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了凡四訓  (第七集)  1978 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 檔名:19-003-0007

  請掀開經本:

  【余問曰。然則數可逃乎。曰。命由我作。福自己求。詩書所稱。的為明訓。我教典中說。求富貴得富貴。求男女得男女。求長壽得長壽。夫妄語乃釋迦大戒。諸佛菩薩。豈誑語欺人。】

  上一次我們將這一段曾經講過,因為是一個段落,我們還從這個地方念起。到這個地方,也可以說是《四訓》當中關鍵的所在。換句話說,我們應當怎樣的修學,如何改造自己命運,袁了凡給我們提出了一個示範,不但在理論上、在事相上面,而且他本身就做了一個示範的作用,我們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一定有成就。這一段,了凡先生他問了這一句,『數可逃乎』,說得白一點,命運可以改變嗎?是這個意思。下面雲谷大師的答覆說可以,『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』,這兩句話重要。命與福的權都操縱在自己,只要你明瞭這個道理,懂得方法,可以說一切求之在己,操之在己,沒有求不到的。我們再讀下去:

  【余進曰。孟子言。求則得之。是求在我者也。道德仁義。可以力求。功名富貴。如何求得。】

  這種疑惑可以說我們大家都有,縱然把佛法的道理研究明白了,可是往往我們的疑根不容易斷除,也就是說,理是這麼說,事實未必然,不能夠完全肯定的相信。這樣一來當然不能夠依教修行,佛法裡面常說殊勝的功德、真實的利益我們自然就得不到。大經上常講,所謂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我們一定要相信,不能懷疑。這種信並不是叫你迷信,並不是勉強叫我們相信,它是有理論做依據的。當我們不能相信它的時候,我們從理論上去探討,理明白了,事當然可以接受。說這些理論,可以說佛在大經大論裡面講得很多、很透徹、很詳細。可是讀書人總以為講道德仁義,這是求諸於自己,換句話說,我們要想做聖人、做賢人,這個不必求人,只求自己,自己勉勵自己,可以辦得到的。如果說是求功名、求富貴,那是要向身外求,那怎麼能求得到?疑惑是在這個地方,這種疑惑可以說是一種最普遍的疑惑。雲谷大師答覆他說:

  【雲谷曰。孟子之言不錯。汝自錯解了。】

  底下這幾句話就很重要了。「孟子所說求則得之,是求者在我也」,問題就是你自己求不求?孟子說這句話,實在講,並沒有說是求道德仁義,既然沒有固定說是求道德仁義,可見得身外之物也應當包括在其中,我們不能把他這個話做狹義的來解釋。這就是雲谷禪師告訴他,你解得並不圓滿,並不夠透徹,所以說你自己解錯了,錯解了。

  【汝不見六祖說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。】

  這是《壇經》裡面所說的。《六祖壇經》我想許多同修們都曾經讀過,《壇經》在佛教裡面佔有很重的地位,幾乎與《金剛經》相等,有這樣重的分量。六祖在《壇經》裡面講過,說『一切福田不離方寸』。這個福田是相當廣泛,在佛法裡面通常將福田分為三大類。敬田,敬是恭敬的敬,譬如說對父母,孝順父母、尊敬師長,乃至於禮敬諸佛菩薩、禮敬三寶,都可以說是在敬田當中。至於孝養父母、師長,這是在恩田裡面,父母師長於我們有恩德,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,我們的慧命得自於老師,所以父母與老師於我們有恩,有恩一定要報答。

  諸位想想,現在我們這裡有不少還在學校念書的同學,你們在學校念書,生活的依靠是你父母供給的,父母養育你二十多年,你自己平心靜氣的想一想,你父母愛不愛護你?喜不喜歡你?你大學畢業了,你自己也成就了,父母這個時候年歲也老了,也退休了,父母養你二十幾年,你能不能像父母對待你那種心情你去養父母二十多年?這叫做報本,叫做報恩。人要是忘了本,那跟禽獸就沒有兩樣,禽獸之中還有少數懂得報恩的,這樣一來,人連禽獸都不如。這個在福田裡面稱作恩田,三種福田是以恩田為根本,這個諸位要曉得。如果我們不孝順父母,不養育父母,你就是敬佛菩薩也沒有福,供養三寶也不會有福。你孝順父母,尊敬三寶、供養佛菩薩才有福報,你要曉得,這個福田的根是在恩田上。第三種叫悲田,悲田就是看到大眾有苦難,你生了慈悲心幫助他,這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三類布施,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這都是屬於悲田,我們不要多解釋。

  想想看這三種福田,豈不是都從心地裡面建立的?不離方寸!諸位要求福到哪裡去求?要在你內心裡面去求。世間的聖賢、出世間的聖賢給我們講得太多了,《禮記》裡面打開第一句,「《曲禮》曰:毋不敬」,這一句話就夠了,沒有不恭敬的。那個敬,說老實話,並不是說樣樣都表現在外表上,表現在外表上面還有許多是假的,不是真的,裝出來欺騙人的,那並不是真正的恭敬,他是有所為而為之,不是真恭敬,也並不是真實福田,真正福田是從內心裡面建立的。

  【從心而覓。感無不通。】

  這就是感應道交的道理了。從心裡面去建立,這就叫感,有求於外面,這一切事相叫做應,心有所感外面就有所應,感應道交。由此可知:

  【求在我。】

  這是千真萬確的話。

  【不獨得道德仁義。亦得功名富貴。內外雙得。是求有益於得也。】

  有求必應,像前面所講的,求富貴得富貴,求兒女得兒女,求長壽得長壽,沒有一樣求不到的,這些話都是禪師隨順袁了凡來說的。因為袁了凡這個時候他是純粹的俗人,世俗之人,世俗之人他心裡希望的也不過就是這些,希望長壽、希望康寧、希望富貴、希望多子多孫,還不就希望這些嗎?所以就告訴他,這些東西也能求得到。老實說,這些東西在菩薩道裡面是雞毛蒜皮,太小了,小兒科,好比那個小孩,二、三歲的小孩,你問他求什麼?我只要一塊錢買個糖就夠了,他就很滿足了,這些東西就是這個味道。諸位想想看,求無上菩提都可以得到,何況這些世間的雞毛蒜皮,哪有得不到的道理?問題就是你懂不懂這個道理,你曉不曉得求的方法。這個理說起來太深了,在《華嚴》裡面,在《唯識》裡面,在《楞嚴經》裡面,都有許多的說明。理上通達了,你才曉得確確實實『是求有益於得也』,求一定就可以得到。下面再進一步給我們說明,這個話你要相信了,就教給你求的綱領。

  【若不反躬內省。而徒向外馳求。則求之有道。而得之有命矣。內外雙失。故無益。】

  袁了凡懂得這個道理,所以他沒有求,他的心定了,一切放下了。雲谷禪師所教他的那就又往前面進一步了,你看看,一切放下之後再求,所以人家是感應道交。求的要領是什麼?要領是『反躬內省』,就是你要反省、要改過、要懺悔。有求必應是天經地義,為什麼我們有求而求不到?我們有障礙在,內裡面有障礙,外面有障礙。外面的障礙不要去理會它,為什麼?外面的障礙你要想排除你也沒辦法排除,唯一的方法是先將內裡的障礙排除,外面障礙自然就消失了。這個道理也很深,佛法裡面常講,萬法唯心,萬法唯識,心要是改變了,外面境界沒有不改的道理。為什麼?一切唯心造。可見得要改變外面的境界先要從內心改起,境隨心轉,而不是心隨境轉,大家要懂得這個原理。知道這個原理,我們要改變外面的境界,外面的環境,你就要曉得,從哪裡下手?從內心下手,從修心做起。

  所以禪師就告訴我們,假如你要是不能夠從內心裡面改造起,這個「反躬內省」就是從內心裡改造起,你只是一昧向外面追求,你不曉得在心地上求福,你在境界裡面去追逐,五欲六塵裡面去追求,那恰恰是相反。『求之有道』,道就是方法,你有種種追求的方法,可是怎麼樣?『得之有命矣』,能不能得到是你的命,你命裡頭有的你就能得到,命裡面沒有的,你想盡了方法也得不到。假如說,你說你有聰明智慧,我命裡面沒有的,我也有聰明智慧可以得到,那麼這個因果定律就被你推翻了。因果定律果然要被你推翻了,十方諸佛也要拜你做老師,你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。為什麼?這個因果定律諸佛都沒有辦法,所謂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誰也沒法子推翻,你有這個本事,那還得了!

  袁了凡先生懂得這個道理,所以曉得『向外馳求』沒有用處,求得的還是我命裡有的,我不求也得到,既然求也得到,不求也得到,我何必要求?他就不求了,他妄念沒有了。所以我們比袁了凡,不如他,人家對這個道理真正懂得,一生沒有妄念,為什麼?一生都是命注定的。這個理我們相不相信?我們信了之後能不能做到?諸位真聽懂了,真明白了,要相信了;換句話說,你最低限度也跟了凡先生一樣,在五欲六塵裡面再沒有追求了,你心定了。假如我們還不能夠,天天還在動腦筋、動主意,還在六塵上攀緣,換句話說,你對於《了凡四訓》根本還沒相信,你還沒能接受。前幾次說過,這在佛法裡面講,人乘的佛法,五乘佛法裡頭人乘的佛法。五乘好比在學校裡面念書的階段一樣,大學好比是大乘,高中好比是中乘,緣覺,初中好比是小乘,聲聞,天乘好比是小學,人乘是幼稚園。我們要連這個東西都不能相信,不能依教奉行,咱們幼稚園還沒進去,這個問題很嚴重。雖然天天抱著大乘經典在那裡念,實際上怎麼樣?他幼稚園還沒有入門,你抱著那個大學教科書天天在念有什麼用處?沒有用。

  所以同學們如果要學佛,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做起,要曉得,這裡講縱然你是求,這是說世間人,無知的、迷惑顛倒的眾生,他天天在那裡求,用盡了方法去求,這個方法無論是正當、無論是不正當,得與不得是命。所以說『內外雙失』,內是什麼?道德仁義,沒有了,失掉了;外面所求的,你看八苦裡頭,求不得苦,可見得是「內外雙失」。『故無益』,沒有益處。說到這個地方,我給同學們說個故事。我學人那個時候,沒出家之前,我們機關裡面有一個同事,他的名字我就不必說了,升官了,總統已經批准了,升中將,命令在國防部,還沒有發表,確實已經批准了。有些朋友告訴他,你升官了,少將升中將,不容易。好,非常的歡喜,請這些好朋友在一塊吃飯,大家都恭賀他升官了。哪裡知道在喝酒,興奮過度,這個酒喝下去之後,那一天晚上就死了。以後大家相信,命!他沒有中將的命,那兩顆星就把他壓死了。他要不升官,當然大家就不請客,他也就不會死了。諸位想想,命!一點都不錯,得之有命,何必要去求?

  袁了凡先生他就懂得這個道理,曉得得之有命。大家都懂這個道理,都能夠安分守己,給諸位說,豈不天下太平了,你自己也多福,大家也多福,不至於造罪業。所以,「向外馳求」,說老實話,得不得是你的命,除了你的命之外,你又造下無量無邊的惡業,那麼向後這個果報,實在講是不堪設想。這一層的道理,諸位在這個小冊子裡偏重在事相上,平常讀誦大乘經典,研究大乘的教義,希望大家把這個目標著重在尋找理論的依據。理要是通達了、明白了,事上的修為那就更容易了,這樣才能真正的改造我們自己的命運,自求多福,自己前途一天比一天光明。我們再看底下,說:

  【因問。孔公算汝終身若何。余以實告。】

  這是雲谷禪師看到他這個功夫,說穿來才曉得這個一文不值,他是被人家算命算定了,所以不起妄想,並不是真正的功夫。問他,給你算的一生怎麼樣?他老老實實就告訴他。

  【雲谷曰。汝自揣應得科第否。應生子否。】

  這幾句話問得很好。命裡面給你算定了是如此,你自己想一想,你應不應該得功名?應不應該有後代?

  【余追省良久。】

  『追省』就是反省,很長的一個時間細細的想一想。這個底下有個小註,小註我們念一念,「人人具備如來智慧德性,一念縱橫照去,凡過去未來十方國土一一現前,惜為種種情封欲閉,失卻本明,如鏡蒙塵,如鐵生鏽耳」。這句話插在此地,實在是個題外的,題外也很有意思,放在此地。這幾句話是大經裡面佛說的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換句話說,一切眾生與十方諸佛是無二無別的。佛的神通不可思議,神通指什麼?六根的作用,神是奇妙的意思,不可思議的意思,通是通達。我們眼能見色,但是我們眼的作用有障礙,看遠的地方我們看不清,隔了牆壁我們也看不清楚,我們能力有限。像天人,像這些羅漢、菩薩們,他們眼睛比我們作用就要大得多,他很遠的地方看得很清楚,就像在眼前一樣,隔了牆壁他也能看得清楚,這個實在是太奇妙了。但是空間無量無邊,時間前後無際,佛的眼睛太高明了,不但十方世界他看得很清楚,就像眼前的事物一樣,而且還能夠看到過去世、看到未來世,沒有看不到的。諸位要記住,佛這個眼有這樣大的能力,我們個個都有這個能力。佛的耳根的能力也是如此,十方三世一切音聲他沒有聽不到的,你再小聲偷偷的說悄悄話,佛都知道,聽得清清楚楚,這個能力我們也有。

  一念縱橫,橫就是遍照十方,縱就是豎照三際,十方國土一一現前,沒有看不到的,沒有聽不到的,沒有接觸不到的。可是我們現在能力失掉了,為什麼失掉?那個病根就在多情、多欲,欲是欲望,這東西有什麼好處?情多了,欲望多了,把你本能喪失掉了,智慧不能現前,六根的作用顯得很有限。情與欲裡頭,細細想一想,只有苦沒有樂,情愈多愈苦。你們看小說,看看《紅樓夢》,賈寶玉跟林黛玉的日子不好過,你們要學他嗎?苦死了,執迷不悟!世間還有不少人想學他們,那真叫做愚不可及,這叫沒有煩惱自找煩惱。情與欲要是斷掉了,斷乾淨了,給諸位說,你的智慧、你的神通德用就跟諸佛沒有兩樣。由此可知,修行修的什麼東西?就是斷情、斷欲。情與欲在煩惱裡面講叫貪瞋痴,情是屬於痴,所以叫痴情。痴就是迷,情愈重迷得愈深,他就沒有智慧了,所以他欲望才增長,欲望增長就是貪心增長,貪愛。大家曉得,貪瞋痴是煩惱之根,叫三毒煩惱,無量無邊的煩惱就是從這個地方生起來的。會修行的人從根本上修,根本上斷三毒煩惱,這個地方用兩個字就包括了,情與欲。你只要有這個東西在,你的智慧、你的神通、你的福德就不能現前,都被它障礙住了。這個東西去一分,你的智慧就透一分;去兩分,智慧就透兩分。

  佛法裡面講十法界,也是依據這個道理,佛的那一界,情與欲完全沒有,菩薩法界帶一分,一分他不迷,所以菩薩叫覺有情,就是說他的情與欲還沒有斷得乾淨,但是他覺悟了,他知道這個東西不好,現在正在斷,還沒有斷得乾淨,這就叫菩薩。諸位懂這個道理,你要看看那個三惡道,最下面一層是地獄,地獄也就是說感情與欲是最豐富,到家了,毫無理智,純情而沒有理智,墮得深。諸位就要記住,情是往下墜的,智是往上升的,十法界升沉的道理就這麼回事情,誰也不能幫誰的忙,這是你自己的事情,你情去掉一分,你就往上升一分。我們現在在十法界裡是人法界,好像在當中,情與智差不多的。你要問,我將來怎麼辦,是往上面去還是往下面去?這個不要問人,問問自己,我現在是理智多還是感情多?假如我現在是感情多,這個東西麻煩大了,必然要往下面走。現在我的情很淡,我的理智很豐富,那你的前途很光明,你會往上面走。究竟是往上是往下,也是操縱在你自己的手上,別人不能給你做主張的。

  【曰。不應也。】

  「老實乃進德之基。凡飾非掩過之人,前途有何希望?」小註這幾句話我們同學們要把它牢牢的記在心裡。你不要管別的,你就問問自己,我是個老實人還是個不老實人?老實人有救,不老實的人,佛菩薩來了也沒救。所以祖師常常給我們講,叫我們老實念佛。老實兩個字好容易,看到祖師講老實念佛,我是老實念佛,我哪裡不老實?不容易!你看看這個小註裡面所說的這個老實,老實就是誠實,內外一如,絕沒有虛妄,誠心誠意在修學。老實的反面就是飾非掩過,自己做錯了事情,自己有了罪過,想種種方法來掩飾,不讓人知道,這就是不老實,這樣的人前途沒有希望,佛菩薩來也救不了。這樣的人念佛他也不是老實念佛,為什麼?根本就不老實。諸位想一想,老實兩個字不容易,凡是老實念佛的人一定有成就。袁了凡之所以能有救,雲谷禪師能夠教他,就是看到他老實,這個人可教,不老實的人,你怎麼樣教他也不會成就。所以我們學佛先要學老實。再看看他的話,為什麼不應該,自己反省反省,為什麼不應該?

  【科第中人。類有福相。余福薄。又不能積功累行。】

  這個行字念去聲,念「恨」,行當作動詞講,就是行為,就是善行。

  【以基厚福。】

  這是說出來他不應該有科第,從前這個科第功名出來就做官,做官的人應當有福報,應當有個福相,看看自己的相貌,沒有,這人很誠實,自己曉得自己沒有福,福薄。福已經很薄了,又不肯修福,又不肯培福,所以不能夠累積功德,累積善行,『以基厚福』,這個基就是培植的意思。下面小註裡頭也很有道理,「福固有相,但相隨心變,此陰功、善行之所以貴乎積累也」。他沒有福報,他又不肯惜福,他又不肯修福;換句話說,始終沒有福。小註裡面告訴我們,這是佛家所講的,沒有福報的可以修,我現在沒福,修上三年、五年就有福了。怎麼樣修法?《了凡四訓》就告訴我們修法,你就照這個方法去修,可以轉變的,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。再看底下:

  【兼不耐煩劇。不能容人。時或以才智蓋人。直心直行。輕言妄談。凡此皆薄福之相也。豈宜科第哉。】

  他自己反省很徹底,分析得真是有道理,確確實實是沒福。既然福薄,又不能積累善行來培養福田的基礎,這就不說了,還怎麼樣?這個人還不耐煩,無論幹什麼事情,稍微有點麻煩的,他就不肯幹了,心量又小,不能容人,「性情褊急,度量淺狹,實為福薄之相」。那個有福報的人度量就很大,能容人,宰相肚子裡可以撐船,這是形容什麼?度量大,度量大的人福報大,沒有度量的人就沒有福報。袁了凡畢竟是個讀書人,他曉得這個道理,知道自己這些毛病。還常常,『時或』,常常有這些事情,以自己的才智蓋人,「自以為才智過人,便是短處,安能再有進步」。這種毛病我們在這個社會上也常常看到,自己有一點小聰明,到處亂蓋,抬高自己的聲望、地位,抑制別人,這些相都不是福德之相。

  『直心直行』,這兩個直字都不是好字樣。你看那個小註就說了,解釋得很好,「心無私曲謂之直,直心是為聖為賢之美德」,這是經典裡面所講的直心直行,《楞嚴經》裡面講的「直心是道場」,心直言直始終沒有委曲相,這樣才能夠成佛作祖。他這個地方的直不是這個意思,什麼意思?底下講了,「此直心當作縱情或任性解,則直行當作逕行解」。這個地方的「直心直行」,我們平常講的心直口快,不經過大腦,縱情任性,口無遮攔,常常容易得罪人;換句話說,不修口德,口無擇言,是這個意思,當然這也不是個福相。因為直心直行,所以『輕言妄談』,這些同是薄福之相,當然與科第功名就不能相應,科第功名應該是有福報的,應該是福相。

  「人苦不自知己短耳,知之則必思所以救之,此認罪者之所以終於無罪也」。後面這一句話好,你自己知道自己短處,知道自己過失,就有辦法救。所以過不怕,怕的是你不知道你的過失,不敢改過自新,就怕這個。古人常說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。說老實話,在菩薩裡面,唯有見了性的菩薩才沒有過,沒有見性的菩薩都有過失,也就是說,三賢以下的菩薩都有過失,何況於世間的聖人?所以說,「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,這就能成聖成賢,只要你知道是過,只要你肯改過,一改就是聖人。這種道理天台家說得最多,也說得最透徹。這一段是解釋他不應當得科第,不應當得功名。下面一段則是說明他不應該有子孫。

  【地之穢者多生物。水之清者常無魚。】

  這兩句是從比喻上說,地下很骯髒,髒的時候土壤肥,它能生很多東西,能生物;水要是很清,決定沒有魚。你看人常說,混水摸魚,混水裡頭才有魚,清水裡頭哪有魚?沒魚。這兩句話意思就透出來了,袁了凡這個人太清了。底下說:

  【余好潔。】

  『好潔』,整潔當然這是好,但要是過了分變成潔癖,那個事情就麻煩,他那個「好潔」過分了,過頭了。

  【宜無子者一。】

  這是我想我不應該有子孫,這是第一,好潔過分。第二個:

  【和氣能育萬物。】

  這也是很重要的。所以你看子孫多的人,好像看起來確確實實溫文敦厚,平易近人,這種人子孫多。

  【余善怒。宜無子者二。】

  他不行,他喜歡發脾氣,大概小小不如意就要拍桌子罵人,這是『宜無子者二』,第二個原因,不應該有兒子。第三:

  【愛為生生之本。忍為不育之根。】

  這個『忍』不是忍辱,這個「忍」字有一點代表刻薄的意思在,有這個意思在裡面。有愛心的人,應當有子女;沒有愛心,代表刻薄心的人,這也是不應該有兒女。為什麼?

  【余矜惜名節。常不能捨己救人。宜無子者三。】

  我是過分的好名,重視名節,於是乎應該做的這些善行,幫助別人的,我怕壞了我的名譽,不肯幫助人,不肯救人之難,這也是不應該有好的子孫之報。第四件說:

  【多言耗氣。宜無子者四。】

  這個人喜歡講話,大概遇到人就發牢騷,他自己有才有學,沒命。所以諸位這一點要記住,話要少說,古人常說,「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」,多說一句不如少說一句,這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,言語要省,文字要省,好文章字數少,說得很清楚,人家用一百個字才能把這樁事情說清楚,你要用二十個字說清楚了,你就比他高。諸位看古文,古文最長的也不過是一千多字,這就算很長的文章,一般都是三百字到五百字,把一樁事情敘說得清清楚楚。現在那個報紙雜誌,寫了幾萬字還搞不清楚。這就是現在人文章不如古人,從前人言語也簡單,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說話要慢,慢才顯得厚重,厚重是福相。沒有福要學,要培養你自己的福相。這一點你看看《曾國藩家書》、《家訓》,他教他家的子弟,很著重於這些。再看底下:

  【喜飲鑠精。宜無子者五。】

  這就是他喜歡喝酒,酒喝多了耗費精神,也就是說他飲酒是常常喝醉,不醉不止,酒喝醉了很傷體力,傷精神,這也是宜無子者一個因素。

  【好徹夜長坐。而不知葆元毓神。宜無子者六。】

  還有一個毛病,他喜歡通宵長坐,晚上不睡覺,不知道保養自己的精氣,『葆元毓神』,這個「毓」跟教育的育是一個意思,就是不曉得保重自己的身體。想想他有這六個毛病,這六個毛病有一個,說老實話,就不應該有後代,何況這個六條他都具足,他全都有了。

  這個小註我們念一念。「好潔亦美德」,確實人應當要好潔,整潔為強身之本,應當要喜歡整潔。但是不要太過分,如果是「潔而成癖則寡情」,這個確確實實。譬如說一個喜歡好潔的人,喜歡讀書的,他的書都乾乾淨淨,朋友跟他借去兩天書就髒了,髒了怎麼樣?交情斷了,算了,以後我的書再也不借給你了,這就是好潔出了毛病。我再跟諸位同修說,我沒有學佛以前,我這個毛病跟袁了凡差不多,也是沒有福,薄福,也不肯修福,也常常蓋人,心地很刻薄,喜歡挖苦別人。我的書籍絕不借給人,人家要問我借,我考慮考慮要不要送給他,如果送給他就拿去,借是辦不到。為什麼?我曉得你看了就會給我弄髒,髒了我就不要了。這容易得罪人,這就是太過分了。此無子之一因。

  「怒招人怨,易敗事,易失人心,此薄福相,亦可為無子之一因。愛者仁愛,不作情愛解,愛即為仁,仁如果核之仁,種之即出。忍則無慈,無慈則無愛,如無仁則無生機」。這是說這個忍,忍裡頭帶有刻薄的意思,底下講,「堅忍是入聖之美德」,可是這個忍不作堅忍解,「此處作殘刻解」,殘忍、刻薄。「忍字從刃從心,為心境殘刻之表示」,殘忍、刻薄的表示,「此亦無子之一因也。矜惜名節,偏於自好,此亦無子之一因。既驕且吝,不能種德,此亦無子之一因。多言耗氣,喜飲則鑠精,鑠是消失也,此不壽之徵」,徵就是預兆,是一個短命的預兆。「縱令得子亦多夭折,不數傳後,或至絕嗣,此亦無子之一因」。到這個地方把這六種因簡單的做一個小註,這個小註不要多說了,剛才我們說得很多了。

  下面一些補充的意思,我們要注意到,「大修養人,私欲淨盡,心境空明」,這八個字要記住。我們希不希望做一個大修行人?大修行人、大修養人意思是一樣的,是相近的。如果要做一個大修行人,你看看,私欲淨盡,心境空明,這兩句就是說的自淨其意,第一句是說把你心裡面的染污障礙要把它淘汰乾淨,第二句是講你心性的體用顯明出來了,心要空,空才明,明是智慧,心裡面不能有東西。所以大修行人,二六時中保持著心地的乾淨,所謂是一塵不染,六根清淨。什麼叫染?心裡面有了東西就叫染污。什麼東西?給諸位說,牽腸掛肚的事情,愈多愈暗,不會有光明的。所以一定要懂得,心要空、要明。

  「更無陰氣足以覆蓋」,這個陰氣就是私欲,就是感情。也許有人要問了,人生活在世間,要沒有情還有什麼味道?說老實話,要真正講情,可以說在十法界裡面,那個情豐富到極點,真正懂得情的,是諸佛菩薩,我們哪懂得情、哪裡懂得愛?你們想想看,情與愛應當很好,為什麼結了婚沒幾天,鬧翻臉要離婚?既然要離婚,可見得根本就不懂情也不懂愛,迷惑顛倒!佛菩薩把那個情變變名詞,不叫情,叫什麼?叫慈悲,我們凡夫叫做情,慈悲跟情是一樁事情,覺悟了的時候叫做慈悲,迷惑顛倒的時候叫做愛情。

 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,悟了是怎麼樣?悟了懂得那個情的真相,曉得它的體相用,知道這個情的因緣果,運用得非常自在,稱心如意。我們世間人哪一個懂得感情的體相用是什麼?你們說愛情,愛情的體是什麼?愛情的相是什麼?愛情的作用是什麼?愛情從哪裡來的?研究佛學就得追根究柢,是什麼原因?怎麼來的?這一問,沒有一個人答得出來;換句話說,你可以說是迷惑顛倒,只有名詞而沒有實際。所以世間人常說,真正懂得感情的是大哲學家,才真正懂得感情,真正懂得美。文學家所懂得的美,說老實話,是經過人工修飾的美,是些假山假水;唯有哲學家,唯有佛菩薩,才懂得自然之美,沒有經過修飾。這是要相當高的學問,要很高的智慧,才能夠體會得到,哪裡是普通人能夠領略得到?凡夫,三界就是牢籠,三界就是個監獄一樣,你關在這個裡面,無量劫就關在這個監獄,從來沒有越出過這個門檻一步,你哪裡知道外面的風景之美,山川之秀?你不會知道的,你只不過在這個監獄裡頭在那裡幻想,在那裡作夢而已。你要想真正懂得山川之秀麗,你要跳出三界之外,你才能懂得。這個我們也不能再說,愈說愈深了。

  「常在定中,智光湛然,永斷睡相,此聖境也」。這個四句要記住,大修行人他二六時中都在定中,所謂是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,行住坐臥都在定中。這個定並不是說盤腿面壁是在定中,他在這聽講在定中,電影院看電影也在定中,跳舞廳裡頭跳舞還是在定中,十字街頭逛馬路還是在定中,這才叫本事,都在定中。這種境界,諸位在《四十華嚴》裡面可以看到,就是「普賢行願品」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就是在定中。唯有在定中,智光湛然,般若智慧的光明,這個光是定的而不是動的,湛然寂靜,永斷睡相,這個睡相就是無明,永斷睡相就是永斷無明,這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,所以叫此聖境也。這個境界很高,我們應當有嚮往之心,雖然做不到,心嚮往之,我們要向這個方向走,向這個目標精進。

  底下這是有幾句勉勵的話,「欲以凡俗而遽冀此,戕害生機,實所不免,此乃為致病致弱之因,不僅限於得子已也。」這幾句斷語很好,這也就是說明大修行人他們這種修行方法確實超乎凡情。懂得這個道理,諸位就要想到,佛法裡面講持午,講日中一食,講不倒單,好不好?好,這是大修行人的生活規範。可是我們功夫不到,學不得。袁了凡晚上不睡覺,徹夜長坐,他就在那裡學大修行人,自己是標準凡夫,要幹這個事情,不但禪定沒有得到,小命都保不住。我們定功沒有,要學持午,要學日中一食,硬是在那裡挨餓,餓上幾年,功夫沒有成就,壽命到了,壽命減少了。這不叫修行,這叫做斷送自己壽命,這哪裡叫修行?所以修行要老實,過了分就是不老實,袁了凡搞這套,這就是他行為上不老實,但是他自己覺悟了。剛才說了,大修行人境界我們心嚮往之,目前做不到,希望將來能做到。

  不倒單與日中一食是要相當定力,換句話說,那個情與欲要放下到相當的程度,心慢慢的淨了,你這個需要量才少,就是說需要的飲食、需要的睡眠減少了,才能夠辦得到。否則的話,硬要學著坐在那裡睡覺,那倒不如老老實實躺在那睡得多舒服,坐著睡很不舒服,沒有躺著睡舒服,何必硬是要跟自己過不去,求那一點虛名,我不倒單,實際上怎麼樣?坐著睡覺。躺在那睡覺比坐在那睡覺的人要長壽,千萬不要幹這個傻事。

  【其餘過惡尚多。不能悉數。】

  後面兩句話就總結了,不必多談了。說我其他的毛病多得不得了,說不盡。這樣一反省一檢點,孔先生算那個卦不錯,不但命裡注定,現在再想想,我這個心裡、我的行為是這樣。所以我們要重視反省、重視檢點,一個人能夠反省、能夠檢點,而後才有自救之道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