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了凡四訓  (第十集)  1978 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 檔名:19-003-0010

  請翻開經本。

  【開章第一義便說。積善之家。必有餘慶。汝信得及否。余信其言。拜而受教。因將往日之罪。佛前盡情發露。為疏一通。先求登科。誓行善事三千條。以報天地祖宗之德。】

  從這個地方看起。上一次講到雲谷大師開導了凡居士,告訴他改造命運的祕訣,理論上來說是很深,確確實實不容易通達,只可以說不容易通達,並不是說不能通達,這是諸位要記住的。如果你要是深入經藏,依教修行,到你功夫到相當程度,可以通達。我們初學這是感到很困難,但是你要想改造,在方法上來說不難,只是將平日的過惡改過來就好,就行了。所以說斷惡修善,這樣看起來下下根性的人也能做得到。不過問題是在善惡的標準上,什麼是善、什麼是惡?這個標準先要確定、先要明白,而後才曉得哪一些是屬於惡的、不善的,我們要斷;哪些事情是屬於善的,我們應當要修。

  在佛經裡面說,善惡的標準是戒律;我們世法上來說,善惡的標準是禮。所以儒家所說的禮跟佛法裡面所講的戒是相同的。禮是因時因地而有所改變,但是它改變的只是儀式上的改變,精神上不會改變。禮的精神我們應當特別重視,凡是合乎禮的,咱們不要合乎禮的儀規,合乎禮的精神,這就是善,違背禮的精神是惡的。戒律也是如此,戒律要從綱領上講,兩句話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第一句所謂是小乘戒律的精神,自度的精神,第二句是化他的,是大乘菩薩戒律的精神。斷惡未必肯修善,修善沒有不斷惡的。所以說大乘精神包括小乘,小乘不包括大乘。

  所謂善與惡,如果我們不能夠細細去研求,籠統也有一個原則,凡是自利的是惡,凡是利他的是善。換句話說,善要處處為別人著想,叫別人得好處、得利益、得受用,這是善;要時時為自己打算,自己得到利益別人就損失了,這就是惡。這是很籠統的,也是在原則上說明這麼一點。當然最好的還是要多看戒律,多讀古禮。這個說起來,古人的善惡標準跟今人的善惡標準不相同,因此古禮很難為現在人所接受。現在的善惡標準,說實在話,是以利害為標準,凡是於我有利的都認為這是善,於我不利都是惡的,他不管別人,完全是基於自私自利,這個標準建立在這個地方,功利主義。而我們中國古人所定的善惡標準是從人性裡面定的,不是從個人,這是大大不相同。從人性當中建立的善惡標準,與佛法所說的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智慧光明是相應的。這就是說明了,古禮不可不讀,古禮的精神不可不尊重。你能夠遵從性德,你對於戒律所標的善與惡你才能明瞭,換句話說,你才能體會,你才能夠信受奉行。

  這些東西散在古籍裡面,不是一部書、二部書專門講這個道理。上一次給諸位說過,所以古人有心人很多,有什麼心?利益一切眾生之心,將這些東西普遍的搜求,集成一個小冊子,我們念了這一部就把世出世法的善惡標準都念到了,這個對我們多方便。《了凡四訓》是其中之一,第一篇講立命,第二篇就是講改過,改過就是斷惡,第三篇講積善,積善就是修善,這個地方給我們提出一個標準。除此之外,說得更為廣泛、更為切用的無過於《太上感應篇彙編》。這個書我們正在印,以前印了一千本,不到一個月就送完了,現在我們又印了一萬本,大概快要印好了。這個書諸位不但要研究,要老老實實照這個去做,而且我們講堂將來打算講這一部東西。也希望諸位同修學了之後,普遍的勸告你的親戚朋友,只要能夠接受的都得要勸告他。社會上多一個好人,這個地區就增一分福德,這就是一個福地,那個《華嚴經》善財童子參訪的福城,大家有福了,這個地區也就是福城了。

  在這一段雲谷大師把這樣要緊的方法告訴了凡居士,了凡居士這個人心量很大,絕不吝法,老師教給他的好東西,他立刻就公諸於大眾,我好,希望人人都好,我照這個方法去修,希望天下人個個都照這個方法去修。我們看雲谷禪師教給他的,每一句話都是他自己說出的毛病,你把毛病改過來就好了,這是第一步的功夫。說到後來,舉出儒家的經論來做證明,因為了凡居士儒學有相當的基礎,儒家的經典很熟悉,因此法師舉出儒家的經論來給他說明。講到《易經》,《易經》裡面講因果報應,而且《易經》是我們中國學術的根本。今天這第一句是接著上面《易經》裡面所講的,『開章第一義便說,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』。這一句話裡面有小註,「周易坤卦文言」。

  《易經》之卦相傳是伏羲氏畫的,這部書不是一個人作的,可以說是集大成的一部書,文王曾經做了一次訂正,《彖辭》是解釋卦的,是周文王作的,《文言》是孔子作的,《文言》只有兩篇,就是乾卦文言跟坤卦文言,乾坤文言。在過去好像大學國文課本裡面都有選這兩篇,現在我不曉得是不是還有這兩篇,這是解釋卦爻與《彖辭》,解釋得很詳細。這兩句話就是孔子說的,孔子是根據卦象而說的,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」,善是要積,積得多了,慶就是吉慶,我們世間人所講的福德、吉祥、慶喜,積得太多了,一生享不盡,子子孫孫都沾祖宗的恩德。如果子子孫孫再要累積,都曉得積善,那這個家在歷史上一定能夠光大興盛。

  在我們中國最明顯的代表,孔老夫子就是積善之家。我們讀《史記》裡面「孔子世家」,你看所記載的,孔子公的祖先生生世世都積德,這個善積得太大了,一直到今天,他的後代都為大眾所尊敬,孔德成先生是孔子公第七十幾代的孫子。一般人家能傳三代的就很少了,他傳了七十幾代還不衰,這不是說得很有道理嗎?不但是言教,孔子公這一家事實擺在這裡給我們看到了。這是憑什麼?憑他家的祖先積善,所以餘慶,二千多年都不衰。我們想一想,善該不該積?要是反過來說,「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」,這是一定的道理,積善、積不善是因,餘慶、餘殃是果報。

  法師問了凡居士,『汝信得及否』,你相不相信?這些話袁了凡過去大概也不止讀了幾百遍,從前念書人念個幾百遍是很平常的事情,在過去童蒙教學大概總是一百遍以上。不像現在,現在的教學,老師不管你念幾遍,反正考試的時候給你一個題目,你能答出來就行,因此背誦好像已經無關緊要了。大學中文系畢業出來的學生,恐怕連十篇古文都背不出來,這怎麼行?從前有學生到台中想請李炳南老居士教古文,他老人家很慈悲,行,先考一考,看你有沒有資格,考什麼?考背古文,要背多少篇?五十篇,你肚子裡頭沒有五十篇的古文,不要談文章。也有想學詩的,他的詩作得真不錯,實在是好,也有人想去學,也得考一考,要背多少首?要背三百首。肚子裡沒有三百首詩,不要談詩;沒有五十篇古文,不能談文。

  在從前兒童上學,你看天天在念書念什麼?就是念的四書五經、念的經史子集。你問他,一句他也不懂,但是他念得很熟,跟唱歌一樣,唱得很熟,一輩子都忘不了。為什麼忘不了?念的遍數多了,他就忘不了。所以諸位看看《五種遺規》裡面講的童蒙教學,那個時候的標準是一百遍到二百遍,這是普通人的根性,天資稍微差一點的就要加一倍,要念四百遍,目的就是叫你一生不忘,縱然到年老了,這些經典還非常的熟悉。你要說、你要寫,這是隨手拈來,毫不費力氣,這就是熟,不熟決定不行。

  袁了凡居士既然從小就是個念書人,當然這是念得很熟,念得很熟,可見得念是念了,意思懂不懂?懂,就是不會,換句話那個懂是模模糊糊的懂,不是真懂,如果真懂的話他早就照這個做了。他沒有照這個做,毛病都沒有改過來,還是為命運所拘束,那麼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」這八個字可見他並沒有懂。現在經過這樣一番反省、檢點,法師的一番開導,再把這兩句話提起來問他,你懂不懂?才恍然大悟,相信了,信就是懂,信就接受了,接受了之後才能照這個去做。『拜而受教』,受是接受,教是教訓,接受這個教訓就是回家去要依教奉行,從今以後斷惡修善。

  小註裡頭這兩行很重要,我們千萬不要把它輕易看過去。「聞善言而生疑謗者,是為罪惡之相」,要牢牢的記住,那是沒福的人。我們聞到善言,當然不會謗,懷不懷疑?謗罪重,疑罪比較輕,還是沒有福。聞善言要生歡喜心,聞了就能信,信了就能行,這才是有福。這一句就是說,底下把它念完,「故曰疑為罪根。聞善言而起敬信者,是為福德之相,故曰信為福母」。平常我們勸導別人,接引眾生,你以善言善行去勸告他,你看他能不能接受?他能接受很好,不能接受,再等待因緣,心裡很明白,他的業障深重。所以當他不能接受的時候,要有耐心去等待,要有善巧的方法去誘導,使他能回頭是岸。這個地方講罪根,你看罪根,他不說謗為罪根,疑為罪根,疑之病不小,而我們初學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訓疑問重重。當然一面是我們自己善根福德不夠深厚,這是因;其次,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不好,是邪說橫行的時代,是非善惡混淆不清,不知所從,怎麼能不手忙腳亂?這樣一說的時候,因與緣對我們修學人來講都不利。如果對古德聖賢的教導而能夠生敬信之心,這必然是善根深厚,心裡面有主宰,不為邪說所動搖才能做得到。

  這一點過去也跟同修們報告過,從前老師教學是只准聽老師的,除了老師以外,什麼人講東西都不准聽,除了老師指點我們的教科書以外,其餘的書不准看。為什麼老師這樣跋扈、這樣專制?就是杜絕罪根,你自己心裡還沒有主宰,你到處聽,什麼書也亂看,看多了、聽多了,疑心病重,道理就在此地。你把那些見聞統統杜絕,你跟老師學這一門,你很相信你老師,你也很尊敬你老師,對老師所教的沒有懷疑,不疑才能成就,疑就不能成就。現在這個方法能行得通嗎?行不通了,為什麼行不通?那些邪知邪見的教育有電視、有廣播送到你家裡來,叫你那個小孩從二、三歲就開始學習起,這個麻煩大,十方諸佛來教都無可奈何。為什麼?他這個疑根是根深蒂固,不容易拔除,這個後果實在說不堪設想。今天只能夠說勸導大家,信不信在你,肯不肯照做也在你的選擇。大經裡頭也是這樣說,學問之道還是要一門深入。「信為福母」,這一句話本來是出在《華嚴經》上,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。信一定就有敬,信一定就肯奉行。我們聞善語、看善書,心裡歡不歡喜?我想大家都能生歡喜心。

  也有不少人給我說,善書都是文言文寫的,太深了,不能夠普及,應當把它改寫成白話文。這個說起來好像很有道理,實在給諸位說,你自己細細想一想,道理並不充分。為什麼不充分?文言文簡潔,白話文囉嗦,文言文三百個字寫的一篇文章,白話文三萬個字都寫不清楚。所以不要多,你只要肯用心,花三年工夫學文言文,你的文言文就有基礎,你這一生就有受用,你省多少事,節省多少時間。你現在寫一篇文章,要你寫一萬字的文章,至少你得花兩天的時間,那算你寫得快,文言文三百字就行了,一個鐘頭就寫完了。現在常常要講究時效,講求時效最好無過於文言文。這是大家不肯學,就覺得困難,你要去學了就不難了。

  我手頭上還有一部民國初年的小學生的模範作文,在一個同學那個地方,哪一天我讓他找出來,我們把它翻印個一千冊,分送給諸位。民國初年小學生寫的文章,現在大學中文系恐怕看都還要查字典,因為什麼?他引用的許多典故你不懂,你還得找《辭源》、《辭海》,翻翻這個字怎麼講法。小學生寫的,叫大家看看那個時候小學生的程度。可見得這個東西不是難事,小學畢業文章寫得很漂亮。他念了幾年?充其量不過念六年,那時候還沒有六年,四年,小學是四年。你們都認為我們現在腦袋比從前人聰明,那學文言文不是更快嗎?這是應當要學的。如果要不學,你想想看,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,列祖列宗遺留給我們的這些典籍,這真正叫傳家之寶,而你得到怎麼樣?不能受用,不識貨,這就可惜了,有也等於無。

  由此可知,文言文不能不學,文言文學會了,縱的方面,幾千年的東西你都有能力吸收。現在大家知道外文重要,外文是橫的一方,橫是廣博,這是縱深,雖然廣博,太膚淺了,依舊不能辦事,你沒有深度。你要有深度,一定要讀文言文。何況凡是勸善的這些書,都是很淺顯的文言文,並不深。佛經要比起我們中國古文那要淺得多,為什麼?佛經就是古時候的白話文,是用一種很通俗很普通的文字寫出來的,一般人都能看得懂。如果那些高僧大德要出現於現在,叫他翻譯經典,當然一定是翻譯成白話文。所以在那個時候已經注意到普及化,這是我們要相信的,我們要下決心去學習,並不是一樁難事情。但是諸位要想學,還得要從背誦上下手,不從這上下手沒有辦法。

  如果大家找不到理想的本子,就用《古文觀止》就很好,《古文觀止》也是古人在這幾千年當中,千百的作家裡面挑選出來的代表作,一共只有三百多篇,文字都不長,短的幾十個字,長的頂長的也差不多只有五百多個字,那個很少,只有幾篇而已。諸位要年紀輕,一個禮拜背一篇,念一篇,你有三年,你肚子裡大概也有一百五十篇古文。有一百五十篇古文,在現在來說就不得了了,可以成為古文學家,三年就成功了。為什麼說你成為古文學家?因為沒有人跟你比。從前不行,從前大家都是肚子裡裝得滿滿的,現在大家肚子裡空空的,大家都是空空如也,你肚子裡裝個幾十篇、一百篇,就不得了,所以應當努力。有這個基礎再深入經藏就毫無困難了,文字的障礙沒有了。說這些話就是貢獻給諸位,這些典籍還是保存著原來的文字好,你要想把它翻譯成白話文相當不容易,你要不相信,你看看現在國語日報那些古文翻譯的,你仔細對對看,不是味道。所以古文有古文的美,有古文的韻味在裡面,翻不出來。這是我勸大家應當要學,學了之後,普遍的講解。

  我也在道場裡給諸位透露了一點消息,我們明年道場裡面講經方式要改變。為什麼要改變?經論太長,拖的日子太久,就使人厭煩了;如果說天天講,我們又沒有這個時間,沒有這個機緣。那怎麼辦?把經典裡面重要的部分抽出來講,不重要的就不講,採取這樣一個方法。譬如《華嚴經》八十一卷,我們八十一次就把它講完,我們一卷裡面抽出幾個小段,就講這幾個小段;換句話說,選擇精華的部分來講。我看基督教講《聖經》,不是從頭到尾講的,每一次講,大家查查第幾章第幾頁,就這麼幾句,我們也可以用這個方法。這個方法比較活潑,比較適用,看我們眼前需要什麼,我們就可以把這一段提出來講,這個很有味道。所以明年我們要改變方法,我們不要守著一部經講到尾,這個太難,這個辦法是過去叢林裡面,大部經應當要選擇精華,選擇我們契用的。印經我們還是要印。換句話說,重要的東西給你講解,你要想了解全經,你回去再去讀誦,告訴你一個修學的方法。這樣就活潑得多,能夠提高大家聽的情緒,能夠提高聽的興趣。

  你看人家「拜而受教」這句話,不是說的空話,是說的實實在在的話。這四個字就是我們佛經,你看每部經後面最後一句,「信受奉行,作禮而去」,這四個字就是信受奉行,作禮而去。去幹什麼?我們道場講經,講完之後,大家是信受奉行,作禮而去,回家睡覺了。袁了凡可不是回家睡覺,所以我們不如他,我們沒有成就。他回去之後,『將往日之罪,佛前盡情發露』,回去求懺悔去了。發露,露是表現在外面,露出來,所謂露出來就是把自己的過失都說出來,不但說出來,而且把它寫出來。寫出來對自己有約束的功能,我在佛面前發過誓,我再不做這些惡事,口說無憑,我還寫出東西在此地,這是為疏的用意。

  我們看底下的小註,「《朱子家訓》有云,惡恐人知,便是大惡」,惡不願意讓人知道,這叫做覆藏、掩飾,把自己的過惡想盡方法掩飾得叫別人看不出來,這是最大的過失。「可知回護掩飾便是罪業之相」。人有過失這是常事,古德就說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,知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,有過先要知道,然後要肯改,這才能成聖成賢。最好的,你自己有親近的人,你有父母、你有師長、你有知心的朋友,你要有了過錯,你就老老實實跟他們說,在這些人面前懺悔,叫他們知道,不要做了惡事不讓人知道。讓人知道這個罪惡就減輕了,為什麼?發露出去,大家知道,人家知道當然會責備你幾句,責備你幾句是果報,當時就報掉了。如果掩飾的叫別人不知道,這個過惡藏在那個地方,愈積愈多,那就是積惡。積惡可不得了,積多了到以後再一發作,那就不堪設想,必然要墮落。所以世出世間的賢聖都是教給我們應當發露懺悔,這是講惡。要講到善,善就要藏起來,不要讓人知道。為什麼?你做的善事讓人家知道,這個人讚歎一下,那個人讚歎一下,就報光了,善就沒有了。所以這個善要把它藏起來,這叫陰德,什麼叫陰?陰就是別人不知道,我做了好事不讓人知道,不必叫人讚歎,我這個善愈積愈厚。這是世出世間賢聖教給我們斷惡修善的要領。

  下面舉《涅槃經》說,「《涅槃經》云,有二白法」,古印度稱善惡它是用黑白來做代表,我們常看經的人在經論上常常看到,所謂白法就是善法,黑法就是惡法,白業就是善業,黑業就是惡業,它是用黑白做代表。有二白法,就是兩種善法,「能救眾生」。這兩種什麼善法?底下講了,「一慚二愧」,慚愧就能夠救眾生。什麼叫慚愧?底下有解釋,「慚者內自羞恥」,我們中國古人說「知恥近乎勇」,確實知恥的人才是大勇。孔子所說的聖賢的三達德,大智、大仁、大勇,這個勇是什麼?勇於改過遷善,這才叫大勇。為什麼他能夠勇於遷善?因為他知恥,他曉得做惡事是羞恥。在佛法裡面講這是慚,慚這個心所在唯識百法裡面講,這是十一善法之一,是善心所,慚愧這兩個字,慚是發自於內心,俗話就是講良心,做了壞事良心不安。如果做了壞事不知道羞恥,這個人就無慚了,無慚之人什麼樣壞事他都做得出,這個罪就重了,那真是無救了。做壞事不怕,感覺到心理不安就有救。做壞事情,睡大覺還睡得迷糊顛倒的,這就沒救了,所謂是良心泯絕,這個人就沒救了。他只要稍稍感覺到不安,他就有救,還能夠喚得醒他。這是慚的意思,發自於內心。

  愧的意思,「愧者愧怍於人」。愧這個心所,是輿論的制裁他覺得不安,這是愧,外面輿論的指責他害怕。有這個心所也算不錯,這是我們世法所講的偽君子,他不是不做壞事,他是怕別人罵他,他不敢做壞事;如果沒有輿論的制裁,他一樣做壞事。這種人比那個不怕輿論制裁的人那還要勝得多,他到底還怕人說他。一個是自己良心不安,一個是怕輿論的指責,只要有這樣的心,這兩個都是善法,慚與愧都是善法,都能夠叫一個人改過自新,都能夠勉勵人斷惡修善,所以這兩個是善法。

  「懺悔舊時所犯身口意諸不善業」,這個懺之一字是印度話,悔這個字是我們中國話,這兩個字合起來通常在翻譯裡面講叫梵華合一,它的意思是後不再造,這才叫懺悔。如果懺了以後再造,就不叫懺悔。所以大家要懂這個意思,並不是說做了惡業,我到佛菩薩面前求懺悔,拜個梁皇懺、拜個水懺,自己不肯幹,請幾個法師代我懺,換句話,我在那裡造罪業不要緊,我請了七個法師,我一天給他一百塊錢,你代我懺罪,我在這裡造罪,你們代替我懺,沒有道理,講不通的!這都是把佛門裡面理論、方法曲解、誤解了,真正是所謂盲修瞎練。懺悔就是,簡簡單單的講,意思是很深,我們取簡潔,大家好記住,容易學習,「後不再造」,我們孔子公所說的「不貳過」,過失只有一次,沒有第二次,這才叫真懺悔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「懺除業障」也是這個意思,十大願王懺除業障是第四條,到這個自己才夠得上是個法器;換句話說,夠得上是如來的學生,具足前面四願才是真正的佛弟子。

  今天早晨跟大家講的皈依,這樣的講法,你們縱然在外面行皈依禮,皈依師也不能這樣詳細跟你說。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、廣修供養、懺除業障這四種做到了,才是真佛弟子,才是真正皈依三寶的佛弟子,這才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的護持你。他為什麼護持你?他尊敬你,你值得他尊敬,不是勉強來的,不是誰派他來的,自動來的。

  這個懺悔就是改過,就是從前身所犯的、口所犯的、意所犯的諸不善業,這個不必細說,大家看看前面文就曉得。了凡先生自己說出來,他身口意所造的過惡,他舉出六條來說明,這是開始改了。「便開改過自新之路」,把從前所犯的過惡都說出來、都寫出來,讓大家都知道,從今以後改過自新。「成翻染為淨之行」,成是成就,翻是反轉來,就是回頭,過去是染污、是罪業、不清淨,從今以後翻轉過來,斷惡修善,我要修清淨之行,心清淨、口清淨、身清淨,身口意三業清淨。你看他底下舉的例子,「或向長者前懺悔」,向父母、向尊長;「或向法師前懺悔」,向老師面前懺悔;「或向佛座前懺悔」,或者在佛菩薩形像面前懺悔。「敘述行狀之文也」,疏是敍述行狀之文,疏就是寫的懺悔文。現在學校裡學生犯過,老師叫他寫悔過書,就是這個,在佛法裡面就叫做懺悔書,就是悔過書。這個悔過書寫了要留起來,常常要看看,你看我哪一年犯的過失,我已經悔過了,怎麼現在我又第二次犯了?常常檢點自己,不許有貳過。

  諸位要真正能這樣子修,說實在話,你們三年到五年就成了聖人。大家真肯這樣幹法,不要以為我們台灣一千六百多萬同胞,我們這個講堂才一、二百個人,有一、二百個人這樣做,我們這個地方就是佛國了。不要小看這一、二百個人,一千六百萬同胞都沾了你們的光明,都享你們的福報。可見得你只要這樣做,普賢菩薩教給你廣修供養你就做到了,你把你自己所修的這個福德就供養這個地區的大眾。這些道理確確實實要細細的去揣摩、去體會,而後你才曉得佛法裡頭的行持不可思議。再往下面看,了凡居士他畢竟是初學的凡夫,因此雲谷大師所教給他的,對我們世法來說是非常的切用。

  『先求登科,誓行善事三千條,以報天地祖宗之德』。這就是他斷惡修善,他有求,求什麼?求登科。那個時候是科舉時代,登科就彷彿現在求高考及格,命裡頭沒有,沒有科第,我自己來修,修的我希望高考高高的考中。命裡頭有的你不修也會中,命裡頭沒有的,用什麼方法你也沒有辦法,只有改過自新、斷惡修善,求感應道交,能行,沒有科第能夠得科第。我們現在同學在學校念書的很多,大學畢業了想不想參加高考?想!一聽說高考幾萬人參加,才錄取幾百人,這個太渺茫了。你要想穩穩的考中,你學袁了凡,保險你考中,打包票的。問題就是雲谷大師講的「汝信得及否」,你要信不及,那你決定沒有辦法;你要信得及,依教奉行,保你考中,不但考中,第一名考中,這個一點不假,我們要相信,不相信真是當面錯過。

  沒有福報的可以得到福報,沒有功名的可以得到功名,沒有子孫的可以得到好子孫,真是有求必應,沒有一樣事情不能稱心如願,從哪裡做起?從改惡修善做起。你要不從這裡做起,你說憑你有聰明、有智慧、有技巧,那都是空的,沒有命!這是改造命運,這是造命,所說的方法叫造命的方法。他先求登科第,許了什麼願?三千善事,斷惡修善,開始幹。開始幹的時候不容易,相當之難,你看他底下敍說就曉得,不是容易事情。凡事開頭都艱難,熟了以後就容易。行三千善事,報天地祖宗之德,報恩。三千善事怎麼做?雲谷大師教給他,你既然發這個願,很好。

  【雲谷出功過格示余。令所行之事。逐日登記。善則記數。惡則退除。】

  功過格裡面定的善惡標準都是日常瑣碎之事,哪些事是善,哪些事是惡,在一日之中善事有多少,你把它記下來,你有多少功;惡事做了多少,你有多少過,功過格,天天自己給自己記帳,記這個善惡的帳,看看到底是善多還是惡多。要老老實實的記,不能說是故意把善多記幾條,惡就少記幾條,那就是自己欺騙自己了,那不能成就。老老實實的記載,這就跟記日記一樣,天天要記,以這個來考核自己,希望過天天減少,善天天增長。這次這個功過格,本來我們印《安士全書》,原先計劃是把這個東西放在《安士全書》裡面。結果我們這個書本送到印刷廠,我們請他估價,印刷廠就把我們的版做好了,這樣一來就隨他印,現在就印成兩本。兩本當然更好,更完全,因為我們原先兩本價錢太多了,恐怕我們力量負擔不起,現在印成兩本,前天我們這裡負責印經的同修告訴我,過去大家登記的《了凡四訓》大概有一萬二千塊錢。我說那大概也差不多了,我們這次錢差不多可以夠了,一共大概需要十五萬的樣子,我們印這兩本書。這個書印出來之後,裡面有功過格,而這個功過格就是原來雲谷禪師給袁了凡的功過格,同學們自己可以參考參考。

  拿到手之後,要細細的去想一想,不要一看這個,這是從前的,現在不夠時髦了,孝順父母,父母值得什麼孝順?那就不行了,那你要想高考拿第一名就拿不到了。你得老老實實照那個做才可以拿到,才保險,不照那個做不行,決定不行。譬如說裡面還有「敬惜字紙」,現在字紙誰敬惜?不可以以字紙擦桌子、擦東西。現在大概不會,為什麼?現在衛生紙很便宜,又很乾淨,報紙手上一拿那麼骯髒,大概都不會拿。所以像這些萬萬不可以輕視,這不要緊的事情,為什麼人家定上?定上就是要緊,就得要照做,這是希望大家要注意,不能更改。更改佛制尤其不可。這是講到功過格,現在版都做好了,也正在印,我們希望在陰曆年前他能夠給我們印好。

  說『令所行之事,逐日登記』,天天記,照這個方法。底下小註裡頭說,「功過格中所定功過數目為修省定則」,修是修學,就是修正,我們有毛病要把它修正過來,省是反省,就是檢點的意思。「參照凡例十六條中所指示處,於定則上尚有加減乘除稱量登記之作用,義益圓滿」。這個功過格前面有凡例十六條,那個十六條是講的精神,是講的用意、講的原則,能夠懂得原理原則,又能夠依照條文去做,這樣功德就更圓滿了。將來等印好了,諸位都可以請回家去照這個去做,照這個去修學。這本書在印的時候,我就跟我們幾個同學們商量,這個書不能像《了凡四訓》普遍的沒有限制的發,誰要誰就拿去,要多少就拿多少,《太上感應篇》也是這個辦法。功過格這本書是在《德育寶鑑》裡面,這本書的名字叫《德育寶鑑》,也有相當厚的一冊,比我們這個書厚,大概有我們這個書的二、三倍的樣子。這本書我們要送給誰?誰願意照功過格學,我們才送給誰;你要不照這個學,我們不送給你,因為我們印得不多,只印了二千本,哪一個人照這個去做,我們一定送給他。你請了一本,我就曉得你是我們台灣寶島有福之人,你要不肯照這個做,你請別的書,我們贈送給你,這個書不送。

  【且教持準提咒。以期必驗。】

  再教他,佛門裡頭持咒,這是念佛的一種,用這個法門來加持,期是期望,也就是剋期求證的意思,必定有效驗,可見得功不唐捐。這個底下小註有說明,「咒乃斬除一切揣摩情想、降伏千魔百邪之不思議法門。佛母準提陀羅尼,為過去七俱胝準提如來所說,俱胝為千萬億大數,佛母,以諸佛從此法門產出,故得此名陀羅尼,乃萬行總持之義」。這是先對這個咒有一個簡單的解釋,咒的作用可以斷煩惱,可以遠邪事,可以降伏魔外,這是說咒的功用。咒是屬於密語,經是屬於顯教,顯與密要圓融,所以往往佛在顯說之後,當中參著有密咒,《心經》就是個例子,前面的文是顯說,後面幾句是密說,這就屬於陀羅尼,《楞嚴經》尤其顯著,有五會楞嚴神咒,是密說。這是當年雲谷禪師教了凡居士持準提咒,有這麼一段事情。

  諸位看了之後也許要問,我們斷惡修善要不要持準提咒?這是一個問題。實在說,咒語千千萬萬,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,如果你已經持別的咒,或者已經持佛名號,你就不要改變,不要三心二意,看到他持這個咒靈,我念這個佛號大概不靈,那就壞了。這一門修的還沒有成功,還沒有成熟,就三心二意想改行了,那是永遠不會有成就的。要想成就,守住一門。這一門的作用是什麼?斬除一切揣摩猜想、降伏千魔百邪不思議法門,你就記住這兩個原則。南無阿彌陀佛也是這個力量,不但是這個力量,而且是二力法門;換句話說,比準提咒更為殊勝。所以你要念阿彌陀佛,或者念觀音菩薩,都好,說個老老實實的話,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裡面,法門裡面最契機、最容易成就的,無過於持名念佛,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就是神咒,就是無上的神咒,這六個字都是梵語音譯過來的。所以大家要記住,受持這一個法門決定不改變,以期一心不亂。如果要附帶以咒語加持,也行,賓主要辨別清楚,哪是主修、哪是助修。我們以念佛是主修,持咒是助修,正助雙修,你要把它搞清楚,不要錯了腳步,這樣才行。

  這個地方既然說準提咒,就要讚歎這一個法門,這是千經萬論一定的例子,說哪一部經要讚歎哪一部經,說哪一個法門要讚歎哪一個法門。了凡居士與這個法門有緣,他對於這個法門能生敬信之心,修學起來格外容易成就。如果我們同修已經信受淨土法門,已經敬信持名念佛,就不要改變,你就老實念佛。我們淨土宗歷代的祖師,各個人一生就是一句佛號,像善導大師、像蓮池大師、近代的印光大師,都是二六時中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不間斷,這就是功夫,這就是效驗。我們斷惡修善,照功過格去學,二六時中執持名號,求一心不亂,你就一定有成就。如果說初入佛門的,還沒有學一切法門,你看到《了凡四訓》這個地方雲谷禪師教給他的準提咒,你可以學習,因為你過去沒有學過其他法門,你從這個法門入手就好,你一生就用這個法門,一進這個法門就不要三心二意,要能夠守得穩,不可以見異思遷。因為你看到這個地方讚歎,了凡這個咒成就了,別的怕不靈,以後再看一本書,又說別的咒語的時候,那你怎麼辦?所以記住,《楞嚴經》裡面給我們講二十五圓通,門門是第一,沒有第二的。門門第一就是說法門平等,哪一個法門契機,哪一個法門你歡喜,你就用這個法門修,一生不要改變,這樣才能有成就。今天時間到了,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