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了凡四訓  (第三集)  1982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19-001-0003

  第三頁後半面,倒數第三行。我們看到了了凡先生的為人,可以說他是很正直,也很誠實,能夠認真的檢點自己的過失,這是改過自新的基本條件,必須要具備的。所以世出世間法要說到真正的成就,都要從誠敬這兩個字下手。了凡先生他就具備了這樣的條件,所以才得到雲谷大師的賞識,才能夠幫助他。雲谷大師聽了了凡居士這一番檢討、認錯以後,就告訴他說,他說豈止是科第。昨天給諸位說,科第不但自己要有修德,祖先總要有多少代的積德,家裡面才出這樣的一個人物。

  說到這裡,在過去有一個國大代表李界超先生,他住在新店的中央新村,也許我們這裡有人認識他,年歲很大了,大概有八十歲。在前些年,我提倡建「百姓宗祠」,這個文章發表之後,他非常的熱心,把這個意思轉達給政府,總想把這個事情促成。所以他跟我見了很多次面,告訴我一樁事情,他跟老總統的關係很密切,老總統這個家譜帶到台灣來,他是見到過他的家譜。家譜裡面有一段記載,在五代後梁的時候,他的祖先也是在朝廷做官的,他的老家就是浙江奉化。在那個時候,奉化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和尚,就是布袋和尚,我們現在稱他叫彌勒佛,彌勒佛是五代後梁時候人。這個人在佛教歷史上記載,他的來源不清楚,這個人究竟從哪裡來的不曉得,只知道他在奉化出現,不曉得他從哪來的,真正的姓名也不曉得。這個和尚很怪,每天背個大口袋到處去化緣,肚皮很大,見了人都是笑咪咪的,所以人家就給他取個外號叫布袋和尚,扛著布袋叫布袋和尚。布袋和尚臨圓寂的時候說了一首偈,自己說出他是彌勒菩薩化身。所以我們以後才知道他是彌勒菩薩,以後中國人塑彌勒菩薩的像就塑這個布袋和尚的像,諸位現在看到彌勒菩薩旁邊都有一個大布袋,塑他的像。總統家譜裡說,他的祖先曾經請布袋和尚在他家裡面供養兩個月,請到家裡供養,供養兩個月。所以李界超居士說,他說他們家出兩個總統,不簡單。你看在五代後梁的時候供養彌勒菩薩,後補佛,到今天發跡,他家裡出兩個總統。

  所以說一定要積德,沒有積德是不可能的事情。積德這樁事情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,必須要有智慧。那個種福,像種五穀雜糧一樣,如果是肥沃的田地,你種下去之後,種子種下去之後,當然能夠豐收,這是一定的;如果你把種子種到石頭上去,不但是沒有收成,連種子沒有多久也會敗壞。所以種福要有智慧。佛門裡面常講,佛法是福田,可是你要曉得哪是真佛、哪是假佛,真假要會辨別。

  今天禪林寺的吳居士來,告訴我有一個地方送他們寺廟送了幾百本書,他們一看,亂七八糟的,寫得簡直不像話。你們想想,他印這個書是他自己拿的錢嗎?不是的,很多信徒捐的錢,去印這樣的書。信徒印書其目的是希望修福,是希望培福報。印這種書,不但沒有福報,還要增長罪業。所以這就是你要沒有智慧辨別,就不曉得哪是真正的福田、哪是假福田,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到的。所以我常說,印書,像大藏經裡面好的經典,無論印哪一種,那都是真正的福田。如果是大藏經裡面沒有的,或者是現代人寫的還沒有入藏的,現代人寫的他有沒有證果我們不曉得,他這個東西寫得究竟靠得住靠不住我們也不曉得。所以我們印經還不如把大藏經裡面的經典好的來翻印流通,雖然這個經典深一點,有好處。所謂深是文字上深。

  文言文,這幾天我也鼓勵大家要好好的去讀,實際上並不困難。上一次有一個同修問我要這個,我圖書館還有三本,民國初年的小學作文,小學生的作文,還有三本,他那一天來問我要的時候沒找到,昨天找出來了。找出來,明天我們拿去影印,印個幾張貼在這個地方,你們沒有事情看看,欣賞欣賞從前小學生的文章,恐怕現在大學文學系畢業的都寫不出來,小學生的文章,兒童的文章,你們看看。由此可知,文言文不難學。

  今天再說,不但講科第,沒有福報是得不到的,這是不能妄求的,就是講財富來說,「世間享千金之產者,定是千金人物」,真是講的富與貴是前生注定的,你有多大的富貴,必定如你過去所修的,不會多也不會少。你的命裡頭有百金之產,這個百金在從前講,這個金是以黃金為單位,一百兩黃金、一千兩黃金,這是指過去財富計算的單位,你只有這麼大的福報。「應餓死者,定是餓死人物」,你命裡頭注定要餓死,那一定就是餓死的人物,誰也幫不上你的忙。好像漢朝的時候鄧通,人家給他算命,說他這個命相應該要餓死,他是皇帝非常寵信的一個臣子,他就把這個事情告訴皇帝,皇帝說,哪有這個道理?你不會的。就把國家的財政交給他,四川的銅山就交給他家裡,所以那時候鑄的銅錢就是鄧通鑄造的,那你總不會餓死了!誰曉得這個老皇帝死了之後,底下這個新皇帝恨透了他,所有的財產沒收充公,硬是餓死了,還是餓死。所以餓死就是餓死,沒法子。

  「天不過因才而篤,幾曾加纖毫意思」,天地鬼神,說個實在的話,他不能改變你,他也不能保佑你,不過是因你的福報,好像他在管理一樣,其實不是的。這種情形像什麼?像我們政府這些官吏,我們做錯了事情,犯了法,他按照法律來處分你;你對社會上有建樹,他也憑著這個法律條例來獎勵你,他不能夠隨便獎賞你,也不能夠隨便處分你。可見得賞與罰還是自己造的,憑著自己的行業。這就是說,天地也好,鬼神也好,他是憑我們的造作,好像是他降福、降禍,實際上他不敢隨隨便便降,確實是因為我們自己所造作的。由此可知,吉凶禍福還是自己的造作,真正是自作自受。天地鬼神,所以說是因你所造作的加以獎懲而已,他也不敢隨便去犯法的,他也很公正的來處理,是這麼一個意思,不敢加一點點私心。這是講富貴。

  底下講生子,就是你家的兒女,佛法裡面講的,兒女是四種關係,就是四種緣分,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,就是這四種因緣而到一家來的。沒有這個關係,再也不會到你家裡來。我們不學佛的時候不了解,現在學佛明白了,想想我們跟父母是什麼關係?我想想我跟我的父母就是討債來的。你看看,他把我養到二十二歲,我就離開了,二十二歲我還不能賺錢,完全靠家裡供養,大陸淪陷,我一個人離開了,現在已經三十多年沒有見面,豈不是我是討債而來的?沒有死就是了,離開了,不能夠供養父母,完全是討債來的。所以我們想一想就曉得,我們是幹什麼來的,我們與父母有什麼緣分。那個討債鬼來的時候,如果不離開,不像我這樣離開,一定短命就死了,他還是空指望一場。所以說這個緣分是一定的。子女與父母是這四種緣,我們與親戚、朋友也是這四種緣,只是這個緣分有淺深差別不一樣,緣最深的就變成一家人,淺一點的就變成朋友親戚、變成兄弟姐妹,這個緣稍為淺一點。像我們今天能夠聚集在一堂,也是這四種緣分,沒有這個緣分你怎麼能聚集到一堂。一生當中見過一次面,一次面也是這個緣分,緣分最淺的,他會遇到過一次。

  所以這是講生子,「有百世之德者,定有百世子孫保之」。百世之德在我們中國大概只有一個人,你們知道吧!孔老夫子,你看看他的後代,孔德成,他今天在社會上大家對他還很尊敬,尊敬他是什麼?他是孔老夫子的後代。不但在中國尊敬,他到外國,人家一聽說孔老夫子的後代,都尊敬,外國人也尊敬他,孔夫子的德大。十世之德的大概就是過去世的帝王,確實有這麼大的德,他能夠傳個十幾代,滿清就傳十代,十世之德,他的子孫可以保十世。到這個德過了這個時候,他的子孫保不住了。這是我們在歷史上能夠看得清清楚楚。「有三世二世之德者,定有三世二世之子孫保之」。這講到沒有後代的,「其斬焉無後者,德至薄也」,這個是祖先沒有積德,所以他才沒有後代。此地這個小註裡頭註得很清楚,這個是講的世間法。出世間那又另當別論了,那個就不一樣了。這是講的世間法,世間對於子嗣非常的重視。

  底下就是教他改造命運的方法。「汝今既知非」,這是講一個人他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失,這是很了不起,能知道自己的過失。怎麼改法?把那些過失統統改正過來,你的命運就轉移了。「將向來不發科第,及不生子之相」,這個相前面都說出了,可以一條一條都講出來了。「盡情改刷」,從今以後起把那些毛病全都給改過來。「務要積德」,務必要積德。「務要包荒」,包荒是他自己說他的心胸窄小,不能容人,這是人的大缺點,應當要有大的度量,要能夠容人,這就是教給他要把心量拓開,什麼都要能夠容得下。「務要和愛」,對待人要和氣、要慈愛、要慈悲,要能夠愛人。「務要惜精神」,這些話都是對治了凡的毛病來說的,要愛惜自己的精神,他喜歡長坐,夜晚喜歡長坐,又喜歡喝酒,這些都是耗精神的,這應當要痛戒。

  酒這一條戒,在佛法裡叫遮戒,它本身沒有過失,它是做防範過失的,你酒一喝醉了,這個人自己理智就失掉了,於是乎他就要造殺、盜、淫、妄。所以為了防止你犯罪才建立酒這條戒,決定禁止。為什麼?怕你喝了之後,你自己不能控制你自己,這要出毛病的。所以五戒,諸位要知道,你沒有受戒,你犯了前面四條還是有罪的。總不能說像世間法一樣,我不懂法律,不懂法律犯了罪,難道就不判罪嗎?一樣要判罪;你懂法律,那罪還要再加一等。所以這個戒律,這五戒,前四條戒犯了統統都有罪。可是酒這條戒,你要是不受戒,那就沒有罪;你要是受了戒,這就有罪。你受了五戒,受了菩薩戒,你再要飲酒,那就有罪。

  這裡頭開緣,藥用,西藥裡頭大概很少,中藥裡面有的時候要用酒配藥、和藥,或者用酒做藥引,這可以用。還有一種就是年歲太大了,氣力衰弱,酒能夠幫助你血液循環,這個也當藥用。所以有的時候,你們如果要到寺院裡面看到有老和尚吃飯的時候會喝一杯酒,你不要奇怪,他犯了戒了嗎?實際上他總不願讓人看到,有的時候很熟的人他也無所謂。但是你要曉得,他是年歲大,幫助血液循環。他喝多少?就一杯,那不會醉的,這個在戒律上是開緣,不能算犯戒,這些諸位一定要曉得。不曉得怎麼樣?你死在戒律裡頭去了,那是錯誤的。

  還有一種就是五辛,確實是戒,五辛是戒。可是五辛做藥用的時候這是開緣,而且開緣的地方非常之多,特別在今天這個社會裡頭。這五辛裡頭,可以說治病最有效的,防止疾病最有效的,是大蒜,非常有效。但是蒜要怎麼吃法?一定要生吃,熟吃就不行,效果就沒有了。生吃很難吃,很不好吃,可是它可以說是,講抗生素的時候,那是很強的,特別是對治肺結核,肺病,今天治肺病的藥都是從蒜裡頭提煉出來的。

  我往年在佛光山,佛光山那個時候有一個老居士唐一玄,唐耀居士,唐一玄居士,他在佛光山教書,年歲很大,他是一個醫生,是學西醫的。在抗戰以前,他在北平協和醫院,這個醫院是很有名的,在大陸上很有名望的。他說他遇到醫院裡有一個病例,有一個肺病第四期的人,到那裡去看,診斷是第四期,沒有辦法救。醫生就告訴他家裡人,他的壽命頂多只有三個月,叫他家人給他隔離,隔離之後每天三餐飲食送給他,他喜歡吃什麼就給他吃什麼,反正他只有三個月的壽命。於是乎他們把他帶回去之後,就叫他住在菜園子裡面,在大陸住在鄉村裡頭,幾乎每一家都有很大的菜園,菜園都有一個草寮,有一個草房子,那是工人看守菜園住的小房子,小茅草房子,他就讓他在那裡住,每一天三餐飯送給他吃。菜園裡面所種的大蒜很多,他吃了飯之後也無聊,大概是偶爾,他也不曉得,沒這個常識,就拔這個蒜吃,可能吃得很好吃、很舒服,所以他就把大蒜當水果吃,他每餐飯後總要去拔兩顆大蒜去吃。他們想過了三個月,還沒死,家裡人說再看看他,看他氣色慢慢的好轉起來了,又慢慢看,看到半年,這個人身體愈來愈健康,氣色愈來愈好。協和醫院,世界一流的醫院,醫生靠不住。

  把這個人又帶到協和醫院,協和醫院的醫生就嚇一跳,他說這怎麼回事情?他說根據判斷,診斷記錄,確實是第四期肺病,再給他一檢查的時候,他的肺病鈣化了。所以於是乎他們就派了一個小組,專門調查這個人,到他家裡去調查他的生活,你們每天給他吃些什麼東西,這半年,盡可能你去想像,你們給他吃些什麼東西,每一樣東西再化驗,再看他住的地方,化驗不出結果來。以後就問他,你除了吃這些東西之外,你還幹些什麼事情?他說我沒有幹什麼事情,我活動的範圍就這麼大,沒有事情就菜園四周圍去散散步。反正人家都曉得他肺病四期,看到他就嚇跑掉了,沒有人敢跟他接近,也沒有人敢跟他講話。以後他就突然想起來,他說我常常吃大蒜。於是這些醫生把大蒜拿去化驗,化驗之後,這個蒜裡頭確實是可以對治肺結核的病菌。所以從這以後,才提煉蒜裡頭的精華製造治肺病的藥。現在得肺結核不算是什麼了不起的病,可以治得好了。這個就是從這兒來的,這麼發現的。

  所以說有肺病的,出家人有肺病的很多,那時候佛光山就有二十幾個,我們勸他吃大蒜,唐老師也勸他,星雲法師也勸他們吃。他們要守戒律,不肯吃大蒜,寧願去吃藥去打針。吃的那個藥、打的針還是大蒜裡頭去,不從口裡過,從針頭裡面過去,還不是一樣的。這就叫死在戒律之下,不通,這可以治病的。在治病,在預防疾病,可以用。所以戒律,每一條戒裡頭都是活活潑潑的,不是個死呆板的。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發生誤會,戒律很容易守,不難守,因為它不是死的,不是呆板的。這是附帶給諸位說明這個問題。這是講到他消耗精神就是徹夜的長坐,再就是喜歡喝酒。

  「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,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,此義理再生之身也」。這個地方從這個盡情改刷到義理再生之身,這個幾句諸位把它畫起來,這個是針對著他的毛病,告訴他如何改造自己命運。我們自己要認真去想一想我們有哪些毛病,針對著自己的毛病來改,這就是義理再生之身,在佛法裡面講是乘願再來。這個教給他了,唯恐他還不相信,所以再舉古聖先賢的教訓來做證明。這是講到我們血肉之身,這是有個定數,義理之身就沒有定數,所以說是「豈不能格天」,這個格是講感格,就是感應道交。《書經》裡面說,「太甲曰,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」,由此可知,天命無常,可以隨時在改變的。這就是說算命這個命算不準就這個道理,因為可以隨時改變,所以天命無常。誰在改變?是自家在改變,自己在改變。《詩經》裡頭也有這個意思,「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」,這是舉出《詩》、《書》來做證明。

  「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,不生子者,此天作之孽,猶可得而違」。諸位在這裡看看,所謂是天命、天作之孽是什麼意思?指前世的造因,天命就是這麼個意思。由此可知,我們命運決定不是有一個人在主宰著,上帝不主宰任何人的命運,我們中國人講閻羅王,他也不主宰哪個人的命運,佛菩薩更不管這個事情。誰管你的命運?是你自己。確實命是你自己造的,與誰都不相干;福也是你自己求的,感應道交。這再勸他,你從今天起擴充你自己的德性,積德修善,「力行善事,多積陰德」。

  什麼叫善事?這個要搞清楚,凡是有利於人的,不但現前叫大家得利益,生生世世他都得利益,這叫善,這個叫做善事,我們要多做。眼前得利益,後來不得利益,這不是善事,這個我們不能做。我們佛教之所以今天這樣的衰敗,誤了多少眾生的法身慧命,這是誰的過失?給諸位說,是前清順治皇帝的過失,你們看印光法師,印光法師每提到這個事情,感覺到非常的痛心,我們佛教原本不是這個樣子。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,在中國社會上有非常崇高的地位,國王大臣都皈依,上行下效,出家人是人天之師,天人師,這樣崇高的地位。所以在那個時候出家,不是隨便可以出家的,出家有條件的,要經過國家的考試。這個考試比考進士還難,考進士只考世間法,不考佛法,要出家,參加出家這個考試,是世間法、出世間法統統要考試。所以他的程度當然比進士及第還要高一層,所以那個進士及第的對你也得要低頭下拜。為什麼?你比他高,道理在此地。名額又少。國家考試及格了之後,由皇帝發給你文憑,這個文憑叫度牒,你拿到這個度牒才有資格出家。出家隨你選擇,你覺得哪個寺廟哪一個老和尚跟你有緣,你就拜他做老師,跟他剃度。但是他一定問你,你有沒有度牒?你要沒有度牒,他不能收你,收了就犯法,那是國家法律所不許可的。所以說一定要有度牒,你有度牒他就可以收,等於說是皇帝朝廷承認你出家的資格。

  這個制度到順治皇帝才把它廢止,順治皇帝做的這個事情就不是真善,他當時他自己是帝王,他有這個權力,他一想,出家是個好事情,何必要限制人?為什麼要這樣嚴格的考試?所以他發的這個心好像是好心,沒有考慮到以後這個佛教演變,這個不得了。所以到今天連一個字不認識的也出家了,在社會上甚至說作奸犯科的人他也出家了,佛門就這樣敗壞了,社會地位真是一落千丈。到今天出家人在社會上人家看到,瞧不起,這個責任順治皇帝要負。所以他做的這個事情,想的是好,沒有想到後來這個後果不得了,你害了多少人,害了多少人對佛法發生誤會,不願意來求這個學問,這一筆帳全要算在順治皇帝的頭上。如果這個制度一直要維持到今天,你想想看,今天出家人是什麼樣的地位?不一樣,這個社會上大家看到你當然尊重。為什麼?他有一個道德學問的標準立在那個地方,夠不上這個標準沒有資格出家。

  所以我們修善、行善,一定要考慮什麼叫善、什麼叫不善,不是講眼前,還要看到後世。眼前善,後世不善,這個不是真善。眼前雖然不善,對後世善,這是真善。你說佛教傳到中國來,中國帝王限制這麼嚴格,在當時看好像是不善,不隨便讓人出家,把水準拉得這麼高,限制這麼嚴,好像是不善,但是真的是善。為什麼?它使每一個朝代到後世它都維持這麼高的水準,大家對佛教才崇敬,才肯修學,所以這是真正的善。

  何謂陰德?陰德就是做了好事不要讓人知道,這叫陰德。你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了,別人讚歎,你了不起,做了多少好事,這怎麼樣?就果報報掉了,一面做一面就報掉了,報了等於沒做,報掉了。所以做好事要藏起來,不要讓人知道。千萬不要以為,我做了多少好事,你看社會上都沒有表揚我,報紙上也沒有登我。好!你積的是陰德,你這個德愈積愈大。如果報紙上天天給你登,那也是果報,統統都報掉了,你善都沒了,你還有什麼善?報光了。造的惡要讓大家知道,為什麼?每個人看到你罵你一句,果報報掉了,罪沒有了,報掉了。所以說,好事別讓人知道,不讓人知道,我們要積,這個德愈積愈厚。過失希望大家都知道,立刻就報掉了。現在人幹的事情,幹了壞事不肯讓人知道,做了芝麻綠豆大的好事唯恐人不知道,沒有人給他宣傳,我自己出個報紙、出個雜誌,別人不捧我,我自己要捧我,唯恐別人不知,全都報盡了,這個是不知道得失利害。所以說多做好事,不要人讚揚,也不要人曉得,默默的去做,這個叫積陰德。

  「此自己所作之福也,安得而不享受乎」,你自己積德你自己在享受。我也把我自己學佛,我在現身說法告訴諸位,我年輕的時候就積德,為什麼?我曉得我自己沒福,沒有福不積,那到晚年可慘了,而且不但沒福,還短命,要自己好好的修積,才能夠轉移自己的命運。再看下面的經文,「易為君子謀,趨吉避凶。若言天命有常,吉何可趨,凶何可避?開章第一義便說,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。汝信得及否?余信其言,拜而受教」,這是再引《易經》來做證明。《易經》裡面講趨吉避凶的道理,這是要如理如法,確實能夠做得到。但是我們想像這個理,如果天命是一定的,定命,吉你能夠求得到嗎?凶能夠逃避得了嗎?逃避不了的。告訴你吉可以趨,凶可以避免;換句話說,吉凶禍福不是一定的,這個話講得才有意思。如果是一定的,那這個話不叫廢話?那沒有用處。所以《易經》開章第一句就說,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著重在積,善要積。餘慶,不但你自己能夠趨吉避凶,而且福報可以綿延到你的子孫,享受無窮,只要你能夠修積。這個《易經》是聖人之言,所以問問,你能不能信得及,你相不相信?經過雲谷大師這樣給他一分析,他才開悟了,才相信,拜而受教。

  小註裡頭這個兩行諸位把它用筆給它畫起來,這兩行很要緊。「聞善言而生疑謗者」,這是罪惡之相。今天我們這個社會上這樣的相太多了,你給他說佛菩薩種種功德,給他講積善積德,他不相信,他懷疑,反而要恥笑你,這就是罪惡之相,這是沒有福報的相。所以說疑為罪根,這個疑是懷疑,懷疑什麼?懷疑聖教,這是一切罪惡的根源。真正一個求學的人,就是有良好求學態度的人,他懷疑,疑怎麼樣?疑,他學、他信。這個地方的疑是不信。佛法裡面准許我們懷疑,正是像禪宗裡面所講的,小疑則小悟,大疑則大悟,所以要提起疑情。這個疑是什麼?理太深了,事情有的時候超過了我們的常識,我們對這個理與事,自己在學養功夫上不到家,對它懷疑。可是佛所講的我們絕對相信,這樣你這個疑才開得了悟,小疑才有小悟,大疑才有大悟。如果你要是懷疑,疑了不信了,那就是罪業,那就是大好的機會當面錯過,這是太可惜的事。翻過來你再看,「聞善言而起淨信」,這是福德之相,所以是「信為福母」,就是一切的福德都是從信裡面生出來的。所以《華嚴經》、《大論》裡面才說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是一切功德之母,一切功德、一切道都是從信根裡面生出來的,信為道元功德母。這兩句希望諸位要好好的把它記住。

  了凡先生他所以有這個轉捩點,就是他信得過,雲谷大師這一開示,他相信了。這一信,「因將往日之罪,佛前盡情發露」,對著佛菩薩形像把自己所有的過失都說出來。對佛菩薩形像說出來,再給諸位說,對一切人前他說不說?他說,他要不說,他那個罪過怎麼能懺得了?你看了凡先生,他對雲谷大師就說了,說他怎麼不對、怎麼不對,不應該得科第,不應該有兒女,他都說出來了,對什麼人他都不隱瞞。他做的好事不會告訴人,我做了什麼好事、什麼好事,他才不告訴人。為什麼?雲谷大師教他積陰德,陰就是藏著,不讓人知道,罪惡要揚,要把它宣揚出去,好事情要藏起來,別讓人知道,這個就叫做積陰德,了凡居士是這個幹法。所以諸位要曉得,不但是佛前面我們要發露懺悔,一切這些好的朋友、認識的人、交往親切的人,見了面都要告訴,我哪一天做了什麼錯事情,你儘管說,說了讓大家都知道,這個罪就報掉了。千萬不要說我做了多少好事、多少功德,大家一讚歎、一稱揚,完了!好事都完了,果報沒有了。所以要記住,佛菩薩面前發露懺悔,在《普賢行願品》裡面講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,都是我們自己懺悔之處,要這樣懺悔才行。「為疏一通」,這就寫一個疏文,表示自己求懺悔的意思。

  「先求登科,誓行善事三千條,以報天地祖宗之德」,他就相信了,命運裡頭不該登第,他現在要求登第,就是求進士、求登第,發了個願,願意做三千條善事,他這是剛剛開始修,不簡單!就好像我當年修布施一樣,修了六年,確實不容易。自己很不容易得來的,要你忍痛割愛送給別人,真是有點捨不得;送了之後,過了好多個月還後悔,還有這個意思在。可是不能不做,不做不行,又要做,又要忍痛,做了以後又後悔,先就是這個樣子。這就是什麼?從前罪業太深了,得慢慢的改。總得個十年、二十年之後,漸漸才真正到自然,這個得失的心沒有了,絕不那麼簡單。我自己是一個過來人,我知道,你們說是要改過自新,要來修布施,我心裡就有數,我到二十年才能夠很正常,幹了二十年才正常。章嘉大師教我做六年,六年是什麼?六年捨盡了,統統布施盡了,那是忍痛,布施後還後悔,還幹這個事情。二十年之後才不再後悔,一點後悔念頭都沒有,沒有得失的念頭,所以這個命運才轉過來。所以你不真幹,那怎麼行?這個事情要真幹,不是在那說說就了了,要認真去做。

  他既然發願要做三千善事,好了,這善事什麼標準?雲谷大師這就給他一個功過格,這個就是善惡的標準,叫他照這個方法來修學。功過格就是根據《太上感應篇》所制定的。所以我叫大家去背《感應篇》,就是叫你修功過格,你對於功與過、善與惡你才有個標準,沒有標準怎麼修法?曉得哪個是善、哪個是惡,哪個是大善、哪個是小善,哪個是大惡、哪個是小惡。所以要修這個。功過格我們圖書館也有,明天查一查看,也許你們這次參加的同學不多,我聽說一共才只有四十幾個人,可以給你們,四十幾本大概還有。《德育古鑑》裡面有功過格,有附帶的。但是這個功過格一打開,你們要曉得,這個功過格是明朝時候用的,當然我們現在時代不一樣了,我們思想觀念、生活方式都不一樣,你要曉得它的精神,取其精神,在事相上是要有興革的,有哪些是可以照著做,有哪些是要變更的。比方說人情往來,這在精神上是要遵守的,在方式上是要更改的。因為那時候的社會跟我們現在的社會不同,譬如從前男女授受,這個禮貌是把物品放在桌子上,請你自己去拿,授受不親,這是禮貌;現在不但授受要親,還要拉拉手,這才算是禮貌。所以要懂得這個意思,不能用古式的方法,要曉得它的精神,這個功過格你才曉得怎麼樣去修學。他把功過格給他,所以這個功過格也就流行得非常普遍了。

  教給他,你每一天所行的善事,就是所做的事,不管是善、是惡,都要把它記錄下來,記錄下來自己比較,我這一天是善多還是惡多,做一個比較,天天老老實實的去記載。這個方法很有效,非常有效。你要認真的去做,天天記載,比較之下看到一天一天善多了,惡天天減少了,這就是好現象。如果記載你一看,我天天造的惡是一天比一天增加,善事是一天不如一天,這就是不好的相。每一天登記。「善則記數,惡則退除」,退除什麼?這就講裡頭的加減乘除,你做的善事,這是在你福報上有增加,做了惡事就有減少,天天要照這個方法去記載。

  同時教他持「準提咒」,「準提咒」在註子裡頭有,這個咒文不長,很短。你們念了這個書,準提咒,那我是不是要學準提咒?不必這麼呆板。因為修行法門是因人而異的,每一個人根性不相同,就好像這是藥,袁了凡是一個病人,雲谷大師是個大夫,看了他的病給他開這個藥方。我們的病跟他一不一樣?看到人家吃這個藥吃好了,這個藥大概不錯,我也來吃。如果這個藥要不對症,一吃吃死了,冤枉!他吃那個藥吃好了,我吃這個吃死了。你說藥不好嗎?藥不負責任,不對症。所以八萬四千法門就是這麼個道理,為什麼不要用一個法門,用這麼多法門?各人害的病不相同,所以用的法門也不一樣。你自己本來修的哪個法門就不要改,譬如你每天念經,或者念佛,或者念咒,你還是照你往常的功課去做,不要更改。不要看到它這裡教持準提咒,我這又要再加個準提咒,那就自找麻煩。所以課誦是治自己病的,一定要對症下藥。因此每一個道場它有它道場特殊的功課,譬如講三皈依,這是一般的功課,這是每一個學佛的弟子都應當要做的,除三皈依之外的功課,有很多都是自己定的。現在諸位看這個課誦本是從前大陸上叢林寺院裡頭的課誦,也是個節錄本子,不是完整的本子;完整的本子大家可以看《禪門日誦》,那是完整的,這是節錄的,是為那個時候那些人害的病開的藥方。所以我們今天念這個早晚課誦,天天在念,念得不靈,也治不了我們的病,就是說他的藥方不對我們的症。

  我們這個道場,實在講,還是不太理想,幾位出家人都是新出家沒多久,課誦還不太熟,所以領導諸位是有一點困難。應該怎麼樣?譬如我們這個講座十天,十天講座這個課誦與我們講座的内容一定要配合。所以我那個時候告訴他,我的想法,早課念這個可以用香讚,香讚完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、念般若會上佛菩薩、念《心經》,因為我們講《心經》,《心經》念完之後,三皈依,這早課。晚課怎麼?晚課念《普賢行願品》,也前面是香讚,《普賢行願品》,《行願品》念完之後念佛,這個《行願品》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念佛完了之後就三皈依。這個就是配合我們的講座,這就是我們十天的課程應當是這樣修法。他們告訴我,《普賢行願品》不熟,帶不起來。這個就是,以後要辦講座,一定要看講座裡頭講的什麼内容,我們早晚課誦就用這個内容,這個才有道理,早晚課誦跟我們講座内容不相干,這實在是講不通。

  為什麼叫他念咒?就是對治他的妄念,實在講他的功夫已經不錯了,已經自己曉得命運,他已經不大起念頭了,再以準提咒來加持,也就是求感應。準提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,這個諸位要曉得,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「以期必驗」,期是期望,你看「必」這個字多肯定,必定有效應,真正是有求必應,不會空過的。

  底下你看,這就講到符咒,這又告訴他說,這是雲谷大師告訴了凡,「符籙家有云」,符籙就是畫符的,畫符的人有這麼一個說法,不會畫符就被鬼神笑。什麼叫會畫符?什麼叫不會畫?你們有沒有學過畫符?我在小時候喜歡這個東西,學畫符,畫得怎麼樣?畫得不靈。現在才曉得,為什麼不靈?很不誠。畫是會畫了,都學會了,會畫很多符,可是沒有一個靈的,現在曉得是我們不善用心。原來這個裡頭有一個祕訣,這個祕訣是什麼?不動念,我們以前不曉得這個道理。因此這個符平常要畫得很熟,閉著眼睛也能畫,要畫得很熟,為什麼?當你畫符的時候,這個時候一點下去之後,心裡頭一念不生,立刻這個符畫完成,還沒有起念頭,這個符就靈;你在畫符過程當中起一個念,不靈了。誠則靈,這個不起念頭就是誠。所以你們諸位要是學會畫符了,你懂得這個道理了,你畫這個符就靈了,可以試驗試驗。

  「執筆書符,先把萬緣放下,一塵不起」,這是祕訣。「從此念頭不動處,下一點,謂之混沌開基。由此而一筆揮成,更無思慮,此符便靈」。這是講世間畫符驅鬼,都要誠,誠就能夠役使鬼神,鬼神尊敬你,他都要聽你的,來侍候你。你要是不誠,做不到。但是這時間是很短暫,能夠保持一念不生,極短暫的時間它就起這個作用。占卜、占卦的人也要懂得這個道理,他這個卦占出來靈,占卦的時候一念不生,這個卦靈;如果在這起心動念,這個卦就不靈,同樣的道理。

  底下是教給他,「凡祈天」,祈是祈禱,天是講的天神,「立命,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」,這個才能得到感應,你要與鬼神感應要這樣求,與佛菩薩感應當然更要如是,這個才是感應道交。下面的理論就比較要高一層了,不是前面所講的境界了,提升一層了,這還是世間聖賢所說的話,舉「孟子論立命之學,而曰夭壽不貳」,這個境界相當之高。壽是長壽,夭是短命,怎麼能說長壽跟短命不二?明明是不一樣,怎麼會一樣?這確實跟佛家的看法是一樣的。「當其不動念時」,夭與壽沒有;你一動念,就是你起分別,才有,你不起分別,沒有。所以諸位要知道,不起分別的時候,這個法界叫一真法界;一起念頭,一真法界就變成十法界。所以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。決定不要以為十法界之外還有一個一真法界,大錯特錯。離開了分別執著,現在這個世界就是一真法界。所以佛經裡面常講離一切相,有很多人不懂這個意思,離一切相,什麼相都不要了。不要了,把自己燒成灰,灰還是相。這個都是在佛法講不通。

  要曉得這個相有三大類,有圓成實相、有遍計執相、有依他起相,有這三大類,這三大類大概唯識課程裡頭會給你講到。還要給你講三性,唯識裡面講三性,圓成實性、依他起性、遍計所執性。佛教我們離一切相,離什麼?離遍計所執相,圓成實相是真的,這是離不開的,依他起相雖然不是真的,但是它是從真而起,也是離不開的。我們現在這個身體,我們這個環境,看到這個森羅萬象,這是什麼相?這叫依他起相,有實在的用處,你怎麼能離開?這個不能離開的。離什麼?離那個完全虛妄的,就是我們今天講抽象的,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的,遍計所執。遍是普遍,計是計較、執著,離這個相。

  譬如說叫你要破我相,破我相不是說我們這個身體不要了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我不要了,把我消滅掉,我相還是沒有滅掉。身在不在?在,有用處,講經說法、弘法利生,有用處,這怎麼可以離得開?離不開的。叫你離的是什麼身相?離你自己的妄念、執著的身相。再講得具體一點,像經裡面所講的名字相,這個要離。我們這個名字假的,我出家剃頭的時候,師父給我取個名字叫淨空,如果我認為執著淨空這就是我,這個相要離,這是錯誤的。他那個時候取個名字叫我空淨,那我現在叫空淨。名與我這個身不相干,安不上去,你們在這個身體上去找,哪個地方是淨、哪個地方是空?你找不到,不相干。離這個相,你要把這個相離了的時候,人家罵你,指著名字罵你,不生氣了,為什麼?那個名跟我不相干,你儘管罵它,與我不相干,你不生氣了,心平氣和了,叫你離這個相。所以叫你離名字相、離文字相、離心緣相,心緣相是你妄念,就是執著這個念頭,離這個,這個完全是假的,你找遍你自己身心統統沒有,叫你離這個。依他起相離不掉的,離不開的。

  所以不要在名相上做活計,在名相裡頭討生活,這是迷惑顛倒。離相是離這個相。所以都要搞清楚。離相是怎麼樣?這個相是不是真離開?沒有。我們還是要用名,還是要用這個妄相,依舊還用遍計執。為什麼用遍計執?你不用遍計執你對人不能講話,譬如說我舉這個給你看看,這個扇子依他起,這個相,你們大家看到了,你要問我這是什麼?我搖搖頭,不曉得。這成什麼話,這不成話。我說我離相了,我不曉得它叫什麼,這個不可以的。人家問,這是什麼?這是扇子。扇子,我知道扇子這個名是假的,不是真的,但是你們大家都叫扇子,我也叫扇子,我一講你們就懂了。可見得遍計所執相可以為我們交換意見的工具,不能執著它,我們心裡面決定沒有。可是在往來的時候我們要用它,我們在交往的時候要用它。自己心裡面有那就起煩惱了,那就是迷惑顛倒。心地裡頭決定沒有分別、執著、妄想,決定沒有,可是待人接物當中還要用這一套。雖用這一套又不執著。所以說用即無用,無用即用,這才自在,不執著了。離相是這麼個離法。

  曉得夭壽不貳,你把這個意思再一推廣,豐歉不貳、窮通不貳。他這裡舉了幾個例子,「豐歉不貳,然後可立貧富之命」,有沒有貧富?沒有貧富,事上有貧富,理上沒有貧富;生活上有貧富,就是物質生活上有貧富,精神生活沒有貧富。如果你說精神生活有貧富,顏回那真是貧窮到極處,連孔老夫子都讚歎他,他窮到什麼程度?一簞食一瓢飲。簞是什麼?竹編的,盛飯吃的,喝水用葫蘆瓢,那個瓢你們都沒見過。連個飯碗都沒有,窮到這種程度,他還不改其樂,他天天還唱歌跳舞。所以說在精神生活上沒有貧富,物質生活上是有,精神生活上沒有。物質生活是什麼?是因為你個人福報的關係。「窮通不貳,然後可立貴賤之命」,窮是窮途潦倒,通是講飛黃騰達,得志。這是講貴賤,前面是講貧富,這是講貴賤。所以事相上面有這些東西,剛才講,在精神上、道理上沒有。「夭壽不貳,然後可立生死之命」,沒有生死,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,沒有生死。如果你要是入了這個境界了,你也不會貪生,也不會怕死,為什麼?沒有生死,覓生死了不可得,找不到。這個諸位將來在佛法裡面,愈深入你就愈能夠證實、愈明瞭,確實沒有生死。

  「人生世間,惟死生為重,夭壽,則一切順逆皆該之矣」,世間人確實是一切事裡頭最看重的就是生死,把生死看得太重,不知道生死的真實相,迷在生死妄念之中,不曉得這個道理。如果你真正通達了,生死自己就可以做得了主宰。「至修身以俟之,乃積德祈天之事。曰修,則身有過惡,皆當治而去之」,這個叫修。修是什麼?是修正,自己有了過失,一條一條把它修正過來,這個是積德,這個是修身。俟是等待,時節因緣到了,我們俗話說時來運轉,轉運了,那是到你修積有了顯著的成效,這個時候命運就轉過來了。「一毫覬覦」,覬覦是希望,「一毫將迎,皆當斬絕之」。這個叫俟,可見這個俟,等待時機。怎麼個等待?讓它自然成熟,正是古人所說,只問耕耘不問收穫,這叫俟,這個就是等待時節因緣成熟。千萬不要做了一點好事,天天在那裡盼望著,我這個機會怎麼還沒有到來,那你就打妄想了,你怎麼能夠成就?譬如念佛人,念佛人的目的是在一心不亂,念了幾天,怎麼還沒有得到一心?一心裡頭沒有這個一念,你當然得不到一心,這一定的道理,怎麼會得到一心?你這樣盼望一輩子,你這一輩子也得不到一心,這打閒岔了。根本就不要理會,一直念下去,自自然然一心成就了,這個才叫俟,叫等待,把所有妄念統統斷盡。

  還有這個開悟,說老實話,希望得一心的人還不多見,希望開悟,希望佛菩薩神力加持,這個人很多,我看到好多,天天在那裡盼望著,我怎麼還不開悟、怎麼還不開悟?這個人這一輩子別想開悟,開不了悟的。為什麼?開悟要清淨心才開悟,他心不清淨,心裡面有希求,這個心就不清淨了。把希求心統統斷絕了,什麼境界裡頭,一個妄念都沒有,這樣才能開悟。所以這個裡頭求不得的,不求就得了,求不得的。你聽了這個話,這個話很難講,求就不得,不求就得,好,我從今就不求了,過了兩年,怎麼我還沒有得?我不求,怎麼沒得?試問你有沒有求?你還有求,你這個心沒有死盡。所以這個很難很難,諸位要好好體會這個意思。

  這是雲谷大師教給他,叫他要了解境界,怎麼樣才能達到這個境界,這是把方法都告訴他。底下有幾句話很重要,「即此便是實學」,前面講「到此地位,直造先天之境」,先天之境,要是把境界拉高一點、提高一點講就是明心見性,把它降低講,就是淨土法門裡面講功夫成片。是在任何境界裡頭,只有一個心,真心,真正的慈悲,只有這一個心。諸位要是能夠訓練著,能夠在任何場合,任何時節因緣裡頭,你只用一個唯一真心,你自己好自在,的確什麼樣的災難到你面前都化除了,一片慈悲,真正是趨吉避凶的不二法門,可得真心。你要是用妄心,這就不行,你還落在數裡頭,還被命運所轉。雲谷大師教給他,這是真正的學問,此即是實學。

  為什麼叫他念準提咒?這說出來了,「汝未能無心」,他沒有得到定,他這個三天三夜在那裡對坐不起心動念,他不是無心,這個妄心並沒有斷掉。只是什麼?命被人算定了,想也是枉然,算了,乾脆不想了,不想還是有心。所以他還是沒有辦法逃過命運,還是不能見道,還是不能開悟,這才叫他念準提咒。怎麼個念法?你看看,「無記無數,不令間斷」,不叫他記數,我們現在這個念佛是叫你記數,對我們來說要記數,對了凡不要記數。人家為什麼不要記數?因為人家「有」的這個妄念他沒有了,他執著個無念,他什麼都放下了,這個要念,不能記數。就是他那個病跟我們不一樣,我們這個念頭一天到晚想東想西,你要叫他不記數,不記數效果收不到,念念你就忘掉了,念念就打閒岔了,所以這個沒有用。他比我們的心是要清淨多了,所以他的方法跟我們方法不一樣。所以初學的人要記數,而且要定數,所以你們現在真正要講念佛,或者持咒,要定數,定早晚功課,決定不能缺少。

  這個早晚功課不要依佛門這個課誦本做,不用這個,不必依靠這個,自己去定。尤其你們現在是學生時代,功課很忙,很忙的人,你就不妨修十念法。十念法你念阿彌陀佛,或者念觀世音菩薩,都可以,目的是在一心不亂,念佛、念菩薩目的都是在一心不亂。十念怎麼個念法?盡一口氣叫一念,比如念佛號,你要是念四個字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盡一口氣,這叫一念,念十口氣。就是早晨洗完臉之後,合掌恭恭敬敬,有佛像在佛像面前,沒有佛像我們面對西方,念十口氣。晚上睡覺以前,也是這樣念十聲,一生不缺,這叫功夫,非常好的功夫。如果你時間多,你可以佛號或者是念一百聲,念一千聲,可以。所以專修淨土,我這個地方是提倡,採取的《西方確指》覺明妙行菩薩他的辦法,他的辦法對我們這個時代來說,專修淨土的人來講,很好、很得力,他是一遍《彌陀經》,七遍《往生咒》,一千聲佛號,一百拜佛,你看動靜統統都有了,這叫一堂功課,大概要兩個小時才能夠修完。我們現在每一個星期天,圖書館晚上有一個共修會,我們的共修會就採取這個方法。如果要精進,一天修十二次,那就是日夜,每一次都是這個修法。我們這個課誦本連《西方確指》都送給諸位,你們自己好好的去看,好好去研究,這是最方便,個人修好,大家集體在一起修也好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