘道、修道的場所,所以稱之為道場,可是寺院流傳到今天徒具外表的軀殼,內容、精神幾乎完全變質。

  今天我們在一般寺院裡面所看到的,第一類是經懺佛事超度死人,給社會造成一個很不良的印象,認為佛教是專門對付死人的,被說之為社會的寄生蟲。其次,所謂是香火道場。第三,隨著現代科學的發達,經濟生活的繁榮,逐漸走向觀光的道路,換句話說,是供給大眾休閒遊樂的場所,觀光道場。這是寺院流傳到今天的末路,也是衰敗滅亡的現象。因此,過去方東美先生常常跟我談到這個問題,他非常的憤慨,非常的悲切,說佛教對於國家,對於社會,對於整個世界,是具有最了不起貢獻的學派,沒有想到今天竟然走到了窮途末路,這是整個人類的不幸。所以他老人家一生在佛學上極力的提倡,自己以大半生的時間鑽研經典,同時他告訴我:佛法一定要復興,唯有復興大乘佛法,人類才能夠有真正和平安樂的生活。

  要怎樣才能夠達到佛教的復興?他認為必須要恢復到隋唐以前寺院的精神、叢林的制度。過去叢林的寺院等於像現在的大學、學院一樣,寺院彷彿是一個學院,叢林正如同是大學。每個寺院,每個叢林,都有它獨特的學風與道風,為當時及後世人所景仰。如果不能夠恢復寺院的精神,學風與道風,那麼這種寺院,像現在的觀光、香火、經懺,其目的究竟在哪裡?如果說是眼前的名與利,把它當作生意買賣來做,所謂是開佛店,賺取那些愚婦愚夫之錢財,這又於心何忍?這樣的寺院要創建,諸位想想有什麼功德?有什麼好處?還值得文昌帝君來提倡嗎?那是多餘的。所以我們要了解寺院具有優良的傳統,它有獨特的道風與學風,能夠修正我們一般大眾錯誤的觀念與行為,它的宗旨是以大聖大賢的智慧、慈悲、方便來從事教化眾生的事業。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,既是教育,教育的對象是不分種族、不分貴賤、不分國籍,凡是有情眾生,在佛陀教育之下都是一律平等的接受佛陀智慧的教育、慈悲的教育,這樣才能夠達到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的教學目標。

  所以這兩句是屬於法布施,其功德真正是無量無邊。當然「創建寺院」比前面「印造經文」要艱難得多。拿我們現在社會上經濟來說,我們有幾千塊錢,一、二萬塊錢,就可以印送一、二種的經書給別人,如果建一座寺院,在目前來說,至少要在數百萬之上,當然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能夠做得到的。可是最重要的,我們建造寺院的目的何在?如果是為觀光、為香火的收入,為個人的名聞利養,那就大可不必。如果是為了傳道、弘道、修道,我們就應當去做。沒有這個力量,沒有這個福分,大的寺院不能建,可以建小茅蓬,三、五個志同道合的人,真正能夠在一起進修,只要精進不退,忍辱有恆,必定會給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,這就是復興大乘佛教的一個開端,值得我們去做,如果我們有更大的力量當然更好。

  佛陀的教育,在釋迦牟尼佛當時,以及歷代主持這個教育,推廣這個教育的,幾乎都是政府、國家的事情,私人的力量確實是有限,所以佛陀在世,將護持佛法的責任委託給這些國王、大臣。這個教育對於國家、對於老百姓,如果不是真正的幸福、美滿的教育,我們想想,古今中外這些帝王大臣怎麼能夠樂意的去接受?他之所以樂意去接受,是這個教育制度實在太好,真可說人間天上再也找不到這樣美滿的教育制度,這樣美好的教學方法。我們懂這個道理,徹底明瞭,真正的悟到,從哪裡做起?從我們本身做起。

  我們求解,求正確而沒有錯誤的理解,這是我們的學風。我們要實踐,將佛陀的教訓,經典裡面的理論、原則,在日常生活當中,待人接物之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中,將它實踐,使我們整個身心生活在真理裡面,真理變成我們的生活,我們的生活就是真理的顯相,所謂理事一如、理事不二,這種教育的功能才圓滿的達成。所以創建寺院正如同今天辦學校一樣,只要有毅力、有決心,有這個願望,經上常說有願必成,哪有不成功的道理?

  中國過去有一人,武訓,大家都曉得,他是乞丐的身分,貧賤到了極處,他有抱負、有弘願,每天在外面求乞得來的那一點點錢,積少成多,積了幾十年相當可觀,他辦了十幾所學校。以一個不認識字的人,又沒有生產能力的人,靠著乞食來維生,成就這樣的壯舉,真正是了不起。我們今天比起武訓都要強得多,他能做得到,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不是我們做不到,而是我們不肯做,我們沒有這個抱負,沒有這個眼光,所以我們一生空過了。人家以乞丐的身分而至聖賢的果位,這是我們的模範,是我們的典型。人能至,我也要能至。所以這是創建寺院的意義、功德之所在,是為社會大眾培養傳道、弘法的人才,是一個養成天人師範的所在,所以它的功德殊勝真正是不可思議,這一點我們要明瞭。

  向下有八句,第四十句到四十七句,說明隨緣積福的種種方法。佛門裡面常說「隨緣消舊業,慎莫造新殃」。普賢菩薩在十大願王裡面,十大願王就是《華嚴經》修學的十大綱領,裡面有一條開示「隨喜功德,恆順眾生」,這八句就是隨喜功德。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,要曉得這個修法,時時刻刻把握住積功累德修善的機會,不要把它輕易的錯過。到這個地方,這是講眾善奉行的一段講完了。

  接著底下這一段是說諸惡莫作,像這些我們在《感應篇》、《了凡四訓》裡面都看到很多例子,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裡面戒惕我們諸惡莫作的一共有十四句,舉出十四個例子。並不是說只有這十四種是惡事,我們不可以這樣做,必求要禁戒。讀書貴在觸類旁通,舉一隅要以三隅反,聞一而知十,凡是不順乎天理、人情、國法的事情,我們都不可以去做,所以做事的大原則是要順乎天理、合乎人情。國法也是依天理、人情而制定的,所以我們常講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凡是不合情、不合理、不合法的,利己而不利人的事情,都叫做惡事,都不可以去做。

  這個地方說的四句是惡行裡面比較顯著、昭彰,是一切眾生比較容易犯的過失,舉幾個例子來講而已。第一,不要登山網禽鳥,就是不要去打獵。打獵傷害眾生生命,拆散眾生美滿幸福的家庭,這不是善事。第二,不要去打魚。第三,不要宰耕牛。這三種都是屬於殺生,佛教的戒律第一條就是教我們不殺生。其次教我們不要棄字紙,惜字。這一條在現在有許多人想不通這個道理,實際上關係很大。

  因為文字是傳持聖教的工具,這些年當中我極力提倡文言文的學習,我深深的體會到文言文是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了不起的發明。我們有五千年的文化、傳統和學術思想,能夠一代一代的傳授而沒有錯誤,這種功德都要歸諸文言文的發明,因為我們古代的祖先早就想到言語是會隨著時代、地域變遷。古人的言語跟我們現在的言語不相同,由於言語上的隔閡,意義的傳達一定會遭遇到嚴重的困難,於是才發明文言文。將文字與言語分開,言語會變而文字不變,換句話說,只要把意思用文字記錄下來,縱然傳到以後幾千年、幾萬年,依然是毫不遜色,沒有差異的,這樣一來,今人只要運用文言文的工具就如同與古人面對面交談一樣,這實在是了不起的偉大發明。我們要懂得古聖先賢的苦心,他們深思遠慮為千年萬世的子孫們著想,把他們的智慧、學問與人生的體驗,一代一代的傳授下來,所以我們對於文字要珍惜、要看重。惜字紙的用意就是教我們懂得重道,尊崇文言文,用意在這個地方,這個意思懂得了,我們對於古人所講的勿棄字紙這個說法就不會覺得奇怪,而且也認為是理所當然,我們在生活行為當中不知不覺的自己也就這樣做了,給年輕人、給後一代啟開一個很好的榜樣。

  其餘十條都很容易懂,譬如不可以謀奪別人的財產,不可以嫉妒別人的才能,不可以淫辱人之妻女,不要教別人爭訟,不要破壞人的名利,不要破壞人的婚姻;不要以個人的私仇,叫人家一家兄弟不和;不要因為小的便宜,破壞別人美滿幸福的家庭;不可以仗著自己有權有勢,或者有財富,而侮辱一些善良的人;不可以欺負貧困的人。像這些事在這個社會上往往有之,我們應當要知道戒除。這是諸惡莫作的一段。

  下面第四大段是說明一切善行的感應全在存心。可以說前面所講的善是事修上的,我們日常生活行為上的。下面一共有十三句是從存心上來說的。第一句說:

  【善人則親近之,助德行於身心;惡人則遠避之,杜災殃於眉睫。】

  這一句是我們最初入手的初方便,也是修心的第一個增上緣。我們古人所講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也就是說這個道理。因此我們交友必須要謹慎,要選擇賢人,選擇有德行的人,選擇好人,我們親近他,跟他交往,這樣時間久了,不知不覺我們一定受他善德的薰習,不知不覺也就與善人為鄰,與道德親厚了。其次有九句是說明我們平素之存心。第一:

  【常須隱惡揚善。】

  我們要存這個心。見到別人有過,見到別人有惡,我們要能夠隱藏;見到別人有善,見到別人有德,我們要知道讚揚。這種功德之大,實在不是平常人能夠想像得到,為什麼?影響太大。

  【不可口是心非。】

  這也是講存心。

  【翦礙道之荊榛,除當途之瓦石。】

  這是表面上看起來事相上的。凡是於眾生不利的,我們能夠把它革除,常常存這個心,這就是真心。「修路造橋」便利人的往來,便利於交通,這也是講形式。我們把意思衍生來講,古聖先賢的大道到今天不通,這條路被破壞。譬如我剛才所說的文言文,現在大家不重視,顧其他的,這就是這條路有障礙。幾千年的大道都是由於這條道路的交通暢流而沒有阻塞,我們才得到這個利益,才成為親身受惠者,我們怎麼能把這個道路到我們這裡就把它斷絕,使後人得不到利益?所以我們要把這條道路修復,那就是提倡文言文,提倡孝道,提倡尊師重道,這是古往今來的大道、橋梁。所以我們看到道路、看到橋梁要想到聖道。我們的道統,我們的法統,必須要修復。要拓展法統、道統的大道,讓一切眾生各個都能夠受惠,這才是無量無邊的功德。

  【垂訓以格人非。】

  像周安士將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詳細的加以註解,發明其義理,規過勸善,雖然是註解,也是『垂訓以格人非』,這是屬於教學,法布施。

  【捐資以成人美。】

  這個範圍非常廣泛。凡是於社會大眾有利益的善事、好事,我們要盡心盡力幫助、成就。

  【作事須循天理。】

  舉心動念本著天理良心,這樣才能夠避免過失,才能夠免除惡報,我們積功修德不可以不在這個地方留意。

  【出言要順人心。】

  古人常說「口為禍福之門」,言語是一門很大的學問,禍福的樞機在於此。個人的禍福是小事,社會國家天下人的禍福是大事。譬如國際上的外交,負責交涉的,言語不能不謹慎。善的言語會給世界帶來和平,不善的言語會給世界帶來戰爭,帶來禍亂。由此可知,孔老夫子在教學的四科裡面,德行為首,四肢就是言語,可見他老人家對於言語是多麼重視!正是因為他深深的明瞭言語是一個人、是一家、是一國,乃至於天下人,禍福之門,所以教我們從小就養成對於言語謹慎,學習如何去應對,修學這一門學問。下面兩句:

  【見先哲於羹牆。】

  這是從果報上說的。正因為心地純善,與古聖先賢心心相應,相應之極就有這個事相的發生。

  【慎獨知於衾影。】

  這一句是講慎獨的功夫做到了極致。不要以為自己一個人在私人的房間裡,別人都看不到,我們的生活、態度就可以放逸、隨便一點,不可以,這個時候也必須如身臨大眾,所謂「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」,在這種場面之下,我們自然知道檢點,知道謹慎,一舉一動都能夠合乎法度,這是做學問,修身修德的地方,這才能看得到真實的功夫,這種真實的功夫必須要自己認真的檢點、修學。到這個地方,這是將善行感應在乎存心的這些心行做一個簡單的說明。末後一句:

  【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】

  這兩句話出自於佛教,也就是常講的佛教大意。佛教的大意就在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,諸佛菩薩教化一切眾生的綱領就是這三句十二個字,這是佛教教學的宗旨所在,也可以說心行之極致。

  末後有四句是本文的總結。第一句是說明神明的保佑,這是普通一般人所希求的,希望有上帝、有神明常常來保佑。真能像前面帝君所垂訓的「眾善奉行,諸惡莫作」,我們一定可以得到神明的護佑。第二句講近報,近報是我們自身現前所能夠得到的、所能夠感受到的。

  【近報則在自己。】

  這一條諸位可以細細的去看看《了凡四訓》。下面一句說:

  【遠報則在兒孫。】

  我們看祖先之積德,我們舉個人來講,孔子所積的德,他的子孫世世代代都為人尊敬。為什麼要尊敬他?他的祖先有大德,對我們整個國家民族有無盡無休的恩德,永遠報答不盡的恩德。孔子公的大德,所以他的子孫一直到今天,中外人士沒有不尊敬的,是敬他的祖先,『遠報則在兒孫』。

  說到這一點,我們想到今天中國遭遇到空前的大難,根本動搖了,這個根本就是孝親尊師。為了要尊師,必須要先學孝親。如果要提倡孝道,一定要建祠堂,要明祭祀。所以在前兩句,我學人提倡,凡是我們中國人所在之處,我們要團結起來,我們要集合起來,建一個百姓宗祠。一家建一個祠堂,力量很有限,而且也不能團結。凡是中國人都集合起來,建一個共同的祠堂,裡面供奉百姓祖先的牌位提倡孝道,維護我們民族的根本,這個功德也是無量無邊。對上,我們繼承百姓歷代的祖先;對下,億萬代的子孫,我們有了交代。我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能夠覺悟,敬愛祖先是性德,是真正的至善。近報、遠報功德之殊勝,可以說縱使是諸佛菩薩也說之不盡。

  末後一句是總結,顯示出福報是由於積陰功而得來的。所以說:

  【百福駢臻,千祥雲集,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。】

  所謂「陰」是不顯露在外面,『陰騭』就是陰德。我們做善事,我們修善行,我們存好心,不必要人知道,不必要人去表揚,不必要人稱讚,而自己不斷的盡心盡力努力去修道,不求果報,果報不可思議;不求功德,功德無量無邊。這是帝君給我們的垂訓,而周安士居士為我們又詳加解釋,這一位大善知識對我們的恩德無以復加,我們要想報答帝君的恩德,報答善知識的恩德,唯一的方法就是依教奉行,為人演說,勸化一切眾生共同的修學,這樣才能夠「上報四恩,下濟三塗」。《陰騭文》大意簡單介紹到此地,謝謝諸位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