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 (第七集)  1996/8/27  美國聖荷西  檔名:15-010-0007

  請掀開經本二十六面第六行,偈頌的第十九首:

  【不應見人過。自謂最尊勝。憍恣放逸本。莫輕下劣人。彼於遺法中。漸次而解脫。】

  這個六句是說一樁事情,經文很明顯的教給我們,不要看別人的過失,自己以為比別人強,『自謂最尊勝』就是自己以為比人家強,人家不如自己。這樣就形成自己驕慢,這是驕慢、放逸之根本。後面這個三句意思就很深了,不要輕慢這些下劣的人,下劣人裡面還包括了畜生,都不可以輕慢。為什麼?很可能他們的業報受盡,將來修行開悟證道還在我們之先,這個很難講。讀到這個地方,使我們連帶想起,在《觀無量壽經》講的阿闍世王。他跟提婆達多聯手在一起,阿闍世王殺父親、害母親、破壞僧團,五逆十惡他都造盡了,提婆達多慫恿阿闍世王,挑唆阿闍世王幹這些事情。提婆達多死的時候墮地獄,而阿闍世王到臨終的時候才懺悔,臨命終時知道自己一生所做的錯了,真誠懺悔,念佛求生淨土。佛告訴我們,他往生是上品中生,品位那麼高!這『莫輕下劣人』。『彼於遺法中』,「遺法」在末法時期在如來遺教之中,『漸次而解脫』,怎麼可以輕慢?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才曉得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如教修行的人,這是一般正常往生的。另外一種就是造作罪業臨終懺悔的人,這個懺悔他的品位不定,看他懺悔的力量,如果是真誠懺悔,絲毫虛妄沒有,徹底改過自新,那他的品位很高,確實不可以輕慢。再看底下這一首。

  【比丘雖破戒。深信於三寶。是則解脫因。不應見其過。】

  這是出家人,出家人在這個時代破戒的很多,實在講戒律沒有法子受持,我們仔細去想想反省反省,這是事實。蕅益大師是明朝末年時候的人,他在著作當中曾經說得很明白,中國自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了。所以這麼多年來,南宋距今應該有七、八百年,這些歲月裡面的出家人,那是經上講的名字比丘,有名無實。我們受戒能得戒嗎?不可能的。佛告訴我們,受比丘戒,至少要有五位比丘傳戒,你才能夠得戒,這五位是真正的比丘,不是名字比丘,真的得戒。我們隨便舉個淺顯的例子,出家戒裡面,佛在這個經上,我們剛剛念過,「遠離利養」。沙彌戒裡面的沙彌十戒,手上不能捉持生像,生像是佛學名詞,現代的話來說,就是金錢,你手上拿著錢你就破戒了。試問問今天出家人哪個身上不帶錢?帶錢就都破戒了,這是我們要曉得的。所以在末法時期,蕅益大師受了戒之後,自己在佛菩薩面前退戒,一生守沙彌戒、守菩薩戒,所以他自稱是菩薩戒沙彌。他沙彌十戒做到了,十條都做到,他夠資格稱沙彌。他的徒弟成時法師,《蕅益大師全集》是他的徒弟替他整理出版的,成時。因為師父是沙彌,徒弟不敢稱沙彌,稱出家優婆塞,優婆塞是在家比丘,守五戒的,他說他持五戒,但是他是出家的優婆塞,這是成時法師所稱的。近代弘一法師也稱出家優婆塞。

  這就是說明,在這個時代,我們能把五戒守好就很不錯,就很難得了。五戒裡面,不殺生,這要是出家戒就是不淫欲,在家是不邪淫,不偷盜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這五條能做得到嗎?我看裡面這個妄語戒很少人能持的,五戒做不到,來生就不能得人身,人尚且不能得,怎麼能往生去作佛?所以五戒十善非常重要。比丘雖然破戒,但是他『深信三寶』,這就不能輕視。佛說了,破戒佛能救,破戒還有救,破見就不能救。見是什麼?不信三寶,不信因果,不信有西方極樂世界,不信念佛會往生,這個佛沒法子救他;破戒有救,破見就沒救了。所以,破戒之人遇到這部經有救了,這部經你要是真能相信,深信不疑,你讀了之後會生慚愧心,一定會懺悔,改過自新,那就有救。破見之人讀了這部經不相信,他不以為然,依舊作惡,不知悔改,那佛對他也幫不上忙。比丘破戒不破見,他見解正確,『是則解脫因』,深信三寶是解脫之因。『不應見其過』,他的過是什麼?破戒是過,不應該見他的過失,他見地純正,他還是有救的。底下一首:

  【摧伏貪瞋難。勿驚於放逸。餘習法應爾。是故不須說。】

  這是佛說明「不應見其過」的所以然,為什麼不應見出家人過失?再推廣就是不見一切眾生過,不要看一切眾生的過失,為什麼?斷貪瞋痴太難了,回頭想想自己有沒有過失?自己若有過失,再見別人過失,那就大錯特錯;除非自己沒有過失,你才有資格責備別人。自己有過失,你有什麼資格責備別人?只要自己一反省就曉得了。但是自己沒有過失那是佛菩薩,佛菩薩不會責備一切眾生,佛菩薩有智慧、有善巧方便幫助一切眾生,幫他回頭,幫助他覺悟。所以說『摧伏貪瞋難』,貪瞋是煩惱。『勿驚於放逸』,若是自己生活放逸,也不必為這些擔憂。『餘習法應爾』,為什麼?因為這是你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的餘習,習就是習氣,這個煩惱自自然然會現行,如果煩惱不現行,那你已經成就了,你就不是凡夫。凡夫這些業習,習我們一般講習氣,或者講習慣,習氣的意思深,你知道是他多生多劫的習氣,你又何必再說他?

  【若清淨比丘。伺他人過失。是最非真實。不名修正法。】

  如果是個真正清淨比丘,是個真正修行人,真正修行人還要找別人的麻煩,還要找別人的過失,佛說了這不是真實,這不叫做『修正法』。一個真正修行人,決定不會找別人麻煩,決定不會找別人的過失。

  【如理修行者。當須自觀察。】

  依照佛所說的理論、方法、境界,修行的人必然是時時刻刻觀察自己,不會去看別人。

  【求道諸比丘。捨離惡言論。】

  真正求道的這些出家人,絕對不會妄語,決定不會惡口。

  【常以歡喜心。獨處於閑靜。】

  他身心安閑自在,這是個真正修道、求道之人。這總共二十四首是重頌前面兩樁事情。再看下面經文。

  【爾時彌勒菩薩。復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耽著憒鬧。乃有如是無量過惡。退失功德無有利益。增長煩惱墮諸惡趣遠離白法。何有菩薩求善法者。聞是過失而不樂於獨處閑靜。】

  這段長行的意思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彌勒菩薩讚歎世尊,為我們開導,使我們知道喜歡熱鬧有這麼多的過失。哪有菩薩、求善法的人,聽到佛這一番開示而不遠離,而不樂於獨處閑靜?再看下面這段,佛為我們說出世語過有二十。

  【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名為世話中過。若觀察時。菩薩應住決定之義。由觀是義不生熱惱。】

  這是彌勒菩薩請法之詞,請世尊為我們說明什麼叫『世話中過』?再看下面經文。

  【佛言彌勒。初業菩薩。】

  這是關鍵的一句,我們要知道重視初學的菩薩,初發心的菩薩。

  【應當觀察世話過失有二十種。】

  實在講哪一類裡面過失都是無量無邊,而世尊只不過舉幾個例子說說而已,細說說不盡!所以說個十條,說個二十條,我們要有能力舉一反三,聞一知十,才能懂得佛說法的真實義。

  【若觀察時。】

  『觀察』前面講過,時時刻刻、在在處處提高警覺,避免這些過失。

  【能令菩薩住決定義。】

  『決定義』是心有主宰,不為境界所動。

  【由觀是義不生熱惱。】

  你就不會生煩惱,不會隨著境界轉。

  【彌勒。云何名為樂於世話二十種過。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聞。】

  『樂於世話』的,世話就是世間的言論,世間言論包括範圍非常之廣,凡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的都是世間言論。我們舉個簡單例子,在中國一部最大的叢書《四庫全書》,《四庫全書》是世間言論,是世論。這個東西不能耽著,要是對這個發生喜愛之心,那麻煩大了!為什麼?障道。在東晉的時候,我們淨宗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堂,東林念佛堂,當時聚集志同道合的同修一百二十三個人。你看古時候的道場,人是一定的,不是來來去去的,一百二十三個人在這個地方共修,個個成就。當時有位大文豪,歷史上有名的謝靈運,跟遠公大師同時代,謝靈運去拜訪慧遠大師,看到他這個念佛堂在廬山,環境非常優美,他也很希望來參加,我們遠公大師拒絕他,不准他來參加。什麼原因?他所犯的毛病就是此地「樂於世話」,他就犯這個毛病。喜歡作詩、喜歡作詞、喜歡作文章,搞這個,作得再好都不能了生死脫輪迴。由此可知,世話的範圍就廣了,非常之廣,可以說除了佛經之外,都是屬於世話。無論現在所講的科學、哲學,文學更不必說了,都是世話,都沒有辦法幫助你超越世間。所以文人的習氣就很深,古人常講「文人相輕」,一個個都很傲慢,都不服輸,彼此都不尊重。『不敬多聞』,這個「多聞」是指出家修道的人,換句話說,對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他沒有恭敬心,這是第一種過失。

  【二者於諸諍論多起執著。】

  這也是必然的現象,為什麼?他成見很深,正是佛法裡面講的「見取見、戒取見」,他有成見,所以他很執著。

  【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。】

  他沒有正念,正念是什麼?正念是無念,無一切錯誤的念頭,那就叫正念。『如理作意』,起心動念都與心性相應,這就叫如理,或者我們講起心動念與般若相應,說得再淺顯一點,就是起心動念與高度的智慧相應。這個他沒有,他沒有智慧!

  【四者為所不應身多躁動。】

  他所做的都是不應當做的,造作的是業障。

  【五者速疾高下壞於法忍。】

  就是他的分別執著很重,喜怒無常,沒有忍辱心。

  【六者心常剛強禪定智慧曾不薰修。】

  沒有定、沒有慧,我們今天講個性剛強。

  【七者非時而語言論所纏。】

  『時』是時節因緣,諸佛菩薩講經說法與時節因緣一定配合得恰好,他們沒有這個智慧,做不到。

  【八者不能堅固證於聖智。】

  這個當然更不必說了。此地這個『聖』是指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出世間的智慧他沒有。

  【九者不為天龍之所恭敬】

  冥冥當中有護法善神,這些護法善神對他們生不起恭敬心。

  【十者為辯才者常懷輕賤。】

  真正有智慧、有辯才的人對他們輕視,雖然他自以為是,別人眼中不以為然。

  【十一者為身證者之所呵責。】

  這是講修行證果的人看到他的言論、他的行為,免不了要責備他、呵斥他。

  【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懷悔恨。】

  『悔』是做事後悔,雖然他有悔恨,但是他個性剛強,口裡還不承認。

  【十三者心多疑惑搖動不安。十四者猶如倡妓隨逐音聲。】

  這個在偈頌裡面說得比此地清楚,我們到底下再說。

  【十五者染著諸欲隨境流轉。】

  這個諸位就是五欲六塵,我們今天講的物質享受,他貪著物質享受,心隨境轉。

  【十六者不觀真實誹謗正法。】

  此地『真實』就是我們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不瞭解。佛所說的就是宇宙人生真相,他自己觀察不到,反而毀謗正法。

  【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稱遂。】

  這就是求不得苦,八苦裡頭的求不得苦。

  【十八者其心不調為人棄捨。】

  他不能夠調順他的心意,也就是前面講的他的性情躁動,一般人對他敬而遠之,『棄捨』就是敬而遠之。

  【十九者不知法界隨順惡友。二十者不了諸根繫屬煩惱。】

  六根所造作的都與煩惱相應,增長過失。

  【彌勒。是為菩薩樂於世話二十種過。爾時世尊。重說偈言。】

  下面有二十一首偈,重頌前面所說的世語二十種過。

  【憍傲於多聞。】

  對於學佛多聞之人,他對他們的態度是憍傲、輕視。

  【執著諸諍論。】

  成見很深。

  【失念不正知。】

  失去了正念,他的知見不正。

  【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這是耽著世話有這些過失。第二首:

  【遠離正思惟。身心不寂靜。退失於法忍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『忍』的意思是有承認、明瞭、肯定的意思,佛所說的這一切法,我們肯定,深信不疑,這就是「法忍」。耽著世話之人,他也看佛經,也聽佛經,甚至於也討論佛法,但是他對於佛法的態度是疑信參半,半信半疑,不能肯定的接受。法忍退失了,身心都不能夠安靜。

  【其心不調順。遠離奢摩他。及毘缽舍那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『奢摩他』是止,『毘缽舍那』是觀,止觀跟禪定的意思相同,宗門裡面稱為禪定,教下叫做止觀。止與觀都能得定,止我們前面講過,止就是放下,身心世界一切念頭統統放下,心得定了。觀是明瞭、是觀察,觀察一切法的真相,真相是什麼?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好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這是講一切法的真相,所以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這些現象我們在般若會上做過詳細的討論,我們今天所感覺到現象之存在,這是相續相。相續相能存在多久?佛有個比喻說「如露亦如電」,如露是比喻它的相續相,相續的時間也不長。人的一生,古人常講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」,縱然活到一百歲,活到一百歲的人畢竟是少數又少數,還是非常短暫,真的像露水一樣。真正存在那是如電,剎那之間,《仁王經》上告訴我們,一彈指六十剎那,一剎那九百生滅,那是講真相,講幻相存在的時間極其短暫,幾乎生滅是同時的。所以佛經上說「不生不滅」,不生不滅就是說明生滅同時,你就見不到生滅了,我們見的現象都是生滅同時的相續相。從這個地方明白了覺悟了,還有什麼妄想?還有什麼念頭?一切妄想、念頭都斷掉了,這得定,從這個地方得定叫「毘缽舍那」,它是從觀察事實真相當中得定的。

  耽著世話的人他也不能修止,也不能修觀,他的心不調順。學佛的人用止調心,用觀調心,你不用這兩種方法就沒有辦法了。用止調心,放下,用觀調心,明白事實真相。第四首:

  【不尊敬師長。愛樂於世論。智慧不堅固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世間有聰明智慧,佛經裡面稱它作世智辯聰,看起來好像很聰明,說得很有道理,他那個道理不是真理,過一段時間又會被別人推翻了。像現代西方的科學家瞭解這個事實真相了,過去許多大科學家發現的定律,後面一個科學家出來把前面定律推翻,建立新的定律,他的新的定律是不是真的定律?他搖搖頭不敢說,可能底下一個科學家又把他推翻,這就是『智慧不堅固』。不如佛所說的,佛講的真理永遠不會被推翻的,佛說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,佛講三心不可得,這沒有人能推翻。

  【諸天不恭敬。龍神亦復然。】

  諸天善神不會擁護他們。

  【退失於辯才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這個『辯才』是講無礙辯才,諸佛菩薩無礙辯才他沒有。

  【聖者常呵責。】

  這個『聖者』是修行證果的人,看到他們的這種行持,常常會責備他們。

  【如是耽著人。唐捐於壽命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這些人說實在話,都是世間很聰明的人,不是愚痴人,我們世間人所謂是聰明才子,是屬於這一類的人。這樣空過了一生,『唐捐』就是空過,這一生空過了,毫無成就可言。我們中國古人知道人的壽命很短暫,人生的價值、意義到底在哪裡?古人追求的不朽,所謂三不朽,他一生追求這個,以為這個是成就,立功、立德、立言,這叫三不朽。佛告訴我們,這個三不朽不過時間稍微延長一點而已,依舊不堅固。為什麼?世界有成住壞空,世界要是壞掉了,現在科學家知道,我們太陽將來有一天光輝沒有了,這個星球會死掉,所有生物都會消失掉,那你立功、立德、立言在哪裡?全都落空了。所以你細細想想,智慧不堅固,它確實不堅固,一生還是空過。佛告訴我們,怎樣才真正不空過?超越六道輪迴,了脫兩種生死,那你就是沒有空過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假令供養恆沙聖,不如堅勇求正覺」,你要是以堅固的心求正覺,淨宗就是求往生,往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,這一生沒空過,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【諸行皆缺減。遠離大菩提。】

  他的身語意三業行為都有欠缺,這個『缺減』就是說都不圓滿。在世法裡面成就再高,剛才講了立功、立德、立言三不朽,還是不圓滿。為什麼不圓滿?『遠離大菩提』,大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,他跟這個遠離了。

  【命終生憂苦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他命終的時候還是被業力牽引,還是在六道裡面去投生,怎麼能說他是圓滿?

  【疑惑心動搖。猶如風吹草。智慧不堅固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世間聰明智慧人常常憂心,常常憂慮,疑惑,沒有真實的主宰,心裡面常常有憂慮,這是智慧不堅固的現象。第九首:

  【譬如倡妓人。讚說他勇健。彼人亦復然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『倡妓』是比喻,倡妓用現在的話就是演員,舞臺上的演員。演員所說的一切話不是他自己說的,按照劇本說的,劇本上怎麼寫你就怎麼說。喜怒哀樂一切動作表情,都是劇本上先安排好的,你照他那個去表演。『讚說他勇健』,他是不是真的勇健?不是的,劇本上寫的。『彼人亦復然』,愛樂世話的人也是如此,因為事實真相他沒有見到。這個意思是人云亦云,這一首用這四個字來解釋非常恰當,人云亦云。

  【隨逐世語者。染著諸欲境。常行於邪道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凡是愛好世語,總是貪著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,只是貪著有淺深輕重不同,都有這個過失。『常行於邪道』,邪道就是六道,六道裡面有三善道、有三惡道,三惡道是邪道,三善道還是邪道,這個諸位一定要清楚。為什麼?此地是大乘經,是以菩薩為標準的,以菩薩標準來看,二乘也是邪道,諸位讀《楞嚴經》就知道。因為聲聞、緣覺跟菩薩比,菩薩心行正,聲聞緣覺就不正,就叫邪道。所以這個地方的邪道是把六道都說在裡面,常行於六道,搞六道輪迴。

  【希求心不遂。諂曲多諍論。遠離於聖行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求不得苦,他心裡面多有希求,但是事與心違,總是不能稱心如意,所以心就諂曲,言語當中多諍論,『遠離於聖行』,聖行是出世行。

  【愚人得少利。其心常搖動。如猿猴躁擾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大智大福德之人,利害當前他心如如不動,這是有大智慧、有大福德;小小的利害在面前,心就動搖,這說明他沒有福,也沒有智慧。所以『得少利』其心就常動搖。下面一句是比喻,像猿猴一樣,猿猴就是心不定,躁動。

  【智慧多退失。無有覺悟心。愚者所攝持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不但智慧不能增長,智慧常多退失,沒有覺悟的心,這是貪著世話。這個現象如果我們稍微留意,冷靜的觀察,很容易發現,年輕的時候是才子,少壯的時候聰明智慧,才華畢露,到晚年的時候糊裡糊塗,他那些智慧聰明都退失了。而一般世間人認為這正常現象,年老,老化了,在一般人認為這是正常現象,在佛菩薩眼睛裡,這是不正常的現象。真正學佛的人,我們常講學佛功夫得力之人,他到臨走的時候他神志清楚,一點也不迷惑,他沒有退轉。哪裡會到年老的時候會退轉,哪有這種道理?這個就是世法跟佛法不相同的地方,世法得了之後會退失,佛法得到之後不會退失。他是『愚者所攝持』,他不是智者攝持,愚者所攝持。

  【迷惑於眼耳。乃至意亦然。常與煩惱俱。是名世話過。】

  這就是六根,眼、耳、意,這六根裡頭說了三個,其他三個省略掉了。因為這裡文字它是五個字一句,所以這一看就是六根,六根迷惑於六境。六根貪著六境那就常生煩惱了,患得患失。

  【愚人樂世話。盡壽常空過。不如思一義。獲利無有邊。】

  這是世尊勸導我們,愚人他喜歡世話,喜歡這些東西,一生空過,人身難得,這一生得到好不容易,空過是真正可惜。『不如思一義』,佛講一切法,蘊藏無量意,你只要守一個義你就成功,你獲得利益無量無邊,這個話不假。我們淨宗就是講一,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一心不亂」,《無量壽經》上告訴我們「一向專念」,你能夠真正守得牢,你得的利益就無量無邊。下面舉比喻來說,說明言跟義的差別。

  【譬如甘蔗味。】

  佛舉這個例子,印度那個地方是熱帶,大概甘蔗很多,一般人常常吃甘蔗,佛用這個來作比喻,把『味』比作義,『甘蔗』就比作世話,你要得其味,在世話裡得其味,『譬如甘蔗味』。

  【雖不離皮節。亦不從皮節。而得於勝味。】

  義在哪裡?義在言語當中,義在事相當中。『皮節』,甘蔗的皮、甘蔗的節就好像是世話。

  【皮節如世話。義理猶勝味。】

  『義理』就比喻甘蔗的甜味。

  【是故捨虛言。思惟於實義。】

  正因為這個道理,所以佛在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佛說的這些話如果你要執著在言詞上,那你錯了,你又耽落世話去了。如果你在佛的言語、文字當中體會他的意思,你就成就了,你真的就有所得。所以教給我們要『捨虛言』,要思惟真實義,真實義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佛的一切經不是說別的,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  【是故捨虛言。思惟於實義。】

  此地的思惟就是思惟修,前面講的修觀、修止,禪宗裡面所謂觀心、參話頭,都是修觀;淨宗裡面教給我們放下萬緣,提起正念,正念就是一句佛號,那是修止,修奢摩他。無論哪一個法門無不是教人一門深入,你要見到義理了,所有一切法都通達,法相千差萬別,義理無有二致。所以義理是一,現象是千差萬別。你要是明瞭義理,所有一切現象都通達,古人常講一經通一切經通。現代人不如古人,古人知道這個秘訣,古人尊重老師的教導,決定不違背,所以他成就很快。老師對於學生要負責任,學生如果百分之百依照老師教誨去做,他三年、五年要不開悟,那老師的過失,老師有罪過。學生要不聽話,不能遵守老師的教導,他一輩子不開悟,老師沒有責任。老師教得沒錯,你不肯照做,他有什麼過失?過失在自己這邊。世尊的千經萬論是教千千萬萬的眾生,不是教一個人的,甚至於一部經都不是教一個人的,像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講修行的方法講了兩千個法門,不是教一個人統統要學,沒有這個道理,學一個就成功了。一個學成了,那兩千多個法門統統都通了。

  世間人不明這個道理的人太多了。我記得印光大師《文鈔》裡面記載著有一個故事,不是在《文鈔》,在《永思錄》裡頭,現在《印光大師全集》裡頭有,《永思錄》裡頭。有個人寫一篇文章紀念老法師,這個人原來是個參禪的人,他也是非常傲慢,自以為了不起,一般人沒有人能跟他相比。他寫一封信給老法師,他說《五燈會元》裡面講的一千七百則公案,禪宗的公案,他說他差不多統統參透了,其中只有幾條還不甚清楚,一千七百條只剩下幾條了。寫了這麼一封信給印光法師,印光法師回他一封信,妙極了。印祖說:一千七百條公案,你只要參透一條,你就全透了,如果有一條你沒有參透,你完全都沒有參透。他收到這封信之後,真的,這一棒把他打醒了,不參禪了,跟著老法師念佛。

  這個話是真的,這就是講思惟於實義,不如思一義,一千七百則公案他不是給一個人參的,一千七百個人,人家從一條裡頭開悟的,明心見性證果的。你一條透了,世出世法都透了,你還有一條沒透,你全沒透,你有什麼值得驕傲?我們從古人這些公案,我們現在講故事,從這些事實裡去體會、去觀察,我們曉得應該要怎麼學。除了一門深入之外,沒有第二個路子好走,你想走兩個門進來,不可能的事情,一個門你才能走得進來,兩個門你是決定走不進來的。融會貫通,那是得一義之後他才有這個能力,你沒有得一義,你就沒有這個能力,這是一定要覺悟的。

  【法味及義味。解脫第一味。誰有智慧者。心不生欣樂。】

  『法味』淺,『義味』深,法味是聞法,讀經聞法,我們今天大家嘗到的法味,義味你沒有嘗到,你雖然聞法、修法還沒入義。那我們要問了,怎樣才能入?我們雖然沒入,但是佛對於入境界這個話說過,經上說過,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著眼,正所謂「入不二法門」。世出世間法我們講法相,從現象上講,不止千差萬別,無量無邊。無量無邊法,這一切法萬法歸一,你要能歸一你就入了,義味你就得到了,一就是不二,二就不一。你幾時能觀察到一切法不二,你就入了。這個入實在講很不平凡,入到哪裡去?大經裡面所講的「入一真法界」,你沒入之前是十法界,是無量無邊的法界,如果入了一,就入了一真法界,入了一真法界你是法身大士。所以,義味是法身大士他所得到的,沒有證得法身之前,我們所得到的是法味,法喜充滿。義味是宇宙人生真相你真正見到了,我們今天是聽佛在經上說,聽說的,不是自己親證,親證是義味。聽說是法味,法味淺,義味深。

  『解脫第一味』,解脫就是證得圓教初住菩薩的果位,別教初地菩薩的果位。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都斷了,都解除掉,脫離六道,脫離十法界,契入一真法界,這個叫第一味。所以此地的「脫」不僅是脫六道輪迴,還要脫十法界。『誰有智慧者,心不生欣樂』,哪有智慧的人對這個事情不喜歡?

  【是故應棄捨。無利諸言話。】

  這是真正修道人要捨棄沒有利益的這些言語、這些說話。佛這樣勸我們,我們又怎樣去做?是不是從今以後就不說話了?口裡頭雖然不說話,心裡頭還照樣打妄想,還是沒有用處。言說沒有過,諸位要曉得言說沒有過,過失在哪裡?貪著、喜歡,那就是過失,不瞭解世話過那就是過失,明瞭世話過,世話就沒有過失。諸佛菩薩用世話來做佛事,用世話來度眾生,佛哪有不說話的?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不是天天在說嗎?哪有不說話的。雖說而不執著,雖說知道執著的過失,所以他就沒有過失,才真正能夠做到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講得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「捨」不是不要,不要以為我們初學的人不行,現在還要佛經,那將來你要是得到義味,你得法身大士,這經典要不要?也不要了嗎?還是要,諸佛如來還要經典,怎麼能不要!「法尚應捨」是捨心裡面的分別、執著,不是經不要了。經是事,《華嚴》上說得好,事事無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礙在哪裡?礙在分別妄想執著,這個東西麻煩大了,千言萬語教我們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。所以開經偈裡頭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談何容易,我們真是處處都把如來真實義錯會了,誤解了。

  所以,這兩句要懂得它的意思,沒有利益的也就是不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這些的言論,不要放在心上。你在應酬的時候,有的時候必要,不能沒有,雖有說過就過去了,不把它放在心上,這個就是應付人而已。要把什麼事情放在心上?

  【常樂勤思惟。殊勝第一義。】

  你要把這個事情要放在心上,在一般大乘法裡面,修行的方法非常多,而最簡單明瞭的,實在講無過於《金剛經》上二句一偈;或者是把《金剛經》上六祖大師開悟的這個兩句,你常常拿來作觀,作為我們觀察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標準,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這個也很好。如果不會,後面就比較淺顯、比較明白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我學這個。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相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我不執著,不把它放在心上,知道萬法皆空,三心不可得。知道相是「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」,「常作如是觀」,觀就是此地講的觀察,果然能常作如是觀,觀個三年五載你就開悟了。如果在一切法裡頭又起心動念,你的觀就失掉了,失掉你效果就沒有了。觀不能中斷,跟念佛一樣,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這三個是總原則。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,你就修《金剛經》上這個兩句一偈,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有個三年五載開悟了。這就是「不如思一義,獲利無有邊」,真的,一點不假。念佛人就是對這一句阿彌陀佛六字洪名,不懷疑,不夾雜,不間斷,二六時中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那個效果更不可思議。

  你看諦閑老法師那個徒弟,倓老跟我們講的,我們把它寫在《念佛論》後面。那個念佛的徒弟鍋漏匠,他什麼也不懂,他也不認識字,從來沒有聽過經,也沒有念過經。出家之後,他的師父諦閑法師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告訴他,你就老實念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,將來一定有好處。人家念了三年,站著往生,一句!他這個功夫成就是奢摩他,他是用這一個念把所有一切妄念都沒有了,他是修止。般若是教我們修觀,都能得清淨心,都能明心見性。但是淨宗的殊勝功德,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一生成就圓滿菩提,這個利益沒法子說。用般若的方法修觀,得到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你的地位才是圓教初住,距離無上菩提,佛在經上講還要修三大阿僧祇劫,但是他不會退轉。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得快,那個功德利益不能比。所以六字洪名難信之法,一般人叫他修般若,他容易接受,叫他老實念佛太難了!

  【如是第一法。諸佛所讚歎。是故明智人。當樂勤修習。】

  『第一法』特別是這部經末後是指歸淨土,彌勒菩薩發十種心往生極樂世界,這第一法,一切諸佛之所讚歎的。

  【爾時彌勒菩薩。復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乃能善說世話過失。思惟勝義利益功德。】

  『勝』是殊勝的利益,殊勝的義理利益功德。

  【世尊。何有菩薩。求於如來真實智慧。而復樂於虛誑世話。】

   彌勒菩薩在此地給我們做了個結論,讚歎世尊給我們說出世話的過失,又給我們說出思惟一義的殊勝功德利益。哪有菩薩求真實智慧,還回過頭來去耽染世話?沒有這個道理!

  好,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#