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了凡四訓  (第二十集)  1978 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 檔名:19-003-0020

  昨天講到修善,說到這個修善,了凡居士告訴我們,要想真正的修善,必須要對於善行的定義先要辨別清楚,所謂善有真有假、有端有曲、有陰有陽,如果說是為善而窮理,往往會發生誤會,把善的心反而做了惡的事,這種情形往往有之。不但此地給我們辨別得很清楚,就是《永嘉禪宗集》裡面它也分得很清楚。今天這個第四段就是講是與非,可見得明辨是非也不是容易的事情。我們看文,說:

  【何謂是非。魯國之法。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。皆受金於府。子貢贖人而不受金。孔子聞而惡之。曰。賜失之矣。】

  這也舉出一樁事情來做一個例子,說明善行的是與非,他舉出古時候的例子,孔夫子那個時候。那個時候魯國的法律有這麼一條,這一條也是有這些獎勵的意思,就是魯國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,都得到政府的獎勵。底下有一個小註,「府,掌財幣之官,臣,家臣奴僕類,妾,侍妾婢女類,均坐罪而沒入官家者,法有納金贖罪之例」。這個意思我們一看就明瞭了,大概是那個時候犯了罪,犯了罪不但是抄家,還有罪人的子女發到官府裡面充勞役的,就是類似奴隸這種制度。如果有好心的人,魯國人犯了罪,他自己願意出錢把這個人贖回來,這個人魯國政府是要獎勵的,所以叫『受金於府』,受就是受賞於官府。『子貢贖人而不受金』,子貢是孔子的學生,他相當的富有,他也做了這麼一樁好事,花了錢贖別人的罪,但是他不受賞。孔老夫子聽到就不贊成,『孔子聞而惡之』,惡就是厭惡,意思就是說他這樁事情做得不對。『曰:賜失之矣』,賜是子貢的名字,上一次也講過,稱名只有父母與老師是可以稱名的,譬如別的同學、輩分,不稱他賜,都稱他子貢,子貢是他的別號。孔老夫子為什麼要這樣說法?底下就把這些道理跟我們說出來了。

  【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。而教道可施於百姓。非獨適己之行也。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。受金則為不廉。何以相贖乎。自今以後。不復贖人於諸侯矣。】

  這一段底下有個小註,小註看明白了,這一段的意思就統統明白了。「此蓋魯國恤民之道」,這是魯國的一個政策。意思就是說,凡是魯國人,諸位要曉得,那個時候的國很小,並不太大,齊魯二國就在我們現在的山東省,你看現在一個省在那個時候是兩個國,可見得這個國是很小的。春秋那個時候大大小小的國總有幾百個,小國大概還不到我們現在一個鄉鎮大,五十里,五十里現在算起來就是二十五公里,那也就是一個小國。魯國也是愛護自己的人民,自己國家的國民,魯國人,如果在別的國家犯了罪,被人家充為官府的勞役,如果魯國有同鄉同國的人能夠以錢財把他贖回來,就是把他救回來,魯國的政府就有這個條例,一定要獎勵他。這個獎勵是用金錢來獎勵。剛才說了,子貢家裡有錢,他也不在乎這一點賞金,所以他就不接受。他不接受,當然接受這個賞好像是傷於廉潔,不受賞當然是更好,但是要曉得,那只有子貢有財富的人才能做得到,一般人哪能做到?子貢這樣一做,除非是很有錢的人他才肯這樣做,普通一般中下人家就不敢做了。為什麼?做了之後,到底去領不領賞?領賞,人家說是傷廉,人家都不領賞你去領賞;不領賞,自己又沒有能力去救人。可見得,為善要往大處去著想,不能往小處。由於這個緣故,所以孔子不贊成子貢的做法。再看底下一個例子:

  【子路拯人於溺。其人謝之以牛。子路受之。孔子喜曰。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。】

  子路也是孔子的學生,有一個人掉在水裡面,他去把他救到岸上來了,這個被救的人家非常的感謝他,送他一頭牛,子路就接受了。孔子聽到這樁事情很歡喜,為什麼?有施有報,從此以後魯國的人都願意救人了,為什麼?救人人家有報答。我們看底下了凡先生的一段評論,說:

  【自俗眼觀之。子貢不受金為優。子路之受牛為劣。】

  這是我們世俗眼睛,救了人接受人家的報答,當然一個是救人不願意領賞,這是我們世俗人眼光優劣的標準是如此,但是孔子不然。

  【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。】

  孔老夫子所取的,他覺得子由可取,而子貢反而受老夫子的責備。

  【乃知人之為善。不論現行而論流弊。】

  這就是聖人跟我們凡夫不相同的所在,聖人講這個善惡是要看將來的,不是看眼前,是要看看後來有沒有流弊。

  【不論一時而論久遠。不論一身而論天下。】

  就是這樁事情他做了,對於社會、對於風俗,乃至於對後世,它有些什麼影響。如果這個影響是好的,這才叫善行;現在善,此時好,可是它的流弊不良,那都不能算是真的善行。譬如我們印光法師對於順治皇帝就很責備,這是說出家制度,在從前出家人的制度,一定要經過政府考核的,考的時候非常的嚴格,考取了政府發給你及格的證書,這個證書從前叫度牒,你才可以出家,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夠剃頭出家的,那是犯法的。所以從前出家人的水準他有那麼高,換句話,政府所考的,認為他的品德、他的學問確確實實可以做一般官吏、老百姓的模範,這才同意准許他出家。順治做了皇帝之後,他覺得出家是個好事情,何必要限制這麼嚴格?就把這個制度廢棄了,隨便什麼人喜歡出家都可以出家。你看在當時是好,當時是覺得好事情,流弊流到今天,我們就看到這個惡的果報。今天我們出家人的素質連天主教、基督教都不如,基督教的一個牧師還要普通大學畢業。你看印光法師在《文鈔》裡面,有多少地方提到這個事情,感到非常的遺憾。這是順治皇帝他一生作為當中,做了一樁最大的錯事情,這是害了佛教。諸位要真正明瞭這個善與惡、因與果,所以我們在種因的時候不能不謹慎。佛法裡面常說,「眾生畏果,菩薩畏因」,菩薩的眼光遠大,他對於造因是非常的慎重。所以我們要看得遠、要看得大,往大處去觀察,往深遠處去著眼,而後才曉得這個善惡是非應該要怎樣去修。所以說,講到子貢是:

  【現行雖善。而其流足以害人。則似善而實非也。】

  再看看,像子路,雖然看到好像他救了一個人,立刻就接受人家的感謝,受人家的報酬。

  【現行雖不善。而其流足以濟人。則非善而實是也。】

  看到好像不善,實在是大善。譬如從前佛教傳到中國來,在中國立下這個考試的制度,限制得那麼嚴格,看到好像是故意刁難,實在怎麼樣?實在對佛教是大有利益。這就是教給我們要從遠處、從大處去觀察。

  【然此就一節論之耳。他如非義之義。非禮之禮。非信之信。非慈之慈。皆當抉擇。】

  這是舉出事的一端,類似這個事情可以說太多太多,不勝枚舉。因此我們要細心的去省察,萬不要很粗率、很魯莽的就下斷語,或者就從事於行為,這樣就很容易犯過失的。底下一段講偏正。

  【何謂偏正。昔呂文懿公初辭相位。歸故里。海內仰之。如泰山北斗。有一鄉人。醉而詈之。呂公不動。謂其僕曰。醉者勿與較也。閉門謝之。】

  這是再舉一樁事情,這就講修善裡面善有偏、有正,偏就不圓滿,雖然是善心,可是在果報上並不圓滿,這一樁事情就敘述這個例子。這個呂先生官做得很大,做到宰相,年老了告老回家,閒居在故里,當然他的功業、道德、文章都是為大眾所仰慕的。『有一鄉人』,就是同鄉的,鄉裡的人,喝醉了酒,大概對他有所不滿,『詈』就是罵,罵這個呂先生。他大人有大量,不與他計較,告訴他的從人,他喝醉酒了,不要跟他計較,置之於不問了。

  【逾年。其人犯死刑入獄。】

  這個人可見得平素習氣很壞,到了第二年犯了罪,犯了死罪,死刑。

  【呂公始悔之曰。】

  他對於過去他罵他沒有計較很後悔。

  【使當時稍與計較。送公家責治。可以小懲而大戒。吾當時只欲存心於厚。不謂養成其惡。以至於此。此以善心而行惡事者也。】

  這個話說得很明白,用不著多解釋。你看看這個善與惡真正不容易,呂公到底是個讀書人,明理之人,後來會覺悟到。如果當時這個呂公真的要跟他計較,他罵他,抓到官府裡面治罪,判他坐牢,叫他坐幾年監獄,一般人大概還不會原諒呂公。當時覺得寬恕是對的,後來看看這個後果,『養成其惡』,這就不對了。諸位想一想,那個善與惡真正不容易辨別。這是以善心做了惡事,善心做惡事的多,好多好多。還有惡心行善事的,這種情形也很多。

  【又有以惡心而行善事者。如某家大富。值歲荒。窮民白晝搶粟於市。告之縣。縣不理。窮民愈肆。遂私執而困辱之。眾始定。不然。幾亂矣。】

  這是說一個大富人家,在這個荒年,荒年當然大家鬧飢荒,他家裡有錢有米,飢民都到他這裡來搶劫,到處搶劫。他告到官府,官府也無可奈何,也沒辦法來應付。於是乎這個富人他自己就把這些亂民捉到之後用私刑來治罰。這個我們看這是做的惡事。但是一想想,他這個惡事做得沒錯,如果要不是他這樣子來對治,怕的是這一方就要作亂,那受害就更大了。

  【故善者為正。惡者為偏。人皆知之。其以善心而行惡事者。正中偏也。】

  善不圓滿。

  【以惡心而行善事者。偏中正也。不可不知也。】

  我們看到這個善與惡,確確實實是多方面的,不是一句話、二句話能夠道得盡的。再看底下第六段:

  【何謂半滿。】

  『半』就是有欠缺,『滿』就是圓滿的意思。

  【易曰。善不積。不足以成名。惡不積。不足以滅身。】

  首先舉《易經》這兩句話來說明。為什麼?要積才圓,才能夠圓滿,無論你積的是善或者積的是惡,必然有果報在後頭,所謂是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」,這是千古不易的定律。

  【書曰。商罪貫盈。如貯物於器。勤而積之則滿。懈而不積則不滿。此一說也。】

  再舉《書經》裡面的一句話,商是講殷紂王,他是積惡,『商罪貫盈』,滿了。底下就解釋,說『如貯物於器』,器是器皿,貯是貯藏,『勤而積之則滿』,積蓄就有滿的時候,『懈而不積』,懈是懈怠,不勤於積蓄,當然就不容易滿。『此一說也』,這是就半滿來解釋,可見得善是要積的。這一篇標題「積善之方」,方就是方法。下面舉的這個例子是佛經裡面的。

  【昔有某氏女入寺。欲施而無財。止有錢二文。捐而與之。主席者親為懺悔。】

  這是說一個貧人,一個貧苦之人,她到寺廟裡面去,因為知道貧窮是過去沒有修福,這一世才得貧窮的果報,懂得這個道理,想修福沒有錢,在三寶面前想供養、想布施,沒有能力。『止有錢二文』,僅有兩文錢,這個兩文錢她就拿出來供養,捐獻出來了。『主席者』,就是寺院裡面的住持,這個大和尚親自為她求懺悔,給她迴向,這是多麼的隆重。

  【及後入宮富貴。攜數千金入寺捨之。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。】

  到後來果報,在經上講是隔一世,這個貧女施了兩文錢之後,七天以後就死了,第二生得的福報就很大,以後做了皇后,做了皇后又到這個廟裡面來,施捨了很多的錢財,她有!這個時候『主僧』,就是住持和尚,不親自給她迴向,叫他的徒弟給她迴向就行了。

  【因問曰。吾前施錢二文。師親為懺悔。今施數千金。而師不回向。何也。】

  這個前後因果宿命的事情,當她知道的時候,她就提出這麼個問題。說當初貧窮的時候,到這個寺廟裡面供養兩文錢,老和尚親自為我迴向;現在我富貴了,我帶了這麼多財寶到寺廟裡面來布施,老和尚為什麼沒有看在眼裡面,叫一個徒弟來給我迴向,這是什麼道理?底下就說明了:

  【曰。前者物雖薄。而施心甚真。非老僧親懺。不足報德。今物雖厚。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。令人代懺足矣。此千金為半。而二文為滿也。】

  你看看這半與滿,有欠缺、有圓滿,諸位要曉得,不在乎供養布施物質多少,在乎你的心地誠不誠,心誠懇切,兩文錢的功德就是圓滿的功德;心要不誠不切,你看看數千金才只得一半。由此可知,今日之下佛門裡面修福的,說老實話,貧窮人來修福滿的多,富貴人家來修福半的多。你們諸位想一想,有錢的人到廟裡來一布施,我寫十萬、我寫二十萬,大功德主,到寺廟要上座,出家人要侍候他、招待他,這個活財神爺不要讓他跑走了。那當時果報就報掉了,大家對你稱讚、對你恭敬,就已經報掉了。那個貧窮人家捐個五塊、十塊,沒有人理他,前面講了,他的功德是陰德,你這個十萬、二十萬是陽德,馬上就報掉了,不如人家捐個五塊、十塊的,那叫圓滿功德。由此可知,貧窮人怎麼不能修福?修福一定要有財富嗎?不一定!有財富的人,十個就有九個九貢高我慢,這個習氣就是大障礙,就叫他的功德不能夠圓滿。所以圓滿功德要從虔誠、恭敬裡面修,以真誠心、恭敬心修。也許諸位要問,這個貧女到底還有兩文施捨,如果一文都沒有怎麼辦?一文都沒有,只要你那個心真,一樣圓滿,下面一段就說了,可見得培福不難。

  【鍾離授丹於呂祖。】

  這是說從前的仙人,我們世俗稱八仙,漢鍾離最初授丹給呂祖。呂祖在台灣名氣很大,仙公廟裡頭供他,就是呂洞賓。底下也有個小註,「呂祖唐時人,名巖,字洞賓,喜作出世裝束,咸通中及第,兩調縣令,途遇異人鍾離權授以修養方法,遂隱陝西終南山得道」。這是呂祖的小傳,簡單的介紹在此地。這是他授丹給呂祖。

  【點鐵為金。可以濟世。】

  漢鍾離是古仙人,教給他一個方法,你要想救濟世人,救濟世人要財富,沒有錢怎麼行?他說我有一個方法教給你,『點鐵成金』,你有這個本事那你就可以救天下人了。

  【呂問曰。終變否。】

  終究它會不會變?

  【曰。五百年後。當復本質。】

  變是會變,五百年之後這個金又變為鐵了,它會變。要現在人那就歡喜得不得了,不要說五百年,五天他都歡喜,你看看我們這個人心怎麼能跟呂祖比?人家能夠成仙得道不是偶然的。

  【呂曰。如此則害五百年後人矣。吾不願為也。】

  五百年後這個金會變成鐵,現在我雖然救了人,到五百年之後,人家保存這個金都變成鐵了,那我不都害死那些人了?你教給我點鐵成金這個方法我不要學。

  【曰。修仙要積三千功行。汝此一言。三千功行已滿矣。】

  這是鍾離說的,告訴他修仙的人要積三千功行;換句話說,要修三千樁功德才夠得上修仙的資格,你這一點存心,這一句話,三千功行就圓滿了。

  【此又一說也。】

  你看這個半與滿。

  【又為善而心不著善。則隨所成就。皆得圓滿。心著於善。雖終身勤勵。止於半善而已。】

  這個標準又高了一層,諸位要曉得,此地他所講的這個三段是三個等級,一層比一層高,各有半滿。這是大乘菩薩法裡面了,所講的是無漏善,無漏善就是講的三輪體空。我們把這個文念下去:

  【譬如以財濟人。內不見己。外不見人。中不見所施之物。是謂三輪體空。是謂一心清淨。則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。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。倘此心未忘。雖黃金萬鎰。福不滿也。此又一說也。】

  這就是我們佛法裡常講的有漏善與無漏善,這是最高的標準了;換句話,要能這樣修,那個功德福報是無量無邊。這就是講的要離相,要不著相。可見得比前面兩層要高,呂洞賓所修的還是著相。三輪體空確確實實相當不容易!哪一個人不想這樣修?為什麼做不到?我們要認真的想一想《金剛經》裡面所說的,《金剛經》在末後做結論,兩句話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這兩句話實際上就是說的真如本性上的三德祕藏,不取於相這是解脫德,如如是指的法身,不動這是般若,所以這兩句就是把真如本性上的三德祕藏顯示出來了。可是要怎樣才能做到這兩句話?後面那一首偈子就是非常好的方法,在平素就要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樣去觀察,然後你才能夠離相,才能夠不著。可見得不著是最上乘的功夫。講到三輪體空就是不著,善修不修?修,修善而不著善。不但善不著,能所皆空,能修、所修都不執著,這才叫一心清淨,一心清淨就是法身理體之顯露,這種修法就叫做稱性起修,那個功德是沒有邊際的。

  所以說『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』,斗粟這是施的物少,很少,但是這個福是沒有界限,不可以稱說,『一文』,這是錢財裡面最少的,『可以消千劫之罪』。這是說明離相稱性而修,功德是無量無邊,這個道理必須要懂得。所以諸位要想功德圓滿,唯一的辦法就是要離相修。《華嚴經》教我們離世間才能夠行成證入,可見得離相的重要。如果要著相而修,雖然說圓滿,並不是真的圓滿,在中下功夫裡面比較上說得圓滿。『倘此心未忘』,這個心是什麼心?妄心、能所之心、執著心、分別心,說的這一些,沒有能忘我,無論你修多少福德都不能算圓滿。《金剛經》裡面較量的例子更明顯了,經上講的,三千大千世界須彌山王的七寶布施,不如《金剛經》的四句偈,這是說半與滿說到了極處,『此又一說也』。再看底下文:

  【何謂大小。】

  這是講善有大、有小。

  【昔衛仲達為館職。】

  這也是指過去的一個人。

  【被攝至冥司。主者命吏呈善惡二錄。比至。則惡錄盈庭。其善錄一軸。僅如箸而已。索秤稱之。則盈庭者反輕。而如箸者反重。】

  此地這個大小就由這個地方輕重來說明了。這是說過去有一個人,也是在公家做事的,他的神識被陰差捉去了,捉到陰曹地府裡面去了,這個主者大概就是閻王、判官,叫這些小鬼把他一生所造的善惡記錄拿出來。拿來之後,他造的那些惡的記錄太多了,擺在房子裡面,大廳上擺得滿滿的,盡是他的罪惡,造的那些罪惡。有沒有善?善好像看起來很少,善就做了那麼一樁,只有一軸。結果閻王叫人拿秤來秤一秤,他這個一箸善反而重,『盈庭』之惡反而輕。

  【仲達曰。某年未四十。安得過惡如是多乎。】

  這就懷疑了,我現在還不到四十歲,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罪惡?自己都不相信。

  【曰。】

  這個『曰』是判官給他說的。

  【一念不正即是。不待犯也。】

  由這一句話我們就明瞭,可見得那個善與惡,動了念頭,鬼神那裡就有記錄,不必要等你去犯。由此可知,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,善念有多少,惡念有多少,我們不讀這些文不知道警惕,成天在打妄想,要想叫念頭止是止不住的!換句話,念頭有三種,不是善念就是惡念,否則的話叫無記念,無記念就是無所謂善惡,總不出這三類的念頭。我們普通一個人,無始劫以來內裡面煩惱的薰習,在外面五欲六塵為增上緣,勾引裡面的煩惱,說個老實不客氣的話,不必要懷疑,決定是惡多善少。何以見得?你要讀過《百法》就曉得,煩惱心所有二十六,善只有十一,這不就很明白嗎?何況那十一個善心所的力量遠不如二十六個煩惱心所大。所以你看佛在《地藏經》裡面說,「閻浮提眾生,舉心動念,無不是罪」。所以,那個真正會修行,心地很細的,觀察自己的念頭,念頭一起,你就曉得哪一個心所起作用,你看看是十一個善心所起的念頭多,還是二十六個煩惱心所起得多?這個造善、造惡不就很明瞭了?要不深入佛理,確確實實是不相信,懂得這個道理你才曉得,舉心動念必定結業。

  什麼時候不結業,就是不造業?明心見性,就是真正的做到了四相、四見空了,就不造業了。諸位想一想,這談何容易!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證得須陀洹果以後才不造惡業,就是說你要是證得須陀洹了,你決定不墮三惡道。為什麼?你從此以後不再造惡業了。雖然阿賴耶識裡面有惡業的種子,是不錯的,但是種子要沒有緣不會起現行。換句話說,初果以上的聖人,造惡業的緣就斷掉了,所以他可以不墮惡道。要到圓初住以上,這才是明心見性,破根本無明,證得法身自性,才叫做不造業。由此可知,心行實在是非常的微細。這是說一個未滿四十,記錄就盈庭。他還有一樁善事,這個善事很大。

  【因問軸中所書何事。曰。朝廷常興大工。修三山石橋。君上疏諫之。此疏稿也。】

  做了這麼一樁好事情。『朝廷』,政府想建一個很大的工程,這個工程當然是勞民傷財而未必是重要的。如果真正是重要的那是好事,不是重要的要勞民傷財,這就不好了。所以他上奏章諫止,希望政府不要興這個工程,這個『疏稿』。

  【仲達曰。某雖言。朝廷不從。】

  雖然他有這個意見,但是朝廷沒有接納,依舊還興建了工程。

  【於事無補。而能有如是之力。】

  他說我這個建議有這麼大的功德嗎?把我所有一生的罪惡都蓋住了嗎?確實。

  【曰。朝廷雖不從。君之一念。已在萬民。向使聽從。善力更大矣。】

  回過頭來我們看前面所講的,所以為善,一樁事情、一個念頭、一樁善事,要叫天下人都得福,這個善大,這個善太大了!可見得我們要想修大善不是太難的事情。同樣的,造大惡也有造大惡的因緣。造大惡的因緣畢竟是少,為什麼?人起惡念都為了自私,都為了我,這個罪是小,為什麼?你一個人,甚至於你一家。一樁大事是為天下、國家來著想,這個善太大。在佛門做功德也是無量無邊,續佛慧命,佛法是人天眼目,所以護持佛法是護持一切眾生的慧命,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的,比他這個做得更要大。諸位懂得這個道理,要是障礙佛法,障礙弘法利生,那個罪過也就無量無邊,那就是一個道理。

  所以我們在《感應統記》裡面,你看上次我們也提到宋朝的偏將軍曹翰,這是有一段感應的公案。這個人在唐朝時候他是一個做小販的,是販賣布匹的,肩挑的,扛著布匹在外面賣,是個小販。有一次經過一個寺院,寺院裡面正好在講經,他就在那裡聽了一座經,就是聽了一次經,聽完以後很歡喜,就拿出錢打齋供眾,就以這一次的福報,他做了三輩的官。諸位想想看,那像我們現在天天講經、天天聽經,那福報比曹翰大得太多了,他一生只有一次就享三輩子福,諸位想想,我們大家要享多少生多少劫的福報?這也是千真萬確的。既然曉得我們在這裡修福了,更要努力、更要勉勵自己,使我們的福報要純、要真、要滿,萬不可生貢高我慢的心,不可以自負,不可以傲慢,更應當虛懷若谷的努力去勤修。像前面昨天所講的,你看幾位老人,知道自己有福報,更努力修,更得要加功用行,我們的福智才能夠圓滿。底下這個結論就好了。

  【故志在天下國家。則善雖少而大。苟在一身。雖多亦小。】

  這個道理不可不明白,我們修善要往大處著眼,要往天下國家去著眼,要為一切眾生去著想,這個善就大了,這個福才能夠圓滿。再看底下一段,這是八段裡面末後的一段。

  【何謂難易。先儒謂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。夫子論為仁。亦曰先難。】

  確實修善是不容易,尤其對於初發心,世間常言說得好,「善財難捨」,財是身外之物都難捨,何況於內財?可見得修善是一樁不容易的事情,但是愈是難愈是要去做,古聖先賢都要從難的一方面去開始。我們看底下它有兩段小故事。

  【必如江西舒翁。捨二年僅得之束脩。代償官銀。而全人夫婦。】

  這是說難,一個窮秀才,辛辛苦苦教書教了兩年,得了的一點錢,遇到一個人,大概是服務於公家的人,把公家的錢丟掉了,那個時候是性命難保。他見到人家有這樣苦難,這是難捨能捨,把自己兩年辛辛苦苦的積蓄全部都捨了,保全了人家的夫婦。下面又有一樁。

  【與邯鄲張翁。捨十年所積之錢。代完贖銀。而活人妻子。】

  這個比前面更難,十年的積蓄,肯幫助人。在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,所謂真實的學問就是在肯誠心誠意的去幫助別人,這就叫學問,佛法裡面說難捨能捨,要不是見理見得明,做不到!

  【皆所謂難捨處能捨也。】

  這是錢財的難捨。

  【如鎮江靳翁。雖年老無子。不忍以幼女為妾。而還之鄰。此難忍處能忍也。】

  無怪乎《金剛經》裡面六度裡頭特別詳細說明的是布施、忍辱,那就是教發菩提心、學菩薩道的人要從這兩個做起,這才叫學佛,這才稱得上是一個善男子、善女人。《金剛經》裡面所講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的男女二眾,說這個二眾就包括四眾。你看六度為什麼不提別的,特別就這兩度發揮得那麼多?可見得這兩條是最難的,佛就是教給我們要從這裡下手。

  【故天降之福亦厚。】

  果報也不思議。

  【凡有財有勢者。其立德皆易。易而不為。是為自暴。】

  『自暴』就是自暴自棄。

  【貧賤作福皆難。難而能為。斯可貴耳。】

  這就是俗話常講的難能可貴,這個也不必多說,在前面半滿裡面我們能看到,有財富、有勢力,他想修福確確實實是比較容易。但是所謂是利令智昏,他雖有力量做,他不願意做、不肯做,縱做也勉強,或者是帶著傲慢的、驕慢的習氣,這是富貴人的毛病。貧窮人難是什麼?難在多年的積蓄,看到人有苦難,能夠說全部的拿出來救濟人家,解決別人的困難,這實在是不容易。

  這是了凡居士給我們舉的對於善行的辨別有這八段,這個八段都是就綱領上說的,我們要詳詳細細的把它辨別清楚,而後才曉得自己修的是真善還是假善,是真是還是非是,理路明白了,理是認識路,行是走路,路子才不會走錯。諸位想一想,大經大論我們是應當研究,《了凡四訓》與《感應篇》能少得了嗎?決定少不了的。假如我們自己真正做到三輪體空了,這個可以不要,為什麼?舉心動念無不是善,而且還是無漏的善,可以不必要這個。心在沒有到清淨之前,換句話說,我還空不了的時候,《了凡四訓》跟《感應篇》是非要不可。換句話說,現前我們善惡的標準,不讀這些書不知道,讀了這些書才明白哪些是善、哪些似是而非,然後自己才知道自己應當怎樣做法。下面講:

  【隨緣濟眾,其類至繁。約言其綱。大約有十。】

  這是講的細行了,講我們一般所修的這個善行,也舉十個綱領來敘說。

  【第一與人為善。第二愛敬存心。第三成人之美。第四勸人為善。第五救人危急。第六興建大利。第七捨財作福。第八護持正法。第九敬重尊長。第十愛惜物命。】

  這就是講把一般的善行歸納在這十類,凡是這些事情你也不必去找著去做,隨緣濟眾,遇到了就要做,遇不到不要去找,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時候就做。這個十條,它底下有十段,一段一段的給我們講解。今天時間到了,明天來細細的研究這十段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