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了凡四訓  (第八集)  1982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19-001-0008

  第八位給我們舉出的例子,「嘉興屠康僖公,初為刑部主事」,這個主事相當於現代的司長,像司法行政部裡面的司長這樣的地位。當然從事於這個職位是要經常調查案情,他能夠認真負責,能夠平反冤獄,這個功德是很大的。他住在監牢獄裡面,調查往往是暗中進行,囚犯也不曉得他的身分,認為他是裡面一個很小的看守犯人的人,所以對他也就沒有畏懼之心,有什麼他都能說什麼。如果他要曉得是刑部主事,那他有很多話嚇得都不敢講了。因為這種情形,他常常接近這些囚犯,對這些囚犯的情況他了解得很清楚,所以知道裡頭有無辜的人,有一些人是冤枉的,被判了刑是冤枉的。他的好處,他自己不居功,他把哪些人什麼冤枉寫得清清楚楚,祕密的送給他的堂官,堂官就是主審的官員。到審判的時候,審判長,堂官像現在我們的審判長,他心裡有數,因為他得到密報,曉得這些囚犯裡頭有這些情形,哪一個是真正有罪,哪一個是冤枉。這一審判,這些囚犯沒有不服的。其實這個功勞是屠先生的,你看他自己不居功,做的這個善事沒有人知道,這是積陰德。因為這樣一個審訊之後,那個冤枉的人都把他開釋了。

  「一時輦下咸頌尚書之明」,這個尚書就是刑部尚書,輦下是什麼?輦是皇帝坐的車子,這個就是指京師首都,每個人都讚歎這個刑部尚書公正嚴明,是個好官,哪裡曉得是他底下一個主事替他辦的事情,功勞他是居了,好事是屠先生做的。屠先生就再給這個刑部的部長,司法部長,給這個尚書說,他說這一個監牢獄裡頭就有這麼多冤枉的人,京師所治理的這樣大的幅員,京師也管好幾個縣,冤枉的人一定很多。這裡講「輦轂之下」,這就是皇帝治理首都的地方,「尚多冤民,四海之廣,兆民之眾,豈無枉者」,冤枉的一定很多。於是乎就建議他,最好每隔五年派一個減刑官去覈實,就是去調查,如果調查到有冤枉的,就應該替他平反,就應該把他釋放。「尚書為奏」,尚書接受這個意見,當然他也做不了這個主,就把這個意思寫在奏本上呈給皇帝,皇帝一看這個意思很好,應該這樣做的,准許了。准許了,當然派這個減刑官,尚書也就把他列在其中之一,減刑官一定不止一個人,國家幅員那麼大,一個人調查多少個縣分,常常派出去查案子。這個事情可以說都是他的仁慈之心想出這些辦法,替這些冤枉的人來申冤。

  「夢一神告之曰,汝命無子」,夢中,夢有很多種性質,確實有鬼神託夢的,這個是在作夢的例子裡頭有這個例子,鬼神來託夢給他,你的命裡頭沒有兒子,像袁了凡一樣沒有兒子。「今減刑之議,深合天心」,很合乎上天好生之德。「上帝賜汝三子」,命裡頭沒有兒子,他也沒有求兒子,做的這個事情做得太好了,所以上帝這個兒子是給他的。「皆衣紫腰金」,這就是顯達。在從前官服能夠穿上紫袍的,這個官爵都很高,繫的這個帶子是金帶,這是指朝廷的大官,大概在從前差不多侍郎、尚書這樣的官爵,才穿紫色的衣服,紫色是第一等。

  這是講中國的服制,可以說自古以來,什麼身分穿什麼樣的服裝,都有一定的,叫禮服。老百姓都有禮服,不是說官員才有禮服,民間沒有,民間有禮服,士農工商各有各的禮服,所以一出門,看你的穿著就知道你的身分。這個決定不是階級觀念,是便於行禮,有一個尊卑上下,誰應該先給誰敬禮。現在這個禮服,只有軍中還有這個禮服,佩戴這個階級,尊卑上下能看得出。文官看不出了,總統也穿西裝,當個小科員也是西裝,穿著都一樣,確實有不方便的地方,往往有失禮,地位低的對大官失禮,為什麼?他不認識你。重要的幾個大官,常常在電視裡頭露面,我們認識他,看他這個樣子,路上看到,曉得他是某人;不常在電視上露面的就不認識,見了面當然就不曉得行禮。所以這個禮節,這個服飾的確是很重要。在從前的確沒有這種情形,任何人穿著服裝都是代表他的身分,便於行禮。「是夕,夫人有娠」,有娠就是懷孕,後來果然生了三個兒子,這三個兒子名字在此地都有,「應塤、應坤、應埈,皆顯官」。這是一個例子。

  下面又說一個,「嘉興包憑,字信之,其父為池陽太守」,這個地方是在安徽,江南,太守這個官就是知府,比省主席要小一級,比縣長要高一級。一個知府大概要管好幾個縣,通常管六、七個縣的樣子。大陸上的省都很大,差不多一個省都有一百多個縣,所以這個幅員太大了。我們台灣省要跟大陸最小的省比,大概也比台灣要大個三倍的樣子。所以省主席下面如果沒有一個行政機構,他實在是照顧不過來。所以在大陸,省主席底下設行政專員公署,民國年間行政專員就相當於明清時候的知府,古時候叫太守,稱太守是古時候的稱呼,對知府稱太守,這是尊敬的意思。生了七個兒子,包憑年最少,「贅平湖袁氏」,就是入贅,入贅到平湖袁家去了。「與吾父往來甚厚」,了凡先生對他家裡很熟悉,因為袁了凡的父親跟他們家裡交情很厚。

  說這個人「博學高才,累舉不第」,確實是有學問、有才華,可是每一次去參加考試都沒考取。這個事情諸位要曉得,這個考取不考取的確是命,學問固然是一樁事情,命運是決定性的。我說一樁事情,這是我自己的事情,我在學校念書功課就是馬馬虎虎,不重視,從小念書我要多少分就夠了?六十分就可以,及格就行了,要多分數幹什麼?反正是我對家裡一個交代,我年年升級就可以了,不必要分數多。所以我答題目是第一個交卷,算算分數夠六十分了,馬上就交卷,第一個交卷,從來不用心念書。我們班上有個同學,這個同學是小學同學,現在住在台灣,離我們此地不太遠,是我小學同學,我小學同學在台灣有四個人,他在我們班上的時候功課好、品性也好,人非常老實,幾乎是年年都考第一名。我們小學畢業考中學,我去考的時候,還是開玩笑,那個時候白天還是看小說,晚上還去聽平劇,功課就是從來沒有留意。他們考的時候好緊張,晚上都要開夜車去讀書。

  考試一放榜,不過我那時候考中學的時候,也沒有答滿分,但是把這個分數提高了,算到八十分交卷,也是頭一個交卷,我心裡想,八十分大概可以錄取了,錄取就行了,何必要考那麼高的名次?所以把所有的考卷,算算八十分就交卷,就是比平常考試提高了二十分,這個分數我能算得出來的,答案清清楚楚不會答錯的。所以一放榜,我考了第十名,我們這個第一名畢業的同學沒有考取,怎麼說都說不過去。所以我那些老師說,命!說我這是命,他說你畢業就好像跳高一樣,竹竿蹬了好幾下。考中學的時候,還是以第十名考進去的。所以這個東西確確實實是有命的,碰巧,他那麼用功的人,功課那麼好,出那個題目剛好他不知道;我這個不用功的,出的題目剛好就是我曉得的,那都是碰巧,這東西確實是命。所以古人講的,真是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這個事情沒有法子勉強的。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,你考試的時候,要是沒有考取,心裡不要灰心,一方面努力功課,一方面修功積德,這很重要,修善積德確實能夠改造自己的命運。

  在從前人是都相信,都相信科舉功名是有陰德的,祖先有積陰德的。他因為是考了多少次都沒有考取,所以就心灰意冷,於是怎麼樣?學佛了。所以有些世間人認為學佛是很消極的,不錯,的確有很多灰心抱著消極的態度入佛門來的,的確是有。他這個學佛是在家學佛,不是出家。有一天他遊泖湖,這個泖湖在江蘇松江,這也是風景名勝之一。偶然遇到一個佛寺,規模大概不太大,見到一尊觀音菩薩的像,露天豎在那個地方。由此可知,這個寺院大概是年久失修,沒有人照顧,所以佛像已經沒有遮蓋了,太陽曬,風雨淋,像當然就壞了。他學佛,對於三寶很恭敬,見了這個佛像這樣,心裡就很難過。於是乎把他自己所帶的錢拿出來,一共多少?十金,十金大概是十兩銀子,就交給這個寺廟的住持,希望他把這個地方修好,不要讓菩薩淋到雨。這個住持僧一想,這個心是很好,可是這個錢太少了,修這個房子工程很大,錢不夠。在過去募化沒有現在這樣方便,同時收穫也沒有現在這麼容易,現在在台灣大家都富庶,說拿幾個錢來很容易,交通又發達,所以你要是真正去募化,我們在台灣去走一遭,一個來回打轉來,我相信一、二千萬是不成問題的,很容易募化得到。可是在從前那個時候,老百姓生活都相當艱苦,沒有錢,縱然肯發心,都很少。

  所以在大陸上這些寺院,不是國家建立的就是那些大財主,幾乎都是獨立個人建的,很少是到處化小緣來蓋一間廟的,這個大陸上很少聽說。我在大陸上那麼多年,雖然沒有學佛,還沒有聽說過化小緣蓋廟的,沒有。你們念《地藏經》,同學們有不少想學《地藏經》的,九華山就是一個財主布施的,那麼大的一個規模,那個山是他家私有財產,他捐獻出來的。所以在大陸,一個是國家建立,一個就是大財主他的施捨。像這樣修理是有,有的時候自己財力不足,出家人到外面去募化,募化是整修,房舍的整修,這種情形是有的。修房子的工程很大,錢太少,十兩銀子決定是不夠的。於是乎他看看他自己所帶的財物,箱子裡頭行李裡面還有幾件好衣服,凡是能夠值錢的東西都拿出來交給這個主事僧,住持,你拿去變賣,賣得的錢,連他布施的錢統統合起來,看看能不能把這個房子修好。

  你看這裡面講的,衣服拿出來之後,裡面有幾件是新衣服,可能他還沒穿過,新衣服,他的僕人就跟他說,這是新的,剛剛做的,意思就有一點捨不得。可是他不是這個想法,他說只要聖像能夠無恙,房子修好,觀世音菩薩聖像不淋到雨,我就是赤身露體也沒關係。這個住持僧聽到他說這個話,流眼淚,感動的流淚,「捨銀及衣布,猶非難事。只此一點心,如何易得」,這個是至誠心。捨財捨物的確不難,這個心太難了。所以諸位要曉得,凡是感應道交都是至誠心,才管用的,才能夠改造命運,轉命運。如果說是沒有至誠心,說布施就有功德,布施裡頭固然是有一點福報,要是這個福報就能改造自己命運,那是騙人的。昨天我給諸位說過,沒有那個道理,就是你家裡蓋寺院,請法師來講經,也不能轉你的定業。為什麼?因為你有的是錢,你自己私人建一個寺院,建一個講堂,請幾個出家人來供養他講經說法,不在乎,有的是,你要是沒有這點敬心,怎麼會有感應?福是有,不能轉定業,這是諸位千萬要記住的。轉定業是什麼?轉定業就是恭敬心,他這個心就轉業,所以這個一念心太可貴了。

  由此可知,只要盡心盡力,布施的錢財物品不計多寡,這個沒有關係的,心到了,功德就圓滿了。後來完工,這工程做好了,「拉老父同遊」,陪他父親一起到這個廟裡遊玩,看看這個工程都做好了,在這個寺廟裡頭住了一晚上。他就做了一個夢,夢到伽藍,伽藍是寺院的護法神,護法神來向他道謝。說「汝子當享世祿矣」。可見得以前命裡頭沒有祿位,祿就是俸祿,做了官才有俸祿;換句話說,從前他命裡頭沒有做官的分,現在有了。絕不是做了幾件好事,觀世音菩薩來報答他,不是的,而是這一念至誠轉變了命運。別人有在寺院做功德,出的錢比他多,布施比他多,為什麼命運轉不過來?沒有那一點心。能不能轉就是在一念至誠,這個一念至誠消業障,我們要曉得。「後子汴」,他生了一個兒子,名叫汴,「孫檉芳,皆登第,作顯官」。我們讀這個文章,特別要注意他這個果報是怎麼轉的,要留意這一點。千萬不要看到,他捐了十兩金子,拿了七件好衣服,那簡單,我們今天拿一點錢,也拿一點好衣服去幹這個事情,決定沒有果報。這可貴之處就在這一念至誠。

  這後面一段,說「嘉善」,這是縣名,在浙江嘉興,「支立之父」,支立是一個人的名字,他的父親「為刑房吏」,這也是一個很小的小官,看守囚犯的。「有囚無辜陷重辟」,這個重辟就是重刑,被判了死罪,實際上他是無辜、是冤枉。「意哀之,欲求其生」,他看到這個人很可憐,同情他,表示出那個意思,盡量想辦法來幫助他,洗刷他的冤枉。囚犯也曉得這個人是個好人,肯幫忙,大概是囚犯的妻子去監牢獄探監的時候,他跟她講,跟他太太講,「支公嘉意」,他有好意想洗刷我的冤枉,「愧無以報」,我非常慚愧沒有能力去報答他。「明日延之下鄉」,他住在鄉下,說明天妳請他到鄉下,並且告訴她,要求他太太「以身事之」,無法報答他。說「彼或肯用意,則我可生也」,他要真能夠幫忙,我的冤枉可以洗刷。這個太太很委曲,但是為了要救丈夫的命,「其妻泣而聽命」。

  到第二天,果然把支立的父親請到了鄉下,囚犯的太太親自來勸酒,告訴他丈夫的意思,支立的父親聽了這個話不接受,無論如何也不接受,但是決定盡心盡力來把這個事情平反。「囚出獄」,這是他盡到力量,然後「夫妻登門叩謝曰,公如此厚德,晚世所稀」,真是稀有。看你家裡還沒有兒子,雖然他有太太,太太沒有生兒子,於是講,他自己有個女兒,願意把這個女兒送給他作妾,來侍奉他,這個在理上可以通的,講得過去的,支立的父親也就接受了,「備禮而納之」。以後就生支立。「支立弱冠中魁,官至翰林孔目」,這是翰林院,官也不太大,就好像是翰林院的文書科長一類的,是這麼一個職務。「立生高,高生祿,皆貢為學博」,這個博就是博士。「祿生大綸,登第」,從支立的父親,你看看好幾代都是積德,這個後人才有登第的。

  這是舉了這個十條,「凡此十條,所行不同,同歸於善而已」,都是行善,你們看到行善都有善報,都有好的果報。古往今來,這些果報的事實都擺在我們眼前,只要你細心去觀察,你就看得清清楚楚。不要看古人,看今人就看得很清楚。底下這個三行諸位要特別注意到,把它畫起來,「若復精而言之」,這是重要的,「則善有真有假」,有真的是做善事,有人是假做善事,不是真的。「有端有曲,有陰有陽,有是有非,有偏有正,有半有滿,有大有小,有難有易,皆當深辨」,這些事情都要把它辨別得清清楚楚。什麼叫真假、什麼叫端曲,後面有解釋,一條一條的來給我們解釋。「為善而不窮理,則自謂行持,豈知造孽,枉費苦心,無益也」,這說明你要不通理,你做的那個善,自己以為是善,結果怎麼樣?做錯了。所以修善不簡單。你沒有智慧你不能辨別什麼是善,表面上看到是善,實際上是不善,你要不把它看清楚,那怎麼行?

  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,希望我們能夠舉一反三,才能夠通達這裡頭的道理,一條一條的說。先說「何謂真假」,這裡舉出一個例子來說。「昔有儒生數輩」,念書人,大概都是秀才一類的,去拜訪中峰和尚,這個是我們佛法的一代高僧,他也有著作留下來。向老和尚請教,提出來一個問題,「佛氏論善惡報應,如影隨形」,他就舉出例子,「今某人善,而子孫不興。某人惡,而家門隆盛」,佛說的是無稽之談,不相信因果報應。這個事情,確實,我們往往看到世間為非作歹的人真是家門鼎盛,而在佛門裡頭天天拜佛修功德的,這個家業一天比一天衰落。我出家的時候在臨濟寺,那個時候有一個很有力的護法,在臨濟寺真是出錢出力。他家裡最先是做計程車的生意,那個時候計程車在台北市剛剛有,他家裡有不少輛的車,好像有好幾十輛。這個生意以後做垮了。然後改做遠洋的漁船,買了兩條大漁船,大型的遠洋的漁船,一年之後又賠掉了,到最後生意完全失敗。這一個居士這麼多年來他不願意見人面,哪個寺院道場他都不去了,我們也一直看不到他。這樣好心的人,怎麼會學了佛之後,在佛門裡頭出錢出力,毫無吝嗇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遭遇?我們看到這個情形太多太多了,這個情形是我們凡夫只看到一個表層,裡面那我們就不曉得了。

  你看中峰和尚解釋的,「凡情未滌,正眼未開,認善為惡,指惡為善,往往有之」。這種開示我們聽了能服嗎?聽了,老生常談。實際上這個話裡頭有很深的道理,的確,我們的學問學識太淺薄了,正論至理我們聽了往往不能夠覺察,聽不懂。的確,我們把善當作惡,把惡當作善,真的是往往有之。這種事情你不遺憾自己是非顛倒,你還要去怨天尤人,埋怨老天爺報應錯了,這個過失是在我們自己,報應真是絲毫不爽,「反怨天之報應有差」。大家又說了,「善惡何致相反」。我們把這一段念下去,然後再想一想這裡頭的道理。中峰禪師就叫這些人,你說什麼叫惡?什麼叫善?這些人就講了,舉例子說,「詈人」,詈人是背後罵人叫詈,打人,這是惡;我們恭敬人,我們禮拜人,這是善。善惡的標準實在很難斷定。中峰禪師說未必,你說這話未必。另外一個人說,「貪財妄取是惡,廉潔有守是善」。中峰說也是「未必然」。凡是這些人說的善惡標準,老和尚都是「未必然」,都答覆未必然。的確如此。我們這幾天所講的,諸位如果要留心,如果要能夠體會,什麼是真善、什麼是假善,應當有能力辨別了。

  既然每個人說出的標準老和尚都不同意,當然這些人要問老和尚,你的看法如何?你看中峰禪師這幾句話的開示就重要了,「有益於人是善」,這個就是聖賢人的善惡標準,跟我們凡夫的認定是不相同的,「有益於己是惡」。說有益於人,你就是打他、罵他都是善,為他好。如果說對自己有益,你敬人禮人,這巴結人,自己要佔便宜,這是惡,不是善。「是故人之行善,利人者公,公則為真。利己者私,私則為假」,這個講善真假之辨。所以世出世間的聖賢念念都是為別人著想,為利益眾生著想,絕不是為自己,我們要能夠體會到這個心。

  「又根心者真」,是從你內心裡面發出來的,這個是真的。模仿別人的是假的,為什麼?不是從你真心裡頭生的,看到別人也做,我也照樣這樣做法,雖照樣這樣做,做得不像,這是假的。又無為這是真的,有為是假的。什麼叫無為?就是無條件的,無有希求的,這是真的。我們教一個學生,如果對這個學生有期望,將來要報答我、將來要供養我,這個心就是假的。只希望他開智慧,自己一絲毫要求都沒有,這才是真的。這個真假從這個地方去辨。老師責罰學生,為了學生好,那不是惡,那是善;父母打他的兒女,也是善不是惡,都是為他好。所以這個意思要懂得,你才曉得這個善什麼是真、什麼是假。中峰禪師這個標準也就是世出世間聖賢他們的標準,他們的看法。

  第二,「何謂端曲」,什麼叫端正、端莊,什麼叫曲,諂曲?我們世間人不肯用心去辨別,某人老好人,他好在哪裡?他能夠隨順,他不得罪人,他很隨和,這人是好人嗎?這是「謹愿之士」,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,「鄉愿,德之賊也」。而我們一般人,這人真是個好人。所以聖賢人他的態度,他不要這個好人。為什麼?這個好人不能辦事,為什麼?怕得罪人,做一樁事情顧前顧後,不能放開膽量大公無私的去做,處處要去討好人。好人是好人,不能叫他辦事情。所以,「聖人則寧取狂狷」之士,這些人是不怕事的,敢作敢為,勇於承當。雖然我們看那不是好人,言語舉動常常得罪人的,他能辦事。所以你看聖賢人用人他寧願用這個,不願用那個老好人,不得罪人的老好人。這也是我們要辨別的。所以底下講,世間人的善惡,「分明與聖人相反」。我們讀聖賢書,就是要明白聖賢人的標準,我們取這樣的標準,才能把自己的境界提升,才叫真正知書達禮。否則的話,念書念了有什麼用處?那書不叫白念了嗎?知書達禮的人他的取捨標準跟一般世俗人就不一樣。

  底下講,「推此一端,種種取捨,無有不謬。天地鬼神之福善禍淫,皆與聖人同是非,而不與世俗同取捨」。這是教給我們,你要是存心想積善、想修德,那你就得要留意,不要被這些虛情假意欺騙了,不要以耳目這種感覺欺騙自己。真修的人,底下有幾句話,這個很要緊,「惟從心源隱微處,默默洗滌。純是濟世之心」,這是端。今天政府提倡的莊敬自強,這就是端,端莊,這是自強之道。要從真心認真的去檢點,改過自新,一心一意的幫助別人,濟世救人。「苟有一毫媚世之心,即為曲」,媚是什麼?雖然行種種善事,用意是在世間求名聞利養,你只要有這一念心,這個就是曲。今天凡是做什麼事情都要先講代價,這是功利社會才有這種現象。在我們中國從前這個社會裡頭,它講的是道德仁義,一做事情就先談代價、談條件,這是人家出不了口的。連個做小工的他也不願意講價錢,工做完了,你看著辦,就這樣,對於工資怎麼樣?不計較。現在還得要爭,主客當中還在爭,這個都是學的外國,甚至於連請一個法師講經說法,也要先談好條件,要有多少供養,少了就不幹了,這成什麼話!

  佛書、善書這是濟世救人的,後面還在版權頁,「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」,這成什麼話!你自己作的還情有可原,你急功好利,拿著古人的書去翻印,後頭也是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,古人什麼時候把版權交給你的?這個笑話實在是太大了,我們要注意,萬萬不可。自己所寫的勸善之書、解釋佛經的,後頭印什麼?應該「歡迎翻印,功德無量」,這才對。別人要把你翻印,還盜印,還去告他,我如果做法官,我就掉過頭問他,你這個書印來幹什麼用的?勸善的,那別人替你勸善不是更好嗎?你的目的不就達到了。可見得你嘴巴說是勸善的,心裡不是勸善。我這是圖利的,圖利的可以,那這個官可以判案。你如果勸善的,那這個不能判,那人家是行善,他不叫盜印,他叫行善,他怎麼能叫盜印?今天純是濟世之心的有幾個人?

  「純是愛人之心,則為端」,真正是慈悲,一片慈悲。「有一毫憤世之心,即為曲」。這個事情連打仗都是如此,你是一個學佛的人,你服兵役,到前方,共產黨來了,你開槍把他打死,你是行善。為什麼?完全是愛他,不要叫他再造罪業,這是端。如果你這一念心,我恨透他,他殺人放火,到我家,我家裡多少人被他迫害,被他害死了,整得我家破人亡,這就是曲。你看同樣是殺敵人,心不一樣。菩薩的心殺那個眾生是憑著悲心、憐憫之心。所以你想這個善惡你怎麼定法?可見得聖人的標準跟世俗的標準確實不相同。所以你說我們軍人不能學佛,一天到晚你們講慈悲,我們天天講殺人。慈悲心殺人是菩薩,功利心作善那還是魔鬼。我們要不曉得這個道理,真正是非善惡擺在你面前,你不能辨別,這就叫愚痴。幾個人曉得這個道理?「純是敬人之心,則為端;有一毫玩世之心,即為曲。皆當細辨」。

  底下說,「何謂陰陽」,這個陰陽好懂,陽就是什麼?做的這個善大家都知道,這是陽;你所積的善藏著不讓人知道,這是陰。可是這個陰陽與善惡都有關係。「凡為善而人知之,則為陽善」,大家都曉得,都稱讚你,你的果報就完了,報光了。「為善而人不知,則為陰德。陰德天報之,陽善享世名」,你看「名亦福也」,大家表揚你、大家稱讚你,這也是你的福報,可是這個福報當世就報掉了。陰善眾人不知道,沒有人表揚你,你也不怨天、不尤人,依舊行你的善,後來必定有天報償你,這個果報是真實的。「名者,造物所忌。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,多有奇禍」,這個諸位可以細細去觀察,你讀歷史,你看古人,然後你再看看現在的人,他享有盛名,但是名實不相符,你看他以後的下場,你才曉得古人講的這個話句句都是對的。這個名實不相符的人下場都很悲慘,晚年那個果報不堪設想,我見到就很多很多,少壯的時候享盛名,晚年的環境非常的淒慘。「人之無過咎」,沒有過失,「而橫被惡名者」,別人冤枉他、侮蔑他,「子孫往往驟發。陰陽之際微矣哉」。他的子孫,忽然看到他發達了,絕不偶然,是什麼?是他的先人有陰德,他能夠逆來順受,別人受不了,他能受得了。橫逆之來,他受了,也不辯別,這個人就是有大福德之相,你們在前面看過,這是大福德之相,他的兒孫怎麼會不發達?

  第四,什麼叫是非?這是舉了一個例子來說,這是古時候,這個是非的標準實在很難定。聖人的是非跟我們世間人的是非的確標準是不相同。古時候魯國的法律,「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,皆受金於府」。這是舉古時候魯國有這麼一條法律,這個人有罪了,那個時候的罪,妻子兒女都要服刑的,都為這些貴人在他家裡做佣人、做奴婢,你有錢也可以能夠贖回,拿這個錢來折罪,魯國有這個法律。魯人,魯國人,諸侯,這是在當時這個小國,一國之君,底下有這個註解,諸位去看去。孔夫子有個學生子貢,大家都曉得的,「贖人而不受金」,他做了好事,他家裡有錢,所以就不領這個賞金。領賞金這是法律上規定的,他不要。在我們看,子貢了不起,國家的賞賜,他多清高,他都不要。我們看他是好人,孔老夫子聽到生氣,為什麼生氣?因為一個制度、一個法律你破壞了。為什麼?每一個人不是都像你子貢這麼清高,有些人贖人是為了獎金,為了有賞賜,他才幹的。你這樣一提倡,好了,將來政府不發獎金了,那好了,有很多罪人沒有人去贖他,表面看到你是做善,其實你做的是惡。就好像順治皇帝把我們出家人度牒給廢棄掉一樣,表面上看到是善,好事,其實你想想看,我們現在遭受這個惡果,佛法到今天敗到這個樣子,這就是順治皇帝幹的事情。所以這個是非善惡怎麼能看一時?孔子聽了就討厭,就跟他說了,「賜」,賜是子貢的名字,老師叫學生叫名字,子貢是他的字,一般人稱不能稱名,名只有他的父親、他的老師可以稱的,「失之矣」,你錯了。

  「夫聖人舉事,可以移風易俗,而教道可施於百姓,非獨適己之行也」。你看一個制度它是要教化老百姓的,叫大家遵守的,你不能夠破壞它,你自己清高那是你個人的事情,但是制度存在這個地方不能夠破壞。「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,受金則為不廉,何以相贖乎。自今以後,不復贖人於諸侯矣」,這就是魯國的人如果在別的地方犯了罪,被人家判了刑,你這個同鄉看到了,不再贖他了。本來魯國法律,我們自己國家人,在別的地方如果是犯了罪,被人家判了刑,我們魯國人見到的時候,拿著金錢來贖他的罪,我們報到政府,政府有獎勵。這個是為老百姓著想的,絕不是為你自己一個人來著想的,是為老百姓著想的,因此這個制度是善的,不能夠破壞。所以制定法律的人,這是很大的智慧,他是為全民福利著想,絕不為適合於某個人。所以從前這個法律規章是聖人制定的。我說這個話,諸位要好好的去想一想。

  「子路」,這也是孔子的學生,「拯人於溺」,人掉到水裡去了,他下水把這個人救上來,「其人謝之以牛」,他救人一條命,人家就拿一條牛送給他,來謝謝他,「子路受之」。孔老夫子歡喜,為什麼歡喜?你看看,孔子說,「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」。所以我們世俗人看,子路不如子貢,孔老夫子的眼光不如此,不是這個看法,你能夠下水去救人的時候,你看人家立刻就來道謝,送你這麼厚的禮物,以後人家一看到有人掉到水裡,個個人都肯下水去救人。所以,世俗眼光看著,子貢贖人不受金,好,子路算什麼?救了一個人,人家送他一頭牛,他馬上就接受了。你看孔老夫子的態度就不相同,他不是為子貢、子路著想,不是就他們兩個,他是看整個社會的風氣,從這個地方來著眼,是為大眾來著想,那就不一樣。你看我們世間人著眼點的地方是看個人,聖人的著眼點是看社會風氣,這個著眼點就不一樣,所以是非標準就不相同。

  底下幾句話說得很好,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。「乃知人之為善,不論現行而論流弊」。子貢的流弊、子路的流弊,你們兩個比較比較,你就曉得。子路他這個樣子給社會帶來是有利的,子貢雖然這個行很廉潔,帶給社會是不利的,這個就是論流弊。「不論一時而論久遠,不論一身而論天下。現行雖善,而其流足以害人,則似善而實非也。現行雖不善,而其流足以濟人」。這個是兩個例子,很容易看出來,就是以子貢、子路這兩個人這個例子,一看就曉得。所以現行雖然不善,像子路受牛,這個現行好像不足為人稱道的,但是什麼?而其流足以濟人,他留這個樣子,別人肯能夠效法,「非善而實是也」,這是真善。「然此就一節論之耳」,就這一樁事情來發揮這個議論。「他如非義之義,非禮之禮,非信之信,非慈之慈,皆當抉擇」,抉擇的標準就是不論一時而論久遠,不論一人而論天下,你要記住這個標準,你才能夠辨別真正的是非。

  第五,什麼叫偏正?底下他也舉了一個例子來給我們說。「昔呂文懿公初辭相位」,告老回家了,當然這是做過宰相的,負有盛名。「海內仰之,如泰山北斗」,德高望重。同鄉鄉裡有這麼一個人,酒喝醉了,喝醉了就罵他,你看天下人都敬仰他,這個人罵他。畢竟是宰相,「呂公不動」,告訴他底下人,底下人沒有他度量那麼大,當然在表情上就很不滿意,他就告訴這些人,不要跟他計較。「閉門謝之」,回到家的時候,門一關,不要去理會他,在我們看起來,不錯,宰相肚子可以撐船,不錯。這個人他清醒過來,他也趾高氣揚的,他做宰相,我還不是罵他,罵他,他氣也不敢吭一聲,得意忘形,他連宰相當他的面都罵,他跟其他的人面前他還怕誰!

  你看看後面這一段,「逾年」,過了一年,「其人犯死罪入獄」,這個時候呂公後悔了,當時他要好好的把他教訓一頓,責備一頓,可能這個人以後就不會犯罪。曉得自己錯了,該責備的要責備,該忍耐的要忍耐,就是你要想後果。然後才能夠當機立斷,我們應該如何來處理這個事情。所以他後悔,假如當時我要跟他計較,把他送到官府裡給他治罪,他經過這個懲罰之後,或許他這個心就能改過,知道自己錯了。你這個固然表現的是氣量很大,能夠饒恕他,不與他計較,可是放縱了他。他這個人在社會上無惡不作,到後來還是害了他自己。所以你看看他講的,自己當時只是想存心厚道,沒有想到養成其惡,以至於此,犯了死罪,關到監牢獄裡頭。「此以善心而行惡事」,世間像這樣的人多得很,以善心行惡事,這個就是智慧不足,疏忽於辨別。

  還有惡心行善事的。「如某家大富,值歲荒」,遇到荒年了,遇到荒年饑餓的老百姓常有搶糧食的,這個事情是有,告到縣衙門,縣衙門不受理,大概也不敢受理,這個時候大家是以爭得糧食為第一樁事情,這是解救他的饑餓。所以「窮民愈肆」,沒有忌諱。他怎麼樣?官不敢理,他來,「私執而困辱之」,他用私刑,老百姓才漸漸的守秩序,才不至於暴動,「眾始定。不然幾亂矣」,不然這些人會變成造反。他雖然用私刑,他能夠把這些亂民制伏住,不至於叫他有暴動,不至於危害了大眾。這個你看是惡,連官府都不敢管,他來管這個事情,他幹的是惡,但是實際上行的是善。「故善者為正,惡者為偏,人皆知之。其以善心而行惡事者,正中偏也。以惡心而行善事者,偏中正也。不可不知也」,這個事情很細微,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,才能夠明辨是非。

  下面講,什麼叫半、什麼叫滿?「易曰,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;惡不積,不足以滅身」,《書經》裡也講,「商罪貫盈」,惡貫滿盈,那果報一定就要現前。底下舉個比喻,好像我們貯藏東西,很辛勤的去攢積,這就是滿;懈怠不積,這就不滿。不滿就是半,只有一半,滿是圓滿,半是不足。底下這是一樁,也是確實是事實的,經裡頭也有記載。「昔有某氏女入寺,欲施而無財,止有錢二文,捐而與之,主席者親為懺悔」,主席就是寺院裡的住持,大和尚親自來給他懺悔迴向,為她祈福。「及後入宮富貴」,這是被皇帝選去做了妃子,這個時候富貴了,「攜數千金入寺捨之」,帶來這些金銀財寶很多,「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」,不親自來給他迴向。這什麼緣故?當然她要問,她說我從前到這裡來,只不過施二文錢,老和尚你親自替我懺悔,我現在帶了這麼多錢來布施,你不給我迴向,派兩個徒弟來應付應付,這是為什麼緣故?

  你看那個老和尚所說的,「前者物雖薄,而施心甚真,非老僧親懺,不足報德」,因為妳的心真實。「今物雖厚,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,令人代懺足矣」。你看這個是修福的,千金是一半,她修了半個福,而二文錢修的是滿福,可見得這個半、滿是在心,不在物!千萬不要想,有錢才能培福,我只是一文都莫名,我培什麼福?一文不名的人,只要心真,培的福都是圓滿的。有錢的人培福,實在的話,很難培個滿福,都是有缺陷的,花了再多的錢去祈福都是得到半滿,得不到圓滿。我們在佛門裡面看得太清楚了,看得太多了。

  下面又舉了一個例子,這是講漢鍾離,八仙,「授丹於呂祖」,呂洞賓,這個呂洞賓是漢鍾離度他的。先他是教給他點鐵成金這個法術,他告訴他,點鐵成金,你這個錢來得容易,你就可以救濟貧苦。呂洞賓就問,他說我點這個鐵成金,將來還會不會又變成鐵?漢鍾離就告訴他,「五百年後,當復本質」,又會變成鐵。呂洞賓不學了,你看「如此則害五百年後人矣」,我不要學它。現在的人只要有五小時的效果他都願意學,五小時之後害人,是他吃虧,我便宜已經佔到了。你看看呂洞賓的存心,五百年後有人吃虧上當他都不願意,他都不忍心來做這個事情。這是他修行成神仙的心,真正的神仙怎麼會害人?「曰,修仙要積三千功行」,這是漢鍾離給他講的,修仙要積三千功德,你這個一念心,這個存心,這一句話,三千功行已經圓滿了,就這一點存心,就一切功德都圓滿了。我們要修圓滿的功德,你只有一念真心為善,功德就圓滿了。你不是真心,怎麼個修法都是有缺陷的。這是希望大家要好好的注意到。所以你修福,哪一個人沒有能力修福,修圓滿的福報,修最殊勝的福報,人人都有分。你不曉得這個道理,不知道這個方法,那是沒法子,這就叫迷惑顛倒。你要不迷惑顛倒,任何人都能修圓滿的福報。換句話說,無論什麼人都可以改造他自己的命運,都可以有求必應。古聖先賢這個例子太多太多了,不勝枚舉。

  底下說,「又為善而心不著善」,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不著相。修行,「則隨所成就,皆得圓滿」,念念功德圓滿。心要是著於善,「雖終身勤勵,止於半善而已」。可見得世出世間真正來講,無不是論心而不論事。「譬如以財濟人,內不見己,外不見人,中不見所施之物,是謂三輪體空,是謂一心清淨」,這是大乘佛法菩薩所行,無相的布施,這個布施功德太大了。一斗米很少,不多,以這樣的心供養道場,得的福,「無涯之福」,一文錢消千劫之罪。這個話,給諸位說,千真萬確,一點都不假。

  我們這個講座,這是真正道場,釋迦牟尼佛以來,這個道場統統是講經說法,這個道場就是大家種福的機會。以往我們這個道場不勸人家來出錢出力,不勸的,只告訴大家,我們從哪一天到哪一天有講座,歡迎你們來隨喜,歡迎來旁聽。這一次我看到那裡紅條貼滿了,修福的人這麼多,這個收入講座都用不完。所以我們館長也很發心,講座當中有很多辛勞的,像在廚房裡面每一天燒飯來供養大家,他們非常辛勞,所以我們辦阿里山郊遊,我們一律招待,我們圖書館免費招待他們。這是應該的,他們辛勞,我們有報答。這就是知道修福的人漸漸的多了。但是這個福報之半滿,那是在他的用心。真有用心,三輪體空的,錢送過來之後,你看,人都沒見過一面,一句話也不說的,他把錢送來了,不管你怎麼用,不聞不問,心地清淨,來供養講座。而不是出了一點錢,我這個錢你怎麼用,你是不是買了米、是不是買菜給大家吃了?雖然做了,只得半個功德,不圓滿,只得了半個功德。

  所以後面說,「倘此心未忘,雖黃金萬鎰,福不滿也。此又一說也」。所以這些我們要把它仔細去較量較量,比較比較,你才能夠了解真實的情況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