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 (第一集)  1982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15-006-0001

  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這次我們再講這部小部經,依照古人講經的規矩,有所謂「十門開啟」與「五重玄義」。這個方法雖然是個古老的方法,在過去還是有很多人運用,現在運用這個方法是愈來愈少。在我們講席當中也不常用,特別是在電視錄影上,為了節省時間,我們往往都不採取古人這個方式。可是今天我們依舊採取這個方式,讓大家可以就我們這個節目當中看看古人講經的方式。當然古人的方式是相當的繁雜,所謂是有講經的儀式,我們今天是用很短的時間,只能叫諸位了解有這樣一樁事情。今天我們採取的方法,是採取天台的「五重玄義」來跟諸位介紹經題。

  五重玄義我們一看就曉得,它是有五條來敘說這一部經裡玄妙的義理。它的用意是有兩種,第一種,在我們沒有展讀經文之前,先說明這部經的大意,使我們對於全經的內容、宗旨有個概略的認識,這是第一個意思。這個意思裡面含著有,在老同修當中指導他修學的綱領,對初學的同修它有個引導大家聽完全經的義趣在。它的緣由簡單的講是用這五條來敘說全經的內容,也就是全經的結晶、精華之所在,宗旨之所趣向,好比網之綱,衣服的領子,我們常講提綱挈領。因此,古人講經一定是先講題目,講題目一定採取五重玄義這個方式來講。這個方式是創於天台智者大師,天台是以《法華經》為主,但是它也並不是專門就讀一部《法華經》,實際上它的教義包括了《華嚴》,特別是包括了《般若》,與禪宗也有密切的關係。所以它的教義是相當的廣大、精深,在教下的傳播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宗能夠跟它相比。行門裡面是禪宗,教下裡面是天台,這是大乘兩個最殊勝也是傳播最廣、時間最久的兩個宗派,我們說智者大師是這個宗派發揚光大的一位大師。解釋經的方法也就是他發明的,這個方法的好處是組織非常的精密、嚴肅,因此講經、註經的人多半願意遵守他這個方法。

  這個五條就是底下所說的。第一個是「釋名」,釋是解釋,名就是經名,就是解釋一部經的經名字。第二則是「辨體」,體是講的體性,必須辨別也就是這部經的理論依據;換句話說,佛說這部經他是依什麼說出來的,我們要辨別它。第三是「明宗」,宗就是這部經的宗旨,所謂宗旨也就是修行的方法。第四是「論用」,用是指用途,我們學這部經,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,到底有什麼結果、有什麼好處。第五是「判教」,判教是用在教學上,這部經應當適合在某種程度、某個時期來教學,以及用什麼方法來教初學或者來教老修行。經題裡面就包含這五個項目,這五個項目稱之為五玄,或者稱之為五重玄義。

  佛法,佛經我們常講的「契經」,所謂契經就是要「上契諸佛所證之理,下契眾生可度之機」,換句話說,一定要適合眾生的程度,他才能夠真正得到受用。因此五玄這個方法真是簡繁適中,大家都喜歡,才用它。像華嚴宗裡面賢首大師所發明的「十門開啟」,他講一部經的玄義,就是大意,他分做十條來說,十條我們看起來就顯得太繁了,就不如智者大師五條來得簡單。所以這個辦法是被許多的學者們所採用。華嚴的「十門開啟」,除了華嚴宗的子孫還守住他們自己家裡的規矩之外,其餘的已經很少採用它,這點我們應當要曉得。講到現代,現在的人總是喜歡愈簡單愈好,最怕的是繁瑣,因此近代有些大德們,他們將五玄當中的第二「辨體」、最後一條「判教」,他就把它省掉,只是解釋經題,說明宗用,這個對於初機來說的確是相當的契機。如果在佛法教學上來說,這個五條都是必要的,都是相當重要的。

  我們現在先看第一條,第一條就是解釋經的名稱,經的經題。講到經題,每部經可以把它分為別題與通題。所謂別題就是它與其他經典的題目不一樣,這個就是特別,不一樣;通題就是每部經裡面都有這個字樣,這就叫通題。本經經題是『阿難問事佛吉凶』,這七個字是別題,因為其他經典裡面沒有相同的,所以這是它的別題。末後一個字,『經』這個字是通題,凡是佛所說的都叫做經。「阿難問事佛吉凶」這是經,我們讀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後面也是個經,《大方廣佛華嚴》後頭也是經,《妙法蓮華》也是經。所以「經」就是通題,在題目意思裡頭我們叫做通題。

  現在我們先講別題。別題裡面我們要分開來說,先介紹阿難。「阿難」這個名詞是梵語的音譯,就是印度話從音翻過來的,它的意思叫慶喜,慶是慶祝,喜是歡喜。因為阿難出生這一天,他們家裡有兩樁喜事,第一樁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,這是個非常好的消息,傳到宮廷裡面,就是傳到淨飯王那個地方;第二樁事情,是他們跟別的國家打了一場勝仗,捷報也傳到宮廷裡面來。正好在這個時候,淨飯王的弟弟生了個小孩,所以淨飯王非常的歡喜,就給這個小孩取個名字叫阿難,就是慶喜的意思。他是佛成道的那天出生的,他是佛的從弟,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叔伯兄弟,阿難的父親跟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是同胞兄弟,所以他們的關係是從兄弟。以後出家為佛的侍者,就是常常在佛的身邊照顧佛,在佛的十大弟子當中,他是多聞第一。在佛教裡頭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尊者,因為以後經典的集結流通,都是他來負這個責任。

  說到「問」佛經裡面講有五種發問,第一種是「不解」,對於經論或者對於人生、宇宙的問題不了解,提出問題來請教佛陀,這是第一種問。第二種是「疑惑」,譬如說佛給我們說了許多道理、許多方法,我們聽了之後不能夠完全明白,而有疑問,這個疑問可以提出來請老師開導。這兩種問都是正常的問,就是學生請問老師,是應當有的態度,應該有的態度,老師也必定很熱心、很認真的來為學生解答。第三種問是「試驗」,這個意思就是學生不老實,要來考考老師,看看老師曉不曉得,這是對老師沒有恭敬心。第四種問是「輕觸」,就是很輕率的、沒有誠意,拿我們今天講,很隨便的提出問題。這兩種問法都是不如法的,也是沒有禮貌,因此凡是這兩種問可以不答覆。最後一種第五種叫「利樂有情」,這個也是自己知道,可是有些眾生他不知道,而且這個問題很重要。自己要給眾生來講解,怕自己的身分、地位不夠,眾生對他沒有尊重心,所謂是人微言輕,雖然是極重要的問題,從他口裡面說出來大家不尊重,他必須提出這個問題來請釋迦牟尼佛來講解。這個講解實際上不是他需要知道,而是教一切有這個問題又提不出來的人,叫他們來聽聽,叫他們開悟。

  在這部經裡面這個問就是屬於第五種,本經裡面所有的這些理論、方法,阿難尊者都清楚,他哪有不知道的。所以他是代我們發問的,特別是代初學佛的人發問,這點我們要曉得。

  「事」是誠信奉行,這就是承事,我們也講奉事,要以誠敬之心,要真正的深信不疑,要能夠依教奉行。事佛,此地這個佛是指佛陀的教育,是指佛陀的教學,事佛就是我們以誠信的心來接受佛陀教育,來學習佛陀給我們說的這些理論與方法。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,到底是好還是不好?「吉」就是好,一切非常順利,是福報一類的,這個叫做吉。這是我們事佛當然所得到的果報,是沒有問題的。可是本經的中心是講「凶」,就是說學佛為什麼得到種種不如意的果報,這才是真正問題的結癥。學佛得到好果報還有什麼話說,應當的,學佛為什麼會得到凶報,為什麼會得到不好的果報,這是什麼道理?本經佛要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。所以這個題,後面是通題,上面是別題,通題是「經」這個字。

  經這個字在佛法裡講得很多,就是含義非常之多,在此地我們簡單的,就是採取最常講的方法,四個意思,叫常、法、攝、貫。所謂「常」,常是永恆的,我們所謂是真理,永遠不變的,要拿今天的話來說,就是超越時間、超越空間,這個才叫常。譬如說佛講這個經、講這些道理與方法,差不多是在三千年前所說的,如果要是依外國人計算,至少也是兩千五百年以前。在時間上來說去我們這樣遠,那個時候所講得道理、方法,我們現在還能用得著嗎?現在還能用得著,換句話說,他這些理論與方法是永遠不變的,超越了時間。這是常的意思。佛講這些道理、方法,運用在從前古印度,不是我們中國,這些理論與方法到了我們中國來,我們中國人也能用嗎?也能用,這就是超越了空間。不但我們用它會得到吉祥如意,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、任何一個地區、任何一個民族、任何一個人,能夠依照這個理論、方法去修學,都能得到吉祥如意。這才叫做常,這個才叫做真理,我們今天講永恆不變的是真理,在佛法裡頭用常這個字來代表。第二是「法」的意思,法就是原理原則。佛所講的都是原理原則,都是一種法則,這種法則是永遠不能更改的,永遠不能夠變遷的。譬如火車的軌道一樣,依照這個軌道去走,這一定是個最捷徑的,一定能夠到達目的地。「攝」的意思,古人所謂它有攝受人心的意思,也有攝受一切萬法的義理的意思在。像這個字裡面所含的,我們就能看出,佛的經論如果是有這個字在裡頭,這個經所說的就是無量義,而不是一個意思能夠把這部經表明,那是不可能的。所以「攝」它就是攝受有無量義。因此,這些經典真是可深可淺、可長可短,它才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,這就是底下「貫」的意思,貫有貫穿的意思。從這部經上來說,它是從頭到尾由文字上來貫穿,從文字的貫穿到義理的貫穿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章法結構。這個字,好的文章都能夠得做到,世間好文章可以做到貫穿,但是常、法、攝那就相當不容易具足,常、法、攝三個字唯獨佛經裡頭才具有。這是題的意思。

  題目裡面有通、有別,我們合起來講,這部經就是阿難尊者請問釋迦牟尼佛,學佛所得的果報究竟是吉祥還是有凶險、不吉利的?主要就是要給我們講解這個問題,解答我們這種疑惑的一部經典,所以稱之為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。佛經的題目也不是隨便建立的,這一點是個小常識,我們也要曉得。佛經的題目它有一定的法則,在我們中文翻譯的經典有三千多部,諸位仔細去觀察,三千多部經的經題都不外乎七個原則,這就是所謂的七例立題,就是建立題目有七種方法。第一種是以人來立題,就是這個題目裡頭只有人沒有別的。譬如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「佛」是釋迦牟尼佛,是人,「阿彌陀」也是人,在這個題目裡頭只有人,叫做單人立題,裡面沒有其他的。第二種是單法立題。譬如說《大般若經》,「大般若」是法,除法之外也沒有別的,這個叫單法立題。第三種是從比喻當中建立的題目。譬如說《百喻經》,《百喻經》只有比喻,沒有別的東西,這就是單喻立題。這是三種。另外三種就是複合的,譬如說人法,這個題目裡頭有人、有法,像《文殊般若經》,「文殊」是人,「般若」是法,這是人法立題。第二種是人喻,人和比喻,《如來師子吼經》,「如來」是人,「師子吼」是比喻,這個經題裡頭有人、有比喻。第三種形式有法喻,像《妙法蓮華經》,「妙法」是法,「蓮華」是比喻,這個題目裡頭有法、有喻。還有一種就是具足,這個題目裡頭人、法、喻都有,我們就叫它做具足立題。譬如說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「大方廣」是法,「佛」是人,「華嚴」是比喻,所以這個經題裡面是人、法、喻全都有,我們就稱它具足立題。

  本經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「阿難」是人,「問事佛吉凶」是法,所以本經立題是七種方式裡面的人法這個方式建立的名題。這些常識我們也應該曉得。解釋名題就講到此地。

  下面第二就是辨體,體是為的性質,體有兩種,一種是性體,一種是質體。這裡頭最難懂的是性體,性我們常講真如本性,真如本性我們也看不到,我們也聽不到,我們也摸不著,可是它的確是有,一切法都是依它為本體。質體容易明白,質是物質,譬如現在我們看到這部經,經的體是什麼?體是文字,白紙黑字,是書本,這是以色相為體。佛當年講經說法那是以音聲為體,所以經裡頭常說以音聲為教體,就是這個意思。佛滅度之後,集結成為經典流傳給後人,這是以色相為經體,這是我們要曉得。明白經體就容易契理,研學或者是講解就不會違背原理。

  經之體究竟是些什麼?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,小乘經多半是權說,也就是方便說,所以小乘常常以三法印為體,三法印就是無常、無我、涅槃,這個也不必多說。這個地方所舉出的是偏重在大乘裡面的講法,「經曰,一切因果、世界、微塵」,因果是總說,世界是講大的,微塵是講小的,「因心成體」。又說「性一切心」,性就是真如本性,這個都是說的實相。本經質體是什麼,我們要曉得,本經是一乘佛法的初階,就好像我們上樓梯一樣,這是第一層,我們要想上到最高的一層,但是這是最底下的一層。「正明人天因果」,從正面上來看,表面上來看它是說明人天因果,可是它「別通三乘」,因為它是三乘佛法的基礎。所以我們信佛、學佛、修行,皆當由此經開始,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,才不會退失信心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
  體明白之後,下面我們要講這部經宗旨之所在,換句話說,也就是說明它修行的方法,所以有明宗的必要。第三「明宗」,「宗謂宗旨,起修趨向」。而前面講到經體,它是通一切經,譬如說實相,實相通一切大乘經,要講三法印,三法印通一切小乘經。可是要說到明宗那就不一樣,「各經異致」,每部經有每部經修學的方法,它並不是通一切經。不像前面的體,體通一切經,宗不通一切經,每部經有每部經修學的方法。因此,我們修行或者是我們替別人講解一定要知道,「修講必知」。我們看到本經,本經的宗旨是告訴我們「依佛者吉」,一切眾生如果能依從佛陀教給我們理論、方法來修行,他得到的果報一定是吉祥的。佛弟子修行不外乎身、口、意三業,我們如何修身?修身,本經所揭示我們的,要「息惡行善」,修我們的身業清淨;口業我們要「說法利生」,口要言語,我們言語總要利益一切眾生,要說利益一切眾生的話;意就是我們的心願,我們心願總要學佛一樣,「度生不息」。我們永遠沒有疲倦,永遠不休息,我們幫助一切眾生,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破迷開悟。善的因一定得善果,得好的果報,就是吉的果報,因此,我們如果肯依從,必定得吉祥。

  但是在此地有「真假為准」,這一點我們也要特別留意到。全依佛教給我們的理論、方法實踐、力行者,這是真的,大家注意我在此地寫的「全依」,百分之百的依從,你得到的果報也是百分之百的圓滿。你要是依從一部分,又不肯依從一部分,你也能得吉祥的果報,但是你那個果報不圓滿;換句話說,因與果是成正比例的。萬一你要是假借佛教名義,在這個裡面貪圖私利者,那你是假學佛的,假學佛的果報當然是凶災。所以下面我們很肯定的得到一個結論,真學佛的一定是吉利的,假學佛的他必定要遭凶災。這一點我們要明瞭,要好好的記住,我們要真學佛,我們不可以假修。在今天社會裡面,正如同《楞嚴經》裡面所說的,末法時期,今天是鬥諍堅固的時代,佛告訴我們在這個時期所出現的一些怪現象,是「邪師說法如恆河沙」,令一切眾生無所適從;換句話說,妖魔鬼怪充斥在人間,叫你眼花撩亂,沒有辦法辨別。成天跟妖魔鬼怪走,你自己不曉得,你還以為那是正法;真正如來的正法,你還要毀謗它,你認為它那是老了、舊了,現在不需要,應該被打倒、被淘汰,這就是被妖魔鬼怪所迷惑。別人迷與不迷我們暫且不論,首先要反省、要檢點自己,我們有沒有迷失方向,有沒有把路子走錯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
  依照這個方法修行,將來所得到的果報那是我們每個人最為關心之事。所以第四必須要講「論用」,用是說功用,前面說過明宗是講修因,論用這就講果報。我們既然修因,當然會得到一種果報,因此對這個果報要明瞭,「了用成就」,了是明瞭,我們明瞭果用上的成就是「功不唐捐」。「唐捐」是唐朝的術語,我用這兩個字是因為經本裡頭這樣的字樣非常多,諸位將來念到的時候就曉得它的意思。功不唐捐就是我們功夫沒有白費,就是這個意思,我們功夫用得值得,沒有白費,所以叫不唐捐。唐捐就是白費,就是功夫用了後面沒有結果,那就是唐捐;不唐捐就是我們功夫用了,後來一定會有好的結果。

  本經的功用諸位要看清楚,第一個是啟發我們的正智,就是非常正確的智慧,非常正確的見識。第二是破除我們的邪見,我們對於佛法許多的誤會,對於修行、修因證果有許多不正確的見解,讀了這個經,聽了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這些道理,我們許多錯誤的見解都可以破除。明因果,這部經裡特別強調因果報應的這些道理與事實,使我們能夠產生修學佛法的信心,而這個信心一天會比一天堅強,不會退轉。由於這個信心做基礎,我們在佛學上不斷的求正確的理解,求正解就是求學問,修因得果。得到正確的理解,這是我們修行所依靠的,也就是修行理論上的依據,修因後來一定能夠得到證果,所謂是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,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,是確實可以能夠得到。

  後面講「判教」,第五段講判教,判是判別,教就是教相。它的用意在哪裡?是用在教學上,最重要的是用在教學上。譬如說佛經典這樣多,經典就好比教科書一樣,這麼多的教科書,我們拿來教化一切眾生,眾生根性不相同,應該哪個先學、哪個後學?次序怎麼排法,就是課程怎麼編排?判教最重要的就是告訴我們編排教科書、教學層次的一個原理原則。所以我們講到教,佛教裡頭分的有大乘、有小乘,大小就是講的大小兩乘;有權、有實,所謂權就是方便說。佛依二諦而說法,二諦就是真諦、俗諦,所謂真諦,就是依佛自己所證得的境界來給我們講的,這個就是真實的。俗諦就是依一般眾生的常識,依一般眾生的知見來講解的,那就叫權,叫方便說。所以教有大乘、有小乘,有權教、有實教。還有有顯、有密,顯是明顯跟你說,密是祕密,像我們大乘宗派裡面的密宗,密宗它就是講的祕密,大乘十個宗,其餘的九個宗都是叫顯教。這是對顯與密來講的。就有三藏,三藏是講經藏、律藏、論藏,經律論三藏,這是把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歸納為這個三大類。經藏偏重在定學上;律藏偏重在戒律上,就是偏重在行為上面,換句話說,我們今天講生活規範,偏重在生活規範上;論,實際上就是彼此互相來討論,發明經、律裡面的道理,這是三藏經典。

  除這個之外,還有化法、化儀,化是教化,教化眾生的方法。教化眾生的方法,天台四教裡頭講藏、通、別、圓,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課程標準。他把一切經分為哪個是藏教、哪個是通教、哪個是別教、哪個是圓教,就等於是我們今天講的課程標準。藏教是講小乘,通教前面可以通小乘,後面通大乘,程度就比較高一點。藏教好比小學,通教好比是初中,別教好比是高中,它前面不通小學,所以叫特別,不通小學,後面它也不是大學。圓教就好比是大學。所以,化法就有課程標準的意思。除這個之外,還有所謂化儀,化儀也有四教,儀是儀式,拿我們今天來講就是教學方法。化儀有「頓」,方法裡頭用頓,譬如六祖大師他的教學法就是用頓,用頓這是屬於化儀。他在課程標準裡面,六祖所採的是「圓」,所以他的教學叫圓頓大法,圓頓大法意思就在此地。他的課程標準採取圓教,他的教學方法採取頓教,達摩祖師傳來的禪宗是這麼個意思。除了頓,有漸教,漸是按部就班,慢慢來的。漸教範圍非常之廣,在禪宗,我們《壇經》裡面看到,北宗神秀大師他的教學方法就採取漸,他的課程標準採取別、圓,就是別教與圓教,他的方法是採取漸。除這個之外還有「祕密」、還有「不定」,所以這是有次不紊,有條有理。這個對於教學來說非常的重要,一方面我們自己教學,一方面自己自修,這都應當要曉得。

  本經在判教裡屬於小乘,大小二乘裡它屬於小乘,權實二教裡它屬於權教,三藏裡面它屬於顯教,屬於經藏。在化法裡面,它屬於藏教,化儀裡面,它屬於漸教。像這些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。所以它是修學根本,它是無上道的基礎,千萬不可以疏忽。不要以為這個經很小,這個經很淺,你就瞧不起它,那就錯誤,實實在在是無上道的根基。好比我們蓋大樓一樣,這是地基,地基雖然卑下,在地底下看不見,可是它承受了這座大樓,這座大樓是依它而建立的,所以千萬不可以疏忽,我們一定要認真的修學。以上將五重玄義,也就是解釋題意,我們說完了。

  經題講完,佛經是佛說的,佛出現在印度,不是出現在中國,因此佛當年說法都是為印度人說法。佛滅度之後,弟子們將佛一生所說的法要記錄下來,編成了經典,流傳給後世,也是使用印度的梵文,今天來講就是印度古時候的文字,是梵文經典。梵文經典流傳到今天還有少部分,但是份量是相當少了,而且都不完整。從印度流傳到我們中國來,把它翻成中國的文字,我們一定會問,它是什麼時候翻譯的,它是在什麼地方翻譯的,是誰翻譯的。如果這些事情要不記載的清清楚楚,後人必定會懷疑,如果有疑就不能夠生信,信心不能夠建立,我們對佛法修學的功德利益就疏忽了,換句話說,也就會空過。所以,這部經翻譯的經過情形,原原本本經裡頭也都要把它記錄下來,我們講經也必須要給大家介紹,這個通常講人題;前面是講經題,現在跟你講翻譯人。諸位請看,這部經的翻譯人,人題裡面所寫的是:

  【後漢沙門安世高譯】

  下面我們要跟諸位介紹安世高大師。先說時代,第一是時代,時代是後漢。漢朝是劉邦建立的,就是漢高祖劉邦建立的,十二傳被王莽篡位,以後漢室的後人劉秀將王莽打倒以後,重新恢復了漢朝,歷史上稱之為「劉秀中興」。在歷史上,因為當中有一個王莽篡位,所以把漢就分成前後。劉秀做了皇帝之後,他的年號叫光武,我們也稱為漢光武,光武帝。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公元二十五年,這個年代是很正確的,我們今年是公元一九八二年,這是二十五年的事情,二十五年漢光武做皇帝的事情。以後也傳了十二代,被曹魏所篡,在這個階段,我們歷史上稱之為後漢,又稱為東漢。稱東漢的意思就是它建都在洛陽,因為前漢建都在長安,長安在西,洛陽在東,稱東西漢是從建都上來說的。後漢建都在東方的洛陽,所以稱為東漢,前漢建都在長安,長安是在洛陽的西面,我們稱西漢。安世高到中國來是後漢桓帝的時候,桓帝是第十代,劉秀第十代的子孫,劉秀我們算他作第一代,他是第十代,他的名字叫做志。這是我們把時代的概念搞清楚,是後漢桓帝的時候。

  桓帝建和二年,也就是公元一四八年,世高來到中國。桓帝他在位二十一年,就是他做了二十一年的皇帝,他死的時候只有三十六歲,可見得他做皇帝的時候只有十幾歲。桓帝、靈帝時漢朝已經是非常之衰,政治上也很亂,宦官當權,所以曹操才起來,最後還是把漢朝推翻了。建和二年,桓帝這個時候才二十歲,行冠禮才二十歲,世高在這個時候來到中國。為了使大家對這個年代更清晰一點,會更有親切感,在這個時候我們漢朝有一位大儒,很了不起的一個人,就是鄭玄,鄭康成。鄭康成這個時候二十二歲,諸位就曉得鄭康成比桓帝大兩歲,桓帝這個時候是二十歲,鄭康成二十二歲,鄭康成是我們中國了不起的大儒。同時,我想大家曉得在歷史上還有個孔融,孔融四歲就讓梨,這是歷史上的佳話,就懂得禮讓,他是孔子的後代。孔融是生在建和七年,就是安世高到中國來的第五年孔融出生。還有三國上面一個最著名的人,曹操,大家曉得他,提到他都知道,曹操是生在建和九年;換句話說,就是安世高大師到我們中國來第七年的時候曹操出生了。這麼一看,大家對於安世高就會顯得更親切,我們歷史上許多的大人物都是安世高來到中國之後,他們一個個的誕生,以後在三國時代都成為風雲人物。這段跟諸位介紹的是年代,後漢兩個字它是代表年代。

  第二我們要介紹他的姓名。安世高大師他並不姓安,安是國家的名字,是以國為姓,他的名叫清,字世高,世高是他的外號。以國為姓,大概從外國到中國來我們都是這樣稱呼他,譬如玄奘大師,當年他到印度去留學,在印度十七年,印度人稱他作唐玄奘,就是唐國的玄奘。他也不姓唐,唐是當時朝代的名字,就是國家的國號。所以,他是以國為姓,我們稱安世高這個安是國,他的籍貫就是安息國人。安息國在哪裡?唐朝時候叫波斯,也就是現在的伊朗。他的身世很了不起,他是安息的王太子。在傳記裡面所記載,他是非常的孝順,他是很有名的,又孝順又聰明,讀了很多的書。同時他還能夠精通天文、醫學、醫理,並且鳥獸的言語他都能夠懂得,真正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法師。他的父親死了以後他做了國王,他繼王位,不到一年他就厭倦了,對於政治生活他不太喜歡,沒有多大興趣,就把國王的位子讓給他的叔叔,自己出家修道,成為很有名望的一位高僧。他遊化到中國來,為我們中國初期譯經的大師,在中國佛教史上他佔了有很重要的一頁。

  下面我們再介紹他譯經的經過,世高大師從安息,也就是現在的伊朗,從他的本國帶來的梵文經典很多。當時他到中國來,也是來到首都洛陽,在洛陽這個地方,他一共翻譯出二十九部經,一共是一百七十六卷,翻譯的時間長達二十二年。於靈帝建寧三年,也就是公元一七0年絕筆,就是停止了譯經的工作。他把譯經工作告一段落之後,他去辦事去了,後面我們給你介紹他的事跡,這是《高僧傳》跟《神僧傳》都有記載。他的神跡很多,是一位有神通的高僧,今天我們只介紹其中之一,就是度宮亭湖的廟神。這個地點在江西省,現在江西省的九江廬山,那邊有個蛇村。從洛陽到九江,他採取的道路都是從水路,由長江那邊下來,他到了廬山。廬山這個地方有個神廟,這個廟的名字就叫宮亭廟,宮亭湖旁邊的一個廟。當時那個地方叫做尋陽郡,就是我們現在江西九江縣,他到這個地方來度這個廟神是踐前世的約會,這個事情是隔了兩世。

  《高僧傳》裡頭有這麼一段故事,在很久之前,當然不是這一生的事情,是過去生中,安世高是個得道的高僧。他不是一生修行的,生生世世修行都是高僧,也說不定他是什麼菩薩再來的,這是我們不敢推測,總而言之他不是一個普通人。他說他從前有個同學,也是出家人,他們兩個人在一起修行,這個同學明經好施,經是經典,經典的道理他都明瞭、都通達,又喜歡布施。諸位想想,出家人布施他用什麼布施?出家人就是法布施,就是喜歡為別人說法,勸別人修善。可是他自己性情多瞋,就是很容易發脾氣,但是這個很容易發脾氣也不是像我們今天想像,聽說某個人脾氣很火躁,不是的,那就不像一個修行的道人。他這個瞋恚的心拿我們今天來看,幅度很小。因為那個時候出家人生活很簡單,都是出去托缽,托缽的時候如果齋主供養他的菜飯很合他的味道,他就很歡喜;如果今天托缽,齋主布施的菜飯不太合自己的口味,心裡面就不太高興。心裡常常想到「我出家修行,有道德、有學問,天天弘法利生,你看看今天我吃的飯還這麼難吃」,就這麼一點點的意思,這就是瞋恚心。死了以後就墮在神道裡頭去,死了以後沒有能成正果,不像安世高,安世高就成正果,他墮惡道。惡道墮什麼地方?墮到畜生道裡,是個很大的蛇身,來生變成一個大蛇。

  這個蛇很靈驗,我們俗話講龍王,就是水神,他到我們中國宮亭湖這個地方當龍王去了。這個龍王之身是個蛇身,牠很會作怪,呼風喚雨,牠有這個能力。凡是經過牠這條江的船隻,都要到牠那裡去拜拜,都要祭祀牠,牠就會保佑這條船一帆風順,保佑你平安。如果你要是不去拜牠,不祭祀牠,牠就興風作浪,叫你得不到太平。換句話說,這個時候牠的瞋恨心大了,不像從前,為什麼?牠已經迷失了本性,一切「順我者昌,逆我者亡」,造這個罪業就很深。牠自己曉得,神也有壽命,牠曉得牠死了以後一定墮地獄,為什麼?這一生作神,接受的是人家的血食,人家殺豬、殺牛、宰羊去祭祀牠,所以殺生的果報太多了。不是牠殺,別人是為牠殺的,不殺這些東西去祭祀牠,牠不保佑人家平安。血食、殺業太重,瞋恨心太重,所以曉得死了以後一定墮地獄。於是他就求助於他的同學安世高大師,這是一個得道的高僧,求他來幫助,求他來超度。安世高也有神通,當然他們是有感應道交的,所以他翻譯經到這個時候,也就是這個龍王快要死了,壽命快要到了,到這時候趕緊去度牠。也許諸位要問了,他為什麼不一到中國來就先度牠?諸位要曉得,他一到中國來的時候,這個龍王正是耀武揚威得志的時候,正是迷惑顛倒的時候,不會回頭,你給牠說什麼好話牠也聽不進去。到牠快要死的時候,俗話說「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」,到將死的時候,牠後悔了,牠回頭了,這個時候勸牠很有效。

  安世高看到這個龍王快要死的時候來了,到這個地方來踐前世之約,到這個廟裡面來。這個神很靈,頭一天晚上託夢給廟裡的住持,牠說明天牠有個老同學,是個高僧,要到我這個地方來,你要好好的招待他,要請他給我說法,要請他來超度我。廟裡管事的這個人,神託夢給他,到第二天什麼都準備好了。果然安世高來了,來了一問,他的事情都曉得了,請安世高給這個神說法。安世高給牠說的時候完全用密咒說,說的那些,大家在一起旁邊聽的人都聽不懂,不知道安世高跟牠說什麼,是用咒語跟牠說。說完之後,安世高就要求這個神現身給大家看,神就不願意,神就說不必了,我這個身體不好看,很難看。安世高就說你要為了消你的業障,消你的罪業,最好你還是現身,讓大家看一看。於是這個神慢慢從神龕裡面鑽出來,大家一看是一條蛇,很粗很長的一條大蛇。這個蛇頭一伸出來之後,眼淚就流下來,向安世高點頭。這個事情大家都看到,原來龍王本來的相是這個樣子,以後這個神就又退回到神龕裡面去。沒有幾天牠就死了,死了之後大家在山澗裡面發現一條很大的蛇,蛇已經死了。所以那個地方現在叫蛇村,一直到現在還叫做蛇村,蛇村的來源就是這麼一樁事情。

  這個神現身之後,就告訴牠廟裡頭管事的人,把牠廟裡面這些財產都奉獻給安世高,就是捐獻出來,都交給安世高,求安世高為牠修福。安世高怎麼給牠修福法?他把這筆錢,這筆錢不少,數字很大,就帶到豫章,當時的豫章就是我們現在的南昌,江西的省會南昌,在那個地方建了一個佛寺,佛寺的名字叫大安寺。這也是紀念這個廟神,因為這個廟神過去跟安世高同學,都是在安息國,所以用「大安」來做這個寺廟的名字,這是有個紀念的性質。大安寺蓋好之後,世高大師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度化眾生。這個廟在我們中國佛教史上,它是江南第一個佛教的寺院,換句話說,在從前江南還沒有佛寺,江南第一個佛寺來源就是這樣來的。安世高他的神跡很多,真正是說不盡,諸位如果要曉得可以看《高僧傳初集》、可以看《神僧傳》。《神僧傳》裡頭寫的比較簡單,《高僧傳》寫的詳細,諸位可以做參考的。諸位再看看我這個地方給諸位提的提要,他這個同學是明經好施,因為多瞋,死後墮為水神,屬於龍王。大安寺是江南佛寺之始,這個故事記載在《高僧傳初集》、在《神僧傳》第一卷,諸位都可以自己去做參考。人題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從安世高大師這段事跡,我們可以得到幾點結論,這是我在此地貢獻給諸位的。第一,出家修行這是很難得的事情,明經好施,不捨瞋恚,終墮惡道,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。出家如此,在家當然也不例外。所以,佛在一切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,要斷煩惱、要斷三毒,道理就在此地。如果你貪瞋痴要是不斷,不斷貪心就沒有辦法擺脫餓鬼道,不斷瞋恚、不斷殺害就很難不墮地獄道,如果對於一切的事理不能真正的明辨是非,還是迷惑顛倒,那就有墮畜生道的可能。這的確是值得我們警惕的!我們今天出家,我們是不是真修行?修行我們常常講,修是修正,行是行為,修行的綱領佛在三皈裡面給我們說的很清楚,我們要覺而不迷,我們有沒有做到?我們要正知正見,不要邪知邪見,這條有沒有做到;我們要六根清淨,一塵不染,我們有沒有做到?這是三皈依裡頭最基本的修學法。經論、理論與方法我們是不是明瞭,我們是不是真正的喜歡布施佛法,修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?是不是能夠真正布施不著相?不然的話,安世高大師這個同學是我們的榜樣,我們應當要好好的記住。

  第二,講到超薦,我們一般講超度,超度一定要真正善知識開導,這一條很重要。我們看傳記裡頭你就能夠明瞭這個事情,所謂他能不能得度,就看他自己覺悟不覺悟。所以安世高必須要等到蛇壽命快要完了的時候,這是他覺悟的時候,他來得其時,給牠開導,給牠說法,換句話說就是勸牠,勸牠回頭,教牠覺悟。覺悟之後是自修多福,你看牠把牠所有的資財捐獻出來,求安世高給牠修福。所以這不是迷信,這有它的道理,讀世高傳記可知其詳,就曉得這裡頭詳細的這些道理。我們今天世間人一般講的超度,只曉得請幾個法師念念經,以為就能夠超度了,這不太容易。你看安世高給神念那麼多咒,指示牠覺悟了,牠還要把資財捐獻出來真正來培福,牠才能夠得度。

  第三,三寶往昔(這是講過去)一定要依寺而住,道法要依賴這個處所才能夠弘化,才能夠把它傳播,發揚光大,所以建寺福德最大。安世高就是把那個神捐出來的這些財物帶到豫章,就是帶到南昌去建一個佛寺。這個佛寺裡面的錢,功德主就是那個蛇神,就是宮亭廟的廟神,所以牠有這麼大的福報,牠脫離畜生道而生到忉利天。安世高幫牠忙,牠自己也真修福,牠自己要不出錢、不出力,安世高也無可奈何。所以,這樁事情我們總是要覺悟,總是要明瞭。福是由自己培的,別人幫忙那是有限的。這是講到過去。今天我們建廟,福德不是最大的了,為什麼?因為三寶依寺而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,今天則依學院育才,我們辦佛學院,辦佛教大學,培養弘法利生的人才,這個功德很大,就跟從前建寺的福德最大是一樣的。至於佛法的弘揚傳播,今天寺院已經不能發揮其最大的功能,我們曉得出版事業、大眾傳播,出版事業是印送經書,供給大家看,供給大家閱讀;大眾傳播我們利用廣播電台、廣播電視,用這些方法來弘法,來弘揚、來教化,這個福德就是最大的,這點不可以不知道。

  所以,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做法,我想安世高如果要是在現在這個時代,他一定把宮亭湖湖神所捐獻的財產,去辦一個電視廣播公司,來弘法利生,這個牠的福德就是最大的。或者辦一所佛學院,來培養有志修學弘法利生的這些青年,這才是真正的大福報。所以佛法我們一定要覺悟,不能夠死在教下,不能夠死在古老的制度、方法當中,要曉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做法,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弘法的方向。

  第四點,功德必須要自己修行,諸位一定要把功德跟福德認識清楚。功德必須自己修行,能夠明心見性,了生死,生淨土,這是功德;福德是果報,果報只在人、天、鬼、畜生四道當中去享受。譬如宮亭湖神,牠的福報,牠為什麼有那麼大的福?因為牠過去明經,所以牠很靈,牠靈驗就是因為過去法布施得來的,明經得來的;牠的福報那麼大,差不多周圍一千里的人都要去拜牠,香火之盛,超過我們本省鹿港的媽祖廟。香火那麼盛,那就是牠的福報大,因為牠從前喜歡布施,喜歡布施,牠有那麼大的福報,牠那麼樣的靈驗,是因為過去明經,可見得有因必有果。牠為什麼到畜生道裡面去享福?因為牠有瞋恨,牠留著有惡業,所以牠到畜道裡頭去受。也有到鬼道裡頭,到鬼道裡頭做城隍,我們本省的王爺公那都是鬼王,閻羅王也是鬼王,鬼道裡去享福。所以說殊勝的福報,應當在人天當中去享受,這才是真正的福報。我們今天到此地將本經的經題、人題統統跟大家介紹完了,下面就正式的要講到經文。

  在講經文之前,我先把這部經的內容大意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說明。這部經經文雖然不長,但是可以分為七個段落。七個段落裡頭,第一個是答覆學佛吉凶果報的問題,也就是本經經題裡面所說的,這是第一大段。在第一大段裡面佛陀給我們開示,我們應當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學佛才是如法的修學,什麼樣的態度是錯誤的修學。如法的修學,我們得到的果報當然是吉祥的;要是態度上錯誤,態度的錯誤比方法的錯誤還要嚴重,得的果報當然是相反的,這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。所以,第一段教學的中心,是教我們對於修學有個正確的認識,奠定修學的信心,大主意在此地。

  第二段是問殺業責任,實際上來說這是個戒律上的問題。學佛我們曉得真正講到修行上,是要以戒律為基礎,從這個地方開始學。根本的戒律有五條,我們所謂五戒,五戒是根本戒,是人天、二乘、菩薩都必須要遵守的,這是五戒。五戒裡面第一條就是殺戒,在此地只舉出一條,希望我們能夠舉一反三,聞一知十,我們在修行上應當要重視戒律。所以,他把這個列在第二個次序,這是教我們如何來修行。

  第三,學佛,這是接受教育,這是學術上的一個問題,一定離不開老師,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,我們根本的老師。從佛法裡面的稱呼看,佛門裡面稱「和尚」,「和尚」是印度話,它的意思就是親教師,就是他親自教導我的老師,這個老師印度人稱他做和尚。一個寺院裡面,主持教化的人稱和尚,就好像一個學校的校長,校長稱和尚。校長雖然沒有給學生上課,他是負教學的責任,換句話說,教學的構想、課程的編排、老師的聘請都是由他負責安排的。這些教師不過是聽他之命,為他執行教學的方針、教學的政策而已。所以,我們與佛的關係是師生的關係,我們與和尚的關係也是師生的關係。我們古人稱為師徒,徒就是學生,今天講師生,從前講師徒。這裡第三個問題就是問師生這些問題,老師應該以什麼態度、什麼方法來教導學生?學生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敬事師長?佛要教給我們這些根本法。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第四段是解釋我們普通的一個疑惑,這個疑惑是普遍的存在,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。有許多人誤會了,學了佛與我們在社會上從事於種種事業就有了衝突,有了抵觸,這是很大的誤會。所以有許多人一看到佛教就嚇倒了,不敢學。釋迦牟尼佛、阿難尊者在三千年前,早就曉得我們末法時期佛教裡這些情形。大家對於佛教普遍所發生的誤會,不敢來修學,不敢問津,就是以為學了佛於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不方便。哪裡曉得佛法所講的是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唯有學佛才會給你在人生上帶來最豐富、最美滿,給你帶來事事如意,沒有抵觸;不學佛,麻煩太多,障礙重重。這個經的經文不長,當然不能夠細講,可是在這裡頭已經給我們說明了這個問題,教給我們一些原則。學佛的人,對於世間一切事務都可以做,都可以從事,沒有抵觸,破除我們這個誤會,使我們大家都能夠發心,都能夠歡歡喜喜的來接受佛陀教育,來認真的學習佛法的教學。

  這四大段是本經主要的部分,就是解答這四個問題,我們想想這四個問題的確是佛法裡頭的根本問題,特別是對於初學人來講。第五段,這是阿難自己等於說是他的一點感想、心得,可以說是感想。阿難尊者聽了佛四個開示之後,自己感覺到非常的幸運,正所謂是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佛法今天能夠遇到,能夠聽到,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。自己欣慰,同時又憐憫眾生,這個世間還有許多的眾生沒有能夠聞到,不曉得佛法的真實義,對於佛法還是那麼樣的誤會,還是那樣的迷惑。這麼好的教育當面錯過,不肯發心來修學,實在是值得憐憫、值得同情的。

  第六大段可以說就是阿難尊者的心得報告,一方面說他自己的心得,一方面勸勉大眾,他這個心得報告完全是用偈頌的體裁說出來的,偈頌就跟詩歌一樣。這個偈頌很長,也可以分為七個小段落,第一個段落是「請佛住世」,因為唯有佛住世,眾生才有福。佛不住世,像這樣真正利益一切眾生的教學誰來主持?哪個人來教化?我們中國古人所謂的是「善人國之寶」,國寶是什麼?國寶是善人,國寶是好老師,這個地方有一個好老師,這個地方的人就有福。佛是最好的老師,所以我們要求他住世,求他不要走,這是阿難偈頌第一段的意思。第二段講「疑謗重罪」,對於佛法懷疑、對於世間因果報應的事情懷疑、或者是對於聖賢說法他不了解而生毀謗,這個罪過很重。他懷疑、他毀謗,的確是因為他不理解,他如果要對於佛教學完全能夠透徹理解,他一定是五體投地的讚歎,他不會有毀謗。三世因果、輪迴果報的事情是確實的,他如果真正見到他就相信,他也不會疑惑了。第三段是講種種業報,殺生的果報、邪淫的果報、妄語的果報,給我們舉出幾個例子來一一的說明。一一說明實在是說不盡,所以他只舉了五戒,就是殺盜淫妄。第四段是說學佛的人能夠遵守佛的戒律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能夠遵守佛的戒律這樣的來修學,他所得的功德利益。第五段是講罪福得果不相同。第六段這是講世間意,世間意跟世間事在本經裡頭也是重要的兩點。佛給我們講世間事可以做,世間什麼事情都可以做,沒有障礙,但是不能有世間意,因為世間意是要造罪業的,世間意是要帶來種種不如意的果報。最後是勸勉我們應當要種善因,種善因後來必定得善果。這就是偈頌裡面的大意,就是阿難尊者他的心得報告。

  我們聽了佛的開示,我們有什麼心得?我們可以把阿難這個偈頌對照對照,他有這些心得,我們有沒有?所以這部經,前面長行文佛給我們說的,後面偈頌是阿難尊者又給我們說的,真是苦口婆心!勸導一切眾生應當要接受佛陀的教育,斷惡修善,破迷開悟,使我們的生活能夠更充實,能夠更美滿,能夠更幸福。我們世間人只曉得求幸福、求美滿、求充實,但是不曉得怎麼個求法,這個經裡面教給我們修學的理論與方法,我們必定能夠求得到。到最後,這就是所謂的流通分,大眾信解。大的段落我們在底下一次我會寫出來,寫出來諸位就能看得清楚,也能夠好好的把它記住。我們真正學佛就是從這部經開始。

  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