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佛法與人生  (第二集)  美國  檔名:18-003-0002

  上一次講到我們淨宗修學的綱領,第一個是要遵照《觀經》上給我們講的三福。三福不僅僅是淨宗修學最重要的科目,也可以說一切佛法都離不開這個基礎,乃至於世間法。第一是人天福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第二是二乘福,就是聲聞、緣覺,我們講小乘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。第三是大乘的福德,也就是菩薩所修的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。前面兩條上一次給諸位報告過了,我們接著講第三福。第三福有四句,第一句是發菩提心,所以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菩提心?菩提心要怎樣才能夠發得出來?

  梵語菩提,菩提翻作覺,菩提心就是覺心,對於宇宙人生真正的覺悟,徹底的覺悟,這叫做菩提心。古來的大德,像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給我們解釋的菩提心,他說有三心,「直心,深心,大悲心」,菩提心就是這個三心。這個三心其實是一個心,如果這是三心,哪裡還會有覺?一心才會有覺,三心裡頭哪有覺?為什麼這個一心要說它做三心?這是說這個一心有體有用,它的本體是直心,它的作用有兩種,一種作用是自受用,對自己的;另外一種作用是他受用,就是對待別人的。換句話說,我們這個心,對自己是要什麼樣子?對別人是要什麼樣子?所以作用裡面就有兩種。對自己是深心,對別人是大悲心,大悲心跟深心就是直心的起用,所以直心是本體,由此可知,這個是一而三、三而一,並不是真有三種心,那就錯了。

  平常我們講三心二意,這不是菩提心,三心二意是講的妄心。菩提心是真心。這個三心是唯識裡面所講的阿賴耶、末那、第六意識,這都不真實的,迷了以後才有三心。二意就是末那(意根)、第六意識。六道凡夫以及小乘人所用的心就是三心二意,不是真心。像我們所用的都是三心二意,是虛妄的,妄心,妄念。菩薩,菩薩也是有標準的,不是普通的菩薩,像《金剛經》上的標準,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」,那個菩薩不作數的,為什麼?有四相的菩薩還是用三心二意,他沒有菩提心。如果一個人真正有菩提心,他跟佛是一樣的,佛所用的心是真心,他所用的心也是真心,在唯識裡面講這叫同生性的菩薩,與佛相同。如果還是有四相,他雖然是菩薩,他是異生性的菩薩,也叫做權教菩薩,是相似的菩薩,不是真正的菩薩。真正的菩薩一定要與佛同樣一個性,就是同樣都是菩提心,這才是真正的菩薩。由此可知,真正菩薩很難,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,能夠做到相似就算很不錯。真正菩薩非常難得,一定要以菩提心為基礎。

  菩提心的本體就是直心,什麼叫做直心?我心很直,有什麼說什麼,這不是直心,這不是佛門裡直心的定義。這個的確很難懂,也很難講。佛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跟我們講的菩提心也講三心,第一個講至誠心,第二個是講深心,第三是講迴向發願心。如果把佛講的這個三心跟《起信論》馬鳴菩薩講的三心對照一下,這個意思就很清楚。什麼叫直?至誠就是直,至誠心就是直心,直心就是至誠心。誠到了極處,這個叫至誠。這問題又來了,什麼心才叫誠心?我們每個人都說,我們誠心誠意的待人接物,其實我們講的這個誠心誠意也把「誠」誤會了,誠怎麼講法我們都不曉得。

  曾國藩是清朝末年很了不起的一個人,雖然他不是佛教徒,他一生獨信孔孟。在他讀書筆記裡面對「誠」字有個註解,這個定義下得非常恰當,說「一念不生是謂誠」,這個佛法承認。所以什麼是誠心?一念不生,一個妄念都沒有,這才叫做誠心。你心裡起一念了,這一念就不誠。至誠是誠到了極處,不但一念不生,就是連一念不生這個念頭也沒有,那是誠到極處了,也就是至真至誠,就是《彌陀經》所講的一心不亂,一心不亂就是至誠心。心到一心才不亂,二心一定就亂了。所以諸位同修,這句話要牢牢記住,我們學佛學什麼?學佛要修一心,要修至誠,真誠到了極處。

  這個一心裡面沒有界限,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很有道理,有我有人,心就不誠,就不一了。我、人是二法,是兩個見解,換句話說,你已經有分別、有執著,何況還要有眾生、有壽者,這就起了分別執著。起了分別執著就不是一心,這個就不誠,就不是真心。《六祖壇經》上講的,真心是什麼樣子?本來無一物,決定不會有一個念頭,這是真心。所以禪家反對念佛,說念佛一聲還要漱口三天,為什麼?你心裡有個佛號,你就有了分別執著,他講求的是心地清淨一念不生,所以他佛號也不要,禪家做的是這個功夫。這個功夫當然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,真正是上根利智才能做得到,普通人做不到。所以禪宗是從覺門而入,也就是從菩提心契入的,這個很難,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,不是這樣的根性用這個方法不靈,不管用。

  淨土法門是從有而入的,所以它跟禪不一樣。淨土有,只有一個阿彌陀佛,不能再有別的,不能再有多。因為有阿彌陀佛,把所有一切念頭都歸到阿彌陀佛,就是用這一念去斷除一切妄念,把念頭統統歸到這一句阿彌陀佛,這個容易做。要叫我們一念不生,不容易做,你不相信試試看。你坐在那裡,不要多久,坐一分鐘,你看你一分鐘能不能把頭腦裡的妄念息掉?很不容易。如果我們把妄念統統集中在佛號上,保持這一念,這容易多了。由此可知,修行就是修一心,就是學一念不生,在一切境界裡一念不生。

  離開這一切分別執著,給諸位說,這個法界就平等了,這個法界就是一真。一真法界在哪裡?不是離開這裡到別的地方去找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就在眼前,一真法界是盡虛空遍法界,沒有一處不是一真法界,只要你離開一切分別執著,這法界原本就一真,本來面目統統都現前。凡夫麻煩在哪裡?就是在一真裡頭起心動念,這一起心動念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,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。所以十法界,無量無邊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,它的真相是一真法界,所以一就真,二就不真。你明白這個意思也就曉得我們為什麼要念佛。用念佛的方法恢復自己的本性真心,真心就是至誠心,真心就是直心,真心就是本來面目,換句話說,就是恢復真正的自我,你看這多重要!我們凡夫是迷失自我,佛法教導我們恢復自我,恢復自我在佛法裡就叫做成佛。

  真心起作用,有體當然一定有作用。如果有體無用,這個體決定不真實,這個體也沒有價值。有體有用。它的作用,剛才講了,分兩部分,一個對自己,對自己叫深心,深心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。實在講,直心跟深心都可以說它做清淨心,也可以說它是平等心。說平等心是體,清淨心是用,可以;說清淨心是體,平等心是作用,也可以。實在講,這兩個界限是很難劃分的,清淨跟平等是一體的。所以可以說深心是清淨心、是平等心,自受用,這是至高無上的享受,心地真正達到清淨、平等。

  對待別人,是從清淨、平等裡面起大慈悲心。慈悲這兩個字的定義是「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」,也就是我們一定要幫助別人離苦得樂。幫助別人離苦,這是悲心;幫助別人得樂,這是慈心,這個心是從自己清淨心、平等心裡面生出來的,這個慈悲就叫做大慈悲,為什麼?他對於一切眾生沒有分別、沒有界限、沒有執著,是平等的慈悲。慈悲心就是處事待人接物幫助別人不影響自己的清淨心,自己還是一味清淨,沒有受到外面的影響。像諸佛菩薩,天天說法度眾生,天天無法可說。說法度眾生是他的大慈悲心,無法可說是他的清淨心。他的心永遠清淨,心裡頭確實沒有起一個念頭,沒有起一個分別。

  這是我們很難懂的,他不動心、不動念,他為什麼會講那些佛法?那個佛法裡頭也分別法相,他為什麼會講出來?諸位要理解事實的真相,佛所分別的一切法相是因為眾生分別。譬如你說這是茶杯,我跟你講這是茶杯,你懂了。我說茶杯是因為你分別它是茶杯,我是隨順你分別的,我的確沒有執著這個叫做茶杯,既不執著名,也不執著相。是因為你們執著名、執著相,我隨順你們分別執著而說的,你體會到這個意思。隨順你分別執著而說,這是慈悲;我自己沒有分別執著,心裡永遠保持清淨,一念不生,保持著清淨平等,這就是所謂「說而無說」。對眾生,就是他受用,說了;自受用,沒有說。作而無作,一天要忙到晚,對眾生,做了,一天到晚做工作;對自己,沒有做。所以做跟無做是同時的,是一個時候表現的,說跟無說也是同時的,「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」,「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」。不像我們凡夫,我們凡夫這兩個永遠合不起來,做就是做了,無做就是無做,不會這兩個是同時表現出來的,我們凡夫做不到。佛菩薩是同時的,從他本身上來說,他是無說無做,永遠的無說無做,他的心在境界裡從來未曾動過。佛無說,說了四十九年,說了這麼多經典,真的是無說,這是不可思議,這一種就是真性起用。它的作用一定與真性相應,就是與菩提心相應,所以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,大乘佛法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。

  這個的確很難懂,心裡頭不起心、不動念,沒有意思,怎麼會說出這樣有系統、有條理、有層次的這麼好的理論、方法?我們天天去想,還起草稿,也說不出,說不了這麼好。怎麼不動念頭就會得說出來?我們可以用個比喻來說,譬如我們佛前這個磬,磬有沒有分別?沒有分別;有沒有執著?沒有執著;有沒有妄想?沒有妄想。你敲一下,它就響一下。你敲它,它響了,敲大聲,它就響得大;敲小聲,它就響得小。你問它自己本身響了沒有?它沒有。大叩則大鳴,小叩則小鳴。佛菩薩就像磬一樣,眾生一問,他馬上就回答,就好像你一敲,它就響。你問什麼,自自然然答覆出來。不是說你問個問題,我想一想怎麼答覆你。這一想就落到意識裡去了,落到妄心裡去了。他用真心,所以他根本沒有分別,根本沒有思想,沒有思慮,隨問隨答,就像我們敲磬一樣,隨敲隨響,不敲就不響。所以佛的經典是這樣流露出來的,沒有經過思考,沒有經過分別執著,這樣流露出來的經典,言語文字。

  我們要問他,他這個言語文字怎麼個講法?裡頭有什麼意思?給諸位說真實話,佛的經典沒有講法,佛的經典沒有意思,你才真正懂得如來真實義。如來所說的一切經典就是清淨心的樣子,就是清淨心的本來面目,你怎麼可以去研究它?你怎麼可以去說它這什麼意思、那什麼意思?這不可以。實在它沒有意思,所以你只要老老實實用清淨心去讀誦,用平等心去讀誦,不要求解義。它沒有意思,它是自性,它是自己的本來面目,只要你去念。念到自己心清淨了,人家要來問這個、問那個,你沒有一樣不能回答,答得非常巧妙,你也會像佛一樣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用思考,自然就答覆了,所答覆的跟經上所講的一樣,為什麼?佛從自性流露,你也是自性流露。不要用思考,沒有思考的,思考是妄念,是妄想,只要一用思考就是妄想,所以世間這些人,這個聰明智慧,在佛法裡面不稱為智慧,叫做世智辯聰,為什麼?他跟佛菩薩用的心不一樣,佛菩薩是無分別裡頭自然流露出來的,世間這些學術是用思考。換句話說,他是意識心裡面流露出來的,佛菩薩是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這個緣由不相同,所以它的結果就不一樣。

  佛菩薩是純真無妄,世間法相似的真實,不是真正的真實,所以我們稱它作有漏法。他沒有辦法離開分別執著,沒有辦法離開煩惱,他分析得再好,了解認識的再多,換句話說,他的人我是非、四相四見不能斷除,換句話說,他永遠沒有辦法超越三界。三界怎麼來的?三界是自己分別執著造成的,不是別人給你造的,是你自己造的,確實是自作自受,你自己在製造。怎麼製造?一有分別就有界限,十法界、百法界、千法界,無量無邊法界就出現了。一念分別,統統出現;一念執著,這個麻煩大了。分別心如果沒有執著,雖有十法界,自己在十法界還是自由自在;一有執著就不自在,在你自己畫的圈圈,就死在裡頭,就出不來了。離開一切妄想執著,十法界就沒有了,十法界都沒有了,哪來的六道輪迴?所以要曉得六道輪迴不是佛菩薩設立的,也不是上帝、閻羅王製造的,是你自己分別執著搞出來的。

  就像現在這個世界有許多國家,國與國當中有國界,界線在哪裡?人為的,地球上本來沒有這些界線。美國五十個州,每個州有州的界線,界線從哪來的?人分別執著而建立的。離開了分別執著,這個地球天下一家,哪有界線?界線是人為的,就是從分別執著上建立的。你曉得我們這個世間,國界、州界、縣市界線,人建立的,再擴大一點,六道的界限,十法界的界限,統統是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,所以離開一切分別執著,這些界限都沒有了,界限沒有了才叫真正解脫、真正自在。所以你要想把這些界限統統突破、統統解除,你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,這個事情就徹底解決。

  佛在《華嚴.出現品》裡面講得很好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換句話說,一切眾生本來都是佛,都是圓滿的佛,究竟的佛;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這是一句話把我們凡夫的病根說出來了,我們的病根就是妄想執著。妄想是所知障,執著是煩惱障,這是二障的根源。妄想,妄念,心會起心動念,這是無明的根本;執著就是煩惱障,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的根源。菩提心現前,這個問題真正得到解決,而且是從根本上解決,不是從枝葉上。

  佛法的修學,經上常說有了義、有不了義。不了義就從枝葉上做功夫,這個很難、很苦,枝枝葉葉,所以禪家譏諷教下「尋枝摘葉」,時間很長,非常的辛苦,不知道從根本修。禪家是從根本修,根本修從哪裡修?從菩提心上修,徹底擺脫一切妄想執著,直接修「本來無一物」,這從根本修。禪從根本,淨也從根本,淨比禪來得方便。淨的根本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用這個方法直接得一心不亂,恢復到一心不亂,所以它的效果、功效跟禪完全相同,沒有差別,方法比禪容易,所以「淨」能夠真正普攝眾機,「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」。禪只能接引上根之人,像《壇經》裡面給我們講的,六祖大祖接引的根性是上上根人,一般上根的人還不行。神秀大師所接引的是大乘根人,也就是上根之人。六祖接的是上上根人,比他那個還要純,還要高。

  我們曉得,我們從《壇經》裡面看到的,六祖大師一生,真正在他會下得度的,就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的人,只有四十三個人。丁福保居士註解裡面,這四十三個人的名字統統列在裡面。你想想,他那個時候在曹溪,那個道場多盛,跟他學的幾千人,幾千人當中只有四十三個人成就,這在禪宗史上真是空前絕後。六祖大師以前,禪宗裡面,這一個師父一生,徒弟當中到這個程度的,沒有六祖這麼深。六祖以後,任何一個人一生當中所教學的,達到這個水準的,也沒有,都見不到。盛極一時,明心見性的四十三個。

  得禪定的,這個有。禪一定要明心見性才能出得了三界,換句話說,他的果位證到圓教初住,別教初地,能夠達到這個境界。得禪定的多,得禪定的人不能出三界,他的果報在四禪天,還在三界之內,所以這個不算成就,這個成就小成就,在佛法裡五乘佛法的人天佛法,他不過從人道升到天道,比起小乘初果須陀洹還不如。須陀洹雖然沒有出三界,但是須陀洹得位不退,所以連小乘須陀洹都不如。原因在哪裡?小乘須陀洹,見思煩惱裡面,他的見惑真正斷了。得禪定的人,見思煩惱是伏住,沒有斷,伏煩惱,沒有能斷煩惱,所以他三界出不去。給諸位說,明心見性,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煩惱也斷了,無明也破了一品,這才能見性,才能到圓教初住,所以你就想想這個東西,真正是難,真正是不容易。

  今天學禪的人很多,羨慕禪的人很多,不知道它難,自己想一想,能不能做到?修得很好的人,他能得定,剛才講了,得定果報也不過是在四禪天而已,這不能解決問題,所以反而不如淨土。淨土如果有得禪定的功夫,念佛往生是決定靠得住,凡聖同居土有分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明白,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圓證三不退,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面給我們講得非常清楚明白,圓證三不退不得了。

  印光大師稱讚《要解》,即使古佛再來,給《阿彌陀經》做一個註解,也不能超過其上,這個讚歎到了極處,所以這個註解等於佛來親自註解的一樣,所以黃念祖居士對《要解》非常重視。他在一切經裡面,他只提出三部經,認為我們學佛必須要修學的,《無量壽經》、《彌陀經要解》、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這是淨土五經裡面的三種,他特別重視這三種,曉得修行的重要,也曉得自己應該怎麼樣去修。念佛目的在哪裡?應該要怎麼個念法?念佛人求的是什麼?不是求世間榮華富貴、名聞利養,是求一心不亂,換句話說,是求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目標在此地。這種求是向自己內心裡面求,不是從環境上求,所以佛法稱為內學,稱為內明,他從心性裡面求,不從外面環境,所以外面的環境,順境也好,逆境也好,處之泰然。一般人看這個境界有順逆、有善惡、有好醜,但是真正修道人看外面境界是平等的、清淨的。拿外境來對自己的心,心跟境融合成一個境界,心境一如,心境不二,這是真正會修,真正得受用。所以大乘佛法確實是以菩提心為基礎,所有一切的修為統統是修菩提心。

  第二句是「深信因果」。我以前也跟同學們說過,我最初讀《觀經》,對於這一句很迷惑,想了好多年都想不通,也沒有人給我講解。我懷疑什麼?佛常常勸我們深信因果,我們凡夫位就要相信因果了。因果是真理,佛講這個世界的緣起,《華嚴經》講得最透徹,一切法,因緣生法,有因有緣,這才有結果。我們常常講因果,這是省略,當中還有一個緣,具足而言是因緣果,這才圓滿。單單有因,如果沒有緣,不能結果。像我們種瓜,瓜子是因,把瓜子放在玻璃杯上放一百年也不會結成瓜,所以單因不會結果的,一定要有緣。瓜子需要什麼緣?需要土壤、肥料、陽光、水分,它要得到這些緣,它會長成瓜,會長得很好,所以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。

  佛說凡夫之所以能成佛、成菩薩,教給我們種種修行,憑什麼?就是憑藉緣,因沒有辦法,不能改變。要想在果報上改變,完全在緣上下手。所以每個眾生,如果從因上講,十法界的因統統具足。每個人,因為你一生當中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有善有惡,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種子,你就曉得你阿賴耶識的種子有多少!佛在經上說,如果這個種子有形相,有形狀,哪怕它的形狀再小,阿賴耶識裡的種子,佛說虛空都容納不下。還好這個種子沒有形相,它沒有體積,要是有體積的話,盡虛空也容納不了,這是真的,為什麼?我們過去世還有過去世,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造作的這些業習種子太多了。這些我們也能得到證明,什麼證明?你晚上睡覺會亂作夢。夢是果,是果報的現行,必定有因。有些夢是我們一生當中從來沒有這個經驗,沒有想像過這個事情,他突然會夢到,那就是前生前世的種子起現行,所以從夢境中能夠體會到業習種子確實是有前世的。

  這些種子太多了,有善有惡,如果我們想來世得到善果不要惡果,怎麼辦?我們阿賴耶識裡有惡種子,萬一惡種子起現行,怎麼辦?我們自己怎麼能控制它?所以佛法叫我們修,修什麼?修這緣。我們這一生當中,我們不希望將來得惡的果報,這一生當中,我們不造惡,我們不想惡,我們從思想行為上把一切的惡習統統離開,這就是緣讓它斷了,它沒有這個緣。雖有惡的種子,沒有緣,不會結果。我們想一切善法成就,那我們對這善法的時候,我們緣給它加強,我們思念善法,我們造作善法,不斷增加善的緣,善的種子就會起現行,這個果報提前成熟,念佛就是憑這個道理。

  這樣的因果是佛對我們人天就開始講,為什麼到菩薩這個階段才講深信因果?這是我們怎麼想都想不通的。以後大乘經讀多了,也講多了,忽然一下體會到,他講的因果不是普通因果,普通善惡因果佛早就說了,對我們都說了,我們都清楚,都知道。《了凡四訓》,人天小法,就是建立在因緣果的基礎上。菩薩這個地方所講的因果是講的念佛,這是我們真正明瞭,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這個因果的確很多菩薩不知道,所以這「深信因果」特別放在菩薩這一條說。發菩提心,接著就深信因果,有道理。我們再看看《無量壽經》,得到了證明,《無量壽經》裡面講有許多菩薩想聽這部經而不可得,聽不到,沒有這個緣。如果菩薩聽到這部經,得到這個法門,他就很快的成佛了。再看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上明白的告訴我們「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」,我們才恍然大悟,修行登地了才真正知道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所以什麼人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淨土?登地的菩薩,地上菩薩,從初地到等覺,這十一個位次,他其他的法門不修了,專修念佛法門,這個深信因果是這個意思。

  所以我們凡夫雖然在凡夫地,我們非常幸運,我們曉得了這個法門,我們今天所修行這個法門,所修的,雖然我們是凡夫,我們煩惱一品沒有斷,但是我們根據的理論,我們所用的方法,與地上菩薩相同;我們的成就,不用說,也是與地上菩薩相同,這是真正不可思議,真正難信之法。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能夠跟觀音勢至、文殊普賢把手同行,手拉著手在一塊遊戲,憑什麼?憑我修行的理論、方法跟你一樣。你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念佛而來的,我也是念佛而來的,我們用同一個方法,根據同一個理論,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總不能說我們待遇不平等,那怎麼講也講不過去。換句話說,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依據這個理論、方法,所以西方極樂世界,因平等,緣平等,果報怎能不平等?這是西方之殊勝,一切經裡面沒有這個說法,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也沒有這個事相,所以西方確實是很特別的一個世界。

  要想去,要想見阿彌陀佛,不管什麼樣的人統統有分,就是你信不信?你願不願意?肯不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?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這三個條件,這三個條件人人都做得到,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做,這叫淨土三資糧。所以菩薩福這一條裡面,深信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,實在講就是成佛的因果,最直捷、最穩當、最快速的成佛因果就是念佛成佛。

  第三句是「讀誦大乘」。讀誦大乘是佛陀沒有在世,我們唯一親近佛陀的一種方法。展開經卷讀經就是跟佛面對面,與佛以心印心,與佛合而為一,讀經是這樣讀法。但是這個讀法,給諸位說,不能研究,不能思惟,想這一句什麼意思,那什麼意思,一想就完了,就跟佛距離拉遠,不能合而為一,為什麼?佛是清淨心,佛心一個念頭都沒有。我展開經卷就是要達到一心不亂,因為什麼?不讀經會胡思亂想,讀經的時候,妄念沒有了。我在讀經,也不想經裡頭的意思,心才真正清淨。如果念經想經裡頭意思,心就不清淨,起了妄想。剛才說了,經裡沒有意思,你去想意思,意思愈想愈多,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,可見得他是妄想。如果每個人想的統統都是一樣的,也許你說這個是有意思,都一樣的。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,怎麼曉得不一樣,你去看看註解,像《金剛經》有一百種多種註解,每個人講法都不一樣。如果我講的跟他講的一樣,我這個註解還有什麼價值?沒價值,等於抄襲別人的。當然有自己的看法,有自己的講法,一百多家的註解統統不一樣,這一百多個人都在胡思亂想。這是經本身沒有意思,起作用的時候是無量義,無量無邊的意思,所以這些註解的人有沒有錯?沒錯,各個人都沒有錯。

  好像我們這一棟建築物,十個人來參觀,讓這十個人來講我們這個,有一個人講我們的窗戶,有一個人講我們的大門,有一個人講我們的牆壁,都沒講錯,他都講的一部分,沒有看到全體。都講的是一部分,都沒有講錯,如果講錯了,這些註解還能流傳至今嗎?統統沒講錯。所以古人有個比喻叫「瞎子摸象」,他所講的都對,他摸到象腿,象像什麼?象像一根柱子;摸到耳朵,象像什麼?象像一個芭蕉葉一樣,他沒錯;摸到肚皮,象像什麼?象像個牆壁,都沒有說錯,都是說的一部分,不是說的全體。你如果要想得到佛法的全體,你讀經不要想,不想會得到全體;如果研究去想,你只能得到很小的一部分,無量義裡面的一、二義,得到的太少了。因為你一切都不想,你在讀經的時候是真心顯露,真心顯露就是與諸佛感應道交,與諸佛合而為一,你看這個讀經的功德多大!所以修行裡面有讀誦這一個方法,這個讀誦是要這樣的讀誦,決定不能解義。

  在讀誦之前先把經本的生字查出來,不要念錯,這個功夫要做的,把這個音讀正確,句子念正確,不要考慮,不要想裡頭的意思。你念熟了,念了幾百遍,念了幾千遍,這個意思自然就通了。中國古人說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意思自然明白,為什麼明白?心清淨,清淨心具一切法,本來具足的。六祖開悟之後,他說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,真心裡頭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具足。所以佛法的修行,讀經是個方法,讀經目的在哪裡?目的就是開發自性。自性一開顯,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統統現前,不是這一部經,這一部經是一把鑰匙,用這一把鑰匙打開我自性寶藏之門,是這個意思。你如果是在裡面思惟意思就不起作用,你念經不能見性。

  念佛可以見性,念經也可以見性,持咒也可以見性,參究也可以見性,觀心可以見性,參話頭也可以見性,八萬四千法門,法門平等,為什麼平等?沒有一個法門不見性的,統統是見性,法門的確是平等。但是法門與自己根性來說有難易之別,有的法門修起來困難,有的法門修起來容易。而且這個法門的運用,你得要會用,比方讀誦,會讀經的人不起分別執著,這一部經從頭到尾老老實實念下去,念得字字清楚,沒有念錯,沒有念顛倒,所以念經說得最淺的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你每天念一個小時就是這一個小時在修戒定慧,修一個小時。如果念經一起分別,一起執著,三學都沒有了,那就是把念經當作念世間書一樣看待,可以得到知識,得到博學多聞,但是與戒定慧毫不相關,於明心見性是障礙。所以經要會念,不會念的當作世間書這樣去念,一切諸佛看到都喊冤枉,佛不是這樣教給我們的,我們錯會了意思,錯用了心。所以讀誦大乘應該是這樣的讀法。

  至於一切大乘經,我們念什麼經都好?念哪一種經好?給諸位說,法門平等,沒有一部經不好。因為你念經不是求解義,是求心清淨的,是求去妄念的,所以什麼經都一樣。既然什麼經都一樣,我們何必還選擇?所以從理論上講不須要選擇,但是從事修上講要選擇。你學哪個法門就念哪個法門的經典,與你所修的相應,這個力量更大。譬如念佛人,我們念經最好是念淨土五經;禪宗裡面,他們念經多半念《金剛經》,念般若部的經;學天台教的念《法華經》;學賢首教的念《華嚴經》,就是與他所修行的方法相應,這個使自己的修學成就更快,能夠加速度,能夠提前。所以讀誦大乘是非常的必要。

  讀誦一定要以經典,在教下也有一些特別的,連註解都要念的。譬如天台宗的基本課程要背誦三大部,這個三大部裡頭就有註解,所以在五年學戒,就是在五年當中他不念別的,就念這三部。這個三部就是《法華經文句》,《法華經》是佛說的,《文句》是智者大師作的,就是智者大師的《法華經》註解。第二就是《法華經玄義》,《玄義》也是智者大師作的,這是天台宗最有名的「九旬談玄」,就是這部書。這部書的內容是講《法華經》的經題,就是「妙法蓮華經」,當年智者大師講這個題目講九十天,一個經題講九十天,記錄下來就是《法華經玄義》。第三部是天台宗修行的方法,他是修的止觀,摩訶止觀。這叫天台三大部。學天台宗,入他那個門,開始五年就是念這三大部,念這三部書。這三部書就是講不要分別、不要執著,一直念下去,先念五年。五年念完之後,再去聽講,那一聽講就很容易開悟。我們在《壇經》上看到一個例子,法達禪師。

  法達禪師在沒有遇到六祖之前就是念《法華經》,他這部經念了三千遍,《法華經》相當長,一天念一遍,三千日。三千日是說一個整數,當然還有零頭,零頭就不算了,算整數。三千天差不多將近十年,一年三百六十天,十年是三千六百天,我們曉得他這一本經念了十年,所以他的心很清淨、很自在。見了六祖,給六祖頂禮,他還有傲慢心,頭沒有碰到地,六祖看到了,就問他,你禮拜頭不著地,你心裡頭一定有一點值得驕傲的,所以你頭不肯著地,就問他,你有什麼值得驕傲?他就說出來,他念了三千部《法華經》,專念。念三千部,的確他有一點定功,沒有開悟,所以六祖一問,問了他答不出來,《法華經》講的什麼他不曉得,可見得他不是研究的,他就是讀誦,所以他有這樣的成就。

  他反過來就請教六祖,《法華經》的大義是什麼?六祖就說了,這部經我沒聽過。六祖不認識字,當然六祖沒有念過,也沒有聽過,他說你念給我聽,他就念,當然他背得很熟,他在六祖面前念。念到「方便品」,《法華經》一共二十八品,第二品「方便品」一念完,六祖說你不要念了,這部經我完全知道了。六祖給他一說,他恍然大悟,明心見性,就覺悟了。這樣容易開悟,為什麼?十年的根基。

  我們現在學佛一生一世開不了悟,原因在哪裡?我們是亂修亂學,人家開悟是要頭腦簡單,頭腦單純沒有妄念,我們現在一天到晚補充妄念,唯恐它不複雜。所以佛經不能多讀,多讀都亂了,這是我們跟人家講,人家不相信。好像別人都要學那麼多,我們唯恐學少了不如人,所以這個虧吃大了。你要單單學一樣,你學個五年、十年,五年、十年之後見到效果,你可以說是人上之人,誰也比不上你。一經通,一切經通。六祖講《法華經》能夠說到叫法達立刻就開悟,明心見性,六祖不懂《法華》能說得出來嗎?說不出來。可見得,他沒有讀過,沒有聽過,人家這一念,他馬上就通達,憑什麼?只一樣通了就行了。法達這一開悟,他一切經都通了,他沒有念過的經,沒有見過的經,他一看就通達,為什麼?障礙沒有了。剛才說了,他《法華經》念了三千遍還有一點障礙,傲慢,覺得我很了不起,我讀過三千部《法華經》,這就是分別執著。六祖的訣竅就是把他的分別執著打破,他這個東西一破,恍然大悟,就一切通達,就真正明心見性。

  所以讀誦大乘在原理上講是不須要選擇,但是在事修上講,與自己行門相應,這個效果愈大。我們今天要讀誦,讀什麼?在五經裡面,分量非常恰當的,的確《無量壽經》與《普賢行願品》,《彌陀經》太短,不容易攝心。如果選擇很長的經,在中國過去,讀誦大乘,不管哪一宗、哪一派,最普遍的是《法華經》,再就《楞嚴經》,這兩部經最普遍,因為分量適中,念熟了,一遍念下來大概四個小時。初初不熟的時候念,大概要八個小時;漸漸的會到六個小時;念得很熟,四個小時,一天有四個小時讀經的這種修行是很有效果,時間少了不行。

  我們現在工作很繁忙,不像古人生活那麼樣的悠閒,我們今天用這兩種經,沒有法子,太長,沒有時間,所以今天在現在這個時代取《無量壽經》最適當。《無量壽經》剛剛開始念大概要兩個小時,念上三個月,一個半小時就夠了;念上半年,大概一個鐘點就行,你愈念愈熟。念個兩年,差不多這部經可以背了,四十分鐘這部經就念完了。念到四十分鐘的時候自己就要覺悟,一天念一部不夠,至少要念兩部,就是每天至少修八十分鐘,當然念的遍數是愈多愈好。我們現在台北圖書館有一些年歲老的同修,退休了,他在家裡沒有事情,《無量壽經》從頭到尾一天念五遍,有好幾位,有人念三遍,念兩遍的很多,至少念一遍,用這個方法來修行。讀誦大乘,我們在一切經裡頭選一部經天天念。《普賢行願品》也非常好,像弘一大師的早晚課就是念《普賢行願品》,他一天念兩遍,他也是專修淨土,這樣的分量比較上適中。弘一大師能夠背誦《普賢行願品》,他念得很熟。這是讀誦大乘。

  第四句是「勸進行者」,可以說《觀經》上講的三福,總共十一句,十一句裡面前面十句都是自利,只有末後這一句是利他,自利利他。行者是修行人,是一個發心學佛的人。勸進,我們要勸他,要幫助他精進,這是勸進行者。勸進,當然在本宗裡面來說一定要勸人念佛。我們每天出聲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勸進行者。我沒有勸他,沒有勸他怎麼是勸進?我念阿彌陀佛,他聽到了,他阿賴耶識落下阿彌陀佛的種子,這就是我把阿彌陀佛的種子已經種在他阿賴耶識裡面,這就是勸進,對於不信佛的人也給他種了種子。譬如我們手上常常拿一串念珠,人家一看就想到這是佛,佛的種子也下在阿賴耶識裡去了。總而言之,與一切眾生結佛緣,這個很好,非常的難得。像我們現在印的阿彌陀佛的貼紙,貼在汽車後面,去年在加拿大有一位同修跟我說,一位黑人幫他洗車,問他貼的是什麼東西?他就告訴他。他也要,他說我也喜歡,我也要,他也送他一張,這就跟他結了緣,所以這是隨時隨地盡可能找機會跟人結佛緣,這是勸進行者。

  已經學了佛的人,勸他學大乘;已經學大乘的人,勸他念佛修淨土。諸位要知道,修學任何一個法門的人,你勸他修淨土,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,為什麼?勸他一生成佛。他已經修淨土的人,勸他搞別的,這是罪過。等於說,他這一生本來要成佛的,他把他拉下來,拉下來去當菩薩,當菩薩還算不錯,如果拉下來拉回六道,他出不了三界,這要負很大的責任。所以你幫助他精進是功德,你把他搞成倒退要負因果責任,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。對念佛人,我們恭敬;對於修學其他一切法門的人,我們統統恭敬;乃至於修學外道的、邪術的,我們對這些人也要恭敬,為什麼?因為他有佛性。恭敬心生起來對待一切眾生決定平等,所以要平等的恭敬。但是這個裡面是非邪正,我們看得很清楚,所以我們對他的態度就是儒家所講的「敬而遠之」。這個遠不是跟他不往來,不是跟他距離很遠,遠是不學,他的法門我不學。可以往來,對他很恭敬,我不學他,我老實念我這一句佛號,就像《華嚴經》上給我們做的示範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。

  善財童子是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的,你看他跟所有一切這些大德們往來,這個裡面有出家的、有在家的,有學正法的、有學邪法的。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頭有幾個學邪法的外道,勝熱婆羅門是外道,遍行外道,伐蘇蜜多女,這個法都不正,甘露火王,都是修邪法的。這五十三位菩薩代表整個社會各種行業、各種法門,全都包括,邪的正的都有。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,五個是出家,其餘都是在家,在家人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一個修行人對於這個平等恭敬,可以跟他們接觸,也可以跟他們交談。我們對於這一切法門統統了解,了解是智慧,是後得智,沒有一樣不了解,但是不學,不學就是遠離。我自己老老實實這一句佛號念到底,絕對不受他們的干擾,絕對不為他們所動搖,一句佛號念到底,這叫精進。所以五十三參是給我們做一個修行的榜樣,教給我們在這個世間應該怎麼樣修學。人不能離開社會,你一天到晚所接觸的各行各業、男女老少,你必須要接觸,一個修行人如何面對這個社會,成就自己的道業,過幸福美滿的生活?五十三參教給我們這個。所以《華嚴經》,特別是《四十華嚴》,非常的好,唯一缺點就是經文太長,讀也不容易,四十卷,很長的經文,單行本是十本,裡面內容太豐富了。

  《無量壽經》是總綱領、大原則,《四十華嚴》是講細節,就是日常生活那種繁瑣的社會裡頭,我們應該要怎樣面對?用什麼樣的態度?用什麼方法?那是《四十華嚴》,非常的清楚。以至於我們如何對這些外教,像基督教、回教,我們怎麼樣對待他們?怎樣對待沒有學佛的人?甚至於像台灣一貫教、邪教,都有方法。可是自己沒有這個智慧、定力、能力,最好還是跟他們少接觸,少打交道為妙,為什麼?怕我們度不了他,被他度跑掉,那個麻煩就大了。我們這一生本來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跟他們往來,被他又拉回六道來,不但拉回六道,唯恐被他們拉到三途,那就太苦、太可憐,所以這個地方,我們一定要知道,要警覺。佛實在講是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真的是無障礙,只是我們自己智慧、定力不夠,所以才防範,才會產生障礙。如果真的智慧圓滿,定功夠了的話,沒有妨礙,妖魔鬼怪都可以往來。

  這個是《觀無量壽佛經》告訴我們修行的這三樁事情,就是三福。佛說得很清楚,這三個條件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成佛的正因,所以這三條比什麼都重要。我們淨宗學會成立之後,我提出來的解門,就是我們理論、修學的依據是根據五經一論,解門根據五經一論,提出了五個科目。第一個科目就是《觀經》上的「三福」,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到。第二個科目就是「六和敬」,非常的重要。第三個科目是「三學」,戒學、定學、慧學。第四個科目是「六度」。第五個科目是「十大願王」。我們用這五個科目做為我們一生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的準則,我相信這一生的生活一定非常的充實、美滿,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一定很高,決定成就。所以修行要簡單,依據的經典少,簡單,我們修行的科目也少,這五科,不要搞得太雜、太多、太亂,那得不到效果。好,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