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了凡四訓  (第四集)  1978 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 檔名:19-003-0004

  請翻開經本,我們將序文念一段對對地方:

  「若能格而除之,則是慧風掃蕩障雲盡,心月孤圓朗中天矣。」從這個地方開始。上一次講到斷惡修善的方法,祖師開導我們,「明為總綱」,明就是講的智慧。如果智慧不能現前,再好的方法還是有問題,智慧不能現前,總而言之,免不了盲修瞎練。這個話實在說是對我們修無上菩提而言的。因為菩薩六度之中,如果要沒有般若度,其餘的五度,就是從布施到禪定,皆是人天有漏的福報。我們修行目的是要明心見性,是要成佛作祖,結果修到後來的結果,還是在人天兩道裡面去享福報,這就是我們自己路子走錯了,所以說之為盲修瞎練。假使我們目標就是求的人天福報,我們般若智慧不現前,能不能得到?給諸位說,也未必。怎麼說未必能得到?我們將來把《了凡四訓》讀完了之後,也許諸位就明白了。道理就是在我們凡夫對於邪正、善惡、是非很難辨別,人天福報是要斷惡修善才能夠獲得的。也許我們自己以為我修的是善,斷的是惡,殊不知恰恰相反,斷的是善,修的是惡,將來的果報就不堪設想。所以這一層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,然後才能夠改造我們的命運。

  我們在序文裡面看得很清楚,祖師指導我們的是智慧第一,所以是明為總綱。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乃至於到修身齊家,這一套都是方法。此地幾句話講得也很清楚,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物欲格除。換句話說,我們首先要做的第一樁事情,也就是修行的根本,大根大本,是什麼?先學著在境界裡面不動心,在一切境界之中,將我們的貪瞋痴慢先把它斷除,這就叫格物,就是此地講的格除物欲。只要你做到這一步,你本有的般若智慧就透出來了,縱然不能全部透出來,透出來一分就不得了。為什麼?這一分是真智慧,從此以後真智慧做為我們修證無上菩提的基礎,一切的修為皆得其正,他怎麼會不成就?所以祖師在這裡引用古人的兩句話,這個兩句偈子,「慧風掃蕩障雲盡」,障就是五欲六塵的障礙,好像雲彩障礙著太陽,智慧好比是風,把這個雲彩吹走了,障礙沒有了,智慧一透出來,障礙就沒有了;「心月孤圓朗中天」,這個很容易懂,明月中天你才能夠照得清清楚楚。

  「此聖人示人從泛至切、從疏至親之決定次序也。」這是自古以來,佛菩薩祖師大德們教給我們修行的次第,千千萬萬不要疏忽了。我們修行所以功夫不得力,研教之所以不得開悟,就是我們把順序弄錯了,所以這個路子走不通,愈走愈艱難,到以後多少同修們連信心都喪失掉了,這個原因就是沒有按照佛祖指導的順序;換句話說,我們將綱目顛倒了,亂了頭緒。印祖在此地把我們向來修學的毛病給我們點破,指出一條道路來讓我們走。確實古德是如此,從泛至切,泛是泛泛,慢慢再走上踏實;從疏至親,疏是講疏遠,親是說親切,這一種次序不容忽視。

  「若窮盡天下事物之理,俾吾心知識悉皆明了,方能誠意者。則唯博覽群書,遍遊天下之人,方能誠意正心以明其明德。未能博覽閱歷者,縱有純厚天資,於誠意正心,皆無其分。況其下焉者哉。有是理乎。」這一段話說得很好,這就是說明前面格物的大意。一般人把這個格物講錯了,說格物就是要研究一切萬物的這些道理、這些常識;換句話說,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博學多聞。博學多聞畢竟是少數,這樣說起來,成聖成賢的那只有少數人,佛在經中所說的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一切眾生皆當作佛,那大多數人都沒有這個希望了。所以祖師在此地說得非常明白,格是格除的意思,物是物欲。你要懂得這個講法,我就是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,格物致知我也能做得到。可見得聖人之法乃是人人有分,不一定是要那些博學多聞的大學問家他們才有分,我們不認識字的人也有分,沒有念過書的同樣可以作聖作賢、可以作佛作祖,這就是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說明白了。

  假如是要窮盡天下事物之理,這兩句是過去一般人解釋格物的意思,格物致知而後才能做到誠意正心,那麼照這個講法,只有博覽群書,博覽群書還不行,還得要遍遊天下,所謂是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,這種人才可以夠得上格物致知的條件。確實這種講法有很多人是這個說法,這種說法我們細細想一想,不是聖人的意思,而聖人的意思,這個格確確實實是格除的意思,唯有格除物欲我們清淨心才能現前,清淨心中自生智慧。諸位讀《六祖壇經》,你看六祖大師對忍大師講,惠能心中自生智慧。他一個字也不認識,他心裡面生智慧。他為什麼生智慧?就是他將這個格物的功夫做得很深,所以他心裡面生智慧。我們凡夫所以不能生智慧,我們心裡頭有智慧,這個生就是現前的意思,智慧不能現前,就是被物欲所蓋覆住了。物欲蓋得愈多,往外面透的智慧就愈少;物欲蓋得愈薄,透的智慧就愈多。無論是透的智慧多少,總而言之一句話,我們都是為物欲所障礙了,這就是凡夫、小乘、權教菩薩皆不例外。到什麼時候這個物欲真正從心地裡面斷除了,不但世間萬法,乃至於出世間的佛法,你也做到一塵不染,佛菩薩在你面前,你那個心地裡頭也如如不動,這個時候可以說格物的功夫才算是到家。為什麼?那個本性裡面的真智慧毫無障礙而透出來,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白的。

  此地所講的,序文裡面所講的,純厚的天資,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善根深厚,《彌陀經》裡面講的多善根、多福德的意思。《彌陀經》裡面講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所以一定要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。只要心地純厚,這種人修道比那個世智辯聰要容易得多。所以對於誠意正心、格物致知的功夫,這些人比世間那些有學問的,就是博學多聞、行萬里路的,反而來得快,來得踏實,絕不是沒有分。這一段話印祖是從反面上給我們說的。

  下面再看底下一段,「然不深窮理之士,與無知無識之人,若聞理性,多皆高推聖境,自處凡愚,不肯奮發勉勵,遵循從事。」這個裡面也有這些毛病,這些毛病我們細心觀察,確實是很多。這個小註我們念一念,「窮乃追尋究竟,直窮到底之意」,這就是對於這個理論的探討應當要追根究柢,宇宙人生的道理我們一定要徹底的明瞭,這是有智慧的人。與無知無識之人,這是說兩種人,一種對這個理沒有深究,確實是很多,一種是無知識的人,這兩種人我們要是跟他一談到理性,宇宙人生的大道理,講到佛性、講到法性,他怎麼樣?不敢承當,「這是佛菩薩,我怎麼能夠做得到?」高推聖境。實際情況還沒有搞清楚,自己先就認為自己不行,認為自己做不到,這是自處凡愚,不肯奮發勉勵,遵循從事。

  這裡頭有個小註,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,赤子之心即無思無慮、點塵不染之心。如具此心,則亦大人而已矣」。這個地方的大人可以解釋為佛菩薩,佛菩薩跟我們有什麼差別?佛菩薩的心是清淨的,是一塵不染的。塵是什麼?就是前面講的物欲,物是一切的物相,欲是欲望、欲是煩惱。五欲六塵你一接觸,心裡面就產生欲望了,這就不清淨了,心地就染污了。這裡講的大人,佛經裡面講的大丈夫,佛經上說大丈夫是指的佛,他們的本事就是心地裡面不染。物相有沒有?物相有,這一點諸位要明白,五欲六塵的相是有的,功夫要你自己做,你自己在這個裡面要訓練著不染著,不染著就是不起心動念。這個地方舉的什麼?舉的赤子之心,赤子之心是小孩,多大的小孩?給諸位說,二、三個月的小孩,他對於一切物相不動心。在菩薩行裡面有一種修行法,名字叫嬰兒行,諸位顧名思義就可以體會到,怎樣修菩薩行?你看那個小孩,你就學那個小孩,他也不會說話,他也不會攀緣,他對於一切境界他不分別哪個好、哪個醜,他不起貪心,這就叫赤子之心。所以說赤子之心,講老實話,我們哪一個沒有?個個都是從這來的,可惜保持不住,年齡稍微大一點,那個心就喪失掉了,那真是佛心,真正叫清淨心,喪失掉了。

  自處凡愚,「狂夫欺慢,如何有入道因緣。多眾自疑,竟忘卻本來面目」。這一句話連底下這二句,就是三句,有責備的意思、有感嘆的意思在。可見得凡夫、愚人,我們本來不是凡夫,本來不是愚人,就是因為高推聖境,那是聖人的境界,我們做不到,真正是自暴自棄,拿現在的話說,是自卑感所造成的,以為我們不如佛菩薩,甘心當凡夫,甘心做一個愚痴人,甘心情願。所以他就不肯奮發,隨波逐流,遵循從事。我們看現前,確確實實多數人是在這個境界當中,隨業流轉,當然是凡愚。對於這些人有什麼方法來勸他回頭?你要以佛法的理論來跟他講,辦不到,為什麼?他說那是佛菩薩的事情,我不敢當。這才不得已用另外一個辦法,這個辦法就是底下所講的。

  「若告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,或善或惡,各有其報。」講因果報應他能接受,講因果報應他就害怕了,這是佛度眾生一種善巧方便的法門。我們把這個小註念一念,「報應通三世」,這是講因果報應,三世是指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通三世的。「現在時期為至暫」,這就是我們俗話講的現世報,現世報這個時間不長,一生當中就能夠看得見的。「過去未來時期則甚長」,有多生多劫種的因,現在得果報了,或者是多生多劫種的因,我們現在還沒有受報,到未來世再受報的,這種情形多得是。現在造的因,現在就受果報,這是現因現果;現在世造的因,來世受到果報,這叫生報;或者現在世造的因,多生多劫以後再受報,這叫後報。大家要明瞭,佛法裡面講三世因果這些事理說得非常的透徹,三世因果主要就是勸導中下根性的人,可以由此入道。

  我們再把小註念下去,「藏經中所載因果報應之事,往往有經多生多劫而酬償夙債者」。諸位要是查《藏經》看,單找這些因果報應也是相當難的一樁事情。為什麼?這些事情,佛所講的,散在諸經論中。好在古人把經論裡面的因果報應,都把它擇出來編成一本書,你只要看這本書,就把整個《大藏經》的因果報應都看到了。這部書名字叫《經律異相》、《法苑珠林》,這兩種書裡面都是編的這些東西,只要看這兩本書統統都看到了。但是這兩本書都相當的大,也許諸位同修聽到的時候,既然有這麼好的書,我們都想看,法師你給印出來,我們大家都看看。印是可以,成本太大了,《法苑珠林》一百卷,那個分量差不多相當於《華嚴經疏鈔》,成本相當高,《經律異相》有五十卷,所以分量都是相當的多。看以後發心的人多,有這個力量,我們也不妨將這兩部書印出來。這是講佛在經典裡面講的三世因果的這些事。

  「身口意三,所作諸善諸不善業,緣熟時至,一一自食其報,報盡方休」。這幾句話確實我們是要牢牢的記在心裡。身口意,這是指的三業,我們身口意造的,天天在造,時時刻刻都在造,所造的這些業,有善業、有惡業,非善非惡叫無記業,無記業沒有果報,善業與惡業皆有果報。什麼時候這個果報現前?緣至,緣熟時至。這在過去大專講座講《十四講表》的時候給諸位說過,因緣果,我們造的時候阿賴耶識裡頭留下業因,因要變成果當中要有緣,什麼時候這個機緣成熟了,果報就現前,絕對不會沒有的;換句話說,有因一定就有果。

  也許同學要問了,成了佛以後還有沒有果報?成了佛以後依然不免。釋迦牟尼佛在世示現的三個月馬麥之報,成了佛還要受果報。不過成佛受果報,或者是你證得阿羅漢以上的地位受果報,跟我們受果報不同。我們受果報感覺到苦,而他們受果報沒有這個感受。怎麼沒有感受?他對於前因後果他都明白。我們舉個例子來講,我們自己不曉得這個果報,我們今天身上帶的錢物給人家偷去了,心裡很難過、很煩惱;佛菩薩受這個果報他曉得,某一個時期是我偷他的,現在他偷回去,帳清了,沒事了,他心裡有樂受,他沒有苦受,一報還一報,清清楚楚的,後來就沒有。所以說悟了以後,只有還債,再不欠債,還一筆心裡就舒服一層,他愈來愈自在。我們凡夫在迷惑顛倒的時候,一面還債是一面又欠債,借那邊再還這邊,永遠還不盡,苦不堪言。這是舉個比喻來說。所以說是報盡方休,報盡就是還了,就沒事了。但是真正講到修,是要般若智慧現前才能辦得到,換句話說,自己不再造業了。這句話很重要。

  古德給我們講,「隨緣消舊業,莫再造新殃」,他只是隨緣消業,消業就是還帳,不再欠帳,心地真正到清淨,一塵不染,這個時候只有還帳。隨緣跟攀緣,我們講過不少次,隨緣是菩薩行,攀緣是凡夫行。隨緣就是普賢菩薩所講的恆順眾生,恆是永遠就是這樣子,永遠你就順著眾生,這才能消得了業。你不能隨順,不能隨順你就動了心,動心怎麼?動心就會造業。所以要想不造業,你就學著隨緣,不要攀緣。我們想做一樁善事,攀緣做一樁善事好不好?古人給我們講,好事不如無事,無事你心是清淨的,你做一樁好事,你心還是不清淨。可見得我們要真正想做到心地清淨,唯一的辦法,隨緣,才能夠辦得到。

  「眾生障重欲深,昧卻本明」,障是講業障,業障太重了,欲望太多了,所以本性裡面的智慧光明失掉了。「逐妄造孽,紛紛擾擾,無時無處,不在迷境,處火坑而不覺,遇怨對而不知」。這個話不能細講,講起來太長了,將來在《楞嚴經》裡頭會講到的。火坑是指什麼?指我們這個三界,三界六道就是個火坑,你看《法華經》裡頭比喻,「三界火宅」,哪有安穩處?遇怨對而不知,這個怨家對頭當作親人。「千秋長夜,萬劫沉淪,可憐亦可悲已」。這是說出眾生相,不但指我們現前這個人道,包括諸天在內,六道眾生都是這個樣子。所以因果報應這個學說,它的作用非常的廣大。

  給中下程度人講因果報應,「則必畏惡果而斷惡因,修善因而冀善果。善惡不出身口意三。既知因果,自可防護身口,洗心滌慮。雖在暗室屋漏之中,常如面對帝天,不敢稍萌匪鄙之心,以自干罪戾也已。」我們讀了這一段話,說實在的話,修道先決的條件要深信因果,他才肯修。如果要遇到撥無因果,根本就不相信因果報應,那就沒有辦法。講高深的理論他不懂,他不能接受,那是佛菩薩的事情,我辦不到;再講低一點的因果報應,他又不相信,這是神話,這樣的人佛菩薩也沒法子度他,這樣的人在佛經裡頭有一個名詞叫「一闡提」,一闡提是沒有善根的人。如果你不想得惡果報,那你必須先要斷惡因,不造惡因當然就不遭受惡的果報。哪一個人不希望好的果報?好的果報從哪裡來的?善因上來的。可見得我們要想離開不好的果報,得到如意的果報,你就必須要懂得斷惡修善,這才能辦得到。斷惡修善都要明瞭身口意三業,因為造善造惡都出不了身口意三業。

  「身口意三業」,看小註,「簡言之,各各都能為十善業及相反之十不善業,詳大乘戒律中之《十善業道經》」。底下就不必說了。這是舉出綱領來講,我們身口意造作,種種造作無量無邊,佛將我們身口意的造作將它歸納為十大綱領,所謂是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歸納為十大綱領。十善業道,身三,不殺生,身體的造作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,這是身的三善業;口業有四種,不妄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,這叫口業的四種善業;意就是心裡面的念頭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這叫做意的三善業。這就是《十善業道經》裡面講的,講這個十種善業的功德果報。《十善業道經》,善導寺佛經流通處就有得賣,好像演培法師有註解,大概南亭法師也有註解,有好幾位法師有白話的註解,諸位要有興趣研究的話,可以到那邊請來看。要是反過來,就叫做十惡業。這是佛法裡面給我們指出來善惡的標準。我們身口意一動念、一造作,你就想到這個十條,我在這個十條裡面所造的是屬於善業還是屬於惡業?善惡的果報自己當然就明瞭了。這是說佛菩薩以這樣的法門來接引中下根性的眾生入菩提大道。所以斷惡修善是大乘佛法裡面的根本法門,就是無上菩提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。我們如果相信因果,相信報應,這就可以入門了。

  既知因果,自可防護身口,洗心滌慮,身口,那個心就是意,你對於身口意三業自自然然懂得防護了;換句話說,你就知道改過修善。雖在暗室屋漏之中,常如面對帝天,這裡小註有說,「暗室,人目不見之地」,並不是在黑暗的房子裡,別的人看不到的地方就叫暗室,漏也是指的隱處,隱蔽的地方。「言:君子戒慎恐懼,雖處暗室中,覺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,常若有多人監視然,常存明明在上鑒察不爽之意」。帝天,後面這兩句話的意思。在我們中國過去一般老百姓對於天非常的尊敬,民間所指的玉皇大帝,我們佛門裡面講的忉利天主、四王天,如同對玉皇大帝、四天王一樣。不敢稍萌匪鄙之心,這個匪,不合理,鄙同醜,不榮譽,不敢存這個心;不敢存這個惡心,當然就不敢做惡事,這才能斷惡。以自干罪戾也已矣,干是干犯,戾就是罪過,這就是不肯故意的造惡業。

  「此大覺世尊,普令一切上中下根,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。」大聖大賢,連佛祖度眾生也不捨棄這個法門。這個法門,剛才講了,對於中下根性的人很有效,上根利智也不例外。上根利智,通常講,偏在心性的理論上,心性理論,後面有兩句話說得好,「善談心性者,必不棄離因果」,這是對上根利智講的。所以往往上根的就不必提了,當然相信,沒有不相信的,他的信心比中下根性的人要堅固得多。為什麼?他懂得這個道理,所以他的修行必然是如法的。這個地方小註裡面說,「大覺」,大覺是指佛來講的,「究竟真空實相」,究是講窮究,竟是說畢竟、圓滿的意思,對於真空實相的理體,「徹底盡源,更無遮障之謂」,這叫大覺,這是從大乘佛果上講的。「凡夫不覺悟,聲聞自覺不覺他,菩薩自覺亦覺他,但功行未圓滿」,這是把佛、凡夫、小乘、菩薩之所以不同處,幾句話就說明白了。「惟諸佛如來自覺覺他皆圓滿,故獨稱之為大覺。世尊乃佛之尊號,以佛具足萬德,為一切世界所尊奉,故曰世尊」。這個經典裡頭都常講,在這也不細說了。上面這一段是諸佛如來普遍令一切上中下根,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,這個法就是指的法門。

  「然狂者畏其拘束,謂為著相。愚者防己愧怍,為謂渺茫。除此二種人,有誰不信受。」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,那個沒有善根、撥無因果的人,你給他講高了、講低了,都不能接受。現在我們要反過頭來問問,別人接受不接受與我們自己不相干,他作佛,他做他的;他墮地獄,他墮他的地獄,與我無關,問題就是我自己怎麼樣?這才是佛度化眾生真正的緊要處,是要問我們自己。佛所講的一切經論是為我一個人講的,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教給我一個人修的,除我之外,別人都無關。我們要這樣的直下承當才能夠得利益,才不至於造惡業。你要不能這樣直下承當,某人破了戒,那個人做了壞事,你口裡頭講這個話就是口的惡業,你心裡動這個念頭,你意的惡業,你看看外面境界一動,你就在那裡造惡業,這就叫迷,這就叫不覺悟。外面善與惡與我不相干,我應當怎麼樣?如如不動,了了分明,了了分明是不迷,如如不動是我不造業,我心地不染,我不要為外面境界動搖,這才叫做會修行。這個地方這兩句話很要緊,我們要常常以這個來檢點反省。

  狂者,這個狂是講一類狂慧之人。所謂狂慧,多半是指世間聰明智慧的人,世智辯聰者。這一類的人對於佛的經典、經論非常喜歡,認為這是哲學,很有道理,一提到戒律,算了,戒律是吃人的東西,孔老夫子的禮教,吃人的禮教,戒律比禮教還嚴格,這個東西何必學它?學它的理論就好了。這樣的人也大有其人在。還有自以為聰明的,我學人最初學佛就是自以為聰明,戒律是三千年前外國人的生活規範,我們何必要遵守它?佛經的道理不錯,我們可以學學,可以看看,戒律用不著,三代之禮都不同,何況是外國的古禮,我們是現代的人,何必要學古時候的禮節?用不著,現代人見面最敬禮是三鞠躬,我們何必還要跪在地下頂禮?我從前就是這麼個想法,自以為聰明,狂者。以為這個戒律是約束我們的,拘束我們的,反而說那些守戒的人著相,你看《金剛經》裡面講破相,要離相修行,斤斤於戒律,著相,死在戒相之下。有沒有真正死在戒相之下的?真有,不是沒有。但是對於這些持戒之人,說老實話,也不見得完全是著相,裡面還有極高明的人,他不著相。

  釋迦牟尼佛他底下那些弟子有許多是古佛再來的,絕大多數都是明心見性的人,他為什麼還要斤斤計較的在戒相上?那是唱戲,表演給我們看。換句話說,我們沒有到明心見性,著相有好處,著相怎麼樣?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縱然不能成佛作祖,絕不墮三惡道,不受惡的果報,這有什麼不好?所以我們不可為那些狂者之言所蒙蔽了,也認為說得很有道理,似是而非的這個理論,往往就把戒律看輕了,這是錯誤的。這是一類人。第二類的人,自己虧心事做多了,心裡有鬼,這就是第二類,愚者防己愧怍,謂為渺茫。他不敢提戒律,一提戒律,我一身都是罪過,但是在表面上又不好意思說,說了難為情,因此一談到戒律,這個是渺茫的。雖然論調跟前面是不一樣,意思是相彷彿的,都是不能夠接受而不肯斷惡修善,這都是護短,自己有毛病、有短處,在佛法裡面講這就是講蓋覆,戒經裡面講的覆罪,蓋覆。

  小註裡面說,「此兩等人所持託辭,其實皆回護己短之一種解嘲語也」。祖師給我們講,除了這兩種人之外,有誰不信受,哪一個人不相信因果報應?除了這兩種人之外,不是狂就是愚。小註也念一念,「人惟苦不知愧恥耳,知愧便不敢遂過,知恥便不敢因循。有愧恥心,即為其人入道因緣」。這個愧恥心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慚愧,有慚愧心的人就是入道的因緣。換句話說,不知道慚愧的人入道就很難,不容易入道。至於因果的問題,底下引夢東襌師的兩句話,說得非常之好。

  「故夢東云,善談心性者,必不棄離於因果。而深信因果者,終必大明夫心性。此理勢所必然也。」這才叫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。所以上根利智,他絕對不會說是不相信因果報應的。就是中下根性,他能相信因果報應的,他一定將來能夠發明心性之學,與上上根相等;換句話說,他也能夠明心見性,也能夠成佛作祖。這個小註底下有夢東禪師簡略的介紹,相信我們同修當中有很多對夢東禪師很熟悉,夢東大師的集子也流通得相當的廣。「夢東禪師為前清乾嘉間法門第一人」,乾嘉是指的年代,乾隆、嘉慶,乾隆、嘉慶年代的人,法門中第一人,這是推崇他,當時在佛法裡面是一代的高僧。「師本禪門宗匠」,這是禪宗的祖師,禪宗的大德。「而救世願廣,弘揚淨土甚力」,這是以禪宗祖師的身分大力的弘揚淨土,因為淨土法門才是真正的三根普被,利鈍兼收。下一個禮拜講《彌陀經》,我們就可以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了。

  「晚年退修直隸懷柔縣紅螺山資福寺」,這是晚年大師就一直住在這個地方,「蓮風大扇」,這個蓮風就是淨土宗,就是特別弘揚淨土法門,「遐邇向化」,遐邇是遠近,「道俗歸心」,出家在家的這些四眾弟子。「迄今淨因廣植,法門中咸推紅螺寺為中國黃河以北第一念佛道場。有《徹悟禪師語錄》刊行於世」,這個徹悟禪師就是夢東禪師。「言言金石,字字牟尼」,牟尼是寶珠的意思,牟尼寶珠,這是形容他的文字價值。「今日方便攝心之化,流布益廣,師之宏法功德無有限量矣」。在淨土宗來說,他也是我們一代的祖師,確確實實他對於淨宗貢獻非常之大,北方之有念佛法門,也是他老人家一個人的力量,猶如晚近印光大師在蘇州靈巖山的道場一樣。

  他老人家這兩句話非常之有名,「善談心性者,必不棄離因果」。「過去所造為因,現在所受為果;現在所造為因,未來所受為果。苦樂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。十方三際一切事相,無一不發生於瞥爾妄動之生滅心中」。這就是講意業之可畏,心裡面一動念,已經就結業了,何況於造作。可見得要想斷惡修善,功夫從哪裡做起?要從心地上做起,這才是根本法。但是從心地裡面下手,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做得到,因此普通的人修行,就是說我們業障比較重一點的人修行,還是從事相上,從身口上先下手;身口上做得有把握了,再從意業上下手,這就是大小乘不相同的所在。你看小乘戒,只戒身口七支,意裡面不結罪的。譬如說我們講殺生,心裡面動了個念頭要殺生,但是實際上沒有去殺,在小乘沒有罪,小乘不結罪的,大乘菩薩就結罪了。這就是大乘戒比小乘戒難持,大乘是講舉心動念,在這個裡面結罪的,而小乘是要一定,換句話說,像現在的法律要有犯罪證據,沒有犯罪的事實沒有罪,心裡動念沒有罪。這就是小乘戒雖然多,容易守;大乘戒條不多,難守。我們初學的人還是要從小乘戒漸漸的深入到大乘戒,就是從事相上的防範,到最後的不動心,這也是古大德教給我們的一個順序。

  我們再把這個念下去,「亦無不消除於本來清淨之真如心中」,這是講罪從心起將心懺,心清淨了,罪就沒有了。換句話,心不清淨,無始劫所造的罪業必然還是要等待因緣去受果報的。「一毫端上納盡華藏世界,事相無量,無一而非因果,無量因果,無一不出之於心性,心性不易見,即可借因果以見之」。這個道理可以說說得相當的精微,我們要想明心見性,性在哪裡?你懂得因果就見性了,為什麼?十法界依正莊嚴皆不外因果。可見得真正深明因果之後,怎麼會不明心性的道理?當然之理。所以說,而深信因果者,終必大明夫心性,這是必然,我們從因果上下手,將來一定有成佛作祖的希望。所以此理勢所必然,一定的道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,這個序文再有一次就可以講完了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